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你与你之间游弋

    在你和你之间游弋我们不停地向外界表达自己,实际上是在和自己对话。我们不停地呼唤一个人的名字,实际上那个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爱一个人,喜欢一种东西,专注于一件事情,我们的心依附于什么,那些,都是我们自己。我们向世界微笑,事实是,我们在讨好自己,鼓舞自己,取悦自己。我们想叫醒一个昏迷不醒的人,事实是,我们因此而自己正在醒来。我们求佛的加持,我们相信佛无所不能。实际上,我们相信的是我们自己,力量和加持也来自我们自己。你渡的一切人与物,它们同时也在渡你。所有外在的人事物都是我们自己。你和一切事物之间并无距离。所有的距离都是错觉,都是不切实际。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造人。我们就是那造人的上帝。我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了世界,创造了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故事。我们所做的一切无不输送到自己这里。一切都在向你透露你自己本来的样子。一切都在为你揭开你神秘的面纱。就算你对一个植物人呼唤,只要你不停地呼唤它,它渐渐地与你重合,它就不再是你之外的植物人。就算你对一个石头表达感情,石头将有血有肉,不再是石头。因为你就是石头,石头就是你,你们不可能是两种东西。世间一切的秘密就在这里:你和你在不停地的游戏。你对外在做什么,外在就对你做什么。因为你就是外在,外在就是你。离开外在,并没有你。你如何对待万物,你就是那如何。因为你并不是一个人,而只是一股力量,在你和你之间游弋。你越相信这一点,你就会越柔软,越慈悲,越有力量。向风低语吧,向细雨倾述,向墙壁、瓦砾、泥土、干枯的树枝和铁片说话,向一辆汽车表达感谢,它们是你体内的无数细胞,它们构成了你的眼泪和血液。不要以为它们什么都不懂。你是什么,它们就是什么。它们是你内在的舟楫和桥梁,是你体内的流水与波浪。一切外在都是你身体的延伸。它们被称为法身。经云: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大身者,即是非身,是名法身。不要认为这是一种比喻。这是一种洞见和优雅。只有智者才会对花和月亮喃喃低语。你相信什么,就会成为什么。你怎么对待事物,你就会变成那个怎么。世界是你的孩子,是你的心脏,在你的风暴的中心。在你模糊的泪光中与你重合。发现这个秘密,你就会变成一个温柔的爱着的人。

    2023-03-19

  • 质疑你的念头

    质疑你的念头你是不是经常会住着在某个念头和想法中很久,为此而烦恼重重,心神疲惫,甚至恐慌、痛苦和绝望。那是因为你从来没有怀疑过那些念头的真实性,你误以为那些事还存在,它们发生在你的生命中。事实是,它们从未发生,而只是发生在你的头脑里,它们本身并无任何意义。其实它们早就结束了,而你还在执着它们。是你的妄想和你的住着,让它们又“死灰复燃”。昨天,刚才,现在,过一会儿,所有的事情,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结束在你的头脑中。因为它们并不存在于你的念头和妄想之外,而是在你的念头之中。而你的这些念头,在它们生起的刹那,已经消失了。是你误以为自己和万法是存在的,是可以停留和住着的,是这个错误的认知,导致你为自己的烦恼买单。除了留存在大脑中虚幻的记忆,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是真实存在,也没有任何事是真实发生过的。就算有人正在你面前冲你破口大骂,不停地骂,日夜的骂,骂的行为却早已结束。永远不会存在一个正在进行的“骂”。而你会用自己的念头不断地追寻每一个已经结束的语言和行为,用你的妄念伤害自己。你以为是那个人在对你破口大骂,而实际上是你的念头和住着。你明明每时每刻都正在消失,而你却以为自己每时每刻都正存在着。天正在下雨。不,天正在下雨,它已经结束了。是你头脑中正演绎着“天正在下雨”这件事。他讨厌我,他真可爱,他很傲慢,我很漂亮,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它们已经结束了。除非你坚持这些看法,并信以为真。当我忽然不舒服了,我会马上追忆刚才我想到了什么。当我想起刚才让我不舒服的那一念,我会立刻告诉自己,那只是个念头,而那已经过去了,一切都没有发生,除非我住着在上面。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这是唯一的真理,它适合于所有的事情,在任何时候都是如此。包括你以为正在发生什么的时候,事实上,你认为正发生的,早就过去了,而你还停留在它正在发生的妄想中。不被那些看上去“正在发生”而事实上“早就过去了”的妄念所骗,你就会永远完好无损。看到念头的虚妄和自我的不实,你会从所有的概念和故事中解脱。当你再有任何恐惧、不安和烦恼的感受生起时,追寻你上一秒想到了什么,看破那个念头或想法的虚妄,告诉自己:它们已经结束了,或者,那不是真的,你就会解脱。这是所有解脱之道中最快、最有力的解脱。

    2023-03-19

  • 与自己在一起的时光

    与自己在一起的时光离我住的禅院不远处有一个池塘,上面有一个木亭,那是我经常去的地方,一般是在睡过午觉之后。下午两三点,那里就会有阴凉。每次到这个亭子里来,我都会在那里打一会儿坐,然后躺下来吹吹风。这里很安静,虽然并不偏远,但来这里的人却并不多。坐在亭子上,每隔一会儿就能听到鸟叫。亭子周围有各种鸟的叫声,有的清脆,有的空灵,有的遥远。对我来说,每一种鸟声都直透我的心里。当你低下头,你就会看到水里的游鱼。虽然它们形体微小,但是你会被它们的自由和无忧感染。你会想,我要作一条小鱼。你当然能做小鱼,现在就能。那并不是什么妄想,只要你从头脑和事情中出来。春天或初夏的时候坐在那里看水、观鱼、沐浴微风,是最享受的。找一个地方,好好与自己在一起。干什么都行。你可以看阳光的碎片在水面上波动,也可以培植你花盆里的小花。你可以在田野里漫步,也可以只是静静地站着感受风吹。这些都是安静地与自己在一起的好方式,它不需要你思虑什么,这时,你感受到的都是大自然的滋养,而无一点点消耗。当你安静下来,你会发现一切都随你安静下来。原来世界在你里面,而外面的不过是一个个幻影,了无实义。当你的心静下来,你会发现,连声声的鸟叫都更显寂静。当你不再思索各种事情,只是去感受身边的一切,那里就是常寂光。静下来,你就会看到自己。试着与自己在一起,什么都不做,或者只做些最简单的事,让自己安静下来,从五分钟到十分钟。从半个小时到一个下午。当你与自己在一起时,你才有可能用你的直觉触摸到真实。万法本闲,唯人自闹。你心若静,一切消停。万境如如,我心只宁。妄识奔踏,空劳身形。来,善知识,到水边来,到树荫下。听鸟叫,沐清风。哼心谣,游心梦。

    2023-03-19

  • 把你放在心上

    把你放在心上。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称一声您,一个您字,体现了多么柔和美好的心境。您字,上面是你,下面是心。你在上面,心在下面。一声“您”,代表着尊重和恭敬,代表着谦卑和智慧。简简单单的一个您字,当它从我口说出来,说明,我对您足够重视。事情越小,越能说明我们的用心。当我称您为您,说明我把您放在了心上。不要小瞧一个您字。当您郑重其事地称呼别人为您时,说明您的内心有礼而柔顺,说明您没有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在您面前的另一个人,更重要。所以,当您说您时,首先您收获的是谦卑和敬重,其次,对方听起来也会很舒服。人际关系中,并不只是对父母和长辈才要称您。对所有陌生人、老师、善知识、客人,都要称您。这显示出您对更多人的平等和尊重。当然,在亲密关系中,比如夫妻间,父母对子女,兄弟姊妹,和特别亲密的朋友之间,因为辈分向下,或辈分平等,又太过熟悉,可以不用称您,直接称你,更显得自然和亲切。对人称您,并非造作,也非刻意。那不是形式上的尊重,而是出自真诚,体现了一种修养。当然,使用您字,也是一种习惯。它需要有意练习。一旦能够对一切人普行恭敬,您字,自然就会脱口而出。如果一个人妄自尊大,自以为是,不懂得尊重别人,他很难用您字称呼别人。除非有求于人,虚伪奉承,才会不得已而称之。如今时代的很多年轻人,因为没有接受足够多的教育,对自己的父母和长辈,对老师和领导,都不用您字。这是极大的不恭敬和不尊重。使用您字,那是一种情商和智慧,它体现了您的心境,与外境和他人无关。使用您字,愉悦了别人,也庄严了您自己。多么美好和富有诗意的一个名字:您。把你放在心上,就是您。把你放在我前面,就是您。把您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就是您。心上有个你,就是您。心上有他人,就是您。心上不仅仅只有自己,就是您。有些人并非不恭敬别人,对人也十分友善,但是却很少使用您字。那是因为没有养成习惯,也不知道使用您字时自己的内心是多么柔软和舒服。中国古人造字用心良苦。如果你和您一样,就不需要再造您字了。您,是比我更重要一点。您,是这个世间最简单、最美的一个字。愿你我每天都使用这个字,去尊重别人,装点自己。

    2023-03-15

  • 快乐的真谛

    快乐的真谛一居士来到山上的寺庙问师父:师父,为什么我一直不快乐?师父回答:因为很少付出,做什么事只想自己。以后多多付出。过了一个月,居士又来到山上,问师父:师父,这一个月来,我一直在付出,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我做了很多,可是他们对我做的一切根本无动于衷,而且认为我做的一切理所应当。我很郁闷,快乐不起来。师父回答:你虽然付出了,却还在求回报,求别人感激你,甚至也为你做同样的事。不要任何回报的做事情,你就快乐了。过了半年,居士又来找师父:师父,我按照您教我的,没有求回报,只是付出,我也不再希望别人回馈于我。为什么还是不快乐?师父回答:你只是去做,不要想自己在付出。当你为别人做什么的时候,享受你做的事。累的时候,不想做了,就休息。懂得爱别人,也懂得爱自己。那时,你就会快乐了。一年以后,居士来见师父,说:师父,按照您教我的方法,我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整个人变得安静了,很少再抱怨。原来,我以为世界和他人与我是分开的、无关的,现在我才发现,我对待别人的态度,都在回馈和滋养我自己。但是,我还是无法像师父那样快乐。师父说:你觉得我很快乐吗?居士说:当然。师父看上去总是无忧无虑,开开心心的。师父说:我不知道快乐的感觉是什么。我只是没有烦恼而已。居士问:那怎样才能像师父这样一点烦恼都没有?师父笑着继续说:其实你已经找到了快乐,只是你还不认识它。把求快乐的感觉也扔掉。真正的快乐只是安宁、感恩、轻松地活着。内心的宁静和寂灭,那才是最终极的快乐。如果你还追求快乐的感受,那还不是快乐。居士若有所悟,过了没多久,居士来见师父,对师父说:师父,我终于明白了你所说的快乐的真谛,其实就是放弃追求任何刻意的、有为的、感觉上的东西,而去默契最平常的生活,去获得内心的平静。谢谢您,教给了我如何获得快乐的法宝。

    2023-03-15

  • 你真的爱自己吗

    你真的爱自己吗如果你是你生命的主人,你知道如何照顾自己的身心吗?真正的你就像生命的主人,而你的身体和大脑就像你的两个儿子。大脑就像聪明的弟弟,而身体就像憨傻的哥哥。哥哥太过宠爱弟弟,所以弟弟所有的要求,作为身体的哥哥,统统答应。而作为父母的你,对此也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时间长了,哥哥也会有累的时候。可是,作为头脑的弟弟,因为它太过幼小和自私,完全没有想过自己的想法会驱使老实的哥哥不停地为自己付出,直到有一天,弟弟看到哥哥在自己面前“昏倒在地”、“病入膏肓”,才知道自己太过愚蠢,从而把本来是一体的亲哥哥害了,当自己知道这一点,为时已晚。大多数人太过爱惜自己的小儿子大脑,而忽略了对大儿子身体的关注。所以,对弟弟如何奴役和使唤哥哥的行为从来没有注意,当然也没有加以制止。其实,本来做父母的主人,只要对兄弟两个都给予同等的爱,是能够看到这样的事发生的。但恰恰是,所有的父母,都偏爱头脑这个弟弟,所以导致他们和自己的小儿子一起成为了残害自己骨肉的帮凶。这一切,都源于生命主人的无知和头脑的自私。如果生命的主人把爱更多的分给身体,引导头脑这个弟弟在支使哥哥时,也能保护哥哥,爱护哥哥,让哥哥好好的休息,那么,这三口之家就会其乐融融,不会有任何问题出现。当然,这只是个比喻。你、你的身体和你的头脑对于生命来说是一体的,很难去用三个角色来形容。你无法把它们分开,它们无论做什么,都是形影不离。当身体坏掉,头脑也会遭受巨大的恐慌和痛苦,而你,这个生命的主人,是唯一的受害者。但是,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不知道如何协调有度地使用头脑和身体,平时过度纵容用头脑去支配身体体验各种感官快乐,完全没有考虑身体的压力和感受。久而久之,身体越来越疲惫,直到出现重大疾病。比如吃东西,你的身体已经饱了,你还想吃。这时候,是你的大脑再欺骗你去吃东西,而不是身体。你以为是身体饿了,其实不是。比如你看东西,你以为是身体需要看,其实是大脑想看。而这时,你的身体、肝脏、肾脏已经完全无力,你的头脑还在贪婪地捕捉快乐,完全不在乎牺牲身体。你又被大脑骗了。身体一直支撑着大脑的运行,大脑非但不去保护身体,不知道节制,还在愚蠢地不停地透支身体的能量,直到把它完全榨干。如果大脑一直过度调动和消耗身体,身体就会生病,甚至死亡。生命的主人啊,请你快快觉悟,快快制止弟弟对哥哥的这种奴役和压榨。把头脑支开,好好地让身体休息。世界上没有比这种在无明下发生的残害和剥削更加悲惨的了。每一个生命的主人,请问你还在被头脑欺骗,过度地残害自己最亲的儿子身体吗?请问,你还在熬夜、贪吃、看各种视频、过度地使用你的六根和身体吗?如果是的,请停下来。头脑支使身体,而你能支使头脑,让它停下对身体的役使,这才是爱自己。再不停下来,你的生命一定是奔跑在去医院和黄泉的路上,而你却全然不知。请好好爱你的长子,爱你至亲的骨肉,对你的身体好些,让它好好地休息,然后再去做那些真正带给你快乐的事。生命啊,请看好你的小儿子,请善护念,不要再让弟弟欺骗哥哥,诱使它去损害你的生命。当你再过度使用身体时,请对自己说:你真的爱你的身体吗?如果是的,那么,请停下来。

    2023-03-15

  • 身体知道答案

    身体知道答案人际关系的紧张首先来自身体上的紧张,其次才来自心理和观念。你的身体有多长时间没有被人触碰或抚摸了?你有多久没有拥抱过别人,哪怕是同性、陌生人,或者是动物,甚至一棵大树?你有多久没被人摸过头,也没有带着爱意去摸自己孩子的头,或病人的头?当婴儿被母亲抱在怀里,被母亲抚摸头部,被亲吻的时候,他就会变得安宁。对于身体来说,婴儿与成年人一样,它都需要被觉知,被关注,被放松,被爱抚。身体本来就是一种活生生的机体,它和人的情绪与心理是一样的,它需要同类肢体上的交流与沟通、尊重和爱护。如果一个人的身体长时间处在紧张、僵硬和冷淡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身体疾病,同时,也会连带产生心理疾病。有些病患的直接病因就是身体太过僵硬,不知道怎么放松。身体僵硬,心理就会紧张。心理紧张,反过来又促使身体紧张,如此恶性循环。一个心理极度紧张的人,如果你能给他一个及时并温柔的拥抱,可以瞬间驱赶走他的紧张。当一个人在愤怒或情绪失控时,再多的言语和说教,都抵不过一个善意和道歉的拥抱。如果双方是亲密关系,一个吻,可以瞬间融化两人之间的冰河。对于许多修行人来说,大家更关注的是意识、思想和观念,而疏忽了对身体的关注。他们不知道,其实对每一个个体来说,离自己最近的道并不在头脑里,而是在身体上。把握好身体,可以最快的觉悟大道。佛陀所教导的四念处修行方法,通过觉知,让身心合一,感知身体的存在,就是从身体入道最快的法门。如果你已经长时间没被接触过身体了,那么,找你可以接受身体接触的人,比如丈夫、妻子、父母、孩子,去感受拥抱和抚摸带来的亲密感和信任感,去感知在身体接触时的放松和休息。如果是伴侣,可以互相做身体按摩,暂时放弃任何语言上的交流。有时,再多的语言,也比不过身体的一刹那间的接触和交流。身体是最直接的语言大师。当你对一个人或一段关系感到无从下手时,舍弃所有的方法,去给他一个拥抱,或者只是把她搂在怀里。所有的问题瞬间解决。身体比你的头脑更知道答案,更会解决问题,更能清除问题。当所有的沟通都变得困难时,让我们变成孩子那样互相拉着手,抱在一起,互相给对方按按肩膀,你会发现,那比所有的语言都更具穿透力。相信你的身体,它比头脑里的知识和概念更容易带给你安宁和快乐。身体单纯的感知,那才是更高级的知识,甚至是最大的智慧。因为它没有分别,远离善恶。

    2023-03-15

  • 角度和心态

    角度和心态你过什么样的生活,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态和角度,而于生活无关。你去一家商店买了一件东西,花了二千元,你很开心。你的朋友得知你花了两千元,说你被骗了。因为他看到在另一家商场有同样的东西,却只卖二百元。如果你听到这样的话,你会怎么想。大多数人会后悔,怎么没有去那家商店,这样可以省很多钱。但是一个心态好的人,却不这样想。他可以想很多理由让自己开心,唯独不会去想被人骗了。就算对方真的骗了他,他同样能让自己高兴起来。因为他在乎的并不是别人做了什么,他也不在乎那省下来的钱,他在乎的是他的快乐,他的心情。而愚蠢的人,却掉到了损失金钱这件事上,掉到了对方骗了自己,他如何可恶上面,所以让自己闷闷不乐,非常后悔。一个不懂得善待自己的人可以有无数理由让自己不开心,他唯独不懂得怎么爱自己。他不知道,真正让我们开心的,并不是你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东西,遇见了什么人,对方对你做了什么,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回应它们,怎样驾驭你的心。你如何用心,那才是你幸福的法码。在一个智慧的人那里,根本就不会存在坏事,不会有坏人,不会有被骗。只有自己愿意,只有享受。坏事,坏人,逆境,欺骗,这一切,都跟自己无关。在他们那里,只有自己的善意,只有自己的用心。他们更在乎怎么看待事物,而不是事物本身。因为他们知道,根本就没有事物本身。所有的事物,都是被人定义出来的。定义成什么,就是什么事物。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人的视角和观念中形成。没有了角度和观念,事物立刻解体,强烈的自我也站不住脚。所以,你还在为发生的事情难过吗?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观念,你会看到另一件事。而一切都没有变,只是你的认知和观念变了。在你看来是件灾难的事,在另一个人眼中却是救恩。在你看来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换一种角度,正是解决另一个问题的答案。如果你心存感恩,就算当一个人夺走了你的生命,你仍然可以感谢他。你会感谢他收回了本就不属于你的生命。而如果你心存怨恨,就算给了你生命的父母,你依然会对他们充满怨恨,你会恨他们带你来到这痛苦的世界。同样一件事,如果你心存感恩,你的心情就会愉悦和受到滋润。如果你心存怨恨,你的心情就会郁闷难过,折磨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是你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事,而不是别人对你做了什么。你自己怎么做,你可以主宰。别人怎么做,你完全无能为力。所以,从改变别人那里撤离。改变自己,你的人生就会光明灿烂。

    2023-03-15

  • 对身体进行精神按摩

    对身体进行精神按摩失眠或容易胡思乱想的人,可以通过观想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让自己收回心神的消耗。观想即是感知,也可以称为觉知。通过观想和觉知身体,达到精神内敛。做这个练习时,一般在入睡前。平躺在床上,全身放松。这时,先进行第一个心理暗示,也即:我将要做的这个活动是精神内守,是一个非常独特和有效的练习。这个练习会对我的身心有极大的益处,可以很快恢复我的元气,迅速地收回我散乱于外的精力,会让我静静地和自己的身体进行深入的接触和对话。我深信这个练习是对我身体进行最大的保护和滋养,因此,在练习过程中,我会非常认真。我们把这个活动和练习称为觉知按摩或精神按摩。然后,再对自己的身体说,现在,我要开始对你做精神按摩,只有我们两个的单独相处。以前,我的心思全都用在妄想和忧虑中,心向外驰,过度地消耗自己,没有花时间陪你,没有好好爱你,所以你才出了毛病。现在,我感到深深的愧疚,并向你道歉,我会把接下来所有的时间都用来陪伴你,对你进行补偿。然后,开始你和身体的亲密接触。从脚掌开始,忆想自己的脚掌、脚趾头、脚面;然后继续觉知小腿、小腿肚、膝盖;然后继续觉知大腿、臀部、小腹。然后是腰、后背和肩膀。然后是前胸、两臂、肘部。然后是手指、手心、手背、指甲。然后来到自己的头部、脖子和脸部。然后是嘴唇、牙齿、舌头、眉毛。认真地去忆念和感知每一个部分。然后继续观想自己的鼻孔、眼睛和耳朵,用尽量多的时间去感知它们。在这之后,还可以继续觉知没有觉知到的任何微细的部位,比如头皮、头发、肚脐、手腕、脖子的后部、耳垂等。总之,尽量多地去感知身体的部位,就像抚摸一个婴儿一样用觉知去抚摸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这样,你的精神慢慢就会内守,妄想渐渐消失,只剩下单纯的觉知,而那,你的精神就会回到自己的身体上,你的身体会得最大程度的休息。如果在观想和觉知的过程中,很难集中精力,那就加上一些辅助的动作,用手去抚摸身体、搓身体,或按身体,也可以用指甲轻轻地划身体,为了让身体有很明显的触受,让心安住在触受和轻微的疼痛上,这样就会起到收摄身心的作用。每天在入睡前,先从脚到头,再从头到脚,把上面这些部位反复觉知几遍。最后,把觉知放在鼻孔的呼吸上。就像坐禅时观呼吸一样,把念头一直安住在鼻孔上,一呼一吸,尽量觉知。念头一跑,就拉回来。如此反复练习,效果快的,当时就会感受到身体舒服了。慢的,几天下来,身体就会得到恢复,整个人也会有了精神,会容易入睡,不再胡思乱想。此外,在洗澡、蹲马桶、刷牙、嚼东西、站着没事的时候,练习闭眼去做这些事,也是训练觉知,回收精力最好的方式。我们所有身体和心理的疾病都是因为精神没有内守造成的。现在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精神内耗。抑郁症、焦虑症、躁动症及各种恐怖症,都是精神内耗,不懂得精神内守造成的。通过上面对身体进行的精神按摩,可以把我们的心收回来,收到它应该在的地方。身心本来就是一体的,身应该在心上,心应该在身上。如果身心分离,心不在焉,时间长了,身心自然会出毛病。愿大家都能心不外驰,精神内守,身心健康,活好每一个当下。

    2023-03-10

  • 你今天做这些事了吗

    你今天做这些事了吗你经常会看到有些人总是精神饱满,积极乐观,热情洋溢,对人友好。而有的人情绪低落,麻木冷淡,不苟言笑,闷闷不乐。人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别?乐观的人,心是打开的,与万物是融汇贯通的。郁闷的人,心是闭塞的,他把自己囚禁在自我的牢宠里。怎样打开自己的心,让自己快乐起来?不要总是活在自己头脑的世界里,从自我的世界中走出来,多去表达自己,多与外部的世界沟通和交流,你的心就会打开。多问问自己,你今天是否做了下面的事。没做的,每天尝试去做,你的心就会慢慢打开,你就会变得越来越快乐。你今天对某一个人说谢谢了吗?有人递给你一杯水,帮你把门打开,给你拿了一把椅子,你对他说谢谢了吗?不要轻视这两个字。当你带着感恩之心,真诚地向任何人道谢时,你的心会瞬间变得谦卑、柔和而快乐。你今天主动和任何人问好,并微笑了吗?不要小瞧一个微笑和一声问好,那是你一天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开始。同样,当有人主动和你打招呼,你回应微笑和问候了吗?如果你今天和家人吵架,你主动道歉,并说:对不起,是我错了吗?有多少人,因为自尊心,因为傲慢,因为自以为是,永远不能低下他高傲的头。你今天主动拥抱你的父母、孩子、伴侣或朋友,并用昵称称呼他们了吗?你今天赞美别人了吗?还是一如既往地挑别人的毛病,批评指责别人?不管你是男是女,在家里的地位如何,你今天任由家里乱七八糟,仍旧躺在沙发上玩手机,还是主动打扫家里的卫生,买菜做饭刷锅洗碗?你今天认真地刷牙、剃胡须、洗脸、洗脚、吃饭、走路,甚至做任何一件微小的事,你有带着觉知去做吗?你今天对人说话,语气有没有柔和、谦卑、缓慢、充满善意?如果你在外地,很久没有给父母打电话,你今天愿意花半个小时,给父母打电话。就算你无事可说,你愿意耐心地听他们讲话吗?如果你住的离父母不远,你有多久没看望过父母了?你愿意就在今天推掉一切事情,去看父母,承欢膝下,重温儿时与父母在一起的欢乐?你有多久没带着孩子去接近大自然,到公园、河边、野地去玩了?现在正是春天,你愿意今天带孩子出去放风筝吗?你今天对你的上级表达感激之心了吗?哪怕仅仅是在内心里对他说声谢谢。你今天有没有主动和你的下属、员工问好,为他们买礼物,哪怕今天什么节日都不是?你坐出租车到了目的地,你对司机说谢谢,并加上一句:您路上慢点开了吗?你下车或出入任何房间,关门时有没有动作轻微,而不是砰的关上。你今天有没有随地扔垃圾、吐痰、在公共场合喧闹,影响别人休息?你今天有没有说谎、起嗔心、贪图并不属于你的东西?如果你正要做这些事,你能觉察到,并停止吗?你今天有没有布施,不管是一句爱语,还是给乞丐十元钱?如果你一直吃荤,你愿意发心就在今天吃素一天吗?如果你想更进一步,你愿意每周吃素一天吗?如果你以前从没有读诵过经典,你愿意今天尝试诵一部金刚经,或读一遍太上感应篇吗?如果你从未自觉诚心地忏悔,你愿意今天去一趟寺院,或到最近的佛像前,做一次真诚的忏悔吗?修善改恶,点点滴滴的修行,无量无边。你还可以继续问自己更多的事情,你做了吗?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经云:水滴虽小,渐盈大器。善恶之心,就在我们每天日常思想行为中逐渐养成,扎根壮大。正是这些如此微小的行为,成就了今天的我们和我们的状态。你是希望自己每天被善滋养,让自己总是积极乐观地与天地万物融汇,还是希望紧闭心门,把自己囚禁在意识和妄想的监狱里不能自拔。打开心扉,过快乐人生,每天问自己,这些事情你做了吗?

    2023-03-06

1654 篇文章

上一页 12

...

32333435363738

...

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