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果的真实含义
因果的真实含义所谓因果,不是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是因果,而是在你心里发生了什么,那才是因果。身体上受的果报只是因果的表象,心上受的苦乐才是因果的深层之义。一个人贫穷,那不是因果。一个人因贫穷而痛苦,那才是因果。一个人残疾,那不是真正的恶果。一个人残疾,而心中充满怨恨,那才是真正的恶果。一个人生命短暂,那不代表命运悲惨。一个人活了一百岁,都活在愚痴和颠倒中,那才是悲惨。所有的因缘果报都发生在心里,身体只是因果的载体,心才是因果的受者。一个人死掉,未必是恶业和果报。一个人死时内心充满恐惧,那才是业力带来的恶果。你看到一个人做了错事,你充满了愤怒。做错事的人如果内心是平和的,他没有任何果报。而你却因此愤怒。犯错的是你,遭受恶果的也是你。别人做了什么,没有生心,而你看到了,生心了。你在心中分别那是恶,这是善,你的内心开始受苦。罪没在别人那里,在你这里。一切都发生在当事人的心里,而没发生在我们心外的人那里。发生在我们心里的才是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因果。外在发生了什么,那并不是最重要的。发生在我们心里的,才是我们的业力和人生。你心里发生什么,怎么发生的,跟你过去怎么用心有关,跟你当下怎么用心有关,跟你是否有过修行有关,跟你是否觉悟有关。如果你觉悟了,你可以转变过去的用心习惯。你的业力和因果就会随之改变。因因果果,只是对人来说,对妄想来说,对心意识来说。对花草树木,山河大地,墙壁瓦砾,并没有什么因果。树叶黄了,花枯萎了,天冷了,地裂了,有事物出生,有东西消失。这一切都没有好坏、善恶、祸福、因果。善恶、吉凶、祸福、因果来自人的妄想和分别。心生则罪生,心灭则罪灭。心生则因起,心灭则因无。心生则果熟,心灭则果亡。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心若不生,万法无咎。不要担心什么事发生在你身上。你要担心的是如何看待发生的事。保护好自己的心,不去染污、颠倒、执迷,则一切业果拘他不得。不要担心因果发生在你身上,要警惕的是什么心从你这里发出。你发起的心,才是因。你心上反馈的、收到的、感受到的,才是果。善护自己的心,不让心与心对立、分裂,则随所在处,一切无碍。
2023-05-25
-
你是世界的中心
你是世界的中心你又不是世界的中心,不可能每个人都围着你转。有时我们会被人这样质问。是的,不是每个人都随着你来转变。那是因为你没有转变。如果你变了,世界就会随着你转变。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吗?你是世界的中心。只不过,你不是你以为的你,不是你的身份、不是你的自我、不是你的意识和各种贪念。你是一切的中心,是指真实的你,无我的你,真性的你。佛言: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在每一个生命的深处都潜藏着一个永恒、真实而不灭的我。佛言:我者,即是佛性。佛性的力量不可思议,变化莫测,能生万法,乃一切之源。佛性是一切万法的中心,我是一切的秘密。佛性主宰着一切的作用和发生。你的心变了,围绕着你的一切人和事都会随之改变。你的佛性之我觉醒了,与你有关的一切都会觉醒。因为你与一切不即不离,非一非异,如灯与光,水与波,金与器。你是太阳系中的太阳,星云中心的那颗恒星。你是所有振动中的振动源。你是所有因缘中的主角,统领着跟你有关的所有人的心态、情绪和磁场。帮助所有人,不如觉悟自己。改变世界,不如转变自己的心态。你是世界的中心,风暴的中心,力量的中心。一切都围着你转。这才是真相。当你不了解这个实相,你就会心向外驰,被外境,被故事,被他人所转。你的用心全是向外,你想度人,你想帮助人,你想改变别人,你想影响别人。你不知道,你所想的这些都是次要的。所有你希望对别人做的事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不在别处,在你这里。你才是宇宙的钥匙,万法的玄机。你若不动,世界就安然。你若安好,宇宙会绝对的太平。你才是法性大海中的定海神针。你之所动,牵动着山河大地与你同动。迦叶起舞,山河大地尽作琴声,树木花鸟一同作舞。你是唯一实相。觉悟自己,就会觉悟一切法。因为一切法从你而生。什么是实相?你是一切的中心,你是正报,万法随你而转,万法随你而生,万法随你而灭。这就是实相。所以,当你想行善,你不用对任何人行善,先对自己行善,则一切人与你一同接受到你的善行。先爱自己,便是爱一切人。你想度众生,先度你自己的种种无明。你的无明度尽,一切众生的无明同时度尽。你想帮助别人出离生死轮回,先觉悟生死如幻。当你觉悟,你看到没有生死,没有众生可度。你想对外在做什么,请先停下来。先对自己做。对自己做好了,一切都会做好。你想教育子女,请停下来,先教育自己。你变了,你父母会变,伴侣会变,子女会变;你的屋子会变,你的村庄会变,你的城市会变;你的国家会变,你的星球会变。你清静了,十方清静,一切清静。祖云:各自观察,莫错用心。
2023-05-19
-
真正的孝
真正的孝居士:禅师好,昨天是母亲节。我一直想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深知能让他们学佛、吃素、求生西方,是最好的孝行,最大的报恩。可是,每次劝父母吃素、念佛、诵经,父母非但不听,还说我迷信,谤佛谤法。请问师父,我如何才能引导父母信佛,让他们不要痴迷娑婆世界,发心学佛,脱离六道轮回?答:你父母并未谤佛谤法,却是你在谤佛谤法。你不了解真正的佛法,心向外驰,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烦恼。不度自心种种妄想,却去度心外幻相,是名愚痴颠倒!很久以来学佛人有这样一种认知,在物质上供养父母不是大孝,真正的孝是引导父母学佛修行,度化自己的父母成佛。这听起来不错。但这不是大孝,这是一种很深的无明。六祖大师说:度尽自己种种不善之心,是名度众生。若父母是父母,则一切众生皆是我父母。金刚经云:众生者,即非众生,是名众生。若执有心外众生和父母可度,是名邪迷。众生把生育自己的父母当成父母,这恰恰是一种颠倒见,是一种无明。所以佛说,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想要度父母,先要了解什么是父母?我执为父,情爱为母。我慢为父,嫉妒为母。善恶为父,好坏为母。分别为父,妄想为母。冷漠为父,愚痴为母。嗔恚为父,怨恨为母。一切有为、生灭、二法,皆为父母。度尽自己我执、贪爱、骄慢、嗔恚、妄想、分别,是名度父母成佛。非是向外度父母学佛修行为孝也。众生修行,各有因缘。父母无缘佛法,强行劝化父母学佛,非但无益,反而令生烦恼,失去和睦,是名愚痴,非是慈悲。所以,劝人度父母、度家人者,皆是自己颠倒,错学了佛法。不知度自己妄想无明,却去度心外父母,以此教人,转转迷失,自谓修行,却是外道。何以故?心向外驰,故名外道。自心不识,却度他人,故名愚迷。一切得道之人,皆了众生修道各有因缘,不可强行度化,皆随顺世缘。有缘方可点拨,无缘不可执迷。若言度心外众生能成佛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我尚不可得,云何有他?我尚不得成佛,云何能令他成佛?若不识得自心,凭何度人?若不了达真正父母,如何行孝?又大慈为父,大悲为母。大喜为父,大舍为母。方便为父,智慧为母。三昧为父,般若为母。通达为父,无碍为母。一心为父,不二为母。平等为父,谦卑为母。因缘为父,佛性为母。度无明成大慈,度贪爱成智慧,度骄慢成谦卑,度嗔恨成忍辱,度向外成自省,度分别成平等。如是度者,是度父母。能了如是之义,是名识得本心,度真正父母。识得真正父母,父母不度而度,一时度尽一切众生无始根本无明。故知度父母者,非关父母,只与自己有关。识得本心,见自本性,方名报恩,方名大孝。
2023-05-19
-
如果今天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
如果今天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们总觉得自己的生命还很漫长。而实际上,无常一直在身边窥视着我们。你早晚要迎来生命的最后一天。如果那一天到来,你会如何应对?你真的想过此事吗?你真的以为自己可以安然度过那一天吗?你为那一天的到来做了什么准备,可以让自己没有遗憾?你知道要做些什么准备吗?你知道生命结束后是什么吗?还是对此一片茫然?你知道时间是什么?还是对此完全无知?你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吗?还是对此完全迷惑?你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吗?还是对此一片模糊。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知道这些?你当然可以不知道这些。但是,你不了解这些,在生命结束时,你就会无比不安和恐怖,而且这种恐怖不会随着生命的消失而结束。了解这些,就是为了让自己安心,为了远离一切恐怖,为了让自己在一片祥和中闭上双眼。如果今天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你会怎样?你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没想过这个问题,不代表不会有这个问题,不代表这一天不会到来。就像你从未想过自己会得重病,有一天,你忽然罹患重病,你会变得非常不安和恐惧。就像你从未想到过亲人会离开这个世界,有一天,他们忽然离开你,你会非常痛苦。如果今天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你会怎么样?你会非常平静地度过这一天吗?如果你平时每天都平静地度过,那一天你也会平静地度过。你会非常满足自己的这一生吗?如果你平时每天都很满足,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仍然会很满足。你会原谅所有发生在你身上的不幸,不再有任何怨恨吗?如果你早就原谅了一切,那天你心中自然没有任何怨恨。你会在那一天到来,像迎接所有新的一天,满心欢喜吗?如果你每天迎接新的一天时,都是满心欢喜,我相信,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你仍旧会满心欢喜。你在那一天到来时,会有放不下的人或事吗?如果今天你还有遗憾,还有执着的人或事,你就很难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放下所有。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觉得那只是最平常的一天,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吗?如果今天你就是这样的,那一天你自然会把它当成最平常的一天度过。如果今天就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觉得这是个假设吗?还是今天本来就是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无时无刻都是。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的心中会充满感恩、爱和喜悦吗?如果你每天心中都充满了爱和满足,那一天,你仍然会这样。不要等到那一天到来再去想你是谁?再去想你如何安心地度过这一天。从今天天始就着手这件事。从今天就思考生命是什么?时间来自哪里?你来自哪儿?如果你每天都在做一件事,了解生命的实相,让自己安住在光明中,那一天,你也会这样。莫待临渴而掘井,应当未雨而绸缪。真的有生命最后一天吗?那只是一个幻觉,一个被所有人传唱的故事,一个梦幻中的事。哪有什么生命的最后一天。对一个觉悟的人来说,每天的生命都是崭新的,都是开始,都是美好而神奇的。对一个领悟了实相的人来说,每一次呼吸里都有无限个世界、无数新的生命诞生,都有无限的爱意充满心灵。对一个看破生灭的人来说,他一直活在无量寿中,活在法性里,活在不生不灭中。善知识,不要担心那一天会到来。在它来之前,觉悟生命的真实和永恒,认识真正的自己。那样,你的生命就会常青而不灭,你就会一直活在常寂光中。
2023-05-19
-
寂静与安宁
寂静与安宁意识追寻复杂、玄妙、狂喜、波动、惊奇、震撼等等情绪。而智慧则安于简单、平常、淡泊、宁静、和睦、自然等心态。一个是情绪,它无常而不稳,让我们经历各种虚妄和妄想。一个是心态,它恒常而坚固,让我们安住真实与满足。经常审视你的内心,观察你的内心,你是在追求那些虚妄的感受?还是满足于那一直就在的安宁?意识会告诉我们,不停地看、不停地听、不停地思考,不停地讲说,不停地品尝,不停地感受,才会快乐。而智慧告诉我们,停下来,停下来,从识心的寻觅中停下来,那才是爱。在识心停止寻找的那一刻,你才会醒来,从识心的欺骗中醒来。你一直睁眼向外捕捉快乐,但你永远无法快乐。当你闭上眼休息,爱才会回到你身上来。你一直做这做那,向东向西奔波不已,你在行动中寻找幸福。当你安静地躺下来,爱才会来到你面前。你一直在头脑中穿梭,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当你不再寻觅,爱才来寻你。你一直想这想那,回忆所有曾经带给你的愉悦经验。但是,那些经验都无法满足你。当你停止思虑,爱才降临到你的身上。当你不再从感官觉受中寻找快乐,安宁才会覆盖你。诸佛无有乐受,诸佛以寂灭为乐。夜已经很深,意识之贼又来敲你的门,引你跟它一同到识心这座空城去偷窃。你已经很疲倦,意识主人又开始奴役你去为他搬运东西,而你,除了更加疲惫,得不到丝毫报偿。你的感官已经麻木,但是享乐的习惯又来呼唤你,拉你与他一同踏入放逸的荒野。小心意识,不要被它轻易叫走。多听智慧的劝阻,专注当下的事情。停下来,停下来。躺下来,躺下来。闭上眼睛,爱才会来。妄心歇下来,安宁才会来。并不是没有了声音才是寂静,而是心休息下来,寂静才会莅临。而那时,你会听见鸟鸣,听见远处的叫卖声,听到人间烟火。在那一片声音之中,散发着全然的寂静与安宁。
2023-05-14
-
清晨光明祈愿文
清晨光明祈愿文法眷属们安好,诸位善知识安好。有读者看过我写的每晚爱的祝颂文,感觉非常好。希望我再写一篇早晨的祝愿文。每天早晨醒来,有的人会对生活感到茫然,提不起活着的动力,不知如何面对新的一天。下面是我为有这种困惑的家人写的清晨祈愿文,每天早晨读诵一遍,祈愿我们的心光时时常明。清晨光明祈愿文昨日已去,新日来临。愿我忘记过往,迎接今天。愿我清晨醒来的第一个念头是满足,满足我还能睁开双眼,满足我还有呼吸,满足我还活着。不论是否有晨光照进我的屋宇,我相信自己心中的光明一直存在。愿我接下来的念头是感恩,感恩我心中还有祈愿,感恩我还有一颗感恩和知足的心,感恩万物和一切对我的滋养。不论我醒来的那一刻心中是否难过、空虚和悲伤,我都知道,它们只是一时的妄念,只要我带着觉知起床、穿衣、走到卫生间,洗脸、刷牙,那种难过的情绪就会逐渐消失。愿我整个清晨都活在对自己最柔软的爱中。愿我接受我身心的一切感受。愿我整个清晨对自己都是零期待,零要求。就算我有一天的工作等着我,但是,清晨这一刻,它独属于我最懒散的时刻。如果我感觉身体无力,我甚至允许自己洗过脸再躺床上五分钟。当我不得不再次起床时,才会起来,去做该做的事,做早饭,上班,或者送孩子去上学。愿我新的一天能更多的包容自己,也包容别人。愿我遇到第一个人能向他问好。愿我能向更多的人微笑。愿我和每一个人说话时心里充满恭敬和友好。愿我在这一天中,能够礼让行人,谦让同事,慈爱子女,体恤伴侣,孝顺父母。愿我在待人接物时,能够带有更多的觉知。愿我理解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所有的存在。愿我接纳一切的发生,随顺因缘,不与物争。愿我在一切事中多行退让,不与人争。愿我在退一步中领悟道的真谛和魅力。愿我少欲知足,享受清贫无事带来的快乐。愿我远离感官享受的诱惑,活在淡泊宁静之中。就算不能出离世间与红尘,愿我的心犹如莲花,对一切都无染着。愿我时时关照自心,不见他人是非。愿我不被名利所使,心中常生慈悲喜舍。愿我不被情欲所骗,以法爱大慈自娱自乐。愿我做好我的工作,爱上我的工作。愿我只看领导或员工的优点与长处,忽略他们的缺点。愿我下班回到家中,给家人一个爱的拥抱,不把工作中的烦恼发泄到他们身上。愿我对孩子、妻子、老公、父母有很多的耐心。愿我对他们没有操控,不对他们有太多的要求。愿我相信他们都很好,就像相信自己没有问题一样。愿我的家庭和睦,在亲密关系中得到滋养和力量。而我,首先要做给予滋养和力量的人。愿我更加独立、自主、觉悟。愿我用更多的时间练习独处和无依,学会自给自足。愿我对这个世界减少抱怨和指责,多些赞美和欣赏。愿我远离忧虑,心存知足,活在言下。在新的一天,我有太多太多美好的祝愿。我愿世界上的一切生命各得其所,安好吉祥。我愿法界一切众生都能觉悟,离苦得乐。我愿自己生生世世来此世间利益别人。愿我成为一束光,穿透自我,照亮他人。听我说偈:清净光明文,每晨常念诵。我有二法宝,知足与感恩。 对一切说是,不与物背逆。 愿我心存善,是第一光明。 愿我常谦卑,是谓甘露法。 常行于退让,处世第一智。恭敬于一切,吉祥最上方。愿我能独立,自主复无依。愿我常自足,心不向外驰。慈爱兼喜舍,在世如莲花。生生来世间,自觉及觉他。
2023-05-14
-
每晚爱的祝颂文
每晚爱的祷颂文善知识,每晚睡觉前躺在床上,请在心中默念下面的爱的祷颂文:一天已经结束,现在是我要休息的时候。一天之中,我的头脑不停地制造问题、解决问题,让我活在颠倒和恐慌之中。现在我累了,我想让自己回到宁静、实相、平安之中。夜深人静,所有的事情在此时都已结束。除了安静地陪着自己的呼吸,让自己慢慢地入睡,我不需要再想任何事,再做任何事。当我准备上床的那一刻,六尘的幻境对我已经失去力量,我已经觉察它们的虚幻不实,再也不想在空城中继续寻觅。过去已过,明天的事交给明天,明天仍旧是另一个幻梦。每个人的事交给每个人,我只需要照顾好我自己当下的心跳。我对一切人放心,对一切事放心,对自己不再有任何要求。我的手指不想再去伸向任何人、指点任何人、抓取任何人、操控任何人。我心里的那张嘴,再也不想去回忆任何人、评判任何人。担心、控制极度地消耗我,我再也不想去操控任何事。我越是不放心,我越是不爱自己,我越是受苦。我对一切都完全信任,完全放心,不再有任何意见。放心是唯一的爱,对自己,对一切人。所有的一切交给因缘,我只负责休息。所有的事交给老天,我现在只需好好睡觉。除了我毫无意义的担心,一切都完好无损,一切都正常运行,一切都在梦幻里完美地演化。我不要再干涉任何事情,我不再担心任何事情会有任何错误。所有的担心都是自寻烦恼,都是意识在作祟,都是自我在搞恶作剧。除了此时正躺着的床、此时的呼吸和我身体的安宁,我什么都不需要相信。除了不停地回到我的呼吸上来,我不需要做任何事。请在心中默念下面的咒语:一切交给因缘,我只负责休息。一切交给别人,我只负责呼吸。一切交给法性,我只负责当下。一切正正好好,无需管控设计。我自撒手身命,万缘交出不顾。徒劳思虑担心,回心万事皆毕。自若妄心不歇,终是无人代替。
2023-05-14
-
关于镜子延伸的问题的对话
关于镜子延伸的问题的对话居士:请问老师,老公家暴,自私,撒谎等等诸多毛病,也是我内心的投射?也是我自己的问题吗?答:你反思一下,你难道对一切都温柔吗?有的人身体使用暴力,而有的人内心冷漠、批判、粗暴,从来没有温柔地对待过别人,这不是一种暴力吗?这往往比身体上的暴力更可怕。为什么一件事情唯独发生在你身上?为什么他不是以另一种方式对你?这都跟你如何对待他有必然的关系。同样,你不自私吗?你只是忽略了自己的自私,而放大了对方的自私。这就是我们的习惯,我们总是盯着别人犯的错误,而从不反思自己做过什么。就像你只看到镜子里的污渍,而忽略了自己脸上的污渍。你不撒谎吗?你可能比很多人都更爱撒谎,只是你没有觉察到而已。男人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女人呢?同样,如果男人挑剔女人的话,也一样可以放大很多女性的毛病。这些毛病,我们自己都有,为什么却总是盯着老公和别人?如果你对他从来都没有过恶意,也从来没有伤害过他,他怎么可能粗暴地对你?他对你使用身体上的武力,而你可能曾经一直从心里就厌恶他,没有完全接纳过他,那是他发自本能的对你对他的冷漠的绝望反击。你们是夫妻,他一定爱过你,而且现在可能还爱,不然他早就离开你了。他虽然伤害你的身体,但是你真的同情过他家暴你时的那种无助和绝望吗?当一个人使用暴力时,那是最可怜的。他是在伤害自己。他是自己无明的困兽,而你又是他的困兽。他为什么独独在人群中跟你相识而不是别人?不是你和他之间的因缘、业力互相的感召又是什么?所以,他一定是另一个你自己。而你从来没有真正去看过他、观察过他、理解过他、爱过他。你们都是各自的困兽。如果你同情自己,你也可以同情他。去用另一种角度和心态对待他吧,要么逃离他,再去认识另一个同样的自己。要么重新认识他,重新认识你自己。居士:其实我知道我找了这样一个老公是我的问题,可是我不敢承认是我的问题。刚才看到您这么直接指出是我的问题,我还是有点接受不了,我看到了我的愤怒与恐惧!不过冷静下来,我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我的内心确实是冷漠的、评判的、看不起他的。我们现在还在冷战中,我希望他能给我道歉,我就会原谅他。可是他为什么不给我道歉呢?就是和我冷战。他可能没有力量道歉吧,他害怕我对他的追问。其实我也可以主动和他联系,但是我又害怕惯他这些毛病。答: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先行动,而总是期望对方先行动呢?除了你自己积极的行为,没有人能改变你的处境。居士:大家都说家暴和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如果我改变了,他是不是也就不会家暴出轨了?答:你要尝试才知道。居士:我自身还有很多问题,我没有信心能改变自己。答:你自己永远有选择的权利。但同时,也要承担你选择的结果。比如你可以选择一直冷淡他,也可以选择分离,也可选择在这两者之间犹豫和纠结。纠结,也是一种选择。往往它是最容易的选择,但也是最不幸的选择。因为你要受的苦会更多。从理性上说,看到自己过去心态上的冷漠,改变自己对他的态度,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如果你没有信心改变自己,先一小步一小步地来改变,不要急着让自己发生巨大的转变。只要你真心想改变现状,在对他的态度上逐渐好转,只要心变了,然后持续地付出行动,相信你变得越来越好时,你的老公也会随着你一起变化。居士:感谢老师开导,我知道方向了,谢谢老师!
2023-05-14
-
老公是你的一面镜子
老公是你的一面镜子居士:师父好,我有一个烦恼,一直也没有解决。我很讨厌老公毛手毛脚,做事粗心大意,干什么都没个样子。也没有上进心,每天吃吃喝喝,不求进取。我尝试了很多办法,也没办法改变他。我越来越讨厌他的样子,甚至生出要放弃这段婚姻的念头。请问师父,我改怎样帮助老公改变他的这些毛病?怎样解决自己的困惑?答:首先你要认识到,我们生命中出现的每个人都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每天遇到的人,和你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他,或她,都是我们自身观念的部分或全部折射。尤其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亲人,他们更是我们自身的影像。当你看到对方的不是,而想改正他时,你迷失了。你永远无法改变他,因为对方是你的影子,影子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有问题,一定是你有问题,因为你才是那个影子的源头。就好比你站在镜子前,看到镜子里的人脸上有一块污渍,你想擦掉这块污渍。你应该擦站在镜子前的你,而不是擦镜子。如果你不停地擦拭镜子,镜中相不会有任何变化。当你觉察到要擦自己时,你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你脸上的污渍擦掉了,镜子里的脸随之而干净。在生活中,我们看到亲人乃至任何人的不是,而生起讨厌之心时,你要觉悟,让你讨厌的并不是对方,而是你自己心里存有的各种观念和评判。看上去,你和对方是两个人,是对立的,而实际上,当你讨厌或抱怨对方时,你在和自己分离,你在和自己为敌。如果你想改变和对方的关系,你要关注的不是对方,而是你自己。你要改变的不是你面前的人,而是你心中的观念。当你知道对方只是你无数观念评判出来的一个幻象时,你不再执迷于对方,你会把心收到自己这里来。当你把心收到自己这里来,对方消失了,他与你合而为一。你越是关注你的至亲,你越与他分离。你越是关注自己,你越与外在的一切影像合而为一。当你对自己足够的满意和接纳,你也就能接纳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因为你深深地了解,他们与你并非是分裂与隔离的。你是什么样,他们就会神奇地跟随你变成什么样。了解一切人、一切境、一切是非,都是从你这里投射出去的影子:观念的影子、价值观的影子、评判的影子、分别的影子、想法的影子,除了这些观念和想法外,你面前永远不会有一个真实的人。所以你要做的不是去改变你面前的影子,而是改变或接纳从你这里投射出去的观念。这是一种对实相的洞见和最深刻的智慧。运用这个智慧,你将不再看到世界有任何问题,也看不到有任何讨厌的人。当你发现一切的问题都在你那里,你不再徒劳地去解决外部世界和他人的问题。当你接纳投影源投射的一切观念,你就会接纳一切影像。你会发现,原来你的老公这么可爱,甚至比你刚爱上他时还可爱。因为你的内心装满了允许和可爱。你的心变了,外境就变了。而你老公,外面的世界,还是那个人,那个影像。你完全没有必要离开老公。如果你因讨厌而离开他,你还会遇到另外一个让你讨厌的人。因为你要离开的不是外在的老公,而是你心里的讨厌。祝你在心里建立一个无比可爱的老公,那个老公就会神奇地出现在你面前。
2023-05-14
-
若能具慈爱,无忧亦无怖
若能具慈爱,无忧亦无怖慈爱是生命的本质,万法的根本。每一个人也都在万物的慈爱中孕育和成长。离开慈爱,生命就会干枯。就像离开土地,树木就会死掉。然而,本性的慈爱,稍错用之,就会变成抓取与控制,变成批判与矛戈,变成恐惧与自虐。慈与爱,悲与悯,善发扬之,扩充之,正用之,即能觉悟有情众生,成就诸佛菩萨大慈大悲。不善用之,自私、狭隘、偏执,即成冷漠、怨恨和伤害。经云: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慈者,无我而利他,常住而不灭,即是诸佛法性,一切众生之佛性也。众生皆具慈之本性,因于无明,于虚妄身,种种贪爱对立熏之,故成无始轮回种子。本为大慈,变为情爱。本为广大,而成狭小。本为无尽,而成有限。若能自觉,悟自他不二,冤亲平等,等视一切众生犹如己子,则得复本归源,成就无量无边慈爱功德。佛言:由爱而生忧,由爱而生怖。若能离于爱,无忧亦无怖。此所言爱者,贪爱与无明,黏着与颠倒,干涉与操控。非是慈爱。众生因妄执于我及与我所,受无量苦,诸佛菩萨悲悯之,假诸贪爱,而受生死,劝诸众生离于贪爱。众生修道,若舍贪爱,发明本心,于一切众生发大誓愿而救度之,以种种善巧方便而教化之,则能令彼舍于贪爱,成就诸佛智慧,即大慈悲是也。修道之人,虽舍于爱,不可堕于无爱。若堕无爱,则堕声闻缘觉境界,不能利益一切众生。众生修道,凡情灭尽,方出轮回。亦不得止于情尽,贪恋解脱。转凡情变为慈悲,回入尘劳,度脱众生,方得圆满究竟。故修道人,虽忌贪爱,不恋轮回,亦不得畏惧有情,厌离轮回。不可以畏苦故,远离众生,逃避世间,不愿受生。当知忧悲苦恼非来自于爱,而来自自我与控制,来自占有与无知。若人欲离恐惧与忧悲,莫离于爱,而当离于对爱的执着。当心如虚空,具大慈爱。恭敬他人,谦卑忍让,不与世争。待人接物,不见他非。多起随喜心,赞叹心,认同心,鼓舞心,积极心,善软心,体谅心,接纳心,理解心,尊重心,礼敬心,包容心。不起嫉妒心、骄慢心、诳妄心、谄曲心、狡诈心、损害心、诋毁心、自是心、独尊心、狠戾心、冷漠心。以有诸善慈爱心故,一切自他、对立、烦恼、恐怖无由生起,而能和光同尘,利他同事,成就慈悲喜舍,广度众生。故说偈曰:由慈而无忧,由爱而无怖。若人具慈爱,无忧亦无怖。善知识,愿你我都能活在大慈爱中,以大爱而化解一切小怨,以大慈而救度一切劳苦,以大悲而拔除一切不幸,以大喜而度脱一切烦恼忧愁。
202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