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行恭敬

    普行恭敬一切福慧善法皆从恭敬中来。行得一分恭敬,便有一分觉悟。行得一分恭敬,便有一分喜乐。行得一分恭敬,便有一分心安。恭敬一法,是入道安乐妙门。学人往往追求高妙见地,求玄求妙,而于此最平常行履处不知用心,更不践行,虽名修道,转修转远。以不脚踏实地故。佛见易得,我慢高山难铲。诵经坐禅此等功课易做,觉察我执我慢,能自见己过难修。若一念知非,谦卑退让,是名修行得力处。若能常常于与人诤论处、计较处,指责人处、见他不是处,回光返照,后退一步,让善于人,推过于己,是学人真正做功夫处。诸佛种种说法示教,不过为除众生我慢高山。我慢一除,人我相泯,佛自现前,不劳施功。恭敬即是觉悟,离此更于何处觅觉悟。心有高下、彼我、胜负,即心无恭敬。见一切人事物,不见善恶好丑,心常觉悟,即恭敬心自然而发。恭敬心一出,诸恶、争吵、过失自然消除。恭敬者,非刻意造作而来,从戒定慧来,从觉悟中来。若形似恭敬,心中不敬,此是自欺,徒自受苦。能恭敬人者,即平等心、善意心、尊重心、觉悟心现前。能行恭敬,即自无我。若有我者,能敬别人,无有是处。常行恭敬,即不见他非,不见他非,即是得道,无别有道可得。见他是非者,能行恭敬,无有是处。恭敬别人,自润心田,非关他人。不行恭敬,自污心地,与他无关。智者心行恭敬,常自法喜,是名自悟自修,自成佛道。愚人不行恭敬,常自损伤,是名堕落泥潭,苦不堪言。六祖大师说:常自下心,普行恭敬。若轻人,即有无量罪。此是入道要门,悟道之机。常行恭敬,心自觉悟。 

    2022-06-11

  • 观雨听禅

    观雨听禅雨声滴滴答答正如诸佛宣法声声熄灭心火颗颗勒住意马大颗大圆大润小颗小圆小满万物受其滋润亦能万般变化清风从中发来戒定因其滋生智慧岂在读字一音说罢玄旨从上以来一路不出曹溪一滴说玄说妙万千至简总在这里观雨即可入道听风即是逍遥久旱忽逢甘霖多劫曾被念扰一朝打湿面门新人只是旧人邀你雨中共坐聆听菩提清音肉眼可见佛性耳根亦能见法昼夜不停宣说广长舌相不假妙音岂须远觅直下即达玄旨小雨如佛付嘱大雨似祖棒喝雷鸣如同狮吼闪电恰如禅机一串串却千七一滴顿忘玄机晨雨可懒床上暮雨披灯看经春雨捉笋而归冬雨凭枝嗅梅雨中江边独坐只影浩淼烟波赤脚雨里散步激起水花四处世人皆被雨恼我见雨落便笑如同老友来访对膝清谈终日称性而来不期尽性而去不留狂风不动心树妙雨怎摇性海任其来去敷扬也是不增不减无事来我廊下栀子茉莉开敷此门法雨常降不劳施功神通一坐坐穿佛魔一音广奏八极当知耳根遍满方悟尘尘清新听雨来,凭君唱一曲无生妙歌闲者即是知音来观雨,来听禅此中妙意总难宣为奏宫商角徽羽也须将鼻弹伊

    2022-06-11

  • 你先安心,才能让别人安心

    你先安心,才能让别人安心下面是同一个居士在不同时间问来的三个问题。几个月前:学山师父好。我有问题要请教您。我老公不是太上进,或者说笨手笨脚,导致我总是很烦躁,对他态度也不好。请问师父,怎么才能让他对生活有上进心?一个月前:学山师父好[合十]我朋友的父亲八年前因为中风,自己提前结束了生命。当时她因为怀孕,出葬也没有去送。她一直无法释怀,愧疚感和思念藏在心里这么多年,每每想起就非常难受。请问她该怎么做才能释怀,才能放下[合十]昨天:学山师父好。我家丫头学习压力大引起焦虑抑郁。她觉得学习就应该成绩优秀。现在高一有点力不从心了,就放弃学习了,三个月从前十掉到了倒数一名。我对她学习不抱什么要求,但是她内心那道坎,那个结要怎么打开呢?有师父建议带她到寺院住一段时间。有朋友建议带到精神病医院看病吃药。我还想带她去闭个黑关,十天左右。朋友说别耽误了孩子,该治疗就治疗。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请师父帮我。答:你前后的问题都是在讲别人,一会儿是你朋友,一会儿又是丈夫,现在又是女儿。你知道你自己的问题更大吗?我前面已经回复过你了,不要去插手别人的事。否则你会自寻烦恼。朋友和亲人,我们只要聆听、理解、陪伴就可以了。如果你想干涉他们的生活,你自己也会沦陷。如果你自己还在无明和烦恼中,你怎么能帮的了别人。孩子和他人可以去管,但只是随顺因缘,尽心尽力,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心里无愧就可以了。而结果不是你能控制的,所以,你要做的只是用清醒的心去接受一切结果。你想去做些什么,怎么帮女儿,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要安静下来,好好地鼓励女儿,看到她的优点,而不是盯着她不足的地方。当你能放松下来,不再要求外境人事改变,而是随顺因缘,用一颗无求的心来面对这一切,你的命运才有可能发生改变。你永远无法替任何人分担他的因果。但你可以为自己种善因,结善果。你只需要注意自己能做什么,不要做什么,照顾好自己的那颗心,那是你生活的基础。如果你希望你的家人或朋友过得好,先让自己好起来。如果你想帮助别人,自己先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努力培养自己的生活乐趣,既不造恶,又不着善,让自己能够即使不依赖任何人,都可以幸福。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任何人身上,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行为而影响自己的生活。你可以为他们做一些事,但不要抱着太多的期望。你做了那些事,只是为了让自己安心就可以了。不要有求,有求就会痛苦。陪伴与理解,那是你能对家人所做的唯一。多发现你爱的人身上的美好,忽略那些被冠以的“不好”,粉碎自己的分别,用一颗纯净的心对待他们。当你能这样做时,首先被治愈的是你自己。当你用这样包容理解的心对待他们时,他们就会接受到你的信息,从而跟着你一起安静下来,也会被你的平静治愈。而这时,你也不再去关心丈夫是否有上进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只要他们开心、快乐,你就非常满足了。虽然道理听上去并不难懂,但是要做到的话还是很难,所以需要实修,需要静下心来。每天坚持读经和打坐,再把家里的事做好。至于结果,一定不要有任何期望。只要你对的起自己的用心就可以了。你先安心,这个世界就没有问题了。

    2022-06-11

  • 美丽的珍珠

    美丽的珍珠师父好,最近我经历了一件事,它让我非常痛苦,不能自拔。我发现自己平时的修行毫无力量,我对修行没了信心。请教师父,我该怎样让从痛苦的泥潭中解脱出来?答:修行不是为了获得痛苦。痛苦不是觉悟的结果,但是它可以作为觉悟的因。就好比一块磨刀石,它本身并不是一把刀,但是它可以打磨出一把锋利的刀。痛苦和烦恼也是如此,它毫无可爱之处,但是它可以让你看到你本来是无辜的,只要你放下它。当你正处在痛苦中,请珍惜这无上至宝。你在哪里痛苦,就在哪里修行,就在哪里放下。在哪里放下,你就会在哪里得到解脱。当你烦恼时,解脱来找你了。痛苦,不过是自我坚持某种观念的结果。如果你喜欢痛苦,你可以一直坚持某种观念。直到你不能忍受那痛苦,你会放下它。你还到哪里去找善知识?去找修行的方法和门径?当你正好痛苦时,你的善知识来找你了,解脱的大门正向你敞开。所以,痛苦和烦恼就像觉悟的影子,觉悟就潜伏在烦恼的身边。或者说,就在它的背面。如果你坚持痛苦,那说明它还不是真正的痛苦,至少还不足以使你放下。当你手握着烧红的碳,你会立刻扔掉那碳,因为它让你疼痛难忍。如果你还一直抓着那碳,说明它还不够炽热。人们往往一直卡在一个他极度坚持的观念里。这种卡住所形成的阻力,使他在很多事上都会紧张,所以无法获得自由。一旦他不再坚持某种观念,那种放开的力量可以让他在几乎所有事中得到放松和解脱。这就是顿悟的力量。修行就是不停地发现你在哪里卡住,你在什么地方持有坚固的观念,你在哪里痛苦,然后放掉那观念,痛苦也将随时消失。所谓的智慧,并不是头脑中存有哪些固有的观念,正好相反,它是放开了那些牢牢把持的观念。善知识,如果你此时正在痛苦的深渊中,不管因为什么,恭喜你,你正握着所有宝贝中最珍贵的宝贝。因为你离解脱非常非常近。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在极度的痛苦中迎来顿悟,只要你松开那紧紧抓着什么的手。解脱从来不是发生在快乐中,而是发生在极度的疲惫和痛苦中。快乐只会使我们沉迷和贪着,而痛苦能让我们警醒。烦恼即菩提,无明实性即是佛性。学一万种修行的理论,不如经历一次痛苦的打击。有的修行者渴望经历一些挫折,但却遇不到。因为痛苦和挫折,也需要极大的因缘和福报。除非你已发无上道心,再去认真实现自己的愿望,否则老天还不会送给你一份足够让你顿悟的痛苦的礼物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一只蚌感到心中越来越疼,它不知道,在它的心中正长出一颗美丽的珍珠。

    2022-06-11

  • 云门公案

    云门公案今天我们学习一则跟云门禅师有关的公案。因为这则公案有很强的代表性,也即显示了禅宗这门修行的向上一路、绝妙超拔之处,所以我们用一些时间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公案的原文是:云门到江州,有陈尚书者请斋。才见便问:儒书中即不问,三乘十二分教自有座主,作么生是衲僧行脚事?师曰:曾问几人来?书曰:即今问上座。师曰:即今且置,作么生是教意?书曰:黄卷赤轴。师曰:这个是文字语言,作么生是教意?书曰:口欲谈而辞丧,心欲缘而虑忘。师曰:口欲谈而辞丧,为对有言。心欲缘而虑忘,为对妄想。作么生是教意?书无语。师曰:见说尚书看法华经,是否?书曰:是。师曰:经中道,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且道非想非想天,有几人退位?书无语。师曰:尚书且莫草草。三经五论,师僧抛却,特入丛林。十年二十年,尚不奈何。尚书又争得会?书礼拜曰:某甲罪过。这则公案本来是陈尚书问云门一个很严厉的问题,却被云门禅师不动声色地反转过来,反而连续问了陈操同一个问题三次,陈尚书都没有很好作答。接着,云门禅师又问了一个更玄妙的问题,陈尚更是无语,完全不能作答。从这个公案的结局,我们就看出学法修行,不得草率,不能得少为足。 就算学人能回答出云门的两个问题,也有可能只是鹦鹉学舌,更何况回答不出。    好,现在我们从头儿来看这则公案到底讲了些什么,它到底在哪些地方体现了禅宗修行的见地和功夫。云门禅师到江州来。陈操尚书在江州任职,他也是一个修行人,而且对禅宗很感兴趣。他知道云门禅师来江州,就去亲近和供养。请斋,就是去宴请云门禅师。在禅宗的灯录里也有一些地方提到过陈操尚书。似乎在禅宗史上,每个祖师都会和当时一些有名的大官员有很多的交往,这些官员一般都是向祖师请法,比如韩愈去见大颠禅师,白居易去见鸟窠禅师等。陈操和云门禅师也是这样的一种关系。陈操一上来就问了云门一个很刁钻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什么是衲僧行脚事?有点像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如何是佛?什么是第一义谛?类似这样的问题。不会的人就会一下被这个问题给问住了。我们看云门是怎么回答的?云门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云门非常巧妙的把这个问题避开了。你不要小看这一避开。所有的修行见地和功夫,都浓缩在这里了。这一避开,可能需要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佛陀无量劫来的修行,不得授记,到了燃灯佛那里,才被授记成佛,也不过是会了这一“闪”。云门问他:你这个问题问了多少人?这里大家不要错过,千万不要忽略这简单的一句话“这句话你问了多少人了。”这句话是整个公案里的第一个绝妙处,转折就在这里悄无声息地完成了。如果把陈操和云门之间的对机问答当成一场博弈的话,胜利在也这时就奠定了。陈操就说,我只问了您一个人。原文是“即今问上座。”云门暗度陈仓,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对方的老巢给挖了,而陈操这时还全然不知。一句简单的“这句话你问了多少人”就从守变成了攻,则时也端掉了对方的老窝。陈操说:我只是问过您一个人。云门然后说:即今且不问,这个事我们先放下。然后他问了陈尚书一个问题:作么生是教意?也就是说,经教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很好回答,但是在真正的大善知识那里,你很难草率应付。大家仔细,这里有点像柔道一样,你出拳来,我很轻易的就给你拨开了,一两拨千斤,而且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又给了你一记重拳。这里还不是最重的拳,真正的重拳在后面。我本来是被动的,然后神不知鬼不觉,一个小问题,就把自己从被动变成了主动。本来是陈操问云门问题,云门很巧妙地把问题转移了,反过来问了陈操一个问题。云门禅师说:我们先把这你问的放一边,我问你什么是教意?看见了吗?你跟一个真正的高手过招的时候,他不仅闪开了你的问难,还不知不觉把你带到他设的语境里。如果陈操也是高手的话,他就不会忘失自己的第一个问题,也就是什么是衲僧行脚事。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陈操会的话,当云门问他什么是教意?陈操会说,您的问题也很好,但是我们也先放一边,您还是先回答我的问题吧:什么是衲僧行脚事。这一句话,战斗结束。两方打成平手。如果陈操能这样问,那云门有可能是哈哈大笑,或者转身离开。或者直接拿起眼前的茶杯,喝一口茶。这个公案可能就这样结束了。虽然这样结束,但是作为学人和读者,可能并不知道他之间就在刚才那一刹那,发生了多么激烈的战斗。但是陈操显然并不会禅宗的修行,也就是说,他完全不懂祖师的境界。他没有这个功夫,也没有这个觉悟。凡夫就是这样,一念不觉,就随着自己的无明掉到妄念和幻境中去了。讲理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念念都是披枷带锁,自己还不知道。他谈着谈着就落入了云门的问题里去了。云门巧妙的给他设了一个境,他“唰”地就进去了。云门问他:即今且不论,什么是教意?陈操一下就被带进这个问题里去了,像被某种巨大的魔力吸引到一个幻境中去一样。他顺着什么是教意这个问题,就进入了自己无量劫来的“识心”习气中去了。教意表面上就是经典的意思!云门的意思表面上就是经典是什么?经教都讲了什么?陈操就说:黄卷赤轴。古时候的书就是黄卷赤轴。其实他回答的也没错。但是,我们看云门的辩才和智慧。他说:黄卷赤轴,那是语言文字,我问你什么是教意?非常的犀利,毫不留情,他的问题像泰山一样重,你根本无法回避。就是一点都容不得你在我这里混水摸鱼。我就问你什么是教意?问这个问题时的口气肯定是非常有气势的,不可能轻声细语地问“什么是教意?”那样就搞笑了。你别给我讲“黄卷赤轴”模能两可的东西,我问你什么是教意。如果云门不是一个大彻大悟的禅师,不是一个有实证功夫的人,可能就被这么一个“黄卷赤轴”弄得也无语了。后边就不知该问什么了。云门是眼里不揉沙子,你给我回了一个“黄卷赤轴”就想蒙混过关吗?云门说:黄卷赤轴,那是语言文字,我问你什么是教意?这时候陈操没办法,他只能说:口欲谈而辞丧,心欲缘而虑忘。我想讲什么而忘了词,我一想什么就忘了要想什么。他这个回答也没大毛病。经典里所讲的就是让我们息虑忘缘,离言绝虑,没错啊。陈尚书的这个回答,一般的法师挑不出毛病来。如果对方不是一个高手的话,他可能就会说:“嗯,你说的不错。”我们看云门是怎么应对的。云门还是没有肯定陈尚书的回答,他说:口欲谈而辞丧,为对有言;心欲缘而虑忘,为对妄想。你这些都是对治法,不究竟。我就问你什么是教义?云门还是死死地咬住这个问题,继续严厉地问陈尚书,你只须把这个问题给我清楚,老老实实回答出来。陈操回答的出来吗?当然回答不出来。在禅师面前,就算是佛经里的话,也会被斥为魔说。你会不会?你不会!你根本就不会修行!你没开悟,当然就不会修行,也就无法解脱。我一切都不问,就问你什么是教意?你回答得出这个问题来,就罢了。回答不出来,一点修行都没有。别说陈操,佛也回答不出来!手机是怎么造的?“那棵柱子歪了!”这样回答还有几分相似。就算你找出了所有标准答案,你告诉我这个手机是怎么制造的。你讲再多,我不满意。你把所有跟造手机相关的信息都告诉我,我说这不是。你讲再多都没用,我就问你什么是教意?你再怎么回答什么是教意,我都不认可。这就没办法了。你怎么办呢?你没办法!你已经掉进云门设的机关陷阱里去了,粘住了,出不来了。你甭跟我讲什么口欲谈而辞丧,心欲缘而虑忘。听上去很高大上的,对吧?但在我这里,在生死面前,这些回答都没用。禅宗是最实际、最真实的法门,容不得半点儿虚假。会就是会,会就能解脱。不会就是不会,不会就轮回。最后,尚书被问得无言与对,书无语!云门为了彻底折服陈操尚书的我慢心,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拷问他。下面才是重重的一击,真正的灵魂考问。因为陈操是一个很有名的大官,又是一个修行人,据说还是个挺有修行的人。云门也知道他的一些事。云门就说:听说尚书在读法华经,是吗?陈操说:“是的,我在读法华经。”过去很多人都以诵法华经为日课。所以云门就引用了法华经里的一句话。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禅宗祖师都是广学多闻,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法华经有一句话:“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原文好像不是这句,但大意是这样的。“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法华经》原文有这句话。治生产业是什么?就是世间人的工作,不管你做买卖,还是干什么工作,其实都不违实相!但是你得会修。云门要讲的重点,并不是《法华经》里这句话,这是虚晃一枪。如果只是问陈操这样一句话是什么意思,那和前面“什么是教意”没什么区别,就无法显示出禅宗的高妙之处。云门在说了法华经里这样一句话之后,马上问了另外一个问题:“非想非非想天,有几人退位。”这个问题跟前边的所讲的“一切治生产业,不与实相违背”完全没关系。这时候尚书又无语,他当然无语。不仅他无语,一切人天菩萨听了这个问题,都要去撞墙,甚至口吐白沫。所以这时候云门就抓住机会,开始教育陈操,这时火候到了。如果只是问是“什么是教意?”陈操不会答,还无法彻底折服他。那我就再问你一个问题:“非想非非想天,有几人退位?”这个问题,如长剑击山,碎如粉末。陈操听了这样的问题,当时一定是立刻傻掉。不仅陈操,我想大家在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公案和问题时,也都一样的感受。夸张一点,就像五雷轰顶一样。这是什么“鬼问题!”苍天!这才是真正的脑洞大开。我们为什么要学这则公案。这则公案的这个问题,它的绝妙,它的高深,它的美妙,没有什么可以跟它媲美的。它压倒了世间你能想到的最深、最难懂、最诡议的问题。好了,这时云门看到陈操彻底懵掉,就知道可以收兵了。其实祖师问学人问题之前,早就预料到这种结果。所以云门就说:“尚书切莫草草。对修行这件事,你不能大意啊。师生特入丛林,出家人来到寺院出家修道,十年、二十年都不能把这个事情办好,你读了三五本经论,就觉得会修行了?千万不要这样想。这个问题,出家人放弃一切世间之事,专门来思考这件事,用十年、二十年都未必会,你又怎么能会呢?因为在家人很多事缘都没放下,用心不专,心思会被很多事干扰,所以对于思考诸法实相来说会有很多障碍,这也是一种普遍现象,当然不是绝对的,但大多如此。当时云门两个问题一问完,陈操全都是无语。尤其最后一个问题,非想非非想天有几人退位?这个问题就更加让人抓狂了。别说陈操,就是观音普贤、十地菩萨听了都会哭掉,甚至当场昏倒在地。你问天下人,除了真正明心见性的人,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大家了解了吗?我不是问你们会了吗?我是说,大家了解什么是禅宗了吗?为什么叫禅宗啊?这个问题就代表了禅宗。你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才表明你会佛法,会修行,能问就能答。这就是禅宗向上一路,千圣不传的宗旨!也是末后一句的特点。所以最后陈操只能说“某甲罪过,是我的不是。我太草率了。您说的让我心服口服。”这就是整个公案的来龙去脉,大致的一个故事情境。我刚才只是给大家复述了一遍,我并没有明确讲解云门的问题和所谓的答案。大家要想学公案,首先你要能很清晰地把这个公案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当然是背出来。因为这里的每一句对答都包含着修行的妙理和功夫。一问一答,你都要知道祖师的用意在哪儿。在哪里就体现了禅宗修行的妙处?不管他是巧妙的转开,还是主动的出击,都有它超越其他法门的地方,所以才会变成千古疑案,来让大家参询。整个禅宗的修行,可以浓缩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公案里。其实这个公案对于现代人来说,算是稍微比较长的了。我们一开始学公案,比如学南泉斩猫啊!百丈野鸭子飞过啊!药山一物不为啊,几句就完了。但是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我们早期学一物不为那个公案的时候,只是石头和药山简短的几句对白,大家都记不住。我记得在杭州带大家行脚的时候,我让大家复述这个公案,很多人都复述不出来,不是少一句,就是多一句,要么就是中间两句颠倒了。说明众生心一直都是浮着的,没有真正静下心来学法。但是现在,在道场呆久了的人,再背古人的公案,能背下来了。回头再看看一物不为那个公案里的对话,会觉得很好背了。为什么?因为你在道场修行久了,每天都在实修,都在做功课,都在息虑忘缘,对佛理有了更深的领悟,再想那几句话就很容易了。看这则公案,首先你要记得陈操问云门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什么是衲僧行脚事?然后云门是怎么回答他的。你对这些非常清楚,说明你的心都用在学法和修行上,没有杂用心。祖师们说话讲法,问问题,都没有乱问瞎问的,都是有它的用意。这是专业啊!专业的修行大师!不是带引号的“大师”是真正的大师。古人这样专心修行,我们也要这样专心办道,因为你自己选择了修行,你就要深入,就要非常专业。“师父,这也太枯燥了吧?”我问你在世间,哪个不枯燥?你想干好哪件事你不深入就能成呢?你以为世间那些有大成就的人,一天两天就干成的吗?都是废寝忘食,十年如一日的钻研他那个领域,才有了一定成就。别人都在玩的时候,他在那刻苦钻研。有了付出和努力,才有成就的。学法也是这样,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你只看到祖师们自在了,没看到他们是如何精进用功办道,为法忘躯的。所以修行一定要静下心来,才能深入。一开始,我也讲祖师的东西,讲禅宗公案,但是我发现,大家学法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众缘不具足!给你讲那些东西完全没有用,没意义,导致最后你只学了个样子,口头禅,没有实修,没有功夫,解决不了任何现实的问题。但是你在道场时间长了,心沉淀下来了,静了下来,我会逐渐的把禅宗的精华,宗门修行的特点给你指出来!让你看到,修行还有这么一回事,而且是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然后你自己再去悟!再去参!再去练习转身和离念!先做好前期这些善巧方便,再领你入实相门。这个公案大家一定把背下来,反复地参究两人之间的对话。每句话之间的关系,它的用意到底是什么,把它参明白。参禅本身就是修行,不要太执着结果。功夫做到了,结果自然出来。首先第一个问题你就得记住了,什么是衲僧行脚事?这就跟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一样。然后你再记云门是怎么回答的。为什么他要那样回答?你都要去悟,去思惟。云门那样回答之后,陈操不知不觉就被云门牵着鼻子走,是怎么发生这种转换的?这种转换的意义在哪里?这些我们都要去想。这有点像下围棋,本来你是被对方攻击的,你是后手,他是先手。他下了一步,你放弃了,没有跟他,而是转移到了别的地方。你选择的地方会让他担心,无法割舍,所以他不得不放下自己刚才那一手,跟着你下了一着。这就是一种转换,转被动为主动。有智慧的人下棋,不是你每一手我都跟着你下。我会随时离开你这手儿棋,另辟奚径。会下棋的人,他会下一步,想好几步,甚至十几步都要想出来。我是在我这儿布局,还是随你一步,他都会考虑。没智慧的人,人家奔哪儿走,你就跟着去哪儿,永远是后手。禅宗祖师们对机就这么厉害。他不会按常理出牌。有时候你觉得是常理,但那是渗透,突然之间就没有常理了。听说你在家里修法华经,我问你,经里有一句话:一切治生产不违实相,这是常理。但是他马上就来一句:非想非非想天有几人退位?大家这个公案好好看,每天提起来一遍,把它在脑海里复述一遍,然后你才能参!你要是连参什么都记不住,那参禅就变成笑话了。非想非非想天有几人退位?你身高一米五吧。你也会这么转,但你得知道为什么这样转?你在关键时刻,能转的过来。在现实生活中,一有烦恼,你就能想起某某一米几。转身是骗不了人的,要活泼泼的,特别的快。非想非非想天有几人退位?阿罗汉有三毒?本来阿罗汉已经没有三毒了,怎么成了有三毒了。佛还有没有烦恼?有!为什么有烦恼?因为鸡没有烦恼!当然,下转语,回答这样的问题,得看跟谁讲,刚开始学佛的,你知道没那个根基和悟性,就别这么转了。就正常说人话,说正常人的话,别学着学着学神经了,见谁都非非想有几人退位?今天我们这则公案就学到这里。 云门公案续    昨天我们学习了云门禅师和陈操尚书的一段公案。这段公案的原文我在讲解时落下了两句。这两句在这个公案里还是很重要的,所以今天我把这个公案补充几句,跟大家再把这个公案温习一遍。陈操尚书,他与裴休、李翱是同一时代的人。陈操与云门,裴休与黄檗,李翱和药山,他们都是很好的师生关系。陈尚书当时也是一个爱好禅宗的人,凡见一僧来,先请斋,顺便勘辨僧人。一日云门到江州,陈操也是请斋,想借机勘辨云门,便有了下面这个公案。昨天我在复述陈操问云门的问题时,落下了两句没有讲解。这两句是:“儒书中即不问,三乘十二分教自有座主。”昨天我直接就讲到“作么生是衲僧行脚事。”是我大意,在给大家开示时,忘了交待前两句话。为什么说陈操所说的这两句话也很重要呢?是因为后面云门问的问题和这两句话有关,正是因为陈操的问话中有这个细节,才导致了云门禅师后面第一个很尖锐的问题。陈操前面的两句话,一是“儒书中即不问”,然后是“三乘十二分教自有座主”。什么意思呢?儒家的东西我不问了,言外之意是儒家我都通了。他对自己的学问很有自信,也很骄傲。我们看第二句:“三乘十二分教,自有座主。”三乘十二分教,佛经里讲的东西,这个我也不问。我知道你是禅师,你不会回答我这个问题。教下我也都懂了,我也没兴趣问,我只想问您禅宗是怎么修行的。所以,当他这样讲后,云门后面才会提到:“即今且置,我问你,什么是教意?”你不是说三乘十二分教你不用问吗?好像你都懂了。那我就问你:“什么是教意?”在这等着呢。其实陈操尚书的问题也是很尖锐的。要知道他为什么问衲僧行脚事?也就是说,这三句话所含的内容是递进的。儒家是一个境界;教下是一个境界,也就是法师讲的经教、佛经是一个境界;然后衲僧行脚事,就是祖师门下,真正的禅宗,这又是一个境界。通过他这三句话,你就知道他是留心禅宗的,对禅宗非常感兴趣。陈操一下就问到了禅宗学人最关键的问题:禅宗怎么修行?他说,儒家和经典讲的什么,我都不问了,我只想听听禅师说宗门是如何修行的。  云门禅师是禅宗五家之一的一位祖师,在禅宗史上名气超大。慧觉禅师在《禅林僧宝传》中这样记载:“偃契悟广大,其游戏三昧乃如此。”“偃”就是云门文偃禅师。又赞曰:“余读云门语句,惊其辩慧,涡旋波险,如河汉之无极也。公之全机大用,如月临众水,波波顿见,而月不分。如春行万国,处处同至,而春无迹。盖其妙处,不可得而名状。所可知而言者,春容月影耳。”通过慧觉禅师的描述,我们也能看到云门禅师的悟境和功夫。云门禅师听到陈操问他什么是衲僧行脚事,他很淡定。祖师的解脱智慧、见性功夫、转身表现在哪?处处都能转身,处处都能不染,都能不住,又不滞于不住。他很巧妙地在陈尚书的问题里摘出了一个也很刁钻的问题,你不是说你不问教意吗?我还是问问你,“作么生是教意?”吧。就像法达去见六祖,六祖知道他的名字叫法达,先不问他经教里的事,先用他的名字来说教。六祖说:“汝名法达,何曾达法?”你叫法达,你达法了吗?再比如玄机比丘尼去见雪峰。一见面,雪峰就问:“从哪儿来?”玄机比丘尼回答:“从大日峰来。”雪峰问:“日出也未?”你从大日峰来,那太阳出来了吗?喻义是你见到本性了吗?玄机比丘尼也很厉害,因为雪峰禅师的名字里有“雪”字。她就说:“如果太阳出来了,你这雪峰怎么办?”你这雪峰不就被太阳融化掉了吗?这一轮对机,玄机比丘尼略占了上风。但雪峰并没有着急,他还有后招。就是最后离开时,袈裟拖地,大好一丝不挂那段。我们看古人在对机时,会在对方的名字、住处、谈话中找一些机关,来为自己辩论作辅助,草木皆兵,随机运用。祖师们的智慧,他们的辩才和禅机是非常快的。所以,云门这个时候说,你不是说三乘十二分教自有座主吗?那好,我问你:“作么生是教意?”这是昨天给大家开示落下的内容,今天补上。这样再看这个公案,就更完整了。“儒书中即不问,三乘十二分教自有座主”这两句忘了讲了,所以就没强调云门问这个问题(作么生是教意?)的缘起,他问的问题跟这个是有关的。其实云门的问题也含有这样的意思:你问的太高了,咱先别问衲僧行脚事,咱还是回到教下来。你不是说教下自有座主吗?我问你作么生是教意?这个时候,陈操也是大意了,他觉得这个问题不难啊,他就很从容地说:“黄卷赤轴。”如果云门没有修行的话,这一句话下来,就不知道接下怎么应对。云门说:“黄卷赤轴,那是语言文字,我问你什么是教意?”云门这一句,始终紧扣他的问题。犹如须弥山,谁也搬不动这个致命的问题。他知道这个问题,你谁来了都回答不出来。不管你说什么,我都能给你驳回去。因为禅师不按照常理出牌,他不会给你说出一大堆道理来。说理自有佛,说禅那得是禅师。就像仰山和沩山,沩山问仰山:“你看涅槃经看得也挺熟的,我问你,涅槃经里边有多少卷是佛说,多少卷是魔说?”涅槃经里确实有一卷在讲佛是怎么说法的,魔是怎么说法的。沩山就拿涅槃经里这个事来问仰山:“多少卷是佛说?多少卷是魔说?”仰山回答到:“全是魔说。”云门问什么是教义,你怎么回答,他都能给你驳回去,只要他想反驳,他就有这个能力和信心。这就是辩才无碍。云门说,你这黄卷赤轴不行,我问你什么是教意。陈操说:“口欲谈而辞丧,心欲缘而虑忘。”云门说:“口欲谈而辞丧,为对有言。心欲缘而虑忘,为对妄想。我问你什么是教意?”这时候,就算是佛站在云门禅师面前,如果按照佛经里的回答,云门一样不认可。就像我们读维摩诘经里面论不二法门那一章,诸菩萨再怎么论,都不是真正的入不二法门。问到维摩诘,他默然不答。文殊才说:这是真入不二法门。虽然维摩诘什么也没讲,只是默然,但那才正是默契和相应。所以就算是佛来,如果按照佛跟其他菩萨讲法的那种境界,祖师都不会认可。所以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祖师这一门超出其它法门的地方就在这里。千佛也耐何不了他。你这个口欲谈而辞丧,心欲缘而虑忘,那都没用。在关键的时候,你解脱不了,都是文字空理,毫无意义。陈操被云门两次逼拶,知道再怎么说也不行了,理屈词穷了,该讲的也都讲了,最后只能无语。这时候,如果说这则公案到这就结束了,其实从心里来讲,云门的回答未必能让陈操信服。云门只是问了一个什么是教意的问题,衲僧行脚这件事,陈操还搞不明白呢。好,你不是想搞明白什么是衲僧行脚吗?后面就让你搞搞,看你搞的明白吗?下面就引出了云门第二个,也是最绝妙的问题。这个问题,虽然是一个问题,但也是真正回答了陈操的问题:“什么是衲僧行脚事。”只不过,云门的回答,尽大地人都不会。若会,也得脑浆蹦裂。陈操宴请云门,云门肯定要打听了解一下陈操这个人。他是尚书,当时又是很有名的佛教徒。云门知道陈操是一个修行人,知道他在家读法华经,所以就问:“听说你在家读法华经,是吗?”陈操如实回答:“是的,我在家读法华经。”云门说:“法华经里有一句话: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说到这儿,陈操还不知道云门的问题,下面突然间这个问题就来了。“非非想天,有几人退位。”如果云门只是问陈操法华经里那句话什么意思,这个好解也好讲,就像我们常说,佛在一切处,一切法皆是佛法。这都是教下的理论,都是把你奔识心里带的,不能解脱,都是知解的,是佛说的方便法,为了将来把你带入如实法,也即真正的自证圣智境界,禅宗的境界。所以说,云门这时突然之间就把问题转折了,后面这个问题跟前面那个完全不相干。我在公众号里写观音普贤、十地菩萨看到这个问题都得口吐白沫,一下就撞墙去了,他没有办法不撞墙。你就知道为什么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百千大众都在那瞪眼,不知道为什么正法眼藏就传给你迦叶了,都在那里瞪眼,没有一人会。云门接着说:“非想非非想天有几人退位?”哇,这个问题,宇宙第一问题,所有的公案,禅宗最精深的地方,就在这个问题里。你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一点都含糊不得。你拿这个问题去问所有修行人,只要对方在那里跟你吱吱唔唔,他就不会。就像迦叶说:“倒却门前刹竿著。”所有人都不知其义。像佛陀告诉央掘摩罗:“我从贤圣法来未曾杀生”这句话一说出来,难产的婴儿就生出来了。为什么一讲这句话,孩子就生出来了?这是千古奇案,公案就是这么来的。像南泉禅师提着猫对大众说:“道一句,道得即救得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天啊!道哪一句啊?这什么跟什么啊?道哪一句就救了这猫啊?所有人看到这个问题,都会一头雾水。我们就知道禅宗修行是那么简单的吗?不是。你就知道,非想非非想天有几人退位?当时这一问,陈操立刻蒙掉。不像前面那两次还能对上话。这个问题一问,当时就无语,就懵了。我文章里写口吐白沫,直接昏倒在地。这时候,云门见机,就可以呵斥教育他,修行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他就心服口服了。云门说:“尚书且莫草草。”修行别那么草率。“三经五论,师僧抛却,特入丛林。十年二十年,尚不奈何。尚书又争得会?”出家人扔掉世间那些经论,来丛林道场里出家修道,十年二十年都搞不清楚这个事,你又怎么能会呢?这时候云门就可以斩钉截铁地说你不会。陈操就会心服口服,说:“某甲罪过。”我们学禅林宝训,讲黄龙慧南去见石霜楚圆禅师。黄龙慧南当时也很有名,在丛林里被大家赞叹,认为他是个大修行人,已经开悟的人。大家都都这么传他。他到石霜楚圆这里,石霜楚圆也听说过黄龙慧南禅师,一开始很恭敬他,尊重他,因为大家都传他是个得道的人,石霜楚圆当然很看重一个人的修行,想要跟他同坐。黄龙慧南问法,石霜楚圆就说:“你也蛮有名气的,你不要给我礼拜,也不要这么恭敬,咱们有什么事就坐下来商量,不要提问法,我不敢当。”黄龙慧南当时已经名声大噪了,被人传得很厉害,石霜很谨慎,不能大意。万一人家真开悟了呢。后来,谈话之中,他问了黄龙慧南一个问题,想考验一下他是否真的开悟了。就是洞山末后一句,洞山和岩头禅师的一个公案。这么一试,黄龙慧南完全不懂,石霜楚圆就哈哈大笑,确信黄龙未悟,这样我就可以当你老师了。后面几天,再见黄龙慧南时,也不恭敬,也不热情款待了,还经常骂他。因为他徒有虚名,确实不会末后一句。这是今天我把昨天落下的一些内容补上,希望大家对这个公案有个全面的了解。每则公案,我们都可以有自己的领悟。有人觉得云门禅师说的“曾问几人来?”有他实际的想法,才那么问的。这个我们不得而知,这不是要点。从整个公案的禅机和对话来看,曾问几人来,就是一种智慧和方便,我说过,它的作用是一两拨千斤,不声不响地把被动转为主动了。是暗度陈仓,在你完全没发觉的情况下就把你老窝给端了。这一句话就决定了这次论法的胜负。本来是你问我问题的,我就这么一句,就把你给问了。胜负在这一句就已经定下了。只要你顺着我这问题回答,不管你怎么答,你忘了自己的问题,而是跑到别人的问题里,你不会修行。只要你进入我的问题里,就已经输了。如果陈操当时就能转过来,“您这问题也放一边,我就问您什么是衲僧行脚事?”这样的话,就厉害了。他没有这样,那云门心里就有数了。那只能是枉称陈尚书,宗门这一门还没有入门。公案我们从头到尾要仔细看,哪儿哪儿别落下。好了,这个公案就跟大家学到这里。

    2022-06-02

  • 谁才是那个需要被救助的人

    谁才是那个更需要救助的人我的弟弟在国外工作,他只身一人,家人不在身边,现在身患重病,非常严重,已经送进重症监护室,处于昏迷状态。现在他身边只有他的同事在护理。我怎样才能帮助他?我心里很乱,所学的佛法竟一点用不上。求助师父,求助佛菩萨,我该怎么办?我打算立刻飞去看望他。答: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亲人发生一些变故和问题。我们从来没有认真反思过到底是亲人发生了什么问题,还是我们出了什么问题。在我回复你的求助前,希望你能静下心来,把你的心先从弟弟那里收回,收回到你自己这里来,然后再听我的回复。只有这样,才真正能帮到你,或许也能帮到你弟弟。首先,你要知道,这件事的中心并不是你弟弟,而是你。并不是你弟弟出了什么事,而是你。你弟弟现在处在昏迷状态,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而且,他并未向你求救。现在痛苦、烦恼、焦虑的是你。从你向我发来的求救信号来看,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你。不幸发生在你身上,而不是你弟弟身上,虽然你很难相信这一点。但这才是事实:现在更需要被救助的是你,正患重症的也是你,更可怜的也是你。而不是你弟弟。如果你无法理解并相信这点,你不但无法帮助你弟弟,你还会把自己送进深渊。众生之所以会痛苦和烦恼,正是因为他们被表象所蒙蔽,而不能看到事情的实质。这件事的实质是:你弟弟只是经历他人生中一定要经历的事,没有人能改变他的命运,连诸佛和上天也无法帮助他,除非他在他病痛前已经觉悟。你却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平静或痛苦,你可以在此刻改变自己的经历和命运。你现在求助于我,而我会按照佛陀所教我们的方法告诉你如何去面对这件事。你要做的事,只需要明白没人能帮助你弟弟,并且,这对他来说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灾难或不幸,除非他现在和你一样焦虑,而这,仍然没有人能改变。接受这件事的发生,是你对你弟弟最好的帮助。你甚至可以用微笑和喜悦来祝福自己的弟弟躺在重症监护室,即便此时他可能非常痛苦。如果是我的弟弟或父母,或者我非常爱的人发生了这样的事,我只会送给他一份平静的等待,等待那不可逆转的事情按照它的因缘去发生,而不是用痛苦或担心来期望这件事按照自己想象的去发生。我们凭什么认为按照我们期望的去发生就是好事,而按照因缘发生,就是坏事呢?每个人都会死去。怎么死去,完全不可怕。带着恐惧和抗拒死去,那才可怕。如果是我的亲人发生了这样的事,我可能会坐飞机飞到他身边,安静地陪着他,我不会大哭大叫或者向他投放任何负面的信息。我也有可能立刻把这件事放下,只是做好自己眼前的事,但我唯独不会去痛苦和焦虑。那毫无意义,并且非常愚蠢。我知道,我的焦虑和痛苦会传递给亲人,而你竟以为难过才是为他好。你的状态直接影响你关心的人的状态。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在救你弟弟前,先救你自己吧。当你自己真正从这幻梦的泥潭中拔出来时,你会发现,根本什么都没发生。你弟弟,他的重病,你,还有你的焦急,这一切,都是一个笑话,一个梦而已。 

    2022-06-02

  • 诸佛愿力

    诸佛愿力今天读坛经,再次读到五祖送六祖渡江。五祖云: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每次看到这里,都会被祖师一腔弘法的精神和热心感动,也看到祖师心心相印,共担如来的默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作六祖,把这番话当作佛与祖师对我们的嘱托,我们就会时时提醒自己不负佛子使命,于修行和利他,丝毫不敢懈怠。事实上,我们本来都是六祖,于弘法利生,人人有份。今天还有禅宗法门流传于世,还有许多人如实修行,真是不可思议。所以,经云:佛法不可思议,众生不可思议,佛力不可思议。五祖告六祖云:今后佛法,由汝大行。在我看来,“汝”者,非唯六祖,乃你我也。在今天这个法门萧瑟,人心不古的时代,能够牺牲自我的利益,发心修行正法,护持正法,弘扬正法,是你我佛子的重要之责。若你我曾经受益于佛法,即不可吃水忘记挖井人,乘凉只顾眼前树。今世后辈学佛者,都赖正信佛子,能正修行,发菩提心,荷担如来家业。若依今日世况人根而论,今人能修禅宗最上乘法,谁说不是过去祖师再来示现?故不可妄自菲薄,自谓无能,拱手退缩,将弘法利生之事,一味交给他人。若如是,祖佛见之,定当垂泪。牺牲和付出表面上看是为了别人,实际上不过是为了借助别人而放下对自己的执着罢了。所以,牺牲是觉悟和解脱的必由之路。如果你在修行这条路上从来没做过任何牺牲,你还没有发菩提心,很有可能说明你的我执从来没有松动,或者你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关键的问题。你所有的烦恼,就是因为没有放下自我,没有利他之心所致。每日所思所想,就算是修行,都是围绕着自己,当然很难真正获得解脱。解脱者,从对自我的执迷中解放出来。佛说发菩提心,自利利他的意义正在于此。愿力是修行中最大的力量,六祖说:常念修行是愿力法。佛说止息,只是止息妄想烦恼一切有为生死颠倒之法,非说止足愿力诸佛慈悲。诸佛菩萨,愿力无尽,为诸众生,示现无尽。故有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有诸佛祖师生生世世倒驾慈航,利益众生。圆觉经云: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又云: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故学法之人,欲得速成菩提,当发大愿。愿力,即是佛力,佛力即是佛心,无二无别。欲得见性,当得佛力,能得佛力,无事不办。

    2022-06-02

  • 吾辈之乐

    吾辈之乐今天道场的菩萨做了一个“禅院的日子”的小视频,分享给大家后,大家都被道场的快乐生活感染,都想来道场,过这样的生活。我也写过“行者的禅院”这样的文章,看过的人纷纷发来消息,打听禅院的地址,也想来这里生活和修行。道场的同修不是每天都像视频里展现的那么快乐。而是在大多数时间里,大家都安静地做功课,独处,做自己的事。你想来参加我们的共修,你要做好准备,你要放下很多,你要耐得住寂寞。如果你想来这里,你每天要坐禅、读经、坐在廊下发呆,可能一上午或一整天都无所事事,你可以吗?你看到的我们的生活只是修行成果的一个呈现,是一个小花絮,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笑声时时盈满禅院。你看到禅院里的每个人都带着笑脸,都无忧无虑。那笑脸不是因为我们有很多事可做,过得多么充实,而是心安住在一个地方,每天享受无事和轻安,从内到外自然散发出来的快乐。如果你被我们的快乐感染,要知道,你看到的快乐只是大海中的浪花,只有沉静的心海上才能浮起那样快乐的花朵。想要那样的快乐,先去安静自己的心吧。如果你也想获得这样的快乐,你需要息虑忘缘,万缘放下,安静下来,深入修行。当你的内在发生了转变,从有依变成无依,从抓取变成安住,能真正静下心来一个人独处,无论在哪里,你都能获得这样的快乐。那时,你就不再为了这锦秀之上的小花而欢喜,而是从内心深处频繁地涌出法喜。这法喜,从智慧生,从禅悦有,从清净来,从无事起。祝你也能获得这样的快乐,过上这种无挂碍,无忧虑的生活。不是因为有事而快乐,而是因为无事而快乐,那才是永久的快乐。不是闹哄哄的快乐,不是因为吃了什么才快乐,而是不再需要快乐来填补内心,那才是真快乐。乐心已灭,无苦无乐,乃是吾辈之乐。求有心灭,无求之乐,乃是吾侪之乐。生灭心灭,寂灭之乐,乃吾等所求之乐。有缘人,愿你不仅被我们脸上的笑容打动,更被我们内心的法乐所打动。

    2022-06-02

  • 无苦无乐,乃名大乐

    无苦无乐,乃名大乐今天我们这段开示选自《涅槃经》,是关于涅槃之乐的,非常的重要,大家认真听、仔细听。而且我建议大家以后这一段每天读一遍,每天都要读啊,这是你的座右铭。这段经文是:《大般涅槃经》:“复次善男子,譬如宝藏多诸珍异,百种具足,故名大藏。诸佛如来甚深奥藏亦复如是,多诸奇异,具足无缺,名大涅槃。复次善男子,无边之物乃名为大,涅槃无边,是故名大。复次善男子,有大乐故,名大涅槃。涅槃无乐,以四乐故名大涅槃。何等为四?一者断诸乐故。不断乐者则名为苦,若有苦者不名大乐,以断乐故,则无有苦,无苦无乐,乃名大乐。涅槃之性无苦无乐,是故涅槃名为大乐。以是义故,名大涅槃。复次善男子,乐有二种:一者凡夫,二者诸佛。凡夫之乐无常败坏,是故无乐;诸佛常乐,无有变异,故名大乐。复次善男子,有三种受:一者苦受,二者乐受,三者不苦不乐受。不苦不乐,是亦为苦,涅槃虽同不苦不乐,然名大乐,以大乐故,名大涅槃。二者大寂静故,名为大乐。涅槃之性是大寂静。何以故?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大寂故,名大涅槃。三者一切知故,名为大乐。非一切知,不名大乐。诸佛如来一切知故,名为大乐,以大乐故,名大涅槃。四者身不坏故名为大乐,身若可坏,则不名乐。如来之身金刚无坏,非烦恼身、无常之身,故名大乐,以大乐故,名大涅槃。为什么我们要学这一段?因为佛法、佛道是一条长远之路。如果你对这一实相不清楚、经常忘记的话,这条路你走不远。走着走着,你就会退失道心,被过去的习气带走了。又开始去干嘛呀?追求快乐。意识的特点——无明,蒙蔽佛性。就是要追求快乐。追求什么快乐?六识、感官的快乐,有觉受的快乐,包括像禅定、四禅八定,那都是不出识心,都是无常之乐,生灭之乐。我们看看诸佛之乐到底是什么乐,涅槃之乐。涅槃之乐是什么乐?以诸苦息灭,寂灭为乐。也就是说,修行这条路最后要达到的是以寂灭为乐。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对此,你要时时铭记在心。诸佛所求的是一种什么乐?寂灭为乐。如果你要修行,你要对这一实相和这一目标非常明确。其实这一实相、这一目标在每一个当下都能完成,只是你经常忘失,只是你经常被过去的习气带走,离开当下。我们对这一实相领悟得越深,你越能安住,你越不会再去造业,不会再去追逐六尘,不会让自己陷入烦恼,陷入一个悖论中,陷入一个迷宫里,陷入轮回。我们先看《涅槃经》中的这一段经文:“复次善男子,譬如宝藏,多诸珍异,百种具足,故名大藏。诸佛如来甚深奥藏亦复如是,多诸奇异,具足无缺,名大涅槃。复次善男子,无边之物,乃名为大,涅槃无边,是故名大。复次善男子,有大乐故,名大涅槃。”这一段是佛陀回答迦叶菩萨什么是涅槃,什么是大涅槃。主要是讲诸佛大涅槃和声闻弟子所求涅槃的区别。很多修行者对涅槃有误解,导致修行方向出现了错误。什么是大涅槃?这里强调,一是“无边之物,乃名为大,涅槃无边,是故名大。复次善男子,有大乐故,名大涅槃。”我们看这个“大乐”到底是什么?“涅槃无乐,以四乐故,名大涅槃。”佛解释这个“大涅槃”,本来是没有乐的,这里的涅槃就是大涅槃,大涅槃本来是没有乐可言的。但是,为什么叫做“有大乐故,名大涅槃”呢?这里的涅槃无乐是从世谛的角度,诸佛涅槃是没有感官觉受上的乐趣可言,故无世乐。但它有法乐,所以说:以四乐故,名大涅槃。这里讲到,涅槃有四乐。“何等为四?一者断诸乐故。”我们自己反观自己,包括所有来道场的,还有很多在家同修。我们想一想,自己过去的修行经历,大家想一想,我们没有功夫的时候,见地不清楚的时候,经常会被妄想带离了修行,就去追逐有缘,去逐世乐。你这个逐乐之心一起,完了,前面的修行就会停止。逐乐之心一起,烦恼已经粘上你了。要知道功德天、黑暗女如影随形,片刻不离。你一起逐乐之心,你等于是要找苦吃了。只是众生自己不清楚,经常地忘失这个实相,经常地忘掉这件最重要的事情,好了伤疤忘了痛。他逐乐逐到一定程度,受苦了,吃苦了,苦吃尽了,他又忘了,又继续去逐乐。我们看什么是“以四乐故,名大涅槃。”“何等为四?一者断诸乐故。不断乐者,则名为苦。”如果你想实证涅槃之乐,第一先要断诸世乐。有的人可能就不理解了,为什么“不断乐”是苦啊?“不断乐”应该是乐啊,怎么是苦呢?这里的“乐”就是世间法里的二法,是无常的二法,这里的“乐”也是无常的乐,它的本质就是苦、是空,是无常的、是不真实的,它只能诳惑无知之人,诳惑无明的众生,欺骗那些没有修行的人。菩萨、诸佛有了智慧,就不能欺骗他。他就会经常守护自己的六根、守护好自己这颗菩提心,就不会再去逐乐。逐乐就是逐苦!大家记住这一点,因为我们经常会忘失。所以说这一段我希望大家每天都要读一遍,最好背下来。每天早晨起来读一遍,晚上睡觉之前读一遍,要不停地告诫自己。“一者断诸乐故。不断乐者,则名为苦,若有苦者,不名大乐。”只要你还求世乐,就必定有苦,有苦就不是大乐,不是大乐就不得大涅槃。“以断乐故,则无有苦。”你不再去追求快乐了,所有求乐之心寂灭了、熄灭了,苦自然远离你。诸苦灭尽,是名涅槃。随着修行的深入,你求乐的习气逐渐减弱。虽然你还会起念,但是没有起现行,就是没有去做那些逐乐的事,没有真正去付诸行为、行动,没有继续熏染过去的习气,慢慢这个逐乐的心、求乐的心就没有了,那就是断乐了。“以断乐故,则无有苦。”只要你这个心还不安住,还不安分,总想这玩玩儿去,那儿干点什么,再去吃点好吃的,再去买个房子,弄个车子,再去组织个家庭,再去生个孩子玩玩儿,这是给自己又挖了一个大深坑,那个苦是无有边际的。因为你这个心一起来就停不下来了,一旦你又去做这个事情,你就没办法停下来。“以断乐故,则无有苦,无苦无乐,乃名大乐。”总结一下就是“无苦无乐,乃名大乐。”这是一句金句、座右铭,我们大家要时常地提醒自己“无苦无乐,乃名大乐。”所有在这条路上能够走得长久的,一定是能看到“无苦无乐,乃名大乐。”无苦无乐,是觉悟者的一个常态,他会安住在这个“无苦无乐”的状态。一个好的修行人,他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会自己提醒自己,一旦他起心再去染污的时候,再起那个偷心、贼心的时候,他会想起这句话来“无苦无乐,乃名大乐。”只有这样,只有时常忆起这一个实相来,我们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直到圆满菩提。我们才能够彻法源底,才能够真正达到解脱,达到大涅槃。如果你忘失了这一点,等于这个伤疤还没好,你又继续去伤害它,那个无明之疤永远也好不了。这时你说什么烦恼即菩提,无明即佛性,完全没意义,是自欺欺人。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无苦无乐,乃名大乐。”我们在道场安住,平时散步,出去行脚,坐禅、读经,在一起聊天,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过简单的生活,偶尔开个玩笑,甚至搞一些小的娱乐活动,大家在一起玩得很开心。这些都不会染污,不会形成苦,它只是生活的一种放松状态。就算你吃到好吃的东西,也会觉得美味,听到好听的音乐,你也会觉得动听。虽然这些也是乐受,但你不住,过去就完了,这也是涅槃之乐。而你到世间,你建立家庭,你搞事业,你追逐五欲六尘,你会迷失在里边,愈演愈烈,没有自制,不能自拔。你没有时间修行,忘失修行,不识真理,就会堕落在世乐里。没有诸佛菩萨、没有善知识、没有道场、没有同修们的加持,你很难出离生死轮回。在世间想要获得大解脱,是非常难的。我们在道场修行,很多人都觉得改习气,转变思想,放下各种观念和知见,都会非常难,经常按耐不住自己,经常想奔家跑,奔世间跑,奔外边跑,总是想去做些点什么来让自己安心,无法安住无为。所以这个习气的转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需要你跟它抗争到底,跟烦恼、跟自己的习气周旋到底。修行首先得了解实相是一个什么状态,你得先认可这个状态。你自己反观自己这么多年的修行经历,是接近这个状态,还是远离这个状态?是趋向这个状态,还是背离这个状态?也就是无苦无乐的状态,首先反问自己,你认可这样的状态吗?通过你自己的实际经验,来验证佛说的是不是真实的?即便我们做不到,但我们从理性上先认知这一点,相信这一点,然后我们就可以付诸行为。付诸行为就是付诸实修,进行专门的训练。“无苦无乐,乃名大乐。涅槃之性,无苦无乐,是故涅槃,名为大乐。”这个“涅槃之性”是指实相,本体,真实。真实之中没有苦乐,所以说涅槃名为大乐。“以是义故,名大涅槃。”因为断了所有的苦与乐,所以叫大涅槃。后边“复次善男子,乐有二种:一者凡夫,二者诸佛。凡夫之乐,无常败坏,是故无乐。”凡夫的乐,它是无常的,它不是恒常的,而且它会带来空虚,带来烦恼,带来苦,所以它不名为乐,“是故无乐”。凡夫认为的那个乐是一种假象。我没看到任何世间一个没有觉悟的人有永远的快乐,如果能在世间生死法中找到常乐,那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世间的福报再大,人再聪明,有再大的才华和能力,如果不觉悟的话,他能找到常乐,那是不可能的。他一定会受苦,一定会有无量无边的烦恼。即使表面看上去他挺风光的,八面玲珑,人人称赞,但是他的苦、他的烦恼,一定会现前。你有多少烦恼,他就有多少烦恼。因为这都是人的根本无明造成的,根本无明不解除,人是无法离苦得常乐的。他所获得的快乐一定是感官觉受上的无常之乐,是识心的快乐,感官会坏掉的,识的快乐也会消失。所有依外物、外境建立起来的这种乐趣都会消失的,所以这种乐是虚幻的。它消失的时候你怎么办?就比如说男女、夫妻、恋人在一起好的时候,真的就像掉入蜜里一样,到了天堂一样,对方突然变心了,对方突然得病了,对方突然之间离你而去了,那时候你的苦是翻倍的。包括你对子女的爱,对父母的这种依恋,都会让我们受极大的痛苦。你越幸福,失去的时候就会越痛苦。所以世间之乐是无常败坏虚妄之乐, 并不是真正的乐,这是凡夫之乐。“凡夫之乐,无常败坏,是故无乐。”“诸佛常乐,无有变异,故名大乐。”这第二段主要写诸佛之乐,恒常不变。也就是深入讲解大涅槃之乐有什么特点,我们了解这个特点,才对涅槃之乐生起信心。“诸佛常乐,无有变异。”这是涅槃之乐,诸佛之乐最大的一个特点,和凡夫之乐是不一样的。凡夫的心会有起伏,他所得的快乐会有变化,会转变为痛苦。而“诸佛常乐,无有变异,故名大乐。”此乐是恒常的,是不坏的。“复次善男子,有三种受。”受有三种,这里其实都是在讲跟乐有关的,跟世间乐有关系的受。“一者苦受,二者乐受,三者不苦不乐受。不苦不乐,是亦为苦。”佛在讲,一切的觉受,如果你贪着,你住的话,都是苦。包括不苦不乐受,也是一种苦。这个不苦不乐分两种:一个就是凡夫也会有不苦不乐的时候,但是因为有无明,他这个不苦不乐是无常的,是不稳定的,是非觉悟的,并不是恒常的,并不是他领悟了的、确定了的。他是恰巧赶上一个无记的那个状态,是暂时的无苦无乐;还有声闻缘觉的涅槃和解脱,它不究竟,他也认为自己证得了无苦无乐,但是那个还是无常的,所以叫苦。三种受里,一个是苦受,二是乐受,三是不苦不乐受,那不苦不乐受,是亦为苦。“涅槃虽同不苦不乐,然名大乐,以大乐故,名大涅槃。”涅槃也是不苦不乐,为什么它不是苦,它是大乐呢?而三种受里边的不苦不乐受叫苦呢?因为它是受,它没有出识心,它还是无明的状态,没有真正地觉悟。就比如我们有时候,发呆的时候,包括我们有时候打妄想的时候,没有觉悟的人,很多状态也是这样的,也是没有苦也没有乐,但是他会觉得无聊寂寞,并且衍生出各种细苦来。你要说它难受痛苦,也没有什么大的痛苦,反正就是难过,不知道怎么处置自己,这时候的不苦不乐是凡夫的一种识心的受,它不是大涅槃里的不苦不乐。大涅槃里的不苦不乐是没有受的。“涅槃虽同不苦不乐,然名大乐,以大乐故,名大涅槃。”“二者大寂静故,名为大乐。”第一是“诸佛常乐,无有变异,故名大乐。”第二,“大寂静故,名为大乐。”所谓的“寂静”就是我们回到六根的直用直行上来,没有在意识里边去追逐、去思维、去分别,随用随空了。知上没有立知,知的当下不住,空掉了,又不是断灭,知不停地起,但不住于知,这个就是“寂静”。这个“寂静”不是那打坐入定的那种寂静,那种定还是没有出识心的觉受。或者说,有的人突然之间感觉到六根脱落了,山河大地都没了,然后感受到一个“灵灵觉知”那个寂静,那也不是这里的“寂静”。那个寂静让很多人都会修偏,那个还是识心的感受,还是识里边的虚妄法。是因为住了,是一种觉受,是无常的。而这里所说的“寂静”就是我一直在跟大家讲的回到当下,只是假名回到当下,又没有一个“当下”可得。从妄念和思维的住着里出来,假名回到“当下”。这个当下就是从妄念、从分别、从烦恼、从是非、从人我,从这些妄想里出来,是名回到当下。就是该干什么干什么,正常地起心动念,常应诸根用,而不生用想。分别一切法,不做分别想。正常地思维,直用直行,当体即空,这都是寂静。只要你没有住,没有纠结,没有痛苦,那都是本性在起妙用,也即真正的“涅槃”相。涅槃不是在静中,也不是在动中完成,而是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虽然你很清楚自己处在一种不迷的状态,但是你又没有住在一个觉上,没有分别和思维这个觉,你又不是无明,你又不是有觉可得。也没有所谓的灵灵觉知,也没有什么迷惑颠倒。这里的“寂静”、“大寂静”,很多人都会错误地理解,他把动静二法里所体验到的那个静当成寂静了。它只是有那个特点,用世间的“寂静”只能形容涅槃的寂静,但涅槃的寂静并非世俗的寂静。并不是说房间里突然没有声音了,或者是突然感觉很清净,那个感受到的都不是大寂静。大寂静很平常,没有任何言辞可以描述。《法华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维摩诘经》云:“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我们平时穿衣、吃饭、喝茶、倒水,正用的时候没打妄想,很平常、很简单的生活,那一切时,都是大涅槃相。就算山崩地裂,也破坏不了涅槃之相。所以六祖大师说:劫火烧海底,涅槃相如是。会了就很简单,举手投足,无不是涅槃。而且会知道怎么保任,不会再去求一个寂静。那个求得的、体验到的,有所住的,都不是大寂静,不是涅槃相。也就是说,这里的大寂静就是无苦无乐,生灭心灭。你不逐乐了,就寂静了。你这个妄心歇下来了,妄心一歇,歇即菩提。你刚要想去造业,刚一起贪心,刚要生起嗔心,这时候你觉知到了,拉了回来,又回到平常的状态,这就叫大寂静,这就叫无苦无乐。所以,一切法即涅槃相,并不是让你去造业,去搞贪嗔痴,继续染着世间之乐,然后骗自己说,这都是涅槃相,都是寂静。这是妄想,是自欺欺人,又错误地理解了涅槃和寂静。乐心不除,苦即不灭。有人跟你讲现在有个赚钱的买卖,你拿一万能赚五万,你本来有这一万还挺快乐的,没有任何苦恼,还能维持你好几年的生活。但是贪心一起,你为了赚五万,把这一万给他了。第二天人就没了,你这一万打水漂了,难过得要死。“我这一万块钱,我坑了多少人才骗这一万块钱,又让他给骗了……”哈哈,有点夸张,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屡见不鲜。你别认为修行人就没有贪的,就不会被骗。太多了,有太多因贪财被害得非常惨的人。大家一定看好自己的念,你一起逐乐的念,一起贪嗔痴的念,立刻回来,回到我们平时每天的这种生活,这种最简单、最平常的生活中来,让自己的心习惯平常,习惯无苦无乐,这就叫寂静,叫涅槃。当然这种生活的状态你不能去分别它,也不要去住着它,别刻意为之。既不要把自己弄得那么紧张,碍板着自己不乐。也不要逢人就讲,我每天心态可好了,你们也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有这样过度的心,没办法平常。这是“二者大寂静故,名为大乐。”“涅槃之性,是大寂静。何以故?远离一切愦闹法故。”所谓“愦闹法”,就是执着六尘、人我是非、我慢、我相、贪嗔痴慢疑等等。远离这一切愦闹法故,名大涅槃。“以大寂故,名大涅槃。”如果你对这个大涅槃的性、相、貌、状态不了解的话,你随时都可能掉入无明、掉入轮回里。涅槃就在眼前,轮回也在眼前,一念迷即轮回,一念觉即涅槃。你别老想我死了以后有没有轮回,那都是妄想。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进入轮回,你不是在轮回里就是在涅槃里。一念迷即众生,一念觉即佛,一念觉即大涅槃。前面讲到两点。一,“诸佛常乐,无有变异,故名大乐。”“二者大寂静故,名为大乐。”我们看第三点。“三者一切知故”。这个“知”就是觉,并不是有东西可觉,也不是有东西可知,就是了解实相,领悟实相,不会再迷了,不会再犯愚痴了,不会再起无明了,这叫“一切知”。什么是起无明啊?你迷于自心境界,又去抓到空,这叫起无明。你知道是幻化的,你知道都不真实的,但是你没有功夫,你有习气,你又去追逐幻尘了,这叫不知。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你一念不知你就不会离,你就会染,你就会着,你就会住,你就会生烦恼,你就会在那里撕扯。“三者一切知故,名为大乐。非一切知,不名大乐。”凡夫他没有一切觉,一切知。所谓正遍知,一切智,一切智智,就是这世间没有任何一个问题能让你生起困惑,因为你抓住了根本。你不用去解释稻子几个月长起来的,你也不用去钻研雾霾是怎么形成的,这些东西都不用你去知。你知道这一切相都是从妄念起,从心生,没有实体,对这一点非常清楚,不会忘失,这叫“一切知”。你知道一切法都是妄念、名相、识心所计,非有实法。这叫一切知。而不是说我具体地知道每一件东西怎么来的,并不是指那个,是指知道万法的根本,知道实相,觉悟诸法实相。这里既有见地,又有功夫。知解的不算,理上这么认识到了,但是我行为上还是做不到,这并不叫“一切知”。这叫知解和妄想,不叫“一切知”。这里的“一切知”是解行相应,是知行合一。当然这个是需要我们训练,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修行,需要我们不停地去做功课、听经闻法,是一个整体修行的结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成的。但是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目的,这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你对这一点要确信。只要你离开了这条路或者离开了这个方向,赶紧及时拉回来。甚至你一时退失道心都没问题,只要你及时觉察,再提起道心,勇猛精进,一样能成就。《涅槃经》里面讲了,其实并没有真正的退失,只是暂时退了。退完之后,你有善根,还会遇到其他因缘,还会继续前行。这是第三:“三者,一切知故,名为大乐。非一切知,不名大乐。诸佛如来一切知故,名为大乐,以大乐故,名大涅槃。”“四者”,第四,“身不坏故,名为大乐。”这个大家千万不要理解错了。“师父,这身不坏我怎么也理解不了,人都会死啊。”什么意思?佛性不坏,法身不坏,这里是讲的是法身,不是指肉身。法身是指智慧,指真如佛性。智慧是不坏的,佛性是不坏的。你的心性、佛性是不会坏的,而凡夫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佛性,他把肉身当成自己。凡夫他不知道人身中有佛性,他认为人死了也就完了,他迷迷瞪瞪地又轮回去了。他不知道佛性常住,所以他会造业,他会迷惑颠倒。而诸佛都是法身常住。“身不坏故,名为大乐,身若可坏,则不名乐。”这个“可坏”其实是不了解佛性,不了解诸法常乐我净。声闻乘人认为佛涅槃了,认为佛是无常的,法是无常的,一切是无常的,他不知道佛性是常的。执着色身是自己的本身,身坏了,他就认为一切是无常法。他认为万法是无常的,是生灭的,认识不到不生不灭性,认识不到这个常住佛性才是真实的自己,才是一切众生的本来面目。“如来之身,金刚无坏,非烦恼身,非无常之身,故名大乐,以大乐故,名大涅槃。”这一段看上去好像并不难懂,但它的义理,它包含的东西很多,很深奥。大家每天都读一遍,最好能把它背下来,把这个理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海里。不然这条路你是走不长久的。你走着走着业障一现前,过去习气一现前,你又贪着世间去了。尤其再有点世缘和业力,再牵你,再勾你,你很难安住,你很难不退心。退失了,也是白白地烦恼,白白地受苦,没有任何意义。就像你在路边走的好好的,正常的心智,不可能心甘情愿地掉到那个泥沟里去,是不是?那你掉进去了,一定有原因。除了神经病,肯定有原因。要么你贪玩,要么你不小心,或者你看到底下有个东西非要捡,你掉进去了,把自己弄得浑身脏,然后你说:“唉,我这就是玩儿。”你本意不是想玩,你并不想掉进去,你是没管理好自己,不小心掉进去的。你本来是不想掉到沟里去的。你在上面走着多清净,多开心啊。你非得掉进去弄一身脏,还把自己磕伤了,然后还得洗,还得去治病,这叫自寻烦恼。咱们别自己欺骗自己!不好好觉醒,不好好警觉,不好好走路,不好好修行,就会被烦恼骗,被无明宰割。然后还说:“师父说了,可以退的。”我没说可以退啊,你自己非愿意退,你自己愿意受苦,那就受去吧。如果一退就退到底儿,不用前进了,省事了。你退完了还得走这条路,还得重新再走那一段,是不是?你何必重新再染那一遭呢?我经常劝大家来道场修行,一定别急着回家,在这里多留一些时间,珍惜在道场修行的机会。我并不是说要把大家困在这个地方多少年。有些人刚来十天八天,听我一直劝大家留在道场,他就生起了恐怖心,他就说:“师父,您是要把我们关在这里一辈子吗?”我没有想把你关在这儿一辈子,我养不起你这么久。但是,人们刚开始来道场,就会觉得这里不自由,不如家里快乐,所以无法深入修行。他在这里住久了,感觉好像在监狱里一样,看到大门开了,他都心花怒放。是你自己要走进来的,没人逼你,是不是?但是你要知道,这里是一个戒无明之毒的戒毒所,戒轮回心、生死心的一个大戒毒所,戒贪嗔痴慢疑五毒的戒毒所。虽然这里并没有戒毒的医生,你自己就是你自己的戒毒师。我们利用这个道场,利用这个地方,就是戒我们的无明之毒,戒生死之毒,戒贪嗔痴之毒。真不能随便就把自己放回去,你这毒还没戒掉呢,放回去一碰到缘不是又犯毒瘾了吗?对不对?大家好好在这里戒毒。真的,我没有夸张,也没有开玩笑,这里就是“戒毒所”听上去像是笑话,其实真是这样。赤裸裸的,很真实的一个戒毒的地方。就是你要知道诸佛之乐是无苦无乐,诸佛就是安住在这种我们凡夫认为太无聊太无趣的状态里,佛能在这里安住。而且他安住了,他见到实相就是这样,他会生起大乐。这个大乐就是常住,就是寂静,就是没有苦,一切妄想、躁动的熄灭,对一切都了如指掌,对实相完全了达,对一切无不了知。因为这几个因素,所以称为大乐,这个大乐跟世间人心里的乐,跟我们以前对乐的认知完全不一样。我们以前的乐一定是感官的,一定是识心的快乐。对这一点你不清楚,你就没法修行,你是没办法长住的。你根本就在道场待不久,你待着待着就要爆炸了,一定要跑。这两天陆续地有的人已经跑了,跑了好几个了。就是他无始以来追逐快乐的习气压不住了,他要爆炸了。他觉得必须得给我点快乐,不然快疯掉了。我在这里呆着,每天做重复的功课,吃同样的饭菜,生活那么枯燥无聊,也不能吃好吃的,也不能出去旅游,天天就在这么一个院子里,出来进去就这么几个人,就这么几个景物,太无聊了。虽然也有一些娱乐活动,但就是哄小孩儿玩的东西。除了投壶就是投壶,投得都不想再投了。真的,如果你没有坚定的出离生死的道心,你对诸佛无苦无乐的大乐没有深刻的领悟和实践,你很难在这里坚持修道的,你一定会离开这里。要知道此消彼长啊,人的习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转变的。要么生死心增长,要么道心增长。自己的功夫做到一定程度,那个梗、那个分水岭你过去了,后面就特别轻松了,就一马平川了,就不那么艰难了。可是你没过去的时候,真的会不停地起伏,会有反复,真的会有很压抑的感觉。我最近几天也受你们影响,快要按捺不住了。我好几次要想上二楼,但是那个高度不够,如果摔不死,摔个残废更痛苦。这就是我们过去生中无始以来的那种习气现前了,就是想找点快乐嘛,他就想奔外跑,他就想去吃个大餐啥的,看个电影啊,玩玩儿去,旅游旅游去。你看好多人,他虽然学法多年了,就停不下来,他一定要去旅游。他不能好好地牧牛,没有收摄五根,他忘了诸佛之乐是涅槃寂静之乐,不是你眼根捕捉的那个快乐。那个是烦恼大海,是空的沙漠,什么都没有,只会让你沉沦和迷失。凡夫他根本就没有触碰到烦恼的本质,它一直就是在烦恼里转。《涅槃经》云:“堕烦恼河,亦复如是,未尽其底。”他就是在烦恼河中间不停地迷惑颠倒,根本不能尽其底。“周回轮转二十五有。所言底者,名为空相,若有不修如是空相,当知是人不得出离二十五有。”他一直在里转,就跟做大梦一样,醒不过来。“一切众生不能善修空无相故,常为烦恼驶河所漂。”我们学《涅槃经》,包括前期做的一些准备,我们今天能坐下来,安静下来,能够理解,甚至能够信受《涅槃经》里这些重要的义理,我们会越来越清楚修行的方向,我们会越来越有信心。对未来的道路越来越明确,你会走得越来越稳。你没有别的路可选。诸佛就是安住在这个寂静、无苦无乐的状态里。你不上课的时候,平时自己独处时,没事可做的时候,最好就是三种状态:要么就是看书,要么就打坐,要么就躺床上闭目养神。再加上去散步经行,就这么几种。偶尔放松一下,听听轻音乐。别听那些情啊爱啊那种,情执一起来就要命了,本来就挺躁动的,一听那些歌更躁了。其实咱们道场有不少人离开,都是因为欲望压不住了,贪心起来了,淫欲心起来了,他在这里受不了了。因为大家还都是凡夫,业力现前,抵抗不住,有这些现象也很正常。但只要我们明白道理,好好修行,这些习气是可以转变的。当你的修行,你的智慧,你的定力超过了业力的时候,你就能降伏它。心虽然还会起,但是它影响不到你,你也就难过一段时间就过去了,自己能调整过来。如果你没有功夫,你没有修行的愿力,没有智慧,你就被它淹没了,就一下给带回去了。咱们一定珍惜自己在道场每一天的每一节功课,包括你独处的时候,你要一直提醒自己,没有什么乐可追求了。无苦无乐才是大乐。每天过这种平平常常的生活,每天起来吃饭、做卫生,然后喝口水,休息一会儿,我们上课,诵经,讲经,打坐,然后休息,踢踢毽子,投投壶。不是那个投湖啊,不是投湖自尽的投湖,是做游戏的投壶。我们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但你记住了,这就是戒毒的生活,这就是离苦的生活,唯一的解脱之道,一切众生想要解脱,谁都没法绕开的一条路,没有二路。你越了解实相,越读《涅槃经》,就越会死心塌地地过这种日子。就是你回到家里,你离开道场,你也是过这种生活。你不会再去染污,再去造业,不会再去追逐快乐了。六根、十二入、十八界里什么都没有,叫空聚落。除了你的妄想,除了痛苦,什么都没有。《涅槃经》云:“善男子,凡夫之人,不摄五根,驰骋五尘。譬如牧牛,不善守护,犯人苗稼。凡夫之人,不摄五根,常在诸有,多受苦恼。”这句话我们也要划下来,跟后面牧牛那段一块看。这是要获得涅槃常乐,无苦无乐,诸佛大乐的必修之课。只要你不善守护,犯人苗稼,你就常在诸有,多受苦恼。凡夫逐乐就是逐苦,有乐就有苦,要想无苦,必须断乐。断诸乐故,能够达到无苦。你要相信每天这样修行是趋向涅槃道的,是默契于涅槃道的,默契于实相的。首先要确定这样的信念,明确这样一种方向,然后再一点点去做,去实行它。最后你就很安心了,你甚至是享受这种生活了,就变成诸佛之乐了。这段经文开示,已经写得非常清楚明了了。大家自己多看,多理解,再结合自己的实修,你会对解脱之道越来越有信心。

    2022-05-27

  • 自性自度

    自性自度每个人在他人生中任何一个时刻和一个情境中,他都是那个时刻最好的状态,即使那时他可能深陷烦恼或痛苦之中。他经历的烦恼或痛苦,不过是为了让他看到自己的执着与紧张,然后放下那些执着,他就会解脱。如果他一直紧张或执着,他就会一直痛苦,那是因为,他在那个时刻没有能力和条件选择解脱,而只能选择痛苦。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无时无刻不在完美之中。如果他从一种状态变到另一种状态,那种变化只是一个表象,而真实的他,从来都未曾变化。所以,对于那每时每刻正在进行的心的变化,永远是那个时刻最完美的呈现。只是他的自我,不认识这一点,因此,一次次地与自己斗争,干涉自性的因缘变化,一次次地否定自己,从而让自己受更多的苦。这时,如果他遇到觉悟的人,帮他指出他的问题,他就会解脱。而这问题和解脱,同样是完美的。一旦人认识到当下的心永远是完美的,心开始接受自己,然后他才会真的变得越来越好。这听起来有些矛盾和不可思议。那是因为,自性本来就不是固有的和不变的状态,它会一直变化,从不认识自己,取着自己,与自己对立,到认识自己,不再取着自己,放松自己,直到它完全解放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意识干涉的越少,它实现自我解脱就完成的越快。佛陀和真正觉悟的人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所以,在他们的眼中,一切众生都是自性在他们自己那一因缘和时刻完美的呈现。所以,佛不度众生,即使他终日讲法。他也不会去干涉众生的所为,除非有人求助于佛,期望有所改变。佛陀的出现,他的思想和行为,作为众生因缘的一部分,被有缘众生看到,希望自己能向佛陀学习,这时,佛法才会存在,并发挥作用。众生是自性自度。在他因缘成熟的时候,他就会选择变化,选择亲近善知识,选择修习佛法,选择自在,选择无苦,选择解脱。六道众生,犹如水银,颗颗皆圆。只有意识才会看到问题和缺点,才会看到不圆,才会想改变别人,解决意识虚构出来的各种问题。智慧看到的是圆满,所以智慧的心不会去改变任何现象。因为它知道,所有的现象都是虚幻的。佛法的作用只是引导人们在他愿意改变时,改变自己的用心,从而让自己不再痛苦,而不是改变他在某一时刻外现的样子。众生心即是佛心,一旦他认识自己的心,知道心才是他的实质,便不再逐物而迷心,即得解脱。

    2022-05-27

1541 篇文章

上一页 12

...

37383940414243

...

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