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读诵的意义和发起

发表时间:2022-11-05

浏览量:1915
快速读诵的意义和发起
学山禅院近来推出了很多经论读诵的课程,而且都是快速读诵。
为什么要推出这么多功课让大家读诵呢?而且是快速读诵呢?
学法的过程永远无法避开理论的熏修和学习,而读诵是学习理论的最好方法。在佛陀讲的每一部经里,几乎都有“受持”、“读诵”、“为人讲说。”这些,都是深入掌握实相最好的方法。
可是平时,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读诵经论,;也无法长久地坚持读诵。一读经论就昏沉、打瞌睡、烦燥、焦虑,读不下去,也不愿意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经论。
如果我们跟着木鱼的节奏,跟着录制好的大众快速读诵的音频来读诵,这时,就会有一种加持力。快速读诵既可以练我们的觉知和定力,又能督促我们学习经论。时间久了,我们熏习了经文的义理,也养成了专注的能力。因为快速读诵要求我们要特别警觉,就好像旁边一直有人在监督我们读诵一样,稍微走一下神,就跟不上大家的节奏了。
过去祖师们没有不统宗通教的。六祖大师说: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永嘉大师说: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我们看到每一位祖师的智慧和自在,游戏三昧,辩才无碍,没有一个不跟深入学习经论有关。要知道,人们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业已形成的思想观念在支撑。禅师们各个无为潇洒的行径都跟他们对实相透彻的了达息息相关。
学山禅院以后会把快速读诵各种禅宗经论当成一个重要的修行法门,会着力推荐大家训练这门功课。以前我们在家读诵的经论一般都是传统的经论,比如地藏经、无量寿经、法华经、心经、大悲咒等。读诵和学习的经论比较单一,内容和禅宗的见地关系不紧密。
现在学山禅院推出的禅宗读诵系列经论都是学习禅宗的必读经论,内容丰富、全面,见地透彻、清晰。这些经论自古以来皆被祖师大德推崇。比如维摩诘经,传心法要,证道歌等。
这些经论是我们学习禅宗的理论依据。有了这些见地的熏陶和学习,我们修行的方向再也不会偏颇,也知道如何正确的做功课。剩下的,就是认真把各门功课做好。而快速读诵本身,就是最好的保任和做功夫。读诵就成了一举两得,一事双效的功课。
学山禅院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出了下面这些经论的快诵版,已经全部上传到学山禅院讲法音频目录下的经论跟诵目录下,大家可以随时下载跟读。
快诵目录:
金刚经,十五分钟。每次读诵可诵两遍。
圆觉经,分两部分读诵,每部分读诵各近三十分钟。
六祖坛经,分三部分读诵,每部分读诵各近三十分钟。
维摩诘经,分四部分读诵,每部分读诵各近三十分钟。
楞严咒,七分四十五秒。
血脉论,十九分钟。
传心法要,二十九分钟。
临济语录,分两部分,每部分读诵近三十分钟。
证道歌,六分半。可连诵三遍到五遍。
六祖偈颂,六分半。可连诵三遍到五遍。
信心铭,两分半钟。可连诵七遍到十遍。
禅宗经典诗偈,十六分钟。可连诵两遍。
大家在读诵这些经论时,最好能跟上禅院的读诵速度。当然,有些学人一开始读的会很慢,练习久了,就会越来越快。快诵的目的我已经说过,是为了提高警觉,训练觉知。
除了这些经论,禅院将来还会推出佛经重要偈颂,禅宗经典诗偈二等读诵课程,这些也是我们学习禅宗见地重要的学法资料。
我们很多人学法多年,然而扪心自问,真正深入学习经论的时间有多少?又认真读过几本经论?书名一提,大家都知道,然而几乎每部经都没有认真地通读过几遍。
快速读诵,可以弥补我们修行上的这个重大缺失。
愿我们都从自身开始,从今天开始,认真实践读诵大乘经论这门功课。不要再把修行当成口号,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正法的传承者和护持者。
预祝大家在读诵经论的过程中,摒诸外缘,定慧双修,制心一处,转识成智,直了成佛。
以下引用古人相关的开示,我们可以对读诵生起更大的信心:
师子尊者云: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于今。
涅槃经云:不断我见,唯断取着。我见者,名为佛性。
维摩诘经云: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
永嘉大师云: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
达摩祖师云:一切言语无非佛法,若能无其所言,即尽日言而是道;若能有其所言,即终日默而非道。是故如来言不乖默,默不乖言,言不离默。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若知时而言,言亦解脱;若不知时而默,默亦系缚。是故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著相,默即是系缚。夫文字者,本性解脱。文字不能就系缚,系缚自来就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