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俱舍,方能随方应物

    一切俱舍,方能随方应物居士:因近日参加朋友家嫁女,见现场帮忙亲友众多,人情热络,反思自接触佛教近十年来至今,由外转向内,独思独行,家庭单位两点一线,更少主动交际攀援,知己仍无,知交零落,就连泛泛之交亦在减少。日常除家人同事快递外,几无其他电话干扰。接触佛学近十年以来,自觉势、利心渐淡,也因已离开曾经势利岗位平台,身边曾经熟人大多已渐淡出交往;由于自己与他人日常交往互动付出时间不够,也缺乏主动热络,许多旧交也渐多疏远,近年也少有新交。虽修行环境清净当珍惜,但不觉将自己修成孤家寡人,人社半径也被封印得越来越小,突生怖畏。‌今请教师父确认指校,是否已偏离中道,学禅之路如何落实于生活?今后努力趋向是什么?[合十][合十][合十]答:你的怖畏来自无始以来的有所依和未经修行转化的无明习气。就算你有朋友,有知己,一直有亲人陪伴,你仍旧是孤家寡人,甚至连孤家寡人都不是,而只是空气。而这,才是实相。人们被意识和妄念所骗,以为身边有朋友、亲人、伙伴陪伴,就不是孤家寡人了。就像你病了,吃了暂时缓解的止痛药,就以为自己的病好了,实际上,病根还在。众生生活在识心的世界里,因所依暂时得到安全和缓解,一时没有恐惧。那是因为服用了家亲眷属、诸多我所的止痛药,这些药物早晚会离我们而去,最终,我们仍是孤家寡人。如果你不提前看清实相,不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训练独处和无依,这种恐怖和不安会永远跟随你,直到无穷劫。所以,修行再难,也只有此一条路可行:练习无依与独处,转所依识。所谓:生灭灭矣,寂灭为乐。众生道力未修,皆以生灭有依为乐,妄心攀援六尘为安,但那是无常,究竟是苦,究竟不安。经云: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又云: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故修行人唯有撤除所有所依,了达身心幻垢,幻相永除,以寂灭为乐,方可真正解脱生死烦恼。问:师父,练习无依我懂了,那禅不应用于生活吗,如何避免冷漠枯木死灰定?答:若想真正到达无依,莫在意识妄想心里做活计。此非一日之功,须于当下念念行于般若,心不外驰。长年累月,心不系物,亦不染尘,与人事物保持距离。黄檗禅师云:然舍有三等:内外身心一切俱舍,犹如虚空,无所取着,然后随方应物,能所皆忘,是为大舍。又云:故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以心有执着,而修一切法,是名染污。心无挂碍,自然能够随方应物,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世间之人,因在生死中头出头没,染污深重,故需通过种种助道之法,训练独处和无依,深解佛理,了达实相,如是功夫,若不实修,穷劫难达。所以,但如说修行去,莫打妄想。先耕耘,再论收获。

    2022-09-27

  • 意解佛法,穷劫不能见性

    意解佛法,穷劫不能见性你每天都在看高僧大德开示的佛法,你读了很多经典,你看遍了几乎所有的佛法心灵鸡汤,当你看这些文字的时候,你觉得这些开示太好了,你内心经常兴奋和感慨,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这些东西跟我太相应了!仿佛是从你心里流出的一样。你甚至经常会产生一种错觉,你已经掌握并拥有了这些道理和经验。可是没过多久,你发现,你看过的东西都忘了,你碰到事情还是会烦恼,遇到境界还是会颠倒。在生活中,你根本没有力量解脱烦恼。因为绝大多数道理,你连记都没记住,更别说身体力行了。你难道不反思一下为什么会这样?你的修行在哪里出了问题?原因很简单。你把修行当成学习别人的知识和道理了,而忘了最重要的事:实修。别人的修行和经验对我们可以起指导作用,但是如果你不去落实,你不进行实修,你只是在学习一堆僵硬的道理而已。如果你遇到的不是一个教你实修的老师,你会一直迷失在意识知解佛法中,而不知道怎么方便远离,怎么做功课,怎么改习气,怎么调心性,怎么真实达到解脱。 就算你记住了许多高僧大德的教言和开示,也经常给别人讲说这些道理,但你不去实修,不布施六根,不远离六尘,不善护念,佛法跟你无交涉。大多数人不能进行实修,是因为不了解实修的重要性,不知道如何实修。就算了解了实修的重要性,也知道方法,因为贪图世界乐趣,因为懒惰,因为懈怠,不愿意去实修。所以,有的人学佛五年、十年、二十年,经读了上百部,祖师大德的东西看了不计其数,贪嗔痴的习气却没改变,遇事就着相,碰到境界,生灭心、得失心、人我是非心就起,而正念与觉知一分都没有。涅槃经云:有四法近大涅槃。云何为四?一,亲近善知识,二,听经闻法,三,如理思维,四,如说修行。如说修行,即是实修。又佛法讲信、解、行、证。又云:信、愿、行。又云:解行相应,名之为祖。可见欲解脱生死轮回,最后都要落实到行,也即实修上面。什么是实修?如何实修?所谓实修,首先,先听经闻法,再通过练习诵经、持咒、坐禅、行禅、拜忏、一物不为等功课,远离六尘,训练觉知,消除业障,转变心识,改变攀缘六尘的习气,对佛法实相之理有一定的理解和领悟。其次,把做功课养成的觉知和定力、正念和般若正观带入生活。在生活中实践修行,训练独处和无依,能够十二时中不依倚一物。不仅自己解脱烦恼,在待人接物时,能普行恭敬,谦卑柔和,谅解宽容,慈悲忍辱,常见己过,不见他非。将佛法的智慧通过自己的行持传达出去,利益他人。如是训练和修行,日久天长,自然远离烦恼尘劳和颠倒妄想,日臻圆满和究竟。朋友,你每天还在孜孜不倦地阅读各种心灵鸡汤吗?你还在佛法的文字大海中徜徉吗?你还在数别人的财宝吗?你还在纸上谈兵、口说般若、意解佛法吗?那是一个歧途和幻成,永远无法领你走向解脱。祖师说,口说般若,穷劫不能见性。加入实修者的行列,那才是佛法最难的部分,也是最宝贵的部分。愿每个人都能克服自己的无明和障碍,真实开发自己的宝藏,受用佛法,得常乐我净。

    2022-09-27

  • 如何消业并降伏我慢

    如何消业并降伏我慢过去学人去祖师那里学法,祖师一般都不会直接教其佛法,而是让他先去干三年活儿,服务大众。为何如此?先折其我慢,摧其重业,再施以教法,待学人业尽情空,巧妙施设,即得开悟。今时学人亦有重业,亦有我慢,然不知如何折服。通过拜忏,可以达到劳其筋骨,安其妄念,消其重业的作用。地藏经云: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众生以无明而生三毒。三毒未除,无业不造,而不自知,故感无量苦果,轮回受苦。凡夫我慢矜高,不见己过,虽日日造业,而不知过,不知忏悔,旧业未去,复造新业,如此循环,无有了期。我慢人人有,过失人人犯。能知而改之,则得近道。如何降伏我慢?拜忏。通过大拜,劳动身心,活动肢体,磨练意志,忏其前愆,悔其过往,愿不再犯,誓不再造,即能折服我慢,消除重业。圆觉经云:五体投地,终而复始。大拜是彻底降低自己、折服自我的最好方式。众生以业力重故,诸多病苦和烦恼不知如何消除。通过拜忏,可很快消除各种疾病和业苦。没有比礼拜更容易的了。弯下腰,低下头,趴在地上,彻底地让自己跟大地在一起,接受谦卑的锻炼和熏陶。只是人们不愿低头、弯腰、匍匐在地,向人示弱。人宁愿在那里胡思乱想,烦恼重重,浑身不自在,也不愿意老老实实地拜佛,低头忏悔自己的业障,折服我慢。宁可在那里抑郁、不安、绝望,也不愿老老实实拜佛,舒展身体,畅通心意。宁愿偷懒、懈怠、贪图五欲,饮鸩止渴,也不愿意真诚办道,精进修行,改变习气。愿你我都能低下傲慢的头颅,俯下高傲的身躯,弯下自负的腰肢,不仅身匍匐在地,整个心灵也都匍匐在地,忏悔自己无始以来的无明,治愈无量劫来的傲慢。学习大地的谦卑和接纳,让谦卑与柔和来治愈我们的痛苦和烦恼。大拜简单易行,男女老少都可以练习。学法之人可以把它当成一种修行功课来做。世出世间一切事业无不从刻苦中来,而不见有从懒惰中生。拜忏不仅能消业,降伏我慢,更能克服懒惰的习气,锻炼意志品质,增强我们的身心活力。自从建立大拜群,收到很多参加者的反馈,大家都受益良多。为了让大家更容易掌握大拜的要领,对大拜增加信心,不再望而生畏,现把大拜功课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分享给大家:一,大拜不少于三十分钟,不用计拜佛的次数,只要做够三十分钟就可以。少于三十分钟的,不要在群里报数,自己私下先慢慢练,什么时候做到三十分钟,再报数。二,大拜的时候,不求快速,越慢越好,带着觉知,每个动作都要去感知,通过觉知来让身心安住,不打妄想。三,每天任何时间拜都可以。不要太晚,别影响家人休息即可。四,大拜的方式没有固定形式,只要是全身倒下,伸开手臂,再起来,就可以了。五,大拜时不要听音乐,也不要念佛,什么都不要想。除了身体都动作需要觉知外,任何消耗心神的事都不要想。六,身体非常疲惫的时候,可以适当减少大拜的时间。如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每天坚持。如果进群共修,就必须做到三十分钟。自己拜,则时间不限。万事开头难,坚持更难,养成习惯最难。一开始练习基本上都会有身体酸痛的反应,这是正常现象,过几天就会好了。七,想多拜些时间的同修,建议每天上下午拜两次,每次可以二十分钟或三十分钟。八,身体有病苦或有抑郁及抑郁倾向的人,对大拜不要望而生畏,正是因为我们的惰性和业力导致自己受种种苦,更应发心拜忏,精勤用功,改变习气,再通过听经闻法,深入修行,从而使身心都得到根本的改善。想参加拜忏共修的,请加我微信:hz2017sxs

    2022-09-27

  • 大拜心法

    大拜心法跟大家共修大拜有一段时间了,有一些心得和要领跟大家分享。和其他所有的功课一样,大拜的练习也是息虑忘缘,不逐六尘的一种修行方法,只是形式上与行禅、坐禅、一物不为和牧牛有所区别。但是它的目的和意义与其他的功课一样,借助拜佛的方式,觉知自己身体的动作,降伏妄念,令自己安住下来。所以,大拜这堂功课,不仅仅是为了拜佛降伏我慢而拜,也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拜,更不仅仅是为了大拜本身而拜,最主要的目的是帮我们度过一段无染的时光、不依六尘的时光、不造诸业的时光。说的再简单些,大拜就像其他功课一样,就是做一些不善不恶的事来打发时间。我们读过楞严咒,诵过金刚经,做这些功课的理念和目的与大拜一样,都是让自己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妄念不生,心亦不灭,直用本心,亲证佛性。世间所有人活在世上,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打发时间。不同的是,有的人造业,有的人消业。有的人颠倒,有的人觉醒。智者不染万境,愚人沉迷五欲。达摩祖师说:不造诸业,自然得道。世间人做善容易,不造恶难。修行容易,耐得住寂寞难。做有功利有好处的事容易,做无功利、无现实利益的事难。大拜,觉知,行禅,坐禅,就是无功利行,枯燥、无聊、没滋味。相对于世俗的快乐,这些功课没有任何乐趣可言,所以大多数人不愿意做功课。他们虽然也学佛,但更多的时间是随着自己的妄想和习气断续追逐五欲六尘而不觉知。或者也做一些功课,但是图数量,图功德,图果报,图善法,如此用心,与道相违。所以,拜佛时消除各种功利思想和挂碍,不给自己定数量,让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不为任何有为的功德而拜,只是单纯地做好每一个动作。这是拜佛的心要。拜佛是最简单易行的瑜伽,男女老少都可练习。身体虚弱的人,或者有病拜不了太多的人,可以把速度降低到每分钟只拜一次。就像我们过去在一平米内行禅的速度一样,让自己完全安住在缓慢而觉知的动作上,忘记个数和时间,让身心合一。每天上午大拜开始,先安静地站立五到十秒钟,再慢慢举起双手,合十,当胸,停顿,举过头顶,踮起脚尖。双手举起时,全身尽量伸展到最大限度,站立五到十秒,然后放下脚尖,放下双手。双后合十当胸,停顿几秒。然后双手放下,俯身,弯腰,膝盖下跪,双手撑地,向前滑动,动作一直保持觉知和缓慢,不急不躁,忘记一切,只和觉知在一起。全身匍匐在地,停三到五秒。双手举起,向前,落地,停顿几秒。双手合掌,举过头顶,停顿几秒。双手放下。收双臂,到胸前,动作一直保持觉知和缓慢。停顿几秒,双臂撑地,上身先起,全身慢慢撑起。双手当胸,停顿几秒。这是一个大拜的整体姿势和动作要领。这样做下来,慢些的,要用一分钟。快些的,四十秒。如此半个小时的大拜,只需要做三十到五十个大拜,对身体稍弱的人来说,是很轻松的。如是带着觉知没有功利地去练习大拜,大拜不就再成为一些人想起来就畏惧的修行方法。现代人因为缺乏运动,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大拜不仅能快速恢复我们的身体,更能训练觉知,让身心安住当下,是一种动静结合,理事兼备的修行功课。诸位善友和同修,掌握好大拜的心法和要领,大拜将变得非常简单易行。每天坚持拜半个小时,细水长流,不求速度数量,大拜的这段时光将成为您每天最快乐的时光。大拜之后,身心更是透脱开朗,神清气爽,这一天都感觉活力满满。身体条件好些的,下午还可以再拜一次,时间不定。万事开头难。有诸多想法,不如动一动身体,挪一挪脚步。来,加入我们大拜的共修,有大家的加持,相信您很快就会适应并喜欢大拜。 

    2022-09-18

  • 共修的力量

    共修的力量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和产物,有了共同的观念,人们就可以在一起共事合作,并形成强大的力量,可以完成许多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事。除了极少数成就的圣者能够孑然独立,不与万法为侣,绝大多数修行人都需要善友和道场的加持。在道场或共修的团体中,你永远无法懒散放逸,因为道场有戒律和规定随时约束你、监督你、提醒你。又有善知识和道友砥砺你、鞭策你,使你无法不精进用功。一旦你偷懒耍滑,不遵守道场的规定,道场的负责人就会把你赶走。共修加持的力量足可以激发一个人内在的很多潜能。比如坐禅坐不住的人,通过共修,可以每天坚持打坐。行脚走不动的人,可以被队伍带着走很远。害怕大拜会伤害身体的人,通过大拜身体越来越健康。不愿意早睡的人,通过群规和大众的监督,每天都坚持早睡。这些都是共修力量的加持,使一个人做不到的事,在大众中都能做到,并得到巩固和训练,使之持之以恒。共修的意义不仅仅是督促学人努力精进,最重要的是为学人提供了各种因缘和磨练的机会,使每一个人通过身边的人看到自己不同的侧面和影子,从而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也能逐渐打开自己的心量,激发出本有的慈悲喜舍,全方面的锻炼和圆满自己。这些都是独自一人在家中或山林中修行所没有的优势。在道场和大众中共修,最宝贵的是有师父、善知识和道友、同修随时随地地提醒和帮助。在见地和用功方法上不会出错,对佛法和解脱生起深固坚定的信心,会让自己在修行这条路上不会步入歧途。当一个人在大众中修行与同修起了矛盾,生了烦恼时,这时,正是修行者觉悟无我,修行忍辱,改变自己习气的好时机。因为共修而出现烦恼时,有的人就会反思自己平时的用心是否背道而驰,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修行,完善自己的修行。当然,能来到正法道场,与大众和善知识一起共修,需要极大的福报和因缘。这也是每一个至心求法者自己多生多劫的善根积累所感召,强求不得。所谓善根积累者,多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多做利他之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总而言之,共修的意义和力量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非常巨大的。佛道旷远,幽深难到。众生欲出生死轮回,犹如乘船渡海,共修犹如大船,乘风破浪,能冲破种种险难,安全到达彼岸。独修犹如小船,很难在生死烦恼巨浪中安全到达彼岸。愿你我都有机会加入正法道场的共修,乘大愿利他之船,互相携手,安稳前行。

    2022-09-18

  • 但悟自心,无法不明

    但悟自心,无法不明每个人的自心是最公平的秤,最精确的尺子,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欺骗它,或打破它、绕过它、超越它。它绝对的公正和精确,从来不辜负或对不起任何人。所以,你遇到多顺的事,多好的人,多幸运的机会,取得多大的成功,没有什么可高兴的。那不过是你曾经的付出,如今有了结果而已。你遇到再大的不幸、逆境、倒霉事,你也不必怨天尤人。那不过是你以前种下的种子,今天结了果实而已。这个世界表面上有各种不公和差别现象,但那都是一时的、暂时的,只是表象,非是实际。实际在自心。自心作什么,收什么,从来不会有任何差错。自心动什么念,受什么念,有什么命运。你的生命从来与他人没有关系。那是你内在的运行。自心真实,无人能骗。自心公正,从不偏邪。自心精准,从不出错。自心灵妙,从不迷惑。自心常住,从不坏灭。自心灵验,从不歪曲。你骗人、骂人、打人、诬灭人、诽谤人、轻视人、憎恨人、讨厌人、欺侮人、伤害人,这些恶和伤痛最终都不会落在别人那里,而是落在你心上。同样,你恭敬人、对人友爱、慈善、尊重、理解、体谅、宽容、真诚、柔和、悲悯,这些善和快乐也不会一直落在对方那里,而是植入你的心田。你收获的一切,一定是你自己种下的,所以,你不用抱怨外界或他人。你经历的一切,一定是你自己的用心,那跟命运或他人毫无关系。你遭遇的一切,都是你曾经埋下的种子,发了芽,结了果而已。那跟任何不幸厄运都没关系。你今天收获的,都是你曾经点点滴滴付出的。你付出了贪嗔痴,你就收获无明、痛苦、轮回。你付出了慈悲喜舍,你收获的就是菩提心,无我的智慧和解脱的安宁。老天无心,没有什么神佛菩萨奖励你或者加害你。一切都来自于你自己。但问自心,无事不通。但悟自心,无法不明。

    2022-09-18

  • 大拜共修

    大拜共修这段时间我开始进行以前在寺院做过的礼佛八十八拜的练习(或一百零八拜)。只练习了几天,就感觉身体的不适有了很大的恢复,效果非常明显。学法之人喜静者多,大多不爱运动,这样长期以来,身体会逐渐僵硬,各种器官得不到适当地运动,所以各种疾病逐渐出现。礼佛本来就是降伏我慢,调伏身心的很好的修行方法。再加上觉知的融入,每个动作都了了分明,安住当下,这对息虑忘缘,解脱身心各种烦恼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鉴于上述原因,现学山禅院建礼佛大拜共修群。申请入群者要求每天拜佛半个小时。体力欠佳的,可分成两次进行,中间休息一会儿。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可以调节自己的拜佛速度,不要求拜佛数量,只在时间上有要求,不少于半个小时。身体实在太虚弱又想尝试的,可以减少到二十分钟,但不要在群里报数。拜佛时,不必对着佛像,可以在任何安静的地方进行。可以从淘宝上购买专门进行大拜的垫子,戴上一副手套。练习时,双手先举过头顶,再放下到胸口,手臂着地,全身俯下,匍匐在地,伸出双臂,放在头前,再收双臂,慢慢起来。具体动作,网上有视频,大家可以搜索八十八佛拜忏半个小时版本的,进行参考。以前练习过,或正在坚持练习的,可以按照自己习惯的动作练习。动作没有绝对的标准,自己习惯就好。有想入群的可以微信联系我。我的微信是:hz2017sxs下面是群里共修开示:一.大家在大拜时,你心里需要记忆的东西和事情越少越好,分散你精力的东西越少越好。有些人一定要拜多少拜,或边听音乐边拜,我自己的体会是会分心,不能很好地保持觉知每个动作,也不能做到最大程度的放松。所以建议大家在大拜时,尽量不要加杂任何辅助性的东西。只是以觉知身体的每个动作为用心处,其他一切都不要管,不要分心。二.大拜完之后,稍微休息一会儿,补些水,再练习一物不为或坐禅,效果非常好,整个人很快地会安静下来。因为这时身体需要适当的休息,心也会跟着休息下来。整个人特别容易安静,妄念也会减少,思虑也会减少。三.平时我们没锻炼时,也会经常感到疲惫、劳累,那是因为妄想和思虑对身心的消耗是巨大的,有时比干活消耗的还大。我们都知道有些人一夜白发的现象,就是忧虑太重,严重损害了五藏和器官。与其说在那里打妄想,妄念纷飞,思虑不停,不如静下心安好好拜佛,身心都得到了调整和休息。四.拜佛前几天,大多数人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这是正常的反应。只要坚持三到五天,这些现象就会逐渐消失。身体有明显不适反应的,可以减少练习时间和运动强度,跟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进行调整。五.所有的疾病和身体不适都跟气血不通不畅有关。而气血的不通绝大多数又跟长期不运动、慵懒、身体僵硬有关。适度的运动,如行脚、大拜,会激活机体气血运行的动力,增加气血运行的能力。一旦气血被激活带动起来,正常的运转,身体所有阻滞和不通的地方都会通顺,疾病不治而愈。就好比一个管道,如果水流运行无力,那么其中的垃圾就很难被冲刷。如果用一个机器给这个管道输送动力,水流的速度和力量就会增加,垃圾自然就被冲刷掉。运动所带来的动力同样会把身体里淤堵的代谢物冲走。这个动力就是气血运转的能力。大礼拜能够舒展全身运动,激活身体所有组织机构,快速活动气血的运转,对防治、缓解和治愈疾病有着快速的效果。建议不爱运动或缺乏运动的同修参加我们大拜的活动,进群打卡,大家互相监督、加持,恢复身体正常的气血活动,还我们一个健康愉快的身心。大拜的益处非常多,很多练习过的人都有同样的感受。甚至身患重病、慢性病的通过大拜练习都得到了治愈。但是,万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希望大家克服种种困难,降服懒惰的习气,挑战自己的懈怠,尝试大拜,相信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再把大拜的活动当成一种修行方法,加入觉知进行练习,长期坚持,那它的益处就更多了。多说无益,要想体会大拜的益处,只有亲自去尝试才能感受得到。我的微信号:hz2017sxs想加大拜群的,微信联系我。下面是群里几个同修大拜之后的心得分享:顶礼师父!非常感恩师父建立群并带领弟子大拜,仔细看了师父教的大拜视频,规范动作大拜,其间暖流回心,热泪盈眶,脚底也感觉热流充满,虽然很累,汗滴顺头发丝儿流入眼睛也顾不上擦,专心一致作每一个动作,俯身跪拜降伏了自己的傲慢心,感恩师父,感恩一切,感恩天地自然恩![合十][合十][合十]这短短4天的大拜,身体明显感受到很精神有力气了,以前打座时左小腿总是凉风入骨的疼痛,不知道哪儿的风,即使围好也感觉凉叟叟,以至于打座时间也减少了。这俩天大拜完盘腿上座吋全身都觉的热乎乎啦,很舒心,感恩师父,弟子一直坚信不移,会紧随师父做功课的![合十][合十][合十][玫瑰][玫瑰][玫瑰] 师父好:坚持大拜才一星期,前两天运动过量,身体不适应,今天身体回复正常,身心都清净,走路能行禅,体力充沛,工作有耐心,呼吸都平和,状态太好了,能放下手机是最大的收获,砥砺前行,以众靠众。感恩师父的谆谆教导![合十][合十][合十] 顶礼师父[合十][合十][合十]我的体会:在大拜的过程中,体验无我,熏修慈悲、忏悔无明[合十][流泪] 师父好。第一次练习大拜,已连续三天。体会:能更好的保持觉知,礼拜时可活动每处关节,可以很好的锻炼身体。每次做半小时身体可密密微微均匀的出汗。有利助眠。可能是第一次练习,几处痛点,颈椎活动有些受限。我想继续拜下去很快会好的。感恩师父。 师父好。动作慢,不图数量,觉察身体的动作和感受,关注呼吸,不知不觉30分钟了。不觉得累。以前图数量。

    2022-09-13

  • 莫信于感觉,能度一切苦

    莫信于感觉,能度一切苦一切都是意识大海的波浪在那里虚妄地翻涌,这个世界何曾发生过任何事!古人云:万法本闲,唯人自闹。唯人自闹,在哪里闹?不过在自己的识心里闹,在自己的妄想、感觉、幻梦里闹。一旦于醒,了无所得。人又是何物?人亦识也。人不自人,以识故得名为人。识若非实,人亦不真。万法唯识。识本虚妄,故法本无法,无法亦无。若悟无法,法何曾法?世界非世界,识中有世界。若悟识虚幻,世界亦不真。世界,人,万物,皆识也。悟万法唯识,见道矣。不住于识,不被识惑,得道矣。复示于人,传道也。故知万法何曾有生灭?生灭者,识也。识者,虚妄、颠倒、不真实相。悟识生灭,即不生灭智现前。以不生灭智者,则能了达诸法实相。故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寂灭者,不生不灭也。众生烦恼皆从识生。识者,今人所说感觉。不被感觉骗,方是智者。感觉是最戏弄人,最不真实,最无常的。凡夫皆活在感觉里、感情中,受其主宰,任其伤害。而智者则能善护于心,不进入感觉,或者有了感觉而不住。不被感觉所骗,则一切忧悲苦恼远矣。平日经常感情用事,太过感性的人,以不善护念,则易生悲苦之心。故欲离悲苦,当制其心,善护其念,莫任心沉溺感觉。要知一切苦皆来自感觉。训练心不取相,不住于感觉,斯人近道。善知识,诸识无常,是生灭法,是虚妄相。莫住于识,莫信于感觉,能度一切苦厄。 

    2022-09-13

  • 零要求,零干涉

    零要求,零干涉对别人零要求,你将如释重负;对别人零干涉,他会立刻轻松。我们为什么喜欢和小孩、动物、老农、傻子待在一起?因为他们对我们零要求、零干涉。他们只是陪在我们身边,从来不会用知识、文化、观念、道德、知见评判我们。你是喜欢和整天对你说是说非,百般挑剔,有各种要求的人在一起?还是喜欢那个看你一切都好,对你做什么都笑的人?你当然喜欢后者。如果你喜欢后者,你自己为什么不做那样的人,也让身边的人在你身上得到同样的轻松和愉快?你真的不必操心任何人的生活,所有的人都是上天造就的唯一的可爱,所有的人都如水滴一样圆润饱满。你需要做的只是看到他的独特,欣赏他的美好。我说,你可以不必去管任何人。那不意味着你不养自己的小孩,不照顾自己的父母,不去工作。而是说,在这基本的照料之外,你没有理由心里揪着他们,你没有必要担心他们会不好。没有你的担心和要求,他们会很好,会更好,会最好,相信这一点。这是觉悟的开始。将他们的生活权、选择权完全交回到他们手中,相信他们的生命轨迹会和你的一样精彩,甚至超过于你。那才是你应该要做的事。而当你能够做到这一点,你和对方同时解脱了。对你身边的人零要求,你会发现,一切都变得简单、轻松、快乐。对你的亲人零干涉,原来紧张的亲密关系变得和谐,很长时间不和你讲话的儿子开始主动跟你说话。那种感觉太棒了,你不必再抱着任何人行走。放过他们,反而赢得他们。对别人零要求,那是你能为别人做的最好的事情。要知道,除了陪伴和理解,除了提醒和支持,我们主宰不了任何人的生活。无要求,不干涉,并不等同于冷漠和自私,而是对别人的尊重和信任。理解、尊重、接受你身边的人的选择,让他们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让他们在自己的选择中成长,那是多么理智的一件事。当你有了这样的觉悟和智慧,所有的烦恼都离你而去,越来越多的人会跟你学习。对别人零要求,你就变成了一股轻风,一片白云,一朵小花。而对方,也成为了一片水塘、一棵小草,一只小鸟。

    2022-09-13

  • 在最低的要求里,享有最高的人生

    在最低的要求里,享有最高的人生所有的烦恼来自于对现状的不满,而并不是来自于现状。现实永远不会让我们难过。让我们难过的是我们每一次对现实的不满,对现状的不接纳。我们总是误以为改变了现实,改善了生活环境,改换了人际关系,我们就会快乐。但没过多久,我们又陷入不满和不快之中。以往的不快并没有因为外境的改变而消失,它们又卷土重来。所以,真正让我们痛苦的永远不是外境,而是一颗不知足的心。真正让我们不满的永远不是“沮丧”的现实,而是一颗看不到美好的心。当你不去改变现实,而只是改变自己对现实的要求;当你不去对抗外境,而只是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想法,你发现,你的生活瞬间豁然开朗,所有的问题都不复存在。降低你对身边人事物的要求和期待,坚守人生的“最低”标准,你会发现,你突然变得神通广大:你能把所有的事想通。坐在“最低”的要求里,你会享有最高的人生。如果你因为老公而烦恼,降低对他的要求,放弃对他的掌控,你从老公那里解脱了。如果你因为孩子而焦虑,降低对孩子的期待,放弃对他的操控,你从儿子那里解脱了。如果你看领导不顺眼,降低对他的要求。放弃对他种种的期待,他怎样都好,你立刻从领导那里解脱了。如果你住的房子不够好,降低对房子的要求,只要能遮风挡雨,你就完全心满意足。你就会从房子中解脱。如果你认为你的工作不太好。降低你对工作的期望。只要能挣一份收入,你就非常知足。你就会从“不太好”的工作中解脱。如果你对自己的身高、肤色、相貌、年纪、性别、学识等不满意,降低你对自己这些方面的要求。告诉自己,只要自己身体健康,你没有任何理由不快乐。你会从自己的身份、特点中解脱。一旦你开始烦恼或不安,马上提醒自己,现在“我”的状态已经是最好的“状态”,现在“我”的生活已经是最好的生活。让“我”烦恼的并不是此时此刻的现状,而是那颗不安分的诡诈的心,它又来骗我向外流浪、制造问题,让我迷失当下本来圆满的一切。无论你现在身在何处,与谁在一起,干什么工作,满足于你现在经历和拥有的。你会发现你:身在福中已多时,不需更觅于福乐。若于此处歇得心,大地真实无寸土。”幸福永远来自于对当下的满足和全然地接受,而不是来自于你的理想和蓝图的实现。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经历了种种的艰难和努力,一切都实现了,自己仍然过的不快乐。为什么他们不断地实现理想,改变现实,仍然不快乐?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当下,没有活在当下,没有满足于当下。朋友,错失了现实,不满足于现状,那才是不幸的真正原因。知足,满足,少欲,少求。这是离苦得乐的妙法,幸福的钥匙。抓住这个秘诀,掌握这把秘钥,你将无处不安乐。

    2022-09-13

1616 篇文章

上一页 12

...

41424344454647

...

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