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人旬自由的,真正的接受才会发生

    当你是自由的,真正的接受才会发生大多数人并不理解什么是接受。接受并不是被迫去接受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而是可以选择做任何事,然后心无悔恨,亦无纠结。无论做什么,你都是主动的,自由的,没有障碍的,那才是接受。包括反抗本身,也是一种接受。只是,无论你做什么,无论你对外境或人是接收,还是抗拒,你是自由的,你可以自由选择你的行为,那才是接受的本质。你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不去批判和抱怨,不去纠结和计较,完全接受自己的行为,你的心是合一的,没有分裂和自责,这才是接受的真相。比如当我说,家庭就是你的道场,大多数人就会认为你必须要接受家庭,才叫接受。但是,当你不喜欢你的家庭,你逃离了它,难道那就不是接受吗?不,那也是接受。你面对你的家庭是完全自由的,那是一种心态,而与你是否在家中无关。当你不想留在家里,你随时可以出离。你接受了你的出离。在你出离时,你完全自由,完全无碍,完全没有负罪感。如果你想逃离,又没有逃离的自由,又放不下逃离,或者逃离后,心中总是愧疚,总是不安,这时,你处在分裂中,那不是接受,而是地狱。如果你想逃离家庭,但并没有逃离的能力和条件,你仍然是自由的。你可以重新调整心态,重新接受你的家人,这叫接受。而不是根本无法离开家庭,却一直想要离开它。如果你已经离开家庭,就接受自己的离开,重新选择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你仍然是自由的。但是,你要知道,你早晚要在一种状态中完全地接受自己,不再反抗和逃离外境,那便是究竟的接受。所以,接受并不是一种外在的行为,不是一种形式,不是我接受了什么东西或境界,而是心对自己的接纳与消融,对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自由。只有当你不自由时,撕扯时,纠结时,你没有接受自己。如果一团火要烧到你,难道一味地被火烧才是接受吗?不,逃离火的伤害,那也是一种接受。如果在某种特殊的境遇里,比如在火中救人,比如被困在火中不能逃脱,你不得不接受火的烧烤,那才是真正的接受。接受的重点并不是外境和对象,而是自己自由自在,寻求解脱和放松的心。所以,什么才是真正的接受?我接受家庭,那意味着我有随时离开家和留在家的自由和能力。我接受你的好意,那意味着我也同时拥有拒绝你的自由和能力。我接受火热,那并不意味着我一定要扑向火或一定要逃离火,而是我有面对火时的自由选择。接受,那是心的智慧和自由,与你要什么或不要什么无关,与你在哪里或离开哪里无关,与你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无关。它只关乎你的自在和解脱。

    2022-11-20

  • 家庭,是你的道场

    家庭,是你的道场家庭中真的有那么多烦恼吗?如果你面对家中的事务时,能够随顺因缘,心无所求,以平常心面对,你所有的烦恼都会消失。家庭真的是枷锁吗?如果你自己不给自己安枷锁,你对家庭减少一些要求,家庭,这个虚妄的概念能给你带来什么枷锁?所以,让你烦恼的一定不是家庭和琐事,而是你是你在纯粹的家庭上增加的各种故事和要求。是你对家的不信任和操控造成的你的烦恼,而不是家庭本身。家庭,多么美好的一个地方。家庭,多么圣洁的地方。家庭,多么无辜的一个地方。然而,它却成为许许多多求道者摒弃、厌恶和远离的地方。不论你远离原有的家庭到了哪里,你仍旧要建立新的家庭。只是成员不同,地方不同,周围的环境不同而已。你要面对的问题一直存在,你要处理的关系一个都不会少。不管你的家庭成员中只有你一个,还是有其他人,不管你新的家庭是工作单位还是修行的道场,你都要生活在关系之中。就算你独自一人住在山林,你也要和山里的居民,各种野生动物、昆虫和植物组成新的家庭,建立新的关系。如果你不去除我执,在山洞里,你一样会对岩石生闷气。如果你不去除无明,你和一只小狗在一起,也会打架。如果你内在净化了,家里怎么会成为牢笼?如果你彻底歇下了求觅之心,家中怎么可能衍生烦恼?如果你内在的慈悲生起,你怎么可能舍近而求远,不爱自己的家人而去爱天边的陌生人?所有有爱,有理解,有接纳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家庭。家庭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温馨的地方。因为人们不能在家中互爱互敬,不能放下各自的执着,佛陀才建议人们出家修行。如果你能泯除人我和高下心,放下对立和胜负,你的家庭,就是寺院。你家庭在哪里,你的道场就在哪里。你当然可以扩充自己的家庭。但是,在那之前,先把你眼前的家照顾好吧,用无我的智慧来随顺你的家人,你再也不会感受到任何捆绑。所有的捆绑来自于挣扎。当你放下了厌弃和逃离,生起了接纳和包容,哪里有什么牢笼?对大多数人来说,家庭才是你的道场和成道之处,而不是在其他地方。既然你离不开家庭,就把它锻炼成熔炉,打造成寺院,成为你的菩提树下。既然你放不下自己的家庭,就安心地住在那里,把它转化为你的阿练若,你的山谷。维摩诘说:道场何所在?直心是道场,深心是道场,布施是道场,慈悲喜舍是道场,方便是道场,伏心是道场,舍有为是道场,诸烦恼是道场,众生是道场,三界是道场。诸有所作,举足下足,无非道场。既知道场在心,云何向外求觅,生种种执着。一次次把心从意识编织的各种远方的绚丽梦境中收回来,回到眼前的见闻觉知中来,回到空无故事中来,回到寂静中来,那才是你真正的道场和得道之处。回到眼前,回到当下,满足于眼前,无求于当下,是真道场,是真修行。

    2022-11-13

  • 你何时歇下求觅之心,何时得道

    你何时歇下求觅之心,何时得道如果我当时在家中就知道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家人,知道修行是转变内心,而不是改变外境,我就不用选择出家。在家中,在任何地方,一样能修道,悟道。还好,我出家多年之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在大众之中,结识了法眷属,组建了新的“家庭”,我待他们如家人,我们在一起各自观心,各修己道,各做息虑妄缘的功课。不管你做了什么,去了多少地方,认识了多少人,能看到自己的心,认识自己的心。你经历的一切,都是修行,那些经历都不是徒劳无益的。如果你一直在各种境界中颠簸、寻觅,而不知道停下来观察自己的心,觉悟自己的心。那样,即便你身穿袈裟,端坐讲台,徒众围绕,或是身处山林,持戒精严,能诵千经,坐穿蒲团,你都不是修行,也不会悟道。如果我没遇到佛法时就知道万法唯心造,我就不用苦苦在经文中搜罗钻研真理,也不会在坐禅中苦苦寻找开悟。我就可以不用学习佛法,一样能心得自在,离苦得乐。还好,我在读诵佛经中沉淀自己向外驰逐的心,在坐禅中歇下了很多的造作,在服务大众中看到了自己的各种执着。虽然做这一切事并没有使我直接成就,但是它们为我的觉悟铺垫了道路。如果,如果,没有那么多如果。你遇到的人,经历的事,都是你必然要遇到和经历的。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你继续受苦的理由。发生的,你无法再让它改变;经历的,也无法抹除它。但是,在这些经历中,你要反思如何让自己不再重复原来的痛苦,在将来的经历中,用什么方法停下自己造作的心。那样的经历,才有意义。我们经历的一切,若不能成为觉醒的养料,那才是毫无意义的。我们经历的一切,如果像一个恶梦,不停地上演,那才是可怕的。我们经历的一切,如果只是在无明里重复恐惧和不安,那才是要摒弃的。珍惜你眼前正遇到的一切,那里一定有帮你觉悟的东西。你只需停下来观察自心,看清楚一切都是唯心所造,离心无物。如果你错过了眼前的觉悟,你再去多少地方,见多少人,经历多少事情,你都无法觉悟。只有歇下向外驰求的心,回到当下,妄心不生,即得道矣。如果你能在自己的卧室觉悟,你何必一定要移到厨房?如果你坐在轮椅里就能快乐,你何必要安上一双假腿?如果你在家就能觉悟,何必经历千里万里?如果你戴发就能解脱,何必剃去头发?如果你一无所有就能安心,何必拥有世界再求安心?如果你满足于当下,何必再去向未来奔波?如果,如果,没有那么多如果。如果你不能在一个地方、在言下顿悟,就移到下一个地方、下一秒。释迦牟尼佛,于燃灯佛前,无量劫中修道,向外求觅,终不得道。遇燃灯佛后,妄心一歇,即得菩提。遇燃灯佛者,非遇外佛,只是看清了自己的心灯,觉悟了无所得。经历你一定要经历的吧,但是不要忘了提醒自己,眼前、当下,做最简单的事,回过头来,停下脚步,永远是你得道之时,证道之处。

    2022-11-13

  • 你只有先爱上自己,才能爱别人

    你只有先爱上自己,才能爱别人一个不能完全接纳自己的人,也无法接纳任何人。一个人不能了解自己,也无法了解别人。一个人不懂反观自心,他不可能了解这个世界。一个能认识自己的人,能了解一切存在。一个能爱上自己的人,才有能力去爱别人,爱这个世界。因为真相是,一切都从你这里发出,你是一切的创造者。不搞定自己,如何搞定外境?不安抚好自己,如何安抚你创造的世界?六祖大师云: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爱自己,并不意味着执着自己。正好相反,爱自己,是指放过自己。在一切时中,一切事上,觉悟自己并没有实体。那才是真爱,是唯一的爱。爱更多的意义并不是予乐,而是拔苦。不再把自己当真,那才是真正的爱自己。不再把自己当真,才能不把任何人当真,人们之间才能减少冲突,远离忧恼,和谐共存。爱并不是指任何无明带来的行为,而是深刻地反观自己,觉悟自己的本质,不再伤害自己,不再迁怒他人。当你不再伤害自己,你才能不再伤害任何人。不伤害,那已经是爱了。除此之外,哪儿还有别的爱?没有苦恼,那便是极乐。离此之外,哪有极乐?一个不能与自己和平相处的人,也不可能与他人和平相处。一个不懂得原谅自己的人,又如何原谅他人?当你能好好爱自己,理解自己,认出自己,你也会认出一切人,理解一切人,好好爱一切人。因为,一切人,都是你自己的折射。离开你的折射,哪里有什么世界和别人?离开你的了解,哪里有什么爱?离开你的觉悟,哪里有什么真情?在无明中,你所有的爱都指向伤害。付出和索取,那并不是爱的关键。活在真实之中,那才是爱的实质,对一切的爱,对自己的爱。一旦你觉悟并没有真实的自己,你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也是真爱。你看一朵花,倒一杯水,静静地站在那里,也是爱。你说什么,不说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那都是爱。当你想去爱别人,对别人好之前,先去爱自己,了解自己吧。爱自己,不仅仅是照顾好自己的吃、穿、住、行,而是照顾好自己的心,不让它生活在紧张、对立和憎恶中。爱自己,不仅仅是心里只有自己,而是能随时照顾到别人的心。如果你真实地发现,对方是另一个与你同体的自己,你怎么可能对他不好?你怎么可能不爱他?爱自己,并不是把一切都给予自己,而是让自己毫无保留。爱自己,不是装满自己,而是清空自己。从这个意义上,付出,会更接近爱。但是,如果付出中有所图报,想要收回或得到什么,那又会远离爱。因为,毫无保留,清空自己,才是自己的真实面目。在认识自己的真实面目之前,你无法爱任何人。你只有了解了自己并无实质,你才能了解一切生命都并无实质,然后,再把这一真相传达给别人,那才是真爱。那是你爱别人的唯一意义。在你没能不求回报地付出之前,不要轻易对别人好;在你没能真正了解自己之前,不要轻易地爱别人。当你能够真正爱自己,你才能爱别人。然后,你们就可以像两朵浪花,一片片树叶,一阵阵芳香那样,在空幻的世界里尽情交织,任意游戏。

    2022-11-13

  • 孤勇者

    孤勇者你手里并无任何武器,然而,你却是一名战将,无声无息。你走在人群中,出入在红尘里,却如狮子,沉吟孤寂。你看上去孱弱无力,却是一位勇士,无人能匹。你并无任何敌人,却骁勇善战,能灭千敌。 你没有任何旗帜,却威风凛凛,所向披靡。你没有任何技巧,却直达人心,善解人意。你没有任何工具,却能随方解缚,变化无极。你没有任何身份,却为众人之友,危中救急。 你是一位行者。行走在生死险路上。你是一朵莲花,开在低湿的烦恼泥中。你是一位孤勇者,荡除人我,空里漫步。你是一位无畏者,烦恼中洗浴,烈火中烹炼。你是一位菩萨,混迹在众生中,服务在尘劳里。你是诸佛使者,往返于生死河岸,穿梭于三毒之间。 你是道人之先锋,冲在所有险境的前面,为众人开路,替众人挡险。你是众生之善导,在每条岔路口,提醒同伴莫行岐路,小心邪见的羁绊。 大海干了又满。大地升了又沉。你的志愿匪迁,你的信心不变。小虫化成了龙虎,青草变成了古藤。山石上裸露出美玉,大树上显现出红脂。你还是形单影只,独步独履。穿梭于众生的心中,滋润于干涸的心田。 你是一位孤勇者,你是一位寂灭人。战胜了所有的外境,不能成为勇士。降伏了自心的烦恼,才被称为孤勇。打败了所有的敌人,不能成为大人。出离得自心的妄念,才被称为世尊。安住在涅槃寂静中,并不是一位解脱者,引领众生出离轮回,才是真正的自在人。 你手无拄杖,慈悲喜舍是你的手杖。你身无披挂,无上菩提是你的铠甲。你一无所有,众生的快乐是你全部的财富。你无名无字,赤诚之心是你的坛城。你随逐众生,犹如小牛随逐母牛。你爱世人,犹如赤子爱恋母亲。 你虽有无限的热爱,却永远独自一人。你虽然扶千助万,却总是不露痕迹。你虽然活在太平盛世,一样要踏过无明的荆棘。你虽然拥有摩尼宝珠,却依然不能放逸。你虽然也有战友,却须各自防慎。你虽然志愿坚定,也须谨慎前行。 众生是你的重负,你欢喜承担,甘之如饴。六道是你的道场,你精勤往来,从不疲厌。 菩提萨埵,菩提萨埵,真实洒脱,逍遥快乐。 你是孤勇者,你是曼陀罗。你是生命的金刚,你是无限的宝藏。

    2022-11-13

  • 永嘉大师证道歌直解八(完)

    永嘉大师证道歌直解八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欲者,五欲,贪爱。虽在五欲之中,而心不染。《维摩诘经》云:示受于五欲,亦复现行禅。令魔心愦乱,不能得其便。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或现作淫女,引诸好色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诸法无行经》云:若人欲成佛,勿坏于贪欲。诸法即贪欲,知是则成佛。复云:贪嗔痴如幻,幻不异三毒。凡夫自分别,我贪我嗔恚。 如是愚痴人,则堕三恶道。实相无贪恚,痴亦不可得。  悟道之人,不见有一法是贪是嗔是痴,以不可得故,于法自在。又为利益众生,而现贪嗔痴,而心实无所贪所嗔所痴。《维摩诘经》云: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圆觉经》云: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何以故?以其空故,不可得故,性平等故。《血脉论》云:问曰:白衣有妻子,淫欲不除,凭何得成佛?答曰:只言见性,不言淫欲。只为不见性,但得见性,淫欲本来空寂,自尔断除,亦不乐著,纵有余习,不能为害。何以故?性本清净故。虽处在五蕴色身中,其性本来清净,染污不得。以通达如是法故,常在生死,而无染污。虽在五欲之中,而能行于佛法。不坏世间相而得菩提。不断烦恼,而得菩提。此是大乘教的核心思想,又是禅宗超越诸宗的智慧力。以如是见地智慧力,纵入地狱三途,无量劫中在于生死,亦不迷失。火中生莲者,比喻永不坏失,恒常不灭。 勇施犯重悟无生,早时成佛于今在。《佛说净业障经》云:尔时勇施,闻彼命终,心生大悔,作是思惟:今我所作,是大重恶,何名比丘,受行淫法,又断人命?我今如是,当何所归?生大忧恼:我若命终,当堕恶道,谁能免我如是之苦?以是事故,从一精舍,至一精舍,惶怖驰走,衣服落地,作如是言:咄哉,怪哉,我今即是地狱众生。时有精舍,名曰酰无,中有菩萨,名曰鼻揉多罗。勇施比丘即入其房,举身投地。时彼菩萨问勇施言:何为以身自投于地?答言:大德,我今即是地狱众生。又复问言:谁乃令汝为地狱人?勇施答言:我作大罪,犯于淫戒,又断人命。时彼菩萨语勇施言:比丘莫怖,我今力能施汝无畏。尔时勇施闻彼菩萨施无畏声,心生欢喜,踊跃无量。尔时鼻揉多罗菩萨,实时从地接起勇施,牵其右手,将至异处,坐林树中。时鼻揉多罗菩萨涌身虚空,高一多罗树,语勇施言:今汝于我,生深信不?勇施实时,叉手合掌,而答之言:我见仁者,如遇大师,亦如世尊。尔时,鼻揉多罗菩萨实时入于诸佛境界大乘妙门如来宝即三昧。入三昧已,即于身上,出无量佛身,皆金色三十二相,遍林树间。尔时诸佛实时同声,说是偈言:诸法同镜像 亦如水中月  凡夫愚惑心 分别痴恚爱......种种分别法 实无分别者  凡愚计诸阴 而实无有生我观一切法 性相无所有  无生亦无灭 未曾有聚散诸法性解脱 寂静无处所  无能悕取者 解此名为智尔时林中万二千天子,诣鼻揉多罗菩萨来听法者,闻说是偈,实时皆得无生法忍。勇施比丘见诸化佛,神通变现,于诸法中,思惟选择,离诸盖缠,得无生忍。文殊师利,汝莫生疑,尔时鼻揉多罗菩萨岂异人乎?今弥勒菩萨是也。勇施比丘岂异人乎?宝月如来是也。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勇施比丘已成佛耶?佛告文殊师利:今已成佛在于西方,去此佛土恒河沙数诸佛世界,有国名常光,宝月如来于彼成佛。文殊师利,汝观是法能令众生离诸业障,受行淫法,断人命根,能令现身得无生忍,所以者何?能观三界如影响故,犹如幻师观于幻人,无有障碍。文殊师利,诸凡夫人,于无有法,妄生分别,堕诸恶趣,受于无量百千万苦。勇施犯重悟无生的典故就是出自这部经。文殊师利问佛,勇施现在是否已经成佛。佛言:已成,名为宝月如来。比丘勇施犯淫杀二重罪,因了达诸法无生,无我无人,而能现生成佛。这也是大乘佛法的威力,以实相智慧,能除一切深重业障,言下解脱。 师子吼,无畏说,深嗟懵懂顽皮靼。如是说者,名为狮子吼,无畏说。而那些外道和不解实相的人,听说这样的开示,都会心惊胆颤,大呼小叫,不能信受。 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见如来开秘诀。他们只知道勇施犯比丘重罪,障碍菩提,却不知如来有实相法门,能除重罪。此处的秘诀是指大乘菩萨持戒,有开遮持犯。《佛说决定毗尼经》云:优波离,声闻乘人虽净持戒,于菩萨乘不名净戒;菩萨乘人虽净持戒,于声闻乘不名净戒。优波离,云何名为声闻乘人虽净持戒,于菩萨乘不名净戒?优波离,声闻乘人不应乃至起于一念欲更受身,是则名为声闻乘人清净持戒,于菩萨乘最大破戒,名不清净。云何名为菩萨乘人虽净持戒,于声闻乘不名净戒?优波离,菩萨乘人于无量劫,堪忍受身,不生厌患,是则名为菩萨乘人清净持戒,于声闻乘人最大破戒,不名清净。又优波离,菩萨乘人持不尽护戒,声闻乘人持尽护戒;菩萨乘人持开通戒,声闻乘人持不开通戒;菩萨乘人持深入戒,声闻乘人持次第戒。优波离,云何名为菩萨乘人持不尽护戒,声闻乘人持尽护戒?菩萨乘人持戒之时,于诸众生及与他人应当随顺,声闻乘人不应随顺。优波离,以是义故,菩萨乘人持不尽护戒,声闻乘人持尽护戒。优波离,云何名为菩萨乘人持开通戒,声闻乘人持不开通戒?优波离,菩萨乘人,以日初分有所犯戒,于日中分思惟当得一切种智,菩萨尔时不破戒身;以日中分有所犯戒,于日后分思惟当得一切种智,菩萨尔时不破戒身;以日后分有所犯戒,于夜初分思惟当得一切种智,菩萨尔时不破戒身;以夜初分有所犯戒,于夜中分思惟当得一切种智,菩萨尔时不破戒身;以夜中分有所犯戒,于夜后分思惟当得一切种智,菩萨尔时不破戒身;以夜后分有所犯戒,于日初分思惟当得一切种智,菩萨尔时不破戒身。以是义故,菩萨乘人持开通戒,声闻乘人持不开通戒,菩萨不应生大惭愧,亦复不应生于悔缠。优波离,声闻乘人数数犯罪,即时破失声闻戒身。所以者何?声闻乘人应当持戒,断一切结,如救头燃,所有深心,为涅槃故。优波离,以是义故,声闻乘人名持不开通戒。优波离,云何菩萨乘人持深入戒,声闻乘人持次第戒?菩萨乘人于恒河沙劫,受五欲乐,游戏自在,受诸乐已,未曾捐舍发菩提心,菩萨尔时不名失戒。所以者何?菩萨乘人有于后时,善能护持菩提之心,乃至梦中一切结使,不为其患。菩萨乘人不应一时于一身中尽一切结,应当渐渐尽一切结,善根成就,非不成熟。声闻乘人如救头燃,乃至一念受身不应生喜。以是义故,大乘之人持深入戒,声闻乘人持次第戒。菩萨乘人持开通戒,持不尽护戒;声闻乘人持不开通戒,持尽护戒。所以者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甚为难得,具大庄严乃可得成。大乘之人于无量劫往来生死,不应生于厌离之心。优波离,如来观察筹量,为大乘人不应一向说厌离法,不应一向说离欲法,不应一向说速疾法,常当为说发欢喜心相应诸法,常应为说甚深无难无悔缠法,常应为说无聚无碍空无之法,闻此法已,常乐生死,不生忧悔,亦能满足菩提之行。菩萨持如是不尽护戒,开通戒,深入戒,菩提心戒,是名如来开秘诀。我们为什么要多看佛经,深入佛理,广学多闻。就是因为我们在修学大乘菩萨道时,也会经常陷入犯戒、毁戒的烦恼中。这时,为了更长远的修行,为了不退失菩提道,不丧失利益众生之心,就要用佛的智慧,照破烦恼结使的虚妄,懂得为自己解缚,而不能陷入烦恼之中。经云:“常乐生死,不生忧悔,亦能满足菩提之行。”此之谓也。 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二比丘犯淫杀,出自维摩诘经。此二比丘犯重罪后,找优波离除罪。优波离以声闻法而教化之,不仅不能为彼二人除罪,还增加了他们的负罪感。 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销霜雪。优波离为此二比丘说法时,维摩诘听到了,呵斥优波离不当如是说法,反增其罪责,当直除其罪,令其解脱。《维摩诘经》云:优波离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为耻,不敢问佛,来问我言:唯,优波离!我等犯律,诚以为耻,不敢问佛,愿解疑悔,得免斯咎!我即为其如法解说。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优波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心亦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诸法亦然,不出于如。如优波离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我言:不也。维摩诘言: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唯,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优波离!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其知此者,是名奉律;其知此者,是名善解。于是二比丘言:上智哉!是优波离所不能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说。我即答言:自舍如来,未有声闻及菩萨,能制其乐说之辩,其智慧明达,为若此也! 不思议,解脱力,妙用恒沙也无极。见性之人,智慧不可思议,于一切法中解脱亦不可思议。以不住一切法故,能除无量劫来无明和重业,能起恒河沙妙用。 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消得。四事者,饮食、衣服、卧具、医药。悟道之人,堪受一切人天供养,何以故?以能利益一切众生故,为众生开示实相故。如是之人,日消万两黄金,亦不为过。若不悟道,滴水难消,还须还他业债。所以修行之人,不可不慎。不可看到万两黄金亦消得,就大肆浪费施主信施,以为自己有此本事。此是真正大自在、大解脱之人方堪消受。 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若于善知识所得悟本性,识得本心,不仅四事殷勤供养,就算粉骨碎身,都不能报达师恩。圆觉经云: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临济祖师言:假使百劫,粉骨碎身,顶擎绕须弥山,经无量匝,报此深恩,莫可酬得。何以故?因善知识一句一偈一法一教开示,得见真如本性,除去无始以来无明,超度百千万亿恒河沙烦恼,永出轮回,故有如是深恩。 法中王,最高胜,恒沙如来同共证。永嘉大师证道歌写到这里,重新点明这部证道歌的主题,再次提醒众生修行要处是要识得本心,见法中王,识得本有佛性,才是最最重要的。法中王者,众生真如佛性,一切如来觉心。此心绝妙,此心常住,此心妙明,此心清净,此心高胜。此心本来无染,本自解脱,具足一切万行功德,能生诸佛智慧及波罗蜜,能成十方诸佛国土。达摩祖师云:法即是心义。自心是菩提,自心是涅槃。黄檗禅师云:世人闻道诸佛皆传心法,将谓心上别有一法可证可取,遂将心觅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将心更求于心,历千万劫,终无得日。不如当下无心,便是本法。恒沙如来,不过悟得此心,而得成佛。历代祖师,亦不过识得此心,而得作祖。 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应。我今能够悟此本心,识得本性,解此如意珠,一切悟道之人,亦复如是,皆信受此心,相应此心,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此心无相,无作,无为,无染,无受,无能所,无见无不见,无一物,无佛无众生,一切皆无,唯本心荡然独存。 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恒河沙世界,都是众生一念妄想,本来不实。十方诸佛,一切贤圣,亦皆是幻,本来非有。圆觉经云: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就算堕入地狱,铁轮在头顶上悬挂,觉悟所获得的定慧圆明之力也不会丧失。圆觉经云:一旦成金,终不为矿。 日可冷,月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太阳会冷却,月亮可以发热,众魔都不能破坏如来正法。如来正法者,宗门的见地和解脱,无人能毁坏。《涅槃经》云:解脱不尔,不可破坏。不可破坏,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又云:如来身界不可坏故。所以者何?以无身聚,唯有法性,法性之性,理不可坏。是人云何能坏佛身?如来法身不可坏,真实之相,决定之说,亦不可坏。 象驾峥嵘慢进途,谁见螳螂能拒辙。悟道者的见地和功夫,透彻清晰,深厚扎实,了无疑惑。就像大象走路一样,威武深沉,步踏稳重,缓缓而行。谁见螳螂能挡住大象所拉的车?比喻悟道之人所悟的实相之理,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和毁坏。 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就像大象一样,走在大路上,不会行于小径。大悟之人,行事直来直去,无牵无挂,不拘小节。 莫将管见谤苍苍,未了吾今为君诀。宗门的见地和修行高深莫测,不是世间学习其他法门的人所能窥测和了解。告诫学法之人,不要用自己狭隘的思想观念来诽谤禅宗。那样的话,就像用一根细细的管子测量天空的宽广一样。如果你不明白,就好好地读诵这部证道歌,我已经把实相之理说得很清楚了。

    2022-11-09

  • 永嘉大师证道歌直解七

    永嘉大师证道歌直解七 栴檀林,无杂树,郁密深沉师子住。狮子住在旃檀林中。此林无杂树,树林浓密,异兽远离。狮子独居旃檀林,比喻大乘法要中,容不得外道和二乘人的邪见夹杂。法华经会上,五千人因不能信受大乘佛法,而退席。佛言:退亦佳矣。此众无枝叶,纯是一贞实。比喻大乘根基的众生,信心坚固,纯一真实。 境静林间独自游,走兽飞禽皆远去。狮子总是独自一个在安静地林间游走,走兽飞禽看到狮子出没,都吓得跑开。比喻外道二乘之人,听到有人宣讲佛陀正法,都害怕并远离,不敢与之面对。 师子儿,众随后,三岁便能大哮吼。《大般涅槃经》云:如彼野干,虽逐师子至于百年,终不能作师子吼也。若师子子,始满三年,则能哮吼如师子王。师子子,即是狮子儿,比喻大乘种性的众生,一旦顿悟如来知见,见地透彻,就算功夫未成就,烦恼未除尽,仍可以替佛宣法,作狮子吼。 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虚开口。而声闻和外道种性的众生,如彼野干,就算跟随佛陀无量阿僧祗劫,以发心不正,与道不相应,终不能宣说如来正法。《大般涅槃经》云:师子吼者,名决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善男子,声闻缘觉虽复随逐如来世尊无量百千阿僧祇劫,而亦不能作师子吼。 圆顿教,没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达摩见梁武帝。梁武帝问达摩:我造寺度僧,有无功德。达摩说,并无功德。达摩并没有因为是皇帝问他,就照顾他的自尊心,卖人情给他,说好话,说有功德,而是如实而讲,并无功德。因为造寺度僧,都是有为功行。若不见性,心存吾我,做再多的有为事业,都并没有功德。六祖说:功德在法身中,见性是功,平等是德。若觅功德,须是见性。我们看到祖师接引学人,也是如此,并不会因为怕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就不批评他。如果对方见地有误,或修行方向偏差,祖师一定毫不留情地予以指出。如来最上乘圆顿之顿,不讲世俗人情。有疑便可与之辩论。不能为了照顾对方的面子,明明看到对方修行见解有误,而不予指出,如果那样的话,反而是害了对方。修行之人,以道为则,唯道是命,一切以真相为准则。不会因为人情亲疏而有所忌讳,一味地随顺对方。对于解脱知见和修行的见地,该论则论,该斥则斥,该争则争,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退让。 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并不是山僧我逞强,故意抬高自己,而是为了不让学人落入断常邪见。所以在特定的时候,为了震慑外道邪见之辈,祖师不怕担有诤论的恶名,也要和对方一争到底。过去有很多禅师都会和法师或一些修行人论法,把他们呵斥得心服口服。既障显了禅师的辩才无碍,又让对方能够看到自己的不是,从而回归正路。这正是祖师的智慧和慈悲之处。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修行的见地非常重要,差一点点,就会犯很大的过失。三祖大师云: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学法的见地是错的,还是没错。是对的,还是不对。这对每一个修行人都很重要。不怕千年不开悟,只怕一时走错路。 是则龙女顿成佛,非则善星生陷坠。如果见地对了,那么就可以像《法华经》中的龙女一样,须臾之间,他方世界成佛去了。如果见地错了,就会像善星比丘一样,生身陷入地狱。 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吾过去用很多年在经典文字上用功,积累了很多佛法知识,也曾经看很多注释佛经的书籍,一直在末节上用功。 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研究名相概念,理解佛法知见,不知休止。就像到大海里数沙子一样,被困在名相概念中无法出离。 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如是学法,早就被佛呵斥为错用功夫。看的都是别人的语言文字,未曾有一点智慧从自心中流露。就像数别人的钱财一样,于自己半分利益都没有。 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这么多年来,一直在生灭有为中虚度光阴,徒受尘劳,如今既自觉悟,方悔前非。本来是佛,枉为众生。众生学法,总嫌过早。一切丧灭,方知是空。法眼文益禅师云:何必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种性邪,是指非如来种性,亦特指外道及声闻种性。二乘及外道种性的众生,不能领悟佛陀正法的真实含义,或执断灭为涅槃,或执自我为真如,故云错知解。以见解偏颇错误的缘故,不能修学并了达如来教法,所以自不得解脱,亦令众生不得解脱。 二乘精进没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二乘修行人虽多劫勤苦修道,尽名有为,不能得道。以不发菩提心,不度众生,故虽然精进,不名道心。道心者,无上菩提之心,利益众生之心,自觉觉他之心。二乘无此心,故与道不相应。外道虽然聪明,但无智慧。以其不能如实了达诸法实相,只在心意识中做活计,自缚缚人。 亦愚痴,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实解。二乘和外道的精进和聪明和真正的大乘智慧相比,只能算是愚痴小智。不仅二乘和外道如此,世间修道之人,亦多有无智小根之人,在文字意识上生实解。这里的空拳比喻文字及一切心意识,并无实法。即便是佛所说法,亦皆是假名,修道之人不可执为真实。若执以为实,则为空拳指上生实解。何以故?如来以种种文字之指,引导众生了达实相,非文字语言即是实相也。 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捏怪。若执着经论和文字为真实,则会落入法执。比如认为佛陀所说三大阿僧祗劫修成佛道是真实的,就算用尽功夫,也是白白修道,永不成道。三僧祗劫修成佛道,是如来秘密说,方便说,非为真实。真实者,唯见性成佛,自性是真佛,离此性外无别有佛。六祖大师云: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若执文字和如来所说法为真实,是为执指为实,永不见所指之物。金刚经云:若谓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此之谓也。文字语言,皆从心意识中出,虚妄不实,故云根境法中虚捏怪。楞伽经云:大慧,譬如有人以指指物,小儿观指,不观于物。愚痴凡夫,亦复如是,随言说指,而生执著,乃至尽命终,不能舍文字之指,取第一义。大慧,譬如婴儿应食熟食,有人不解成熟方便,而食生者,则发狂乱。不生不灭,亦复如是,不方便修,则为不善,是故宜应善修方便,莫随言说,如观指端。大慧,实义者,微妙寂静,是涅槃因。言说者,与妄想合,流转生死。大慧,实义者,从多闻得。多闻者,谓善于义,非善言说。善义者,不随一切外道恶见,身自不随,亦令他不随,是则名曰于义多闻。欲求义者,应当亲近。与此相违,著文字者,宜速舍离。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不见一法为实有,即见如来。黄檗禅师云:若有一法不空,摩诃衍不能胜出。《大般涅槃经》云: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名大涅槃。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大涅槃中,不见一切诸法性相,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二十五有。菩萨永断二十五有,得大涅槃,是故菩萨名无所得。复云:一切菩萨住九地者,见法有性,以是见故,不见佛性。若见佛性,则不复见一切法性。以修如是空三昧故,不见法性。以不见故,则见佛性。复云:善男子,汝言见空,空是无法,为何所见者?善男子,如是如是,菩萨摩诃萨实无所见,无所见者,即无所有,无所有者,即一切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于一切法,悉无所见。若有见者,不见佛性,不能修习般若波罗蜜,不得入于大般涅槃。是故菩萨见一切法性无所有。 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若能于此佛性真实了达,无有丝毫遮障疑惑,无我无人,能所俱泯,则能断除无量劫来一切业障。若未了达真实本性,则过去所造之业,遇缘即发,以不了真实性故,取妄为有,堕于因果,故云受报,亦名还债。 饥逢王膳不能餐,病遇医王争得瘥。众生以业障重故,虽遇无上佛法,不能生信。犹如饥饿之人,虽遇国王设宴,以畏惧故,不能食之。又好像重病之人,病入高肓,纵遇到大医王,亦不得治愈。涅槃经云:善男子,如我先说若遇不遇,俱不瘥者。是义云何?有人命尽,若遇不遇,悉不可瘥。何以故?以命尽故。如我先说若遇善友、诸佛菩萨闻说深法,若不值遇,俱不能发。是义云何?善男子,一阐提辈,若遇善友、诸佛菩萨闻说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离一阐提心。何以故?断善法故。法华经引穷子譬喻,以明其理。穷子走失,在外伶俜辛苦五十年。虽遇其父,以不信故,不得受用本有家财,二十年除粪,待业尽情空,方得信受自己是大富长者之子。众生修道亦复如是,虽然本有佛性,以烦恼障故,不得见之。待烦恼断尽,方见佛性。

    2022-11-09

  • 第一义空和佛性妙有

    第一义空,即佛性妙有涅槃经中讲到福庄严和智慧庄严。狮子吼菩萨对佛说:您讲福庄严,慧庄严,这是二法啊。世尊你错了,您怎么还有个慧庄严,还有个福庄严,这不是掉入二法里了吗?大家仔细看,是他掉入了二法,还是佛陀掉入了二法?他是自己掉进二法里了。为什么?我们看后面,就知道他这样问,是一种诡辩和质问,其实不是正问。有些人就会犯这个毛病,有些人会想:佛怎么还在这分别?还有个慧庄严,还有个福庄严?如果具足这二种庄严,不应该问一种二种,不应该问什么是福庄严什么是慧庄严,可是佛现在明明在给我们讲这个福庄严和慧庄严。“云何世尊说言能答一种二种?”为什么还要给我们讲这两种庄严?你不是说诸法是不二的吗?怎么在这又给我们分别了呢?“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无一二种”狮子吼在解释自己为何这样讲。一切诸法没有二相啊。为什么呢?一种二种也就是二相、二法,常与无常、有与无、色与空,一切诸法的一种二种是凡夫相。我们看他这一句,如果是单说,没有问题。但是他在这里这样问佛陀,就有替众生来发问的意思,有问难的意思。我们看佛怎么回答的。“佛言:善男子,若有菩萨无二种庄严,则不能知一种二种。”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二种庄严,不懂得福慧双修,你就不知道什么是不二。你也不知道怎么善于分别诸法相,怎么方便讲这两种。“若有菩萨具二庄严,则能解知一种二种。若言诸法无一二者,是义不然。”如果你一上来就说:“诸法没有二。”那你这句话是从哪来的?你这一句话都二了多少次了,是不是?“何以故?若无一二,云何得说一切诸法无一无二?”你说不二,你本身就用了一个二字,大家看是不是这么个道理?你说诸法不二,不二之性,这句话的前提就是假立了二法。你已经用了二,你已经二了!所以这个不二也不能住,也不能知解,也不能执着。这就跟有人告诉大家:“不许说话!”他先要说话,才能告诉大家不要讲话。有人说,有了文字,就不是禅宗了。执着禅宗不立文字,那这个观点是不是文字?你已经立了文字了!那我请问你:“不立文字”是不是文字?你可以立文字,但不要着文字即可。为什么你可以立文字,别人就不能立文字?所以说我们对佛法的理解千万不能变成一种悖论,变成一种戏论、争论、抬扛。它是智慧的体现,是为了解除烦恼,而不是为了确定什么真理。是为了断除众生对虚妄的执着,而不是强求一个真法。不被幻迷,就是真法,并没有实有的真法可得。禅宗倡导“直指人心,不立文字”,但是禅宗留下来的文字是所有法门中最多的。它留下的文字很多,它仍然可以说不立文字。因为这些文字就是为了让你去明白:没有实有的法,没有实有的文字。如果你执着了一个“不立文字”,你就会被不说所缚。别人一问,我就不说。你爱说不说,谁管你?这个大家现在听懂了吧?就是他问的问题其实是一种问难,本身是不合实相的这样一种状态,虽然他假以这种不二的、实相的口吻来讲,但是他自己反而堕入了二法。佛就说了:若无一二,若没有这两种,若没有世间的二法,你怎么知道不二呢?“善男子,若言一二是凡夫相,是乃名为十住菩萨,非凡夫也。”如果说二法是凡夫相,凡夫会分别二法,凡夫自己知道这个东西吗?不知道,他不知道这是二。世间人也说二,但他那个二跟我们这里的二是完全不一样的。它那个二就是二百五、二二乎乎的、糊里糊涂的,一会儿就犯混、犯扯、犯傻。这里的二是指一切的对立的法。凡夫也不管什么对立不对立,而如果你知道这是二法,慧庄严和福庄严这是方便分别的二法,如果你清楚这个东西,你知道它是不二之性,这就不叫凡夫了,这是十住菩萨的智慧。只有十住菩萨才能够清楚地了达所谓的二其实是不二。“何以故?一者名为涅槃,二者名为生死。”就是善于分别诸法相。这里的“一”是不二。涅槃名为不二。“二者”就是二法,二法就是生死。这里的一二不是第一是涅槃,第二是生死,不是这个意思。这里的“一者”就是不二,也就是不异。异就是区别,不异,就是一的意思。“二”呢就是不一,就不是一,就是异,那二其实就是生死,就是我们凡夫所有烦恼、无明的因,就是因为他着了一个二法。狮子吼菩萨问这问题的时候着了一个不二,其实着这个不二和着二是一样的。如果住在了一个不二的概念上,这还是二法里面的一个边见,还是两头。所以真正的不二是非常难的,一定是离心意识,离住离分别的。最后到维摩诘那里也只能默然。到了诸佛那里,也只能哑口无言,到了祖师那里,也只能竖拂、回寮、今天头疼。“一者”就是不二,名为涅槃;“二者”就是二法,有为,生灭,名为生死。“何故一者名为涅槃?以其常故。”因为它不二嘛,因为它常住嘛,因为它不在两边嘛,所以是涅槃。那我们怎么去领悟这个大涅槃?其实就是领悟不二之性,领悟佛性。佛性就是中道,中道就是不二。“何故二者名为生死?”为什么二法就是生死呢?“爱无明故。”二法里边就有我和我所,爱无明就是能和所,就是贪,就是导致一切的颠倒的根本。所以说,所谓“生死”就是因为有爱,有无明,有能,有所,妄见一个能,妄见一个所,所以叫生死,所以叫二法。“常涅槃者,非凡夫相”。“常涅槃者”也就是不二之法,非凡夫相。“生死二者,亦非凡夫相。”为什么?凡夫他不知道生死二法,他不知道一切对立之法、对治之法、一切二法是生死相。如果知道生死相是二法的话,就不会着生死了,就解脱了。生死二者,也是非凡夫相。这里的一二并不是第一第二的意思,是不二和二法的意思。“以是义故,具二庄严者,能问能答。”所以,只有具这两种庄严才能如是问,才能如是答。我们看狮子吼菩萨问的问题也不是凡夫所能问的,凡夫是根本没有这样的智慧去发问的,而佛如果没有这样的智慧也是没有办法回答这样的问题的,一下就会被狮子吼的问题给搞懵了。就像有些人会反问:“禅宗不是说不立文字吗?你怎么天天还在讲经啊?”禅宗不是无为法吗?怎么还带人大拜,搞那么多有为呢?这种问难本身就是自己不明白,着在了一个无为和无文字上。如果你自己不通达的话,被人家一问就问傻了,你就没办法回答了。我们看下面这一段关于第一义空的开示。“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好,刚才课间我就问了大家这个问题,什么是“第一义空”?为什么这里要讲一个“第一义空”?平时佛不是只讲一个空吗?为什么这里要讲“第一义空”?后面的经文里就有答案。我们看答案,后面都写了。“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这里的“空”是指什么?这里的“空”是佛方便所讲的一个空,对治有的一个空,声闻乘所理解的空,不见空与不空的空。我们看后面的一句话,就知道这里的空,不是佛所讲的真实空,空性的意思,而是对治法里的空。后面一句是,智者见空与不空。所以如果见空就可以了解诸法实相,佛就不需要再引用一个“第一义空”的概念了。那“第一义空”其实是见空与不空,见常与无常。什么意思啊?不跑两边。不跑两边的意思是不茫然趣两头,就叫“第一义空”。所以有个第一义,其实是中道空,是佛性空,是无所有空,是真正的空。是中,你又不能执个中。这一句话“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如果你不了解,不真正了解“第一义空”的话,这一句话就把你弄懵了。这个空,明明写着不见空与不空,很容易引起歧义。也就是有人会把它理解为:见到真正的空的人,不见空相和不空相。如果这句话不在这里,放在另外一个地方,没有上下文的联系,这样理解也没有问题。但是联系前后文,就不是这个意思了。不然,后面怎么会有智者又见空与不空呢?这就是很多声闻乘人,不见性人完全迷惑的地方,他根本没办法理解,因为他着了一个空相。着了一个空,就看不到不空性,或者他只能见空,或只见不空,他不是同时见空与不空。所以叫“不见空与不空”。“所言空者”就是断灭空,或者是说知解里的空,他要么只见空,要么就见有,他一定是跑两边的。“第一义空”是不跑两边的,就是智者所见的。智者既能见空又能见不空,既能见常又能见无常,既能见苦又能见乐,既能见我又能见无我。但这里就是善于分别诸法相,而于第一义不动了。这里并没讲不分别,而是详细地分别什么是“见空与不空”?哪个是空?哪个又是不空?“见空”是指什么?“见不空”,哪个又是不空?这里有这么细的分别,有这么具体的内容,而不是一下子全都空了。这里所说的“智者见空”。什么空啊?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什么是不空啊?常乐我净,解脱,智慧。这是见空和不空。后面包括“常与无常”,什么是常啊?佛性是常,什么是无常啊?一切诸法是无常。“苦之与乐”,什么是苦啊?无明、颠倒、烦恼是苦;解脱、智慧这是乐。中间就省略了啊。直接就是“乃至无我者”。什么是无我?“无我者,即是生死。”什么是我者?“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你只是见一切空,见诸法全是空相,会落入断灭,你不知道还有一个不灭的佛性,还有一个不空的,所谓大涅槃。声闻人或邪见者,容易堕入这个空。那你就不叫中道,你就没办法见性。“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这个“我者”是佛性,常住的佛性,一切诸法所生的根源。如果说一切法都无我,连这个涅槃都不存在的话,这本身就不成立。你这是妄想,这是语言意识中的无我,非佛性无我。你这个一切的作用从哪来的呢?所以说一定是有一个不空的,一定有一个真实存在的。所以“我”又叫真实,叫常住,叫妙有。妙有并不是诸法有叫妙有,而是不思议性叫妙有,佛性是妙有,诸佛常乐我净是妙有。妙有又叫不空。所以涅槃经里所说的不空,跟我们平时理解的不空,完全是两个概念。涅槃经是从佛性有的角度讲不空同,这个要跟其人所讲的不空区别开。“我”并不是指心意识里边的一个跟我有关系的,跟你这个人有关系的我,那个不是“我”,那不是涅槃中所说的真我。真我是指真实,是指实相,是指涅槃、大涅槃。  “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易,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你就知道只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能见性。“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亦不得见性。凡夫正好是颠倒的,该见空的时候,他见不到空,他见一切有我,他见不到无我。该见不空的时候,他更见不到,他见的不是佛性,而是幻有。凡夫他见一切都是有,但他见的有,并不是佛性有,而是以幻为有。外道也是这样,都是颠倒的。所以“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我们就知道了第一义空和空的区别,它是能见空与不空,能见我与无我,能见常与无常,能见苦与乐,不颠倒。我们再看下一段:“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缘,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无上大般涅槃。”这几句呢也很难懂。但是如果你确实明白了,你对佛性完全领悟了,这一段也不难懂。“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我们看什么是“有因”?佛性的“因”是什么?这里面讲到的是“即十二因缘”,这个“即十二因缘”其实是十二因缘的观智,简单讲叫十二因缘。也就是你能观察十二因缘,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也就是这十二因缘,它是没有实体的,它也是佛性的一个用,佛性十二因缘,每一个都是佛性的因。一切法其实都离不开十二因缘,一切法都离不开人,离不开意识,那对于人来讲,其实就是十二因缘。这里“有因者,即十二因缘”,这是佛性的一个因,因因是什么?也就是十二因缘前面还有一个因,就是智慧。你看其实这智慧又回到佛性这来了,因为智慧也是从佛性起的。这里就是从因和因因上来认识佛性,也就是说我们本性本来就具有这样的智慧,只是被无明盖住了,你不能生起智慧。你生起智慧,就能见十二因缘,见十二因缘性空就能够见佛性。这是因和因因。我们看果,佛性它处在一个中道的位置,它前面有因和因因,后面有果,有果果。其实这是善巧分别。佛这样讲,是帮我们对佛性有一个比较直观的理解。也就是佛性是中道,它前面有因,有因因,后面又有果,有果果。那它直接的果是什么?直接的果就是得无上正等菩提,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果者是什么?见佛性,得大涅槃。因是佛性,果就是见性。通过修行你见性,见性是其中的一个果,这个果后面又有一个果,那就是常乐我净,大涅槃。大家听得懂了吗?其实见性就是大涅槃,但是方便分别它就是两个状态,好像有两个状态,其实是一个。见性了就能够得常乐我净,就能够解脱,就能够入大般涅槃。这是果和果果。其实你要说因和因因都是一个因也没有问题,因为十二因缘和智慧它是一个,你甚至说它们都是佛性,所以说就是方便分别。继续再分别还有因因的因呢,还有果果的果,可以这样无限地分别下去。这就是为什么佛说声闻乘人他只是知道很粗的一个意思,而佛能分别出无量义来。你只有在完全见性的情况下才能够解说,才能够知道这些意思,才有这个智慧。你不见性,不了解佛性,是没有这个智慧的。你也不知道还有个十二因缘,还要去观十二因缘,还要去观十二因缘是空的。为什么观十二因缘空呢?你不观十二因缘你就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从无明起的,原来有爱,有取,有有,才有生老病死,才有这些个苦恼。你知道了,观察到了,在这个地方你不再执了,不再执取,取断了,无明就没了,名色也没了,这些一下全都脱落了。刚才课间有人问了我一个问题,什么是不放逸?以前她的理解的是:观诸法苦就是不放逸。其实真正的不放逸就是实修。在你对佛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信受的情况下,你真正去做这个不放逸,就是远离六尘。自律也是一样,自律就是收摄六根,不去染六尘,不去贪染这个虚幻的六尘境界,不去熏修识心,这就是不放逸。你只知道一个苦、空、无常、无我,它的力量是远远不够。如果你的习气不转,识心的习惯不转,只知道这个理远远不够。你知道一切都是不生不灭的,并不能真正得无生法忍。不放逸才能得无生法忍。一定是牧牛,收摄六根,不犯苗稼。所以说,具足了福庄严、慧庄严你才能问,你问了就有这二庄严了。你不仅是为自己问,你还为很多人问,不仅是你有这个问题,有些人他很害羞,他不敢问,有些不知道问啥,但是你一问了,他会说我也有这个问题。后面:“无明为因,诸行为果,行因识果。以是义故,彼无明体亦因亦因因,识亦果亦果果,佛性亦尔。”所以佛性如果我们用世间的一个词来讲,用哪个词特别接近它?它是一个客观的,它是一个中性的,它不善不恶,它也没有觉也没有不觉。就是你得认识到它,你认识到它你才能解脱,才能入大涅槃。你不认识它,就跟它相背,就叫无明。相违背就不在中道里边,就不是客观的,不是一个中性的,不是男就是女,不是阴就是阳,反正你就是跑两边。跑两边,就被十二因缘所缚。十二因缘,就变成了生死。见到了佛性,同样在十二因缘中,但不会迷,在十二因缘中成就解脱。

    2022-11-07

  • 快速读诵的意义和发起

    快速读诵的意义和发起学山禅院近来推出了很多经论读诵的课程,而且都是快速读诵。为什么要推出这么多功课让大家读诵呢?而且是快速读诵呢?学法的过程永远无法避开理论的熏修和学习,而读诵是学习理论的最好方法。在佛陀讲的每一部经里,几乎都有“受持”、“读诵”、“为人讲说。”这些,都是深入掌握实相最好的方法。可是平时,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读诵经论,;也无法长久地坚持读诵。一读经论就昏沉、打瞌睡、烦燥、焦虑,读不下去,也不愿意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经论。如果我们跟着木鱼的节奏,跟着录制好的大众快速读诵的音频来读诵,这时,就会有一种加持力。快速读诵既可以练我们的觉知和定力,又能督促我们学习经论。时间久了,我们熏习了经文的义理,也养成了专注的能力。因为快速读诵要求我们要特别警觉,就好像旁边一直有人在监督我们读诵一样,稍微走一下神,就跟不上大家的节奏了。过去祖师们没有不统宗通教的。六祖大师说: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永嘉大师说: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我们看到每一位祖师的智慧和自在,游戏三昧,辩才无碍,没有一个不跟深入学习经论有关。要知道,人们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业已形成的思想观念在支撑。禅师们各个无为潇洒的行径都跟他们对实相透彻的了达息息相关。学山禅院以后会把快速读诵各种禅宗经论当成一个重要的修行法门,会着力推荐大家训练这门功课。以前我们在家读诵的经论一般都是传统的经论,比如地藏经、无量寿经、法华经、心经、大悲咒等。读诵和学习的经论比较单一,内容和禅宗的见地关系不紧密。现在学山禅院推出的禅宗读诵系列经论都是学习禅宗的必读经论,内容丰富、全面,见地透彻、清晰。这些经论自古以来皆被祖师大德推崇。比如维摩诘经,传心法要,证道歌等。这些经论是我们学习禅宗的理论依据。有了这些见地的熏陶和学习,我们修行的方向再也不会偏颇,也知道如何正确的做功课。剩下的,就是认真把各门功课做好。而快速读诵本身,就是最好的保任和做功夫。读诵就成了一举两得,一事双效的功课。学山禅院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出了下面这些经论的快诵版,已经全部上传到学山禅院讲法音频目录下的经论跟诵目录下,大家可以随时下载跟读。快诵目录:金刚经,十五分钟。每次读诵可诵两遍。圆觉经,分两部分读诵,每部分读诵各近三十分钟。六祖坛经,分三部分读诵,每部分读诵各近三十分钟。维摩诘经,分四部分读诵,每部分读诵各近三十分钟。楞严咒,七分四十五秒。血脉论,十九分钟。传心法要,二十九分钟。临济语录,分两部分,每部分读诵近三十分钟。证道歌,六分半。可连诵三遍到五遍。六祖偈颂,六分半。可连诵三遍到五遍。信心铭,两分半钟。可连诵七遍到十遍。禅宗经典诗偈,十六分钟。可连诵两遍。大家在读诵这些经论时,最好能跟上禅院的读诵速度。当然,有些学人一开始读的会很慢,练习久了,就会越来越快。快诵的目的我已经说过,是为了提高警觉,训练觉知。   除了这些经论,禅院将来还会推出佛经重要偈颂,禅宗经典诗偈二等读诵课程,这些也是我们学习禅宗见地重要的学法资料。我们很多人学法多年,然而扪心自问,真正深入学习经论的时间有多少?又认真读过几本经论?书名一提,大家都知道,然而几乎每部经都没有认真地通读过几遍。快速读诵,可以弥补我们修行上的这个重大缺失。愿我们都从自身开始,从今天开始,认真实践读诵大乘经论这门功课。不要再把修行当成口号,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正法的传承者和护持者。预祝大家在读诵经论的过程中,摒诸外缘,定慧双修,制心一处,转识成智,直了成佛。以下引用古人相关的开示,我们可以对读诵生起更大的信心:师子尊者云: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于今。涅槃经云:不断我见,唯断取着。我见者,名为佛性。维摩诘经云: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永嘉大师云: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达摩祖师云:一切言语无非佛法,若能无其所言,即尽日言而是道;若能有其所言,即终日默而非道。是故如来言不乖默,默不乖言,言不离默。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若知时而言,言亦解脱;若不知时而默,默亦系缚。是故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著相,默即是系缚。夫文字者,本性解脱。文字不能就系缚,系缚自来就文字。

    2022-11-05

  • 如何供养善知识

    如何供养善知识布施的真正意义并不是给对方什么,也不是期待对方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是对治自己的悭贪和我慢,放舍自己的我执。非但不能对接受布施者心存高慢和各种要求,还要以谦卑心和感恩心来行于布施,那样的布施才是修行,才有功德。布施的重点并不在使对方如何,而在自己因为布施的行为变成如何。因为对方给了我们布施的机会,所以要心存感激。如果能以无我的心来布施,不见施者、被布施者和所施之物,那才是布施波罗蜜。大家在供养出家师父时,你对接受供养的人不能有任何要求。你只能以恭敬心、尊重心和感恩心来供养。至于受供养的人如何使用供养,那是接受布施的人自己要考虑的事,他如何用心,那是他的功课和修行,因果也是他自己要负责的,跟布施者没有任何关系。布施者甚至都不能提醒被布施的人小心因果。因为你要提醒的恰恰是你自己的因果,你每时每刻的用心。布施者要以清净心布施,才会增长善根和福报。作为凡夫的我们,之所以遇到佛法,步入修行,直到真实解脱,都与诸佛菩萨,善知识息息相关。诸佛菩萨本来已经得度,不必来此世间受生,于寂灭法身中,永受清净快乐。但是为了度众生,自舍清净报业,生生世世来此世间,受尽辛苦,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唯求众生出离生死烦恼,离苦得乐。面对这样的佛恩、善知识恩,我们怎么能不尽心供养,怀有至深的感恩心呢?圆觉经云:应当供养,不惜身命。临济祖师言:假使百劫,粉骨碎身,顶擎绕须弥山,经无量匝,报此深恩,莫可酬得。永嘉大师云: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消得。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以善知识因缘力故,我等能超百千万亿恒河沙烦恼,出离轮回生死。所以其恩宏大,粉身碎骨,亦难报答。又怎能以轻慢心和有所求心来供养善知识呢?如果你带着一点点的要求来期望接受供养的人如何如何,这就不是供养,而是收买和贿赂,甚至是一种强迫了。那么,你的供养对自己不但没有半分功德和利益,还会损坏自己的修行和福报。没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布施,就算乞丐,也会拒绝你。有人在供养三宝时,不知此深意,虽多作布施,并无利益。故修布施者,于此当善思惟,不能不知。当我们供养善知识和出家师父时,要知道,善知识不是一定要接受你的供养。在很多时候,善知识之所以会接受信众的供养和布施,是为了给布施者种福田。我们对善知识应当怀着极其恭敬和感恩的心来供养,怀着无比的善意来布施,祈求善知识法体安康,一切安好,感恩善知识不辞辛苦,大悲救拔。以这样的心来供养和布施,才会清净,并成为功德,永不坏失。

    2022-11-05

1541 篇文章

上一页 12

...

28293031323334

...

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