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作好人,好人同于坏人

    莫做好人,好人同于坏人        若欲修行,莫着于善意,莫要做好人。        若欲做好人,还同于坏人。若见于好,必见于不好。若见有善,必见不善。好坏炽然,善恶分明,何异于恶法?        恶者,即非恶,是名为恶。若见恶实有,是名为恶,实无有恶。若见善实有,亦复是恶,实无善也。        你的朋友给你发了一个消息,问了你一个问题,你不想回答他。但是,你觉得不回复他有点儿不礼貌。你认为回复别人是一种善意。你在想,如果不回复他,对方会怨恨自己。但你又不想理他。为此,你犹豫不决。        你的亲戚求你办一件事,你帮不了他,但是你父母要求你一定要帮助这个亲戚,你很为难。你能拒绝你的亲戚,但你无法拒绝你的父母。帮助他,你会很麻烦。不帮他,你父母会不高兴。你为此很纠结。        什么是真正的善意?若有意,即非善。真正的善意是自由自在,不纠结任何事。如果你朋友问你什么,你不想回复他,就果断地不回复。然后立刻就放下这件事,不再于此生心动念,不去想如果不回复对方,他会怎么想。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被外境影响,不纠结,这才是真正的善。你不为所动,是真正的善。相应于真实,是真正的善。        如果你不想搭理一个人,又觉得这样不太好,而想办法敷衍他,让自己很不自在,这不是善意,这是软弱无能,是庸人自扰。        有太多的修行者被善法、善意所障,所以不得自在,无法解脱。        你要学会对你父母说不,要学会对你的子女说不,要学会对你爱的人说不。要学会对上级、师长、恩人说不。如果你不能拒绝这些人,你的人生是不自由的。不是这些人在捆绑你,是你自己在捆绑自己。        人们渴望做好人,喜欢听别人称赞自己是好人,执着于做好人。做好人,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价值观念中最深的执着,谁也不想做坏人或者被别人当作坏人。做好人的标准就是帮助别人,你要想做好人,你就要不停地帮助别人,即使你根本不愿意。助人并不是什么善行。那只是一种被强加的道德观念,是掩藏起来的自我执着和无明。        真正的善行是看不到有一法是善行,看不到一个行善者,看不到谁需要你的善行。        黄檗禅师说,造恶堕于恶道,着善徒受劳苦。五祖大师说,汝等莫终日只求福田。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达摩祖师说,佛不修善,佛不造恶。赵州禅师说:好事不如无。涅槃经云: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之人,二俱不受。六祖大师说: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修行之人,不仅被恶业所缠,更被善法所缠。恶业缠身,受苦即知止。着于善法,穷劫难得舍离。何以故?以善更能增加我执而不见故。        着善之人修行,欲得成就,需过三大阿僧祇劫,此三大劫即是对大大小小善法的执着。看到实相的人,只须做一件事,不再造恶。所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者,善恶二法,并为屠刀。屠刀者,于善恶二法纠结分别。屠刀者,一切是非对立之法。        若着于善,见境生心,临终现善境界,一念心生,即受胎堕于恶道。        不着于善,先从拒绝别人开始,先从拒绝家人开始,先从你最不愿意拒绝的人开始。真正修行,从做“坏事”开始,从“伤害”别人开始,从打破那些你习惯的善意开始。        你只需记住一件事,你无法真正伤害任何人。所有人的痛苦只和他自己的想法有关,跟你对他做了什么无关。如果你做什么都要考虑别人怎么想,是你自己把自己关起来。你永远也无法真正做恶,除非你认为自己做恶,接受别人对你的指责。        莫做好人,好人同于坏人。要做人,即做真人,做自然人,做自由人,做解脱人,做觉悟的人,做不惑者,做不纠结的人。        学会不理别人,学会拒绝别人,学会伤害别人,放下“善”这把更可恶的屠刀,立地成佛。

    2019-10-11

  • 佛不成佛

    佛不成佛千百年来,人们都误解了佛陀的教诲,认为无量劫中,才有一尊佛出世,无量劫中,才有一人成佛。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妄想和错觉啊!报佛释迦牟尼佛为诸声闻人说,无量劫后,你们得成佛道,此是善巧方便之语,非是实际。《楞伽经》云:“变化佛与化声闻而授记别,非法性佛。大慧,授声闻记是秘密说。”授记成佛,是佛为无智之人,令入佛道,信佛难成,不懈怠故,生希有心故,而假说方便。此是过去佛说,为昔人故。有因缘故,佛说实际法。云何因缘?今时即是因缘。《楞伽经》云:“如王及长者,为令诸子喜,先示相似物,后赐真实者。我今亦复然,先说相似法,后乃为其演,自证实际法。”云何“自证实际法?”《华严经》云:“众生念念有佛成等正觉。”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六道众生,各各圆成;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众生即佛,心即是佛,非是心外有人独成佛道。经云:“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不见众生成佛,不见佛度众生。佛以此实相法,以佛知见,以佛慈慧,令诸众生皆得本利真实,皆了自性是佛,皆知本来面目,皆悟自身是佛,个个是佛,物物是佛,法法是佛,无不是佛。除佛之外,无有菩萨、罗汉、声闻缘觉、外道凡夫;除佛之外,无诸虚空世界,人我名相、一切诸法。唯一佛乘,无二无三。唯一真心,无别有法;唯一实道,无权无巧;唯一天真,无诸虚伪;唯一实际,无修无证。唯一法身,无报无化。故有佛传正法眼藏于迦叶,有西天二十七祖,有达摩西来,有曹溪一脉,有无量肉身佛示现,有无量达道者出世,唯说此一真实之法。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一切众生,识心即佛;若不识心,亦不失佛。不论地狱三涂,阐提恶道,一念达本,即证法身。又云:一念相应,即得菩提。又云:不断烦恼,即证涅槃。此是实相法,非思量能测。今识本心,即本是佛,佛不成佛,无人成佛。知此消息,不去成佛,性即是佛,得大解脱,得大自在。

    2019-10-06

  • 家常是法音

    法无言说,言说是妄;自心本有,何假推穷?觅思不停,识贼乱起;一念心宁,诸真自应。真不自真,执真成见;见不自见,本觉无念。法身如椅,无觉无知。知觉是妄,住即成想。本从真生,不达成妄;达本无妄,真觉不真。君从未离真庙宇,不必他方参真寂;一间小屋闻狗叫,男女家常话法音;一颦一笑才是禅,任你祖师也大难;俯仰才是真佛意,一缕炊烟是真香。

    2019-10-06

  • 擦地洗碗

    擦地洗碗问:师父,见性的人是否就像是一滴水回归了大海,所谓的因果、业力、轮回其实都是幻影,心对心的游戏而已?这样理解对吗?答:一切言说,不能语道。古人云:“路逢达道人,第一莫向道。”学法只是不动妄念,即证菩提。一念思佛法时,即自觉知,心上生心,徒劳无益,心若不生,即汝法体。于诸法名相,乃至第一义谛、身心内外一切诸事,无思无知,浑然不觉,即汝清净本心,更于何处问心求心?问对问错?但有能解所解,皆非本心。所以祖师再三嘱咐,拟心即错,动念即乖。不劳心力,虚明自照。看一切经典及祖师言教皆是为明此义,若明此义,如说而行,不在言说思虑。除此之外,无别有修行。祖师为何叨叨说法,种种开示?皆因学人不了自心所起无明,本是空花,不了便追,妄上追妄,所以劳他苦口婆心,代代葛藤,多种示教。若不达祖意,有何了期?一心不生,何来诸法?若本无法,求何解答?若本无人,法焉须立?若无烦恼,要慧何用?无事生非,庸人自扰。息心慧生,万法自彻。无事擦地刷碗去!

    2019-10-06

  • 网上问答摘选

    网上问答选摘  问:师父您好 请问什么叫妄念,怎么分辨自性念和妄念。   答:你之此问即是妄念。若无此问,即无自性念与妄念。故知妄念是分别,是住著,是思量。你不可能永远住于此妄念,故知妄念不实,妄念非真,妄念本空。所以,毕竟无妄念。问:师父好,知道外面是虚妄的,法是空的,可心总感觉是真有,因为它能打妄想,也知道心本无形,可就是执着有心,这是差在哪儿了。请师父开示。答:哪儿也没差,一切正好! 问:禅师吉祥!常闻古德云:“打的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这句话啥意思啊? 答:此句之疑惑,即是你念头起处。你未问这句话前,你在干什么?问:禅师您好!听您讲法提到一位出家的比丘尼师父有半年的时间都在没有身心觉受的空灵状态,您说这种状态与见性了无交涉。那么,我们每天练习做四门功课,最终要达到的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还请禅师方便开示,谢谢!答:做四门功课的目的就是休息世事,达诸佛理,改变向外驰逐的习气,安于简单,不求玄求妙,一切复归平常。 问:弟子顶礼师父!久闻法师智慧深远!今有疑问,请师赐教!经说“报化非真身,亦非说法者”。此句未能明了,愿师慈悯,化解玄疑。  答:报佛、化佛,皆是有形有相佛,从众生妄想现,无常之法,有生灭来去,非是真佛。若以此为真佛,学此佛法,穷劫轮转生死。古人说,佛是生死大兆。正是此义。其所说法,只是文字之法,接引初机,非是实相。实相不可说,实相无人能说。所以佛说,我四十九年一字未说。不但诸佛不说法,一切贤圣亦不说法,十方诸佛亦不说法。真法无言,真法本有,不待言说。但悟自心,是真佛法,是真如佛。 问:请师开示!云何众生自度,佛不能度?  答:佛不可得,众生亦不可得。明了此义,是名自度。自度者,实无自己,假名自度。 问:世间一切无意义。我只聚焦财富,有钱花,随便花,内心很快乐。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安然幸福,满足自己所有心愿,把自己宠成最幸福的人。幸福开心的过完余生。请问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有错吗?答:这只是你的妄想。花钱并不能给人带来永远的快乐,毕竟是苦。靠外在的东西带来的快乐都不能永久。能给人带来永远快乐地只有一件事,觉悟诸法实相。问:师父好!弟子有一事请问师父,所有的一切都是自自然然的,没有什么名相,可是我发现自己一个问题,我并没有执着外面的名相,而是执着自己内心的那种贪欲因外面的名相而得到满足,我在做四门功课时发现的。请师父开示。答:古人云: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忘境犹易,忘心才难。人能忘心,一切境不能为碍。问:请问师父无梦睡眠,无想定,灭尽定是无心吗? 答:无心与有梦无梦无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无心。执著是有心,有求是有心,有所得是有心。求禅定是有心,求神通是有心,求智慧是有心。一切求是有心。诸法之性本无有心,于一切法应无所求,是名无心。

    2019-10-06

  • 什么时候是你修行的时候

    什么时候是你修行的时候        你在什么时候修行?        你一定要在参加禅七的时候修行吗?参加完了呢?再继续寻找禅七?        你可能每天都去参加禅七吗?参加禅七之后你就不修行了吗?修行需要持续不断地做功夫。改变习气需要日积月累地练习。        所以,如果你会修行,你想修行,你会抓住一切时机,你会时时处处用功,你会用对功。你会在任何时刻做牧牛、一物不为、于念离念、休息的功夫。        等车的时候你可以修行,练习一物不为,好好地休息。而别人可能在看手机,和朋友聊天。        坐车的时候你可以修行:你会休息六根,什么都不做。        买东西排队的时候是你的修行。        在饭馆吃饭前等饭菜上来时是你的修行。        是的,当你没有什么一定要做的事,你能放下手里的一切,让六根和头脑好好地休息,什么都不做,就是你的修行。        如果你必须做什么,那安心专注地做好你必须要做的事,那就是你的修行。        在你做某一件事的当下,不用去挂碍另一件事。你只负责一件事,另一件事交给因缘,交给法性,交给天意。相信一切都是唯一的最好的安排。让心在每一个当下安静,那是你最好的护法,那才是你的吉祥符。        如果你是个前台服务员,接待好每一个顾客,每一句话都不急不躁,态度友好,诚恳用心地去帮助顾客解决问题,就是你的修行。        如果你是个清洁工,打扫好你负责的区域,让那里干干净净,是你的修行。        如果你是个老师,把你的课讲好,用极乐、幽默、乐观的态度感染你的学生,启发他们的心智就是你的修行。        如果你是个商贩,买进质量优秀的产品,卖给真正需要它们的客户,获得合理的收入,就是你的修行。    做饭时洗菜是你的修行;做家务时擦桌子是你的修行,整理衣柜是你的修行;待人接物时,为人沏茶是你的修行,接过别人递过来的东西是你的修行,关车门是你的修行;娱乐时,专心写字、画画、听音乐、看电影,都是你的修行。        如果你会修行,你会在任何时候抓住时机来练习做功夫。        如果你会修行,你会绵绵密密地保护自己,你会像爱护自己的婴儿一样爱护自己的念头。        你并不一定让自己做或不做什么。你关心的不是做不做事情,而是做不做事时的心态,是你是否迷到事情里,是你能不能以一颗安静、无所求的心面对每一件事。        你什么时候需要修行?这是你需要关心的事。尽可能多的找到那样的时间,尽可能地利用任何时候来修行,不要让你的修行滑到未来,不要计划你的修行。        随时随地你都可以修行。若能如是修行,你的心会越来越安静。你在任何境界和发生的事面前会越来越不为所动。你会越来越不依六尘,不依六根、不依六识而一样安住。

    2019-10-06

  • 吉祥福

    吉祥福    你所有的祈求不能带给你吉祥。安静下来,停止妄想,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吉祥。    你所有的祈祷都毫无意义。如果你想让你的人生吉祥如意,在任何时候尽量让自己安静、安住、安心,那是对你最好的祈祷。    你做的一切回向都毫无意义。那是妄想。不见有法,不见有人,不见善恶吉凶,不见功德福慧,那是真正的回向。    祈求诸佛的加持没有任何意义,向上帝祷告那是天大的笑话。祈求十方诸佛的护佑,不如一念不生,善恶不思,安静无为。真正带给你吉祥的不是妄想,而是休息。你无法对自己和任何人、任何事有任何帮助,除非你休息下来。    如果你期望自己的未来吉祥,那么,从现在开始,安住在每一个当下,练习不做事情:不管你做或不做什么,不在头脑中做事。    如果你的公司出了问题,而你对此无能为力。那么,保持镇定,歇下你种种的想法,对公司的未来和一切事务不再抱任何妄想,那是对你公司最好的帮助。    你的亲人去世了,家人都陷入悲痛之中,也有人为死者祈福。你要深知,那对亡者无任何意义。亡者已逝,活着安宁,妄念不生,那是对亡者最后的告别。    如果你的孩子面临人生重要抉择,不要去管,不要去干涉和祈祷,让一切随缘发生,那是你送给孩子真正的礼物。    学会把事情交给因缘,让自己休息下来。学会看到一切如梦中发生,而实际没有任何事发生。相信因缘,你会习惯休息;洞达无生,你会甘心休息。    在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中让心安静下来,那是你的吉祥福。在任何时候都懂得让头脑休息下来,那是你真正的护法神。    练习休息,你才能收获吉祥符。享受休息,你才能获得如意宝。让心安宁,才是诸佛护佑。

    2019-10-06

  • 成佛

    成佛    问: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请师父为我慈悲开示成佛成圣后该何去何从?成佛成圣后要到哪里去?成佛成圣以什么状态存在空间?他们要做些什么?    答:若想了解这些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成佛?成佛须要觉悟。如何是觉悟?觉悟到并没有一个实有的人觉悟,觉悟到一切法都无我,一切法无实性,觉悟到没有能觉与所觉。能觉悟于此,是名见性,亦名成佛。所以真正的觉悟者深知并没有觉悟者,没有佛陀,没有觉法。    当一个人觉悟到如是实相,觉悟到一切法无有实性,不生不灭,无来无去,无方所,无形相,是名见法,亦名见真,亦名见性,亦名成佛,实无有法名为佛也。    所以佛者,非佛,是名为佛。佛陀者,非佛陀,是名佛陀。成佛,非成佛,是名成佛。众生、烦恼、生死亦复如是,即非众生、烦恼、生死,是名众生、烦恼、生死。    佛者,真实之异名,佛性之表称,般若之智慧,诸法之实相,但有其名,空无其法。    觉悟于此即是佛。不论男女老少,智慧愚笨,高低贵贱,健康残疾,能见诸法空相,默契人法无我,了见本性,无法可得,烦恼不生,诸妄不惑,即是见性成佛。    所以成佛只是对了达实相的一种假称,并没有一个实有的人成佛。既无人成佛,也就没有谁何去何从,也没有谁到哪里去,更没有所谓的以什么状态存在于空间。凡夫不明此理,以为有佛可成,有道可修,以为实有人生死,实有人修道,实有人成佛,故妄测去来,妄见于佛,妄见于众生,故无量劫来不得见性。以有生灭去来心行等如是妄想,故名众生,亦名生死,亦名轮回。    能见诸法实相,知无有佛,亦无有法,是名成佛,亦名觉者。依于世谛,我们把这样的觉悟者称作佛,称为圣,称为得道之人,称为开悟者,称为见性。如是之人,无任何奇异玄妙,无半点神奇特长。如是之人,只是以平常心度平常日,穿衣吃饭,吃喝拉撒,与你我没有任何区别。    你无法从外形相貌上分辨谁是一个真正的觉悟者。也许他是一个扫地的工人,也许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婆婆,也许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也许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一个觉悟者普通得就像尘土,他混迹世间,毫无奇特,和光同尘,润物而无声,利他而无我。相反,那些带着神圣的光环,被无数人推崇和顶礼膜拜的人未必是真正的觉悟者。觉悟者没有一定要做的事,他无大事可做。他随性而活,随缘而动。他如空一样存在,如风一样无心,如水一样柔软,如地一样深广。    若能与此相应,你我皆可做佛,你我皆能成圣,你我皆知无我,你我皆得安乐。

    2019-10-06

  • 历事练心

    历事练心        我们在每件事上都可以修行。修行是为见心,而不是迷事。凡夫迷事而失心,智者借事而修心。        好比如我们要去一个地方办事,路上堵车,这时我们会习惯性的着急。你忘了,即使你去谈一个大买卖,去救一万个人,去做天大的事,都不重要。安下心来,相信因缘,随顺因缘,不去干涉因缘,那才重要。        好比如我们烧菜,我们当然希望烧出可口的饭菜,但是,如果菜烧好了,味道不太理想,如果我们对结果不太执着,你就不会烦恼。如果你执着于一定烧出美味佳肴,你执着于结果,你迷在了烧菜这件事上,一旦这件事有丝毫变化,不如你意,你就会烦恼。        好比如我们和朋友约好了去一个地方旅游,而你的朋友临时有事,打电话告诉你不去了。如果你执着于旅游这件事,并且执着于要和你朋友一起去,这时,你就会生烦恼。当你计划的事情有了变化时,而你的心随之波动,你对这件事产生执着,这时,你已经迷在了事情中,而错失了本心。这时就是你修行的时刻。你要看到,并不是某件事情的实现和完成使我们快乐,只是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做好某件事我们就会快乐。而那是一个错觉,那是一种习惯,那是无明。真正让我们快乐的是,不是做什么事,做到什么程度,做或者不做某件事。而是,知道一切事都不真实,都是幻梦,我们的心不受影响。当我们的心没有迷失到事情中,那才是真正的快乐,而那快乐,是恒常不变的。当你观察到,不论怎样,我们的心都没有发生过什么。看到这一点,比做成任何事都更重要。        好比如我们病了,病得很重,我们习惯性地就会迷失在得病这件事上,而忘失了实相,忘记了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我生病。我们会围绕得病这件事打无数个妄想,我们会去治病,会执着于让身体康复起来。我们会习惯性地认为健康能带给我们快乐。不,健康与疾病一样,都不真实,都是无常的,都是烦恼和生死的缘由。能带给我们快乐的不是身体永远的健康,而是内心对实相的领悟,是了达身体的虚幻与无常,是接受身体的病变甚至死亡。是从病这件事上出离,看到本心从来没有生灭,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马尔巴是密勒日巴的师父,他让密勒日巴盖房子。每次密勒日巴盖好房子,马尔巴就让他把房子拆了。这样反反复复盖了拆,拆了该,一共七次。密勒日巴很郁闷,也很痛苦。他要从山下搬很多石头上山,要费很大的功夫才盖好房子。他痛苦是因为他迷在了盖房子这件事上。有一天,他发现他师父让他盖房子、拆房子只是历练他的心智,而他也确实得到了历练,他不在郁闷和痛苦。他觉悟了。        我们生命中经历的一切都是历事练心,而不是迷在发生的事上。不管你经历多么大的痛苦,经历多么大的欣喜,不管你经历什么,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看到心未曾经历过什么。        做任何事时都不要迷失在事中,在一切事中看到一切都没有发生。借事而练心,借幻而悟真,达幻而无幻,是人生唯一的要务。事因心起,还因心灭。莫迷于事,当悟于心。莫执于事,于事无事,是修行者要时常提醒自己的最重要的事。

    2019-10-06

  • 关于修行上的一些普遍执著

    关于修行上的一些普遍执着        吃素本来是对治我们贪着食物的习气和长养慈悲的方便法,有些人将吃素当做修行,执着于吃素,倡导于吃素,弘扬于吃素,轻视于食荤。所有的肉食、鸡蛋甚至牛奶都不吃,时间久了,导致身体虚弱,得各种的病。身心憔悴,然后于身体百般对治而生烦恼,以烦恼障故,无暇修道,不见实相。        梵行本是对治贪着男女之事保护身体的一种方便法,有些人便生执着,以为修出梵行,即得成就圣道,另家庭不和,自己的身体也变得不正常。执着断除淫欲,而又无法彻底断除,因此生烦恼和挂碍,以此为耻辱。此是庸人自扰,不识根本,在末节上用功。若成就梵行能得佛道,二乘阿罗汉皆已成就,然被佛呵为愚痴之人,不能堪绍佛种。        有人执着放生。放有形之生,不如放意想中生。放生物命,不如放过自己。放生本为修慈,执于放生,却是愚痴残忍。放生是轮回生死法,通达无生,放是护生。一切众生实无有生,若行放生,当见无生。若欲放生,欲杀生想。若欲慈悲,须达空法。若欲救命,当识法身。       有人执着供养三宝、印经造庙,致使自己经济越来拮据,生活越来越困难,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达摩祖师答梁武帝言,印经造寺,没有功德。六祖亦说,我祖师所说无错,实无功德。何以故?是生死故,有为法故,以有我故,贪因果故。不见佛法僧相,是真供养三宝。但无烦恼挂碍,自在无拘,胜于印三藏经典。随处直心,了于本性,胜造十方庙。        有人执着超度送往生。超度死者,是众生坚固妄想。度脱亡灵,不知自己度脱之想才是真正亡灵。亡灵亡灵,一切已过,是名亡灵。一切空寂,是名亡灵。一切不住,是名度脱亡灵。知一切无生,一念度脱尽十方世界所有鬼魂亡灵。知法无生无灭,不须助念送往生。若助念送往生,是将自己与亡灵送往地狱。助念能送西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佛说念佛,念自真如佛,念即是佛,非别有佛可见。佛说往生,忘掉生死,是名生已往矣。        念佛本是佛陀为初学众生施设的方便对治之法,佛号如一切名相,本无实义。无奈无量众生于佛号生出无量无边大妄想,不知皆是意识臆想中事,而生执着,非但不能解脱生死,反增烦恼挂碍,堕于生死。西方极乐世界亦复如是,但是假名,佛所说之化城,究竟是空。无奈众生将以为实,于中生出无量幻想执着而欲生之,不悟真正净土。非但西方极乐是空,诸佛国土尽皆是空。达摩祖师云:十方诸佛,尽是众生妄想。又古人云:若有一法胜于涅槃,我说亦是梦幻。六祖大师云:迷人念佛求生极乐,智者自净其心,在处一般。        诵经打坐本是为了明理休息身心,是无为法,有些人研究经典,执着义理,以喻为真,将经典中的故事当真而欲求证其中境界。又坐禅欲得禅定,每日执着坐禅,久久不动,期望证得种种境界,不知一切境界是幻。佛陀以读诵及坐禅之法引导初学,非让人对如是有为法生执着也。达摩大师说,诵经得聪明。若欲成佛,须见性。六祖大师说,不论禅定解脱。唯论见性。经云,唯是一贞实,余二皆非真。        如何是见性?性非生灭,非是有为,非是造作,非是修得,性空无物,性无所得,性离分别,性无染污,性非定法,性离执着。如是不执一切无常生灭,识得一切有为幻化,于其不住不着,即是见性。但不执假,即是见性。但不着相,即是见性。但离有为,即是见性。但离修证,即是见性。但无境界,即是见性。但不住法,即是见性。但不取着,即是见性。但离两边,即是见性。但离分别,即是见性。但无妄想,即是见性。但于一切枝节末叶无常生灭幻境不生执着,即是见性。但不惑一切法,即是真,即性,无别有真性可得。        学法但于一切法不住不着,行于中道,心行平等,不怪不异,无玄无妙,无多禁忌。但行平常事,平常心是道。但行适度事,不过分是道。但行直心,直心是道。但用其心,心无定法。若于法有固定知、固定见、固定想,即是执着,即是自缚,应当舍离。但于法无定无执,即阿耨菩提。

    2019-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