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风与白云,唤我回当下

    清风与白云,唤我回当下我们忧虑的事可能一辈子都没发生,但是我们却一辈子活在忧虑之中。我们担心失去工作,担心爱人离开,担心失去生命。我们担心一切不好的事发生。真正让我们痛苦的事还没有发生,我们却一直活在担心的痛苦中。当我们忽然失去什么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痛苦,但是,那痛苦可能并没有我们担心和想象的那么可怕与绵长。我们担心被传染上疾病,担心自己得了癌症,担心自己老年没人照顾,担心自己未来的生活没有保障。我们担心的事完全是不确定的,甚至根本不会发生,但是我们却提前享受了担心带给我们的不安。我们对恋人、家庭、婚姻没有信心,那完全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妄想,但有多少人因为这种担心而提前解除了婚姻和解散了家庭。我们对未来太多的事充满各种忧虑,而对正在发生的事却不能安心应对。而那些我们忧虑的事,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生。你将要上台演讲,几天前就开始担心在台上出丑,以致夜不能寐,饭吃不香。可是,演讲前一天,单位通知,演讲取消了,你白白地担心了好几天。我们以为自己晚年会患各种疾病,不停地为晚年的疾病做准备,并生活在恐惧中,在我们还没真正进入老年时,我们就已经老朽。在我们还没花那些看病用的钱时,我们可能已经去世了。我们太容易生活在未来,而忘记当下。当下才是我们全部的生命和唯一能把握的时光,如何面对当下的事,那才是需要我们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的事。一个跳水运动员正在做跳水动作时,如果想到了自己拿不到奖牌,不能站在台上领奖,无法向世人证明自己是最棒的,他就不会把最后一跳跳好,从而真的失去奖牌。一个走在黑夜里的人如果不能跟自己的脚步和呼吸在一起,可能就会被黑夜吓到。一个炒菜时想事的人可能就会把糖当成盐放在锅里。一个生活在明天世界里的人永远看不到月亮和白云。月亮和白云有那么重要吗?当然,月亮和白云非常重要。它们会带你回家,它们会让你回到当下。所有我们认为重要和有价值的东西,也恰恰是带给我们惊恐和痛苦的东西,那些东西几乎全在未来,全都在引诱我们离开当下。而正是月亮与白云,清风与竹林,薄雾与细雨这些微不足道,常常被人们忽视的无用的东西,却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时时呼唤我们回家,时时叫我们回到当下。清风与白云,譬如无所住万法亦如是,究竟无真实劝诸修行人,常自观白云本来无所有,莫受百年忧

    2022-12-06

  • 我们各自照顾好自己

    我们各自照顾好自己我们经常用“我为你好”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亲人的关爱。如果对方乖乖接受,那万事大吉;如果对方不如此受,则天下大乱。我为你好,真的能让对方变得更好吗?还是恰恰相反?这个世界,多少亲人之间冷战与伤害都是由这句话造成的。我为你好,大多数并非来自真正的关心和爱,而来自于对自我观念的执着,来自于冷漠和无明。有些人回忆起自己为儿子好,为老公好,为父母好时劝他们做一些事,自己是真心想让他们好,那怎么可能是冷漠与无明?但是,你静下心来反观一下自己的内心,真的是那样吗?你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对方需要什么,而是你需要什么。你并没有真正用心去理解对方的现状,没有去感同身受对方所需要的好,你真正关心的是对方要听你的话,以此来满足你的自我。我为你好!这是多么颠倒错乱的一句话。那意味着你确定你知道什么对对方是最好的。而事实是,你连什么对自己是最好的都不知道。有多少人自己的人生都过得一塌糊涂,却还在用自己愚蠢的经验去指导别人的人生。你认为的好,只是站在你狭隘的角度,而站在对方的角度,他会认为那完全不好。人与人的矛盾和伤害几乎全部来自这一句“我为你好。”“我为你好”的潜台词是“你要听我的话”。这句话听上去就像是命令,就像是你在对一个机器,一个动物,一个可以随你摆弄的玩具说话。他应该听从的是他自己的心声,而不是你的话。爱的实质是,让我自己来选择我要做的事并承担后果。如果我做了错事,让我来弥补并吸取教训,而不是用你认为的好来绑架我。吸烟不好,喝酒不好,吃肉不好,玩游戏不好,打麻将不好,熬夜不好,不结婚不好,不工作不好,不好好学习不好。这些真的不好吗?有多少人并没有这些习惯,仍然烦恼重重,痛不欲生。而有些人就算同时拥有这些习惯,仍然活得轻松快乐,无忧无虑。我们经常用世俗观念中的不好来指责最亲近的人,在指责对方的同时,我们反过来看过自己吗?我们自己难道就处处都好吗?对方也像自己这样要求和指责过自己吗?大多数时候并没有。扔掉“我为你好”这句以爱的名义带来的绳索吧。把它变为“你把你照顾好”和“我把我照顾好”。当你再次想对你爱的人说“我为你好”,静下心来,看看对方真正需要什么,给他他认为的好,而不是你认为的好。好好地反思“我为你好”后面的偏见和控制、冷漠和执着。放下这念心,让对方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还他自由,你也将获得自由。我希望你好,不如说,我希望你对自己好。我为你好,不如说,你一定要为自己好。我爱你,不如说,一定要好好爱自己。

    2022-12-03

  • 搞定自己,能定乾坤

    搞定自己,能定乾坤你遇到谁,那一定是由你决定的,而不是由老天。你遇到什么事,也一定是由你决定的,而不由别人。你的世界,一定是你自己建造的,而不是外在的力量。你的快乐,也一定是由你决定,而不是因缘际遇。有的人,就算遇到相貌平平,普普通通,也会一生过的平安快乐,无诸苦恼。有的人,就算相好庄严,多智多谋,也会把日子过得一地鸡毛,满目狼藉,抑郁而终。有的人,就算没了父母,失去子女,断了手臂,瞎了眼睛,一样能活在天堂。有的人,就算父母双全,妻贤子聪,他一样心怀忧恼,闷闷不乐。不要怪自己遇人不淑,是你自己没有成全自己。不要抱怨命途多舛,是因为自己心中有恙。君子求诸己,小人常怨人。人际关系中,你是关键。所有问题中,你是中心。把自己搞定,你能定乾坤。把自己整明白,世界再无玄秘。你遇到谁,一定是你吸引来的。你是什么样,对方就是什么样。指责别人前,先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你碰到的事,一定是你的编织的。看上去是车无缘无故撞了你,实际上你早就设计好了车撞到你的路线。怨事之前,审思自己过去种了什么因?如果想对方尽如你意,在那之前,先好好妆扮自己。如果你想世界明亮,再打开窗户前,先让自己的心发光。谁能为你的生活买单?只有你自己。谁能为你的轮回还账?还是你自己。爱自己,那才是天下的高手。见自己,那才是最棒的约会。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别人。认识了自己,方能体谅别人。欲救度人者,自须有方便。欲为别人好,自己先是好。送人器皿者,器不得有漏。想帮别人忙,自己要正常。自己眼有疾,莫为人指路。自己尚癫狂,怎好喂人汤。打扮好自己,世界自飞扬。不愁蝶不来,只要自有香。

    2022-12-03

  • 修行的核心,解脱的关键

    修行的核心,解脱的关键所有的问题都不是现实存在的问题,而是头脑制造的问题。头脑制造问题的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头脑制造问题的花样也远远出乎我们的意料。大多数时候,就算是我们面临的正在发生的事情,仍然不会有现实的问题,而是我们头脑演变出来的问题。比如你看到老公玩游戏,就开始想他不上进,整天游手好闲,什么都不做。老公所有的缺点在那一刻被头脑放大,你开始骂他,对他表示极大的不满。而你老公完全是无辜的,他只是在那里玩游戏而已。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你开始编织很多关于孩子不好故事,比如立刻会想到孩子将来上不了好的大学,不会有好工作等,然后开始批评和指责孩子。然而,孩子没犯任何错误,也没有任何问题。是我们自己编织了太多的问题来吓自己,同时又把烦恼施加于别人。又比如,我们看到自己住的小区里有人被盗了,立刻会联想到自己也会被盗,回到家中还在担心是不是有小偷进入家里…我们会在头脑里演绎各种跟小偷有关的不好的故事来吓自己。我们太容易离开现实而进入故事。我们太容易被头脑欺骗而进入幻境。我们太容易执着好坏而离开真实。我们太容易进入取舍而错失无限。站在现实中,你不可能有任何烦恼与担心。进入头脑,一根头发,一个名字,一个回忆,都会把我们带入地狱。安居于现实之中,你不可能看到任何问题。进入想象,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会把我们气疯。任何问题的出现都说明你进入了虚幻。真正的现实不会有任何问题发生。现实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洗衣服时只是洗衣服,那就是现实。真实也没有任何玄妙,走路时只是安心走路,那就是真实。所以,觉悟的人只是过好当下,从来不滑入故事。出离一切心意识编织的幻梦,直接回到现实中来,那是解决所有问题的钥匙。真实之中永远没有任何问题,这是唯一的真理。只要我们觉得有问题,我们一定是离开了当下。不论你认为眼前的问题多么真实、重大和棘手,那都是一个错觉和骗局。那是头脑的一个陷阱。你什么时候心中生起了烦恼,你一定是进入了未来或过去。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出现了问题,你一定是进入了意识和头脑。祖师不过是不住在头脑中的人。诸佛不过是不被心意识套住的人。禅师不过是从故事中转身走掉的人。智者不过是在问题生起时看到问题是虚妄的人。烦恼因心有故,无心烦恼何居。心有即是住着和停留,无心只是无住与转移。烦恼生起的刹那,看到自己是否又想到了什么,从那里出来,烦恼立刻消失。这是修行的核心。问题出现的瞬间,看看自己是否又在编织故事,从故事中回来,清净立刻现前。这是解脱的关键。

    2022-12-03

  • 让它过去

    让它过去不管发生了什么事,你能做的最好的回应是,让它过去。你无法留住任何事,除了你的徒劳和烦恼。就算你用尽全部的精力,你也无法阻止任何事来,任何事去。来去的力量你无法想象。来去的实质是没来也没去。你无法一直让心高兴,它终归还是要恢复寂静。你也无法一直让心难过,它终归还是要回到平静。你所要留住的不过是虚妄和徒劳,你所能感受的不过是欺骗和麻痹。让它从你这里流走,这才是真正的有爱。有爱从来不是针对别人,那是你对待自己最好的方式。别让它留在你心上,哪怕那是一件让你狂喜的事。如果你试图挽留它,它就会变成灾难。有一天,你会失去那狂喜,因为狂喜从来就不是真的。当它消失时,狂喜,就变成了悲伤。让心无住,无住才是真实;让心无住,无住才是永恒。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若心有住,即是添堵。心若不住,万法自如。心若不住,诸病自除。让它过去,过去,那是宇宙唯一的力量。让它消逝,消逝,那是法界唯一的实相。过去,又名无生;消逝,又名寂灭。过去,消逝,并不是忘掉、死掉,而是它从未发生,从未来过。让它过去,任它消逝,不是为了再去寻觅,而是从此消停。你如何能捉住光?你怎么能握住水?诸法如光,万事似水。让它在你心里流过,就像水流过河岸,云飘过天空。让它在你心中毫无痕迹,就像鸟飞空中,笔画水中。因为一切的生灭,都是妄想在运作。一切的住留,是贪着在辅佐。看到空中没有任何故事,看到心上没有任何停留。让它过去,不要挽留。让它过去,切莫为囚。急走过,即是古佛;莫停留,即是悠游。 

    2022-11-30

  • 是谁

    是谁是谁把稻子染黄?是谁把青山涂绿?是什么让花瓣飘在小溪上?是什么让鱼跃出池塘?是什么让天空呈现暗蓝?是什么让你如此忧伤?有一种力量,它叫无常。有一种爱,它叫生长。有一种游戏,它叫追逐。有一种风,它叫滋养。有一种变化,它从不停滞。有一种平衡,它从不张扬。是谁把我带到溪边?是谁把你领入山间?有一种相遇,它叫愿力。有一种邂逅,它是必然。红树似火,白鹭如霜。动如脱兔,静若秋江。我同风一样,你与云非两。有人徜徉田野,有人徘徊小巷。老狗趴在桌下,小猫散步高墙。一切恁么正好,愚人自计多少。若能把事交出,自有因缘分张。有人整日卧床,有人四处奔忙;随汝心能欢喜,任他别人评讲。若能吾我不起,管他是弱是强?天真最是省力,容易要属直肠;简单胜于复杂,直心快于算计。蔬食病亦随少,少游自可无慌;多缘心亦分耗;事乏有闲抱阳。愚人多置房物;智者只需一窟。玲珑百千姿态;不如一点灵光。微笑胜它描眉,羞涩可成文章。巧手不置一斧,大道切忌装潢。

    2022-11-30

  • 不要再次错过他们

    不要再次错过他们我们今生不同时期遇到的不同的人、事和境遇,都是你过去生中遗留下来的功课和未解决的问题。它们之所以会出现在你面前,因为那个问题一直在你那里,因缘会遇,它们一定会折射出来。比如亲密关系,和同事之间的矛盾,跟朋友的友谊,这些问题看上去是两个人的问题或对方的问题,而事实是我们过去生中自己留下来的问题和功课。这些人与事生生世世、时时刻刻跟着我们,提醒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直到我们发现它们,解决它们,然后,它们才会消失。当然,这里的消失只是针对于那些问题而言,可能你的亲人和朋友还在你身边,但是你们不再有矛盾。而在此之前,你已经和很多人关系破裂,比如你的小学同桌,你的兄弟姐妹,你的妻子,你的同修,你的师父,你的父母,你和他们都有过很大的隔阂,甚至有的人在你心中已经变为仇恨的对象。对我们来说,所有这些关系中的人物都是来解决我们内在存留的问题,而我们却经常迷失在与对方争论是非对错中,以致错失了反省自己并解决自己内在问题的机会。我们一定要觉察到这一点,否则,他们存在的根本意义便失去了。而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会错失这些机会,离开这些人物,或一直怨恨这些人物,虽然还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然后,你的生活中又会出现另外一些人,一些事,他们所呈现的形式和模样可能不同,但它们却同样能激发出你的内在问题。可是,你仍旧没有发现这些问题,或者发现了,却选择了逃避,你又去建立各种新的人际关系,不停地去破裂那些关系,原因只有一个:当问题出现时,你没有反观是自己出了问题。这个不断激发出你内在问题的过程有时候是一个月,有时是一年,有时是一生,有时是无量劫。有时是一件小事,有时是一件大事。有时是一件喜事,有时是一个灾难。你每生每世都会有不同的父母、伴侣,但是,他们都是你内在无明变现出来的影像,它们生生世世跟随你,刺激你,直到你发现自己的问题。最终,你一定会发现,无明才是你生生世世唯一的父母,贪爱才是你生生世世执迷的恋人,骄慢才是你生生世世的兄弟,嫉妒才是你生生世世的姐妹,自负才是你生生世世的领导,轻视才是你生生世世的下属。你在一世里可能一直遇到某些相似的人,然而你总是无法与他们保持长久的亲密关系。每次关系的破裂,你都会归咎于对方,而很少去反思是你自己出了问题。直到有一天你发现是你自己在某个对境的人身上一直投射评判和厌恶及对立,你才开始发现问题的根源在自己这里,这才是你觉悟的开始。因为万法唯心造,因为一切都是你自己吸引和邀请来的,因为一切都是你画出来的。你画出来的图案怎么可能有问题,有问题的一定是你的设计和描绘本身。当你不明白这一点时,你去撕破画纸,你去踢翻画架,你去扔掉画笔,你去倒空颜料。然而它们是无辜的。如果你觉得画不好,你应该低下头反思自己的构思,去改善自己内在的图画。珍惜所有你正在经历的事和你眼前正在出现的人,它们一定是离你最近的开悟的因缘,它们一定不是无缘无故来到你面前的,它们一定是又一次刺激你看到你自己的。只要你能在它们身上看到你自己,改变你自己,觉悟你自己,你就能看到真相,你就能看到真实的世界,你就能看到,除了心本身,并无任何境界。心造众生,心造世界,心造问题,心是唯一的精准的答案。六祖大师说:若能识得众生,即识得佛性。正是此篇宗旨。

    2022-11-23

  • 照顾好老公,就是你的修行

    照顾好老公,就是你的修行顶礼师父,本来想去师父的寺院亲近师父听经闻法,但是老公卧病在床,一直也抽不出身。照顾病人久了,心里很烦躁,想做功课,也做不安心,总是有挂碍。请问师父,像我这样,该如何进行实修?又怎样才能解决我目前的苦恼?答:来道场听经闻法、亲近师父对于修行和觉悟固然重要。但是就算你来我身边,我教你做的功课,学习各种理论,最终也是为了照顾好自己的现实生活。而这,跟你在哪里,跟和谁在一起,跟进行怎样形式的修行没关系。如果你能随时随地照顾好你眼前的生活,活在离你最近的现实里,那才是最好的听法,最高级的修行,最直接的解脱。如果你无法离开家庭,照顾好你的家庭。家事,就是你的功课,家庭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无法离开老公,就尽心尽力照顾好你的老公。老公就是你的功课,与他的关系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必须要去工厂上班,照顾好生产线上的每一个产品,做好你的工作就是你的修行,你所在的工厂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是清道夫,照顾好你要扫的马路,把地扫干净,扫地就是你的修行,马路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在饭馆里或任何一个地方用餐,把饭吃好,把汤喝好,吃好饭就是你的修行,饭桌上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无法选择出家修行,与家人、同事、邻居乃至陌生人和平相处,就是你的修行,红尘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无法打坐,而只能靠行禅来修行,那么,照顾好你脚下的路,感知到你的每一个脚步,就是你的修行,你走的那十米长的小路,就是你的道场。同样,如果你只能坐禅,坐禅就是你的修行,禅凳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无法改变外境,那么,就接受它。当你接受眼前的境遇,你会发现没有什么是需要改变的。唯一需要改变的,是你对境遇的看法和观念。松动你内部固执的观念,用积极和接纳的态度去面对它,你以为无法解决的难题,瞬间就会消失。你不用来我身边学法,照顾好你的老公,你会学的更快。我们总以为学法有学法的乐趣。却不知,学法的乐趣并不在法上,不在功课上,不在道场里,而在学人正面的用心上。会修行的人,在一切事中都能安住。他们吃饭时好好吃饭,做事时认真做事。学法时认真学法,休息时认真休息。甚至,他们知道学法并没有什么乐趣,他们只是以无所得为乐,以安心为乐,以无苦为乐。而这些,你在照顾老公时,都可以获得。只要你心无旁骛,你要你没有心不在焉,只要你在照顾老公这件事上没有太多的得失。如果你不愿意照顾老公,你到了道场还会有很多不愿意做的事。道场的功课并不比在家照顾老公更有趣。如果你觉得有趣,那只是你自己编织出来的,那并不是真正的功课。真正的功课把我们引向寂静和无为,把我们引向无依和独处。独处不仅仅是你不在老公身边,和他在一起,你仍旧可以独处。与自己安定和满足的心在一起,那才是真正的独处。觉悟到你老公就是你的课本,就是你的法,就是你悟道的工具,乐观积极地去面对他,你会在照顾他时修道,悟道,成道。

    2022-11-23

  • 在认真做事中获得大涅槃

    在认真做事中证得大涅槃我们平时做事,很容易迷失到做事的结果中,而忘记做事情本身,就是最好的修炼。带着功利心去做一件事,在做事的过程中会患得患失,既不能享受做事的快乐,又很难把事情做好。同样,在做任何事的过程中,心中有太多挂碍,不能全神贯注,也无法把事做好。比如你研究物理,或者学习绘画,如果你一心只想研究出一个成果或画出一副好画,得到更多人的赞誉,你的心就会经常离开研究和绘画本身,而错失做事过程中的快乐。当你的身心是分离的,那对你才是最大的损失,不管你因为做某件事获得了什么。外在的奖励和众人的称赞转瞬即逝。内心通过做事收获的安宁,那才是无价之宝。通过做事而训练出的安定、专注、觉知的能力,这才是智者重视的。因为这直接关乎到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内在真正的安乐。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认真本身就是道,而不是认真所获得的结果。道不是在某个点上或某个结果里,它遍布一切处。没有一个三心二意,做事马马虎虎,心不在焉的人会感受到认真做事带来的安心和快乐。也没有一个心神不定,恍恍惚惚的得道之人。道人行处,在处一般,心神安定,身心一如。那些认真工作,专心做事,专注地做好当下任何一件事的人,都在收获着他们的快乐。就算他并没有感受到特定的快乐,至少,在那段时间里,他的身心并没有分裂。这就是禅定的意义。禅定并不仅仅是坐在那里打坐才能获得。所有身心专注的行为都是禅定,所有身心没有分开的状态都是禅定,所有没有离开当下进入意识分别的时刻,都是禅定的时刻。所以,禅定不仅仅是静态的,它也是动态的,是遍于生活中的一切时,一切处。这样的禅定,不会因为形式的变化和外境的干扰而消失,从而变成一种智慧。真正的禅定又叫三昧,三昧是定慧一体的别称。从日常生活中做每一件事来训练真正的禅定吧,以此获得的专注力和觉知力,进而默契于实相,在做事中直接获得开悟和解脱。在穿衣、吃饭、走路、读经、坐禅中训练自己活在当下的觉知力和安住力,涅槃就在那里发生。

    2022-11-23

  • 怎样才能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怎样才能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大家都想过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所以不停地存钱,买房子、保险,想把物质生活筹划的没有任何不足。担心自己生病如何,没钱如何,年老体弱没人照顾如何,一个人孤独如何,这些如何让我们陷进了一片恐慌之中。不知不觉会对未来有各种各样莫名的担忧。无忧无虑的生活来自自己一颗无所求的心,来自于一颗完全自主、独立和自律的心,来自于看到当下,活在当下的心。而不是来自物质生活的保障和富足以及对亲情和家庭的依赖。无忧无虑不是为自己准备好未来的一切,不愁吃,不愁穿,什么都计划的圆圆满满,天衣无缝,才能获得。那不是无忧无虑。能安心的活好今天,满足于现实,接受因缘发生的一切,那样才能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因为你对未来计划安排的再好,它们也会被无常和因缘随时打破。在无常面前,任何人为的造作和安排都是不长久的、徒劳的。练习看破因缘和合的虚妄,接受因缘的发生,随顺因缘,心无挂碍,那样才能在无常来临之际,心无溃散,亦无慌乱。不论外境如何变化,以一颗清醒的心,接受无常的变化,放低各种生活的要求和期待,那才是获得无忧无虑的生活的根本之道。而大多数人面对当下和未来时的用心,全都迷在了为自己的身体、欲望和无明服务上了,而很少为了解实相做足够的准备。如果你想过真正无忧无虑的生活,先解决自己内在的问题,为自己的觉悟做充分的准备吧。当我们的内心完全知足、无惑、独立,自然会对一切无欲无求。内心无求,那才是无忧的正因。以一颗少欲知足的心照顾好自己的每个起心动念,不再计划未来,不再安排生活,不再追求物欲的享受,减少对人与物的依赖,进行这样的修行,练习这样去用心,我们才能每天安好地生活,不被妄想心带到未来的荒漠和恐惧中去。时刻小心意识和妄想侵入我们的内心,不要被它编织的各种故事欺骗。意识的特点是一会儿让你开心,一会儿让你担心;一会儿让你高兴,一会儿让你不安。一会儿让你希望,一会儿让你绝望;一会儿让你向往,一会儿让你悲伤。远离对这二边的执着,你会活在当下。既不逐乐,自然无苦。既不有求,复有何忧?既能知足,更求何乐?既自心安,更须何寄?既自给足,何向外求?既自无执,更虑何失?活好今天,活好当下,接受因缘,直面无常,无忧无虑,少欲知足,是真潇洒,是真通达。

    2022-11-20

1654 篇文章

上一页 12

...

40414243444546

...

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