• 寒山诗六兄弟

    寒山诗解六兄弟寒山诗原文:我有六兄弟,就中一个恶。打伊又不得,骂伊又不著。处处无奈何,耽财好淫杀。见好埋头爱,贪心过罗刹。阿爷恶见伊,阿娘嫌不悦。昨被我捉得,恶骂恣情掣。趁向无人处,一一向伊说。汝今须改行,覆车须改辙。若也不信受,共汝恶合杀。汝受我调伏,我共汝觅活。从此尽和同,如今过菩萨。学业攻炉冶,炼尽三山铁。至今静恬恬,众人皆赞说。直译:我有六个兄弟,它们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其中第六意识最恶劣,顽固不化,经常惹是生非,带着其他兄弟闹事,搞得一家不得安宁。所有的坏事都是它带着大家干的,它无形无迹,经常恶搞,但又来去无踪,打它也不行,骂它又骂不着。做尽坏事,对它一点办法也没有。它既贪财,又好淫欲和杀生。见到好的就非常喜爱,其贪心比罗刹还炽剩,一切都想据为己有。这一家里除了这六个兄弟,还有佛性之父,如来藏母。它们本身很无辜,对这第六意识也不喜爱,也一点办法没有。这个家庭之中,除了父母、六个兄弟,还有我这个更加隐蔽无形、不可见的妙观察智兄弟,又称般若智慧。昨天,通过长时间的准备,这第六意识终于被我捉到,好生生地教训了它一顿,对它是又打又骂,它终于被我降伏。我把它赶到无人的地方,让它好好反省一下,并数落它:为什么要让整个家庭所有的人都烦恼?为什么不安分守己。我警告它,不要到处造业生事。然后,我又耐心地告诫它:要痛改前非,改弦易辙,莫再胡作非为。如果你不听我话,我会杀掉你,让你吃尽苦头。你如果听我话,我就好好待你,与你和平共处。从此之后,我们兄弟和睦,一家安宁,这样不是很好吗?一个修行人,如果能管好第六意识,就能收摄住六根,不再去造罪。管好意根,善护念,是修行中最关键的事。管住心,其它五根就不再向外攀缘造业,就不会受苦。能善护念,管好心,这样的人,胜过菩萨。《佛遗教经》云: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盗贼、大火。看好自己的心,守住意根,也不是一日所为,要不停地磨练,耐心地守护,好好地修行。直到磨尽贪嗔痴三座大山,把心调伏成露地白牛,整天恬静安然,淡泊无为,不再造作。众人看到它,才会欢喜赞叹。

    2022-04-03

  • 劝读寒山诗

    劝读寒山诗下面这首寒山诗,其实是在写忍辱波罗密。有些人不太明白其含义,我作了简单的翻译。我见谩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我见被人谩一似园中韭日日被刀伤天生还自有直译:我看到那些欺骗、欺瞒、欺负别人的人,就像竹篮打水,急急忙忙走回家,篮子里什么都没有,就算欺负了别人又如何,只解一时之快,其实一点也没赚到什么,反而损害了德行,玷污了本性。我见那些被人欺瞒和欺负的人,只要他不起嗔心,不跟对方计较,虽然表面上被损害了,其实就像园子里的韭菜,虽然天天被人砍割,但是很快又生长出来。具有忍辱波罗密的人,也像园中韭菜,被人误解欺骗,而不计较对立,只是表面一时被损,增长的却是自己的法身功德,有修行和智慧的人,面对别人的欺瞒,自然知道如何面对。虽然我们很多时候还做不到不跟那些欺骗我们的人计较,但这正是我们修行的课题,通过修行,我们可以逐渐地做到这一点,从而不让自己去与虚妄的人我对立,不增长自己的我执,不让自己生起嗔心,渐渐实证无我。下面这首寒山诗,大家前面几乎都能明白大意,唯独最后两句,意思不明。我也简单翻译一下:养子不经师不及都亭鼠何曾见好人岂闻长者语为染在薰莸应须择朋侣五月贩鲜鱼莫教人笑汝直译:学习和接受教育如果不经过善知识的锤炼和培养,很难进步。不及早跟随善知识学习,成年之后,还不如老鼠的见识。你看那些优秀的人,哪个不是勤加听闻长者和有智慧的人的教导?人的成长是需要环境的熏陶,所以需要时常选择良师益友。就像人在花房,身上就会有花香。人常亲近智者,心智也会受到滋养。沩山警策云:远行要假良朋,数数清于耳目。住止必须择伴,时时闻于未闻。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亲附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拖延学习,到老后悔蹉跎光阴。就像一个人,不提前在早春去贩卖鱼肉,到了五月份天气热了,才去卖鱼,弄得浑身臭烘烘的,被人笑话。修行学习也是这样,要提前亲近善知识,不要等到头昏眼花,再去学习,体力和智力都衰退了,什么都学不好,被人耻笑。我们看,每首寒山诗,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却蕴藏着这么深奥的道理。如果我们不深入去读,不好好思维,根本不知道寒山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就辜负了寒山的用心。我们读古人的东西,一定要静下心来,细心静静地读,联系前后文,再加上平时的修行和体会,才能读懂古人的用心。寒山说: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又说:家有寒山诗,胜汝读经卷。书放屏风上,时时看一遍。又说:多少天台人,不识寒山子。莫知真意度,唤作闲言语。又说: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又说:若能会我诗,真是如来母。希望大家都能放下一些世间的俗事,拿出一些时间,少享受些粗浅的世乐,静下心来,好好地读寒山诗,沐浴圣人的智慧,亲听诸佛的教导。

    2022-04-03

  • 发菩提心,修行中的中流砥柱

    发菩提心,修行的中流砥柱今天上午我发了一篇文章叫:发菩提心,治众生病。其实关于发菩提心的文章我写了很多。在微信公众号里,至少有四五篇我写过的专门讲发菩提心的文章。只不过有很多人时机因缘不到,他没有办法真正理解发菩提心,还没有认识到发菩提心对于一个人整体修行的重要性。发菩提心需要因缘。而很多人在道理上多少也认可发菩提心的重要性,但是因为有些东西放不下,无法真实发出菩提心。而另外一些人,完全不认可发菩提心,为了平衡自己的心理,再揉和一些祖师和佛经里的东西,认为菩提心是有为的,是没有必要的,甚至说发菩提心是一种妄想。因为佛经里也讲过发菩提心是妄想,但你要知道,那是对于具足了一切功德,圆满了菩提心,已经上岸的人来讲的。菩提心就像一艘大船,度烦恼大河的大船。当你还在水中,你无法离开这船大船,只要登上岸,才可以弃船。没有菩提心,不发菩提心,道心从哪里来?佛法从哪里生?谁还会去修行?关于发菩提心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就是真正发菩提心,其实是在觉悟之后。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发菩提心,只是一些空的愿力,只是一些意识里的菩提心。比如我们一学佛,很多师父教我们发四弘誓愿。六祖大师也带着大众发愿: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这都是发菩提心。但是很多人发心修行、利益众生、行一切善法,并不是他自愿地发出来的。为什么?因为他并没有如法地去修行,没有领悟诸法实相,它是一种意识里的妄想,是被人劝发的心。他觉得发心了,但其实那个心是没有多大作用的。通过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觉悟实相之理后,发出利益众生,圆满菩提的大愿,这时的菩提心才会对一个人的实修起真正的作用。正所谓,理虽顿悟,事须渐除。事怎么渐除?渐除什么?就是靠菩提心来渐除我们无量的习气。在众生中历练,在服务大众中磨习气,练功夫,过境界。理悟之后,大多数人还有很重的习气,还有很多的烦恼,但是菩提大愿发出来之后,他的习气会断得很快,因为这时他不再为自己修道,他相信佛语,相信菩提心是成就自己最快的大船,他相信为众生修道,是成就自己最快的法门。为众生修道,他的修行才真正上路。我这篇文章里有一句话就是:佛菩萨不是被动地为众生修行,也不是被人劝导发菩提心,而是觉悟了诸法无我,自觉自发地去发菩提心,利益众生,服务于众生。他在觉悟实相之后,通过发菩提心,通过服务大众,心甘情愿地做事情,来降伏俱生我执,来降伏各种法执,来断除无始无明和心意识的各种习气。在跟众生交流和互动中,在度众生的过程中,照见自己的烦恼习气,来圆满自己。这一块儿非常难就在于,你让众生直接发菩提心,他确实发不出来。他有太多的自我和烦恼,他没那个心去想众生,他自己还有一脑门子事等着去处理,他哪有心思去想别人的事。发菩提心,需要无量的因缘。佛虽然在经典里一再强调发菩提心,虽然很多经典都在讲发菩提心多么重要。但是,其实佛只是给那些因缘成熟的人讲。修行人不能乱吃药,你刚学佛,先好好打基础,不要逞能,心没那么大,想硬撑大,最后受更多的苦。没发菩提心时还能像个人那样活着,发了菩提心,神经了,连正常人都不会做了。有些人他学着学着佛,一看师父最近老讲发菩提心,老劝人出家,独处,一个人生活,本来日子过得挺好,和家人关系也都还好,一看师父总写离婚啊,出家啊,到道场来啊,他以为是劝他呢,他开始焦虑了,心理上对修行有了抵触。本来学法很有信心,一看师父总是劝人离婚、发菩提心、出家、抛家舍业,吓得连法也不敢学了。本来都已经信佛了,一听发菩提心,又不信了。他本来无法一下子从家庭中出来,根本不就不具足出家的因缘,也发不出菩提心,这样的人,不能老逼他发菩提心,自己也不能逼自己就一定要发菩提心。自己刚对佛法建立点信心,又看到修行还要发菩提心,他就疑惑了。所以说,其实菩提心,只有那些具足了大乘心,大心众生,无量劫来久修佛道的人,才能自发地发出菩提心。或者你适度地劝导他,给他讲发菩提心的功德和利益,他听了有了信心,就能发出真实的利益众生的心,发出为众生修道的心。像六祖那样,唯求作佛,不求余事。佛经和佛法是给有缘人看的。有些人看到了,他能够提升一步,能够发出这个心来,那是他的善根因缘成熟了。他认可了发心能够帮助自己,能提升自己的整体修行。他知道在众生中修行对自己更有益。他认识到这点,他会自动地、自觉地、努力地去发心。我想道场的很多常住对此已经没有疑惑了。有疑惑的都是那些还在纠结到底怎么修行才对自己有利的人。从我了解的这个方面来讲,来过道场但又因为个人的一些事情回去了的人,回到家里的人,然后还想继续修行的人,正是那些人,很容易有疑虑。因为我讲发菩提心比较多,道场需要有人发心护持,需要有人在道场坐镇。有这样一个道场,很多人就可以过来听经闻法,跟着大众实修,这是非常现实的一件事。不是每个人都能自觉地做功课,每天进行实修的,大多数人需要道场的加持和大众的陪练。所以,道场需要常住,需要有人放弃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做出牺牲,需要有人发菩提心。但有些人没这个心里和能力,他只想一个人在家修行,有专门的时间看经,有很多时间打坐,不想被人打搅,也没心思去想服务大众的事。他又想来道场亲近师父,听经闻法,可是一听我讲发菩提心,常住寺院,抛家舍业,护持大众,他就害怕。他一想到在大众中厉练,要和那么多人住在一起,乱哄哄的,少了很多清净,他们就会有这个疑惑,要不要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能不能成就?他们始终有这个疑惑。要不要放下一些事情,全身心地来道场修行,最好是护持道场,甚至发心出家。到底要不要发这样的心?这些人每次看到我讲发菩提心的文章,他们都会有疑惑。这个疑惑一直在他们心里。为什么会有这个疑惑?而不是别的疑惑?大家想一想,他的疑惑来自哪儿?如果你完全信受佛语,完全看懂了佛劝有些人发菩提心,你对行菩萨道这条路非常确信无疑,对成佛这条路非常清晰,你会有疑惑吗?不会。如果你对整个的修行之路能看得清楚,看到目标就像看到你手指这么清楚,你对发菩提心会有疑惑吗?你对发菩提心的重要性会不了解吗?不会。你没有疑惑,说明你修行修对了。有疑惑的是因为什么呢?是你的我执和无明,你不能放舍的那些东西在作祟。我们刨除那些完全没有因缘涉及到菩提心和修行的人,那些人我们不去考虑。有疑惑的其实就是那些已经学到了一定程度,然后马上就要拔高,要提升一个层次,提升一个境界的人,但是需要他放舍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他就开始疑惑了,舍不得了。就是这些人,他们会有很大的疑惑。当一个人要从自我,从家庭,从他小的生活圈子里跨出来时,无偿的为别人做一些事情时,他开始考虑得失,开始犹豫,要不要去做这些事。只有这些人,发不发菩提心,对他们来讲就是一个问题了,就是一个疑惑,他们总是搞不清楚。今天我发完这篇文章之后,至少有两个人明确地问了我这个问题。这两个人都来过我们道场,呆过一段不太短的时间。其中的一个,他的问题是:“刚看您发的公众号:发菩提心治众生病,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不知是否是正问?最近有人一直劝弟子,让我弘法利生,在弘法中来圆满,拉我进很多群。我觉得那不是弘法,也深觉自己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所以不管他们怎么说,怎么劝,我都保持沉默。在去禅院前,师父也说您那里不培养自了汉,师父也曾开示说因缘即是佛性,我也读过祖师的开示,方便,修行这些东西,通过这些来圆满菩提心。请问师父,对于弟子而言,如何是随顺因缘?如何是发菩提心?”他这个问题问得带着一种疑惑。我们看,他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怎么昨天不问呢?怎么前天不问呢?怎么离开道场时不问呢?虽然有疑惑,为什么当时没有问呢?因为他看到了我的这篇文章,我这篇文章刺激到了他,他既有对我的这种观点的一种信任,也有因为他个人问题带来的疑惑。他理智上信任我这篇文章里写的东西,为什么?因为佛经里也是这样讲的。但是他个人的因缘导致他有疑惑和纠结的苦。我没有办法直接针对他去讲一个理,也不能给他任何明确的答案。因为那是他自己的功课,那是他多生多劫都要面对的一个突破。要不要发菩提心?怎么发菩提心?发什么样的心是菩提心?这些问题,没人能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他可以通过读经,看我的文章或其他人的开示,还有他自身的经历,给出一个让他自己能够行动的答案。那是他自己要思考和行动的问题。所以我不会直面回答他这个问题。为什么?因为他自己要经历这种磨练,这种疑惑,这种黑暗。那为什么我要把这个问题和这件事拿过来给大家讲呢?因为你们需要这个答案,道场的同修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你们有这个因缘。我想给大家巩固这方面的见解,因为你们已经在道场基本上都安住了,要让大家借助他们的这些疑惑来确定自己走这条路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非常正确的。你们对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对于修行的整条路,可能还有一些小的疑惑。听了我的开示,可能一下子就没有疑惑了。或者巩固了这样的见解:一定要发菩提心,才能有利于自己的修行。但是他们为什么有疑惑?一是因缘不足,至少在他问这个问题的当下,他因缘不足,但是不代表他明天还是因缘不足。也许他通过这个疑问,经过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纠结,非常痛苦的纠结,他一努力,一下子就从原来的困境中出来了,这也非常有可能。二是他们对佛理领悟的远远不够,没有明确的修行理论做依据,后面的路就不知道怎么走。这里我可以跟大家稍微讲一下我是怎么发心出家的。我在家读了三年佛经,才萌生了出家的念头。有一天,我读到了《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这部经,突然之间就坐不住了,心里想:我一定要出家。这部经讲的是发菩提心的功德,讲的是出家修行和在家修行之间的差别。反正我就相信了佛讲的出家的功德远远超过了在家修行的功德。我前面也很纠结,也非常犹豫,要不要出家修行?我看到佛和佛弟子们都是出家的,我也想出家,但没有人鼓励我,也没人告诉我去哪儿出家,对出家这件事很模糊。刚开始对出家的了解还不明确,但已经有这个愿望了。有萌芽,还不强烈,突然读到一部经,我就出家了。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面,把发菩提心讲得太清楚了,用了很大的篇幅讲解出家的殊胜。记住了,这只是对因缘成熟的人来讲,不是对所有人。对所有人讲,那就不叫佛法了。发菩提心,只是对一部分想深入,想提高,想成佛,想利益众生,有那个心量和愿望的人,想行菩萨道的人,是对这些人来讲的。声闻乘人是很难真正发菩提心的。他们陷在自己的寂静境界中,沉迷陶醉,完全发不出菩提心来。正好,在那时,那个因缘就让我赶上了。我看到了佛对众生的教导,我有这个愿望,我就从家里出来了,就到处找寺院,找师父剃度。我经历痛苦了吗?我经历了。我经历比他们的疑惑不知道大多少倍的纠结和恐惧。因为出家要放弃家庭,放弃亲人,放弃工作,在世间你认为所有重要的东西,你都要放弃,包括自尊心、面子。单单对未来生活不确定性的压力和恐惧,就让我非常痛苦。为什么菩提心难发?就是因为要放弃这些在常人来讲属于他全部生命的东西,统统都要放下,都是要命的东西。哪个拿起来,都够要你的命。工作,家庭,父母,妻子,孩子,世俗的生活,亲情的温馨,感官的快乐,安逸舒服的日子。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难想象把这些全放下,选择出家。你放不下,所以才跑师父这儿找一个答案。表面上他在找一个好像很冠冕堂皇的答案,其实他是想给自己找一个退路,找一个说服自己不用发菩提心也能成佛的方法。“师父,您给我一个明确的答案,我要不要发菩提心?”表面是这个问题。实际上的问题是:“师父,不发菩提心也能成佛吧?”你发不发菩提心,关我屁事儿啊!这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这是你的功课,不是我的功课。我的功课八年前已经完成了,我交卷了,而且对自己很满意。现在轮到你了,你不要来问我。这是你的修行,你的生死问题,你的轮回,你不要搬到我这里来。对不对?那是你的事儿,是你的课题,是你成佛路上一定要遇到的问题。这个课题也曾经来到我面前,我攻破了。这个功课并没有谁强迫你一定要攻破的,是你自愿的选择这个问题的,你可以放下它,也可以一直拿着这个问题,你可以攻破它,也可以不攻破它。不攻破,你就烦恼,你就轮回,你就受苦,你就纠结。直到这个烦恼让你苦得不行了,你最终还是要发菩提心。实际上,每个人都无法逃脱发菩提心,除非你想一直当幼儿—修行路上的软弱无能的人。每个人都无法避开发菩提心而成就,这是成佛之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发菩提心。谁也无法绕过。大家一定听得懂,我不是逼着谁去发菩提心。我只是在这儿不停地讲、讲、讲,我可能会讲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也许会讲一劫,会讲无数劫。谁听到了,谁受刺激了,谁一下就发了菩提心。这就是佛法,它度有缘人,度根基成熟的人。你不受刺激,因为你苦得还不够,你的因缘不足。所以我今天讲这些,其实真的是讲给道场的常住,当然也包括将来有缘听到这个音颇和看到这些文字的那些有缘人。我觉得大家因缘成熟了,一定会发菩提心,不是看到这篇文章,就是看到另外的和你无始以来愿力相应的东西。因为大家都发过菩提心,不是这一世才初发道心,都是久发道心,所以这一世遇缘即熟。我们也都亲身受用了发菩提心对修行的益处。我们发心在道场学法修行,护持佛法,越来越自在,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没有烦恼、没有挂碍。肯定当然还有一些细的烦恼,不能一下子断得干干净净,那正是我们继续修行的内容。但总体来讲,自己身心的状态比以前好多了。每个人都有他的因缘。所以说,还对发菩提有疑惑的,首先你要问自己,是不是自己的因缘不具足,自己根本就不想成就;其次对于法理要进一步学习,确信成佛之路必须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像盖房子一样,它就像一根大梁,是整幢房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咱们再看一下四十二章经里的一段开示。“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就是出离三恶道,能够投胎做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转女身,投身做男身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都健康,都是完好的,也不瞎,也不聋,修行起来没有障碍,很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这里的中国不是指我们这个中国,是指任何有佛法的地方,经济文化发达的地方。也指弘法、传法、学法都方便的地方。生在边地,可能没有佛法,或者文明到不了的地方,很难遇到佛法。所以生中国难,就是生在有佛法的地方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遇到佛出世,遇到佛正法很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能够遇到真正修行的人,遇到善知识难更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就是有人讲法,有人弘法,你遇到了,你也去学法听法了,对善知识讲的法生起信心难。就比如我们读《金刚经》,能够信解其义,能够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个就非常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这是倒数第二个难,说明发菩提心很难很难。虽然对修行,对善知识生起了信心,但依善知识教诲,为众生修道,唯求作佛,这个很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我们学禅宗,最后就是要达到无修无证。这个无修无证,是指最后有了大成就,直接作佛,是最后的环节了。达到这个境界,能直接跳过前面这些环节吗?跳不过!一个个都得具足,才能到无修无证。能跳过发菩提心吗?不能。人身,六根完具,最好是男身,能离开这些因缘吗?不能。你们也都是男身,你别觉得你们长头发,就不是男身了,只是这一世你们有大愿力,披了个假的女身,其实都是男身,都具足了丈夫相,也遇佛法了,也遇道者了,也有信心了,也都发了菩提心了,最后才能达到无修无证。很多人发不出菩提心,那说白了,不就是自我在作怪吗?咱再看另外一个人的问题,我前面说了,是两个人对发菩提心提出了疑惑。他也来过咱们道场。他说:“师父您好,师父一直强调发菩提心,挺疑惑的。”他老疑惑。“如果要发菩提心,就发无上菩提心,都用我相我执的心来发菩提心做事儿,那是发菩提心吗?”《金刚经》上明明写的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修一切善法。他非得来个以我执心来发菩提心。你看到谁在用我执发菩提心了?大家发心在道场做事,有没有我,自己不清楚啊。你什么事儿都能谦让,都能让着别人,都能够想到别人,做事儿的时候不争不抢,尽量地去替对方考虑,那不就是发菩提心吗?比如新来参学的人,咱们道场的常住就会经常帮助他们,无尝地为他们做很多事。经常为大家打印经文,拷贝音频,邮寄法宝,录制卡片什么的。人家在那儿付出自己的时间,不干自己的事儿,就为大家服务。这难道不是以无我心在为众生做事吗?这难道是以我执去发菩提心吗?不是吧?因为恰恰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你就忘了自己,当然就不会有烦恼,你就减少了我执,这正是利他的意义啊!利他正是为了去除我执。你烦恼,就是因为你老执着自己嘛。你看你那疑惑,你那个不确定,你那没信心,你那个对法理的模糊,不就是因为你出离不了你那个小家庭吗?放不下世间的一些东西吗?出来一次,回去一次;出来一次,回去一次。当然,这和有些参学人比已经很好了,毕竟在道场共修过很长时间,在很多方面也经历过一些打磨和历练,也学习了很多。而有的人,他能来这里一次已经就相当不错了。不是说你非得来道场就叫发菩提心。世间很多人都在做弘法利生的事,只要以无私的心,做利益众生的事,都是菩萨,都是发菩提心。世间做善事的人有很多,他未必是以实相的心去做善事儿,他做着做着,还是会有我,会有烦恼。但是如果你理解了实相,经常听善知识教诲,有了一定的功夫,再发心做事儿,那就不一样了。你比如说,有人在家发心弘法,翻译经典,把《涅槃经》整理好了,把它印出来;发心印《六祖坛经》,让更多人看到,这都是发菩提心。形式上你确实在利益众生,在为别人做事儿,但最主要的是你是不是以无我的心在做事,是不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去做这些事,这才是关键!这才是《金刚经》讲的真正的菩提心。如果有人确实能以无我的心利益众生,那是真菩萨,是真佛。世间那样的人有很多,都在默默无闻地付出,我们可能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这样的人确实有很多啊!不然我们怎么可能这么容易遇到佛法,学习佛法这么方便。佛法的传承和弘扬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而是所有佛弟子的职责。对于那样的人,你不能说他是以有我的心发菩提心,或是以我执来发菩提心。他后边说:“如果有我的角度,不可能排除会用对治的心做事儿,这样也可以吗?在道场发心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儿还好,如果以度人之心发出的心不是以盲导盲吗?”谁以度人之心来做修行?道场的同修,大家聚在一起,既是自修自利,又随缘帮助前来参学的人。有人来,我们就服务大众,没人来,我们自己在这儿安心地生活,安心地修行,并没想度谁。所以这是他自己的一种想法。他说:“以我的角度发的菩提心来要求别人,必定会生对抗,反而弄得不愉快了,而且翻来覆去给谁讲也是那几句。如果不是自性流露的东西,就感觉没有能量。当然,如果以练自己的心态来做的话,感觉还可以试一下的。请师父深入开示,一直挺疑惑这点儿的。”他不是疑惑这点儿。我写什么,他就疑惑什么。只要触碰到自己做不到的,他就会疑惑。这些人,自己对佛法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不能勇于去面对自己修行的课题,非要我给他一个标准答案。既想让我帮忙,又完全不听我的建议。既来我这里参学,对我的教导完全不当回事。你让我给出一个答案,我没法给你答案。这个苦必须你自己去经历。你因缘成熟了,就会自觉地发菩提心,不是被我劝的。不发菩提心,能成佛道,无有是处。我也会劝一些人发菩提心,但那都是因缘成熟的人,一听就受到鼓舞,就会心甘情愿发菩提心。就像树上的果子,碰一下就会掉的,这些果子摘了一定甜。我不会摘那些生瓜蛋子,死气白咧地揪都揪不下来的,最后我成傻瓜了。我写发菩提心的文章,是给有缘人看的,不是给那些还执迷于自己的小家庭,放不下自己的贪欲,心量狭劣的人写的。那些因缘成熟的人,是他自己认可佛所说的法,他信受了善知识的教导,他自己非常努力,非常自觉,他不会被动地去做什么,也不会被谁劝着去学佛,去出家,去发菩提心。大家来道场参学,你们留在道场,或是离开,都是你们自己的选择,我从来没有劝任何人一定要留在道场,也不赶谁走,除非你破坏了道场的戒律,或不听教化。一直留在道场常住的,其实都不是我留的。我过去也劝过一些留在道场,但一个都没留住。后来就不劝了,谁想走,我连一句话都不会问,就一声“嗯”。连问为什么都不问。他想走,谁劝得了他。心已经安住的,因缘成熟的人,赶他走也不愿意走,因为他喜欢这种生活,因为他知道这种生活是清净快乐的,是诸佛教导的。我们看,在道场这么多人,这么长时间,几乎没有两个人翻脸吵架的。大家为什么不会吵架?因为大家都有修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观点和角度,但为什么不会吵架?因为你有修行了,因为你知道忍让,你具有忍辱波罗密了,你懂得宽容了,你的修行有了实际的效果,你不是嘴上说你有修行,你是真有修行了。你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了,因为你懂得谦让,去包容别人了。因为你知道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气和执着,你知道去体谅别人了。当你知道体谅别人的时候,其实你是真正地爱自己。所以说,通过在道场的磨合和修炼,大家烦恼越来越少,就认可了这样的修行生活。别人再怎么跟你讲:“你这样不对啊!你们这些人都是太疯狂了,自己家人不照顾了,大老远跑这儿来!一群神经病!”随别人再怎么评论我们,我们根本不在乎。因为脚穿在自己身上,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那些说我们的人,他们自己过的如何,他们自己最清楚。你可以在家里学法、修行,完全没有问题,只要你自己没有疑惑,只要你没有烦恼。哇,你把家庭弄成一个寺庙,建成一个道场,你跟佛一样,那太好不过了!你能过成那样,谁还劝你再发菩提心?别人羡慕你还不及!你对自己的生活和修行完全满意,没有丝毫的疑惑和痛苦,诸佛一块儿在你耳边喊:要发菩提心!你也不会理他们。你家庭美满,在亲密关系中都修成了佛,你家里成了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俩人过日子,你能把生活过的像佛与佛在一起,谁管你呀?谁还劝你发菩提心啊!这是个比喻啊,我估计这俩佛也不会过到一块儿去。只要你能修成,你没有烦恼,我讲的你也不会听,你也不会有疑惑来问我。如果你在家庭中,在任何的岗位,在你的生活中,你把佛法完全地活了出来,你怎么还会有疑惑呢?你自己已经明白了,发菩提心还是不发菩提心,对你已经不重要了。你没有疑惑,不会来问我。你没有疑惑,甚至都不会看我的文章。也有一些跟我学法的人,我再怎么写发菩提心的文章,人家就不发这个心,他确实已经得大自在了,你让他怎么找个心都找不到,他会对你的话听而不闻。他也没有疑惑。他说:“师父,你这不是给我写的,我已经直接到最后一步无修无证了。”或许人家过去生早就发过菩提心,现在确实到了无修无证的境界。他过去生无量劫已经发过菩提心,这一辈子他就想歇着。这样的人也有。有两种情况,一个就是我刚才说,他确实已经成就,喜欢歇着;还有一种,是他自认为成就了,但事实上,他并没有真正发过菩提心,还不具足六波罗密,只是他把自己当成了大根基的人,想一步跳过所有修行,这是懒惰的表现,自欺欺人而已。纸里包不住火啊,没成就,自认为成就,将来烦恼一定现前,这是他个人的事儿。他有没有烦恼,成就没成就,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在旁边,无法去评论,所以这是他个人的问题。所以,发菩提心是你个人的修行和因缘导致的一个结果。这个不是我劝的,也不是被别人逼着去做的事情。你也不用去问别人,你问了,就算有人给你答案,你还是不会心某情愿地去做,你还是会有疑惑。只有你自己说服了你自己,你自己认定的事,才不会动摇。只有你明白了其中深刻的道理,完全认可了的事,你才肯去做。别人逼你,你发心发了三天,就退转了。因为你有那么多的烦恼放不下,肯定会退转。你是靠一种口号、旗帜、鼓动而发的心,当时脑子一热,发菩提心了,家也出了,工作也辞了,想服务大众,但是整天疑神疑鬼,心根本无法安住,也不愿意做功课,你发了心,又有啥用啊!那个家出得也不踏实啊,老惦着家里那几斤西红柿还没吃呢,怕烂了。大家现在听明白,发菩提心,是需要因缘的,有大愿力的人才会发的。你看到了关于这样的文章,或者佛说的发菩提心对修行的作用,能刺激到你,使你一下就信受了,能给你一个大的警醒,这样的人会发菩提心。但是这个作用不一定立刻就发挥出来,有可能需要一个过渡,也有可能要过很久才显露出来。有的人再怎么刺激他,他就爱受苦,他就发不出这个心来,因缘没到,对佛法的领悟没到。佛法就是这样,我也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我该劝还是劝,该写还是写。我会不停地唠叨,直到有些人有了触动。我该讲还是得讲。我讲是我的事儿,谁被吸引了,谁被我的文章影响了,那是别人的事儿,这也是我的工作。我讲法本身也是发菩提心,也是我修行的一部分,是我的功课和职责。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对发菩提心有疑惑,也不要反感我整天讲发菩提心。如果有疑惑,你就去读佛经,读《金刚经》,你就清楚了。其实他们两个人的问题都是没有把我刚才那篇文章看仔细,没看清楚。文章里明明写的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来发菩提心,你非得给安一个以我的角度来发菩提心。有人堕入空见,说,既然无我无人,谁发菩提心?这是典型的断灭论。发菩提心虽空,佛性不断灭。发菩提心是法身妙用,佛性施为,这有什么不对吗?穿衣吃饭,佛性使然,又不是机关木人。只要没有执着,一切运动施为,就是佛性,离此到哪里去找佛性。你不能说,最后通达的人,都跟草木瓦石一样了。发菩提心的人,要像石头一样,像空气一样,无觉无知,这是断灭论,不明佛理。草木瓦石没我,它发得了菩提心吗?那不是开玩笑嘛?所以六祖大师说:佛性是无常的。如果佛性是常的,像木头、铁石一样,穷劫都没有人发菩提心,没有人成就了。所以菩提心、佛性是无常的,也是不二的。而这一切有为是常的,为什么?佛性不断灭。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佛法至深之理,你自己不深入,不了解,不发心舍离世间,来专门学习,不断除你那无量无边的烦恼,你是不会领悟的。你一遇到问题就疑惑,就跑来问我,我给你讲完了,过几天你又忘了。为啥?因为这不是你自己亲自经历的东西。你抱着一堆有法,又求一个无上佛果,那怎么可能呢?所以大家,包括将来听到这个音频的,看到这个文字的,菩提心你发不出来,或者有疑惑,你得反观自己:有什么东西放不下?发菩提心就是为了去除你的那些执着,就是让你舍离一些东西。我的文章的题目是:发菩提心,治众生病。你的苦是从哪儿来的?不就是因为这也想到自己,那也想到自己,全都跟自我有关,全都得自己合适才行。不说别的,有些人刚来道场的时候,就因为住一个房间,住阴面还是住阳面,都患得患失,生了很多烦恼。现在好多了,现在可能住到自己理想那一面儿了。你说你要真有无上道心,像六祖那样,八个月舂米,你还管他哪面,有个地方住就可以了。你就不会执着我一定住在好的地方。你住阴面的,冬天是冷,夏天还凉快呢。你不能说冬天你想住阳面儿的,夏天你又搬阴面儿的,都你合适了。你怎么不想想别人。所以放不下自我的东西,不能为众生修道,没有大愿和无上的道心,是发不出菩提心的,所以才有这些疑惑。你甭来问我,问我也没用。我再怎么讲菩提心,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每个人经历过世间的种种痛苦,看到众生苦,想帮助众生从生死苦海中出离,才会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为了放下了自我,放下执着,破除无明,恢复自己的真实本性,远离一切烦恼和挂碍。发菩提心能帮助我们断除无量无边的烦恼,远离无始劫来的习气。但是佛法是普利众生的,有的人确实出离不了家庭,也无法一下子断除烦恼,佛就会因人施教,讲在家修行也能成就,讲一些方便法门,让更多的人对佛法生信。但那都是权宜方便之计,不是究竟了义之说。确实有在家人,人家学佛也能放下贪嗔痴,家里家外,都能利益众生,那是他无量劫来种的善根,早就发过菩提心,所以这一世,很容易信受佛语,自发地发菩提心,以在家人的身份做利益众生的事。关于发菩提心这个问题要,可以讲很多很多。我去年讲《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专门讲发菩提心,讲了好多,而且写了好多文章。如果谁还有疑惑,再去看看那些文章,听听这部经是怎么讲的。你放不下就放不下呗,放不下谁也没逼着你放下,你就先端着,等端累了,没人劝你,你自己就会放下。我也不是来一个人就劝他发菩提心。跟我学佛的、参加禅七的,在家修行的,也有很多人,我也不是见谁就说:“你得发菩提心啊,不发就别过来!”我也不会这样,对吧?所以有疑惑的这些人,你也甭纠结了!你就死了发菩提心这个心吧!你别又想发,又发不出来,又要发,你发馒头啊,发面啊你,跑这问我来。这两个人是代表,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人,所以我今天专门花一段时间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跟大家讲一下。发不了菩提心,是有些东西放不下,放不下就放不下,先抱着呗,就好好生活,等苦了,碰壁了,知道自己还在做梦,到时没人劝,你就会发心了。有这个疑惑和纠结的过程并不是坏事,反反复复,来了又回去,折腾折腾,就死心学法了。家里边一苦,就到这儿充电,就到这儿学习,建道场本来就是为了帮助大家学习和过渡的。通过修行,改变心态,改变看事物的用心,改变各种习气。到这儿学习本身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它不是就那么一个点,它是一个长线,甚至是一大面。它有很多的环节,包括你读经,想修行,想学佛,这都在菩提心的范围里。慢慢地,你自己壮大了,有智慧了,心量大了,承担力也强了,你就开始愿意为大家做事儿了。我就拿一个特别小的细节来讲,就能说明这个道理。有的人一开始来道场不愿意干活儿,但是咱们道场有这么个特点:你不干活儿,没有人逼你,也不会有人去说你。大家都是自发自愿地做事,我几乎都不管,别人更不会管你,也不会劝你多干活儿。可是你自己在这儿待时间长了,你看到大家都那么自觉认真地为大众服务,人人为人人,气氛非常的和谐,你不去做,就会觉得别扭,就感觉自己来错了地方。你自己就会发出这样的心:哎,我也做点儿事儿,我也干点儿活儿吧。咱们道场的常住都特别好,大家都自己干自己的,但自怀中解垢衣,谁也不会去看别人。基本上除了一两个新来的,他会说:“哎,你这不行,你那不行”,其他人几乎没有说别人不对的。对方干得多不好,自己干得多好,都不会比较,也不生是非,也没人讲别人坏话。比如春天来时,树的旧叶全落了,道场有扫不完的树叶,就会有人发心扫院子。咱们道场院子不小,没五六个人扫不了这个院子。谁看见了,谁就拿起扫把,完全自觉地去做事。人家不会说,哎呀!叶子这么多,大家一块儿来扫。扫地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你不扫,也没人说你。自觉地扫扫地,美化环境,又能活动身体,何乐不为?所以,所有利益众生的事儿都是自己自发自觉去做的,被人劝着去做,那多没意思啊。你做得开心你就会去做。你没体会到那种快乐,你就很难去做。如果说我天天盯着你,或者你天天被别人盯着:“哎呀,你得做这个,你得做那个。”你也不开心,盯着的你的人也不高兴,他也累。所以说在道场利他也好,服务大众也好,都是自觉的。你对实相领悟得越深,你越会自愿自觉地服务大众。在服务大众的时候,你会看到自己的毛病,你不改,就会烦恼。所以,在为大家做事的时候,你的很多习气、毛病、小心眼儿,慢慢地就没了,你会法喜充满。在这条路上走得时间越久,这个心发得越自然,越心甘情愿,越快乐。从在道场干活儿、做事儿就能够体现出发菩提心的快乐来。因为有很多人都有变化,来的时候大家都为了自己学法,都玩命地打坐啊,看书啊,谁都不愿意多干一点活儿。但是慢慢的,大家都放松了,也知道修行不只是看经和坐禅,在动中修行,在做事中专心办道,所得的解脱力量更大。给大家打印点儿东西,校校稿,或者跑腿买东西,厨房帮忙,打扫卫生,这都是修行啊。只要你做这个事情安住就行了,做这个事情你不想自己那些烦恼,那不就是菩提心吗?没有菩提心,不为众生做事,你就会老想着自己。想自己,想着想着,烦恼就来了。总想自己,就会有很多得失心,我是来道场好,还是不来好?我是听经好,还是打坐好?我是闭关好,还是随众好?抓阄,抓了三个月,也没决定来不来道场。有点夸张,就是形容有些人为了自己学法非常纠结,太执着自己了。最后也没抓出个胜负来。我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是大众就是这个心。像某某也是这样,一开始来道场前非常纠结:哎呀,我在家读经好,师父说要广学多闻,我还是在家闭关读经更好。我不能跟大众一起修行。那阵儿让我劝得,放下了自己的想法,来道场服务大众,在大众中听经闻法,历事练心,修行突飞猛进。你迷的时候,要听师父的。迷时师度,悟后自度。自己疑疑惑惑,总有问题问我,我讲了,你又不听,把我当成什么了?我是傻子吗?你有本事问我干嘛?我讲了你又不听我的,你什么意思?关于菩提心的问题,我们今天就讲这么多。大家你还得深入看佛经,我公众号里至少有十篇关于发菩提心的文章,这也是佛陀教法中非常重要的一课,大家有时间再看一遍,看的时候一定要慢一点,别急。学佛法,重要的观点要反复地去看,你不反复看,会忘的。发菩提心是修道的中流砥柱,很重要,很重要。一定把为什么要发菩提心搞明白。十方诸佛不发菩提心,能成佛道,无有是处。你不搞明白,就算大家在道场常住,时间长了也会退心的。我们在这儿干吗呀?天天就过日子吗?你没有大愿力,真的坚持不住的。别说你们了,有时候我还想跑掉,到没人的地方清净清净。但是我自己很清楚,我有无始的愿力支撑,想跑,那只是个念头而已,而过去久远劫来的愿力,是没有任何力量能动摇它的。 补充:师父继续开示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有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在修行乃至最终的成就过程中,我们都离不开一个环节,就是亲近善知识。世间任何的领域,学习和实践最重要的环节:学校和老师。道场和善知识重不重要?老师重不重要?很重要!无论干什么,善知识都很重要。所以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知识、道场、同修,这是一个大的环境,是一个大的加持,是一种同频和氛围。在这个环境里面,你的整体修行提升的会很快。比如维摩诘,他是在家居士,整部维摩诘经里,他讲的法离开了佛所说的法吗?都是佛说过的话。所以,他没有离开过佛陀,没有离开善知识,也没有离开道场,对不对?所以说道场、善知识、同修,学习,深入地学习,是整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的一个关键中的关键,它是一个中心。没有亲近善知识这个环节,修道根本就无从谈起。六祖那么大根基的人,还要不远千里去见五祖弘忍大师,亲听教诲。没有善知识的督促和教导,自己不可能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菩提心的意义是非常广阔的。不管你来道场一年、两年、三年了,还是半年、三个月。只要你来到这里,只要不是一天两天,你都会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和体悟,就是首先学法的见地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矫正了很多过去不正确的知见。很多思想观念也不那么狭隘了,对一些事物的理解也更圆融了,多闻也增进了,坐禅也能坐得住了,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提升。我们并不是说要把大家关在象牙塔里学佛。我们道场也是个小世界,我们每天要跟外界沟通。因为我们有微信,每个人都和外界有联系,我们道场不像有些道场,禁止使用手机。这里手机大家自由使用。虽然说人关在这里,但我们有微信,我们还和外界、家人保持联系,你所学的一些东西就会随时用出来。如果说你学佛学了很久,然后你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还那么生硬、死板,那是你自己没学好。学好的人不仅在道场跟同修能够和谐相处,在家和家人,在单位和同事,在外面和陌生人交流,都会非常自如。和他人对话、交流起来,都会越来越灵活,通情达理,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就是亲近善知识、来道场修行的一个很明显的作用。有很多同修来道场学法一段时间,回家之后,再来道场时,都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认同。因为家人发现了他们的变化,所以从原来反对他们出来学法,到现在支持他们来道场修行。所以说发菩提心,第一要懂得亲近善知识,要懂得来道场修行,要懂得如何为自己创造学法的条件,要懂得给自己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来巩固修行的基础,包括读经、听经、坐禅、行禅。来道场进行专门的修行,用世间的话来说叫深造。我们说上大学,你是愿意上函授的?还是愿意上实体的大学?你是愿意上一般的、三流的大学?你还是愿意上名牌大学?你肯定愿意上名牌大学,愿意到实体的大学去深造。因为那里的师资环境好,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浓厚,你会被整体的力量带动起来。好的学校出来的学生都不一般。我们选择老师,选择道场,选择同修,当然要选择善友,对不对?选择善知识非常重要,选择能够促进你,能够激励你的人,在你学法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亲近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以前很多人对发菩提心模模糊糊。他一说发菩提心就以为:师父,您说发菩提心就让我们来道场。并不是说发菩提心一定要来道场修行。布施也行,供养也行,多供养点不也行吗?没有大家的供养,道场也建不起来。你印经,发心受持三千部金刚经,一定能鼓励很多人,你会成为一个榜样。很多人会被你带动,跟着你一起读金刚经,这不就度众生了吗?如果你能读三千部金刚经,那得多熟啊,你会出口成章,随时都能给人讲法了。菩提心的内容太广阔了。大家不要觉得发菩提心难,只要你有道心,你想成佛,你做的一切都是道心的显现,都是菩提心。随着时间和因缘的变化,随着你点点滴滴的积累,它会丰富起来,你的修行会越来越熟练。没有这样的一个环境,没有一个好的师父带着你,你自己是很难深入的。所以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道场,亲近师父,听经闻法,在大众中历练,是你整体修行中非常重要的一课。我不说你要把全部的生命时间都用在这里,你至少要用一段时间来进行深入地修行。就看你能不能牺牲一些时间来道场精进办道。大家哭着喊都想学禅宗,你看看哪个祖师,哪个禅师,他不是在善知识前亲近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哪有少时间就能成就的?我们更是如此,在今天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没有道场同修和善知识的引领,一个人修行,有大成就,那真是比登天还难。

    2022-04-03

  •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有人问我,菩提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菩提心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之简称。顾名思义,欲成无上菩提道果之心,成佛之心,即菩提心。从最初发心学佛修行,到究竟成就,中间所行一切顺逆境界,助道之法,皆菩提心也。六祖见五祖,五祖问六祖,你来这里求何物?六祖云:唯求作佛,不求余物。唯求作佛,不求余物,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愿力,无上的信心,即是菩提心。又六祖说,无常者,及一切诸法,即佛性也。何以故?若佛性是常,则穷劫无有发菩提心者。故知菩提心者,了达实相,能见佛性之心。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是菩提心。行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菩提心。一切近佛道法之心是菩提心。慈悲喜舍,利益有情之心,是菩提心。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心行一切善法,是菩提心。诵经,坐禅,听经,闻法,亲近善知识,思维其义,如说修行,为他讲说,是菩提心。誓出生死烦恼,不受沉沦之心,即菩提心。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之心,是菩提心。不染万境,直用直行,是菩提心。一切与实相相应之心行是菩提心。智慧心是菩提心。禅定心是菩提心。平等心是菩提心,尊重心是菩提心。普行恭敬心是菩提心。谦卑礼让,柔和无诤,是菩提心。远贪嗔痴,修戒定慧,是菩提心。通达贪嗔痴与戒定慧,俱不可得,是菩提心。以智慧心,灭诸愚痴,是菩提心。通达智慧愚痴,通为般若,是菩提心。远离邪见,护持正法,是菩提心。了达成法破法皆是菩提,是菩提心。菩提心者,觉悟心,智慧心,慈心,悲心,喜心,舍心,自在心,无住心,无取舍心,无分别心,代一切众生受苦心,为一切众生修佛道法,荷担如来无上佛法,续佛慧命,不断佛种之心,即菩提心。诸佛所得常乐我净,无尽功德,不灭世间,不取涅槃,如是之心,是菩提心。又,虽求作佛,了无所得,是菩提心。虽行万法,了无所行,是菩提心。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菩提心。通达诸法无起无灭,无作无为,随顺寂灭,不堕断灭,是菩提心。菩提心者,不是理论,亦非概念,非关诤论,而是心行,是诸佛自证所行境界。经云:菩提心,不可限量。菩萨心行,不可思议。诸佛功德,不可称量。以要言之,从最初发心,到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一切所行,一切有为无为,皆是菩提心也。诸修行者,于此诸事,了了明知,能解能行,无疑无惑,直趣菩提,是菩提心。故学人欲得成就无上佛道,当发如是菩提心。菩提心者,非是一法,二法,三法。亦非十法,百法,千法,乃是无量道法之所成就。菩提心者,非是小根小叶,小心小智之人所能发也。必也弃一己之私,舍一己之乐,行诸佛所行,借行菩萨道,度尽自心无量恒河沙见思诸惑及烦恼者,乃能勤发无上道意,亲证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2022-04-03

  • 发菩提心,治众生病

    发菩提心,治众生病学习大乘佛法的人,有时会认为自己根器很好,有悟性,听得懂最上乘法,会不知不觉把自己当成佛菩萨。其实佛菩萨的境界远远不是我们的心境所能达到。起心动念,想的是如何利他,考虑的是更多的人的利益,以无我,无私的愿力,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众生,具有牺牲精神的人,才是佛菩萨。而我们大多数人,就算是久修佛法,都不具备这个精神,更发不出这样的志愿。起心动念,考虑的都是自己,自己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只想到自己,没有自觉生起利他之心的人,不论怎么修行,都是凡夫。即便我们对佛理领悟的再透彻,但是你的用心总是自私,你考虑问题总是围着自我转,你的心量和心思无法延伸到众生,你永远是凡夫。众生烦恼诸苦,皆因有我。以为我故,种种贪爱、我执、无明生起。为自己,有我,即有烦恼;为众生,无我,就无烦恼。所以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云:“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布施什么?布施六根、六尘、六识,布施我和我所。许多人学金刚经,会忽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发无上菩提心。以为金刚经只是讲空、讲无相、讲般若波罗蜜,而没有关注到释迦牟尼佛成佛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他是为了一切众生来修道!我们想成佛,一定是为一切众生来修道。如果你只是为自己,暂时的是可以,如果你一直停留在为自己成就这个出发点上,那你永远也成不了佛。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如是修行,如是布施,才能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你发的不是为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怎么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为自己成就,没有发利益一切众生的心,那一定是我相在作祟,无始的无明在作祟。佛菩萨不是被动地为众生修行,也不是被人劝导发菩提心,而是觉悟了诸法无我,完全自觉地发菩提心,利益众生,服务于众生。佛菩萨是在完全觉悟诸法实相后,心甘情愿,不留余力地行菩萨道,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断除自己的习气和微细无明,并逐渐圆满自己的。所以众生若欲断除烦恼,远离病苦,消除我执,速出轮回,当发无上菩提利他之心。发菩提心,是第一离苦妙药,是最上法船,是般若明灯,是诸佛羽翼,是修道利器,是觉悟舟航。十方诸佛同声赞叹发菩提心者。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无别,如是二心先心难。维摩诘经云:诸仁者!欲得佛身,断一切众生病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2022-04-03

  • 活着容易

    活着容易“活着不易。”人们经常这样感慨。这份不易听起来像是生活和外境强加给他的。活着不易吗?活着很容易,是你选择了不易。你耐不住容易,所以变成了活着不易。你不愿意过容易的生活,贪图不易,却又抱怨不易。选择权永远在你手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你也可以过这样的生活。但是你却选择了做牛做马,为自己的欲望,为自己的无明,不停地压迫自己,摧残自己,甚至不知道为什么。没人逼你过不易的日子、牛马的生活,是你自己的无知和贪婪在骗你受苦。而你忘了这一点,你没看到这一点,却抱怨活着不易。活着太容易了。活着,那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你看,一只瞎眼的麻雀,也没有人为他做衣,没有人为他觅食,他一样活的很简单,很自在。你看,山里的百合,也没有人装点它,也没有人浇灌它,它开得那么美丽,它的样子,比所罗门的王袍还要漂亮。不要说生活愚弄了你,是你辜负了生活。不要说世界对不起你,是你对不起自己。不要说日子太苦。日子从来是甜的,是你选择了痛苦。生活太容易!勘破那些不容易的选择,别被不容易欺骗,放弃那些不容易的妄想,接受平常,满足于平常,生活立刻轻松,立刻容易。活着不仅容易,而且很美,很好。选择那些容易的,爱上那些简单的,满足于已经拥有的,活着会变得浪漫。如此活着,你会活成诗歌,会活成童话。拥有这样的智慧,你不仅不会贫穷,还会成为富人,不占有一切,但随时会享受一切的王者。简单容易地活着,不是心灵鸡汤,不是生活的麻醉剂,更不是消极避世,而是智者的心态,觉者的高度,最精明的选择。关于容易,听禅师怎么说: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2022-04-03

  • 金刚经讲记第十二讲

    金刚经讲记第十二讲这段时间我们一直都在读诵金刚经,关于读诵有两个内容:一个是读,一个是诵。读,是熟读,就是看着金刚经的经文去读。我们有一个金刚经卡片,道场有一个人自己读诵的,也有跟大家聚在一起读的。有人从一开始读得很生,到越来越熟,速度也越来越快,这是读这一部分。还有一个就是诵。我们读熟了,有些经文就能记住了,光是自然的记忆还不行,还要主动地去背诵。诵,有背诵的意思。在背诵金刚经的时候,我们需要用更多的心力去记忆,需要更加专心地阅读。在背诵的时候,收摄身心的能力就更强。通过背诵来收摄六根,而且又不入于一潭死水,这样把我们的本性就活出来了。在背诵的过程中,训练的是你思维记忆的能力,锻炼的是记忆的能力,磨炼的是心智的运用。你别觉得背诵是一个枯燥的、死板的事情,它对我们整个的修行是非常有帮助的。有些人不爱背诵,是因为他没有尝到背诵的这种作用,他不知道背诵对于我们学法、对于我们思维义理是起很关键的作用的。我们为什么不爱背诵?是因为我们平时的用心太散了,没有把“本是一精明”放在一件事情上面,而是分为六和合,用在了色声香味触法,用在了五欲六尘,用在了世间琐事上面。如果给他来一笔钱,让他数几百万,我估计他连着数八个小时也不觉得累,而且会非常用心,一张也不会数错。如果是数钱,他就很用心地去记了,为什么?因为他有兴趣。当你对一个东西有兴趣时,你就会很认真。对于我们背金刚经,如果你深刻地认识到它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解脱;它能够开启我们的智慧;它是一艘法船,能渡我们到彼岸。如果你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一定会用心地去背诵!就像你知道金钱能给你带来舒适的生活,所以你爱钱一样。你背诵一句金刚经,能消无量恒河沙的罪业;你背诵一句,这段时间就没有任何的妄想。你光读的时候还有妄想,背的时候一点妄想都没有。因为有妄想你根本就背不下来,你要特别特别地用心,才能把经文背下来。大家想一想,这训练的是一种什么能力?这才是真正的牧牛,这才是真正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虽然你一直在用头脑,在记忆,但是字字都不会住,虽然能记住,但不会着在字上面。背诵的时候,你的六根如行云流水地运用。背诵的时候,你会念念善用其心,念念不思善恶,不会考虑过去,不会考虑未来,也不会住在当下。所以我们正背诵的时候是最好的用功的时候,就和古人参“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这一句话头的作用是一样的。其实古人没有一个因为这句话开悟的,都是因为他在参这句话的时候做的功夫,日积月累,天天这样去参。他的功夫用到了,忽然有一天他才明白:原来实相没有在这句话里。但是这一句话起了关键的作用,甚至起了最重要的作用。金刚经也是这样,它并不是彼岸,它是一艘代表法的筏。法如筏喻者,在读诵这部经时起了一个最好的体现。大家对读诵金刚经一定要有信心,而且要身体力行,一定要背。这部经我从一开始讲,讲到最后,强调的最多的就是读和诵。读的部分是基础,读多了,就可以背了。世尊在说这部经的时候,也是这样,从一开始就劝大众读诵。读诵是这部经的主旋律。古人读金刚经都明白这一点,因为古人的根基好,一看金刚经就看明白这一点了,不用多讲,自己就去读,就去背了。但是现代人不明白这一点,所以要不停地劝大家读诵,了解读诵的意义。咱们道场有一大半儿人,估计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已经把这个金刚经从头到尾背过一遍了。我的要求并不是一次把整部金刚经背下来,而是每天选择一段来背诵。我们第一次是把金刚经分成了十二部分,然后每天大家都背一部分。大部分人第一遍都已经背完了,有少部分人开始背第二遍了,也都快背完了。咱们一定要坚持!在背第二遍的时候,你也可以按照金刚经的分法,分成三十二品来背,一品一品的背也可以。或者有的人记忆力差一点,再小一点的段落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每天坚持背,你不用考虑我几天把这部经全背下来,不需要想那些。你就只是背,自己每天能背多少就背多少。要的是你每天做这个功课,练的是这个心力。你因为背诵金刚经而养成的这种专注的功夫,要的是这个,训练的也是这个,正是这个专注力,是你安心的力量,也是你出离烦恼的力量。希望大家一定明白这个理。你越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愿意做这个功课。不然的话,你总觉得我背下来金刚经又有什么用呢?背下来金刚经确实没用,但背时你的用心有用。如果你不会用金刚经的义理去生活,那确实没用。如果背金刚经时候的纯一用心你掌握了,经文的义理你也会用在生活中了,那背金刚经就太有用了。说再多,不背都没有。光说不练假把式,谁读谁背谁受益。现在我们继续看金刚经的经文,(第二十八品)“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这里先讲到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所得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但是如果有人能够通达一切法无我,这个“知”是通达的意思,是很清楚地觉了一切法无我,能够得成于忍。这里的“忍”是无生法忍,是智慧忍,是无忍可忍。通达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也是这部金刚经所要传达的一个实相。实相只有一个,只是用不同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即人无我与法无我。即是佛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之所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是通达了一切法无我,证悟到了无生法忍,才能够无所得。觉悟到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觉悟到了本来无一物,无有定法可得。如果有人以满恒河沙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所得的功德,不如有人真正悟到这一实相。我们学金刚经、背金刚经,也就是为了悟到这个实相。就算你诵得再多,你持诵得再好,你金刚经背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随便抽出一品来,你都能背得很清楚,而且每一个词、每一句话你都能找出典故来,你把自古以来八百家注疏都研究透了,如果你没有悟到一切法无我,你没有实证无生法忍,那也没有意义。我们读诵金刚经,不是为了显摆自己精进的能力,不是为了抬高自己,不是为了说明自己有多么精进,多么聪明,多么有智慧。我们正是为了通达一切法无我,为了证无生法忍,所以才受持金刚经。金刚经的希有,佛不停地在赞叹此经,正是因为此经传达了这一点。我们多诵多读,我们深入地学习,也正是为了亲证这一点。一旦你证到这一点:一切法无我,在任何对境的时候,都能以无我智来观察,念念清净,念念不愚,念念正念现前,一切境界都骗不了你,那你所得的功德,比你用恒河沙世界七宝布施所得的福德,还要殊胜。为什么你的功德这么殊胜呢?“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因为这个福德并不是实有的,因为他知道没有一个实有的福德可受,不会贪着这个福德。如果我们学法是为了贪福报和功德,我们错解了金刚经里所讲的福德,认为有福德可得,才去受持这部经,然后再去学习,那你这个福德永远是有限的。以菩萨知道福德性是无,福德不可得,所以才说得福德多。“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为什么菩萨不受福德呢?不是说受持这部经有无量无边的福德吗?你要明白所谓的无量无边的福德即非福德,所谓无量无边的福德是指不染着,所谓无量无边的福德是指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得福德。有福德吗?方便说有,但是不贪着,没有能受福德的人,也没有所受的真实的福德,这就是讲法身的功德了,讲我们自性本具的、无形无相的佛慧。用,则无尽;找,则一点也找不到。“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以不贪着故,所以可以一直用,用之不竭。可以清净用,解脱用,诸佛用。如果贪着,就变成了众生用、烦恼用,变成了有限的,变成了狭隘的。(第二十九品)“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傅大士写了一个《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这部颂也挺长的,它里边有很多偈子,对三十二品中的二十几品都做了解释、注疏,非常精彩。有一个偈子是这样的,“如来举身相,为顺世间情。恐人生断见,权且立虚名。假言三十二,八十也空声。有身非觉体,无相乃真形。”整部金刚经其实就是开示如来法身,如来的佛性,真实如来。什么是真实如来?我们每天都讲佛、世尊、如来,凡夫就会着一个如来的相、佛的相,认为那个高大的、相好庄严的、具足三十二相的色身是佛。这个佛是一种示现,是为了随顺世间而示现的一个报化身,它只是法身的一个工具,一个幻相。它真正的意义是给众生传达如来性。那真正的如来是什么?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形无相,离一切相。如果有人说来去的、有形的、坐的、卧的那个是如来,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他没有听明白如来的真实义。如来的真实义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无相的法身,超越一切名相概念,不可思议。整部金刚经开示的正是这个法身。所谓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在讲如来,讲法身,讲佛性。三藏十二部也不过是为了传达佛性的真实义理,然后再给我们提供如实的、有效的方法去认识它,让我们通过种种助道法去修行,最后亲证这一点。对于众生来讲,学法初期,大家都着相,所以金刚经里面很多地方都是在破相。“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心有住,则为非住”等等,都是让我们离相、离想、离有所住,让我们心如虚空,又不做虚空想,随用随空。可是如果整部金刚经一直只讲这些,要离相,要心如虚空,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有一部分人就会落入断灭空,就会落入对无相的知解,而不能真正解佛所说义。所以佛在恰当的时候还要补充,也不能认为佛可以不用三十二相来见,莫做是念。如果你执着了一个意识里的无相、意识里的不以具足相见,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就落入断灭空里面,他就不会真正地发菩提心,他就会堕入小乘,堕入声闻乘,走入一条歧路,就不能到达真正的宝所,就会沉迷在化城里面。这也是这部金刚经圆满了义究竟的地方!它不会光给你讲一个空,讲一个理上的无相和离相,他要告诉你怎么做到这一点。就是你要持戒修福,你要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你发发菩提心,修一切善法。无量佛所,当然也包括你这一世。可能有的人才刚接触到金刚经,这也是你初发心修行的第一步,你信向佛道的开始。有的人可能是久修佛道,已经早就种诸善根了。这样的人一遇到金刚经,就能够生信心,就能够信解,就能够欢喜受持,就没有丝毫的疑惑。而有的人呢,还会有疑惑,还不能完全地受持,或者是只能受持少部分,那这也是一个金刚种子,会为你未来劫种下善根和福德。这也是为什么佛在这部经里不停地、反复地讲,受持这部经所得的功德福报,它是三根普被的。根基成熟的人,一听就明白,自己愿去受持,不用多讲。古代根基好的人,一看到金刚经,他就把这些重点全都看到了,直接就去读诵了。我们现在天天这么讲,有些人还是如聋如盲,有些人还是不信,有些人还是觉得我修禅宗的何必要读诵这些个呢?你那个“缠宗”是真正的“禅宗”吗?是绞丝旁的缠吧?自己被自己的妄想给缠住了。佛这么讲我们都看不到这一点,就说明末世众生的根基越来越差,佛也早就看到这一点了,所以不停地嘱咐我们。有心的人一看到佛这样讲,就会按照佛所教的去做。按照佛所教的去做,你就消业,就增长了善法,你的烦恼就会越来越少,你就能够降伏其心,你就会念念安住。(第三十品)“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这里讲微尘众,其实又讲到了法身,讲到法身的无量、无相、无形、不可思议。这时候佛举了一个例子,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把三千大千世界都磨碎了,磨成微尘,我们想一想,这么多的微尘,已经无量无边,不可称记了。因为太多了,所以叫微尘众,不是一个两个微尘,是无量无边的微尘,这么多的微尘众多不多?须菩提说:甚多,世尊!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微尘众只是我们的妄念而已,这个妄念是没有实性的,是空的、不真实的。可是你不明白的时候,把这些妄念和世间的万物都当成真的。我们每天每时每刻经常会妄念纷飞。诵着六分钟的楞严咒,还有无量的念能够插进来;诵着十五分钟一部的金刚经,有的人念头还很多。有念头没关系,但是你不要被它骗,别随它跑,能够拉回来。微尘众也是这样,并没有实质。有再多的微尘,也都是空。之所以说微尘多,福德多,是因为没有实体。如果有实体,它就有限。如果有数量,它一定不是多。因为没有量,没有实体,所以才说它多。这个就是形容法身,形容我们的本性,本性是没有量,已过量,没量。我们看古人开示里经常会讲到一个“没量大人”,这个“没量”就是没有限量。“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你在这个地方看到“世界”这个名相,不要生世界想。你要透过“世界”看到一心的佛国,看到真实的世界,看到清净的法界,看到如来的世界,看到觉悟者的世界。觉悟者的世界,世界只是个名字,没有真实的世界,世界只是一个幻梦,世界只是一个影像,甚至说连世界的概念都没有,连影像的概念都没有,连幻梦的概念都没有。虽见而不生见想,常应诸根用,而不生用想。一如而不生一如想,诸法如义而不生诸法如义想,完全地默契相应,这才是真正的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果世界是实有的,就变成了有数量的、有限量的、可以思维的,就变成有限的,那就不是真实的、实相的世界。实相的世界是无相的,非是和合相的,不是一合相。如来也说一合相,是假名一合相,不是真有一合相。如来也说佛性,但是这个佛性不是一合相,它不是和合的,它不是我们一动念、一形容、一思维就能想象到的佛性,它只是假名,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有的人对这个一合相就会生心动念,总想弄明白一合相是什么意思;一说佛性,他就想把佛性搞明白;一说无生法忍,就要思维这个无生法忍;一说麻三斤,就玩儿命地去想麻三斤到底是什么意思。二斤都不行,就一定要三斤,他给你解释出来的麻三斤也非常的精确,非常的富有逻辑性,特别的精彩。你跟他讲,你说错了,是麻二斤,他还是能给你解释出来关于麻二斤的一篇论文。所以思维、知解、住着,是众生的一种习气,他就是要分析和分别概念。关于小鹅是怎么从瓶子里出来这个问题,他都能给出你答案来,他假借高科技的手段就能把小鹅给弄出来。我们学法修行其实就是为了去除这个思虑、意识知解的习气。不是说不能思虑,不是说不能思维,而是你不要到意识里不停地找一个东西。我们背经论,参话头,其实是以毒攻毒,以这个东西代替那个烦恼的东西。如火烧木,灰飞烟灭;如汤消冰,最后冰也没了,汤的热气也没了。法就是这样,以法度法,以法去法,最后回归实相。《圆觉经》云: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为什么呢?只是一个假名,一个概念,一种形容。“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凡夫不达此理,见什么着什么,一看到“一合相”就着“一合相”。“一合相”就变成了一个紧箍咒,变成了一个枷锁,就把我们枷在那里,怎么枷呢?就是因为有住、有所得。(第三十一品)“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部金刚经里边有两处提到“四见”,也就是“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它跟“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区别是什么呢?其实没有区别,都是一念无明。只是表现的作用有所不同。“我相”是指根本我执,而“我见”是由我执所升起来的一个烦恼执,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观念和知见,就是我执的叠加和递增、住着,它又表现得更加强烈而已。我们都知道,我们面对逆境或者一些危险的境界时都会恐惧,有时候我们看到动物、遇到恶劣的天气、忽然有人吓你一下……我们会被吓到、会恐惧。这个恐惧,包括我们被有些东西碰到会疼,这都是俱生我执,是根本无明,而它同时又是佛性的一个妙用,它本身不住,就是佛性。众生不达其理,执着有个我,于疼、恐惧、妄想一住,烦恼一起,就变成了无明。所以说,无明实性即佛性。一念疼、无明起的时候,这时还不是烦恼。在这个根本我执、俱生我执之上,又生了一念心,住着了,产生一个牢固的、根深蒂固的观念,这个才是我们苦和烦恼的原因。正所谓知上立知即无明本。当然根本是佛性在起作用,若无佛性,则无这一切觉受。是自心取自心,所以非幻成幻法。所谓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在观念和想法中加固的,是在生起了知见上加固的,因为知见会让人的执着越来越厉害。这个能知能见,就变成了一种烦恼。如果说没有这个执、没有这个住,作为人来讲,作为一切法、一切法相来讲,它都有一个正常的法性的体现。你拿东西割树,树也会留汁液;这个动物你一追它,它就恐惧,它就会害怕;人也是这样,冷了,热了,谁说你一句了,或者一提你的名字,我们第一念、第一个反应,都会产生我的想法。这个是俱生我执。这个俱生我执,如果你没有觉悟它的实质的话,而是随妄念流转,就会生出各种的见解、各种的分别、妄想、妄计,导致于种种执着的行为产生。俱生我执是一种遍计所执,其实都是一念无明,只是你住着的时间越来越长,才产生的苦。为什么叫众生?众生是知见,知见乃众生。我们去烦恼、去执着,最难去的其实就是去知见。你一切的行为,一切的想法,你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因为知见和见解导致的。那有的人就说,佛他也会讲我怎么怎么着,佛也会讲你们要按照佛所教的去做,佛的知见等等。佛也会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佛也会讲众生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想法,他有什么想法。但是佛这样讲的时候,佛是很清楚的,他并没有这些见解,他并没有认定众生是实有的。所以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并不是真实的,是假名,是方便说。而不明白这一点的人,他会觉得你有你的见解,我有我的见解,大家都各有各的见解,而且这些见解都是真实的。他经常会说:认知不一样,没办法对话。其实大家的认知都一样,你有再高的认知,也都是假的。连佛的认知都是假的,更何况凡夫的认知。不要觉得你的观念比别人高多少。说不和别人吵,但是认为认知有高低,嘴上不说,心里还是会有诤论。任何的认知和思想观念,如果生了执着,认定那是真的,都是众生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在我执的基础上又加深了见解的执着。它的根源其实都是一个,就是无明,就是不了达实相。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佛才建立了一切万法的名相,才建立了所谓的佛的知见。对于众生来讲,要入佛知见,如果这个佛的知见你执着,还是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到了祖师那里,“佛无知见,知见乃魔尔。”你如果跟我论佛的知见的话,佛没有知见,佛没有定法可得,他没有固定的见解。所以有一句话叫做:文殊菩萨才起佛见法见,便被贬至二铁围山。“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可以有知见吗?可以有知见,但不要在知见上更立知见。知上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你要像佛那样,虽然也说一些见解,但是没有牢牢地执着这个见解,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定论、定法。要如是知,如是见,于一切见,一切法,不生法相,不生定解。随顺世间,该怎么做事情,就怎么做事。该怎么思考,就怎么去思考。该怎么安排,就怎么去安排。该用逻辑,就用逻辑,该分辨的时候分辨,该分别的时候分别,非常的清晰,做一切事情有条不紊,但就是不当真。不是说你学了佛法,有了智慧,人家说左,你非得说右,人家说这个是桌子,你非得说那是空的,这就搞错了,搞乱了。这就不是智慧,是愚痴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也就是说,求佛道者,想成佛的人,发心学法想解脱的人,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怎么知、怎么见、怎么信解?于一切法不生法相。知道它是名字,随顺世缘,任运无碍,对于任何事情都没有执着,都没有认为这件事就应该是这样,没有这种坚固的执着,没有牢固的思想观念。所谓众生,不过是被他的观念牢牢地束缚着,他认为就是这样的,这就是我妈妈,这就是我的身体,这就是我的财产,这就是我的屋子、我的车、我的衣服、我的饭,你不能跟我抢!因为这些观念而又导致了无量的冲突、无量的诤论、无量的烦恼。你对啦,我不对啦,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观念的冲突导致的。小的冲突就是两个人之间的争论争吵,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翻脸了。朋友、亲人之间的争论,这是小的方面。大的就是疾病、战争等,都是因为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和对事物的认知不一样,导致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的冲突。不管你的认知是什么,如果不觉悟实相,都是无明,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烦恼。修行就是为了于一切法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虽然如是知,但别着在一个法相上。“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所谓的“法相”,就是没有什么相,没有什么非相。没有什么法相,也没有什么非法相。只是个名字而已,你执着某个东西,某句话,某个意思,某件事,它就成了法相。你把它当成实有的了,你生了心,起了贪着,那就是法相。不执着,没生心,就离开了法相,也即离了一切相。你执着什么了?什么也没有。什么又叫执着呢?执着也没有。那法相有吗?法相也没有。别一说法相,你就又执着法相。明明告诉你不生法相、不生心、不生解、不生执着。用就随便用!用过就放下。随时都能放下,随时都能撒手。(第三十二品)“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这部经快结束了,佛又一次在讲,受持读诵这部经,甚至只有一四句偈、一句话,比如:“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随便一句话,能够深解义趣,把它用在生活里,你所得的福德,超过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来用布施。“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还要懂得把这个实相之理传达给别人。“为人演说”又分不同的层次,最初级、最浅的演说就是按照文字的义理为大家讲。那什么是更难的演说呢?从究竟来讲,怎么才是演说?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八个字看上去简单,实则很难做到。这八个字才是这部经要传达的主旨,你做到这个主旨,才是真正地受持金刚经,才是真正地为人演说。这叫以身演法,而不是用语言文字来讲法。我们讲得再好,读得再多,如果不能够做到于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不能够通达一切法无我,不能够得成于忍,那讲再多也没有用。那你是自欺欺人,你不是真正的觉悟。能够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面对一切境,不生烦恼,不会有无明。能够随时以实相的智慧面对一切境界,这才是真正的为人演说,才是真正的受持读诵此经。“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为什么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呢?因为所有的相都是自心境界,没有一个能取和所取,一切法都是自心的幻影,是自己投射出来的,并不实有。整部经都在讲,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忍辱波罗蜜,即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世间法出世间法,一切万法都是自心的幻影,如梦如露,如电如幻,不可得,如水中月,如镜中花。生心则有,息心即无。取是妄取,一无所有。所有的法,只要形成概念,你能讲出来的,你能表达出来的,一定都是有为法,都不可得,我们都不可执着。如来所说法都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应这样去观察诸法实相,刹那不住,当处出生,当处灭尽。整部金刚经讲到这里也就到了尾声。“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这部经到这里我们就学完了。因为本身金刚经就是很精炼的,我一开始想多讲一点,但是这部经佛说的已经非常简单、简洁、直接了当。一部篇幅并不长的经讲太多也没有意义,我们还是要去身体力行,直接去读诵,在生活中运用金刚经的智慧来解决一切烦恼。对一切法、一切现象、一切人、一切事情,以智慧去面对,别生取着,别自寻烦恼,然后再把这个智慧,通过自己的修行,用自己饱满的、充满正能量的状态把它演出来,利益周围一切人。就像灯一样,一灯照千灯、照万灯,我们也通过自己的修行把这个法传出去,这也是发大乘心,发菩提心。好了,今天咱们就到这里,金刚经讲完了。说讲完,其实讲不完。昼夜演说,都说不尽。随喜大众,同证菩提。 

    2022-04-03

  • 金刚经讲记第十一讲

    金刚经讲记第十一讲同修们上午好,咱们继续来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十八品)“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不仅众生心不可得,你我之心不可得,如来心亦不可得。如来若有心,则为非如来。所以说一切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知什么?悉知众生无心。知众生心,即非众生心,是名众生心。“须菩提,所以者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住,现在心不可住,未来心不可住。不可于现在生心、不可于过去生心,不可于未来生心。现在、过去、未来,皆不可得,不可住,皆是非心。你找不到一个实有的心可住。众生心念念不住,念念不可得。若心可得,心即有住,则为非得,则为非住。我们明白这一点,你真的悟到这一点,也就觉悟了,也就了达诸法实相。金刚经里处处都有这样的正法眼,而且每一处实际上都是围绕着这一点在讲。包括前面讲的恒河沙,佛说是沙否?是沙多否?其实这些都不是在讲沙,都是在讲如来性,在讲法身,在讲非沙,是名为沙。在讲一切法都是从妄念而有,从概念而有,而真实性、体性、法身离于这一切的名字、名相、概念和分别。在《楞伽经》里,佛说恒河沙是指法身如恒河沙,像恒河沙。为什么?一切牛羊马、恶人从沙上踏过,沙无有心,是以此来形容如来法身。你不能说沙即是法身,而是以沙来喻法身。你不能说猪狗就是佛,但猪狗亦不离佛性而有。因为畜生相对于人来说,没有分别、没有妄念,以此来形容法身、形容佛。虚空亦复如是,须弥山也是这样,恒河沙也是这样。为什么用这些大的、多的意象来表法身?就是取它的一个特点,因为佛性法身不可见,所以我们只能以譬喻得解。这里所讲到的恒河沙的数量也是这样,讲到福德、讲到福德多也是这样。如果福德有实,即不名福德。如果福德有实,那不是法身的功德,那就变成了福报了,变成有为的、有偿的。(第十九品)“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就是用所有的七宝把三千大千世界都填满了,用这么多的七宝来布施,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这里的“福德”,佛真正要表达的、让我们领悟的,还是法身的无尽功德藏,是不可思议的、是无量无边的、是无限制的、是用之不竭的。但是众生会贪着,所以佛陀又方便讲,受持此经,得无量的福德,功德不可思议。但我们读明白了,你要读到佛的真实用意,是让我们离开对福德福报功德的执着。菩萨于所得福德不能贪着,贪着即着我人众生寿者,即不名菩萨。(第二十品)“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如果以具足色身见如来,那如来就变成了有限量的,变成了可见的,变成了有相的。不可以具足色身见如来,这是破除众生对相的执着。所以这里须菩提很确定地讲到:“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为什么呢?如来说具足色身是假名,是方便说,而真正的具足色身,是法身,是非具足色身,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否?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为什么?如果具足诸相见,那就变成了一合相,变成了一个定法,变成了可思维、可理解、可把捉、可把握、可寻觅,就变成了一个妄念,所以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佛所说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还有一切的相,其实是讲法身、讲无相、讲无相相、讲无尽相。这个无尽相包括一切世间相,一切法相,它没有尽头,它没有期限,不可思议。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佛虽讲离相,即是在讲法身,讲无相。为什么《金刚经》里有这么多处离相,有很多处都在讲非身是名大身,都是在破相,破相即是法身,并不是别有一个法身。(第二十一品)“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佛这时候又讲到,“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为什么?如果如来作是念,如来则有我相,则有法可说,则有法可得。为什么说一般的禅宗祖师,学人来参学,都会给他一句:我若有实法给你,即是骗你。六祖讲过,很多祖师讲过,你到我这儿来求法,我这里什么都没有,我只能给你一个无法。如果我有法给你,就是诳你、骗你。为什么祖师能这么确定无法可得?金刚经读多了!把佛讲的话变了一下嘛。不要作是念:如来会生心,会说有法可说。如来若作是念,则有我相,不名如来。“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如果说你认为我这有法与人,那就是骗人,那你就是在谤佛谤法。为什么长庆大安禅师说“吃沩山饭,拉沩山屎,不学沩山禅”。祖师又说:“若于佛祖边求,此人未具眼在。劳持生死法,唯向佛边求。目前迷正理,拨火觅浮沤。”念念你都错过了你的本性如来,你还在佛边求,你还在听佛讲法。听佛讲法,不如听风听鸟讲法。佛讲法不过就是用种种的善巧方便把我们领进实相中来,让我们能听得懂他什么也没讲,让我们悟到这一点。悟到这一点才是最究竟的,前期一切修行都是方便。如果你做了再多的功课,你诵了再多的经,你每天非常精进,二十四小时都在诵经,都不睡觉,可是你就是悟不到这一点,那你所做的功夫也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做这一切的功课是为了明白最后、最根本的这一点:无所得。每个人都能于燃灯佛前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我们学一切法,不过是为了无所得,为了放下一切的执着,一切的妄想。修行就是通过经典这一艘筏,读诵的筏,修道的筏,三十七助道品这些筏,来达到无所得。如果有人认为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这个世间谤佛的太多了,把佛当真,把佛讲的法当真,执着佛的种种说法,并以此来要求别人,诽谤别人。他认为如来有所说法。像白居易一样,他就曾经问过一位禅师,长篇大论,举出六部经来,三部经和三部经所讲的完全对立。他就认为如来有所说法,而且他相信了。他又错误地理解了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的意思。他把这个真语理解为世谛里边的那个真实,而没有明白如来所说的真语、实语是默契于实相的智慧语。而默契于实相的语言就远远不是世谛所能够表现、表达的。在佛法实相里,你可以呼牛为马,你可以举泥土为黄金,搅长河为酥酪。但如果在世人那里,你欠人家一万块钱,你拿点草叶过去了:“我还你一万块钱啊,一切都是法性显现。”人家直接就给你打出去了。你能用世法来衡量佛法吗?衡量不了。如来无法可说,如果你执着如来有法可说,你又执着佛是真语者,错误地理解这句话,你自己就打起来了,你想破脑子也想不明白佛的用意。佛在很多地方讲的法,表面上看,语言是有冲突的,那是因为你认为有法可得,你执着了文字,没有看懂佛是为什么那样讲,为谁那样讲。所以金刚经里面有一句话:“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不可取”是不能执着。不是让你都不信,也不是让你全信,是让你真实信,如理如法地信。你得知道佛陀的本意是什么,然后再信受。不能盲信,也不能依文解义。佛从来没有讲错,只是我们错误地理解了;佛讲的法从来都没有矛盾过,是不同时节,不同因缘,因不同的众生而做的一时方便说,我们都不能执着。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认为有佛,佛是一个实法,释迦牟尼佛是真实的,两千五百年前的这个佛是真佛,他所说的三藏十二部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这是谤佛!没有真正明白佛所讲的义理、实相,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这个“无法可说”你也不能执着。有人问你,今天打板了么?打板了,你就直接回答“打了。”打了就说打了,别不说话。你这一不说话,你是无法可说了,我这中午饭找谁去?维摩诘默然,你也不能执着这个默然,得分场合和事情。该讲话得讲话,不能动不动就不说话。说而无心,说而无说,是名说法。你看佛讲了这么多年法,他还是能确凿地说:我四十九年来一字未说。明明说了三藏十二部,却信誓旦旦地说:我什么也没说。得这样,才是真无说。不能着一个“无说”的相。偶尔不说话可以,别总不说话,除非你是哑巴说不出来,那你真的就法身示现了。我们说法也不能执着,不说法也不能执着。草木瓦石,鸟儿溪水,山色春光,这些都是佛在讲法,你不能说它不说法。所以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说都是佛说,所有的众生语言都是佛说。为什么?它们无心,正好合道。“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可能细心的人会看到前面已经问过这个问题了,(第六品)“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这里须菩提又问了一次:“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这次佛陀的回答,是从究竟、了义、第一义谛的角度直接给出的。你不要问有没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如果说有,那彼非众生,非不众生;如果说没有,彼非众生,非不众生。说有说没有,都要契合于实相。能够契合于实相,你怎么回答都没问题,不能够契合实相,你跑哪边儿都是错的。你明白实相,“佛殿里的佛是不是佛?”是佛;“佛殿里的佛是不是佛?”不是佛;“佛殿里的佛是不是佛?”是佛又不是佛。你哪句也没错。“佛殿里的佛是不是佛?”吃了吗?没有!还不敢紧去吃饭!你不明白的时候,你说它是佛,错了,着相;你说它不是佛,错了,你又沉空;你说它是不是佛,又在打妄想。你不明白嘛!这里佛讲了“彼非众生,非不众生”。没有什么众生信不信这部经,不用考虑这个问题,无关信不信,论不到受持不受持这部经,读不读这部经!因为根本就没有信这部经的主体。彼非众生,非不众生,这才是实相。“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众生”是佛安立的一个假名。佛所说的“众生”,是没有众生。他用“众生”要表达的真实的意思其实是佛性,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众生相。佛性是众生,众生是佛性,所以离众生觅佛,犹如离水觅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我们一说众生就会着在一个众生的概念上、相上,佛说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金刚经》里所有讲到,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你都不能理解为断灭无,也不能理解为有。佛这样讲时,都是在讲佛性,讲实相。(第二十二品)“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须菩提又问了佛一个问题:世尊!佛所说的这个成佛,他所得的佛果、无上菩提,所觉悟的实相和真理、无上的佛道,是不是无所得啊?“为无所得耶?”是无所得吧?“佛言:如是!如是!”佛很明确地讲:是的!是的!“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的佛果,佛的真实之意,是没有法可得,没有法是实法。般若绝纤尘,一无所有,离一切相,超心意识,不可思议,常应诸根用,而不生用想。举措施为无不是它,又都不是它,说是又不是,说不是又是,那么也不得,不那么也不得。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的都是一个主题,佛在燃灯佛前授记也是因为这一点,就是释迦牟尼佛悟到了“实无少法可得,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整部大藏经的“正法眼”。我们讲出来的“正法眼”,也是带引号的,也不是真正的正法眼。当我们说“无法可得”这只是一种知解,是佛陀的自证境界,不是我们亲证的实相。所以,我们假名叫正法眼。这个无所得需要我们每个人去默契去亲证!讲再多我还是觉得鸟儿比人讲得好,一声鸟儿叫比所有的诸佛说法都更动听。(第二十三品)“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光讲一个无所得,可能有的人他就不能理解、不能领会。那佛又换一种说法: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光理解,光知道“无法可得,名无上正等正觉”,又有什么意义呢?你不知道如何去默契、怎么修才能实证这一点、如何去得无所得,佛就给出了一条很清晰、很明确的路,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来修一切善法。以断一切恶,止息一切的造作、贪求,来默契诸法实相。怎么去止?怎么去修?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去修一切善法,这一切善法是佛陀的方便教导。对于你来说,怎么能够让自己安心就是善法。我们看过去学祖师这一门的,也有很多的方法:有牧牛,有参话头,有一物不为,有枯木禅……大慧宗杲禅师倡导那个时代的僧人参话头,大家都参一句“狗子无佛性”,以此一念,来替万念。我们现在受持金刚经,包括净土法门里的念佛,包括持楞严咒,行禅,打般舟七……这都是精进用功的表现,用功的方法不一样,但起的作用都一样,降伏其心,安住当下。因缘会遇,我们今天坐在这儿学习金刚经,释迦牟尼佛又一次一次地嘱咐我们:要读诵这部经!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学法的特点,我们就是靠读诵这部经来做功夫,借助于读这部经而不打妄想,远离五欲六尘,远离是是非非,远离颠倒妄想无明。这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你要把心安住在这上面,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这里的“善法”你也不能执着,既不能执着世间的善法,也不能执着佛法,它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我们借助这个工具来与实相相应,来改自己的习气,转变自己的所依。修的时候有一个所谓的修,悟后,悟亦不得,更何况修。(第二十四品)“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这里讲到“诸须弥山王”,所有的山中最高的一个山王。“如是等七宝聚”,这么多的七宝聚在一起,“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佛又一次讲受持读诵这部经,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所得的福报福德是无尽的。这里还是在讲能够证得法身,亲证自己的本来面目,乃至于尽未来际都受用这个无尽藏。(第二十五品)“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前面已经讲了一遍了,(第二十一品)“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这里又讲“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我当有所说法”和“我当度众生”都是有我相的,都是没有通达实相,都是有我。有我,即是非我,是名有我。而凡夫呢,会认为如来度众生,他自己修到一定程度他也要度众生,他认为众生实有。他也很努力,很勤苦,很精进,也做事,建道场,带众修行。但是如果你不悟到“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实无有众生心灭度,实无有心去成佛,去发菩提心,实无有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果你不悟到这一点,是名众生,是名无明。没有发菩提心的人,也没有度众生的人,也没有讲法的人。佛没有这样的心,佛知道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佛,所有觉悟的人都是在这个地方完全地清楚,没有丝毫的疑惑,念念都不会忘失这一点。遇到事,遇到境,这一实相立刻就出来,所以就不会有烦恼,不会有住着。有人可能会说,如来不说法,如来不度众生,那怎么还讲了三藏十二部,讲了四十九年佛法?那怎么还说世缘已毕,众生度尽,有缘的众生都度尽了,为什么还讲这个呢?下面就是答案。“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如来说有我者,说我度众生者,说我说法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是凡夫自己理解错了,认为佛在度众生,认为佛在说法。过去我记得我刚从寺院出来的时候,我去讲法,一直都在讲无佛无众生,没有释迦牟尼佛。那时候就有居士问我:“您说无佛,那两千五百年前的释迦牟尼佛是谁呀?”我给他举了很多例子,讲了很多,他还是执着有佛。这就是“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他认为佛说的“我度众生、我讲法、我说法”是真实的,而佛只是方便说。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佛说世界,则非世界,而凡夫以为实有世界;佛说须弥山王,则非须弥山王,而众生以为实有须弥山王。有些人还专门去调查去研究这个“阎浮提”是什么,须弥山在哪里,“四大洲”是什么,一一用现实世界里的方所去对照。有人说珠穆朗玛峰就是须弥山,说北欧就是北俱卢洲。佛说须弥山,是非须弥山,是名须弥山。须弥山有时形容我慢,有时形容法身,有时形容稳固,有时形容禅定。你别去调查,你调查不出来,对不上号的。那我们也就知道佛说“四大洲”也别有深意,而不是单纯地讲某个“四大洲”,贪、嗔、痴、慢就是四大洲!执着、妄想、颠倒、贪恋,不就是你的四大洲吗?“洲”者,带着水字旁,你的鼻涕眼泪,你的贪欲,哪个不是四大洲?我们就知道如来说法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如果当佛说“凡夫之人,以为有我”,佛认为实有这个凡夫,那又不是如来。有时候我们讲着讲着,发现自己特别幸运:你看我多有福报啊,都遇到最上乘法了,有些人还业障深重,还不行,还这这......我们只是说说可以,你别当真,你若当真,你则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佛也讲凡夫,但佛说凡夫,则非凡夫。我们看佛讲法简直太严谨了。因为佛也是针对一些执着文字的人,后面都得交待清楚。你非得诤论,如果不诤论的话,这一部金刚经可以少一半的篇幅。什么“即非”、“则非”、“是名”就不用讲了。但是有些人爱抬杠,所以这些地方,佛隔几段就提一次,让你抬不起这个杠来。佛讲凡夫或者是讲世界的时候,不会认为真有凡夫,真有世界,而我们有时候一讲起话来,就不知不觉地把所讲的当真了,分别心就出来了,是法就不平等了,就心有高下了。这正是需要我们修行的地方,需要我们转变的地方。(第二十六品)“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这句话非常有意思,上次慧磊同学问我:“师父,须菩提不是已经明白了吗?前边佛问了这个问题,须菩提已经回答得很明确了:否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那为什么这个地方,须菩提又说: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这一句是须菩提被佛陀搞懵了,因为佛一会儿讲否也否也,一会儿讲如是如是,一会儿又讲佛说是沙,一会儿又讲不是沙,一会儿是肯定的回答,一会儿是否定的回答。一会儿破有,一会儿建立,须菩提是被佛陀的语言模式给搞懵了,他忘了佛总会是出其不意的问一些问题,而他的回答还在有为的模式里,还在二法的框框里。这里他觉得我这回说“如是,如是。”应该对了吧,我这是一真一切真哪!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我以佛眼观对不对?世间相常住啊!须菩提若这样想也对。他以为这次回答应该是对的,他忘了佛讲法是有针对性的,是要解决众生的问题,而不是在那里空讲实相,不是为了一个模式或对错而讲法。就像六祖大师非常了解佛陀讲法的用意。涅槃经里明明讲佛性是常,但是有人执着文字,不懂佛的意思,六祖就说,无常者是佛性。“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佛这样一讲,我们就知道佛讲不能以三十二相见如来的用意,是破众生着相的习气。其实这里须菩提的回答,也是为了引出佛的开示,也是在替众生问法,因为众生就会着三十二相的如来。如来举身相,为顺世间情。但是《金刚经》本身就是破相的,就是为众生讲,不为佛讲。所以如果以三十二相观如来,那转轮圣王即是如来。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那转轮圣王也是如来吗?“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我们看,前边须菩提回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难道须菩提真的没听懂佛的话?没解佛所说义吗?是随口说出来的吗?不是,演戏呢!那这时候,须菩提回到实际中来了。他示现了如理如法地思维:是的,如我解佛所说义,确实不应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但有意思的事要出现了。很快,佛可能又要说了:“否也,不应该这样讲”。一会儿隔着一个偈子,下边就要这样讲了,菩萨说法不能断灭,不能认为不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如果这么理解,就没有人发菩提心,佛法就变成了断灭了。这不是完全要把众生搞懵吗?一会儿不应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一会儿又要以三十二相成就如来法身。“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这个观点,是针对你的执着,是破你的相。有人把“悟道前看山是山,正悟道时候看山不是山,悟道后看山还是山”,把这三个环节割裂开来了。其实这三个环节是一个环节,并不是三个分裂的东西。那这里也是一样的!不以三十二相观,是从无一切法、无一切相的角度,从无常的角度,从空的角度,从空如来藏的角度来说佛性;而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以具足功德见法身,是从不空如来藏的角度,是从要积累一切善法功德的角度,从常的角度来讲佛性。“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对于未悟的,对于众生来讲,不能以色、以音声求我。如果以色、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果你明白了,完全通达了,这句话也可以这么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正道,能得见如来。这就是下面要讲的。(第二十七品)“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如果你这么认为“不以色见我,不以音声求我”,“不以具足相得见如来”那又错了,那就没有人发菩提心,佛法就成了断灭法。你要知道不以色不以音声求我,是针对着相的人。如果已离相,已经明白了,就不能执着这种说法了。这么讲也没错,那么讲也没错。我有时那么说,有时这么说。有时教你扬眉瞬目,有时教你不要扬眉瞬目,到底扬不扬眉瞬不瞬目?你要向这里觅,就永远出不来了!如果你在对错里解佛法,就掉到二法里了,就不能受用佛法。佛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不能说佛的这个偈子不究竟。佛这个偈子是究竟的。关键在你如何理解。佛法是药,你理解错了,非但不能救人,还会害人。六祖大师说,本来无一物,没有任何问题,非常究竟,这是从破相的这个角度讲。有人可能因为这一句话,就开悟了,怎么能说这句话不究竟呢?有的人非说这句话不究竟,那是他着在了一个究竟不究竟里,着在了佛法的文字相上,忘了佛法是治病的。能治病,就是好药。能去众生苦,就是真实佛法。如果你执着一句话这样讲是究竟了义的,那样讲是不究竟了义的,你还不会佛法。那样的话,第一义谛反成世论,世论也可以成为第一义谛。如果执着文字,它会变成毒药。你能够真实地悟到“不以色见我,不以音声求我”,那你一定知道也能悟到如来的常色,如来的常声,如来的常体。如果你真正理解了六祖的“本来无一物”,你也一定明白无一物中具一切法,成一切相,佛法不坏世间相。佛为了破斥一些堕断灭见的人、错误地领会这句话的人,又嘱咐道: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就是又错了。因为前面虽然须菩提讲:“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没有立刻给他一个答复。佛没有说“如是,如是”,或者“否也”,佛只是就众生而讲出一个偈子:如果有人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以三十二相来观如来,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但是佛为了怕众生理解错,着在了一个断灭空里面,不发菩提心了,不继续修道了,落在了“百尺竿头不动地”这个地方,停在了清净无为里,住在了“空”里,不更进一步圆满法身功德,佛就嘱咐道:“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你看,一开始问的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否?须菩提回答:“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现在看来,没错呀!所以我们不能执着佛说的,也不能执着须菩提说的。你要明白他前后的意思,不要跑两头,不要落在逻辑的对错里。佛法就是破斥你对两边的执着,既不要执着应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又不要执着不以三十二相见如来。正所谓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这个“断灭”,是指着空。你执常也是断,你执断也是断。执空是断,执有也是断。只要你一分别,一住,就是断灭。

    2022-04-03

  • 金刚经讲记第十讲

    金刚经讲记第十讲同修们上午好,咱们继续来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早晨发了一篇文章叫《读诵金刚经》,是昨天晚上写的。可能有的人还没有看,正好我们现在一起来看这篇文章(二零二一年十月三十一日公众号文章《读诵金刚经》),我给大家读一下:金刚经所言信者,有十一处。所言受持者,有十三处。所言读诵者,有九处。所言福德者,近十处。所言为他人说者,有六处。所言布施者,近二十处。所言无所住者,近十处。言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者,有十几处。言无有法可得名无上菩提者,近十处。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九处。言持戒修福者,一处。言消业者,一处。言非相与离相者,有十几处。可见此经以福德为基础,以信得入,以读诵为通利,以受持为日用,以为人演说为深解义趣,以离相为万行,以无法可得为得佛菩提,以此诸主要环节为修行要领。而如是等环节,以读诵为中心。如何以读诵为中心?以读诵为实修,以读诵为修福,以读诵为持戒,以读诵为布施,以读诵为无所住而生其心,以读诵为离四相,以读诵为消业,以读诵为庄严佛土,以读诵为供养承事诸佛,以读诵普行恭敬,以读诵为如法安住,以读诵为降伏其心,以读诵为思维其义,以读诵为发菩提心,以读诵为无法可得。故末世众生,受持此经,以读诵此经而做修行方便,当以读诵为要,当以读诵为重。世尊殷勤教导,反复劝说,其深意自现。所有经中,唯此部经,佛如是繁劳殷勤咐嘱,劝大众读诵此经。可见读诵此经必有不可思议的作用。其作用微少者,唯不信耳。若能一念生信,功不虚施。以受持读诵此经,能布施三毒,能舍世乐,能以法自娱,能以读诵为筏,能转所依,能如法安住,能度自心妄想,能竭爱欲习气,能清口齿,能定心神,能一心不乱,能熏修般若,能思维经义,能如说修行。以要言之,读诵此经,即是布施,即是持戒,即是忍辱,即是精进,即是禅定,即是智慧。读诵此经,即不染六尘,于法无住。读诵此经,即不念过去心,不念现在心,不念未来心。读诵此经,念念清净,念念行般若,念念度众生,而实无众生得度。读诵此经,即是须陀洹,即是斯陀含,即是阿那含,即是阿罗汉。所言四果者,即非四果,是名四果。读诵此经,即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如实观于法。读诵此经,即是尊重诸佛,即是礼拜如佛塔庙,即是以诸花香而散其处。读诵此经,即行诸佛路,即是燃灯佛前受记。读诵此经,即于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前供养承事,无空过者。即读诵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法。所言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读诵此经,即是第一波罗蜜。第一波罗蜜者,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所以末世众生修道,以读诵此经为安心法门,为最上第一稀有微妙之法,为入道安心之要。其有信者,谁不读诵?其有福者,谁不受持?其有苦者,谁不仰赖?其不安者,谁不依怙?唯读诵者,亲证其妙。唯读诵者,必获其利。其实践者,皆得法喜。其实修者,皆得成佛。乃至读诵一四句偈,如来说此人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具说。是故于今劝请同道、同修、善友、善知识,一切大众,每天坚持读诵此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常诵不辍,是为最胜菩提因。这是今天早晨发的文章,主要是讲读诵的作用和意义,劝导大众读诵金刚经。我们这次讲金刚经、学习金刚经,其实最大的一个意义就是为了劝大众读诵此经。如果空讲其义理,那自古以来,讲这部经的人太多了,各种各样的著书,包括六祖大师、傅大士,甚至一些禅师都以各自的风格和特点讲过这部经,如果只是学习佛的知见,那我们看那些著书不就完了么。但是我们这一个时代有我们这个时代修学的特点,古人的东西,我们可以借鉴,但是全部照搬对我们没有利益。那我们就得发现这个时代的修行特点,从自身的需要出发,来以新的角度和方法学习这部经。佛陀在金刚经里反复地嘱咐大众,要受持读诵此经,经文中受持读诵的语句加在一起就有近二十处,反反复复地劝请大众读诵此经。佛陀一定是预见到未来世,就是末世众生的根基,当以读诵为船筏,方便入道。而像唐朝时候那样的禅师越来越少。即便像马祖、黄檗、临济这些大根基的人,我相信他们对于金刚经也都能够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引经据典。为什么?一定是熟读此经。而这个时代,我们很多人学佛,功课也不做,牧牛也不会,也不坐禅,也不持戒,也不知道保护六根,一切修行的基础都不打,妄想直接学习最上乘法,真是异想天开。这部经读得也很肤浅,遍数也很少,读其他的佛经也是走马观花,今儿看一段,明儿看一段,没有好好地把一部经看熟读透,不能领悟其根本宗旨和修行渐次。首先实修的基础没打好,更别提领悟第一义谛了!就算有些领悟,也都是知解出来的,跟别人学的,不得自己受用。我们看经文:(第十七品)“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里佛重复了如来的真实之意,所谓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诸法如义”这四个字,其实也道尽了一切的实相。一切现成,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一切依旧,不需要我们用任何的心力,任何的修证,默契而已,直下便是。就像这部经开头的四个字一样“如果我闻”,你不要光是把这个“闻”作“听”讲。这个“闻”,包括六根对六尘的一切见闻觉知。眼耳鼻舌身意就像春风一样扑面而来,就像花香一样沁人心脾,就像悦耳的鸟声一样,直历耳根。这一切的一切,就像一位大德、一位很有智慧的人站到我们面前,我们马上如沐春风;又像一个很搞笑的人站在我们面前,我们立刻就心花怒放,很开心。这都是“如是我闻”。所以“闻”不仅仅指耳根,“见”也一样,不仅仅指眼根。我们天天总说见性、见法、见道、见如来,这个“见”也不局限于肉眼见,当然也包含肉眼,但它是广义的,它还有心眼、有法眼、有慧眼。同样“闻”也是,还有性闻、有心闻,六根能同时闻。所以“如是我闻”,这部经也就讲完了;“诸法如义”,这部经又讲完了。我们看古人对金刚经是非常熟悉的,烂熟于心,即便是禅师也是这样。《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里面,有一个讲金刚经的座主,大珠和尚就问他:“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那什么是如来?”经里面这样讲啊: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那什么是如来?这个座主说:“某甲到此却迷。”意思是你问这个,我倒不懂了。然后大珠和尚就说:“从来未悟,说甚么却迷。”就是从来没有悟过,说什么迷啊!座主以为自己以前悟过,现在又迷了,叫“某甲到此却迷”。大珠却毫不留情地说:你从来未悟,说甚么却迷?这个座主就说:“请禅师为说。”大珠说:“大德讲经二十余座,却不识如来?不见经中说: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你看一问就卡住,就说明这部经根本没有看明白。至少你连搬一句出来都不行,诵的遍数不够,讲经的次数也不够,再多讲几遍就能说出这一句了。我们看法师和禅师之间的区别,法师是依文解义,禅师是活学活用。法师按理说是每天研究经典的,可是真正用起来,捉襟见肘。我们以为禅师都不通经论,其实禅师全都是通经论的,而且随手拈来,巧妙运用,用起来如鱼得水。如果你生搬硬套,自己学的都会忘了。说明我们学法修行不能学死法,一定要把自己本性的活法激发出来。“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不是外得的,它是本有的,一切现成的。包括得者,亦是虚妄,是一个影像,没有实法,更何况所得的法,更是没有实法。“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说阿耨菩提,无上菩提,只是为了表达无法可得,所以实相之法、佛法、佛果也是假名。所谓“无实无虚”,虚实是对立二法,以虚立实,因实有虚。无实无虚是不二之法。“虚”是从众生位来讲,无明、虚妄。我们说没有实法,诸法如梦如幻,这也是从众生的角度来讲。立一个真如的假名,就有一个虚妄的无明,虚妄的众生、妄念。佛性也是一个妄念,是一个名字,只是佛的一个善巧方便,安置了一个“佛性”的假名。“佛性”真正指向的意义是超越了心意识和一切的形象。如果你思维它,你执着它,你分别它,那反而不是它。所以虚与实、真与假、性与用、体与用、体与相等等,这一切都是方便安立,都是假名,并无实法,不可执着,迷与悟、凡与圣都是方便说。“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这一句跟“诸法如义”是遥相呼应的,是前后对应的。“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诸法如义就是一切法如实相,一切法如义,一切法如如,法法如义,法法是佛,一切法皆是佛法。这一点一悟便了,不能落成一个知见。所以佛紧跟着又讲,“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也正是因为“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才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因为一切法不是实有的,所以它才是佛法。如果是实有的,反而不是佛法。正是因为无法可得,才是无上菩提。无上菩提的意思是无法可得,是无上菩提亦不可得。这个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深入、去领悟、不能只记一个名字,记一个概念,要深解义趣,时时不忘失。“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这部经里面讲到非相、无相、离相的地方有很多,其实讲“人身长大”、“佛说是沙否”、“三千大千世界”、“虚空”,都是用来比喻法身,比喻无相的佛性。这里“人身长大”也是比喻法身,只不过众生着相,容易着在一个“大”、“长”、“深”、“须弥山”、“恒河沙”等等上面。在《楞伽经》里面,佛说恒河沙其实并不是在讲那个沙,而是喻诸佛法身。那我们看金刚经就明白了,佛说是沙,则是非沙。表面讲的是恒河沙,其实讲的是非沙,讲的是无相,讲的是无量。说福德有实,即不说福德多,以福德无故,才说福德多,福德无就是比喻佛性;恒河沙也是这样,如果恒河沙有数就不说恒河沙多,以恒河沙无故,说恒河沙多;人身长大也是这样,它是非大身,所以才说它大,如果是有身、有相,就不叫大身,就不是法身了。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意思,这里讲到无,都是讲法身,讲佛性,讲无量,讲虚空无相。其实是让我们见到那个无相的法身,见到离名、离相、离文字、离言说、离心意识,离量数的真实相。所以须菩提就说:“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菩萨如果说我当灭度众生,认为实有众生得灭度,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连度众生主体都不真实,都是如梦如幻,怎么会有得度的众生呢?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菩萨众生,皆如幻化。菩萨在不在一切有为法的范围里?当然在。你讲出来一个,一定是有为法,所以语言文字只能作为一个导引,并没有实法。连菩萨尚不真实,更何况发菩提心度众生,更不真实了。我们也就知道,所谓的度众生也不过是把众生的概念、名相、妄想、执着度尽,见众生而不生众生想,众生众生者,即非众生,是名众生。所以你通达这个了,这叫降伏其心,这叫应生如是心:我当灭度一切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灭度是灭度概念,包括佛的概念、菩萨的概念、阿罗汉的概念、一切众生的概念,把所有的概念全都灭度,是名度尽众生。经里有三处,讲到无菩萨,无佛,无罗汉。一个是实无有法名阿罗汉,这里又讲到实无有法名为菩萨,还有实无有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几句就概括了诸法的实相,一切法都不实,都没有一个真实性。没有真实性,才是真性。所以没有真实性和真性,是一不是二。这个就很难理解了,就需要你领悟,需要你深入。直接用,就是不二,一思维就二了。“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里所表达的和《楞伽经》里边讲的“二无我”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一切法无我”,包括了人无我和法无我。能够通达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即名实相,即名真性,即名真我,即是空如来藏,又是不空如来藏,也是空不空如来藏。你把它命名成什么名字都可以。佛性、真如,都是无我,也是有我。所以我们不要执着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个名字。无我的同时是真我,无人的同时是真如来,无众生的同时是大心众生、是善法众生,无寿者是无量寿。如果你执着一边,就跑到断灭去了,所以这里的每一个词语都是在表不二之性、表中道。“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这个前边也讲过一次,(第十品)“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这里又强调了一遍。“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这里的“庄严佛土”,是心外求法的意思。简单来讲,就是改变外境,逃境以安心。比如我总想居住在一个清静的、漂亮的、寂静的、没有人打搅的地方,周围的环境也都干干净净的,不能有一点脏乱。外境稍微有一点变化,你就不舒服,就紧张,就害怕。你的心不清净,你的心不静下来,你不通达实相,给你再好的地方,你也待不住,你也不会自在,你也不会解脱。所以说庄严外在的佛土没有用,改外境是没有用的,心外求法永劫不得道。那佛陀所说的庄严佛土是什么意思?菩萨庄严佛土,怎么个庄严法?心净则佛土净,从内心下手,改变自己的用心,清净其意。改变自己看事物的心态和角度,用善意和美好来看这个世界,则世界处处善意和美好。用恶意和残缺的心态来看世界,世界则处处黑暗混乱。所以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你心变了,境就变了。如果你执着我要改变这个世界,我要做善事,修功德,我要度人,我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那就错用心了。这个就跟你站在镜子面前:“这个人真丑,我得擦,我要把他擦得漂亮一点儿。我得拿刀雕刻他,重新雕刻。”你怎么摆弄那个镜子,镜子里的相也是丑陋的,因为镜子外边的人站在那儿呢。你好好修,就能转相,转相再站在镜子前,就不用擦了。“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心外求法,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来所说的庄严佛土,没有一个土可庄严,没有一个境可除,也没有一个境可离,也没有一个境可得。心尚不可得,更何况境呢?通达这个才是真正的庄严佛土。“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如果通达没有一个能庄严的,更没有一个所庄严的,能庄严与所庄严只是一个幻用而已。通达这一点,才是真正的菩萨。并没有一个实法叫菩萨,没有一个实法是佛,更没有一个实法是法,通达这个叫佛法、叫实相。所言佛法,所言实相者,即非佛法,即非实相,是名佛法,是名实相。大家在私底下,我们也可以这样给同修去复述、去讲金刚经,别嫌麻烦,听的人也要有耐心。我们做每件事其实都能开悟,最关键的地方,就是你别想目的,别老想结果,你别想我做这件事能得到什么利益。你就做,利益都在做里边了,在做的当下,而不是在它的结果上。这个就考验我们的耐心和智慧了。最近我发现在修行中有一个词特别妙,叫“耐心”。耐是忍耐的“耐”,久是长久的久。耐心就是长久随顺的心。你做什么事情一定别急躁,因为每件事情中都有实相,每件事情、每一个当下都有无上的妙理,只是你老错过、错过……比如我们每天背诵金刚经,大家找我来“交作业”,找我来复述,有些人复述完急急就走了。有些人有点心眼儿,就留下来在那儿听。为什么?他听别人复述等于他又复述一遍,而且会一直坐在那儿听。就算你坐在那里没有熏修别人复述的内容,你就是坐在那里,那也不一样。你坐在那里,可以听听师父怎么讲同修们的问题,看看你有没有这些问题,都是你参究、深入、领悟的时机,总比你晃晃悠悠不知道干点什么、心不在焉要好。我们读禅宗灯录,有很多禅师都是在祖师给其他的学人开示时,自己在旁边留心听到了,忽然有悟,忽然有省。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悟道的时机,但你要懂得慢下来,有耐心,别急,安住下来。我们要懂得把握住离你最近的时机,要有耐心,别急,不需要到远处,到未来去求。就在你眼前、当下,就有悟道的时机,但你一定要静下来,不要急躁。我们做这一切,其实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然后能够领悟这个妙理。这个妙理是需要无量的缘,需要很多的条件才能够达到。你静不下来,就无法悟道。如果心不静,读再多遍金刚经也没有用,因为你三心二意,经文读不懂,牧牛的功夫也没养成,读只是嘴上读,心没静下来,意思就摆在那儿了,你就是看不见!但是如果你心清净了,再读金刚经,一字一句都心心相印。我们学法一定要有耐心,要懂得能够静下来,别急,别躁!读诵也有这个作用,其实就是让我们把心沉下来,不要急躁,将来我们有机会可能会再组织一些精进期,然后就是反复不停地这样熏陶,不停地读诵。培养耐心,训练专注力和长久做事的能力。佛讲读诵此经的用意,就是让我们把心安住下来。还有一点,末世众生,修行上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心散、杂用心。我们学习佛法,一开始都是今儿学这部经,明天学那部经,今天学这个方法,明天学那个方法,心用的太散,没有好好地一门深入。希望我们以后这个心用得更专注一点,把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受持读诵金刚经上边。很多意思多读几遍就懂了,世尊的本怀和深意你就知道了。可是这个东西如果让别人给你讲,作用不大,因为别人讲是他领悟的,你要懂得自己去领悟。自己怎么领悟呢?就多读、多背、多思维。咱们在修行这条路上有两个环节做的特别少:一个是读诵,还有一个就是思维。这个“思维”,有些人是因为误解了,觉得禅宗修行不能思维,大错特错!禅宗是思维力度最强最大的。今天早上我看《禅关策进》,莲池大师所著的。在他那个时代,宋末明初有很长一段时间,大慧宗杲提倡参话头,就是所谓的参禅,参“狗子无佛性”,“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念佛的是谁”……参很多的公案。他这一天到晚都要咬着这个话头,都要参。这个参可不是像念佛一样把这句话念出来,是真的去想,去思维,只是你心力不够,是没法可想的,也不知参什么,你想不进去。我们现在就更搞笑了,搞笑到什么程度?连背一句经文都背不进去,你就想一想,你的心是多么散!你的定力和智慧是多么的弱,你的心力是多么弱!你根本集中不了心力来把一句话背下来,你怎么去思维其义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读了这么多经,一句也记不住,一个义理也记不住。义理记不住,你就不会修行!你就整天地到处跑,去见法师,去听法,去问别人该怎么修行。佛经里写得明明白白,你不读,也读不懂,就跑去问这个人,问那个人。你问的人有的比你还笨,更不懂,给你讲一大堆邪知邪见,你当成宝贝,抱了好几年,完全没用,最后扔掉,继续去向别人那里找佛法,不懂得自己去深入经藏。还有,虽然你也在读佛经,不懂得思维其义,人家一问你个问题,你完全不知怎么回答。生活中一遇到一点事情,你就手忙脚乱,你就烦恼,因为你忘了这个实相之理,就是因为我们平时根本不用这个脑子。我虽然经常讲“大家要多休息,别用脑子”,那是别让你在世间法上用那么多心思和心计,少思虑,没让你不思维佛法。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人看经看得太入迷了,一直知解,跳不出思想和心意识,被语言文字障碍住了。对那些人来说,要懂得休息头脑,不能一直思维。无上甘露,如果错服了,就成毒药了。希望大家再重新服服药,思维其义这个环节必须补上。这个脑子是要用的,因为我们不是植物人,我们也不是木头疙瘩,也不是草木瓦石,是活生生的,能思维的,有情,是有心的。你要不用的话,在领悟法的这个环节上就丧失了它的意义。诸佛一定是觉悟的,是活的,而不是死的,所以咱们这个脑子还是要调动起来。脑子就是用来思考的。但是我们要学会善思维,思维善法,而不是思维烦恼,思维我执。多读诵,多思维,你读诵得不够就思维不出来。你读诵得多了,心也静了,妄想烦恼尘劳少了,智慧也就出来了,也就能思维了,这都是环环相扣的。(第十八品)“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这五眼,不但如来有,一切众生都具有,是性有,如来法身有,非个人有。悟道之前有佛眼、有肉眼、有法眼、有慧眼、有天眼。悟道之后,眼是什么?不过一个名字而已。眼都不立了,更何况一眼二眼、三眼四眼五眼。我们也就知道:所言肉眼乃至佛眼者,即非肉眼乃至佛眼,是名肉眼乃至佛眼。虽有五眼,随缘会用即可,不可执着五眼。若能不着,肉眼即是佛眼,肉眼即是法眼,法眼即是慧眼,慧眼即是佛眼,五眼就变成了互通。《涅槃经》云:肉眼见佛性。二乘人以天眼、以法眼来见三千大千世界,而悟道之人以肉眼就能见三千大千世界,就能见一切法。为什么呢?因为法本无法,无法才是真法。并不是说我拿肉眼就能看见三千大千世界以外的世界,看到的也是假的、也是幻的,所以得看到三千大千世界的实质。三千大千世界的实质是什么?即非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三千世界只是一个概念,一个妄念而已。这叫如来的肉眼乃至于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我们一开始背这一段的时候,我记得大家都被这个恒河和恒河沙绕的不行了,这几句话背半天也背不下来,时间长了发现这几句话也不难背,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心,只是因为陌生它就很难背。“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依世谛讲,恒河沙,佛也说是沙,所以须菩提言:“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佛也离不开世谛,也离不开世间的语言文字,虽然佛说是沙,但是佛知道没有沙,是名为沙。佛又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一恒河中假设有一万亿粒沙,只是假设,可能还更多。“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就是说每一粒沙是一个恒河,有一万亿个恒河,然后这么多恒河沙的世界,多不多?你看佛虽然没有用传统的数字来形容,但是他这一比喻,我估计数学家想这个问题都很难想清楚,用数学公式都很难表达。佛用这个比喻,其实是在讲数量非常多。“如是宁为多不?”须菩提说:“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这么多佛土里所有众生的心,如来悉知。过去有人认为,佛的神通、佛的智慧就是能知道所有众生的心念,知道一棵树上所有的树叶有多少,知道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尘数有多少。我们看佛怎么讲:“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如果众生有实,他知道所有众生的心,这是难以想象的。但是众生是妄想!是概念!是念头!众生是幻化的,他的念更是幻化的,根本就没有一个实有的众生,我们又去哪里知道众生心呢?如果说你知道有众生,然后知道他的心,这又是什么呢?这是实相吗?这是妄想!这是自己打妄想!这里所说的如来知道一切众生之心,怎么知道的?知道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实无有心可知,知道这一点,叫做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所有众生,若干种心”是什么心呀?没有这个心,没有心可知。众生也非众生,如来只是知道这一点,这才是实相。至于佛知不知道一棵树上有多少树叶,恒河里有多少沙子,所有佛土世界里到底有多少众生,那都是毫无意义的。知道也毫无意义,不知道也毫无意义。那不是一个修行者所要关心的问题。因为知道那个数字,并不能了解实相,也不能解脱烦恼。而是恰恰是陷入轮回和幻相。而了知众生无心,亦无有众生可得,才是实相。知道这个,才能真实解脱。真实解脱,才是学佛和修行的意义。我们不要把这个最重要的目的忘了,而陷入佛知不知道有多少众生心这个虚妄的问题里。有很多人学佛,会执着于佛的神通和能力,忘了佛亦是幻。佛所有的能力,也都是有为,是生灭,于实相中,究竟是空。那不是我们要关心的问题。

    2022-04-03

  • 金刚经讲记第九讲

    金刚经讲记第九讲同修们下午好,咱们继续来学习金刚经。(第十五品)“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佛陀的智慧是圆满的,所有的事物、所有的事情他都看得一清二楚。这部最上乘的、究竟了义的根本实相经典,是为发大乘心,为发最上乘心的人讲的。所谓大乘、最上乘,就是要有佛心,要能心如虚空,量周沙界,心包太虚,有这样的心量,有这样的志愿、志气,能够心系众生,心系正法,能够传承于后来,有这样的愿力,这样的菩提心,才能听受此经。这部经是为这样的人讲的。“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佛陀形容受持读诵学习这部经典所得的功德,用了前后两次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佛是最能够驾驭语言的一个人。他的语言能力,他的表达能力,他的比喻,他的种种方便,各种能够激发众生学法兴趣的语言,都被世尊表现出来了。他用最上、第一、希有、不可思议、无边、不可称、不可量这样的词来形容受持此经的功德。如果是我们说话,就一个词儿就完了,“老多了!”你这个摄受力就很小。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样的感觉,反正我看到经典里,一看到这样的“不可称、不可量”,我就心花怒放。你看佛变着花样地,用各种文字来讲这个事情,吸引我们读诵学习这部经典。“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你的心量小,你没有菩提心,你没有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修道的心,是很难受持读诵、深入地学习这部经典的,也很难为人解说。这部经其实就是成佛的经,成佛不发菩提心,怎么可能呢?声闻乘人,包括世间凡夫,他的心量达不到这个层次,他发不出这个心来。虽然发不出这个心,但是佛法可以给他做这个因缘,他将来善根因缘成熟,就会发出这样的心。现在发不出菩提心,不代表未来发不了这个心。不想发也不意味着就可以永远不发,一切众生必证佛果,发菩提心是每个修行者的必经之路,谁都无法绕开这个环节而成佛。等他发出这个心,就会遇到这部金刚经,也能够受持读诵这部经。也有可能在读诵这部经的过程中,他读明白了,也会发菩提心。这两者是不分先后的。众生的时节因缘,他的善根、福德因缘具足之后一定会受持读诵此经,因为他植众德本,在无量佛所前种诸善根。其实我们学佛,最主的是学习佛的菩提心,学习他的大心,不为自己,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而成佛,为众生修菩提道。有这个心才能跟佛道、跟实相相应。我们受持读诵、学习这部经,不是说只是嘴上讲讲,你是真得拿出时间来用功,来读诵。包括我们这次讲法、听法,这一天好几节课,讲的人还没累,听的人已经都累了,但是还在那儿坚持,这也是一种菩提心啊,这也是受持读诵。没有这个前期的学习,你不知道学习和读诵金刚经的重要性。学金刚经怎么学?就是这样一字一句地读诵,每一个章节都深入,都去思维其义。靠这部经、这个筏来度自己无量的习气妄想烦恼。你看我们在听经的时候,大家都非常认真,所有的是非,所有的妄想,不知不觉都没了,而且对经文对经义领悟得越来越深。自己没事的时候,私底下也愿意看了,也愿意琢磨经文的意思。“这句话是这个意思么?”如果你懂了它的意思再背就更好背了,这是“受持读诵”。“广为人说”。你自己不通达,不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怎么广为人说啊?“广为人说”有二义,一是为很多人讲;二是细讲,深入讲,能把一字、一句、一章节讲很长时间。这叫“广为人说”。历代注金刚经的人特别多,六祖大师讲至少有八百种注疏,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数量,形容是非常多的。每个人读金刚经有每个人的理解,但至少都是认真受持读诵的人,才能给这部经注疏。你想一想,他一定需要深入地研究,还要对比,还要借鉴,至少自己对这部经非常熟悉才能做到广为人说,甚至能成为一家之论。只不过这部金刚经是为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是最上上根基的人才能够相应的。知道这部经的人很多,但是能够深解义趣,能够默契这部经,心行这部经的人就不多了。因为实修难,不住色声香味触法难,布施六根难,做大布施难,于法无所得难,所以跟它相应就很难很难。这部经天天在书案上搁着,要真正打开它,用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去研习的可能微乎其微。有那么两三次,打开了金刚经,看了十分钟就合上了,连整个经文都没看完,更何况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一直在那研读这部经,去一遍一遍地读诵,一天之内读二十部,读三十部。我们会找那么几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来一个通宵读诵,读它个二十五部或三十部。有些人又开始害怕了,好多事情并不是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你先做,做的结果跟你想的未必一样,结果往往总是出乎意料。所以这个事啊,一定先去做,先不要下结论,别被自己的妄想和担心欺骗了。有不少人其实特别想到咱们道场来参学,但是就是因为轻信了一些谣言,据说这个学山禅师非常厉害,爱打骂人。“我打你们了吗?”“我厉害吗?”厉害哈,比传说的还要厉害,一站我跟前就哆嗦。但是这个厉害的结果呢?它是一个好结果呀!把你的精神病吓好了。要知道毒病得拿毒药治,你病得太重,就得有个厉害的师父。我不吓唬你,谁能吓唬你?你先来两天感受一下。传说有些人真害怕呀!有人说我厉害,有人说我一点不厉害。但是最近我看到个别人在我面前确是有点紧张,咱们俩是量子纠缠呐!都放松,你放松,我也放松。“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就是你发不出菩提心,没有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没有荷担如来家业的这个心,这部经你很难深入。因为你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知见,有自己的执着和挂碍,有自己的贪爱和无明,很难与这部无上甚深的根本实相经典相应。言外之意,佛就是劝众生要发菩提心,要发大乘者心,要发最上乘的心。“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为了弘扬这部经,弘扬这个法门,我们先要对这部经生起恭敬尊重之心,像对待佛一样,像对待佛的舍利和塔庙一样,要尊重恭敬。用种种的花香供养这部经,供养诸佛无上的智慧。一切诸佛都是从智慧出,皆从此经出。所以我们恭敬经典,就等同于恭敬诸佛。经是成佛的道路,是成佛的方法,法如筏喻,经就是一艘法船。有这部经的地方,有讲这部经的地方,有学习这部经的地方,都应该立塔,一切众生、一切天、人、阿修罗都应该恭敬这样的地方和受持金刚经的人。为什么?因为遇到这部经难,受持诵读这部经难,讲说、理解、广为人说这部经更难,能够按照这部经的经义如实地修行,获得觉悟,能够自利利他,难上加难。所以有这部经的地方,应该起塔,一切大众,天人阿修罗皆应恭敬,作礼围绕。咱们讲完这一会,就在院子里绕,绕这张卡。讲到“作礼围绕,以诸花香而散其处”,也巧了,最近这两天,咱们院子里的桂花一直在那飘啊飘啊飘。有人说了:“这不就是以诸花香而散其处”么?确实如此。我们也是在树下读的经典,一边读着,一边桂花就落了下来,特别巧。只是有的花落在了某些人身上,掉不下来了。按照维摩诘经所说,说明你是声闻种性的人,而在菩萨的身上,都花不着身。这两天正是桂花开的时候,院子里一直是桂花纷习,花香扑鼻,空气又好。我们聚在桂树下读诵金刚经,感召到桂花如雨般落下,供养经典及读经人。(第十六品)“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关键的地方来了!“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今儿中午搬椅子的时候又碰了一下,这个先世罪业又消了一大块儿。以前读经读到这里的时候,总是认为必须得被人污辱,被人讥讽,被人轻贱,被人瞧不起,才是消业,才是受持这部经的一个结果。后来我发现,怎么总也不被人轻贱呢?都改成了崴脚、磕着碰着、头疼、背疼。这也是轻贱的一种方式,也是消业的一种方式。说明你精进了,说明你重报轻受了。有时候我们发现,自己越精进的时候越是病苦现前,越容易有一些习气、逆境、无明现前。特别烦躁,特别痛苦,仔细观察,这两天打坐打得挺多,经典诵得多,特别精进,精进就能够把自己过去的一些业障、业果激发出来,让你提前去经历。你提前去受它,你有这个能力受,到老了、临终的时候受,甚至到下一世受,那你这个果报越重。《涅槃经》里讲,有智慧的人、精进的人,如实修行的人,他过去的重业,会在这一世现前,叫现世报。其实这个词儿是好词儿。现世报一定是轻受,如果临终受,就是属于重的,如果下一世受,就更重了,如果是未来受,那一定是三途。你记住了,你造了很小的业,如果到未来际受,一定是三恶道。而你有多大的恶业,如果你精进,用功修行,会在这一世受。再重的业,这一世受,都是轻受。你别觉得了十年的癌症,都是病苦,命怎么这么苦?其实这未必是坏事。如果你一直正精进,这种病苦一定是重报轻受。你都不知道你过去造了多么重的业,又不知道你积累了多大的福报才导致现世受这个业,这是好事,真的是好事。有些人你甭看他这一世身体挺好,如果他没有好好用功办道,你今世受的苦就是他下一世的榜样,等着吧!这世不苦,不代表他未来世就不受苦了。如果想彻底不受,就尽此一报身,求佛菩提,究竟成就,方能永无后患。把这大事儿办了!勇猛精进,把全部的业都消掉,成就法身,就永远安乐了。金刚经首先是持戒修福的人修,其次是消业消得最快的一部经典。讲净土的人说念一句阿弥陀佛能消多少业,跟读诵金刚经没法比。等哪天我改行去教净土法门,我又跟他们说:“读金刚经没法跟念佛比,金刚经怪啰嗦的,阿弥陀佛才四个字。佛说,念一句阿弥陀佛,能消七百六十八点五亿阿僧祗劫的重业,金刚经才消多少劫?五百世。”我们学这个法门,当然要赞叹这个法门,而且这种赞叹又是真实的,又不是夸张。“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在你修行的过程中,尤其在你受持金刚经、发心成佛、出家、有出离心的前提下,你被人轻贱,这是消业。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你被人轻贱,你的业越来越重,那一定是因为你犯傻,一定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是如果你是因为读金刚经了,那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因为你读金刚经了,你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别人讽刺你、污辱你,你能无我相无人相,你能欢喜领受,你这个福报功德一下子就把过去的重业给消掉了。你要知道怎么消的这个业?它并不是毫无缘由的迷信,不是你一读金刚经,业就消了。是因为你能够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所以先世罪业即得消灭。因为你不再造新业,所以旧业得以消灭。如果你一边受持金刚经,一边执着我和我所,那也消不掉这个业。你执着“就我能耐,就我厉害”,这就跟实相相违背了。受持这部经必须要解义,要如实地去修行,才能够真正地消业。你在读诵的时候,很专注,很用心,不打妄想,随时能牧牛,能回到当下来,这时候念念都能够消无量劫的重业。末法时代,受持此经一定会被人轻贱。这么好的一个时代,物质生活这么丰富的一个时代,你不好好享受生活,一大帮人聚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山区,天天读这一部经,有什么乐趣呀?一帮疯子!一帮神经病!我们有病吗?当然没有。我们傻吗?当然不傻。读诵受持金刚经的人地是世间最聪明的人。通达实相,活在当下,才是世间最快乐的人。你看咱们道场,有几个年轻的,人家活得多洒脱,从来不想明天,修得好!真消业啊!读诵这部经,解其义趣,真的消业。通达实相是最快的忏悔、消业的方法。“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就看你是不是了达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一念通达实相,比你心外求法,做有为的功课所消的业要快得多的多。但是这一段话,也有方便之意,是为初学建立信心,鼓励初学读诵受持这部经。佛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鼓励大众受持此经,也确实能达到这种作用,所以就把这一点清晰地讲出来了。有人不太懂,不相信,那佛讲出来的你要相信,你相信就会去做,做了就能够消业。“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于然灯佛前,是释迦牟尼佛在遇到然灯佛之前,跟了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学法学道,在这些佛面前都是尽心尽力地去侍奉、去学法、去供养、去承事,没在一佛前是空过的。“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这里“我所供养诸佛功德”就是于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前所做的供养、所修的功德。这句话是说我供养诸佛的功德,跟受持这部经的功德相比,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我们想一想,在所有供养中,供养佛的功德是最大的。但是你供养了这多么佛的功德,都不如于后末世受持读诵此经所得的功德,连百分之一,千万亿分之一都不能及,就是没法比!为什么呀?因为你供养诸佛的功德是有为的,是无常的,是在无明里,在幻梦里,不是真实的,而读诵这部经能够了达实相,能够通达真实,这个功德、这个智慧是常的,所以这俩是没有办法相比的,不在一个等级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佛如果具说的话,就没完啦,说多少劫也说不完,因为我们能够见实相,就彻底恢复了本来面目,就如真金一样,再也不会变化了。一个人他能够觉悟实相,是他生命里最光辉的一页。最值得骄傲、最值得称赞的就是觉悟实相。因为你一旦真正觉悟了,就永不会改变了,永不会退转了,不复做众生。就像金子从矿里提炼出来了,再也不会变成矿。这一件事,是我们每一个学法之人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佛讲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一直讲,不停地讲,讲无量劫也讲不完。如果说能够完全讲出来的话,有的人不会信,他会狐疑,甚至说他会狂乱。“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所谓的“狂乱”,就是他觉得这讲的肯定不是真的,胡说八道,这个世间怎么还会有这么大的好事呢?他不相信,甚至会诽谤。“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经义不可思议”,是因为这部经讲出了诸法实相,开示得明明白白。“果报亦不可思议”,是指觉悟之人能够得常乐我净,得无量寿,不生不灭,永断烦恼,永断无明,永超诸有,再也不会受轮回之苦,这是他真正的果报。而不是世间的那些生灭的福报,有钱有福啊,长命百岁啊,这个不是他真正的果报。生生世世来这个世间示现,都是以佛的心智,以佛的智慧来示现,你不用担心佛再来的时候会迷失,他一定不会迷失的,他无量劫来已经都修成了,这种力量是任何世间的烦恼都没有办法掩盖的。我们就尽这一生,尽这一报身精进勇猛,把这个事情彻底搞清楚,你就再也没有遗憾了,你也不会有恐惧,有忧虑,因为这件事情太重要了!而这部经把修行的方向、方法和它的功德果报都讲得明明白白的,所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我们看,到目前为止,佛从来没有间断,一直在讲受持这部经所得的功德、所得的利益,对于众生修道的这个作用。一直在反复地讲这个事情,就是为了让我们生信,就是为了让我们诵读,就是让我们布施世间的享乐,靠读诵这部经来改习气、来降伏其心,然后深解义趣。读着读着你就明白它的意思了,你就会像须菩提一样,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学了那么多部经,从来也没听闻这么深、这么有智慧的经典。读着读着,你就会发现自己以前读得太浅、太粗,没有深入。(第十七品)“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读到这里,有心人,能够深入思维这部经的人,就会发现,这部经从这里开始又重讲了一遍。这是经文开头须菩提问佛的问题。我们看这部经有没有意思?非常有意思!这是所有经典里非常少见的一个现象,就是它又开始重新提出这个问题来了。其实前边已经很多次都是在讲这一个问题,现在又很明确地提出来了:“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从这一点我们看到须菩提也是非常有智慧的。禅宗祖师谱里应该加上须菩提这个名字。“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这个要仔细看,生什么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灭度什么呀?灭度自己的妄想,灭度自己的烦恼,摆平你遇到、见到的一切的不如意。不如意不是从外来,是你内心的抗拒和不接受。不是让你把众生给灭了啊!所以说语言文字这东西,你如果没看明白就很容易犯错。你也不能理解为只是灭度自己的烦恼,你身边遇到的人你都要和谐共处,这是灭度一切众生。要发这个心:我要和众生打成一片。没有心内心外的众生,你执着一个心内的,还是迷。你执着度自己的妄念,只是关注自己,完全不把任何人放眼里,这又理解错了。一个人走到你身边,“你离我远点,别妨碍我,我正度我的妄念呢!”你不知道那个人就是你的妄念,你先把那个人安抚好了,你这就没妄念了。有时候我们烦恼,正是因为伤害了别人才会烦恼。如果你不伤害别人,不跟众生对立,你怎么会有烦恼呢?大家反观一下,我们最烦恼的时候,都是因为你伤害了别人,或者你觉得你被别人伤害了,都是跟外境有关,因为外境不是外境,外境一定是你内心的折射。要发这个心,要发和一切众生和光同尘,和睦相处的心。你跟所有的人都和睦相处,怎么会有无明、烦恼、我执、是非、我慢呢,不可能!“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和所有人相处好了,你也不会生一个“我度了谁”,不会生“我灭度众生”想。“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和一切众生和谐相处,灭度了一切众生的一个结果,你还会生起一个“我怎么着我怎么着”的心吗?不会了。你不再起一个“能”心和所心,你的我执和我相随着与一切和谐而息灭。并不是说我和所有的人在一起都非常融洽,能够慈悲喜舍,最后你这个我还露出来,那不叫慈悲喜舍。如果你真的能做到慈悲喜舍,我相一定要消失。它一定是同步的,就是心内众生心外众生的灭度是同步的。“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一开始我们不知道这一点。通过修行,通过做事,通过利益大众,大众生中磨练,我们最后观察到一切法其实都是自己的妄念、投射,都是自心的投射,是自心的无明,是名相和概念。这一点越清楚,越接近实相,越与实相相默契。最后你会发现,原来没有一个真实的发菩提心的主体,连佛都没有实性。所有的佛法,也并不真实。而这种领悟,正是发心而导致的结果,不是不发心。“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段也是重复。我们看前边第十品,“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这两段描写的几乎一样,只是换了一个词,不停地在讲同一个道理。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黄檗禅师的《传心法要》里也一直在讲“无少法可得,名为阿耨菩提”。古人、祖师开示的时候,义理引用最多的就是金刚经,可能引用的时候会省略一个词,改一个字,但是它的意思完全是金刚经里表达过的。就像《维摩诘经》里讲:“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与金刚经里的这句话意思相同。包括释迦牟尼佛悟道的偈子“法本法无法”,都是和金刚经里的这个义理是完全一致的。“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佛在遇到然灯佛之前,之所以没有被诸佛授记,是他还有一念得法的心。就是他的得法之心没有息灭,有佛可成的知见没有泯除,只是因为这一念妄念,不能于诸佛前被授记。到了然灯佛这儿,忽然领悟到没有少法可得,时节因缘到了,然灯佛则与他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我们看佛法并不是断灭的,没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不是说于未来世释迦牟尼佛就不示现成佛了。世谛上佛还要无数次地再来示现,这是无尽相,是世间相常住。生生灭灭即是不生不灭,你不能离开生灭而找一个不生不灭。“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这几句我们读着的时候,可能觉得有点重复和啰嗦,其实并不啰嗦。佛以这种语法、这种语式来强调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为了重复一个重要的观点:没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没有得的人。我们在背经的时候,这个地方不要大意,更不要错过。咱们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一个字一个字地背。练的就是耐心和细心,你在吐字清楚的刹那有可能一下就根尘脱落、大彻大悟了。我们把这一段再读一遍,你多读就行。“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这里有一个“者”字,别把这个字给落了!“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这部经里边提到了另一尊佛,叫然灯佛。你得知道谁是然灯佛,你旁边坐的那位同修就是然灯佛,他照亮了你的前途,他跟你并肩而行,他不是然灯佛是谁呀?“自性是然灯佛!”大家都会讲这个!“自己是燃灯佛!”你被自己害了太久了,还自己是燃灯佛。大家天天都在讲,自己就是佛,自心是佛,自性是佛。也没看见你作佛,只作众生。没见你示现一点自在和清净,只示现烦恼了。自性是燃灯,这话咱就甭讲了。谁是自性?谁不是自性?“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我们看这一段,很清楚地表达了一个理论和概念。怎么成的佛呀?十方诸佛成佛都是回到原点,回到空无一物,回到一无所有,回到断一切相,离一切有,悟到无少法可得,也就是你保持原来的样子就行。不需要任何的努力,不需要任何的改变,不需要任何的施功。但这一句话你要做到,是很难的!为什么?佛法上努力这方面你全都做到放下了,但是贪嗔痴这块你还是很努力地在培养,没见你放下多少。你不修佛法,但一下在修贪嗔痴,那和这里的“无有少法可得”就不相应了。你还有贪、还有嗔、还有痴,还有各种让自己烦恼的东西,这就不是无少法可得了。有烦恼,就没法见性。烦恼要方便断除。说是断除,最后你发现也并没有实有的贪嗔痴可断除,只是一念住着而已。只是自己没有力量,就被贪嗔痴所苦恼。保持原来,保持不动,保持不修,这话听着非常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你没有修行的惯性和力量,你无法保持原有,你无法安住寂寞和简单的生活,你会去造业,去抓取。你无法保持婴儿的状态,保持天真佛的状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从保持不造作的角度,不染污的功夫,我们把它叫做修行,叫做改习气,叫做转识成智。

    2022-03-28

1541 篇文章

上一页 12

...

42434445464748

...

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