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大师证道歌直解六

发表时间:2022-11-05

浏览量:3336
永嘉大师证道歌直解第六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一佛性之中,圆通着一切众生性。一法性之中,遍含着一切法性。一一法性,皆出自同一真性。六祖大师云: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
法句经云:森罗之万象,一法之所印。
三祖大师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
若识得一真性,则一真一切真。故法法皆圆,性性皆真,唯是一性,更无别性。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天上一真月普现在一切水中,一切水中的月影都是天上一真月所现。万法的实性亦复如是,都是一真性所现。因有一真性,故能现于一切法性中。六祖大师云: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若见一真性,则见一切法之实性。若见一法之实性,则见一真性。
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诸佛法身即是我之本性,我之本性即是诸佛之法身。我性与佛性无二无别,我身与佛身更无两样。
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
一心地上,具足一切心地。一心性中,具足一切心法。悟得心性时,我说不思议。何以故,一心一切心,无相无形,非色非空,非心非行,不可思议。
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祇劫。
悟得一心地,则不见有少法可得。方知万法,皆从一性建立,本不实有。故刹那间圆成八万四千方便法门,一瞬间灭却三大阿僧劫修道时间。楞严经云:销我忆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
一切数句、文字、名相,皆从妄想生,乃诸佛方便安立,非实有法。金刚经云: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是一切名相、概念,皆虚妄不实,本无其法,与吾灵觉性,了无交涉。
永嘉大师指示学人,不要迷在研究理解名相、概念这些虚妄有为功用上。这些名言数句,与见吾本性了无交涉。
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勿涯岸。
佛性犹如虚空,无一切相,无边无际,无能无所,求其实性,了不可得。故云毁不得,赞不得。其体如空,故无边表,无涯岸。三祖云:极大同小,不见边表。
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
若欲见性,言下即见,拟思悬远,转寻转失。不离当下,性自湛然。动念即乖,寻思即差。
古人云:直下犹难会,寻言转更赊。若论佛与祖,特与天地隔。
洞山云: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学道之人,千千万万之所以不成就,都是无端寻他言语,随逐心意识,离开言下,转寻转远。
五祖大师云:思量即不中用。无上菩提,须言下即见。
关于言下见性,也是禅宗之所以难以信受和悟入的原因。因为用心意识是众生无量劫来的无始无明,根深难拔。只有通过大量的方便助道法,才能彻底根除。
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
一切法,性自空寂,了不可得。故于一空真性中,但恁么自然作用去,相应去。但只管用,莫作取舍。三祖大师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拣择者,取舍也。于不取不舍之本性中,六根常用的当下,恁么直用直行,方得默契。
只么,即恁么。
洞山云: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亦不得执恁么。若执恁么,即不恁么。石头禅师示药山云: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若问恁么是何物,恁么!恁么!问什么物!
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
沉默时,却正说法;说法时,却无法可说。以如是神通智慧,方便善巧,布施一切有缘人,而无任何阻碍。
如何是默时说?维摩诘默然,祖师良久,木柱说法。
如何是说时默?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一字未说。维摩会上诸大菩萨各述不二法门,皆一字未说着。
邓隐峰去见沩山,见沩山出来,便卧倒,沩山便归方丈。邓隐峰便离去。少间,沩山问侍者:师叔在否?曰:已去。沩曰:去时有甚么语?曰:无语。沩曰:莫道无语,其声如雷。
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
有人问我学的是什么法门,修的是哪一个宗派。我答到,我不学任何宗派,只以摩诃般若波罗蜜为师,承般若力,行一切法。
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
对别人问的问题,有时答是。同样的问题,有时答非。有时这样行,有时那样行。有时顺行,有时逆行。天人鬼神都不知道我心所想。
三祖云:究竟穷极,不存轨则。
永嘉云: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
维摩诘云:不于三界现身意。
慧忠国师两度被大耳三藏知去处,第三次,大耳三藏觅国师心不得。
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
我之所以能这样于法自在,鬼神不知,是因为多生多劫熏修所至,并不是凡夫等闲之人侥幸所至。
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
法幢者,正法标志,指禅宗顿教法门。宗旨者,诸佛一大事因缘,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禅宗从印度传到中国,到六祖那里大兴,一花开五叶。代代相传,佛佛相授,以心印心。又以衣钵为信,故云明明佛敕曹溪是。曹溪者,地名,六祖弘法所在之地。后以曹溪特指六祖,亦指宗门。
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
禅宗第一祖为大迦叶。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故迦叶为禅宗初祖,以下代代相传,至达摩为西天二十八代祖师。
法东流,入此土,菩提达摩为初祖。
达摩是印度最后一位禅宗祖师,他的师父般若多罗曾经告诉他,东土中国有大乘气象,将来禅宗会在中国大行。于是达摩来到中国传法,将衣钵传于二祖慧可。达摩祖师虽为印度人,因为在中国弘扬禅宗,所以也被称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六代传衣天下闻,后人得道无穷数。
达摩传衣钵于二祖慧可,慧可传法于三祖僧璨,僧璨传法于四祖道信,道信传法于五祖弘忍,弘忍传法于六祖慧能。
到了六祖慧能那里,天下尽知六祖是最后一位祖师。从此不再传法,虽不再单独传法,但是得道者无穷无数。
禅宗从六祖这里出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支法系。从这两支又出禅宗五家法脉,禅宗从此大行天下。故云后人得道无穷数。
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
真者,是诸佛悟道之人对自证的实相解脱之法的形容,并非有一法名真。所证实相,本来自有,非待名而成立,非修造之所证所成,非法非非法。故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一切圣贤,虽皆自证解脱之道,然非实可证,可解脱,但依世谛,假名觉悟,假名为道。以对治众生幻妄,故立真名。妄者,亦非实有法名妄,以不了根本,逐幻受苦,虚妄颠倒,假名为妄。真妄都是依幻立名,因人而有,并无其实。离此二者,是名真性,非有非无,非空非不空。古人言: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又云:云何一法中,而有法非法?
二十空门元不著,一性如来体自同。
大般涅槃经云:善男子,菩萨不但因见三昧而见空也,般若波罗蜜亦空,禅波罗蜜亦空,毗梨耶波罗蜜亦空,羼提波罗蜜亦空,尸波罗蜜亦空,檀波罗蜜亦空,色亦空,眼亦空,识亦空,如来亦空,大般涅槃亦空,是故菩萨见一切法皆悉是空。
一切法者,六般罗蜜、十八界,乃至如来及如来所得法,皆是空。如是空法,亦是空,皆不可得。故云二十空门元不著。一性者,一空性,一真性,一佛性,此性离一切法,究竟无少法可得。十方如来,皆悟此一空性,得无所得,故名如来。
金刚经云:实无少法可得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
这里的“心”是指心意识,指八识。八识心是众生无明之本,造罪的根,是能造之心。法是幻尘,虚妄境界,是众生所贪之境,所造之业。众生失性取心,迷本逐末,以妄为真,故造种种业。不知身心皆是幻妄,故云两种犹如镜上痕。
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
能所俱幻,心法双忘,转识成智,不再贪着自心境界,痕垢尽除,自性光明才得显现。
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
感叹现在是末法时代,众生被恶业缠缚,善根浅薄,刚强难化,很难信受顿教法门。
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
现在离佛陀出世的时代越来越遥远,邪见盛行,根深难拔,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魔王势力强大,正法力量示微。就算有弘扬正法的人,也被人诽谤、伤害。如六祖被人追杀,达摩被投毒等。
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外道邪见之辈,为了增强自己的势力,获得名闻利养,听到有人宣讲如来顿教法门,担心抢走自己的信众和利养,所以怀恨在心,想尽种种办法欲灭除之。
作在心,殃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
众生无明主宰,心作命令,身为走使。心识主宰身体造种种业,最后受苦的是自己。自己造业,自感恶果,不用去怨别人。
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谤佛正法的恶果非常深,会堕无间地狱。禅宗顿教法门义理高深,行持独特,不拘小节,又没有定法,了无轨则,经常会被一些学法者诽谤。这些人不知道自己诽谤正法,宣传邪法,会把修道者引向邪路,感召的果报是非常可怕。所以,若想不招无间地狱之苦,不要诽谤禅宗顿教法门。
就算自己不能理解禅宗,不能信受禅宗,也不要诽谤禅宗。因为禅宗是佛陀的正法眼藏,众生修行通向究竟解脱的唯一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