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生心灭则真法生
众生心灭则真法生 师父好,我一想到自己临死时就会恐惧。因为我的身体不好,加上听说人死的时候会四大分散,像拨皮一样,自己又没有修行,一想到这件事就会烦恼。 答:我们永远无法预测明天的事,哪怕是下一秒钟的事,我们都无法预知。甚至我们连当下发生的事都不能知道。我们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而我们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你永远也找不到一个叫做当下的时刻。它刹那间都不住,时间是我们的一个错觉和妄想,在时间内发生的一切都是我们的错觉,真实是没有时间,没有什么事发生。 当我们忘记时间,出离头脑的住着而专注地做着目前的事时,甚至当我们住在妄想之中而没有烦恼和恐惧时,圣人把这样的时刻叫当下。一切解脱者和觉悟者都是活在当下的人,一旦他离开当下,进入到时间和幻境并因此而执着时,他就会烦恼和忧虑。修行就是要看到自己的心念是否进入幻境,并因此产生种种的烦恼,然后自觉出离。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这就是修行,无别有修行。所以古人说,知离者是佛。有时我们的心念也会住在某些妄想境中,但我们并没有恐惧和烦恼,这时,则连出离都不必要。我们不是一定要离开幻境,只是离开对幻境的执着。当没有执着时,也没有什么事物是真还是幻。 佛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可得并不是你要完全生活在幻境之外才能解脱,而是你没有在幻境中执取什么。你根本找不到一个叫死亡的时刻,除非你牢牢地执着活着这个幻境。活着和死亡都是幻象中的幻事,是幻我中的幻执。 凡夫大部分的烦恼来源于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而这种担忧没有任何意义。当一个人失业,他会担心未来无法糊口;当一个人失恋,他会担心找不到伴侣;当一个人失去亲人,他会担心自己孤独。担心,担心,心一旦错失当下,进入虚幻的未来和妄想的设定,它就开始紧张和难过。你刚才还在床上,谁能知道你下一分钟会站在厨房里还是坐在沙发上。没有人知道。你能肯定你事业之后就无法生存吗?是你自己的妄想在恐吓你,是你对自己生活的过高设定在压迫你。撤出自己对自己所有的要求,把你的生活建立在最低处,活在当下,你会发现,你担心的一切都不再成立。 如果你看到死亡的虚幻,不再抗拒死亡,接受死亡,就像接受一位久别的好友,你临终怎么会痛苦和恐惧呢?如果你习惯于一个人生活,干嘛一定要有一个伴侣?如果你只是粗茶淡饭,深居简出,你干嘛担心自己没有汽车,没有大房?如果从现在开始,放弃你一切外在的营造,过最简单而有规律的生活,休息你的身心,有什么需要你担心?你所有的担心都是自己的贪心和设定在奴役自己。 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妄想,是你设想的一切在折磨你。很奇怪,我们设想的事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但我们还是会被自己的设想欺骗和折磨。为什么?因为我们太执着并相信自己的妄想,我们太想过一种想象中的理想生活,而忘记了当下的时光,当下的伴侣,当下的屋子,当下的厨房和花园,当下的雨或雪,甚至当下的一无所有已经是最美的。如果我们相信因缘,相信上帝,相信道,相信实相,唯独不相信自己,我们会立刻解脱。 圣人说,众生心生,则真法灭;众生心灭,则真法生。你不再起心干预未来和因缘,不再紧紧地抓住你的生命和命运时,因缘一定把你带到真实和解脱那里,带到天堂和真正的极乐,而这,不需要时间,连一秒钟都不用,立刻,瞬间,马上,你就会站在大光明中。没有对一切的执着,才是真正的大光明藏。众生心灭,则佛心生。佛心生,你不再执着自己,自然合道。
2019-10-15
-
杀生需要无量的因缘,与有罪无罪无关
杀生需要无量因缘,与有罪无罪无关 当佛陀或祖师为众生开示罪性空,杀法亦空,杀人无罪的根本实相时,大家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杀人无罪,难道就可以随便杀人吗?我们习惯于做这样的假设,而从来没想过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假设永远也不会成立:不论杀人有没有罪,你都不会杀人,除非你有杀人的业力和因缘,并且,你无法通过实相控制自己。 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无量的因缘和合而生。任何事不是我们一想就会发生的。杀人需要无量的因缘,嗔怒需要无量的因缘,偷盗需要无量的因缘,被车撞到需要无量的因缘,与别人发生争执需要无量的因缘。不是你想杀人,或认定杀人无罪,你就会去杀人。其他的行为也是如此。 杀人有罪或是无罪,你是否会去杀人,都是我们的臆想和分别,没有任何实义。这不是一个修行人应该关注的事。一个真实修行者需要关注的事是,你为什么要去杀人?你为什么会嗔怒?谁在嗔怒和愤恨?以致于要去杀人。当你这样想之后还是不能抑制自己去杀人,你杀了人之后应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如何让自己解脱。这才是你需要关注的实相。 实相是:没有一个真实的人,没有真实的人去杀人,更没有一个真实的人被杀。如果你不了解这个实相,你就会纠结要不要杀了他?你就会被带到无明和嗔恨中去,你就会在因缘具足的时候去杀人,然后,你就会受自己接受过的种种观念和妄想的折磨,你会无比的恐惧,如处地狱,就像阿阇世王杀父一样。 我们的所有行为虽然表面上看是受我们的观念影响,比如做某件事是对的,是善的,是好的,做另外的事情是错的,是恶的,是坏的。我们接受了这样的观念而去做某些事,或不做某些事。大家都认为是这样的观念影响我们的行为。事实则不然。是因缘和业力使我们做一切事情,观念只是造成我们行为的无量因缘中的部分原因。比如我们都知道偷盗是坏事,但还是有人去偷盗。大家都知道杀人是极大的恶业,但还是有人去杀人。为什么?因缘果报使然,无明业力使然,妄想执着使然。除非你明白实相,否则你无法阻止偷盗或杀害的行为。而有时,就算你通达实相,有些行为还是不能改变。对于一个觉悟的人来说,他能改变的不是某些事的发生,而是面对事物发生时的心态。同理,就算全世界都认为杀人无罪,如果他没有杀人的因缘,如果他不想杀人,他一样不会去杀人。 所以,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杀人是否有罪这样的问题就毫不重要了。当我们真正通达没有真正的人去杀人,我们明白了实相,我们根本不会再去杀人,除非你不了解这个实相,而恰巧又遇到了杀人的因缘。 就好比,你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一样,谁也不能确定自己下一刻会做什么,会发生什么,除了法性,除了因缘,除了他自身的业力,没有人能主宰自己的行为。一个人的行为是受他的观念、意识、习惯和当下的各种因缘而影响,这一切的因素和合才能影响到他未来的心念和行为,没有人知道他在下一秒钟一定会做什么。就像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空气会以怎样的速度流动,树上的哪片叶子会先枯黄,先落下一样。没有人会知道法性如何作用,事物会如何演变,除了佛性本身。而佛性不属知与不知,佛性无我,所以没有一个实有者去预测、担心、干涉事物的发生和变化。一切都是法性因缘施为。虽是法性施为,却没有什么在真正发生。人妄以为是自己在做事,事实是,不是人在做事,而是佛性在它的幻身上起作用,也可以说,佛性在自身上什么也没有演变和发生。这就是缘起即是无生的道理,而这是超越于头脑,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虽然无法干涉因缘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比如杀生、偷盗、嗔怒、贪欲、骄慢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了达实相而对自己做过的事不加以分别和评判,不去认定什么,不去折磨自己,不去让自己陷入无明和烦恼。甚至,当我们了达实相之后,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习惯,从而避免和预防很多事情的发生,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想通过意识来了达这一切,那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修行,随顺诸佛之教,通过善巧方便,当因缘具足的时候,以智慧法眼观察到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继而觉悟到诸法实无有生,才能彻底从杀人、有没有罪、因缘果报、自心的折磨这些虚妄的幻象中解脱出来。
2019-10-15
-
让我们痛苦的不是爱,而是执取
让我们痛苦的不是爱,而是执取 当我们仰望星空,我们有一种想拥抱星空的冲动。我们在某一刻可能会爱上星空,但我们永远也不会痴迷到占有星空,迷恋星空,为星空而痛苦。为什么?我们知道星空本身就是虚空,它什么都没有。它的美和可爱之处,就在于它的空虚,它因空虚而浩瀚。 我们会爱上花园里的任何一朵花,牡丹、杜鹃、栀子花、玫瑰,我们都知道,花之所以美,就是因为它长在枝头,如果我们把花折断,拿在手里,花很快就会枯萎。 我们会爱上一幅画,画之美在于它挂在墙上,我们对之有无限的想象。但是,如果我们每天睡觉都要抱着画,那是疯狂与愚痴。如果我们拿刀子在画的线条里去挖自己所爱的颜色和形象,那简直不可理喻。 所有的事物都是纯洁的,我们爱任何事物都不会带来痛苦与痴迷,但是如果想执为己有,想控制和霸占它,那就会带来痛苦。 爱从来不会伤害我们,更不会带给我们痛苦、伤心和恐惧,除非你不是在爱。 爱者无辜,爱者无敌,爱者无忧,爱者无惧,爱者无苦,爱者无缠。所有带来痛苦、悲伤、抑郁、烦躁、恐惧、缠缚和绝望的都不是爱,而是操控和执取。 男人爱女人,父母爱孩子,武士爱他的剑,演奏家爱他的乐器,这一切都如此美好。不美好的事,爱者对被爱者的执着。 爱只会带给我们幸福与喜悦,永恒的喜乐。会消失的爱,会中断的喜悦,会痛苦的爱,会争论的爱,一定不是真爱。 我们总以为自己会爱,正在爱,拥有爱,甚至是真爱,但是我们却总在这些爱里体验到紧张、压力、抱怨和痛苦。让我们不幸的绝不是爱,所有的不幸都来自自我。而爱里没有自我。 当自我进入爱,爱成了一把利剑,它会刺痛爱与被爱的人。当自我消失于爱,爱就成了溪流,成了和风细雨,会化物。 去爱你身边的人或物,以爱的样子去爱,以无我的姿态去爱,以尊重的心态去爱,以不操控的智慧去爱。那是你觉悟最快的方式。因为觉即爱,爱即觉。在爱时你只需留意一件事:你是否陷入了痛苦和自我。一旦你有了烦恼,你暂时离开了爱。回到爱中来,除非你不想解脱于烦恼。 爱有时也会转化为另外的形态,比如逼迫和伤害,比如冷漠和寂静,那需要慧眼才能看到。一般情况下,我们更能接受正面如阳光一样的爱,而对黑暗与冷漠,完全拒绝。当有一天我们真正领悟到爱,会发现一切都是爱,所有正面的、负面的,我们经历的一切都会把我们引领到爱中。我们不可能离开爱而活着或死去,一刻都不能。没有爱,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爱是唯一的存在。
2019-10-15
-
接受
接受 现在大家都在讲接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接受。为什么?因为大家错解了接受,或者说对接受领悟的不完全。以为接受是一切都要接受,好的坏的,全都接受,喜欢的、不喜欢的全要接受,一切都不拒绝。在头脑和判断中理解接受,选择接受。这不是接受,这是强迫和控制。 如果你强迫自己去接受一切,只能带来痛苦。你错解了接受。所有来自于头脑的接受,都不完全,那是另外的一种更深的我执和操控。 你可以接受微风,但是暴风来了你要躲;你可以接受温情,但是火烧到你手了,你要挪开。你可以接受赞美,但是,你完全没必要忍受不尊重和侮辱。不论任何时候,任何环境,做你能做到的事,接受超越你头脑的心的指引,看到你的直觉,跟随你的直觉。能接受时接受,不能接受时拒绝。开心的时候开心,不高兴时就不高兴。接受是喜欢你喜欢的,讨厌你讨厌的,一切自自然然。这才是接受。 如果你错解了接受,你会强迫自己接受你不想接受的,你会强迫自己喜欢自己不喜欢的,你会在你做不到一件事时强迫自己做到。你会烦恼,会纠结,会痛苦,会焦虑,你会分裂,会紧张,会有压力。你会在你没有能力做一件事时强迫自己去做,你会在你本该痛苦的时候强装欢笑,你会压抑自己,你会坚持,你会执着,从而让自己变得更痛苦。 你所有负面的情绪不是你为你遇到了不开心的事,而是你装成很开心的样子。你错解了接受,就会痛苦。当我对你说,接受你不喜欢的,你以为是要让你喜欢你不喜欢的。不,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喜欢才是接受你不喜欢的。接受失败,不是让你追求失败,不是让你喜欢失败,不,舍弃你失败的,从它那里走开,放下失败,才是接受失败。接受雨天,不是让你站在雨里淋雨,而是让你坐在窗下看雨。 接受不是让你对一切都不分别,像草木瓦石一样,对一切都麻木。而是善于分别,不住于分别,善于选择,同时也善于放弃。接受的唯一敌人和困难就是纠结,就是不做选择,就是什么都想拥有。放下被放弃的,离开你讨厌的。接受你愿意接受的,拒绝你不愿接受的。才是接受。 接受是自由,是从容,在你能包容、理解和接受的时候去包容、理解和接受。在你做不到的时候,不去做,听从你的心,不要让你的是非评判伤害自己。如果你不能接受一件事,放弃它、拒绝它、远离它,甚至憎恶它。 无论你怎么去做,接受你已经做过的。安心是接受的唯一结果,直到你安心为止,去接受你能接受的,拒绝你拒绝的。如果不能接受,你会纠结,你会受苦。但是,你别无他法。接受你的纠结,接受因纠结而受的苦。真正接受的时候,就是解放的开始,就是放松的刹那。接受不是逻辑和思维上的事。如果你只是思维我所说的,你可能会混乱,你会不知所措。去做,去喜欢,去讨厌,去接受,去拒绝,去爱,去恨,去快乐,去伤心,去紧张,去放松,去努力,去放弃,去造作,去休息。然后体会这一切,接受这一切,放过这一切。
2019-10-15
-
接受的力量
接受的力量 当你对一切都接受时,没有什么人没有什么事能打击到你。 当她对你说:臭流氓!没错,你说,我是臭流氓。你很开心,而对方气冲冲地走了。 当有人骂你:臭婊子!没错,你说,我就是臭婊子!你很镇静地说,而对方很不爽。 当有人指责你:你神经病!没错,我就是神经病。你很好,而对方气的差点神经了。 当有人骂你:你畜牲不如!好的,你说,我可以是畜牲。你很淡定,而对方被你搞懵了! 当有人指责你:你不孝顺!没错,那又如何?你说。对方一边诅咒你!一边走开了。而你就像一团巨大的空气,就像黑洞,所有来到你面前的东西都被你吸收了。有时你的样子能让人发疯,那又如何,你没有逼任何人发疯,你什么都不抗拒,而对方什么都不接受,他当然要发疯。 因为你深知,抗拒就会突出自我,有自我,就会有烦恼。 你只知道一个事实,你什么也不是,根本没有你。 当有人诽谤你:你是邪师。是的,我是邪师,比你想象地还要邪很多很多,我喜欢我是邪师。你这样回答他。对方无语,而你对自己是什么完全无所谓。 你可以给我安任何名字,我都接受。因为我深知,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我接受自己的任何状态,我接受自己是任何形象,我接受你对我的任何评价。因为我深知没有我。 我接受你的任何友善或不善,我接受你投射过来的任何指责,我就像一个无底的深渊,一切来到我面前都会跌入而消失。因为我深知,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能伤害我。而我自己,也绝不会伤害自己。 不论你怎么看我,那是你的事。你怎么看我,我都接受。我就像水一样,你用什么容器装我,我就是什么样子。样子属你,我只是水。 你什么时候才知道,我真的什么都不是。你可以给我冠一百个名字,戴一千顶帽子,但我只是一个幻影,一个从里到外的光头,一张白纸。 在这张白纸上写什么,或是画什么、想象什么,只跟你有关,我就像一张白纸,对你写的和画的没有任何意见。 你可以随便给自己的妄想之笔所画的作品安名,你随便怎么看那些图画,那是你的事,我只是一张白纸。你安的一切名字,只与你有关,跟我无关。当你不再关心我如何,你近道了。当你连自己也不关心,你成道了。
2019-10-15
-
法本法无法
法本法无法 有法可得是我们一切生死烦恼的根本。大家不知不觉地都在求各种各样的东西。求身体健康,求家庭和睦,求钱财名利,求快乐享受。求佛求祖,求修行求开悟,求智慧求定力,求解脱成就。不知自己所求的这一切,没有一个是真实的。 世人贪着世法,道人贪着佛法。世法佛法一样,并为虚妄,若生执着,皆为障碍,障碍真如。 佛法本不自有,因人因病而设。佛所说法,本为去众生虚妄病,佛之法药,亦非真实,能治烦恼,假名为实,究竟无实也。若执佛执法,执着修行,良药翻成毒药,智慧反成愚痴。本是活人剑,反成杀人刀。真实佛法,本无一法。无一切法,是真法耳。古人云:莫灭凡请,唯教息意。意者,求一切法之心。凡情自有时节因缘,不灭自除,故云莫灭凡情。意想知见有法可得,无量劫来无明根本,难息难止,本为修道求于解脱,反成生死无明障碍。 有人能放弃一切世间,唯独不能放弃佛法,不愿放弃修行,不肯止息修道之心。不知佛法对他已成深深束缚。求悟之心不息,何时能得真悟?执法之心不止,何时悟得真法。真法本来无法,无法不需用心。但能无心而用,画水随画随空。乃至有丝毫求智慧、求解脱、求开悟的心,都是心地上最大的无明。无量学人,不是被家亲眷属障碍,不是被五欲六尘障碍,不是被人我是非障碍,而是被这念求智慧,求开悟的心障碍。这念心就像一根长针一样扎在了我们的妄想中,怎么也拔不掉。 我们什么时候死掉学法的心,止息修行的心,于法身慧命中放舍身命,我们就能与真法相应。法本法无法,无法乃真法。你什么时候悟到无法才是真法,无学乃是真学,无修才是真修,你才领悟了真正的心法,才通晓了修行的真谛。 修道者如牛毛,无修者如麟角。执着我在修行、我要成就者如恒河沙,了悟无我在修行,乃是法性施为者如兔角。能彻底放下修行的念头,是真修行。能彻底不起修法之心,是真如心。听我偈曰:越过阶级,顿登佛地。本来无法,谁修谁练。不肯止法,吾我在前。一法不捉,真性现前。小智蠕行,历劫修行。大智顿超,无法无天。无法不需用功,有心可用非法。真心一切自在,自不捆束谁缚?无法乃是真法,无物才是真性。若有一法不空,真如本性滞拥。
2019-10-15
-
抑郁是走向解脱的桥梁
抑郁是走向解脱的桥梁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患抑郁症?而且这种疾病很难治愈。它没有特定的病因,是由很多消极的情绪累积起来,直接冲击一个已经接受了我们的人生一定要有意义观念的人。大家不能接受无意义的人生,不能接受自己的生命失去了价值,当他拒绝接受这一点时,他会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而真相和现实是:人生真的没有任何意义。 谁看不到这个冷酷的现实,谁不接受这个现实,谁还在突出自我和生命的意义,当他受到挫败和一次次地打击,当他失去赖以支撑自己虚幻人生的那些虚幻意义时,他一定会抑郁,他会焦虑,他会惶惶不安,他会患抑郁症。抑郁症已经像细菌一样蔓延到了几乎所有成年人中,甚至有些青少年,也患上了抑郁症。 这是个患抑郁症的时代。人们用太多自己创造出来的新奇的事物恐吓自己。那些人们创造出来的事物给人们带去多少快乐,就会成倍地给人带去多少空虚和恐怖,当人们失去它们时。古人之所以很少有类似于抑郁症这样的疾病,是因为古人内心寄托于外在世界的依赖物太少。他们不会经历感觉世界强大的反差,所以最多会寂寞,根本不会有抑郁这种病状。 所谓抑郁症,就是极度地消沉,觉得生活毫无意义,没有心情做任何事,确定前途毫无希望,暗无天日。伴随着这样的情绪,还有无明的恐惧、寂寞,深度的焦虑,随之出现身体的各种不适合难过。这种难过根本找不到病理上的原因,最多被认为大脑神紊乱。抑郁症患者经常会有自杀的念头。我遇到过很多已经被确诊为抑郁症的人,我过去也有过和他们一样的经历。只不过,在十年前,当时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曾经极度的悲观厌世,还有那种恐惧和焦虑就是抑郁症,它持续了半年。我没有通过任何外部的医治,是遇到佛法,通过为大众服务,自己一点一点走了出来。 当你通过修行,了解了实相,你会发现,抑郁症患者所经历的那种虚无和空虚,没有依止的孤独感,毫无希望的死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太接近于一个觉悟之人悟道之前的体验。一个觉悟的人一定经历过那种极度厌世,无依无倚,生死不得的绝望境界。只不过,他觉悟到,佛性确实没有赋予任何事物任何意义,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能把握任何事物,真性就是这样如处虚空,无着无落,毫无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虚妄的人以他的妄想赋予的。人生真的没有任何意义,生命是一个最大的幻境和幻觉。一个没有通过修行而悟到这个实相的人,一个还在执着于有我的人,当他经历到接近于真实的虚无时,他会本能地反抗,他会抗拒这种消极,他会不接受自己无意义的状态。他越不接受,就越痛苦。所以,是这种内在的抗拒和抵制折磨着他,摧残着他,让他受种种苦。而一个觉悟者,他看到了人生和生命的虚幻,他接受了这样的虚幻,反而使那本来没有意义的人生从而出现了另外的神奇的意义,那就是真正的解脱和彻底自由。这样的自由和解脱,超越了世间一切智者的解脱,它直达实相,放弃了一切的智慧和努力,完全地接受虚无。 所以,你会发现,世间所有的觉悟者都不再恋世,但是他们并不消极,因为他完全地接受一切事物都是空虚的这个实相,他仅仅是接受这个实相而已。而世间那些濒临绝望的人,他们首先看不到实相就是一切空虚,其次,他们不接受空虚,所以才会患有各种程度的抑郁症。医治抑郁症只需要一种良药:认识虚无,并接受虚无。然后,如果他真的接受了这个现实,他会发现,根本没有什么虚无与不虚无,一切都是妄想添加上去的。他的本性会因接受抑郁而得解脱。
2019-10-15
-
心安就好
心安就好 如果一件古玩能让你安心,就不要相信玩物丧志。如果能安心,丧志又如何?如果躺着能让你安心,干嘛一定要坐着?坐着还是躺着,心安就好。如果一碗药能让你安心,喝了它,管它能不能治病?心安就好。如果一颗白石头能让你安心,管它是狗牙还是佛舍利,能让你安心的就是真舍利。如果一个地方能让你安心,住在那里好了,管它是宫殿还是茅屋,管它风水怎么样?能让你安心的地方,风水一定最好。 如果一个人能让你安心,管它是谁,什么身份,多大年纪,是男是女,即使全世界人都批评他,你还是会和他在一起。离开他,你会像鱼离开水,难以呼吸。如果看电视,听音乐,玩游戏能让你安心,沉迷其中又能如何?那些以道德、正义、前途、律法怂恿你、逼迫离开你喜欢的人或物的人,他根本不了解你的感受,他自己没遇到那样的古玩、屋子和人,所以,他的话说的很漂亮,很高调,但是他真的很残忍。他在用自己的经验逼迫你,虽然心存善意,但如果你听了他们的话,而违背自己的内心,有可能你会痛不欲生。 不论你跟谁在一起,安心就好。有时候,你需要一个人独处,甚至连你最爱的东西,最有韵味的古玩,最舒适的房子和最贴心的人都不能让你安心,那么,就一个人呆着。只要你能安心,就算你拒绝和所有人来往,就算你身处山林,与世隔绝,那又如何?如果你和任何人在一起都会有压力,大家对你的关心成了你的负担,你干嘛一定要接受那些关心?如果他人以爱你为借口逼迫你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为什么不能拒绝那样的爱?如果你已经被那爱压得喘不过气来? 如果你已经快死了,干嘛还要担心别人怎么看你。如果你违背了所有人的想法而能勉强活下来,你干嘛不选择活下来?如果你能多考虑一下自己的感受而能安心,你干嘛不先爱自己?你为什么不能听从自己的心?如果那颗心只是寻求安宁? 安心就好,心能正常跳动就好,能健康的活着就好,能微笑、能笑出声来就好,管它吃什么,住在哪里,和谁在一起,做什么。如果你必须要骂人,要发疯,要歇斯底里,谁能拦得住?除非你想让自己变得更痛苦,那就忍着吧。有太多的人听从了道学家的教导,学会了忍耐,宽容,体谅别人。是的,你是一直在容忍,在理解别人,但是你痛苦,你并不甘心。如果你痛苦,那你做的一切有何意义?如果你并没有真正接受你宽容与善良的行为,你干嘛要强迫自己那样去做。而当你能甘之如饴地去宽容,去行善时,就算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指责你,你还是会宽容。因为你的心需要宽容,宽容能让你安心,让你舒服,让你自由。 心安就好,管它是痛恨还是宽容,管它是愤怒还是温和。谁能管的了心?如果它必须要做什么!心没有任何的伎俩,它简单的就像一个孩子。我们总是在最简单的心上增加了太多的想法和管制,平添了那么多的不该和法律,让心变得面目全非。心要求安宁,这有什么错?心只需要一份安宁,而这安宁,唾手可得,我们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理由扼杀心最简单的请求?心在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没有人知道。除了满足它,你没有任何办法。当它不需要时,也没人能阻止。 我们太相信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心。想法应为心安而存在,不是相反。要相信那些让你心安的想法,而不是相反。如果只是满足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让心受苦,这是最愚蠢和不幸的事。 心安没有错,毕竟,我们首先要活着,首先要心跳和呼吸,才能有想法。心是生命的大地和天空,而想法,只是一些花草和浮云。心安,才会有美妙的想法,才会有心上的花朵和云彩。 心安就好,心安才重要。每一个人,所有的生命,不论在做什么,他都在那一刻做着他必须要做的事,他在求心安。当你明白这一点,你怎么可能去怪自己、怨别人?你自然会包容、体谅所有的一切。
2019-10-15
-
坐下来看雪
坐下来看雪 居士:学山禅师,您好!您现在居住何处?我年龄大了,己八十多岁了,还能跟您学佛吗? 居士: 我现在根据《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在修观自在,但进步甚微,不知卡在哪里。 居士:假如我拜您为师,您收费多少呢? 居士:我能在微信里听您讲课吗? 居士:要不,师父发一点音频或视频让我打点基础好吗? 居士:您怎么不回话呢。 (以上是同一位老居士的问话) 答:老菩萨,现在外边下雪了,你到窗边儿去看看雪,好吧? 居士:好的,我去看雪。 居士:那个雪的那样子很慢很慢的,自在地往下落,轻轻地落下来。 答:以后您什么经都不用看了啊,就是下雪的时候赏赏雪,没事儿的时候喝喝茶,发发呆,看看电视,什么也不要想了。修行其实很简单,就是简单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想法,没有那么多的观念。 居士:那不跟一个普通人一样的吗,那也算修炼吗。修行人跟普通人的生活,表面上看一样,但肯定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居士:您刚才给我讲的这段话,我明白了。以前我一直认为修行是很奥妙的,高深莫测的。肯定有什么诀窍什么的。好的,我听师父的,我什么经都不看了。 答:老菩萨,你很有悟性,其实佛法就是回归平常,就是跟普通人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不要再加一个区别。就是又做回普通人,原来我们是不甘心做普通人,认为自己应该做圣人,应该做好人,应该做一个修行人。但是随着我们人生的阅历和生活的磨练,随着我们的领悟,我们会发现就是做一个普通人,没有任何的区别。只是,你不甘心做普通人,你不愿意做普通人,区别就在这儿了。其实是没什么区别的,就是很普通很普通的一个人,简简单单的,根本不需要修行的。 其实,不管你多大年纪,就比如说,一个人悟性好,可能他20岁就领悟这个道理了,他就可以做一个平凡的人,一个普通人,他就解脱了。有可能我们40岁,50岁,60岁,80岁,领悟这个道理,就是做一个平常的人,他就解脱了。可能有的人这一生都领悟不到这个道理,他都在内心深处有一个求,有个佛国,其实是妄想,他不甘心,他内心深处不甘心做一个平常人,他因为这个不甘心而苦恼,不是因为自己是一个平常人。做一个平常人只会让我们轻松、自在、解脱。但是他不甘心,他要不平凡,他要突出自我,要活的有意义。可能他就会去做一些事业啊,追求一些东西,可能他多生多世都不能觉悟原来平常心才是大道。 这个都是众生各自的因缘。没有早晚,您80岁明白这个道理,能够安于平常,也不晚,你20岁,明白这个道理,安住于平常,也不早。居士:师父讲的非常对,我可能就是太执着了,追求开悟,追求成佛,执着修行,整天就想那些,就想怎么快点成就,快点开悟,解脱,我怎么还不开悟,我怎么什么都看不见啊,就去追求这些。所以说到现在我还没有明白,听到您这么一说,那我就甘愿去做一个普通人。我体会到了,甘愿做一个普通人,只是坐在那里看看雪,全放下了,就全身放松了,没有追求了,什么都不想了,这时候就感觉到很自由很自在,很舒服了就不紧张了。 答:是的,就是这样。可能因为习惯,过一段时间,您还会起一些修行的念和读经的念。但这时候您就需要觉察到这个念,知道这些都是妄念,把它们放下又解脱了,就是随时这样,安住于平常,生死平常,家亲眷属平常,行住坐卧平常,穿衣吃饭平常,一切都以平常心面对。您年纪大了,想必人生中的很多事都经历过了,好事坏事,大事小事,没有一样能留住。世法佛法,都不是真的,都不要再执着了。一起那些妄想,就离开它,就一直安住简单平常的生活就好了,就成佛啦,就自在了,那就开悟了,那就是开悟啊,没有别的开悟,很简单的,没那么复杂,什么也没有,不需要看到什么,也不需要证到什么,只要没有烦恼,只要安详自在,只要没有挂碍,只要不执着生和死,一切都随缘,放掉一切紧张和抓取的心,就是佛了,就是解脱,千万不要在修什么,去把持什么,去找什么了。
2019-10-15
-
世间最有意义的事
世间最有意义的事 问:师父好,你的文章里写到什么都不需要做就能成佛,这难道不是消极吗?成佛如果什么都不做,那成佛还有什么意义?什么都不做,怎么度众生呢? 答:我所说的什么都不需要做,是指你无法对真实做任何事情,你无法对实相做任何事情,你无法对本性做任何事情。你做的一切对你的真性毫无意义。 事因人有,因心有,因有所得而有,是生灭法。真性无人,无我,无所得,无生灭。 如果你悟到真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染不净,无我无人,无事无作,你会停止造作,你会休息下来,你不会再修什么法门。你不再刻意做什么,你不再执着于做什么,你不再努力地营求什么。 当你觉悟本性是佛,你的一切修行自动停止。如果你还在执着于做些什么才能成佛,你不知道什么是真佛。 如果你认为什么都不做是消极的,事实上你还完全不明白什么都不做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都不做是心中无事,是无所求,是无所得,是不执迷于做什么,与做不做事无关。 什么都不做是头脑不做事,是心里不做事,是不再妄想中做事。 如果你觉得不做事是消极的,不,那不是不做事,那正是做事。消极是有为,消极是有事,消极是做事,消极是对立。无为不是消极,而是真正的积极,唯一的积极。 一个什么事都不做的人,是无事人,是无心人,是不打妄想的人,是活在真实中的人。他不可能消极。他不会有消极的意识。消极属于做事的人,属于执着的人,属于要达成什么的人。而一个不做事的人,完全没有消极的概念。他完全了达了实相中没有人、没有任何事发生,所以他一定是不再做事的人。一个人还在执着于做事,还放不下做事,他一定是一个迷惑的人,是无明的人。 成佛就是成为一个不做事的人,成为一个明白的人。佛是无事人。佛不度众生。度众生,那是凡夫的事,是众生的事,是菩萨的事,是幻梦里的事。佛是无作人,无为者,无事人。佛不活在幻梦里,佛是一个活在真实的人。 佛不做事,不代表他不吃饭,不走路,不说话,不讲法。佛不做事,是心中无事,不执着于事,不迷于所做的事,不把自己做的事当真,不会想通过做事而达到什么,不会因为所做的事生任何烦恼。 凡夫做事则不然。凡夫执着于做事,认为是自己在做事,迷惑于自己所做的事,想通过做事来实现什么,会因所做的事而生出无限烦恼。 佛以无作的智慧度化自心中的众生,实无众生如来度者。 我所说不做事,亦复如是,是内心无事可做,是寻遍一切处都找不到事要做,不是不买菜,不吃饭,不写文章,不说法。 当我能不执着于做事,我可以什么都做。我什么都可以做,也什么都可以不做。什么都不用做,不执迷于做任何一件事,才会自由,自在,随性,随缘。 什么都不用做,那是心的智慧,那是世间最积极有益的事,那是唯一的实相。
201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