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中实无所有
空中实无所有 人们都说空中生妙有,此是学法人通病,虽做是说,不知说何。人云亦云,相牵入火坑。 空中实无所有,无少法可得,是名为空。一切法无实性,无我无人,无自体性,唯是假名,是名为空。所言妙有者,实是无法之异名,无奈众生着有,唯见于有,故虽说于空,还复贪有。 众生正是因为执着于有法,所以诸佛世尊出世,说于空法。空实无法,若有一法,即非空也。 经云:破有法王,出现于世。又云:空者,二十五有皆空。二十五有者,一切有。一切有皆空,是名性空,又名空性,又名诸法空相。见一切法空,则见实相。实相者,非是实有其相,达诸法空之假名而已。 禅宗祖师,皆悟诸法空,所以云:本来无一物。有人说此是偏空,还须现妙有,方得圆满。呜呼!世人自做聪明,以己见处测他圣人所悟,不知古人所言,切于心体,脱于尘劳,直破众生修行落处,指出学法之人莫住有法。如是直说,尚不能令众人离于有法,不知更何可说。所以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德山临济所以棒喝!寒山赵州所以苍天! 祖师说空法,不在言说,不在诤论,不在分析名相,不在鼓弄玄义,唯在修行,为众生解黏去缚,示诸有之烦恼,透众生之见网,破众生之法执。不着于有,无事无为,于法无诤,是祖师所说之空意。 而教下及诸方所言空中生妙有,及西方极乐世界云云,恰似说食而不饱,着火而喊叫,纸上之谈兵,刻舟而求剑,缘木而求鱼,南辕而北辙,舍近而求远。不达真理,不觉真空,更不知何为其有。所以名口说般若,分别名相不知羞,是名真正狂禅。我祖师虽狂,却狂于真实,慈于救苦,智于真理,悲于行持。平时所说无多,却默契于理,运用于事,一切无碍,解脱自在。是真入空门,是真践般若。 诸方所言空中生妙有,空实妄空,不达于空。有却实有,迷于假有。说空而着空,说有而着有。诸方所言空者,不见真实,不悟一心,所以是空;所言有者,着一切法,住一切相,所以是有。不知空者,一切诸法皆空;有者,真实解脱,涅槃常寂。 祖师及佛所说空者,空一切法,一切皆空;有者,常乐我净,诸苦灭尽。空者,但有其名,无法可得。有者,性自真空,不假外求。 祖师亦云空中生妙有。空者,空一切相;妙有,唯此一真性。与诸方所言空中妙有,天壤之别。又云: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其言指令见性,非为着法。 经云:除去所有,唯置一床。除去所有者,一切众生所见诸法,一切见,一切相,一切执。一床者,唯一真空,唯一真性,唯一空法。一床者,实非有法,性之假名,道之称谓而已。 又涅槃经云:空者,空一切烦恼;有者,常乐我净,诸法实相。又空者,无须陀洹乃至阿罗汉,十住十地,等妙二觉,一切因果;有者,真实解脱,真实善性。空者,一切生死;有者,大般涅槃。又空者,谓无二十五有及诸烦恼、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为行,则名为空;不空者,谓真实善色,常乐我净,不动不变,常住不坏。 又云:菩萨摩诃萨实无所见,无所见者,即无所有,无所有者,即一切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于一切法,悉无所见。若有见者,不见佛性,不能修习般若波罗蜜,不得入于大般涅槃。是故菩萨见一切法性无所有。 一切法性无所有者,即是空,即是诸法空相,即是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即是空空,即是大空,即是人空法空,即是颇罗堕,即是顾鉴咦,即是打着我心,即是拿先陀婆来。 庞蕴居士临终对来看望他的居士说:但愿空诸所有,切勿实诸所无。古人慈悲,临终不免示教于未来,演法于苍生。托空于一体,咐嘱于含灵。今学人,当深领诸佛之本怀,祖师之殷切,但悟于空,莫着于有,是修行之关钥,解脱之真理。
2019-09-21
-
柔软的心,浩瀚的空
柔软的心,浩瀚的空 人们都求有一颗强大的心,我的心却怎么也强大不起来。人们喜欢自己变得越来越坚强,我却享受于自己越来越柔弱。 当你觉得自己越来越强大时,你很危险,那强大随时都会坍塌。强大建立于有,有是妄有。空乃唯一真实。空中不有,故一切有,终不得久。当你越来越柔弱时,你才越来越安全。安全是唯一的强大。柔弱似空,空中无物,无物则无敌。无敌无我,故能安然。古人云:我国安然。 唯无物才能柔弱,唯无寄才能安然。柔弱心者,空诸所有,乃至细小知见观念,不得驻留。 我喜欢自己有一颗柔弱的心。我喜欢心柔弱的样子。心柔弱的样子,才是它本来的样子。 每一颗心都是柔弱的,那不柔弱的是我们的观念和思想。当我们对事物有了固定不变的观念,有了明确的是非判断,我们的心不知不觉就会变得自负、急躁、紧张、抑郁、恐慌、不安。这一切,都不是心本来的样子,都是受了妄念与分别的蒙蔽。但是,这些不安的状态只是一时的,它们不是真的。没有什么能真正触碰到柔软的心,心的柔弱,是它的本质。 柔弱即心,心即柔弱。柔弱即无常,无常即心,心即柔弱。柔弱即空,空即柔弱,柔弱即心。柔弱即天性,天性即柔弱,柔弱即心。柔弱即婴儿,婴儿即天真,天真即心。佛说,心亦不大,何以故?婴儿行故。婴儿行者,即柔弱行,柔弱行,即是心行。心行者,行于一切而无所行,做一切而无做心。 柔弱消除一切观念评判,无观念,无是非即心,心即柔弱。 柔弱不是软弱,不是脆弱,不是任人宰割,不是一味地表现出柔弱的样子。柔弱是心甘情愿地敞开自己,是主动放弃自己的执着和坚持,丢掉聪明和观念,像水一样地无我无为。柔弱会让我们像婴儿一样自在、安心、快乐。当你不开心时,你的心一定是坚硬的,执着的,紧张的。放开心,放松心,放过自己,让心重回柔软,让心还其本来。 柔弱不是面对他人,而是面对自己。对自己柔弱,才能对他人宽容。对自己柔弱,才能对他人温和。对自己柔弱,才能对他人柔弱。 让自己的心柔弱,这是快乐的秘密。让自己的心柔弱,只须去掉坚持。 不和自己较真,心就会柔软。对自己没有要求,心就会柔弱。不评判自己,心就会融化。 感受那颗不再对立于什么的心,体会没生起任何观念时的那颗心,活成那颗像虚空一样没有任何障碍的心。 柔软的心,璀璨的星,浩瀚的空,无边的爱,无尽的梦,广阔的寂。
2019-09-21
-
但得本,莫愁末
但得本,莫愁末 居士:师父好,我有很重的习气,比如嗔恨心很重,爱着急。还有一个最大的习气,平时爱饮酒,戒了很多次也戒不掉。佛说的五戒里面就有戒酒,又听说菩萨戒里面也要戒酒。但是我实在戒不掉,可是我又特别想学习佛法,还想受菩萨戒,想把酒戒掉,也想改掉那些习气和毛病。师父,我要从哪里下手,才能很快地改掉自己的习气。 答:修行要有主次和顺序。我看到太多的人一学法就开始改自己,一修行就要除习气。改来改去,做了很多功夫,拜佛、忏悔、念佛、诵经、持咒,做善事,回向,还是老样子,除来除去,还是贪嗔痴慢。为什么修了这么久没有改变?因为用错了功夫,修行的顺序搞错了。 又见有人学法执着梵行,一定要断淫欲,不能断之,而生懊悔,终日为断淫欲之事烦恼不已。又见有出家人执着持戒,以不能严持戒律的缘故,而生忧恼。如此之辈,都是修行的根本搞错了。 又有人以饮酒的习气为过失,而欲除之。除之不得,复生懊悔罪恶之心,亦复如是。淫欲、饮酒、破戒本无罪过,欲除之而不得,心生懊恼,才是罪过。 一切的修行先要抓住根本。所谓根本,就是认识真的。认识真的,假的自然没有力量。认识真的,就是要明见佛性。若见性,一切习气,不足为患。古人云:但得本,莫愁末!经云:理虽顿悟,事须渐除。都是一个意思。 如人欲得金而造器,先要于矿中采金,复打造金器。若金未采出,于矿石百般用功,终不得器。采金如见性,打器如改习气。得金复打器则易也。若金未得,先打于器,则穷劫不成。若不见性,而欲除习气,穷劫不得。何以故?习气虚妄,非是实有。若除虚妄,复增虚妄,妄上生妄,何时能了。 道吾禅师临终前对弟子们说:我心中有一物,久而为患,谁能为我除之?石霜禅师说:心物俱非,除之益患。道吾闻之曰:贤哉!贤哉!石霜见心物俱非,即是识得本性。识得本性,不复见物与患,故不须除也。若除之,平添过患。 若见性,自然通晓一切习气从妄想生,没有实体,但能如实观之,不除而自除,不破而自破。所以临济祖师说,若见性,五无间业自为解脱大海。 又如种庄稼。芽刚出土,莫治莫扶,莫除周边之草。何以故?恐伤于苗。待长大后,方可除治周边杂物。芽之出土,犹如修道见性。除草犹如对治习气。待芽出土,后除杂草,则不伤芽。见性之后,随缘习气自灭,不执于除习气。所以达摩云,不论淫欲,只论见性。若得见性,淫欲本来空寂,自尔断除,亦不乐着。纵有余习,不能为害。又云:一切众生,但见本性,余习顿灭。 涅槃经云:于乘缓者,是名为缓;于戒缓者,不名为缓。何意?修行先要悟得大乘宗旨,明见佛性,此事在先,不能延缓。若于乘延缓,是名为过,是为缓也。于戒可缓。于戒缓者,不名为缓。戒者,改过除习,对治烦恼。但得乘本,后不持戒而自持戒,不除习气而自除习,不断烦恼而烦恼自断。 是故修行,先要悟得根本,明见佛性,莫执着于对治习气。习气虚妄,不假断除,不破自灭。佛性本有,不假功用,识得为真。若见真,妄自破。若悟性,习自除。 居士:如何得本?请师直示。 答:有如何,即不得本。无如何,谁须得本。无须得本,是名为本。
2019-09-20
-
没有什么需要忏悔
没有什么需要忏悔 居士:师父您好,我内心深处经常会生起很多的罪恶感,比如嫉妒、嗔怒、贪欲,还有骄慢、虚荣,甚至还有一些更加难以启齿不可告人的东西,让我无法面对自己,觉得自己非常的丑陋不堪,越发地憎恶自己。向很多师父也询问过如何除去内心的我执、贪婪、虚荣、欲望和一切一切罪恶的想法。师父告诉我要忏悔。我也忏悔过,但是好像根本没用,那些不好的想法和念头还是会频繁生起。我该怎么办?到底如何忏悔,才能消除这些妄念。 答:你永远无法清除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不论你如何忏悔,你也无法除去任何罪恶,如果罪恶根本就不存在。忏悔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即使那是佛说的。 佛说的忏悔有很多层面的意思,如果一个人不断地作恶,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让自己和他人受苦,佛劝勉那样的人,不要再继续作恶,要改过向善。但是,那并不是实相,也不是佛的本意,只是一时权宜之说。而对另外一些人,佛会给他们开示实相。若能见实相,是真正的忏悔。而这样的忏悔与改过、除掉自己的想法没有任何关系。 你不需要改变自己任何罪恶的想法,你唯一需要改变的想法是:不再去改变你的想法。接受来到你心上的任何念头,不论它们是什么,哪怕是贪嗔痴,哪怕是嫉妒、虚荣、骄慢。不要去分别它们、讨厌它们、清除它们。看到它们只是一些念头,允许它们出现,它们会自己消失。如果你去驱赶它们,它们会再来。你越讨厌它们,就越助长它们。 念头非常奇妙,你越是允许、接纳、欢迎它们,它们越不会久留。你越是拒绝、厌恶、对治它们,它们越赖在你那里不走,在你心里生根发芽。想法也是如此,你越是讨厌某种想法,你越是在培育它,长养那种想法。如果你希望它消失,那么允许它,欢迎它。它们并不可恶。可恶的不是那些念头,而是你讨厌它们。贪嗔痴并不可恶,你把它们当真,你讨厌它们,这才可恶。是你的讨厌本身可恶,而你所讨厌的事物根本就不存在。 我允许我心上生起的任何想法,包括憎恶、嫉妒、轻慢、分别和对一些事物的贪着,当我允许它们时,我放过了它们,也放过了我自己。我允许这些想法和念头,并不是说,我经常地有意地去轻慢别人,去执着什么。而是说,当我不得不生起那些想法时,我不阻止并厌恶它们。我允许我有任何想法,甚至杀盗淫妄!当我无法阻止自己生起那些“罪恶”的想法时,我任它们生起。 真的存在“罪恶”的想法吗?当你为了活命而去偷食物是“罪恶”吗?一只狮子捕杀羚羊是罪恶吗?生起淫欲心是罪恶吗?一个男人想去亲近一个女人是罪恶吗?没有什么是“罪恶”的。“罪恶”来自人类的观念,来自妄想和分别。一个婴儿裸露在众人面前,不会有羞愧和罪恶感,因为他没有罪恶的观念。而一个接受了罪恶观念的成年人,就会有罪恶感。可见,罪恶感并不是绝对的,不是真实的。你认为有,就会有。你不在乎,就没有。 罪恶感不来自外在事物和别人,来自于你自己的认定,来自于你的相信,来自于观念,来自于妄想。没有罪恶感,除非你认定它。没有什么是罪恶的,除非你相信它。没有什么需要你去忏悔,除非你迷于它。没有什么“罪恶”,不接受“罪恶”,想除去“罪恶”,是你唯一的“罪恶”。 如同你对治虚空中不存在的事物一样,你无法除掉空中任何的事物,因为空实无物。你无法忏除任何罪恶,因为没有罪恶。你唯一能除去的是你想除去什么的心,你唯一能放下的是你的“除去”。当你不再想除去什么时,没有什么需要除去。当你知道没有什么是罪恶时,“罪恶”消失了。你不再需要忏悔。你找不到什么是不对的,这是最究竟的忏悔。所以经云: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允许你心里的任何想法,看到没有什么念头是不净的,你将不再被任何念头困扰。困扰你的不是想法,而是你对它们的分别和评价。停止评价,停止任何的忏悔,那才是真实,才能恢复你内在的清凉佛国。
2019-09-20
-
躺着不是禅
躺着不是禅 菩提无是处,但有所是,皆非禅也。 古人说,行住坐卧,皆是禅也。如此说者,为对治你于头脑中觅禅的习惯。行住坐卧实非禅也。禅无坐相,禅无卧相,禅无坐想,禅无卧想。但有相,但有想,即非禅。 又赵州云:喝茶去。喝茶只是喝茶,非喝茶即是禅也。正喝茶时,无人喝茶,无茶可喝,无喝茶想。若做喝茶想,是想非是喝茶也,喝茶过去久矣。喝茶不可住,喝茶不可得,喝茶不思议,一切人尽皆喝茶不得。若依俗谛,可言喝茶,终日说亦不为怪;若依圣义谛,不可道着。道着,即是妄生分别,有少分住着,不得脱也。 终日坐不做坐想,终日卧不做卧想,正恁么时不做恁么想,即是诸佛用功处。言用功处不为咎,若生禅想,若以之为禅,即失禅矣。 六祖云:常应诸根用,而不做用想;分别一切法,不做分别想。 药山一日在石上坐次,石头问曰:汝在这里作么? 曰:一物不为。 头曰:恁么即闲坐也。 曰:若闲坐即为也。 头曰:汝道不为,不为个甚么? 曰:千圣亦不识。 这则公案,看似简单无奇,若能看懂,即会修行。 药山禅师只是在石头上坐着,什么也没想。石头问他在做什么。药山说,什么也没做。石头问:如果是什么也没做,不就是闲坐着吗? 说闲坐没有问题,依世俗而言,确是闲坐。但对一个真正的禅者来说,即便无事闲坐着,也不会有闲坐之想。若生闲坐想,即是打妄想,没好好闲坐着。 常应诸根用,而不生用想,这是一个禅者办道时最根本的功夫。石头考药山是否会用功,所以故意这样问:若一物不为,即闲坐也。 药山回答:若闲坐,注意,这里说到,若闲坐,是于“闲坐”安名,于“闲坐”生“闲坐”想。若于“闲坐”生想,即是有为,即不是无事闲坐也。所以药山说,若闲坐,即是为也。 石头继续考药山:你说什么也不做,不做个什么? 药山回答:千圣都猜不到。药山说一物不为,是勉强做如是说,非但他自己不知道什么是一物不为,连十方诸佛也不知道。实在没人知道不为个什么。因为根本就没那么一个人,更没有一个法叫“一物不为”,那不过是一种无功可用的放松状态。药山禅师于正恁么不为时未生任何想。若无生心,汝于何处觅其为或不为个什么?为与不为,皆不出心意识。真正“不为”,千佛难测。所以古人云:一念生即五蕴受身也。若是吃喝拉撒,对机应物,打打闹闹,许你终日妄想,终日说着,终日闹着,尽无障碍。若论第一义,石火电光,不许道着。道着则头角生,披他五阴去也。
2019-09-20
-
入我门下,莫存知解
入我门下,莫存知解 一个人不论知道什么,与道了不相关。道无知解,知解是妄。如同做梦,当你醒来,你发现梦里知道的一切都毫无意义。 觉悟的人不再执迷于知道什么,他开悟于无须知道,他解脱于什么都不知道。 觉悟的人只知道一件事:他什么都不知道。他站在这个实相上,不再求于能知和所知。他看到:没有真实存在的事物,没有能知的心,没有需要知道的事。 只有凡夫,迷于自心所现诸法,妄见我与我所,求于知,求多知,执着于知道,以为知道的越多,越有智慧。他不明白,知道的越多,越背于真实。世人的一切烦恼和痛苦不是来源于不知道,而是来自于知道。 你知道什么,就被什么所诳;你知于什么,就障于什么。能知是妄,所知是障。能所俱空,是名大道。 若悟道,则不再求知。若求知,则迷于道。 古人云: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又云:多知多解,翻成雍塞。若求知心不死,即道心未活。若见道心,一切求知心自灭。世人学道所以难成,皆因迷于知见,求于知解,而不会道。若会道,自然无学。 无学是道,无求是法。若有一学,是生灭心,若有一求,不合道也。古人根利,一闻绝学,便即开悟,消声混迹,做保护的功夫去了。保护什么?保护真心不被知见盖覆。如何保护?不再摄取世出世间知识和概念。觉悟者,佛法尚不学,更何况世间知识。古人云:惺惺了知,见网转弥。若有丝毫觉知之心尚不是道,更何况精勤求于知解。 六祖大师说:我不会佛法。五祖会下五百人学佛法,唯六祖学道。学道者,一切不会,一切不知。只此一切不会,一切不知,是真智慧,是名会道。悟道之人,安心于无学,享受于无知,活于真性,不落断灭。因无学,而自在。因无知,而无畏。 今日学人所以不得道,病在学知见,而不学道。只知摄取知识情见,覆蔽真心。广求文义,不知止足,徒劳一生,不会学道。学道者,弃一切知识见解,了本真心,直用本心,见闻觉知,从性起用,天真活泼,善分别相,于义不动。经云:蠲除诸法戏论之粪。 我们向古人和祖师学习,只是学习祖师悟道之心,学其无学的智慧,学他一切不会的超脱。 黄檗云:百种知解,不如无求最第一也。无求即无学,无学即合道。 所以,若欲学道,先学无学。若能无学,则近于道。知识是妄,求知无功。只增生死,长于无明。若得入我门下,第一莫存知解。若得默契于道,一切都不知道。 今引黄檗禅师传心法要,开示无学之旨: 我此禅宗从上相承以来,不曾教人求知求解,只云学道,早是接引之词。然道亦不可学,情存学解,却成迷道。道无方所,名大乘心。 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说汝如今情量处。情量若尽,心无方所。此道天真,本无名字。只为世人不识,迷在情中,所以诸佛出来说破此事。恐汝诸人不了,权立道名,不可守名而生解。 沙门果者,息虑而成,不从学得。汝如今将心求心,傍他家舍,只拟学取,有甚么得时?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闲道人。今时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广求文义,唤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唯知多与儿酥乳吃,消与不消,都总不知。三乘学道人,皆是此样,尽名食不消者。所谓知解不消,皆为毒药,尽向生灭中取。真如之中,都无此事。故云:我王库内,无如是刀。从前所有一切解处,尽须并却令空,更无分别,即是空如来藏。如来藏者,更无纤尘可有,即是:破有法王,出现世间。亦云:我于然灯佛所,无少法可得。此语只为空尔情量知解。但销镕表里情尽,都无依执,是无事人。三乘教纲,只是应机之药,随宜所说,临时施设,各各不同。但能了知,即不被惑。 第一不得于一机一教边守文作解。何以如此?实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我此宗门,不论此事,但知息心即休,更不用思前虑后。 此段开示,学人当时时读诵,领悟于心,默契于行,直成道人。不可草草错过,转身又学他佛法知见去了。
2019-09-20
-
善知识不教授概念
善知识不教授概念 我看到许多善知识用 “臣服”、“大我”、“允许”、“接受”的理论来教导学人。不管他所用的“臣服”、“大我”、“接受”是什么意思,那都是一个概念,是一个被意识确定了的观念。 真正的善知识不教授概念,他引导学人随心、随性,直接活出解脱。他不教授定法,或者说,他教授不定之法,甚至,他根本不教任何法。法是观念、是非,他教你去除法的束缚。 他会用种种善巧阻止你进入意识去领悟实相。与大多数善知识教导的相反,他不告诉你实相,他只是把你领出意识,然后你自己会看到实相。 如果一个善知识不停地向学人灌输某个概念,即使是为了引导学人去践行那个概念,它也很容易将学人引入意识和知解。那意识会障碍学人的本性,善知识自己也被那知解障碍。一个善知识如果一直强调无我,学人不会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无我。他不知道,一个非常自我的人,可能是无我的人。而一个处处都表现无我的人,却有可能是一个我执很深的人。 佛经里说,佛性是常。学人不知何意,去问六祖。六祖说,无常者是佛性。学人说佛经里不是这样说的。六祖说,佛经里所说的无常才是真常,而佛说真常,正是无常之意。学人如果依概念和理论,就无法理解六祖所说。六祖所说,超越了知见和观念,而是指示学人直用其心,直接进入实相。 你真正明白祖意,就不会执着“臣服”,“作主”里亦有“臣服”。你不会一味去除“小我”,“小我”里亦有“大我”。你不会去执着“允许”,“拒绝”同样是“允许”。你不再一味地去“接受”,“抗拒”里也有接受。你不再执着对立于二法从而落入一边。你会超越二法,解脱于知见。 解脱知见,不是关于解脱的知见,而是解脱于知见。解脱于边见和知见,是名解脱知见。 古人说: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两头者,思维、分别、观念、知见。住于头脑,则成知见妄想,层层系缚学法之人。无量学人,皆系缚于自心分别。 存观念必有是非,有是非必落取舍。有取又舍,所以偏执,不如实相。所以文殊菩萨才起佛见法见,即被贬二铁围山。 学法之人,切忌将知见作为智慧。佛无知见,知见属魔。乃至佛见、祖见、解脱见、涅槃见亦不得执,若执即落邪见。知见是头脑的产物,它无法触及实相,只能离实相越来越远。 所以求知见者如牛毛,学道者如麟角。求知见者,在观念中学法、修行、悟道,自欺欺人,不出轮回。求道者,善护自己头脑,于一切法不受,不学,于一切知见不惑,不信,是名学道。 金刚经云:善护念诸菩萨。善护念者,念不执念,不被观念所骗。古德亦云:善自护持。护持者,护持自心不被见惑。 真正善知识无法与人。你去他那里,他装作看不见你。你问他法,他抬头看天。你跟他论法,他总是“善逝”。真善知识深知,佛法就在求法者自己身上,日用而不知,不知却不失。古灵神赞禅师一日替受业师洗澡搓背。他一边摸着师父的背,一边说:好所佛堂,而佛不圣。他师父回头看他。他又说:虽佛不圣,且能放光。 此放光佛,人人本具,分毫不少。只是被他妄想情见一时遮蔽,忽遇善知识指示,一念回光,受用自在,得大解脱。
2019-09-20
-
我只负责我的安宁,你的安宁你负责
我只负责我的安宁,你的安宁你负责 当一个母亲的快乐建立在孩子身上,一个妻子的快乐建立在丈夫身上,一个病人的快乐建立在医生身上,不幸埋伏在那里。 当你的快乐建立在别人身上,你很危险。当你的安宁依赖于他人,你会不安。 女儿考试没考好,她很不高兴。她告诉了妈妈,妈妈的情绪也跟着一起低落。甚至,还会指责孩子为什么没有用功学习。孩子考试没考好,她开不开心,由她自己来负责。妈妈若不开心,妈妈过错了人生。她活在了女儿的世界里。 妈妈无法对女儿的考试结果负责。如果她受女儿的情绪影响,变得焦虑、沮丧。她一定是不想过自己的生活,她想过女儿的生活。 女儿的婚姻不幸,一个智慧的母亲不会跟着女儿一起难过。母亲应该继续过她自己快乐的生活,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她的快乐来感染女儿,而不是跟着女儿充满怨恨。 如果你深爱的人发生了不幸,你平静地站在他身边,那是对他最好的帮助。你可以照顾他的生活,但是,你无法参与他的情绪。如果你和他一起难过,你在帮助他进入更深的不幸。你在他难过的时候保持安宁,一开始他会不理解,总有一天,他会发现你是对的,并向你学习。 保持平静、安宁和快乐,是每个人的权利,是他唯一的责任。一个人是否快乐,只由他自己负责。 大多数人都在过别人的人生,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儿子出了什么事,父母比儿子还焦急。老公出了事,妻子惶惶不安。人们过错了生活,活错了人生。在错乱的生活里,人们互相指责、抱怨、期待、失望,不可能有真正的安宁。 一旦我们活到别人的世界里,我们就会把我们的安宁交给别人。你进入他的生活,首先是你打搅了他的安宁。他自然也不会顾及你怎么想。这时争论一定会发生。 凡夫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他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都受他人的影响。一个人将自己的快乐与安宁交给别人,那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 你不应该对任何人负责,而是对你自己负责。别人是否安宁快乐,应该由他自己负责。如果你想帮助某个人,那么,深刻地领悟这一点,并把它告诉他。 这是唯一的慈悲、智慧和爱。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祝福与期待。否则,你我只能双双沉沦。 一对父女要爬到一根很长的竹竿上表演杂技。父亲对女儿说,表演的时候,你看着我,并提醒我不要出错。我看着你,也会提醒你该怎么做。女儿说,父亲,您应该看着您自己,我看着我自己。我们互相照顾好自己,就不会出错。 一个真正独立而觉醒的人,不会受别人的情绪影响,不会因为别人身上发生了什么而变得不安。他深知,别人的事应该由别人自己负责,而他,只负责他自己的事。他如果不安了,那一定跟别人没关系,是他自己没有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掉进了幻境中。 有人说:他人就是地狱。如果你被他人影响,如果你把自己和他人当做是真实的存在,如果你活在情绪的世界里,你和他人都是地狱。如果你洞察自己和他人只是自心的折射,是不真实的存在,你来到了极乐。 我可以和你分享快乐,但不会和你分享难过。不与你分享难过并不代表离弃你,我会用我的安宁陪着你。 你负责照顾好你的安宁,我负责照顾我的安宁。这是我们彼此对对方最深的爱。
2019-09-20
-
烦恼之烛,照亮解脱
烦恼之烛,照亮解脱 不仅快乐能让我们执着,我们也更爱执着烦恼。 当你想起一件烦恼的事,你会不停地想。就算你知道,只要你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你还是会想。你不得不想烦恼,你喜欢烦恼,你不想让自己安安静静地呆着。 你不习惯于什么都不想,你没有练习过什么都不想。你没享受过无烦恼的宁静,你还没有习惯什么都不想的快乐。 烦恼和快乐都是假象,它们只存在你的妄想中。当我们住着于想念时,我们就会烦恼。如果能够于正起念时而不住于念,了达所想一切,尽是虚空,烦恼消失得无影无踪。 烦恼因想生,思想生烦恼。思想不真实,烦恼亦复然。知思想是空,烦恼则不住。知念无实性,任想念出入。 没有人喜欢烦恼。但是我们却好像离不开烦恼。烦恼真的很烦人,我们陷入了一个悖论,一个迷团。我们烦什么,就爱想什么。我们想什么,就烦什么。什么都不想,是最难的事。 你不必烦烦恼、讨厌烦恼。烦恼虽然很讨厌,但它有时却无比珍贵。若无烦恼,你看不到自己住在了妄想中。因烦恼故,你得见妄念。出离妄念,你获得了解脱。 烦恼是双刃剑,是两面人,是一把标尺,是一道虹光。烦恼即菩提。 若想烦恼,只会更烦恼。不离于想,只会更讨厌。若讨厌烦恼,莫着于想。若欲无烦恼,但不住想念。欲无烦恼,无第二路:莫信于念,莫住于念。练习转念,练习离念。先看到念,知念性空。烦恼起时,看到念头。莫住念头,烦恼消失。如此反复练习,就在烦恼出现的时候与自己的习惯较劲。就在烦恼出现的刹那觉悟实相。就在烦恼出现的时候解脱自己。就在烦恼出现的时候开启修行。就在烦恼出现的时候不再烦恼。 看到烦恼,即看到自己住进了念头。看到念头,即知烦恼因之而生。看到念头虚妄,即知烦恼虚妄。看到念头无生,即知烦恼不存。不相信念头,烦恼失去力量。不住于念,烦恼了无踪迹。 烦恼很烦,同时烦恼很珍贵!它像闪电一样难遇,它像昙花一样难见。若见烦恼,即见菩提。若遇烦恼,来到解脱门口。若无烦恼,你不知修行。若不遇烦恼,你不知诸法空寂。 莫讨厌烦恼。当你烦恼时,莫住于念,那是解脱的契机。当你烦恼时,莫住于念,那是本佛的营救。当你烦恼时,莫住于念,那是光明的引导。当你烦恼时,莫滞于念,那是离苦的大门。 当你烦恼时,认出它来自于妄念,体无真实,了不可得,烦恼成了你觉悟实相的道友。 莫贪烦恼,莫厌烦恼。住于烦恼,除了烦恼,没有任何意义。离于妄念,不住烦恼,心得安宁,烦恼意义实现,烦恼之烛烧完。
2019-09-18
-
所有的关系都不真实
所有的关系都不真实 你迷在男女关系里,被男女关系所缚。 你迷在和父母的关系里,被父母所缚。 你迷在和子女关系里,被子女所缚。 你迷在师生关系里,你被师徒所缚。 你迷在朋友、同事关系里,被朋友、同事所缚。 关系不缚人,迷在关系里,你被关系缚。 你爱谁,被谁付。你粘谁,被谁缚。你将谁当实,被谁所缚。 爱而不粘,不须打破关系,不被关系缚。 你所有的家亲眷属、血缘关系,都不真实。亲人非是亲人,爱侣非是爱侣。只是一时聚合,如水上浮萍,幻中相聚。及至醒来,水尚不有,何况浮萍?人生在世,与所有人相遇,皆是梦事。及至醒来,自己尚无,何来血亲。 世人皆迷于亲情的温馨,却看不到那后面的锁链。人们醉于爱的美好,却不顾那后面的无常。及至所有美的烟花破灭,生命中只剩下烟雾和空虚。 对家人的执着,使我们忘记了自己是谁。若看透家人非实,爱人是幻,超越家亲,一切苦终。 从一切关系中超脱,孑然独立,而无独立想,便是自在人。从一切血亲关系中看破,不须远离,但不粘着,即得出离世间情狱。 练习独处,不依他活。习惯独乐,不赖他喜。享于自在,不依物存。安于寂寞,不抓六尘。若觉悟我不真实,一切关系不散而散。若发现物非实有,一切依赖不离自离。 不粘于一己之关系,则享于无限之关系。不缚于家亲之妄情,则受于诸佛之法爱。解脱于血缘亲情,自由于慈悲喜舍。超越于世间俗执,豁达于天地广阔。 若了万法如幻,不离幻而得解脱。若知唯心无物,不施功即佛道圆成。
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