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达祖佛意,脚底长胡须
欲达佛祖意,脚底长胡须 问:师父好,妄想太多如何对治? 答:妄想不障碍你,是你自生障碍想。 问:那任由妄想来去是吗? 答:妄想无来去。 问:可以住在妄想中是吗? 答:妄想不住,一切法不住。 问:到底如何? 答:若无到底,何必如何? 问:什么是一念不生? 答:生了。 问:经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若不起念,人同木石,佛性则如何显现? 答:终日起心,终日无心。终日用,终日无所用。言不起心者,是不起妄想心,不起驰求心,不起住着心,不起有所得心。经云,应生无所住心。无所住心,非是有心,非是无心。灭不得,断不得。生不得,死不得。非起心,非不起心。应机接物,随缘任运,一切无碍,不离此心。 问:心与念是同是别? 答:执着即有别,不执无此问。 问:还须保任否? 答:但莫染污。 问:如何是染污? 答:早污了。 问:乞师方便,何得不染污去! 答:终日染污,亦染污不得。古人云:不求真,不除妄,了知二法空无相。 听我说偈: 妄想本是妄,不必更谴妄。 本来无妄想,谴者反成妄。 佛法但离住,莫执问与说。 你问无穷尽,我说亦不停。 相瞒复相欺,辜负佛祖意。 欲达祖佛意,脚底长胡须。 曹山不借借,赵州吃茶去。
2019-10-11
-
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 何为初心?原来心,根本心,纯直心,是为初心,非初发之心也。 不忘初心者,莫忘本心,但用直心。 佛陀为令众生各自识得本心,而以初发心诱导之。所谓修道之心、成佛之心、利他之心、离苦之心、出离之心、了生脱死之心,种种大愿,是名初发心。此种种心,皆是妄想,实非初心,只是诸佛善巧方便,以此诸愿而鞭策之,令照了心源,各自识得本心,觉悟原来心。 六祖云:常念修行,是愿力法。愿力法者,初发心也。此初发心,如渡水之筏,如指月之指,如印泥之文,非本来意,亦非宗旨,但能以此初发心而默契本心,达于宗旨,反本还源,所以是名方便。 众生不会此意,而执于修道,着于利他,妄想成佛,以指为真,认文为印,反而迷失本心,忘掉真正初心。 初心者,正觉之心。古人云:但无许多颠倒、攀缘向外求觅之心,即是初心正觉佛。故知初心者,本源真心,纯粹无杂,不增不减。 初心者,非别有心,即汝现前正用者,即是初心,亦是本心。若悟此心,是名修行,亦名正觉。 初心者,圆满之心,清净无染,微妙难见,于此原心,一切从未发生。所有生灭,来去,始终,只是众生妄想分别。而此初心,未曾有少法可得可失。 初心者,在圣而不多,在凡而不少。迷时妄迷,悟时妄悟。妄不能染,真不能净。经云:初发心即成佛道。 初心者,终日用而不竭,在六道而无损。悟之者,得大解脱;迷之者,造生死业。虽得大解脱,实无解脱者;虽造生死业,亦无造业人。 此初心者,人皆有之,即汝直心,是你本性,念念不离,是名顿见本心,顿悟菩提。 若识得此心,一切业自然止息,一切幻不能困惑。若忘失此心,以诸妄想分别而为真,则认贼为子,轮转生死。故知不忘初心者,非世人所言不忘最初发心,而是忽然识得本来真心。如演若达多从未失头,妄以为失,到处驰走,求于本头。忽然发现本头如故,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又如力士额上宝珠,陷入额头,从未失去。以为丢失,四处寻珠,被人指示,方知本珠嵌在额里,从来未失。珠是本有,非从外得。众生初心,亦复如是,是其本有,只因错用妄想,忘失本心,故疲于生死劳苦。若一念识得原来初心,一切妄想驰觅之心自停,方觉佛法不关向外功夫。 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先心者,识心达本。识得根本,便是究竟。 达摩祖师云:一念回机,便同得本。回机者,顿悟本心。正顿悟时,不见人,不见法,不见迷悟。 故知不忘初心者,只是默契本心也。 维摩诘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不于心上安心,是名不忘初心。于此真心,切莫染污,是名不忘初心。 善知识,诸法侣,莫忘初心,莫失本心,莫负此心。此心是你本来面目,初心是你真正自己。
2019-10-11
-
如果你真正爱自己
如果你真正爱自己 我不去想到底有没有我自己。当我烦恼的时候,我一定是没有爱自己。如果我爱自己,我不会让自己烦恼。 如果你真正爱自己,你会放过自己,你不会去想那些让你烦恼的事。如果你无法不想那些事,你在伤害自己,你还不懂得爱自己,你还不会爱自己。如果你真正爱自己,你不会住于痛苦,也不可能会有任何烦恼。 如果你真正爱自己,你会哄自己。你会想尽一切办法不让自己难过。你不会选择烦恼,你不会住于烦恼。如果你不停地想难过的事,让自己陷入烦恼,你不爱自己。 你不爱自己,谁爱你?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爱自己。 一个人不可能真正爱别人。所有对别人的爱都是爱自己的一种折射,他唯一能做的并且不停地在做的事就是爱自己。 能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人们被佛法中的无我所困惑。你不用去想有没有自己。让自己舒服,爱自己,不让自己烦恼,那一定是对的。管他有没有自己?若做一切都想着要无我而自己又确实难过,那才有问题。若爱自己而让自己舒服,那才是唯一的真理。 没有人让你难过,也没有人会让你烦恼,除了你自己的想法,除了你自己的选择。你不爱自己,就会让自己陷入烦恼。你烦恼了,你不爱自己。爱自己,你不可能有烦恼。 爱自己,是你的权利;疼自己,是你的职责。 好好爱自己,是你真正的工作。 人们经常说,因为有我,才会有烦恼。是吗?真的是因为有我就有烦恼吗?不是。因为执著我才有烦恼。爱自己并不是执著自己,是爱惜自己,放过自己,不与自己较真。 不要掉进有我或无我的想象,那没有任何意义。我无烦恼,若有烦恼,则非我也。我爱自己,我不爱我,无有是处。 我不过是一个称呼,那是对无上真实的一种描述,那是对爱本身的一种形容。佛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说:应生无所住心。无所住心,即是我也。无所住心,即无烦恼心。我不可能烦恼,我不可能残害自己,除非我有所住。 我无烦恼。让自己烦恼的是虚妄,是想象,是幻梦,是执着,是住着,是假象,那不是真的。 我对自己做的一切,最终都是爱自己:让自己永远不再难过。 去认识我,然后爱我。真正认识自己,必然会爱自己。人人都追求无我,我只爱我自己。我爱我自己,这没有任何问题。不爱自己,那才有问题。如果你真正爱自己,你不可能伤害自己。如果你真正爱自己,你不会让烦恼留存。
2019-10-11
-
佛是无事人
佛是无事人 问:佛一生弘法度僧,为什么说佛是无事人?请师父开示。答:佛自无事,是汝多事。事者,名为有心。佛者无心,故名无事人。如风吹草,草虽左右摆动,却无摆动之心,是人自起摆动之想。佛亦如是,本自无心,亦无有事。凡夫于一切境自生妄想,自起多事之心。故知佛是无心,是无事人。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本自无心,亦无有事,于本无心上自生妄想,自生事端,而起烦恼。不知一切无心,一切事空,徒劳造作,枉受轮回。 众生终日做而未曾做,是名无作。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是名无为。终日见闻觉知,而无见闻觉知者,是名无我。故知佛是无事人。若执有事有做,有众生有佛,是名凡夫。所以古人云:无事是贵人。又云:但能无心,便是究竟。无心者,无所住心,无生心也。
2019-10-11
-
大力人
大力人 问:师父好,怎样才能让自己强大有力,不被任何人事物伤害? 答:若欲不被人事物伤害,莫求强大有力,当求柔弱无力。强大有力,则我相生,柔弱无力,则默契无我。强大有力,则处处欲做主宰。做主宰,即我执不断。柔弱无力,自然无主宰,无控制。无主无控,是诸佛之强大,道人之主宰。 柔弱无力不是软弱无能,任人宰割,而是于一切事不加干涉,远离评价,不过问,不好奇,不参与。无我之柔弱,胜有我之刚强。若自以为是,则有不是。是非善恶,分别不断,妄以为主宰,自认为强大,实则生死烦恼之本,诸苦缠缚之因。故道人不求强大,亦不自弱,是名柔弱无我。不求主宰,但不被惑,是名作主。非有心而得于力,亦非有我而做主宰也。 世人因聪明才智而得自信及力量者,不可取也。何以故?以虚妄故,非真实依凭,终是幻灭。此强大及力量,待缘而有,依我而生,从缘而灭,故非常力,亦不得常安常乐。若欲觅真实强大及力量者,当要见性,见真实自己。性本无我,无牵无挂。真实自己实无自己,但随缘即施,缘灭即寂。能如是知,如是见,如是通达,是名大力之人,亦名大士,亦名大智,亦名丈夫,亦名勇士,亦名狮子。 若不悟无我真性,而强于自我,执于虚妄力量,欲为主宰,欲不为害,只增我人众生之相,不了生死,但受虚妄之我奴役,徒受烦恼恐惧,自欺欺人。 学法之人,于一切境、一切人前,无诤无论,无胜无敌。抽身就走,善逝善逃。于一切事中无能,于一切境中无力,不管不顾,不善不害,是真能人,是自己法王,天地无拘。 莫被自我之能骗,莫被人我之强诳,不做虚妄之奴、妄想之囚。当悟无我之性,达无主之主,任无缘之力,如空无敌,如梦无依。则解脱自在,是真正大力人也。
2019-10-11
-
看不惯的地方就是你修行的地方
看不惯的地方就是你修行的地方 你还有看不惯的事情吗?如果有,就在那里观察自己的心念,看到自己的心念。 你看不惯的事情,问题没在事情那里,在你这里。这个世界上任何事都没问题,除非你认为它有问题。 如果你还对某件事看不惯,就在那里看到自己的问题。所有的事都很正常。去看你的观念,去反过头来看自己持有的观念,那观念一定出了问题。 如果你在批判一件事,请停下来反思一下。事情真的有问题吗?还是你有问题。是的,当你批判什么事物时,事物一定是无辜的。是你的头脑、意识、观念在向纯粹的事物投射观念。是那观念有问题,而不是事物。 不结婚有问题吗?没有问题。如果你觉得那有问题,那是你观念的问题,是你有问题。 不工作有问题吗?没有问题。如果你觉得那有问题,问题在你那里,不在不工作这件事上。 同性恋有问题吗?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一定在批判同性恋的人身上,在你身上。同性恋者只会享受他们的恋情。 女孩穿超短裤有问题吗?没有问题。如果你看不惯,问题在你这里。穿超短裤的女孩只会喜欢自己的超短裙,不会想自己有问题。 不照顾家庭有问题吗?没有问题。如果你看不惯那些对家庭不负责的人,烦恼一定在你这里。而且,当你感到家庭的负担时,你会用照顾家庭是一种责任来要求自己,强迫自己,让自己非常辛苦地为家庭付出。而那些人你看不惯的人,不会因为你看不惯而改变他们的做法。 浪费有问题吗?浪费没问题。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之间,没有一个对浪费完全一致的认识。浪费不是绝对的,浪费没有任何问题。除非人们接受了关于浪费是丑恶的观念。 一个修行者破戒有问题吗?没有问题。如果你看不惯一个修行者破戒,你成了破戒者。问题不在任何事、任何人身上。问题在分别者那里,在较真者那里,在指责和攻击者那里。 贫富差距有问题吗?堕胎有问题吗?教育有问题吗?这个世界有问题吗? 一切都没问题,问题在生心者那里。谁生心,谁有问题。谁有问题,谁一定生了心。认境为实,即有问题。知境是幻,即无问题。着相即有问题,离相即无问题。 问题不在境,问题起于心。若想无问题,但于境无心。外境无好丑,好丑起于心。若事看不惯,但去观自心。心若不强名,一切皆顺境。心若不分别,琉璃遍法界。 你还有看不惯的事物吗?就在那里修行。凡夫处处用自己的观念看事物,有很多事物看不惯。道人以智慧法眼看事物,道人看一切事物,知是自心所见。若见于心,不复执着于物,所以见一切皆习惯。
2019-10-11
-
莫作好人,好人同于坏人
莫做好人,好人同于坏人 若欲修行,莫着于善意,莫要做好人。 若欲做好人,还同于坏人。若见于好,必见于不好。若见有善,必见不善。好坏炽然,善恶分明,何异于恶法? 恶者,即非恶,是名为恶。若见恶实有,是名为恶,实无有恶。若见善实有,亦复是恶,实无善也。 你的朋友给你发了一个消息,问了你一个问题,你不想回答他。但是,你觉得不回复他有点儿不礼貌。你认为回复别人是一种善意。你在想,如果不回复他,对方会怨恨自己。但你又不想理他。为此,你犹豫不决。 你的亲戚求你办一件事,你帮不了他,但是你父母要求你一定要帮助这个亲戚,你很为难。你能拒绝你的亲戚,但你无法拒绝你的父母。帮助他,你会很麻烦。不帮他,你父母会不高兴。你为此很纠结。 什么是真正的善意?若有意,即非善。真正的善意是自由自在,不纠结任何事。如果你朋友问你什么,你不想回复他,就果断地不回复。然后立刻就放下这件事,不再于此生心动念,不去想如果不回复对方,他会怎么想。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被外境影响,不纠结,这才是真正的善。你不为所动,是真正的善。相应于真实,是真正的善。 如果你不想搭理一个人,又觉得这样不太好,而想办法敷衍他,让自己很不自在,这不是善意,这是软弱无能,是庸人自扰。 有太多的修行者被善法、善意所障,所以不得自在,无法解脱。 你要学会对你父母说不,要学会对你的子女说不,要学会对你爱的人说不。要学会对上级、师长、恩人说不。如果你不能拒绝这些人,你的人生是不自由的。不是这些人在捆绑你,是你自己在捆绑自己。 人们渴望做好人,喜欢听别人称赞自己是好人,执着于做好人。做好人,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价值观念中最深的执着,谁也不想做坏人或者被别人当作坏人。做好人的标准就是帮助别人,你要想做好人,你就要不停地帮助别人,即使你根本不愿意。助人并不是什么善行。那只是一种被强加的道德观念,是掩藏起来的自我执着和无明。 真正的善行是看不到有一法是善行,看不到一个行善者,看不到谁需要你的善行。 黄檗禅师说,造恶堕于恶道,着善徒受劳苦。五祖大师说,汝等莫终日只求福田。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达摩祖师说,佛不修善,佛不造恶。赵州禅师说:好事不如无。涅槃经云: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之人,二俱不受。六祖大师说: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修行之人,不仅被恶业所缠,更被善法所缠。恶业缠身,受苦即知止。着于善法,穷劫难得舍离。何以故?以善更能增加我执而不见故。 着善之人修行,欲得成就,需过三大阿僧祇劫,此三大劫即是对大大小小善法的执着。看到实相的人,只须做一件事,不再造恶。所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者,善恶二法,并为屠刀。屠刀者,于善恶二法纠结分别。屠刀者,一切是非对立之法。 若着于善,见境生心,临终现善境界,一念心生,即受胎堕于恶道。 不着于善,先从拒绝别人开始,先从拒绝家人开始,先从你最不愿意拒绝的人开始。真正修行,从做“坏事”开始,从“伤害”别人开始,从打破那些你习惯的善意开始。 你只需记住一件事,你无法真正伤害任何人。所有人的痛苦只和他自己的想法有关,跟你对他做了什么无关。如果你做什么都要考虑别人怎么想,是你自己把自己关起来。你永远也无法真正做恶,除非你认为自己做恶,接受别人对你的指责。 莫做好人,好人同于坏人。要做人,即做真人,做自然人,做自由人,做解脱人,做觉悟的人,做不惑者,做不纠结的人。 学会不理别人,学会拒绝别人,学会伤害别人,放下“善”这把更可恶的屠刀,立地成佛。
2019-10-11
-
佛不成佛
佛不成佛千百年来,人们都误解了佛陀的教诲,认为无量劫中,才有一尊佛出世,无量劫中,才有一人成佛。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妄想和错觉啊!报佛释迦牟尼佛为诸声闻人说,无量劫后,你们得成佛道,此是善巧方便之语,非是实际。《楞伽经》云:“变化佛与化声闻而授记别,非法性佛。大慧,授声闻记是秘密说。”授记成佛,是佛为无智之人,令入佛道,信佛难成,不懈怠故,生希有心故,而假说方便。此是过去佛说,为昔人故。有因缘故,佛说实际法。云何因缘?今时即是因缘。《楞伽经》云:“如王及长者,为令诸子喜,先示相似物,后赐真实者。我今亦复然,先说相似法,后乃为其演,自证实际法。”云何“自证实际法?”《华严经》云:“众生念念有佛成等正觉。”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六道众生,各各圆成;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众生即佛,心即是佛,非是心外有人独成佛道。经云:“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不见众生成佛,不见佛度众生。佛以此实相法,以佛知见,以佛慈慧,令诸众生皆得本利真实,皆了自性是佛,皆知本来面目,皆悟自身是佛,个个是佛,物物是佛,法法是佛,无不是佛。除佛之外,无有菩萨、罗汉、声闻缘觉、外道凡夫;除佛之外,无诸虚空世界,人我名相、一切诸法。唯一佛乘,无二无三。唯一真心,无别有法;唯一实道,无权无巧;唯一天真,无诸虚伪;唯一实际,无修无证。唯一法身,无报无化。故有佛传正法眼藏于迦叶,有西天二十七祖,有达摩西来,有曹溪一脉,有无量肉身佛示现,有无量达道者出世,唯说此一真实之法。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一切众生,识心即佛;若不识心,亦不失佛。不论地狱三涂,阐提恶道,一念达本,即证法身。又云:一念相应,即得菩提。又云:不断烦恼,即证涅槃。此是实相法,非思量能测。今识本心,即本是佛,佛不成佛,无人成佛。知此消息,不去成佛,性即是佛,得大解脱,得大自在。
2019-10-06
-
家常是法音
法无言说,言说是妄;自心本有,何假推穷?觅思不停,识贼乱起;一念心宁,诸真自应。真不自真,执真成见;见不自见,本觉无念。法身如椅,无觉无知。知觉是妄,住即成想。本从真生,不达成妄;达本无妄,真觉不真。君从未离真庙宇,不必他方参真寂;一间小屋闻狗叫,男女家常话法音;一颦一笑才是禅,任你祖师也大难;俯仰才是真佛意,一缕炊烟是真香。
2019-10-06
-
擦地洗碗
擦地洗碗问:师父,见性的人是否就像是一滴水回归了大海,所谓的因果、业力、轮回其实都是幻影,心对心的游戏而已?这样理解对吗?答:一切言说,不能语道。古人云:“路逢达道人,第一莫向道。”学法只是不动妄念,即证菩提。一念思佛法时,即自觉知,心上生心,徒劳无益,心若不生,即汝法体。于诸法名相,乃至第一义谛、身心内外一切诸事,无思无知,浑然不觉,即汝清净本心,更于何处问心求心?问对问错?但有能解所解,皆非本心。所以祖师再三嘱咐,拟心即错,动念即乖。不劳心力,虚明自照。看一切经典及祖师言教皆是为明此义,若明此义,如说而行,不在言说思虑。除此之外,无别有修行。祖师为何叨叨说法,种种开示?皆因学人不了自心所起无明,本是空花,不了便追,妄上追妄,所以劳他苦口婆心,代代葛藤,多种示教。若不达祖意,有何了期?一心不生,何来诸法?若本无法,求何解答?若本无人,法焉须立?若无烦恼,要慧何用?无事生非,庸人自扰。息心慧生,万法自彻。无事擦地刷碗去!
2019-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