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得本,莫愁末

    但得本,莫愁末放下你的最爱,那才是修行最捷之径。爱者,碍也。心中但有丝毫可爱可住之处,总是无始以来根本无明未断,纵说得许多道理,总不得佛法广大妙用,亦不能真实解脱。心中无碍,妙理自明。心无所爱,故无不周。若不放下心中挂碍,学法修道,纵经尘劫,但只学知见,终不是道。道者,倒也。倒空心中所装,还原心之本来。无物无法,自然合道。故古人云: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至无所损,即是道之本来。故学道先须识道,识道方可言修道。道者,无心无物无法。若取心取物取法,是名自欺欺人,非是学道。古今诸佛祖师所教人处,只是引导诸人入于无为。以初心烦恼习气深重,不得直入无为,所以假借种种有为方法,令入无为。诸有所学,非是入来,而是出去。即只得搬粪出,莫搬粪入。古人云:个个学无为,心空及第归。所以说,道不是学得,而是倒得。倒得一分情识,证得一分法身。去得一分私欲,还原一分大公。大公者,非属你我及一切法,无我真心之异名。若有一物一法一情挡心,即与道隔。才生一念有,即与道背。诸佛善知识所有方便,无非是让众生彻底死掉诸有所得心,将心中贪着挂碍放得干干净净,将俗心死的彻彻底底,方得绝后复苏,大机大用。故学人学法,当时时反观自心中还有物否?若有,则须种种磨练,直至尘尽光出。不可因循懒惰,侥幸苟且,自欺欺人,于自心种种贪着,有而道无,避而不见。当勤于善知识和师友边,撑起大炉鞴,百般锤炼,直至通身如脱胎换骨,断除粗重烦恼及所知障断。不可得少为足,当奋勇精进,磨尽尘沙细惑及无始微细习气,一朝挺身,顶天立地,沩山禅师云:诸佛只说浊边过恶。若无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淡泊无碍。实无别法可教其修行趣向。若妄想不生,烦恼不起,亦无真可得,假名无事人。如大慧示众:但得本,莫愁末。空却此心是本。既得本,则种种语言,种种智慧,日用应物随缘,七颠八倒,或喜或怒,或好或恶,或顺或逆,皆末也。于随缘处,能自觉知,则无少无剩。

    2021-09-25

  • 自解做活计始得

    自解做活计始得以有过去妄习染着之事,又不知于现前用功保护,所以修道之人,前习未尽,新习又染,纵做些佛法修行,功夫不到,又不持久相续,故远远不敌无始无明深故习气。妄念才起,便念念住着,随它而去,错失当下,被它烦恼诸苦逮到,无有丝毫可转之力。故实修者,十二时中,行住坐卧,心识要常寂静。无事时,须静坐,令心不攀缘外境,不放逸六根。不可四处乱跑,皆是识心奔逸,被它妄习所牵。古人云:身不动摇,久久习熟,自然身心宁贴。于道有趣向分。不仅于日常坐禅读经功课时,常能摄心护念,而于日用之中,更须保护。妄想尘劳执心一起,即离,回到眼前事上,分明知此事,便是修行。此须久为,方见功效。心浮志短者,终不能会。永嘉大师云: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即此之谓也。日用之中,时常从意根住着处回到觉知上来,亦不着觉知,即是修也,无别法可修。大慧宗杲禅师云:赵州狗子无佛性话。喜。怒。静。闹处。亦须提撕。第一不得用意等悟。若用意等悟。则自谓我即今迷。执迷待悟。纵经尘劫。亦不能得悟。但举话头时。略抖擞精神看。是个甚么道理。大慧单提狗子无佛性,正提此公案时,即是用功之妙处,即与上同,不可别有道理可会,离此亦没有别的法可修行。此处留心会取,能用得,即是修行入手处,着实有力,是名自解做活计。只怕于此处不明,亦不会如此用功,则穷年亦不会修行,即是不解自作活计。古人根利,染污执着亦少,一闻即悟,一悟便会修行,不劳他祖师教恁么多方便手段,便用一极简单方法,水边林下,长养圣胎去也。如大安之牧牛,如药山之一物不为,如大梅之即心是佛。自唐宋以降,直至今人则不同,染着渐深,善法愈薄,耽着世法,复加浮心巧见,故出离不易。须他善知识种种引导,先乐远离,断粗烦恼。复详细开示理事功用,将它佛性妙用指示清楚,再用些特殊手段,一一引导学人如实修行,入如实法,行诸佛自证圣智所行境界。如参话头,持咒,念佛,读诵经典,坐禅观呼吸,行禅觉知,以如是等方便之法,循循善诱,耐心调伏,使得信入,方得老老实实做功夫。古今道人,无论以何法做功夫,所为目的,皆不离转识成智,将他从前错误用心,便为道心。将他种种住着,转为不住。但一转身,即成佛道也。沩山禅师云:纵有百千妙义,自解做活计始得。如何是自解做活计?才有拟议,早不会了也。

    2021-09-22

  • 亚伯拉罕的故事

    亚伯拉罕献祭的故事亚伯拉罕故事的奇崛之处正在于:无论后人对它的理解有多偏颇,都不会有损其光辉。 ——克尔凯郭尔《恐惧与战栗》亚伯拉罕与之缠斗的是那创造了万物的精微之力,是那时刻警觉的永醒者,是那比一切都长久的时间老人。——克尔凯郭尔《恐惧与战栗》《圣经.创世纪》中亚伯拉罕献祭以撒的故事: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就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神说:“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备上驴,带着两个仆人和他儿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到了第三日,亚伯拉罕举目远远地看见那地方。亚伯拉罕对他的仆人说:“你们和驴在此等候,我与童子往那里去拜一拜,就回到你们这里来。”亚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儿子以撒身上,自己手里拿着火与刀。于是二人同行。以撒对他父亲亚伯拉罕说:“父亲哪!”亚伯拉罕说:“我儿,我在这里。”以撒说:“请看,火与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亚伯拉罕说:“我儿,神必自己预备潘祭的羊羔。”于是二人同行。他们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把柴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耶和华的使者从天上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天使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亚伯拉罕举目观看,不料,有一只公羊,两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中,亚伯拉罕就取了那只公羊来,献为燔祭,代替他的儿子。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意思就是耶和华必预备。直到今日人还说,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耶和华的使者第二次从天上呼叫亚伯拉罕说:“耶和华说:‘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着自已起誓说,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子孙必得着仇敌的城门,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圣经里关于亚伯拉罕牺牲献祭的故事完全是信仰者内心引导行为的个人历程,它虽然不具有普遍性,但却可以激励真正想觉悟的勇士直面自己内心深处最坚固的恐惧和执着。这个故事的现实意义只是一种牺牲品质的隐喻,它更多的折射出一个行道者的内心历程和奉献精神,而并非有任何伦理道德上的鼓励。如同佛陀无量劫来为了众生求道牺牲生命一样。如同禅宗二祖慧可断臂求法一样。如同战士为保护自己的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一样。如同母亲为了自己的儿子牺牲自己一样。如同一个人为了爱另一个人牺牲自己一样。当人们无比坚信自己的信仰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安宁,他会超越一切知识和观念,选择听从内心的声音。做什么样的牺牲,完全是个体内在的自我选择,谁又能真正走进亚伯拉罕的心呢?谁又能走进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的心呢?谁又能走进船子和尚、十字架上的基督、看到自己的母亲死在自己的面前的黄檗禅师,和每一个求道者真正的内心呢?在很多人心中完全是疯狂的事,在真正信仰者的内心,是宁静与坚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那权柄永远在你自己手里。只有你自己了解你自己,而那,也将成为你永远无法规避的问题。不交出你自己,就永远得不到你真正的唯一的挚爱,你自己。《大般涅槃经》云:尔时罗刹说是偈已,复作是言:菩萨摩诃萨,汝今已闻具足偈义,汝之所愿,为悉满足。若必欲利诸众生者,时施我身。善男子,我于尔时,深思此义,然后处处,若石若壁,若树若道,书写此偈。即便更系所著衣裳,恐其死后,身体露现,即上高树。尔时树神,复问我言:善哉仁者,欲作何事?善男子,我时答言:我欲舍身,以报偈价。树神问言:如是偈者,何所利益?我时答言:如是偈句,乃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说,开空法道。我为此法,弃舍身命,不为利养、名闻、财宝、转轮圣王、四大天王、释提桓因、大梵天王、人天中乐,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故舍此身。善男子,我舍身时,复作是言:愿令一切悭惜之人,悉来见我舍离此身。若有少施,起贡高者,亦令得见我为一偈舍此身命,如弃草木。我于尔时,说是语已,寻即放身,自投树下。未至地时,虚空之中出种种声,其声乃至阿迦尼吒。尔时罗刹还复释身,即于空中接取我身,安置平地。尔时,释提桓因及诸天人、大梵天王,稽首顶礼,于我足下赞言:善哉!善哉!真是菩萨,能大利益无量众生,欲于无明黑暗之中然大法炬。由我爱惜如来大法,故相扰恼,唯愿听我忏悔罪咎,汝于未来必定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见济度。尔时释提桓因及诸天众,顶礼我足,于是辞去,忽然不现。善男子,如我往昔,为半偈故舍弃此身,以是因缘,便得超越足十二劫,在弥勒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021-09-22

  • 须发长远志

    须发长远志,精诚办此事此事须十年二十年,乃至半生一生,放舍世间一切身心挂碍,专精诚办此事,不可有任何旁骛,方有成就可能。如将军上战场杀敌,身无牵绊,心无挂碍,义无反顾,才可所向披靡,夺敌之城。若不如是,瞻前顾后,拖家带口,如是战斗,必与家亲同陷战难。非但自顾不暇,更何况能护他,攻城更成梦话。修行亦复如是,如若不能只身前行,六亲不认,畏首畏尾,被家亲眷属带累,三心二意,能得无上佛法,无有是处。修行不仅要一切不顾,更要有持久的耐力和至死不渝的决心。譬如有二人掘井,其中一人,每天都能坚持施工,时间久了,自然得见湿泥,虽见湿泥,未可休也。继续深挖,不日终于见水,方名大功告成。而另有一人,今日挖一会儿,明日歇一天。后日又挖一会儿,复歇多日。如是一曝十寒,几十年下来,也挖不出一口井。看到别人临井吃水,徒生羡慕,终不得水吃。又譬如有二人要行远道,至于他处寻宝。一人持续前行,不被周边景物分心,持之以恒,终到宝所。以有恒心与毅力,又能制心一处,知其所向。复有一人,亦想到宝所寻宝。以放逸懒散故,走走停停,时时被路途之景所迷,长时流连不去。久久方想起前方寻宝之事,复上路,没过多久,以心不专,志不固,复生惰心,歇于路边。一蹉跎便是多年。待有一天,看他得宝之人欣然返回,而自己还耽搁途中,不胜懊恼。又有二人,各有一片田地。一人辛勤耕耘,日日不辍。一人疏忽度日,亦不锄地,亦不下种。一日见他人收获庄稼,自家田地半颗粮食也无。徒自羡忌,于事无补。修道之人,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长远坚固的道心,有志在必得的心愿,有不要命的魄力和勇气,方能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如若不然,每天在浑浑噩噩中蹉跎光阴,浪费生命,宁可在烦恼淤泥中腐烂,也不愿真实用功办道。他日见别人都得自在,而自己还深陷五欲泥潭,被他三途拘系,只生羡慕,与己无益。诸同修,人身难得。此事需要集中全部身心精力,尽早开始,及时下手,不可被生死幻境,五欲途中景色分身耽搁,错失无上解脱因缘,甚为可惜。

    2021-09-22

  • 常自见己过

    常自见己过,即与道相当如今学人学禅,开口便是空,闭口便是禅,知见甚高,德行甚劣。将佛法变成文字禅,多做容易会。殊不知,见地越高,所要求的品德与行持越高。世间不见楼高而无深厚地基者。修行道理不难解会,属头脑游戏,意识知解。行正为难,改过甚难。何以故?以执着自心境界习气多时积累,少时难消故。俗语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云:病去如抽丝。今学道学禅人,如稻麻竹苇,遍地都是。能见自己无始习气诸多过恶,肯做功夫,真实愿改能改者,千万之中也难觅得一个半个。多见有学法多年之人,与家人相处,与师长相处,与同修相处,与邻里相处,但有小摩擦,小事情不合己意,即争论不休,唯见对方不是,不见自己过失。乃至心生愤恨,耿耿于怀,嗔心自闷。如是之人于此烦恼我执正起时不知转身放下,更把什么叫修行?多年以来,更学了什么佛法?可见众生我见我执,潜伏诸根,难察难觉,更何况改正。六祖大师云:改过常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众生者,以妄有我故,处处护己短,而夸大别人非。以执我故,所以烦恼愈盛,我见愈强,是非心炽,自伤伤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但知内省,是名觉悟。向外抱怨,是名悖道。古人以农民种稻插秧来比喻修行和道人之心。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田。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以插秧时做低头状,做退步状,做谦卑状,故喻修道者能见自己不是,能修退让之行。如是修行,才是真正道人。今日学人身心情状大多眼高手低,高高山顶立,空空高处行。所以愈行愈险,愈走愈危,以无根基故。实际理地,但见空法,万行门中,但见空门。愈修愈偏,愈行愈虚无缥缈。所以邪见炽盛,德行脆薄,危如累卵,不得佛法精髓。古圣云:小人之过也必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更也人皆仰之。若能虔仰卑伏,心如大地,状如婴儿,以如是心,于善知识师友边,撑起炉鞴,挫折自己身口意种种不善,常见己过,普行恭敬,方得入道之妙门,不负祖师之深意。

    2021-09-22

  • 戒,第一孝顺之道

    戒,孝顺第一之道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虽早亡,此属天意,不可逆也。但是颜回对待孔子的态度,他的仁爱赤子之心一览无遗,不敢先于老师而亡,是因为怕老师为自己伤心难过。曾子有疾,召门人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曾子一生谨慎,以致临终露出胳膊大腿让门人弟子们看,身上没有伤口和疤痕。他爱惜自己,不是因为迷恋自己,而是孝顺父母,不想让父母为自己有任何担心。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伤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问曰:夫子伤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 乐正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吾闻之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之不敢忘也。今予忘夫孝之道矣,予是以有忧色。 故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则可谓孝矣。以此推之,为人子,不可行于不善,至于险境,恐遭患难,使双亲忧惧难过。故君子不临深渊,不行邪径。行不伤身,事不损德,处处不敢造次,是名为孝。为人父母者,亦不可行于不善,逞强好胜,倚老卖老,以忧患遗于子女也。父母行合于道,顾念子女,是名为慈。为师者,严身护意,行为有度,方可不令弟子忧惧,是为师之慈也。为弟子者,不可伤德行,损品质,行于不正,造于诸恶,使师难过忧虑。若能行师教,承师德,是名弟子之报恩。佛言:持戒,第一孝顺慈悲之道。故知防护自身,不犯诸业,于己于人,皆是慈悲,故名第一大爱也。故父善自护持,子不忧。子善自护持,父无忧。师善自护持,弟子无忧。弟子善自护持,师无忧。兄弟和睦,父母欢喜。同修相让,为师欣慰。邻里和睦,一城无忧。四海之内皆兄弟,一世界无忧。天下人若果能各个自律自持,自守道德,自觉自度,何有苦厄也。以不能自持,不知保护身口意,多造恶业,故父子相忧,亲戚相怨,人民相责,各看他人非,不见自己过。以不见己过,则众恶喧扰。若能各见己过,即与道相当。则普天之下,无为而治,一片祥和矣。 

    2021-09-19

  • 只有自己可以救自己

    只有自己可以救自己除了我们自己简约,谁能给我们真正的戒律?除了我们认真实修,谁能给我们真正的定力?除了我们放下心中执着,谁又能把智慧放入我们心中。除了我们自己对的起自己,谁又能对的起我们?修不修行,是自己的事。烦不烦恼,是自己的事。觉不觉悟,是自己的事。爱自己,还是折磨自己,还是自己的事。你自己永远是你留给自己的一道题。你无法回避自己而能永远处在某个状态。无论你对这个世界做了什么,那都是假象。你自己收获了什么,那才是最最要的。无论你面前出现谁,那都不重要。透过他认识你自己,那才重要。整个世界的事,只是你自己的事。你若无事,世界晴天。觉悟之人,善用其心,为的是爱自己。由爱己而推之于人,故名智慧。智慧能化人,非习气妄想执着能化人也。善恶是非对错都在你这里。善,善自己。恶,恶自己。正,正自己。邪,邪自己。直,直自己。曲,曲自己。一切都在你之所为,一切都因你之用心。用心纯正,顿登涅槃山。用心不违,立至解脱门。用心无杂,即渡生死海。用心不外,即生清凉地。涅槃、解脱与外境他人何关?唯你用心耳。生死轮回,还是觉悟解脱,莫问别人,但向己求。是否有修行,是否无疑惑,不须向别人求证,但问自己内心深处。做什么,会立刻回到你自己那里。别人从旁用力,用处甚微。做什么,总是自己受报。别人说三道四,没有任何意义。老天不会管你,诸佛菩萨只给你方向。只有你自己可以度自己。智者但自怀中解垢衣,努力卸除自己身上的执着和挂碍,没有时间看别人。一个人在多少地方争论和执着,就会在多少地方受苦受难。一个人有多少习气毛病不知不觉,就会在多少地方受阻被宰。地狱非从他人来,只因自己不放手。三途从来无明生,一念回心成正觉。诸同修,善护念,看好心,莫被境骗,莫被己瞒?

    2021-09-19

  • 我亦善之

    我亦善之子路说:人善我,我善之。人不善我,我亦不善人。颜回说:人善我,我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子路的做法,是大多数人的做法,而颜回的做法,被人们看作是愚钝。子路和大多数人真的有智慧吗?还是颜回更有智慧?对我们不善之人,我们以善还是不善对之,这件事的重点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我们以不善对之,收获不善的不仅是别人,更是我们自己。而以善对之,善的是我们自己。所以真正的智者,一定不会伤害自己。他深谙自己对待别人如何,第一个反馈到的是自己。他们看到这一点,所以,不管别人如何对待自己,都不会改变自己善意的用心。佛陀过去生被提婆达多屡次伤害,佛陀皆以慈悲对之。佛陀为什么无数次地原谅提婆达多,甚至还慈悲救度提婆达多?因为佛陀要帮助和圆满的不仅仅是别人,更是自己。耶稣说:如果有人伤害你七次,你要原谅他四十九次。舜帝的哥哥象多次要杀害舜,舜并没有因此怀疑过象,而是象难过时,舜也难过。象高兴时,舜也高兴。舜只是以自己的诚心对待象,又何曾想象过自己的哥哥会害自己呢?就算有一天他发现了象一直在暗中害自己,他还是不会伤害他的哥哥。因为他善用其心已经形成了习惯,他喜欢自己善良地对待别人时的用心。有人送了条活鱼给子产,子产让管理鱼塘的校人把鱼养在池塘里。校人把鱼煮着吃了,却对子产撒谎说,把鱼放到池塘里,它游得可欢快了。校人的伪善之心,难道会替代子产的慈悲心吗?各自所用的心,都回归自己那里罢了。有一个人假装乞丐去向一个行者乞讨。大家都知道那个乞丐是个骗子,年纪轻轻,游手好闲,好吃懒做,装成乞丐,到处骗人。人们劝告行者,不要布施给那个乞丐。可是行者,还是向乞丐布施了很多东西。有人说行者太傻了。行者自己知道他布施给乞丐,重点并不是乞丐获得了什么,而是自己获得了什么。他看中的是自己的用心,自己收获的善意。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孔子的话是何意呢?同样是沧浪之水,水清时洗头发,水浊时洗脚。是水自身招致的,跟头发和脚没关系。用心纯善,自获纯善。用心邪曲,自获邪曲,与他人有何关系?如神会见六祖,未悟真性,逞于知见,冲撞祖师,被祖师呵曰: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故知一切行人,不论所遇何境,但一切时中看自用心,莫向外迷,亦不必诤论辩解,亦不管他人如何待你,而以真诚之心待人,自知即可。总是自己受用,自得究竟真实之道。

    2021-09-19

  • 发愿立志

    发愿立志除了愿力,你很难找到一个词来形容法身。除了愿力,你很难理解佛之十力。古人云:神通敌不过业力,业力敌不过愿力。众生修行不成佛道者,以有深重无明业力故。能消众生无始劫重业者,唯有诸佛无上大愿。诸佛无上大愿,诸佛已发,故已成佛。我等未发,或发之不明确,发之不坚固,发之不长远,行之不真切,行之不长久,所以至今不成就。如果没有志愿,我不知道我们靠什么来修行成道。愿力,那是久远劫以来就种在我们心里的善根种子,它需要我们生生世世熏修长养,方得开花结果。佛说,那份挥之不去,生生世世永远跟随我们的,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无始以来成佛觉悟的愿望和梦想。忆念它,熏修它,长养它,成熟它,实现它,是一切众生唯一的责任和正业。正是它,带着我们生生世世得遇佛法,生生世世受用佛果,生生世世证得法身功德。菩提心,是无量生世都不会磨灭的金刚善法道力种子。它遇缘即发,触境即熟,是诸佛菩萨成道的初因和最原始的动力。五祖大师说: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诸佛皆有大愿。地藏愿,观音愿,文殊愿,普贤愿。十方诸佛舍诸大愿能成佛者,无有是处。倘诸佛发愿能成佛,我亦能成。倘诸佛能行诸难行,我亦能行。发如是愿,若不成佛道,无有是处。一切众生,若欲成佛,先当发愿:不为自己而成佛道,但为一切众生而发愿成佛。当发愿:生生世世不退转于菩提道,生生世世不舍此愿,生生世世随于诸佛学,生生世世遇善知识,生生世世得遇最上乘,生生世世不舍于众生。能发如是愿,退转于菩提心,无有是处。又六祖带众发愿文:自性众生无边誓愿度,自性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此亦是我辈今人之发愿文。我们生生世世带着自己的大愿来到世间,才不会在世间迷失,才不会忘记自己的本来面目,才不会随无明妄业流转。才能发地藏愿,行普贤行,履诸佛路,践诸佛道。忆念自己无始劫来大愿,使之相续不断,才能绍隆佛法,续佛慧命,报四重恩,尽未来际,随逐众生,不舍众生,成就众生,与众生同住法性,永不断灭。

    2021-09-19

  • 诚与专

    诚与专无论世出世间,若欲成就大事,有摄受众生的气质和能力,皆须二种品质,一是自信,二是定力。有定力,方得于一切境界中无畏,无动摇。于诸善恶境界无畏,无动摇,方显自心之定力和智慧,即自信也。如何养成定力?定力当于一心中养成。所谓一心者,专一用心。古人所言诚心也。大学正心诚意者。如何得正心诚意?须立志,须发愿。六祖云:常念修行是愿力法。诸佛菩萨,皆因大愿成就。如地藏,文殊,普贤,阿弥陀佛,乃至释迦佛,各有大愿。如六祖见五祖,五祖问:汝来何求?六祖云:不求余物,唯求做佛。如石头禅师见佛像,云:若是佛,我亦做得。愿即志,志即愿。有愿即有前行动力,如汽车之发动机,如桥之梁柱。有动力才有行持。有行持才是真修行,非口说意想而已。愿力在心,故能专一抱精,心不外驰,所做皆办。志向在心,故心无旁骛,一切不顾,而能惟精唯一,允执其中。心得至诚,何事不办?故修道唯在养志,养志贵在养心。养心者,用心专注,行住坐卧,皆在于斯,唯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念念不离此心,心心不忘此志,收摄六根,令不放逸。如是行得,即得定力。定力成,如何没有自信?定力须在日用中养成,非唯在坐禅行道中养。于动中养出定,是真定。与众人中若无人,是真无相。日用存诚养定,须行时知行,住时安住,坐时觉坐,卧时安卧,不可杂用心也。存诚养定,正在言语动作中提起觉知,念念不失,念念不愚,处处不大意,时时摄五根,方得心复性,神复本,气养志,志成力。存愿力,养定力。发志愿,存正气。如孟子之养浩然之气,如曾子之养志,如苏武之存忠诚,如愚公之守志向,故舜孝之感天,如佛诚能动天。是知诚者,定之本。专者,能生慧。定慧具足,如何不有自信。自信者,非信外物,但信自心具足一切功德智慧慈悲善巧,而于实相无所动。自信者,善于分别诸法相,而于第一义不动。故修道人无诚不通,无专不成。无诚无定,无专无慧。定慧即无,如何得道。学人若欲得定慧,于日用生活中具足自信,摒除杂念,少欲知足,用心专一,于众人中从容不迫,悠游一如,须向脚跟下发愿立志,存诚用专,久久方得如来之定慧,繁兴永处那伽定也。

    2021-09-19

1541 篇文章

上一页 12

...

55565758596061

...

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