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报随着正报转

    依报随着正报转问:禅师好,我的儿子出国留学了,我很担心他在国外的生活。他很久都不打电话给我,我觉得他对我这个母亲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我不想失去儿子的爱。请问禅师,我如何排遣这份不安与难过?答:你可能非常爱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你的妻子,或你的丈夫。你可能正在热恋之中,一刻也不想跟她分离。你以为你爱的人在你身边,看着他在那儿,你才会安心,你才会快乐。他们不可能一直在你身边,总有一天,你们会分开。你自己独处时的状态更直接地影响你爱的人的状态。你独处时的状态,会慢慢地把他们也带入那种状态。你和你最亲密的人之间就像量子纠缠,你是什么样子,他就会是什么样子。依报随着正报转。你若安好,他们就会无事。你开心,那开心的波浪就会瞬间抵达到他们那里,即使你们相距万里。你是什么状态,他们渐渐就会和你的状态一样。你越能与自己在一起,他们越愿意接近你,被你那份独力的力量所感染。把所有的注意力从你关注的人那里拉回到自己这里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那才是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那样,你会成为你爱的人的向心力。就算他离你千里万里,他也会被你摄受,不愿与你分开。爱,不是未来的事,不是对别人的事,也不是头脑中的观念,而是一次次地从头脑中出来,回到你自己这儿来。那是你对自己和他人所能做的最好的事。你越是抓紧什么,你越会丧失他们。当我独自一个人在果园里坐着,看着青涩的果子,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忘了你。我发现,那才是真正的爱,对你,也对我。我越是能在离开你时仍喜悦而宁静,我越是深爱着你。我越是在独处时能完好无损,你越能被我的完好无损所加持。你在我面前,无论我怎么捕捉你,我都抓不住你。我越是想和你在一起,我越会分心,而无法真正和你在一起。切忌随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这是我最喜欢的禅师,也是世间最美的情诗。当我放下你,松开你,让你自在,你不再紧张,我也重新变得完整。我们神奇地相遇在安宁里,不谋而合,不期而遇,超越时空。我走在田野,和风从四面八方包围着我,我认出了你。我如此开心,如此兴奋,那才是真正和你在一起。我越是观摩你,揣测你,越丧失你。我越是把你从心上放下,你越是会被我包围。如果你爱谁,先学会和自己在一起吧。不能和自己在一起,你就无法爱任何人。你只能成为他的牢笼和自己的枷锁。我并非一定要和你走在一起,才能拥抱你、拥有你。人们惧怕分离,却不知适当的分离,会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真正地认识自己,你才能与他人更好地相处。相信你遇到的人,相信你身边的竹林、流水、动物甚至深渊。它们都是你内心的隐喻,是你内在的礼物。它一直在那里,你不必担心丢了它。只要你不丢失你自己,一切都会属于你。爱,不是手臂挽着手臂,而是手支着下巴,在那里悠然地听鸟唱歌。光,有时是以黑暗的形式存在。恰到好处的分离,会让你和一切在一起。

    2022-05-21

  • 赞佛

    赞佛佛陀一直坐在你的身边等着你醒来。有时,他们只是静静地陪着你,等着你醒来,如果你睡的太沉。有时,他们看到你快要醒来,就会轻轻地推醒你。有时,当你被梦魇折磨,他们也会用力地把你摇醒。无论怎样,他们都会在你身边,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陪伴你。睡的太深的人,是指那些还无缘佛法的人。睡的很轻的人,是指那些善根深厚的人。睡在恶梦中的人,是指那些被恶业缠身但是又有善根的人。无论是谁,佛都不会放弃他们。佛陀就像母亲照顾婴儿,日夜围在他的身边。佛陀就像慈爱的父亲,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孩子。佛以无限的无我的生命一直陪着所有的众生,直到永远。赞曰:一切众生受异苦,皆是如来一人苦。所以,不管你是谁,请相信,你一定会得到佛陀的慈悲和救度。不管你身处何境,请相信,佛陀就在你的身边,你很安全。就算你暂时经历磨难和曲折,不要灰心,你怎么知道那不是另一个佛陀的化身来鞭策你,帮你醒来?就算你正烦恼重重,郁郁寡欢,你怎么知道那不是佛陀爱你的另一种方式,他不过是让你看到你追求的一切都如空花,终无所得。他只是帮你停下来,让你看到你追求的一切都毫无意义。不管怎样,佛陀都在你身边,离你近到你无法想象。甚至,你在很多时候,你会感受到佛陀就在你心里。你甚至感受到你的思想和血液里都流淌着佛陀的叮咛和照顾、鼓励和爱抚、赞美和激扬。你在渐渐苏醒,被那无所不在的佛陀的爱所包裹和融化。最后,直到你完全醒来,你才发现,一切的佛陀,都是你自己的化现。你只是被你的化身唤醒。你会作为另一个化身,去帮助还在沉睡中的众生,他们也在自己的化身中做着迷梦。你像所有的化身佛陀一样,只是陪着他们,用无限的耐心,和无我的慈悲,帮助他们从他自己的心中醒来。赞曰:发心毕竟二不别 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 是故我礼初发心初发已为人天师 胜出声闻及缘觉如是发心过三界 是故得名最无上世救要求然后得 如来无请而为师佛随世间如犊子 是故得名大悲牛如来功德满十方 凡下无智不能赞我今赞叹慈悲心 为报身口二种业世间常乐自利益 如来终不为是事能断众生世果报 是故我礼自他利

    2022-05-21

  • 一切都在你的内部进行

    一切都在你的内部进行你怀疑别人的,都是你正在做的。你不信任别人的,都是你正在做的。你讨厌别人身上的东西,都是你现在具有的。你指责别人的,都是你自己身上曾经或正在发生的。你担心别人会做的事情,都是你潜意识里自己已经做过或希望做的。如果你不想别人做什么事,你自己先不要去做就可以了。你希望别人怎样,你自己先要怎样。在你自己没能做到什么前,不要对任何人有任何要求。在你自己没能看清自己前,你永远也不会认识站在你对面的人。当你变得足够好,你发现,你对身边的人的担心也完全消失。你才发现,你对外境人事的反应,全都是对你自己态度的折射,只不过,你把对自己的态度转移到别人身上,而忘记了那是你对自己的否定。除非你在很多方面全都接纳自己,你不可能接纳别人。我们拒绝接受别人的事,都是自己正在做却并不认可的事。对自己的不接纳,导致了所有问题的产生,导致了你全部人际关系的矛盾和紧张。这非常微妙,看上去事情似乎不是这样,而事实却正是这样。你越不喜欢什么,你越会把它投射在离你最近的人身上。你不喜欢的其实并不是别人做的事,而是你自己正做的事,你否定了它们,却以为你没在做。我们越攻击、指责、憎恶什么,那些你所憎恶的越会在你心里萌芽、滋长、强大。以至于到最后,你完全成了那个你憎恶的人。批评别人,难过的是自己。数落别人,生气的是自己,想改正别人,拧巴的是自己。看别人不是的,别扭的是自己。看不惯什么的,痛苦的是自己。说别人是非的,是非心缠绕着自己。不要再去挖苦和指责任何你身边的人了,那是你自己。你能看到什么呢?除了你自己一连串的妄念。别再担心你身边的人会犯错了,在犯错的永远是你自己。除了你内心不断在演绎、编织、在做的你认为是错误的事,没有人在犯错。一切都是在你那里进行,你心里想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你接受自己越多,你接受的人和事物越多。如果你想遇到美好的世界和人生,净化你内在的世界吧。那里,才是真实发生的地方。

    2022-05-16

  • 无我

    无我不论你和谁在一起,只要你不在很多事上都极度坚持自己的观点,你会和所有人愉悦相处。能够做到这一点,烦恼就不会有生存的余地。人们爱和小猫小狗和小孩儿在一起,就是因为它们没有那么多的意见和批评。如果你有小猫小狗身上那种对很多事都“没意见”的智慧,你就会像“宠物”一样,被所有人喜欢,虽然你并没有有意去讨好任何人。谁不喜欢泥土和空气?谁不愿意和一个无我的人在一起?一个无我的人,什么都不做,万物都会归向它,万法都会围绕着它。因为,无我,那本来就是一切。和谁在一起,都是暂时的,是表象。和自己在一起,那才是永恒的,才是唯一的真实。和所有人在一起,都是为了看到自己,为了和自己在一起。

    2022-05-16

  • 谦卑的泥土

    谦卑的泥土就像泥土和沙子,蚂蚁野兽,从它身上踏过,它也不嗔。诸佛圣人,从它身上走过,它亦不喜。一个无我的人,自然谦卑如泥土,无我如沙粒。一个无我的人,很难去和别人诤论什么。因为他没有一定要坚持的观点,也没有一定坚持要做成的事。当一个人不再执着于自我,很多事对他来说,都变得没那么重要。很多事没那么重要,只是说明他不再偏执于一定要做什么,并不代表他一定要丧失自己的基本生活。当一个人可以时常放弃自己的观点和想要做的事,这并不是一种消极和随意,而是一种自在无拘的智慧。真正的智者,一定是谦卑的人。谦卑并不是为了博取别人的尊重或认可,而是可以让自己不被自我束缚。一个坚持自我认知的人,事实上是给自己建造了一个无形的巨大的监狱。除了他自己放下自己的观念,没人能够把他从这所监狱里放出来。你永远看不到一个觉悟的人坚持要为自己做些什么,除了利他,除了为众生牺牲自己。即便是利他和付出,也不会变成一种偏执和疯狂,不会变成一种强迫和压力。那完全是在因缘成熟的情况下发生的。做一个谦卑的人,并不是让自己变得卑微和可怜。恰恰相反,一个谦卑的人只是不想让自己和万物对立。一个谦卑的人,他知道他对所有人做的一切,都是对自己做的。他之所以谦卑与无诤,只是不想与自己为敌。真正的谦卑不是刻意造作出来的,而是觉悟无我,通过修行,转变固有的习气达成的。石头在与其他物体碰撞时会粉碎,因为它太过强硬,一定要保全自己,反而毁了自己。泥土不会,它并没有想到要保护自己,它深陷进去,反而保全了自己。当攻击它的东西离开,它又会恢复原样。当有人攻击你,批评你,指责你,诽谤你,甚至刺伤你,你是选择跟它对抗,还是选择像泥土和空气一样,让对方完全没有下手之处。真正的高手并不是战胜对方,而是选择让自己成为空无,让对方没有下手处,让对立和争斗无法实现。没有争斗,就没有胜负,就没有伤害。一个人骂你一次,你不理他。骂你两次、三次,你都不理他。就不会有第四次、第五次了。因为他会疲惫,他会反省自己太傻了,居然在骂一个像空气一样的人。老子云: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每个人都可以做忍辱仙人,如果你真的不想让自己受伤害。每个人都可以谦卑如泥土,如果你觉悟到真正的你本来就没你。

    2022-05-16

  • 怎样识别并找到一个好老师

    怎样识别并找到一个好老师问:学山老师,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敢请老师点拨。感恩[合十][合十][合十]我现在有二位老师同时跟着他们修行,一位时间较长,一直断断续续跟着学习,每周线下一次,也是我的启蒙老师。另一位认识半年左右,以陪伴成长为主,内容稍丰富。每位老师都有不同的特点,我也有不同的体验,我很希望同时得到两位老师的帮助。但是,我的内心总是有一种不安,不敢放开胆去做去跟,所以这段时间有些犹豫和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是一起跟,还是专注跟一位老师学习?如何更安心地学习?怎么才能少走弯路?请教师父,在生命成长路上应该如何跟随老师学习?答:老师在我们成长的路上固然重要,但是自己的经验、感受、直觉更重要。如果你跟着一位老师学习生不起信心,总是有疑惑,那可能是你们之间的因缘,也有可能是你不了解你的老师,或是你对他的教法并不真正认可。你可以继续观望,直到你相信他为止。也可以随时放弃,再去找新的老师跟他学习。你不必太过纠结到底跟一位老师还是两位老师学习,因为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先成为一个好弟子。如果你是一个法器,你一定会遇到明师。如果你过去生有修行,你今生必遇到你的老师。在我们成长和修行的路上,不停地换环境,遇到不同的人,换新的老师,这太正常不过了。选择依止什么样的老师,那跟你自身的学习有紧密的关系。你不可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能找到一个好老师。所以,在遇到真正的明师前,你个人的努力、学习、积累,就非常重要。无论你找哪个老师学习,都不是容易和简单的事。如果你对自己有信心,你就会对你的老师有信心。你和你真正的老师之间,一定会有很深的默契,除非你开始怀疑你自己,你也将远离你的老师。在遇到他之前,先一次次地沉淀和放空自己吧。不管你跟随哪位老师学习,他都要教你回归自己。只有教弟子认识自己,回到自己那里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如果你和你的老师在一起,就像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那一定是你的老师。如果你的老师一直教你不要过度依赖任何人,帮括你的老师,那一定是你的好老师。如果你的老师一直引导你所有的问题都来源于你自己,不用向外寻找答案,他一定是个好老师。如果你的老师一直教你普行恭敬,教你敞开心扉,接纳更多的人,并且他自己身体力行,那一定是好老师。你能时常亲近你的老师,能近距离地观察他,看得到他的优点和过失,你对他还能生起信心,那一定是你的老师。一个好老师不会教你太多技巧或方法,而是会引导你直接用你的心修行、生活。当你没有问题时,他不会让你做任何事。当你有了问题时,他帮你指出问题来自于哪儿,协助你去除问题。一个好老师所有的教法最终都是为了帮助你认识你的心。从你的心下手,那里是产生所有问题的根源,也是解决所有问题的钥匙。当你跟随一个老师学习,你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烦恼在逐渐减少,对人和事有了更多的包容,能够经常反观自己,而不再去见他人的过失。这样的老师,一定是你多生多劫的好老师。一个好老师,他会教你无依和独立,然后随时能对你放手。他让你领悟到,跟着你的心走,你的心,才是你真正的老师。

    2022-05-16

  • 快乐的方向

    快乐的方向你渴望见到父母或最思念的人,你期望发生一些你以为会让你快乐的事。你真的见到了他们,或者发生了你期望的事,如果你没有一直跟他们在一起,跟那件事在一起,你发现,你并没有快乐多久。很快,你的心思又跑开了。当你实现了你渴望的事,你还会有更多的渴望,除非你的心一直在当下。快乐就像一个陷阱,你被永远得不到满足的快乐骗得团团转。快乐,不是未来的事,不是对别人的事,也不是头脑中的观念,而是一次次地从头脑中出来,回到觉知上来。那是你对自己和他人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我们在想象中编织了太多快乐的事。而事实是,即便我们编织计划梦想的所有事都变成了现实,我们还是不快乐。因为你寻找快乐的方向和方法完全拧巴了。从那些计划和想象中出来,让自己真正安静和休息下来,感受和觉知你的身体和身边最近的事,认真对待你身边“正在”的那个人,即使他是一个乞丐,那才是获得快乐的唯一方式。这样的快乐,单纯而宁静,简单而清明,轻松而恒久。它不再是识食,而是智食。它不再喂养你的无明,而是长养你的法身。如果你得到了亲人的爱,你就不会依赖外在的享受。如果你能得到自己的爱,你就不会依赖任何人的爱。坐在那里,让心安静下来、独立下来,完全地与自己在一起,别再相信任何抓取,所有的爱都会向你涌来。这时,你不再执着外在的任何补足,包括亲情。不论你身边的人是否爱你、关注你,你都能够自得其乐,自给自足。因为你找到了爱的根源,你自己。你自己,那不是一个概念,不是一种认知,而是不断地接纳自己、与自己在一起的训练,那是自证圣智境界。放下所有的思绪,合上所有的书本,清空所有的说教,离开所有的导师,到空旷的乡野上去散散步,亲手去放放风筝,去编一个篱笆,撒一把种子,种一棵树。直接去快乐,不要去思惟快乐、想象快乐。这样的爱,这样的觉悟,随处都在,触手可得。这样的快乐举目全是,满耳听闻。只要你能从思想的牢笼里跳出,你会立刻进入天堂。只要你从过去未来的心思中跃出,你会马上拥有快乐。

    2022-05-16

  • 拥抱自己

    拥抱自己以前,由于傲慢,不管别人对我说什么,做什么,有时完全是友好的给予,我都拒绝,都说不。那使我和别人一直分离,使我和自己一直分离。我以为与别人保持了距离,就保全了自己。而事实是,我把自己封冻了起来。佛法修行中的保持距离,并不是把自己与他人完全隔绝开来。那样,又跑入了另一个极端。声闻乘人把自己束缚在寂静中,而无法与众生交流,从而封闭了自性中的慈悲喜舍和无量妙德。发菩提心,利益众生,行六度万行,这一切方便,不过是为了开发自己,认识真正的觉性。你对外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对你所做的。明白这一点,你才真正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现在,当别人对我说什么,有什么建议,或有一些请求,只要不是极端难为的,我都会说,是的,好的,可以。当我说好的,我认为那才是最省力的事,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在那一刻,我只是接纳了自己。我不想再推开任何人,也不想再拒绝自己。当我敞开自己的心接纳别人,我的心融化了。当我不再拿矛戈指向别人,被治愈的是我自己。我现在只想坐在那里,用微笑和真诚迎接每一个人。我只想让自己变得更柔弱,更敞开,更无能,更被动。人们以为被动是一种可怕的事,而我一次次感受到被动的妙处。你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接受,丝毫力量都不用消耗。而拒绝,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干枯,越来越狭隘。我不想再对别人说教和怒吼,我只想在心里给每一个遇到的人一个拥抱。现在,当有人再对我做什么,有什么请求,我都说:好的,即使那可能是我以前极其不愿做的事。我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软弱,变得像一摊泥,像一团棉花,毫无骨气,软弱无力,而不是更强硬。我以前太过强硬,太过犀利,那让我和他人总是两败俱伤。现在我终于明白,我讨厌别人,其实是在讨厌自己。我对别人视而不见,那是完全冷落了自己。我不接纳别人,那是不接纳自己。傲慢,它把每个人孤立于整体之外,受困于荒漠之中。生命要想得到滋养和整合,只能谦卑,只能变成泥土。如果我不放开自己,而是紧紧地抱着自己,守着自己,实际上,我在打压自己,摧残自己。接纳和迎接,永远发生在你的内在,那无关外境。微笑和安静,那是你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2022-05-16

  • 爱与接受

    爱与接受爱的缺失导致人们向外寻找刺激,比如毒品、酒精、吸烟、打架、犯罪等。一旦你能接受足够多的关爱和肯定,这种向外寻找刺激和依赖性就会大大减弱甚至消失。智慧的人从来不用批判去讨伐身边的人,而是给予更多的包容和接纳。所以,当你的孩子或亲人沉迷于游戏、娱乐、吸烟、饮酒、毒品而不能自拔时,你首先要做的并不是指责和厌恶他们,而是反思自己有没有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关爱。这时对身陷困境的人来说最大的帮助莫过于全然地接受和温暖的给予,而不是将对方冷漠的推开。即使你什么也没做,你一个厌恶的眼神,也会将对方打入冷宫,那等同于遗弃了他。爱比所有的批评和指责对身心的治愈有效一万倍。理解和接纳才是真正的灵丹妙药。爱与接纳并不容易,它需要你破除固有的观念和强烈的我执。只要你还有坚持认为是对的东西,你就无法接受你认为不对的东西。几乎很少有人能接受一个罪犯或一只猛兽。人们对罪犯或吸毒者的认识,恰似像看待一个猛兽一样。这种牢固的偏见导致罪犯和吸毒者更加的孤独和叛逆,只能促使他们再去犯罪和吸毒。同样,同性恋、残疾人、绝症患者、乞丐、妓女等人会被社会同样的轻视,导致他们无法被更多的人尊重和接受。这就是偏见和批判带给人的巨大的伤害。我们完全可以接受一个残疾人、神经病患者、吸毒者、罪犯、妓女或一个傻瓜,爱他们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当你能看到自身具有同样的恶习和缺点时。真正的接受是感同身受,而不是嘴上说着接受他们,看他们的眼神里却藏着嫌弃和讨厌。当我们真的敞开心扉,对这些人没有偏见和嫌弃时,他们就会被我们身上的这份爱治愈,而不再向外去寻求证明和刺激,不再犯罪和吸毒,不再自卑和痛苦,因为有人用爱弥补了他们的缺失。如果你身边有那些被整个社会都贴上标签,被大家认为是不好的人,请打破自己的偏见和观念,用爱和接纳拥抱他们。这样做,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和治愈他们,重要的是治愈你自己,接受你自己同样的不完美。你自己不能接受的东西,那才是你永远的痛处。你不能接受什么,同样也会被别人拒绝。你给出的冷漠与批判,同时也会回到你自己这里来。你给出什么,就会收获什么。爱与接受,那是你对自己做出的最棒的回应,而跟任何人都无关。

    2022-05-11

  • 原谅和内省

    原谅与内省当我们选择原谅别人时,我们误以为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所以,很多原谅的行为并没有解决原谅者内心深处的不满,除非他看到自己同样有问题,并且原谅自己。这时的原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谅。这样的原谅里包含着理解与尊重,接纳与包容,谦卑与和解。你无法从单方面的原谅中让自己解脱。你必须看到,当双方产生了误解和矛盾,一定是两个人都有问题,即使表面上看可能自己的问题或对方的问题更大。如果你只是觉得自己有问题或对方有问题,你都无法真正解决你内在的问题。对方也是如此,如果他一直放大自己或对方的问题,他也无法解脱,即使他原谅了别人。原谅并不是一种高尚和崇高的事,除非它兼带着内省和反思。原谅同样不是一件容易和肤浅的事,它需要深深的内观和智慧。如果你只是看到对方的错误行为,而感觉自己被伤害,无论你怎么原谅对方,你都会痛苦,你都无法真正释放自己。除非你看到你和对方是无法分割的一部分,你的原谅中必须有深深地自省。就像一只手的手心打了人,如果你只强调手心的作用,那太愚痴了,手心和手背没办法分割。手心起多大作用,手背起着同等的承受力,因为它们是一体的。有人跟我叙述,他被别人伤害后,多年以来内心一直积压着怨恨。他学习了一些方法,一直在做原谅的功课。他内心一直坚定地认为被原谅的是对方,从来没想到在整个事件中自己的不是,导致他根本无法真正原谅对方,当然,也不能真正治愈自己的痛苦。我怎么可能有错呢?他说。我为对方付出了那么多?而她背叛了我。是的,这正是问题所在。你为对方付出了这么多!你为什么付出?是因为付出本身给你带来快乐,还是你想换取什么?如果你想换取什么,你这个动机就会让你受到伤害,而不是对方没有回馈你什么。因为没有人能决定别人为我们做什么,除非他愿意。你在为他付出的同时,这件事已经结束了,如果你还期望这件事有另外的结果,那是你对现实和真相极大的误解。是这个虚妄的期待和深深的无明让你痛苦的,而不是某个人。当你看到一切痛苦都来自于你自己,你根本看不到对方有任何过失,自然也就不需要原谅对方。除了你自己是那个需要被质疑、观察和谅解的对象,没有人需要你的原谅。只有洞穿真相的了解和原谅,才能真正解除你内在的痛苦,而对方永远是无辜的,就算他曾经拿着剑刺伤过你。了解你的心吧,那才是产生问题和矛盾的根源之处。你和任何外境所起的冲突与隔阂,都来自你内心的分裂,来自你不接受你的心。接受你的心,你才能真正接受自己和别人。原谅你自己和自己的分离,你才能原谅外在的伤害。理解所有的行为和动机,你才能真正具有包容的智慧。觉悟心的无辜,你才真正释放所有的罪恶。

    2022-05-11

1654 篇文章

上一页 12

...

52535455565758

...

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