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常的意义

    无常的意义——献给所有正经历病苦的人人是不会被任何逆境击垮的,击垮自己的都是自己负面的心志和心念的内耗。疾病侵害我们的肉身,三毒腐蚀我们的心性。肉身容易康复,三毒卒难拔除。无常来时,如果拥有常乐我净的智慧,无常只是无常,它对我们没有任何伤害。如果不幸不能彻底击毁一个人,那么,它只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几经锤炼,方得坚贞。百般敲打,傲视群芳。朋友,请相信,人经历的痛苦和伤害都只是一时的考验,一切都会过去,清醒的心智,永远不会忘记一个事实,那就是它不曾受到过丝毫损伤。所以,守护好自己的心,不要让它被情绪所骗。不要等到风雨过后,发现你的心已经千疮百孔。那时,全世界都会重新向你微笑,可是你却憎恨它欺骗了你。经历伤痛本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有,无非是让你看到有一个不伤痛的一直在,而那不伤痛的,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病苦来势凶猛,但是它毕竟没有实体,不消忍耐。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没有什么是熬不过去的。我们往往败给的不是外界的伤害,而是自己焦虑不安、急急对治的心。聪明人千千万万,智者只有一种,以不变应万变。在病苦中,你更能清晰地观察自己的心,看到它的无常和不定。只要你平时训练有素,经常地观照你的心,你就不会被无常的心念带走,去经历那些比病苦更加可怕的妄想。没有人希望经历疾病和苦难。但是人生无常,生命无常,万物无常,没有人能避开无常。在无常面前,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知道无常是幻,无常是梦,无常非实,无常是境。心若不动,无常自除。任何一件事不是独自来到你面前,它伴着所有的秘密而来。任何一份伤痛都不是没有意义的,它本身就是最好的治愈。接受生命的无常,那是每一个生命都要经历的修炼。每经历一次无常而没被击垮,你的法身智慧就壮大一次。透过无常的幻身看到恒常的法身,那是无常最伟大的意义。

    2023-01-09

  • 拥有一颗美好的心

    拥有一颗美好的心朋友,当这个世界上发生一些灾难和不幸,请照顾好自己的心,那比什么都重要。当我们无法回避外来的伤害,无法改变外在的环境,请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心,让一颗美好的心去治愈世间的一切灾难。身体上再多的治愈和关注都不如你拥有一颗善良慈悲的心。不要迷失在表象的变化和不幸中。也不要恐惧那些看上去可怕的事情,它们看上去惊涛骇浪,在真相面前,却不过是幻梦一场。在你清净的内心深处,只有静静的溪流,只有风光霁月,只有太平的盛世,那里什么都没发生。无常的世界不会留住任何东西,所有的灾难都会过去,唯有静观变化世界的心可以常青常驻。告诉你的孩子和亲人,心地清净是所有保护中最大的保护。心地正直是所有铠甲中最坚固的铠甲。心地无私是所有免疫中最强大的免疫。心地柔和是所有防御中最牢固的防御。拥有再多对治的工具和手段,不如让自己心地无非,心中无恶。装潢太多的美丽和技能,不如用谦卑与理解庄严自己的德行。储备再多的知识与信息,不如领悟般若与无生的智慧。心是众流之源,法之根底。心若清净,万法清平,无关风云变幻,潮起潮落。心是万物之根,诸秘之藏,能见心者,一切自清,一切自明。能观心者,能见乎道。能悟心者,万法齐观。灾难和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迷失其中,忘失了一切众生身中有不病性。无常和死亡也不恐惧,恐惧的是我们痴迷在生灭中,而不领悟我们本有的不生灭性。从那些虚伪的灾难中醒来,不要再关注它们,好好照顾自己的心,莫被无常吓,不被生灭染,那才是天之骄子,世界宠儿。

    2023-01-09

  • 法如筏喻

    法如筏喻,法无定法大家在患病和任何危急到生命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一个最好的对治和修行方法,就是一心专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有人可能会生疑惑,师父,您平时不是教我们不要念佛、念菩萨名字吗?不是说起任何念都是妄念吗?在某些情境之下,实相之理的确如此,但是,当你执着于有一单独的实相存在,而把实相和幻想截然分开,你认识的就不是实相。疼痛既然是幻,我们为什么不能借助一句观音圣号这个幻念来以幻除幻呢?当然可以。既然一切法都是佛法,名号当然也是佛法。楞伽经云:妄法是常,相不异故。非诸妄法有差别相,以分别故,而有别异。是故妄法其体是常。大慧,云何而得妄法真实?谓诸圣者于妄法中不起颠倒,非颠倒觉。若于妄法有少分想,则非圣智。有少想者,当知则是戏论分别,非圣言说。思益经云:一切言说,皆是如来言说,不出如故。平时不教导大家念佛,是怕我们错解了念佛的用意,痴迷于念佛,生出太多的执着和知见。当我们身体疼痛时,我们只是借助一句观音名好来安心,让自己的心不胡思乱想,这就是佛法的作用。包括吃药也是如此,适当地借助于药物来止痛疗愈没有任何问题。任何事,我们都不要生执着见。维摩诘经云:但除其病,而不除法。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学通了佛法,却不知道自己总是从一种执着跑到另一种执着,从一种偏见跑到另一种偏见。不能因地制宜,因事论法。然后让自己执迷一端,固执己见,不能活学佛法,活用佛法。古人云:死水不藏龙,亦是此义。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因忌废药,因妄废法。观音圣号,弥陀圣号,本师释迦牟尼圣号,甚至你信任的善知识、上师、师父的名号都可以用来增加自己的信心。表面上看,是这些名号在起作用,而实际上,是你的专一用心,是你自己本有的信心所起的作用。一切都可以为你所用,就看你是否有这样的智慧。法如筏喻,法无定法,善用之者,吉祥如意,直达解脱。

    2023-01-09

  • 孤寂宇宙穷为良

    孤寂宇宙穷为良是什么带来的苦?是生命本身的生老病死吗?不是。是贫穷吗?不是。是身体的缺陷、不聪明、相貌丑陋带来的苦吗?不是。是什么带来的苦?只有一种根本的苦因,那就是无明。只有一种烦恼的起因,那就是贪婪。从无明衍生出贪欲、嗔恚、愚痴、傲慢、疑惑、嫉妒、谄曲、邪见、凶狠、诤论、斗争等种种苦。众生以爱命故,贪财爱财。以贪财爱财故,受尽辛苦。为了活好、吃好、喝好、穿好、住好、玩好,无所不做,种种劳累,策使身心,以贪爱为主人,甘做奴仆。日夜为六根打工,为心识做奴隶。心常不知足,故受种种苦。众生为财,日夜奔波劳累,不过是满足一张嘴,一双眼。众生为声色做犬马,太逼真,太形象。我们都以为是贫穷带来的苦。殊不知,是不断增加的欲望和自我,是虚荣和攀比让我们受越来越多的苦。富非乐因,恰是苦根。得非为吉,恰是灾影。少欲知足,淡泊无为,方是乐之正因。不见古人得道者,一一皆以贫为宝,以穷为乐,以一无所有为豪宅,以无所得为王冠。永嘉大师云: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褛褐,道则心藏无价珍。懒融禅师说:这点穷快活,谁人讨得到?龙牙禅师云:学道先须且学贫,学贫贫后道方亲。一朝体得成贫道,道用还如贫底人。丹霞禅师云:孤寂宇宙穷为良,长吟高卧一闲堂。庞蕴居士将家财散尽,入山过农居生活。释迦佛放弃王位,辞亲割爱,舍诸所有,一心求道。世间人以为钱财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却不知道,无数倍的苦恼正是钱财带给我们的。世间人以金钱为至尊,佛陀见黄金如见灾难。世间人追求金钱,无险不冒,无恶不作,历尽艰辛,受尽磨难。觉悟者视金钱如草叶,唾金钱如粪土。世间人被金钱玩得团团转。悟道者将金钱玩弄于股掌之上。世间人用金钱造种种业。诸佛菩萨用金钱弘法利生。世人尽视富为宝,我视穷为无上妙。凡夫哭穷,道人乐穷。凡夫怕穷,道人求穷。凡夫躲穷,道人追穷。穷之一字,众妙之门。何以故?从穷生万有,从无生妙道。能守穷者,能有一切。穷,那是智者的护身符。穷,那是勇士的金刚罩。谁悟到穷,谁就见到了实相。谁行得穷,谁就亲证了解脱。

    2022-12-25

  • 蜜蜂与玫瑰花上的刺

    蜜蜂与玫瑰花上的刺早晨,你在一条小路上行走,那里鸟语花香,空气清新,阳光明媚。你浑身轻松自在,忽然,一群蜜蜂朝你飞来。你并没有害怕它们,也没有攻击它们,而是轻松地从它们中穿过,它们也没有去追逐你、伤害你。晚上,太阳快要落山,夕阳的金辉铺满小路,天空飞过一群大雁。另一个人同样走在这条小路上,还是这群蜜蜂朝他飞来,他吓得要命,以为这些蜜蜂要伤害自己,他抓起一根树枝拼命地攻击蜜蜂,结果被蜜蜂蛰得遍体鳞伤。一个人在路上遇到一条大黄狗,他并没有把它当成一个野兽,而是向它投向一个友好的微笑。他不能确定大黄狗是否接受到了他的善意,但是他能确定的是,在那一刻,他内心中并没有恐惧。而另一个人,同样在路上遇到一只大黄狗,他第一念想到的是大黄狗很凶恶,它一定会咬他。当他再看到大黄狗的眼睛时,发现大黄狗正恶狠狠地看着他。虽然大黄狗并没有朝他扑过来,也没有咬到他,但是他已经吓得心脏突突直跳,好像被咬到一样。疾病和任何我们认为可怕的事物就像这群蜜蜂和这只大黄狗,它们从来没有有意要攻击我们。它们之所以会攻击我们,大多数是因为我们的恐惧和内心对它们的攻击。在我们还没有付诸任何行为时,我们的心念已经在把它们当作仇敌,并开始碾压和驱赶它们。它们只不过捕捉到了我们的恐惧和敌意而做出了同样的反应,只不过,它们的反应表现在行为上,而我们的表现是在心里。所以,表面上看,你被蜜蜂蛰了,被蛇咬了,被大黄狗吓到了、被疾病侵蚀了,而事实上,你都是被自己的妄念蛰到、咬到、吓到、侵蚀到。所以,我们被伤害的实质并不来自于外物,而是来自于自己。一味地驱赶和消灭你害怕的事物,那根本解决不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如何友善地对待蜜蜂和疾病,那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如果一味地与它们为敌,用尽心思去除掉它们,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其实,最终受苦的只有我们自己。或许这些蜜蜂中有一些会蛰到我们,有一天我们也会被狗咬到,但是,被蛰的伤痛远远小于我们反击它们而受到的伤害。如果我们不小心被蜜蜂蛰到或感染上疾病,我们千万不要紧张和恐惧,因为身体的伤害已经发生,剩下的问题是,我们怎么去面对这些伤痛从而保护自己的心不再遭受任何恐惧和伤害。把疾病当成清晨路上的小蜜蜂吧,或者把它们当成玫瑰花枝上的刺吧,由于种种原因,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恐惧和不小心,我们被小蜜蜂和玫瑰花上的刺伤害到,但是,那只是一些疼痛而已。我们不要忘了自己走在清晨的阳光里,不要忘记自己还在花园里,不要忘了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鸟语花香,不要忘了蜜蜂的蛰痛早晚会过去,不要忘了玫瑰花上的刺无意刺痛我们。放松自己的心,接纳和包容那些伤痛,而不是带着厌恶和仇敌的心去赶杀它们。那样,我们得到的回馈将是平静与柔和,友好与善意。而这些,对于我们的心灵才更为重要,才更有意义。

    2022-12-25

  • 道不属知,不属不知

    道不属知,不属不知静坐时,我们能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妄念。当妄念歇下来的刹那,我们会认为有一个很清晰的知在。别被这个“知”所骗,那并不是我们的本性。但很多人会认这个“灵灵觉知”为自性。关于这一点,古人百般提醒我们。“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这个知只是本性随缘而现的一个作用。佛性随缘起。所有的见闻觉知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不要住在这个知里,也不要刻意离开这个知。知与不知,皆是识心妄计,非是真实。古人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经云:“不住调伏心,不住不调伏心。”不分别自心境界,任六根自然随缘起用,虽有见闻觉知,而不住见闻觉知。那个不住一切状态的“状态”假名涅槃,亦名解脱,亦名不生不灭。而事实上,并没有这样的“状态”。因为当你认定它是一个“状态”时,那已经是你的妄想,而非真实的本性的状态。我们的修行就是为了认识这个真实的本性,觉了它,而又不住于它。虽然能够觉悟到它,但是本性的特点恰恰是不能被定义和住着。所以,二六时中,但能不住一切所是,即相应也。不住是真正的功夫,也是实相之理。所以禅宗祖师种种手段只是让学人悟到此不住之性,实证此不住之性,应用此不住实性。种种言说方便,皆为此也。关于不住的功夫和见地,需要在任何时候保任和修行。此需要学人花大量的时间去实修和自己去观察和证实,这即是楞伽经中所言的如实法和自证法,真实之义,不在言说。不仅坐禅时如此,一切时中亦如此,乃至临命终时亦如此,保任这种不住的功夫,在更多的时候让心成为流动的云与不住的风。养成在更多的时候觉察到自己住着幻境的能力,然后从那里转身离开,不住知与不知,放心自在,即不被识所骗,直出生死,直证涅槃。

    2022-12-25

  • 怎么花钱

    怎么花钱我们想一想,我们平时把钱都花在什么地方?我们都为谁花了钱?我们花了钱都得到了什么?答案几乎都是,我们平时把钱都花在吃喝玩乐造业上,我们都为自己和自己的子女至亲花钱,我们花钱其实并没得到快乐,反而得了一身病,带来一身灾难,增长了贪欲、悭吝的习气。我们总以为把钱花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才是爱他,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才是对他好,却不知道帮助更多的人,利益更多的众生,然后把功德回向到自己的家人身上,那样孩子和亲人获得的福报才是最长久的。这个世间谁才是最会花钱的人,怎样花钱才能为自己带来无止境的福报?怎样花钱才能永远花不完,越花越多?越花反而越存?把钱花在三宝身上,把钱花在利益众生身上,把钱花在种善根上,把钱花在修习布施上,把钱花在减少贪欲上面,把钱花在修习无我上面,把钱花在与道相应上。这样的人,才是真正会花钱的人,才是真正会存钱的人,才是真正大智慧的人。只可惜,很多人以为这样的人是傻瓜,以为这样的人不现实,以为这样的人很少。其实,这样的人很多,也最现实,一点都不傻。那些大善根大福报的人,都是这样种的善根和福报。学会花钱,那也是一种修行,而且是很重要的修行。造业,还是消业和陪福,全在我们自己。

    2022-12-25

  • 当你不再追逐快乐

    当你不再追逐快乐你当然可以为了追求快乐而活着,并且为了快乐一直去努力寻找和创造因缘。但是,你要知道,只要你追求的快乐不是以灭为乐,那种快乐就不是恒常的。当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些快乐会同样给你带来痛苦,更重要的是,你发现那些快乐都是幻梦,是空中花,水中月,虚妄不实,骗人心识,劫夺你的慧命,损害你的善根,减少你的法财,侵蚀你的智慧,你会醒悟,不再去追寻快乐。就算你很难一下子改变追求快乐的习惯,你还是愿意努力进行改变,你开始启动刹车措施,停止追逐浓烈的享受,而慢慢体会清淡的味道。因为你已经在自己身上看清快乐是苦恼的根源,所以,你相信了诸佛所讲的话。只是,一开始你的力量还很微弱。随着你对实相了解的越来越深,你对快乐的面目认识的越来越清晰,你就会越来越能割舍以前的劣习,而让自己的生活发生根本的变化。这时,你的需要越来越少,你对物质生活和外在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低,你四处劳累奔波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你忧虑担心的事情也越来越少。通过一定时间定慧止观的修习,你发现自己已经变了一个人。你能随时随地享受一个蒲团的寂静,你能随时随地享受一个人做一些最平常的事,你能一个人在溪边或公园里散步几个小时,你能一次只吃一块馒头加一碟咸菜。一碗粥或一份清汤同样能让你感到满足。一阵雾或一场雨一样能带给你惊喜和兴奋。你能既把生活过得极其简单,又能把生活过得极其精致。你的诗意不再来自远方,而是来自你身边触目可及、触手可得的事物。窗台上的一株小花也会让你觉得惬意,你的诗意可以来自你亲手调制的一杯果汁,来自你院子里落下的树叶,来自你每天散步路上的蝴蝶和灌木。你会更近距离的观察各种植物和很多昆虫。你也愿意接近小动物,对它们施以爱心。你甚至会经常和这些生灵对话,完全不在乎是否被别人听到。你对身边的人不再冷漠或暴躁,你与亲人不再争吵,也不会再和任何人争个你输我赢。你能静下心来倾听很多人的倾述,也愿意理解更多人的心声。你愿意尽可能的帮助别人,你也有了拒绝身边一些恶人坏事的智慧和勇气。你发现自己终于获得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再被任何人绑架或裹挟,即便是你至爱的家人。因为减少了对快乐的贪求,而多了静心的修持,你发现自己越来越有耐心,越来越有觉知,越来越沉稳和冷静。你多了遇事不慌的力量,也增加了从是是非非的境界中转身的能力。你的我执越来越轻,你的慈悲越来多。你的知见越来少,你的智慧越来充盈。你越来越喜欢淡泊无为、简单平静的生活。你也越来越能享受寂灭安静,平淡如水的日子。因为你看到了一切有为的生灭,领悟了诸行无常的真理。你觉悟了以寂灭为乐的真相,也长养了自助助人的愿力。这一切都是因为你远离了虚妄的快乐,而以佛法的修习为你生命中更重要的功课。你放弃了以往醉生梦死的生活,而以佛法的智慧为生命的导航。每一个人都能过这样的生活,只要你追寻诸佛的脚步,践行觉悟者的引导。

    2022-12-25

  • 改变坏习惯,开启修行之路

    改变坏习惯,开启修行之路我们使用手机,大多数是在无明的驱使下,以为看到一些东西,听到一些东西,就会心安。但事实正好相反,我们越是到手机里寻找充实和满足,就越会感到不安。想要得到安宁,你应该朝相反的方向行走,练习另外一种生活习惯:不再抓取六尘。这个时代,只要你放下手机,你基本上会立刻清净。而只要你拿起手机,即使你是在学法,你也会立刻进入各种故事和幻境。尤其在夜晚,我们已经养成了一直攥着手机划来划去的习惯,根本想不到放下。就算想到了,也迟迟不愿放下手机。然后我们就沉浸在各种娱乐和信息里,饕餮贪沉,欲罢不能。那些信息除了一点点地麻痹我们的身心,挖空我们的精力,没有任何意义。直到眼睛胀痛,眼皮下垂,手指已经划不动,脖子也已转不动,不得已才放下手机。那时,再闭上眼,却怎么也无法入睡…然后第二天,浑身难受,浑浑噩噩…由于长期熬夜,身体各种虚症出现,各种器官出现病变…不仅身体出现问题,精神也变得焦虑、抑郁,生活毫无乐趣。殊不知,是业识掏空了我们的身体,是心神过度的消耗导致身体早就负债累累。而我们却还在向深渊飞奔,不知停止。我们和手机在一起的时间太久了。一拿起手机,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一个晚上过去了。我们不停地在虚幻和空无中捞摸。越抓取,越空虚。越捕捉,越恐慌。越寻觅,越不安。越猎奇,越混乱。越探寻,越沉迷。停下来吧,不要再沉迷于手机和六尘。找一段时间好好诵一部金刚经。寻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打一座禅。安排一段期限,去亲近善知识,好好听经闻法。用布施持戒来代替声色犬马。用佛法和智慧来代替感官享乐。用息虑忘缘来代替在空中寻觅。用淡淡无为来代替六识的各种暴舔。一旦人养成了某种瘾,再去戒除,就会非常难。所以,减少手机的使用,一定要借助佛法和修行。从发心读经开始,从练习打坐开始,从训练觉知开始,从缓缓行禅开始。放慢自己的生活节奏,减少世缘,合理有度地安排这些功课,身体力行,坚持不懈。用做功课来替代无聊。以此幻药,对治自己的幻病。一点点戒除手机和晚睡,还自己的身体以康健,还自己的心神以安宁。在无依中享受真正的安心,在觉知中感受真正的满足。改变每天浸泡在手机里的这个习惯吧,给自己多一些独处和亲近大自然的时间,训练自己不再依赖六尘而活着。那样,我们的身心才能恢复自然,我们的世界才能恢复清净和本然。 

    2022-12-25

  • 心净则佛土净

    心净则佛土净你把家装修的再漂亮,不如让自己的心一尘不染。家会散坏,心净则永长。你把自己打扮得再美,不如让自己的心地无是非。人会变老,心地则常青。你把身边的人照顾得再好,不如搞明白自己是谁。别人都是人生的过客和陪衬,自己才是自己永恒的恋人。我们总想遇到最好的人和最好的环境,却总是遇事不顺,遇人不淑。我们也总想过最好的日子,却总是把生活过得一塌糊涂。我们也经常说,要善待自己,善待别人,却总是伤害别人或被别人伤害。在你成为自己之前,你无法遇到最好的外境。在你真正成熟之前,你不可能与任何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佛说,心净则佛土净。众生心净,佛则自现。心是万境之源,众物之本。当你接纳了全部的自己,你才会看清这个世界对你从来没有敌意。当你对自己满意了,你才会对一切满意。你不用去追求任何成功,拿下自己,那是人生最大的成功。你也无需装点世界,先庄严自己,你的世界自然明亮。无论你怎样努力,不改变旧有的习惯和固有的认知,你的世界就不会改变。一旦你改变了内在的思维和用心习惯,你的行为自然会随之改变,你外在的世界也会悄然改变。所谓修行,只是修证错误的认知和颠倒的观念,而那,与世界和他人无关。你遇到的世界和人还是原来的世界和人,然而,当你松动观念,改变想法,他们忽然变得娴静、美好、焕然一新。不是他们改变了,而是你看他们的角度和观念变了。如果你一直在那里幻想未来,期望世界和他人发生改变,你永远无法对这个世界满意。如果你从当下就开始改变自己,专注眼前,把握现在,佛国已经在你脚下运转。有的人五年、十年中认认真真做一件事,不仅做好了事情,内在的品质也得到了提升。有的人五年或十年中懒散放逸,稀里糊涂,不仅一事无成,生命状态依旧如前一样消沉沮丧,几近腐烂。你自己的世界,只有你自己能创造,别人可以给你一时的风景,却无法给你看待风景的眼光和欣赏世界的心境。眼光和心境,那是你自己的功课。角度和观念,那需要你自己去修炼。没有人为你的不幸负责,只有你自己的内在的观点。谁也不会为你创造快乐,只有你自己的智慧和观念。

    2022-12-13

1541 篇文章

上一页 12

...

25262728293031

...

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