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系的本质

    关系的本质你还在关系里,就不自在。我说的关系是你执着那样的我与人的关联、我与物的关系,把那关系的双方当真。一个人只有超脱关系,不在关系里,才能真正解脱。关系,关住和系住。关系,不管是任何关系,那一定是纠缠在一起。不在关系里并不是说我们凭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与人交往,不建立任何关系。而是说,虽然你是一个儿子,你也尽量会做到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但你不会真的认为你属于谁,你是谁的孩子,从而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如果你认为你是谁的儿子,你被“父子”或“母子”这层关系套牢。那将是你一生甚至多生的枷锁。同样“我的丈夫”、“我的身体”也将把你关押在那层关系里。你是谁的儿子?你隶属于谁?那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是谁?知道你是谁,你会从一切关系中解脱,包括从你自己那里解脱。你只是一念妄想的沉迷,是一念执着的累加。并没有一个实质的你。任何人与物都是如此。经云:妄计所执。自心妄计出一个我来,我便诞生了。而真实中并无那样一个“我”。甚至连“自心”都是它自己的妄计。关系的双方都是一念幻觉,所以不存在任何真实的关系。如果人尚不实,其他的一切更无立足之地。因为一切都因人而建立,而那是虚妄的。如果建立这一切的主角是虚妄的,当然一切都是虚妄的。所以,这个世界上一旦“人”这个事物不再真实,那么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也不再成立。它们通通都是空与空的关系。色不自色,因心故色。心不自心,因心故心。经云:芥子纳须弥。又云:一切法从心想生。如果认为关系双方属实,那除了执着和捆绑,除了无明,没有别的。关系是束缚与捆绑的代名词。除非你清楚地认识到关系的实质:空。除了空和妄想,这个世界上没有你和你所属的关系。关系是我和我所的另外一个名字。你认同一种关系,就等于认同我和我所,就会有“我的儿子”、“我的妻子”、“我的房子”、“我的学生”等,而那“我和我所”,是一切痛苦和无明的根源。你不仅不是一个真实的儿子,同时,你不是一个真实的男人或女人。你不是一个真正的丈夫或妻子,你不是一个实有的父亲或母亲。你不是一个真实的老师或学生。你如同空气一样,如同影子一样。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父亲或母亲、妻子或丈夫,你就会堕在关系里,你会因此而做很多事,那些事会让你受苦和不自由。你会被那关系“关住”和“锁住”。打破所有的关系才能解脱。从所有的关系中挣脱出来并不是让你和父母断绝关系,让你去离婚,让你摆脱上下级的关系,让你去冷待万物,而是要觉悟那关系的不真实。觉悟关系双方并非真实的存在,关系就被打破,而你和你的对应物同时获得了自由。这是最好的礼物,也是你对任何关系最好的交待,也是你唯一的奉献。而你依然还是一个儿子、丈夫或妻子。但你将不再受关系的捆绑和摆布。你将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2020-09-24

  • 独立的勇气

    独立的勇气谁谁伤害了我,某某让我受了很多的苦,谁谁给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境。你相信这些说法吗?你当然相信。可能直到现在,你心里还对一些人心怀怨恨,认为他或她曾经深深伤害过你。你无法忘记那伤痛,一辈子也不能原谅他。这真是个天大的笑话。谁能伤害你?如果你对别人没有执着和依赖?谁能让你受苦?如果你不是那么执着自己。谁能给你困境?如果你没有想得到什么的贪心。伤害你的人永远是你自己的执念。认清这个事实,你永远不会怨恨任何人,你将不再怨天尤人。让你受苦的人也永远不会是别人,而是你自己。觉悟这个真理,你将从痛苦的阴霾中走出。也不会有任何人给你困境。困境来自于你的贪婪和执着。没人能困住你,除了你自己不能放手。所以,不要把你的生活寄托于别人身上,即使是你的至亲至爱。如果你把自己和任何人捆绑在一起,那等于是自杀。你经历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没有人逼你一定要做什么,你完全可以反抗。你没有拒绝别人,是因为懦弱,是因为依赖,是离不开别人。如果你认为谁谁跟你有关系,你完蛋了。你的生活将被他覆盖和遮蔽。你活在了错误的地方。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饮一啄,都和你有关。他的一切变动都牵扯着你的心。他的好坏,成了你的好坏。他的喜乐,成了你的喜乐。他的成败变成了你的成败。他的痛苦也一定成为你的痛苦。你将背负着自己的同时,还要背负着他的一切。你成了他的奴隶和囚徒。六道众生就是如此缠缚在一起,生生世世轮回其中,无法解脱。以有我故,以有我所故。将幻梦中的我人众生认为实有,为他生,为他死,为他受尽痛苦。不要说是谁捆住了你,是你自己不能独立。也不要说谁能伤害你,是你的软弱无能。你可以无数次求助于人,但是有一天你会发现,求助于人只能让你更加恐慌和不安,那些问题和困境还会变着方式再次来到你面前,你还要经历同样的恐慌。所以,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只有靠你自己。真正能帮助你的,也只有你自己。只有不再回避问题,不再向他人求助,自己解决了最根本的问题,才能不再恐慌,实现真正的自在和解脱。这个世界上除了独立,没人能在关系的痛苦中解脱。有我,即有我所。有我所,他就是你的深渊。学会独立,是你人生唯一的必修课。获得独立,那是觉悟的最重要筹码。独立,是每个人真正的天职和本性,而我们却被自己的妄想、无明、懦弱遮蔽,没有勇气面对它。面对真实的自己,正视孑然独立的真性,那才是你来这个世间唯一的使命。有人跟我说,学习禅宗要从一切的关系中超脱出来,这是不是太冷酷、太残忍了?修行是实相和解脱对你的要求,而不是禅宗和祖师。没人逼你做任何事,但是独立,将永远在解脱的门口那里等着你,没有人能绕过它而得解脱。修行之路无他,一切时中,莫依倚一物。

    2020-09-24

  • 独立,是觉悟的前提

    独立,是觉悟的前提你如果足够自立、强大,怎么可能依附于任何人。没有依附,怎么可能被人抛弃?又何来忧虑恐惧?凡是被抛弃的,一定是一个寄生者。凡是心有恐惧者,一定是一个不能自立的人。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依附任何人,也不拥有谁。心无挂碍,亦无能所。所以,抛弃或是离弃在他那里不会发生,恐惧在他那里也不会存在。被拥有,才可能被抛弃。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在独立的,为什么要把自己嫁接给另外的人,把自己的生活寄托在别人身上?除了无明和贪爱。如果你依附于人,不管他是谁,你迟早要被抛弃。就算不被人抛弃,也会因无常、别离、死亡而被迫分离。那是一种更加残忍的抛弃。如果你被人抛弃,你会绝望,甚至因此而觉醒。你因无常而被迫与人分离,你还会抱着希望继续寻找他。轮回就在那里开始。独立,是觉悟的前提。无法独立而能觉悟者,无有是处。独立不仅仅是人格、精神、经济上的独立,更是心识上的独立,不依六尘的独立。只有真正独立,才能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才能超越一切所依,获得真正的自在与解脱。一个还要依附感情、家庭、事业这些外在条件而生存的人,必定要面临这一切消失后的孤独和无依。那时,因为不习惯这种寂寞,孤独和无依变成了地狱。想要避免不被抛弃的厄运,从独处开始,从早早独立开始,从坐禅、一物不为、练习觉知开始。看看你离开一切所依是否还能安心。如果不能安心,说明你已经习惯依附于虚妄而活着。赶快醒来,练习独处,习惯无依。主动地撤销所依,你受的苦会少很多。当你的一切所依消失而你被迫接受无依时,你会发疯,你会恐惧的要死。与其被他人或无常抛弃,不如向死而生,向寂灭求活,主动适应无依的生活。生死路上,莫待临渴掘井,下雨补屋。当随时做好准备。时不待我,无常随时会来。你准备好了吗?

    2020-09-23

  • 不要让身心成为妄想的奴隶

    不要让身心成为妄想的奴隶有时你不得不去做一些事或去一些地方,比如你胃痛或得了什么病,你要去医院。你这样做,是为了免除身体受更多的苦。你要去上班,是为了挣钱养活自己。你要去很远的地方找水,因为你地处荒野,你非常渴,附近又没有水源。这些时候,你为了缓解身体的苦,你愿意付出更多的辛苦。你为了让自己平安、无苦,你做了一些事,你付出了一些牺牲,你得到了满足,你不会因此而受更多的苦。但是,有很多时候,你去做一些事,见一些人,到一些地方,只是为了寻找快乐。你甚至从来也没有想到过,是什么在支使你去寻找快乐,你能真正如你所愿找到快乐吗?当你为了寻找快乐而去做事时,这是人的最大的无明和无知。只有愚痴的人才会相信快乐单独存在。比如你去喝酒。喝酒的时候那种头脑被迷醉的感觉很爽,但很快那爽就消失了,接下来你要接受的是胃和整个五藏的灼烧,而且,它们可能会持续一天、两天甚至更久。比如你想去一个地方旅游,你费尽周折到了那里,嗨皮了一个小时,然后回到家中,你疲惫了一个星期。比如你已经有了一个很安稳的房子住着,那间房子已经解决了你需要遮风挡雨的基本问题,甚至那个房子还很舒适。但是你觉得那间房子还不够太好,你想要更大的房子。你贷款买了新的房子,满足了你的虚荣心,你高兴了几天,但从此你成了一个房奴,你每天都要拼命工作。你要为你几个月的兴奋付出一生的辛苦。虽然你已经后悔,但为时已晚。比如你想找一个女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你得到了她,但同时你的整个人生都卖给了这个女人。你成了她和她带给你的孩子的奴隶,而且是生生世世。这一切的苦背后都是因为你不满足当下,你以为有比当下更好的生活,有比当下更快乐的事。那是头脑的许诺,而它从来没有真正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你成了无明、贪欲和妄想的奴隶。你被自己的妄念使唤来使唤去,干这、干那,你完全被妄念之胶粘住了。觉醒,就是从头脑和妄念的驱使那里觉醒,从那无形的缰绳里挣脱,从六根六尘六识的主宰那里解放出来。看到自己身心的每个行为背后的主使,是只为了解决最基本的生存之苦,还是想获得更多的快乐被妄念所骗。看清之后,决然摆脱,成为真正的自由者。

    2020-09-23

  • 安心

    安心顶礼师父,经常看到善知识开示“安心”、“安住”便是究竟,弟子不明,到底如何是安心?心安住在哪里才能安住?怎样才能安心?答:安心者,非有能所。无安心处,是名安心。无心可安,是名安心。心非实有,亦非断灭,了心无心,是名安心。安心者,不着文字,不执法相,但心行默契,一切不住,假名安心。“安心”者,自行圣智境界,非言语思维分别所能了知。“安心”者,觅心了不可得,是名安心。心无所住,是名安心。不灭六根,不厌六尘,亦不依六尘,于中无染,即得安心。不灭凡情,唯教息意,心自得安。于三界不现身意,即得安心。若欲安心,先须识心。心若不悟,能安心者,无有是处。心如虚空,无我无法,能所俱寂,非取非舍。通达此者,不须安心,心自安矣。若不达此理,不识本心,欲强安心者,是增虚妄,头上安头,不得安心。故知安心者,非有心能安可安,究竟无心处,是名安心。无所住而不断灭此心,是名安心。住无住处,亦不着无住处,是名安心,亦名安住。若起心觅安心处,求解脱处,想涅槃处,是名不安,非是安心。若谓心有所住,乃至寂静涅槃,皆非安心,是名虚妄,又名昏沉。经云:佛不住涅槃,涅槃不住佛。又云:无所住处,是诸佛住。诸佛住者,实无方所,亦无心可住。无心者,诸佛异名。无心即是本性,非离无心外别有本性。故虽言无心,非是意想断灭之无心。诸修行人皆欲安心,然心有所依,依于十八界,依于三界,依于人我,依于能所,依于寂静,故心不得安。若欲安心,心无所依,自得安也。无有少法可依可安乐住,是名安心。实无有心可安也。若有少法可依、可执、可凭,皆是众生妄想无明,是名虚妄,非得安心。

    2020-09-23

  • 太美了,骗了多少人

    太美了!骗了多少人!如果你还活在感官的快乐里,那离道还尚远!见到什么或听到什么,你总是惊叫:太美了!你还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古人云: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又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能见如来者,是真美!如来者,非色非非色,非音非非音。不可以眼见,亦不离眼见。但见平凡,山是山,水是水,不假思索,非有动荡,是见美也。而你我嘴中所言美者,不过骗取心识之六贼而已。太美了,骗了太多的人。人们为一念太美了,甘愿多劫轮回生死。人们被一间太美的房子,一个太美的人,一段太美的经历,甘愿付出一生辛苦,甚至轮回其中,不愿出离。太美了,那是世间艺术家的座右铭。太美了,那是妄心的食物,是生灭世界里的花朵。你眼中的太美,一定是瑰丽、绚烂、刺激的,一定冲击着你的心识。如果你对着一株墙角的小草说:太美了!那一定是发自内心无声的赞叹,那是真的美。如果你的呼声来自静默和智慧,那才是美。如果你在风吹过面颊的时候说:太美了!那一定是洗尽铅华后内心的满足。那美一定来自你对平常和简单的领悟。如果你喝一杯白水也能像喝一杯浓茶那样惊叹:太美了。那美一定不是出自你的感官,而是出自觉性。真正的美,那是识到智的转变。太美了,那一定是从根尘里觉醒。太美了,那一定是觉悟到诸法寂静。太美了,必是无所得。若有所得,有所感,必是赚你心神。能给你美者,亦能给你忧愁、厌恶。能让你美者,定会把丑留给你。让你痴迷的美,还会加倍让你受苦。让你惊叫的美一定是刹那间便消失。真正的美会驻足在你的内心,那只是一份安宁和无依。让你攀附和趋向的一定不是真美。真美就在你的身边,就在你的眼前,在你的耳边,源源不断。若见真美者,必见物物皆美,无有不美者。莫被美迷,当觉真理。真理真美,绝诸思议。

    2020-09-23

  • 你的人生从何时开始沦陷

    你的人生从何时开始沦陷    世间律法,有牢狱戒之,易警易觉,不易破犯;三界牢狱,六道关押,无形无象,难于察觉,故众生蜂拥而去,叫唤不回。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该如何以警觉心随时守住自己做人的底现和原则,不要违犯法律,否则必自食其果。修行者对无常和无明的警觉,同样特别贴切。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法身慧命负责,对自己的解脱负责。哪怕你轮回六道,那一定是你自作自受,没人替你买单。所以,要常常思惟,你与无常和无明交手的这盘棋,到底是从哪一刻起疏忽、大意、怠慢、放逸从而堕落的呢?你之所以在修行这盘棋中必输而继续进入轮回不在于外境,而是你自己没有警觉、没有把握好修行的时机,频频违犯戒律,放逸妄为,拨无因果,不知约束身心。为什么在同样的幻境中,有的人勇猛精进,番然醒悟,自律自修,超脱自在。而你却不知不觉间,被六尘幻境引诱,不知停歇,进入了僵局和恶性循环,欲罢不能。直到临命终时,无常与无明将你收入网中,你才猛然惊醒,但却为时已晚。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间,都在不知不觉间又一次陷入这场梦幻中,不愿醒来,无法醒来,从此继续轮回,沦陷于幻境中。这样的沦陷,已经不知过了多少劫。如果我们有了觉醒的因缘,我们遇到佛法,遇到有人想要把我们叫醒,一定要把握时机,收摄身心,不再放逸,如法而行。不然,就像触犯法律的人一样,自己从什么时候被贪嗔痴掐住命脉、陷入沦陷,被带入监狱的都不知道。世间不得违背者:法律与良知。修行人不得违背者:戒律、因果。一旦违背,自作自受。世间犯法而被捕者,多是抱有侥幸心理,以为自己不会被逮到;生死轮回中而被捕者,亦是抱有侥幸心理,以为自己会幸免轮回。法律放过谁?轮回放过谁?世间法律,不犯容易;生死轮回中,不犯无明者,少之又少。世间狱者,尚有出期;三界六道牢狱,难有出期!仁者何不惊觉!人生的对手是自己,修行人的对手也是自己。稍微放纵、把握不住自己,就会被习气和无明带进陷阱,久久不能觉察。当察觉到时,已经回天无力,直奔三涂。一个修行人平时不好好用功,临时抱佛脚,毫无力量。一个修行人在大梦中沉迷,堕入地狱诸恶境中,再想修行,为时晚矣。人生如棋的这个隐喻太醒目,太刺激,太直白。如果我们此刻还不醒来,那就如同犯人被警察逮捕,直到坐进警车,还不知道自己从哪一个毁掉自己的生活。我们有一天忽然被无常逮到,再来悔恨没有修行,悔之晚矣。此事耽搁不得,拖延不得。有智之人,可不慎乎!可不醒乎!了却今生须努力,谁能累劫受余殃!

    2020-09-23

  • 佛与祖的教化

    佛与祖的教化师父好,佛陀也说,要想圆满修行,需有大慈大悲怜悯众生之心。又祖师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佛陀鼓励众生发菩提心,祖师又处处叮嘱学人只管自己,莫管他人。请师父开示,如何在大慈大悲和自悟自修之间融汇?又如何圆融佛与祖师的不同教化?答:大慈大悲与自悟自修皆是汝现前一念妄想,真修行者,随缘饮啄,随事契理,过好当下。有缘即行,无缘即歇,哪来那么多计较分别。若自不悟真理,不成佛道,何来大慈大悲?若真大慈大悲,必不见实有众生可度,不见自他、觉与不觉,随性施为,随缘了事,皆是道人本分,何必安慈安悲?故知慈悲者,依幻而说,假名而已,实无慈悲。诸佛祖师教化于人,量根施教,随众生根而有种种方便善巧,非实有其法,学人不可不知,不可于方便法上而生执着。说慈执慈,说悲执悲,说自修执自修,说发菩提心执发菩提心,皆是自心妄计,不了诸佛祖师真实之意。诸佛祖师真实无意,是名本怀。本怀者,唯令众生悟无所得,了诸法空而已。离此之外,但有少分意,皆是自心计着。非关祖佛。故古人云:祖佛本无谩人之心,自是众生错解祖佛意,自谩人去。学人与祖佛善知识边学法,切忌执他文字语言,将为实法。六祖大师云:若谓吾有法与人,即为诳汝。汝若反观,法在汝边。佛祖教法本无二端,一以贯之,为令众生明见佛性,得真实解脱。但众生根基有别,佛陀多用语言名相之指而诱导之,令入真实修行。而祖师多以实相之法直指学人本性,令舍一切法。然而祖师直指亦不离文字方便。诸佛经论大乘了义,亦直指第一义。故佛与祖一鼻孔出气。学人不可于方便或究竟生执着。若执第一义,第一义成毒药。若滞于文字方便,则永远不悟第一义。所以学法之人,当知法为幻药,疗众生幻病。觉幻无幻,药即不存。执病执药,反增幻病。但是,若众生幻病未除,幻梦未醒,不可废药,不可除法,口说般若,而无实行。若不观根基因缘,一味除法,唯说第一义,执于无生,是则甘露成毒。经云:无慧方便缚也。以无慧谷,不能方便解除众生烦恼缚,不得入于真实第一义。是不名大慈大悲也。若达此理,自然明了佛与祖师教法无二,只是因人因时因机而别,不可将祖佛教法截然对立。若如是对立祖佛教法,是名执着,又名障碍,障碍自心,非关他人。慈悲与自觉,发菩提心与自证境界,本来无二,皆从真性而有。不悟真性,何谈自觉觉他?但增妄想而已。若真悟本性,一切都如梦如幻,有大智慧,施大法药,真成菩提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油然而生,现于心行,非从思想意识而生。

    2020-09-23

  • 无事,真乐的源泉

    无事,真乐的源泉我内心的喜悦从来不是因为想起了什么事。不管是过去发生的,还是将来发生的,再好的事,它们都不能让我真正开心。让我内心充满喜悦的永远是此时此刻在我心中找不到任何事。不管是下着小雨,还是看着明月,那都不是我开心的理由。我开心的理由永远是在小雨里或是月光下,我都找不到心中有任何事。当我在静谧的小路上散步,或者是与同修们相聚、交谈,那都不是我开心的理由。不管我在做什么,都没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等着我去做,也不会想起任何人,那才是我开心的唯一理由。当我心中无事,天气、处所、一个人,还是和谁在一起,将要发生什么,那都不再重要。心中无事,一想起这一点,我心里的嘴就会笑出声来。没有比这更重要的。心中无事,还有比这更美好的吗?如果我因为好事而开心,好事不会长久。好事结束了怎么办?如果我因为期待一件事而开心,那件事发生之后怎么办?若是因为某个人而开心,那个人离开你怎么办?如果我一直活在对好事的期待中,我的开心就永远是有条件的,是需要等待的,并且是会结束的。如此一来,我就被无常、变化的事情囚禁,被它束缚。我会因此变得不安、恐惧、忧虑。而如果我撤销对事的期待,我的开心是随时随地,是永恒的。善恶相待,好坏同体。顺逆境界,福事祸事,互为因果,如影随形。若我因为一些事而开心,我一定会因为另外一些事而难过。如果我执着于开心,那我也一定要迎接难过。如此一来,开心和难过,它就会像一把锯一样在我的心上不停地拉扯。所有的事都出于有心计较。心不计较,事于何处安立?所有的烦恼,都出于有心。心若空,一切皆空。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无事更尊贵和美好的。佛说,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事道人。人之所以烦恼、痛苦和不安,正是执着于事,贪婪于好事。由有贪爱故,所以畏惧失去,担忧变化,只能接受好事,无法接受坏事。世间哪有坏事,如果你不认定什么是好事。世间哪有什么不幸,如果你心中无有“幸事”。世间并没有苦,只要你不再执迷于乐。善恶如浮云,凡夫妄捉取。智者如实观,二俱如虚空。古人说:好事不如无。又说:无事是贵人。诸善知识,你的开心和喜悦建立在什么之上?是因为心里有喜事,还是心里无事?去觉悟诸法空,诸事幻。不再执迷好坏事,发现无事,接受无事,那才是一个清醒者所为。一切事都不重要。看破心中所有的事,撤消对所有事的期待,将心交给空无,还给空无,许心无事,那才重要。心中无事,那才是你恒常喜悦的源泉。

    2020-09-18

  • 谁在骚扰你

    谁在骚扰你禅师有礼!打扰了。有一件事想向您请教。我最近被一个人骚扰,想起他说的话就气不打一处来,愤怒的情绪很重。坐禅时也不能观好呼吸,因为这个愤怒一直要发出来,请问这种情况,我该如何处理情绪与坐禅?答:你需要处理的并不是情绪或者坐禅。就算你有再好的想法调整情绪,继续坐好禅,如果你看不到问题的实质,好的状态都是暂时的。你还会被另外的人、另外的事骚扰和触犯。除了清楚地看到实相,你永远无法真正宣泄你的情绪。实相是诸法无我。身体不是你,心不是你。觅一切处都找不到一个真实的你。同样,他人亦复如是,并无一个真实的外在的人。如果实相是并无真实的你和他,谁施伤害?谁受骚扰?谁在难过?谁在气愤?无明、执着、幻梦。是的,我被骚扰,这是一个错觉。并无其事。没有谁能真正骚扰到我们,只要我们清楚地看到无我。若看不到这一点,一阵狂风,一阵骤雨,某个人的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都可能骚扰并惹恼我们,而它们根本无心侵犯你。是你自己对自己的执着和无明侵犯的你。除了对自我深深的执着,没有谁能真正骚扰并伤害到我们。如果看不到实相,无论你怎么调整心态,你仍然无法摆脱被骚扰这个错觉。并且,这种心理机制永远存在,念念之中,随时随处,生生世世。凡夫活在以为有我的虚幻世界里,所以处处会保护自己,防范别人的侵扰,而当有人伤害到他,他就会非常愤怒和痛苦。觉悟者对自我不再执着,所以没人能触犯的了他。一旦有外境或人“伤害到”他,他会立刻看到除了自我的执念,没有人在伤害他。他立刻从被伤害的幻觉中出离,不再有任何烦恼。即便身体因此受伤,他也毫无苦恼。如佛陀过去生被哥利王肢解身体,佛陀没有丝毫嗔恨。一个觉悟者,无论他身上发生什么,他会观察自己的心念,转变自己的心念,放下对念的执着,于念而无念,从而解脱困惑与烦恼。而不会去抱怨外境,怨恨他人,让自己堕入烦恼之中。坐禅就是为了观察到诸法无我,而不是在那里观呼吸。观呼吸是为了看到一切都像呼吸一样,当处发生,到处寂灭。如果只是单纯地靠观察呼吸而静坐在那里,而不觉悟诸法空相,无我无人。那么,下坐时,你就会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事物触碰。我们总以为是某个人某件事触犯了自己、惹怒了自己,让自己生起嗔心。不是的,如果我清楚地看到“自己”只是一个妄念,那里没有一个真正的人、真正的身份、真正的实体,那么,没有任何人或任何事能让我感到气愤。没有谁能让我们生气,如果我们真实观察到无我。让你生气的一定是自己对自己的执着和误解。

    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