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师关于绝诸思虑的开示

    祖师关于绝诸思虑的开示五祖: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六祖: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六祖: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黄檗:举心动念,即乖法体。黄檗:不动妄念,便证菩提。黄檗:息念忘虑,佛自现前。黄檗:沙门果者,息虑而成。黄檗:不如当下无心,便是本法。黄檗: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黄檗:默契而已,绝诸思议。黄檗禅师:我此宗门,不论此事,但知息心即休,更不用思前虑后。黄檗禅师:一念情生,即堕异趣。黄檗禅师: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说汝如今情量处。情量若尽,心无方所。黄檗禅师:情存学解,却成迷道。宛陵录:问:如何是出三界?师云:善恶都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宛陵录:如今但识自心,息却思惟,妄想尘劳自然不生。药山法语:僧问:兀兀地思量甚么?师曰:思量个不思量底。曰:不思量底如何思量?师曰:非思量。药山:吾今为汝道一句亦不难,只宜汝于言下便见去,犹较些子。若更入思量,却成吾罪过。云门:拟思量,何劫悟?懒残和尚:我有一言,绝虑忘缘。罗汉桂琛:不在低头,思量难得。盐官:思而知,虑而解,是鬼家活计,日下孤灯,果然失照。兴善惟宽:思之不及,议之不得,故曰不可思议。天皇道悟:见即直下便见,拟思则便差。洛浦法语:师思,夹山便打。因兹服膺。神照本如:本来现成事,何必待思量?达摩:疑心瞥起,即被魔摄。达摩:诸佛境界,非思量觉观所知。三祖僧璨:虚明自照,不劳心力。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牛头法融:思维转昏,汩乱精魂。神会:不思一物,即是自心。永嘉:不思议,解脱力,妙用恒沙也无极。南泉:真理一如,更无思想;才有思想,即被阴拘。汾州无业:思念不亡,尽须沉坠。汾州无业:临终之时,一毫凡圣情量不尽,纤尘思念未忘,随念受生。岩头:百不思时,唤作正句,亦云居顶,亦云得住,亦云历历,亦云惺惺,亦云的的,亦云佛未生时,亦云得地,亦云与么时。法华经: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圆觉经: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维摩诘经: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大般涅槃经:尽诸动念,思想心息。如是法相,名大涅槃。圆觉经: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圆觉经: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楞严经: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2020-01-13

  • 境不碍人,人自生碍

    境不碍人,人自生碍问:顶礼师父,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又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又说一切皆空!弟子于此不明。我不想,不生心,房子还在那儿,儿子还在那儿,房贷还是要还,一切都在那里,哪个也没空啊!怎么能说一切都是心想生呢?一切都是唯心造呢?怎么能自己骗自己不想一切就不存在了呢?答:房子在那儿就在那儿呗,它碍你什么事了?儿子在那儿就在那儿呗,他影响你了吗?一切在那儿就在那儿呗,它跟你有什么关系?问:房子在那儿,我要还贷款的。儿子在那儿,我要养活他的。答:所以佛说一切从心想生,佛说一切皆空!佛说,心想就有了。佛说心生法生,是说心生执着则一切生。心迷外境,佛说一切境如幻,是去你执着。你执着这一切,它们就存在了。你不当真,没有什么能碍你事。如果不离执着,只是研究诸法是空,没有自性,从心意识生。只是思维如何是万法唯心,心生万法。万法唯识,识造万法。万法是性,性即是法。没有任何意义。房款还得了就还,能还一天就过好这一天,还不了就卖,卖不了再想卖不了的事。一切都不可预设,都不是你想象的样子,只有过好当下,于一切不生心,不打妄想,任何事就不再障碍于你。儿子养的起就贵养,贵养不起就贱养,贱养不起,就送人。送人有点舍不得,那就继续养。一切都是如此。事不碍人,人于事有贪有执,才有碍。在任何你当前的生活状态和境况下,不再增加执着,降低要求,减少需要,止息妄想,安于现状,自然无苦无惑。人执一切法,佛说一切空。人执一切有,佛说一切无。一切实非空与不空,无关有与不有,一切根本就跟一切存不存在没关系。跟你怎么对待一切有关系。佛所说法对人不对境,对心不对法,对执不对事。境是心影,莫于境上打造对待。但于根本上不起执着,当处解脱。若明此理,扫马路一样无烦恼,养七八个孩子一样不累。若不明此理,坐办公室无所事事也不甘心,一个人活着都会累死。

    2020-01-13

  • 问即有生死,不问自解脱

    问即有生死,不问自解脱问:师父好,有疑惑怎么办?答:疑惑即生死,不疑即解脱。问:不问怎么知道如何时生死?如何得解脱?答:问即不知,知即不问。不问自知,问疑不止。问:为何问即生死?不问即解脱?答:问即识心不停,故名生死;无问即妄心止息,故得解脱。问:不问还是有疑惑啊?怎么才能解除疑惑?不问清楚,怎么修行?如何证明佛法是真,所修正确?答:问即被疑缚,不疑自解脱。疑即有轮回,无疑谁缚你?若无疑,一切有尚不存,说无更多余。若欲清楚,不问自清楚。若欲修行,离此疑问,是真修行。若欲证明,疑心不起,心即得安。妄心不起,自然无妄。安心自在,无忧无虑,无疑无惑,此是自证,无人证明。汝若不停此问,无人替你解脱。你若疑惑不止,永无证明之日。由汝有问故,才有我之文字对答,故有一切法。你若无问,对答既无,何来一切法?故知一切由汝心识而有,心识不停,惑海翻涌。妄念不休,生死沉沦。故知拟思佛法,已差万里。更用言表,天地相隔。疑心一起,收摄回来。问心一出,自喝一声。哪里出头,哪里打。哪里起疑,哪里斩掉!故知佛法容易,但不自疑。佛法大难,妄心不歇。妄心不起,非是一切心不起,只是疑惑住着心不起。疑心不问,不是一切疑不问,只是迷心不问自无迷。超市在一楼还是二楼?东西打不打折还是要问。故知佛法去迷去执,去疑去惑,非一切皆非!

    2020-01-13

  • 宁静地开放,默默地芬芳

    宁静地开放,默默地芬芳我们总以为是别人给我们造成的伤害、困惑和烦恼。不,别人无法给我们造成任何伤害。在现实生活中,亲密关系中很难没有矛盾发生。尤其在夫妻、父母与子女这种至亲之间,总会有争吵和伤害发生。两个人在一起,所有的痛苦和伤害永远不是来自对方,而是来自对对方的干涉与控制。萨特说:别人就是地狱。不,完全不是那样的。没有人能给我们造成地狱。地狱与别人无关,除非你走进他的世界。地狱是我们自己造的并打开和进入的。别人是地狱的幻影,如果你不去探求,你永远不会进入那地狱。别人是不存在的,除非你对那不存在产生好奇,对它的虚幻完全无知,并不停地向那不存在抓取和控制。人们被爱困扰,因爱而痛苦。如果你把控制、占有、干涉、担心当成爱,那你一定会痛苦。但真正的爱不是这些。爱不会带来痛苦,永远不会。爱只会给我们带来放松和宁静,带给我们解脱,让我们看到真实。如果你爱一个人,你只需要做一件事:不要去关注他。别对他指手画脚,那是爱。他的生命不属于你,跟你没有任何关系,即使他是你的儿子,当你觉悟这一点,那是爱。不要担心他,他做的一切一定是他必须要做的,那是爱。即使他不爱你,当你对他没有要求和期待,他会爱上你。爱居然来自不关心,没有人相信这一点。但这是真理。如果你和你的儿子关系紧张,那么试着不再管他,不再关心他,把他完全忘了。有一天,你会发现,他会主动和你说话,态度友好,让你大吃一惊。如果你和你的丈夫关系不好,试着把他完全忘掉,做自己喜欢的事,把心思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一天,你丈夫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并且开始尊重你。如果你想爱一个人并博得他对你的爱,那么远离他,忘掉他,独立起来,为自己活,让自己的生命开出花来。那时,你收获的不是一个人的爱与尊重,你身边的所有人都会被你感染。没有人能真正地伤害我们,除非我们把生命的重心放在对方身上。没有谁能真正让我们烦恼,除非我们不活在自己这里,而活在别人的生命中。把你生命的全部精力从任何人那里收回,用那些精力培养并浇灌自己这株花。当它开放时,没有人不会闻到它的芳香。爱如此简单,忘记一切,宁静地做自己,默默地绽放。

    2020-01-13

  • 禅宗能解决人的一切烦恼和困惑

    禅宗能解决人的一切烦恼和困惑问:师父好,有人说,禅宗解决了人的烦恼,但没有解决人的困惑。比如我觉得没有烦恼,还是不能解脱啊!还是有很多困惑啊!比如六道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六道轮回?佛说的六道轮回是亲见到的还是听说的还是推理出来的?怎么证明?如果禅宗只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人来应人,物来应物,不打妄想地活着,那跟机器人有什么区别?答:困惑是众生最大的烦恼,一切烦恼都从困惑而生。众生无端起念,随念流转,而不自觉,故堕轮回。无量劫中生死,皆因此一念不觉而致。修学禅宗当然是指解脱一切烦恼,包括所有的疑惑。禅宗就是要解决众生所有的疑问和困境。你自己有这么多疑惑,烦恼重重,却认为没有烦恼,认为穿衣吃饭很简单,这是天大的笑话。你何曾会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要你还在头脑妄念中寻觅,有困惑,那便是轮回,没有别的轮回。你六识起时而有住着,即是六道,无别六道。你一念不停,便是一大阿僧祁劫!你念念困惑,念念起疑,念念不停,便是无间地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人来应人,物来应物,此是真无烦恼者的生活。虽无烦恼,不是没有思想,像个木头,而是没有妄想,没有执着,怎么能和机器人一样?若论究竟根本,思想、智慧皆不可得,究竟无人,亦无心,与机器人又何尝不一样?情与无情,皆是妄想。人正是不甘心于无为,不甘心于无所事事,不甘心于无妄想,所以起心动念,思虑不停,生出无量的烦恼。若能学他石头木人几分,行他水鸟牛马之行,解脱绰绰有余。若欲修学禅宗,但能息虑忘缘,不思善恶,于一切法不生法相,离诸思议,即得默契。若起心动念,即乖法体,转加迷失。若以心识来解决你的无量疑惑和问题,正如饮鸩止渴,火上浇油,南辕北辙,妄念复增妄念,穷劫无有停时。若能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2020-01-09

  • 听说与相信,烦恼由之生

    听说与相信,烦恼由之生听说某某进过监狱,是个很坏的人。然后你相信了,你开始害怕并厌恶那个人。听说那间房子死过人,闹过鬼。你信了,本来想买那间房子,你放弃了。听说枸杞吃了会上火,你信了,你喝汤时总是不知不觉把枸杞剩下。听说晚上不能吃姜,每次晚上吃饭,你都不再吃姜。听说某人有传染病,你信了,从此以后,不敢再接近那个人。听说买来的家具都有甲醛,污染性很大,要放三个月到半年才能使用。装修过的房子污染更厉害,至少要凉一年才能入住。你信了这种说法,新装修的房子,过了一年之后才搬进去。听说在寺院过斋一定要交供养,否则会加倍偿还。你信了,每次在寺院吃完午饭,都放钱到功德箱里。听说动物被杀时心怀恐惧,身体聚集大量毒素,吃肉的人会吃掉这些毒素,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且将来还有还命的果报。你信了这种说法,虽然你身体很虚弱,很想吃,你也不敢再吃肉。佛说犯杀盗淫妄酒戒会堕三恶道,你坚信这种说法,想到以前自己破了很多戒,每天担心自己临终会堕恶道,惶惶不可终日。听说人临终时会四大解体,如龟剥壳,如抽筋裂骨,极其痛苦。你信了这种说法,总是害怕临终那一刻。我们听说了太多的说法。我们相信了太多的说法。我们因听信了这些说法而变得疑神疑鬼,神经兮兮。没有听到这些事前,我们什么都不怕,该干什么干什么。听到之后,相信之后,这个也不敢做了,那个也不敢做了。这个是禁忌,那个不吉祥。我们被我们深信不疑的事情困住了。我们深信的东西成了我们的障碍。智慧的人少听,不轻易相信。智慧的人少知,不去探寻任何故事。智慧的人善护自己的心,不对任何事物有坚定的信念。一切烦恼都由知来,一切痛苦都由信生。莫听莫信,贵如黄金。所有我们相信的事物、观念、理论都是迷信。甚至连佛陀所说的法也是一种迷信。除非你清楚佛陀说法的真实用意,否则,当你信誓旦旦地称自己完全信仰佛陀时,你正在谤佛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真实存在的,连存在本身都是我们的一个妄想。站在这个妄想上,你信的一切都是鬼神邪说。你信什么,什么成魔。你信佛,你信的是佛魔。你信道,你信的是道魔。你信基督,你信了基督魔。你信无神论,你信了无神论魔。你什么都不信,你真的什么都不信吗?你不信神,不信鬼,不信佛,但是你信财,信色,信儿女,信贪嗔痴,信享乐,信生死,信烦恼。你信什么,被什么缚。你信什么,被什么障碍。你信什么,什么就会伤害你。你可以信。你可以信没有什么是一定的。你可以信没有什么是真实存在的。你可以信当你不再坚信什么,你不会有任何困惑。你可以信你亲自经历和验证过的。你可以信适合你自己的,让你安心,没有障碍的事情。信与不信,并不是关键。安心,不再困惑,解脱,那才是关键。

    2020-01-09

  • 瘾如果你对什么还有瘾,那是你隐藏的病患。你对什么有瘾,什么就会伤害你。瘾是一种深深的依赖。瘾是心识依于幻境的习惯。瘾是根深蒂固的我执习气。你对什么有瘾,就被什么控制。你对什么有瘾,就在什么处存有隐患。你对什么有瘾,就因什么处不自在。瘾来自于习惯。习惯就是根深蒂固的习气。一旦你毫无察觉地依赖一种习惯,那便成了一种瘾。瘾是头脑意识对它自身不停地抓取和熏修,是人最深的执着。修行人要看到自己对什么上瘾。看到自己还有瘾于什么。于有瘾处,方便远离。对任何东西一旦形成瘾,它会潜藏在识心的深处,它会变成一种习惯。如果你不通过深入的观察和训练,你无法逃脱它。瘾是无明对自身的依赖,是妄想对幻境的抓取,是意识对法尘的执着。有瘾,就是有所依。有所依,即不自由。如果你对什么还有瘾,你一定被它束缚,你就会因它的变化而恐惧、不安,你不可能真正得到解脱。瘾只能带给我们瞬间的安全,那种安全是心识对自己的欺骗,它其实是不安的代名词。只有对一切都无瘾,才能实现真正的安宁。世间人,瘾于财色名食睡,瘾于五欲六尘,瘾于烟酒肉赌,瘾于吃喝玩乐,瘾于饮食、娱乐、家庭、感情。瘾于生死,瘾于轮回,瘾于烦恼,瘾于疯狂。这只是小瘾。修行人,瘾于持戒,瘾于禅定,瘾于开悟,瘾于名相,瘾于文字,瘾于佛,瘾于法,瘾于僧,瘾于八万四千法门,瘾于诤论,瘾于佛国,瘾于净土,瘾于对治门,瘾于佛性,瘾于本地无明。这些瘾,更深,更难于察觉。小心你对什么上瘾。上瘾是对幻境深深的执着,是妄念不停地叠加,是自心取自心,是虚幻追逐虚幻。什么让你上瘾,什么就会让你痛苦。什么让你上瘾,你就会执着什么。让你上瘾的一定是虚幻的,你上瘾的东西和你本身,都不真实。真实之中,不存在瘾和隐患。远离任何让你上瘾的东西。瘾带着病患。无瘾,才真正安全。

    2020-01-09

  • 广告牌倒下的故事

    广告牌倒下的故事在一个镇子的边上立着一个高大的广告牌。有一天夜里,这个广告牌倒了。没有人知道这个牌子为什么倒了。也没人去管这个事。有一天,镇上来了几个人,打算重新把广告牌立起来。这时过来一个村民,对这几个人说:你们最好别弄这个牌子。那天晚上,我看到有两个穿黄色衣服的人,从广告牌这过,牌子就倒了,然后砸到了这两个人。当晚我就做梦,梦见神人对我说,你们村边的那个牌子不吉利,谁靠近这个牌子,谁几天之内必有灾祸。那几个人听了这个村民的话,没敢动那个牌子。而且把这件事到处和别人讲,弄得全村全镇乃至远近很多地方的人都相信了这个说法。就连村里放羊的老汉听了这件事,都绕道而行。有一天,一个外地流浪汉经过这个村子,天黑了,就睡在了那根倒掉的牌子上。第二天,流浪汉被经过的村民劝说,不要睡在这个,睡在这里会倒霉的。流浪汉笑着问:倒什么霉!村民们叹了声气,走开了。流浪汉也走了,过了很久,什么事都没有。有部电影叫被光抓走的人。有一天,一个城市的某个区域忽然降下一道光。光降下的同时,正在学校上学的很多学生和老师消失,超市里的买东西的人消失了,正在开车的司机消失了,城市里很多人在光照的瞬间都消失了。后来人们开始传言:被光抓走的那些人是互相相爱的人,还留下的人,都是彼此没有真爱的人。一开始,没有人相信这种说法,后来,经过一些调查和科学家的分析,发现确实很多消失的人都是一对对的恋人。相信这种说法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开始彼此猜疑。有些感情比较好的夫妻,也开始对对方疑神疑鬼。其中有一对夫妻,丈夫是个中学老师。因为这件事,为了自尊心,不想被人认为自己和他老婆是没有感情和真爱的人,伪造了她老婆在光照那天不在那个区域里,他老婆看到丈夫变的越来越不正常,心里很苦恼,就在微信里向自己女儿同学的父亲倾述了自己的烦恼,不小心被丈夫发现了。丈夫开始怀疑自己的妻子已经背叛了他,非常痛苦,他想报复妻子,约他的女同事去旅馆。在旅馆的房间里等女同事的时候,这个男人忽然醒悟了。他被那道光骗了,他被人们的谣言骗了,他被自己的想法骗了。他离开了旅店,什么也没做。回到家里。妻子对他说,他和那个男人什么也没有。后来接受采访时,记者问这个老师怎么看待夫妻的真爱和那道光?他说:那光不过是一个考验,没有任何意义。电影用一道光的故事比喻人们太容易被自己的想法所骗,太容易相信本来没有任何意义的客观事物。一个佛像是如此,只是一堆块石头或者铜铁所造。人们赋予了佛像无数的意义并相信了它,然后被它迷惑,为它疯狂。一座坟墓也是如此,一堆土,几块骨头而已。人们对死人和坟墓赋予了太多的观念而相信了它,然后被它吓到,因它而生出无量的幻想。一个苹果,因放到了佛殿里,被称为十方僧物,私用不得。若私用,受种种报。信此说者,不敢碰此苹果。已碰者,三天后受报而死。不信者,年年吃此苹果,逍遥自在。有个比丘有一次为一个优婆夷说法。优婆夷跪在那里听,跪了大半夜,一边听一边流泪。比丘很激动,说,我给别人讲法很多年了,第一次看到有人这么精进地听我说法。优婆夷说:对不起法师,我哭是因为我家驴死了,我很伤心。比丘一听,忽然间大悟,才知以前不会说法。任何事物,本无意义。你赋予它什么意义,相信那种意义,就被它所缚,因它而烦恼,受它困惑,因它而轮回生死。

    2020-01-09

  • 关于佛性的比喻

    关于佛性的比喻佛性犹如人身,一切时中运用自如,无一念疑惑此身,反问此身是谁?何以故?以知是我身故,知是我故,不必更知于我。众生佛性亦复如是,一切时一切处无不是佛,而不更做佛想。若作佛想,反失于佛。如同我身正喝水时,不会说,我在喝水。我走路时,不复言我在走路。我正说话时,不复提醒自己,我在说话。若做一切事复生一切想,此必癫狂愚痴耳!众生佛性亦复如是,若是佛性,何必更寻佛性!若是自己,何必更找自己?众生日用自己而不必更知自己,你我行住坐卧而不必更起知者,则处处无碍。若做事而处处住知住念,此人有病。众生修道见性亦复如是,但用本性,莫思本性。但成其佛,莫想其佛。直接是佛,莫生佛想。人知是自己,即不再生自己想。众生知自心是佛,便不再生佛想。众生身何时得知自己?如每天照镜子,看见自己。如站在水边,看见自己影子。如洗脸,忽然摸着自己。如中了彩票,不相信是自己,用手掐自己,方知不是梦,是真正自己。众生佛性亦复如是,如何了了见于佛性?忽然一日抬脚走路,忽然一日摸着自己鼻子,忽然一日端茶杯烫到手,忽然一天被人叫到名字,顿悟自心,方知本来是佛,直用即是佛,不住即是佛,不做想即是佛。人做事,日用而不做用想,才是正常人。佛做佛,而不生佛想,才是真佛。若一边吃饺子,一边想我在吃饺子,一边说我在吃饺子,此是神经病,非正常人。若正是佛,却在思佛;正做佛,却在觅佛,那不是佛,那是凡夫,是颠倒众生。知我之外不更有我,不更想我,不更唤我,不更说我,故我自在无碍。觉悟自心佛性亦复如是,知是般事便休,莫住于知,亦莫认佛。若认佛,如同人总唤自己,是病非人。若总找佛,认佛,取佛,知解佛,此是佛病,最难医。了自心佛性外不更有佛,不更思佛,不更认佛,不更取佛,不更知佛,不更住佛,方离佛病,是名为佛也。虽然可用人形容佛性,毕竟人不是佛性。人虽然认识自己,却执着自己为实,住于妄念,故生颠倒,而有生死。众生识得佛性,不取自己及一切法,用而无住,故无无明颠倒,能得解脱。人有形象,可得见之。众生佛性,无形无像,不可得见。虽不可见,非不是有。虽有佛性,了不可得。众生若能见性,即超生死。若不见性,轮回诸有。

    2020-01-09

  • 难逃一死

    难逃一死文殊菩萨请诸大菩萨各说不二法门。各大菩萨一一说之。文殊复请维摩诘说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文殊叹云:乃至无有语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文殊生解,若信文殊,三世佛冤。所以,佛所说法,欺诳小儿!佛经只教人入生死,不可令人得解脱。如何得解脱?更遭一骗!!!文殊菩萨请诸大菩萨各说不二法门。各大菩萨一一说之。文殊复请维摩诘说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文殊叹云:乃至无有语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门。维摩诘言:文殊,莫错认不二法门。文殊云:如何是真入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维摩诘默然,千圣不识。维摩诘默然,不干他维摩诘事。维摩诘默然,非关有无语言文字。若以默然见维摩诘,是人行邪道,不得见维摩诘一默。文殊菩萨请诸大菩萨各说不二法门。各大菩萨一一说之。文殊复请维摩诘说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文殊叹云:乃至无有语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门。维摩诘言:文殊,莫错认不二法门。文殊云:如何是真入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文殊云:我会也。维摩诘问:汝如何会?文殊默然。终日说,而无知见,无说心,如鸟鸣、人语、兽叫,如风声鹤唳,街上叫卖日常音声,一切语言文字,皆是默然。终日默,心有行,念有住,立知见,内心是非烦恼不断,妄想执着不断,是名文字语言。维摩诘默然,诸佛謦欬,张家买房,李家嫁女,石女说话,木佛打岔。比丘说法,居士女半夜哭泣!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维摩诘默然,沩山停囚长智,禾山打鼓,曹山不借借,志公一支烛,尽天下人碰着即死!若不碰着,服毒自尽!我们为什么会有烦恼?会轮回生死?因为有执着的东西,住在了妄念中而不知出离,即便看到了妄念,仍出离不得。只有外息诸缘,内无所求,久久练习无依,做一物不为的功夫,能够于念离念,多年磨练,才能既看得到自己的妄念,又能出离得了妄念,才能实现解脱。会得祖师禅,即具备了这两点:看得到妄念,出离得妄念。会祖师禅,即能不住于头脑知解,实现随时随地于烦恼与法执中转身。随时能出离自己的妄想和执着,真实具备了这样的功夫,祖师一句,自然会得。不然,纵学百千劫佛法,被问着一句,依然目瞪口呆!转转不及!不会祖师末后一句,学一切法门,能究竟出离生死烦恼者,无有是处。问:有人举湛愚老人讲曹山不借借,云:不借借者,不借世间生死闻名利养,不借眼耳鼻舌诸根,不借色声香味触法,不借生死,不借涅槃。不借世法,不借佛法,一切不借,等等,故云不借借。请问师父,湛愚老人此说如何?答:湛愚老汉错解曹山不借借。果然湛愚!问:如何是不借借?答:不借借!

    20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