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第十讲下

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没有所谓的真,真不过是对于不被幻迷的形容。看破假的了,就抓住真的了。圆觉经云: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所有假象的、所有生灭的再也骗不了你,那你的生活就进入了一真世界、一真法界。所谓一真法界,不是意识里的真,就是最平常的生活。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最真!待人接物,说话做事不过分,有度、有秩序、有礼貌、恭敬,既不自寻烦恼,也不恼他人,不争不抢,不执着,不卑不亢,平平常常,简简单单,一切自然流动、运行,就是“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什么叫“心量大事”?回到当下就是心量大事。回到当下,才能妙用无穷。时时清空,时时起用,用而不染。“不行小道”,不行头脑之道就是不行小道,不行染着之道。进入头脑一定是狭窄的,一定是堵塞的,一定是住着的,越走越空虚,怎么也出不来。从头脑里一出来,世界就广阔了,就是心量大事。六根要经常交换使用、要同时使用,别总是只用意根。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六祖大师一直提醒我们:不要口说般若,心中不修此行。一定要把实修重视起来,随时提醒自己要实修、要练习用六根生活。就是让你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回到你的当下来,别老计划,别老想着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不用去安排什么。随着你的本性自然运用即可,随着因缘,随着日出日落起居生活而已。每天有规律地作息,到点吃饭,到点睡觉。不要总是迷于口说,先好好活着,再说其他。有些人虽然很能讲,但是生活一塌糊涂,过得非常糟糕。为什么?口说般若,心中不修此行。把自己给骗了。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嘴上讲的比谁都好,可是心中不行佛法。好比如凡夫妄称自己是国王,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嘴上说自己是国王,其实就是一个乞丐,图一个嘴上快乐,被人家听见了抓了起来。这样心中不修般若行的人,不是我的弟子。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到底什么是“般若”呢?其实用中国话讲,说白了就是大智慧,就是善巧方便,就是于一切法不住的能力。我们从早晨起来到晚上睡觉,这一天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到了什么地方,只要你能够安住当下,心不逐物,不去执着于外境,念念都不住著,是非烦恼不染其心,心中常无一物。这就是般若行。“念念不愚”,其实是不住著,一念住就一念愚,一念不住即一念智慧。所以只要能够念念不住著,什么事情说完了就完了,做完了就完了,别生挂碍和烦恼,那就是般若行。想起来什么,想过了就放下,一想起来不舒服了,赶紧做别的事情,转个念就过去了。般若是行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不是分析出来的。一念愚,即般若绝。这个“愚”是指迷于幻境,心有住著,也指分别和贪著,或者说是对立。总而言之,不管是对立、贪著、执着,都是生了一念心,然后有了住着。住着是进入了意识,忘了你脚底下那个觉受了,忘了六根的觉知了,忘了自己坐在哪了,忘了有没有风了,旁边的声音全都听不见了。赶紧从头脑里出来!如果紧张了,不舒服了,赶紧转身走开。两个人吵起来了,赶紧转身,第一个不说话的就是智者,那个还不停在讲的人,他讲得再有道理,他没有道理。一念智,即般若生。“智”就是能够转身走开,就是不住。刚才停在某个地方,生了烦恼了,念头一转,不住烦恼,就是智慧。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世人自以为聪明,讲说、议论、口说佛法,说得头头是道,他以为那个是智慧,其实还没见到真正的般若智慧。有大智慧的人就是老老实实把自己的菜择好了,把米洗好了,把桌子擦好了,把碗放好了。洗个碗,就能看出谁有没有智慧,有的人洗碗沥沥拉拉的,弄得哪都是水,也不擦干净,“哗”就放那了,也不整齐;有的人,碗洗好了,擦干净了,盆和桌子都收拾的干干净净,东西放在那里很整齐,其他人用的时候也方便。俗话说,能把小事做好了的人就能把大事做好。在很多细节上、很多平常事上能看出我们的修行,这是就事而论,相对而说。当然有洁癖的人或者是太执着细节的人,那就另当别论了。太执着细节并不是觉知,那是迷了,那是执着。那些已经没什么事可做的人,把自己的生活,把这些小事照顾好,变成一种乐趣,这就是般若智。而不是强迫自己一定要做什么,客人来你家,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儿,人一走,你就立刻洗沙发罩,其实早上刚换的,那就执着了。那不是觉知,也并不是注重生活的细节,而是一种偏执和病态。这种人很多。“口说般若,心中常愚”,是修行人常犯的问题。迷在口说上,不会用佛法,所以心中常愚。有些人没有专门进行过禅修练习,但是平时他少言寡语,又会独处,遇到事情不慌不忙,又能处理好。这都是会用自性般若之智。如果迷在口说上,那你一定就忘失了当下,忘失了活泼泼的本性。“常自言:我修般若。”他自己总是想:我是修行人,我坐禅坐得好,讲法讲得好,我有智慧。给人讲法头头是道,差一点石头点地了,但是却不识真空。为什么不识真空?老在头脑里思惟空。遇到的缘不一样,修行的效果就不一样。现在我一讲到关键的地方,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端杯子,好像都会用了。不就是这样吗?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你一端杯子,我就乐了。不会修,就难死人,会修就太容易了。但是大家不能只学个形式,功夫还得在平时生活里练,谁烦恼谁修行。只会个修行的形式是自欺欺人,解决不了生死大事。所以不能得少为足,刚看点火星子就停止做功夫,那还差得很远。得让这火烧起来,让智慧之火燃起来,照亮自己的生活,念念不住,念念不愚,那才是自性般若之智。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其实般若也好,波罗蜜也好,摩诃也好,智慧也好,到彼岸也好,都是讲心行,都是讲不住,都是讲真实通达。“解义”不是知解,是指领会了,掌握了。别着文字相,一看“解义”,就认为是知解。这里的“解义”是指领会的意思,是指完全理解了,完全地掌握了。你理解实相了,见性了,就能离生灭。见性和著境是相对的,著境、着相,就不能见性。离相就是见性,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并不是有个性可见,不被假相所迷,那就是见真,就是见性。“解义”是见性的意思,见性就离生灭,著境就是着相,即生灭起。就好像水有波浪,有波浪就是著境,水就停滞了,不流通了,所以就叫此岸。离相,就像水常流通一样,不滞不住,就叫彼岸,所以是指心无所住的功夫。“此岸”就是着相的当下,就是住着的当下,性水就不流动了,本性就凝固了。一念住,就一念生死,一念波浪起;一念不住,一念离生灭,一念到彼岸。“波浪”也是烦恼的意思,烦恼起,生灭起,生死起,无明起。离境就是见性,见性就能离相,生灭就没了。离境就是离念,念不滞着就是见性。真正的修行就在一念之间。见性也好,著境也好,水有波浪也好,常通流也好,都是一个比喻。就是能够做到从意识里出来,就离于生灭的波浪,离于此岸;一念住著意识心,就变成了生灭,变成了烦恼,就滞留在此岸。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六祖大师继续讲:善知识,迷人口念般若经,正念之时,心中妄想不除,是非炽然。若心无妄念,念念不住,是名真性。那才是真如性。自性是行出来的,不是念出来的。悟此法者,才是真正的般若法;修此行者,才是行于般若。不修就是凡夫,一念不住,自身就是佛。修行其实就是刹那间的事,言下的事。“口念”就是意识在转,口不停地讲,形容自性也好,知解自性也好,讲说空性也好,都叫口念。心行,就是心无所住,念念流通,自在无碍,自身等佛。“当念之时,有妄有非。”为什么有妄有非啊?因为没有转识成智,只是知解般若。不停地说,意识心一直住着,人我相不断,所以有妄有非。若有了实修功夫,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我们看,祖师们在关键的时候都是抽身回寮房,转身就走了。或者是正讲得热火朝天,突然不讲了,端起杯子在那儿喝茶,半天不说话,这叫真性。真性也好,见性也好,全都是做出来的,全都是从一念知解中出来,活到直觉上来。就算我们二六时中还做不到这一点,但要知道这是解脱的关键:从妄念中出来。这是见地的问题。你要知道这样修行才是对的,是相应的!先认同这一点,然后慢慢去练习,就不会修错了。“悟此法者是般若法”,就是我刚才讲到的这些关键的地方,自己要真实领悟,不要忘失。怎么叫解脱?怎么叫见性?怎么叫迷?怎么叫觉?怎么叫愚?怎么叫智?你都清楚了,而且你也会练了。这就叫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从当下就开始练、开始行,即是般若行。不修就是凡夫,修即是佛。你一念不修,一念做凡夫。你一念迷惑颠倒,一念执着,一念着相,一念分别,在这说是说非、说对说错、说这个说那个,不知道反观自己,那就是凡夫。一念一拉回来:对不起,我错了,是我不对,人家没有问题,都是我自己的问题。那就是自身等佛。

2023-03-30

六祖坛经第十讲上

六祖坛经讲记第十讲大家发现了吗?当我们静坐的时候,头脑休息下来,就会听到外面的鸟叫,其实听鸟叫比听我讲法更好听。达摩祖师说:“明道者多,行道者少”。大家就爱到文字里找佛法,不知道佛法就在我们身边,随处都是。我们读经看论要慢,要仔细,一句都不能落过。比如看到六祖大师说:时当弘法,不可终遁。有些人本来是有能力和条件出世弘法的,但是因为懒惰或其他原因,一直藏匿起来。如果你看到六祖这句话,会不会被触动?会不会发心出来弘法?所以看经看论,要慢,要仔细。每一句都有可能触动我们。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希望这句话能成为大家修行路上的座右铭。“迷人口说,智者心行。”我们反观自己每天做的事情,是说的多,还是行的多?是做迷人,还是做智者?是说道,还是行道?心行般若,也不是说你刻意去干什么。少说,不迷在说法上,直用直行,就是心行般若。心行般若离不开日用万行,离不开平常的生活。可是众生不知道怎么心行般若,那就只能劳烦世尊,劳烦历代祖师频频出现于世,在他耳边不停地说法,不停地提醒。祖师们出现于世,其实讲的全都是让大家心行般若。可是我们的习气、习惯就是爱讲、爱说、爱听,而忘失了最简单的最平常的道。傅大士有一个偈子:“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其实你也不用说,你也不用论,也不用想,也不用找,只是恁么行,恁么相应即可。好比如说有个人站在这里,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大家也看得清楚他。他不用讲,在这儿一站,一切都很清楚了。旁边有人走过时,你也不用说:“你看,你看,我在这儿呢。看看我的手,看我一眼”。不用!人家看得见你。佛法其实很简单,会用就会佛法,不会用就不会佛法。“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心行”怎么行?离不开最基本的活动,离不开平常心,离不开每天这些简简单单的琐事。不是离开这些日用生活,别有一个心行,又跑脑子里去心行了。“心行”不是头脑行,不是语言文字行,不是口说,而是平常日用万行。端一杯茶、喝一杯水、打开书、坐下、起来、穿上衣、穿下衣、穿鞋、穿袜子、洗衣做饭、穿衣吃饭,处处都是心行般若,都是智者心行。“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谐”,跟自己在一起就好。跟他境过多地去交涉、去贪著,就变成了迷人口说。口说不一定是嘴说,意识行、思惟行、分别行,最后都会落到口说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很难保持沉默,总想说些什么。我们跟别人在一起的动机一般都是想倾诉或者想听点什么。两个人在一起,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的人很少。就算不说话,各自都在想着自己的事情。真正两个人坐在一起,而没有话,又没有想法,又能默契的人少之又少。尤其和家人在一起,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执着,还要互相地控制,互相约束,互相地牵缠。如果我们学会独处,就能够活在觉知里,活在当下,能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你就知道什么是心行般若了。因为我们就这么点精力,我们关心自己,关注自己,就能把事情做好。我们过多地分心去干涉外境,去关注他人,就容易迷失本性,就容易去抓取,然后就会累,就会烦恼。烦恼了,累了,就需要找人倾诉,找着找着又衍生出其它的事情来。我们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当下就可是以心行对吧?怎么行?从意识思虑中跳出来,直接去做事。所以说,言下见性。不是说等我合上书本,再去心行。合上书本的刹那,就能见性,就是在心行。为什么我每天多少次提醒大家,赶紧把念头拉回来,回到当下,回到当下。你要频繁地听到鸟叫声,你要经常地能感觉到自己的呼吸,不是光坐在禅堂里打坐的时候,你走路的时候也能感觉到自己的呼吸,你要知道自己的呼吸是粗是重、是均匀还是波动起伏、是快还是慢。能随时觉知自己身心的状态,就不会进入头脑,不会向境界上跑。这样,你的身心是在一起的,你心静了,心平了,呼吸自然就平了,一切都清清楚楚,没有丝毫疑惑。有疑惑,就是进入了头脑和妄想。我们心里一有东西,一着急,一有情绪,说话的语速就会变快,说话的口气也会变强硬,脸色也会变得难看。这都是没有好好练习觉知导致的。没有觉知,就会经常迷到意识、情绪、思想里,就会落到我相、人相、是非里边,就会迷到对错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坐禅是修行人的必修课。自古以来,修行人都做同一件事情,就是坐禅。当然,因为见地和目的不一样,坐禅的境界各有不同。最上乘坐禅是在做事中,在一切时中都能心定。初学坐禅,先从打坐开始。不管你是初学,还是得道者,没事的时候,坐下来休息,那是最好的长养功夫的方式。所谓身安则道隆。坐禅的动机不一样,坐禅获得的心境也就不一样。有些人坐禅是为空掉身心,入定,神识离体,这样坐禅只是在身体上用功,与道相乖。坐禅的目的是为了把心空掉,把身空掉,执迷于坐禅,并且自称为大,看不起那些入不了定的人。他认为坐出来的空才是证悟。六祖大师强调:“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这样的人,无法跟他说什么,因为他执着邪见,不会听你的。真正的空不是你坐在那里空掉自己,是你在行住坐卧时没有生起执迷的心,没有生起分别心,没有生起烦恼心。不管你是坐是立是行是卧,也不管你做事没做事,心中没有挂碍,心中也没有执着什么,这才是真空。这是自性真空,是自性本空,不待修证。而有些人他不识实相,不明真理,坐在那里百无所思,把静心当成功夫,当成修行,念头来了就赶走,让自己一念不起。也不分什么念,来了念就离,自己成了一个勇士,跟念头打仗,较真,认为要把所有的念头清空,心如止水,才是功夫。这是不明实相,所以才会有这样的邪见。很多坐禅人都想把念头给消灭掉,百无所思,什么也不想,认为那就是坐禅。那不是坐禅,那是残害自己的本性。所以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自本心,才知道念是什么,才知道念的实质是什么。念是断不了的,念即是性,性即是念,念上有住著才会变成识,才会变成烦恼,才会变成无明。随念起念灭,不住不离就是性。离开念没有性。大家千万不要去除念,去让自己没有念,还有人想让自己睡觉的时候无念,没有梦,那是错了十万八千里了。人就是人,人不能变成石头,也不能变成草木瓦石,不能变成木桩子。人不可能没有思想,没有念头。说没有思想,没有念头,是说没有真实的思想,没有真实的念头。如果你想把自己回忆的功能、起念的功能、起心的功能断除了,那是背道而驰,那是不可能的。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心量广大,就是要直用直行,不是执着在某一个用里,要把我们的真性彻底地打开,活得通透,活得自在,而不是活到一个犄角旮旯里。你直用的时候,就知道什么是自性妙用了。会用本性,一切佛法就都会了。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悟到念就是性,性就是念,这里明白了,所有的都能通达。因为一切法皆从念起,本性自空,故不用除,但能不住,即得解脱。不住于念,又不去断除念,就是解脱。住在烦恼里,就需要牧牛,需要离念,因为心体无滞,去来自由,但能不住,即是般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们以前就会思维这句话,把它当成一种观念。它是一种行为!你做一件事情用对了心,做所有的事情都这样用心,你在一处会修行,你在处处都会修行,因为它的精神是一样的。它的关键点就是不住在妄念里,不被念头所骗,知念性空,知念不住。住念是白白地住着,没有意义,徒自烦恼劳累而已。在一个地方,在一个时刻,在一件事情上这样用心,在所有的事情、所有的点上都这样用心,这个就难了。有时候我们没事的时候,独处的时候感觉还蛮清净的,一有事儿来就慌了就乱了,就开始著在境和人事上。就会生起一种不高兴的、不舒服的或者是烦躁的心,其实没有必要,该经历的一定要经历。你在这个点上烦恼,说明这个环节你还没修好,你得面对,不能老是逃避,不能老把自己关在一小屋里边,自认为自己有修行。如果你经历了在大众中修炼的过程,遇到过各种境界,多少次考验,你都没有问题了,那个时候就自在了。你再到山里也好,到城市也好,到哪里都一样,你都会清净。跟别人在一起也好,还是一个人也好,都无所谓了,因为你已经练出来了。这个“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就是你随时都能够活在当下。所谓“心体无滞”,是心不住在念上,整个人的状态是灵活的,能随时转身。可能大家会发现有时候我讲法的时候,讲着讲着突然有个转折,突然有个变化,或停顿,或转到另一件全然无关的事上。其实也是为了经常提醒自己,别在一个问题一段话上住时间太长。“去来自由”,我们做事情别太拖泥带水,别老纠结,就是该干嘛干嘛去,这个事情发生完了,赶紧扭身就走,别在那儿耽搁。事情不必让所有人都理解,自己安心就可以了。你要想让所有人理解你,那不可能。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你还要向别人去学吗?都在你自己这里,你样样具足。开悟的人只是会用自己的东西而已,人家也没有用别的,只是用自己的心来生活,都不离自己。别的东西,因缘也好,事情也好,人找他,事找他,他不向外去找,都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迷人总打算去做什么,去创造什么,去吸引什么,去控制什么;而觉悟的人,他休息下来,让因缘去运作,造作的越少,他本有的智慧越能够显发出来。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随缘而做,缘来即起,缘散即息,就很轻松。做事很轻松,修行很轻松,生活很轻松。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莫错用意!”其实就是少用意,一用意便错了。如果你不信,就看看身边的这些同修,学得好的都是万缘放下,把自己交给因缘,在这里生活得清闲自在,无忧无虑。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按部就班,随缘度日,一切都为你准备好了,坐享其成。为什么?人家不错用意。都从自性而生,从早晨起来,一天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地做好该做的事。什么是心生智慧,烦恼不生,即是智慧,无别有智慧。只要你没打妄想,那就是智慧;只要你没有干涉他人的因缘,那就是智慧;该干嘛干嘛,就是智慧。不用从祖师学、从佛学、从师父这儿学。长庆大安禅师说:我三十年在沩山,吃沩山饭、屙沩山屎,不淡沩山禅。六祖大师说,一切法,不离自性。是引导我们开发独属于自己的佛法和特长,而不是一味地学习别人的东西,更不是让我们去成为别人。每个人都各自怀有独属于自己的天赋,但是如果用会不会爬树来评价一只鱼的能力,鱼终其一生都会认为自己是愚蠢的。有些人学法学偏了,执着外在的佛、善知识,一味地崇拜偶像,羡慕别人坐禅、诵经的能力,忘失了自己本来也是佛,也有属于自己的独有的能力和智慧,只是因为一味地向外模仿和求觅,所以把自己最根本的东西丢弃了。我们学法千万不要迷到相上去,不要去学外在的东西上,你就是开发自己的天性即可,活出自己,是最好的修行。安住在自己的世界里,带着觉知生活,这就是莫错用心。等你习惯了,等你清净了,你就知道最简单的生活才是最宝贵的。拿多少东跟你换这种生活都不换,因为它没有烦恼。好事不如无,再好的事情它会转化,不如好坏全都舍掉。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之人,二俱不受。

2023-03-30

六祖坛经第九讲下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印度语,汉语的意思是乘大智慧到彼岸。智慧是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佛法就成了幻化不实,如露如电的虚妄之法。口念心行,则表里一如。世人本性是真佛,离此本性外,并没有真实的佛。以前一说心行般若,觉得比较抽象,不知道怎样去心行般若。以为打坐就是心行般若了,念经就心行般若了,可是你打坐的时候心真的歇下来了吗?念经的时候安心了吗?让大家看书,看着书还想着别的吗?安不下心来,就没有心行般若。心行般若是得通过练习掌握的活在当下的能力,能够随时随地无依地活在当下。你如果不实修佛法,那佛法就是如幻、如化、如露、如电,解脱对你来说是虚妄的,智慧也与你无缘。如果你口念心行,心口相应,你才知道本性是佛。本性是佛,它是用出来的、是行出来的,而不是知解出来的。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什么是摩诃?摩诃是大的意思。心量广大,如同虚空一样,没有边际,亦无大小方圆,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无形无相,也没有嗔没有喜,无是无非,无对无错,无善无恶,无始无终,无头无尾。总之,自性无一切相,离一切分别。若能见性,则知诸佛刹土,皆是幻相,同于虚空。世人本性,如同虚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也是如此。这一段话是描绘自性般若之智的,非常生动。我们的佛性就像虚空一样,没有边畔,没有方圆大小,也没有颜色,也没有长短,也没有喜怒,也没有情绪,也没有觉与不觉,也没有知与不知,无是无非,也没有念与无念,也没有实与不实,也没有悟与不悟,没有分别,也没有不分别。关于自性,描绘再多,也是文字。不如摘菜去。不经意间眨一下眼,打个哈欠,离开一切形容,一念不生,就相应了。一下子就心如虚空了,正是虚空时,并无虚空的概念。所以虚空也是个名字和妄想。我们认识佛性一开始都是先从概念和名相上去理解:哦,它是无形无相的,它无喜又无嗔,非是二法。我们从知解上认识佛性的意义是什么呢?让我们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并不是有相身,而是无相的法身。不要去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然后告诉自己,一切万法,虚妄不实,本不自有,因心而有。知道实相无相,在迷于幻境的时候才能提醒自己,不着于善恶是非,离一切相,即得相应。《涅槃经》里也有一段开示,是金刚身品,开示了佛性之义。《维摩诘经》里有一品是阿閦佛品,都是开示佛性的经典章节。般若性就是不二性,不二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般若性。佛性是智慧性,是智慧身,是法身。了解了不二性,我们就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落到二法、生灭相里。从中出离,即得见性。有时候我们看到“无法可得”,还是会去想一个空,会执着一个“无法可得”。比如说你正端杯子的时候,你正喝水的时候,你正回头看的时候,它已经过去了、不住了,这个才是无法可得,没有任何法可住。但是如果你一边端杯子喝水,一边思惟,这端杯子的是谁,不就是空吗?不就是无所得吗?你又落入分别里了。所以说,直用直行是很难的。把它行出来,那才是无法可得。它是自证自行境界,它不是思惟意识的境界。有佛处急走过,无佛处莫停留。它不是思惟出来的,但是我们很容易就落入到一个无法可得的观念上,去想象无法可得。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六祖大师怕学人落到空的概念里,落到一个心如虚空、自性如虚空的概念里,及时地提醒大众:不要听我讲到空,就著到空相里。修行首先不要着个空的认知。怎么才能够不著空?从思惟里跳出,回到六根的直用直行上来。哪怕你去想另外一件事情,打个妄想,都比你在这琢磨空、思惟空更相应。为什么说古人经常喊他徒弟的名字?就是不让他著空。阿难问大迦叶:“世尊除了传给你金襕袈裟之外,别传个什么?”大迦叶有智慧,他就喊:“阿难!”阿难说:“干嘛?”大迦叶说:“倒却门前刹竿著!”在楞严经里,阿难一直问佛真心是什么。佛一直引导它,你所思所想的都不是真心。要想知道真心,唯有妄心一歇。迦叶没有直接回答阿难的问题,而是喊了一句“阿难!”阿难应诺。迦叶说:“你把那个水给我端过来!”这个回答跟“倒却门前刹竿著!”是一个意思。如果阿难问大迦叶:“世尊传给你什么了?”迦叶说:“佛什么也没传给我。”这有用吗?没用。如果迦叶为阿难讲解什么,他就没办法真正领悟,后人也不会因为这句话而开悟,它就不能形成一个公案。公案的妙处就在这里。“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六祖说:不要听我讲什么,你就着什么。祖师说法,不过去人执着而已。听法者若不会听,不仅执着没去,又增加了一个法执。比如六祖说“本来无一物”有些人就着在了“无一物”上。不知六祖为何要讲无一物。洞山禅师说:“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许多人都爱犯的毛病就是寻文逐句,跟着别人的话跑。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人们对空的理解有意识上的,还有坐禅所出现的境界上的空。既不能执着空的概念,也不能执着境界上的空。境界上的空,其实也是意识中的空。思惟空那是一种偏邪,去证空、去修空、去入定,把这个身修空了,更是邪见。着空有两种,一个是思想意识上的空,一个是境界上对空的感受。现在很多人都是修禅定的,他们都是打算把身体修空了,自己亲证五蕴皆空。他们认为证悟,就是身体上的感受。那不是真正的五蕴皆空。五蕴皆空,是指实相上就没有五蕴,不论你是否感受到五蕴皆空,五蕴都是空的。我以前就认为一定要证到身无我,把身证空了,那才是证悟。就像有些人打太极一样,打着打着手臂空掉了,感觉不到手臂了。确实是这样的,有时候坐禅坐得上半身没了,或者下半身空掉了,或者整个身体像空气一样消失了,或者脑袋没了,或者脑袋转了一圈,或者身体拉长了。这都是静坐时候出现的境界。或者是呼吸没了。有的时候坐着坐着身体离开了本位,开始在空中走,随意地飘动,就像一团空气一样开始飘,这都是妄想里的空,不是真正的空,是识心里的空。有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经历,自己人在这儿了,因为睡着了、打个盹儿,忽然不知道自己人在哪儿了。这是哪儿?想半天,好几秒钟后才想起来自己是在哪儿。这都不是空。真正的空并不是不知道自己在哪,真正的空就是我们该干嘛干嘛。大家对于实相的认知一定要清晰,什么是涅槃,什么是解脱,什么是见性,要清清楚楚,一点都模糊不得。见地错了,修行就不可能成就。就算你做不到,也要清楚地了解实相之理。“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如果一味地执着空心静坐,就会着到无记空里,失去了佛法的妙用。他通过静心,身心都安静了,以为那就是证悟空性了。他以为身心特别舒服,身也没了,只剩下灵灵觉知,就是见性了。其实那是他的妄想,是无记空。真正的空,真正的见性,做一切事时都是空,都能见性。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善知识,自性就象虚空一样,能含万法。一切万物都在虚空里建立。房子、大地、星球没有一个不在虚空里边。万法也是由空而有,从空建立。所以悟得本性空,就见性了。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世间的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善人恶人,善法恶法,地狱天堂,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也是如此,能生一切法。我们的行住坐卧,我们的言语、动作、思惟,包括一切的一切,都是从自性空中幻化出来的,是从性空而建立的,说建立也是方便说。因为本来无生,因人而说自性能生万法。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我们的自性,就像虚空一样,能含万法,一切法都从自性中建立,从自性而有。所以称自性为大。“摩诃”就是大的意思。你见人之善与恶,见事好与丑,见种种的相,不要取著,也不要染污,心如虚空,自在无碍。因为一切相都是虚幻的。打个比方,我们在斋堂做饭,整理出来好的食材要做饭,桶里会扔一些菜叶、菜皮或者是废弃的东西,正常人肯定要用好的食材,不会到桶里去捡那个东西去吃。见性的人就知道哪个是根本,哪个是枝叶,哪个是有价值的、是恒常不灭的,哪个是生灭虚幻的。他不会去捡垃圾。凡夫俗子迷在世俗的乐趣中,着在生灭法里,他就捡那个菜皮和泔水去吃了,真正好的东西他不去选。你执着是与非、善与恶就是捡垃圾,你取相分别就是捡垃圾,你动念生心就是捡垃圾,你于法有住,就是染著了、贪爱了,那就是捡垃圾去了。你忘了自性是大,能生一切法,一切万法都从自性而有。你的真实身份是自性,而不是其中的一个相。心如虚空,能含万法,但是一法不拥有、一法不取,这样才名之为大。自性具大智慧,乘此大智慧,我们可以解脱生死轮回。

2023-03-30

六祖坛经第九讲上

六祖坛经讲记第九讲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慧能剃发,愿事为师。慧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六祖为印宗法师开示什么是佛性不二之法。印宗听说之后非常欢喜地合掌,说自己讲法就像瓦砾一样,而六祖慧能大师论义犹如真金。那个时候六祖还没有出家剃度,于是印宗为慧能剃发,愿拜六祖为师。然后六祖就开始在这个地方弘法,开演东山法门。慧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东山”指五祖弘忍所传的法,其实就是指禅宗。在禅宗语录里经常提到“东山”,就是五祖黄梅这个地方,也泛指禅宗这一法门。六祖在五祖那里得法,就像五祖大师曾经预言的一样,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前面六祖自述得法缘由,包括早年的经历,现在又回到法会的现场,说自己今日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聚于此,一定是过去生中有深厚的因缘,才能有此法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六祖说,大家能在一起听闻顿教法门,一定是过去生中供养过诸佛,同种善根所得的善果。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慧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禅宗顿教法门,是从古圣先贤那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不是我慧能自己独创的。想听闻并学习顿教法门的人,须各自净心,听闻之后,解除疑惑,依教奉行,则与先前圣人无别。大众听闻之后,欢喜作礼而退。这里强调,如果想学习先圣传下来的顿教法门,需要各自净心。各自净心,有把自己以前学的种种的知见、种种的见解清理干净的意思。清空自己的知见,才能够学习禅宗顿教法门。我们今天能得闻六祖坛经,也是因为一代一代祖师的付出和努力,还有自己多生所种善根、供养诸佛所致。信受禅宗的最大障碍就是知见。因为我们先前都学习了太多的佛法理论,有些东西是佛经上讲的,与禅宗的解脱之见不一样。我们把佛陀所说的方便教执以为实,所以导致不能信受禅宗之法。所以,在学禅宗之前,一定要倒空诸法戏论之粪。寒山大师云: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也是这个意思。想学无上正法,先须除却心中我慢与知见,正心澄意,方可受法。六祖坛经第一品到这里就结束了。这一品主要讲述六祖出世和得法的事谊。主要内容有六祖到五祖那里求法,八个月舂米,作偈,半夜受法得法,离开五祖,为慧明讲法,避难猎人队中,出世到法性寺为印宗开示佛性不二之义。我们学坛经,每一品的主要内容要记得,这样整部坛经学过之后,我们就能把每一品串起来,了解这部经的主旨和大意。 般若品第二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六祖受邀为大众讲法,一会讲不完,所以第二天接着为大众开示。六祖大师升座之后,对所有人说:大家静下心来,称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为什么要称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学其他法门的有的念佛,有的念咒,为什么六祖让大众称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禅宗以般若为修行的核心,诸佛皆以智慧自觉觉他。金刚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此经是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指般若之智。般若智慧是如来所有教法中的核心教法,佛陀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宣讲般若。六祖让大众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为了让大家重视般若智慧的熏修和学习。念“般若”不是简单地拿嘴念,而是心体离念,默契般若。正那么时,无一切念,不起心动念,安住当下。般若之智是通过息虑忘缘才能默契,所以大家要清净身心,才能相应。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六祖大师继续讲到:“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每个人都有,谁也不少一点点。只是因为心迷于物,不能自悟本有之智,所以须借助大善知识,来为其开示,引导他见性。“心迷”就是迷到境界里,迷到我、人、众生、寿者相里,迷到生灭的幻相里。自己不能够觉悟,须凭借大善知识,帮他指示,见到自心佛性。这里六祖大师强调了一点,很重要。就是菩提般若之智,世间每个人都有。只是人们被一时的妄想尘劳遮避,本来是佛,枉作众生。每个众生都本有般若之智,只要修行,有善知识引导,都能见到自己本性。把自己的本来面目搞明白,把自己本有的般若之智显发出来,才是世间最重要的事!不要总在假的上边用心和经营,最后一切都是水中月,镜中花,一场空。唯有般若之智,会生生世世跟着我们。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当知,愚昧的人和智慧的人,他们的佛性是一样的,只是因为迷悟不同,所以才有愚智的区别。这里的愚与智,与世间人心目中的愚与智不同。往往世间人认为的聪明,恰恰是愚痴的。而往往一些看上去愚笨的人,却是有智慧的人。圆觉经云:智慧愚痴,通为般若。为什么?因为智慧愚痴都是相,是二法,非是实法。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愚与智都是假象,有的人总是不能接受自己没有智慧、无知。其实没有智慧、无知未必就真的是无智慧。有时无知是一种大的智慧。老子说,大智若愚。对于幻境来说,无知是最深的一种智慧。地藏桂琛禅师说:不知最亲切。所以世间法上愚与智都是不定的。学佛去知见最难。知道越多,反成所知障。多知多见反成壅塞。知道的越多,烦恼越多,障碍越多,越会我慢。古人都有大智慧。为什么?因为他们不被知见所障,都是直用本心,不被观念障碍。他们生活简单,少欲知足,心无挂碍。不是在水边,就是在树下坐着。不无事找事,这才是真智慧。能够耐得住寂寞,身心一如,就是智慧。离开愚与智,悟到无差别的佛性,这个才叫真正的智慧。有时候我们也会说这个人有智慧,这个人愚痴,都是假说。是因为他暂时迷了,没有见性。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我现在为大家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为大家开示自己本有的佛性,让大众各得智慧。大家用心听,我现在就为你们说法。本有的智慧不是头脑想的智慧。大家二六时中都在用摩诃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现在我给大家讲出来你就知道了:带着觉知做每一件事情,活在当下,直用直行,就叫摩诃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虽然我们心里还有很多的挂碍、有烦恼,都有自己的执着,但是你要记住一点:想起来,心有住着,才有种种烦恼;心不住着,妄念不生,就没有烦恼。我们要多练习心无所住,多练习活在当下。我们有一个错觉,认为现代人的根机不行,修不了禅宗。其实众生的根基不是定论,你无法说哪些人一定是禅宗根基,哪些人不是。这都要看各自的因缘和努力。你精进修行,放下一切,昨天还是凡夫,今天就变成祖师了。这很有可能。完全在自己的努力。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善知识,世人只是口念般若、思惟般若,不识自性般若。其实就不懂得心行般若。嘴上讲的多,内在行的少。就像说食物,不能解饱。得亲自去吃,才能解饱。形容有些人只是嘴上讲佛法,心上不行佛法,整个人内在一点都不变。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如果只是执着于语言文字,天天拿嘴讲空,万劫不得见性,没有任何益处。世间说法者多如牛毛,真正修行的少之又少。拿嘴讲容易,说空谁都会说,但是真让他空掉一切妄想尘劳,就空不掉了,一做就难了。文章一写出来,大家一看,异口同声:太好了!好像是他写的一样。但是真让他去做些什么,就做不到了。所以嘴说眼看容易,亲行亲证难。嘴上说觉知,大家都爱听。一讲觉知,大家全凑过来了。真正练习觉知,没有几个人长期坚持的。如果不共修的话,很少有人能自觉去练习。建群共修还好些,不进群就不练习。所以嘴上讲容易,实修就很难。以前我做事总是匆匆忙忙的,没有觉知,总是活在未来心里,人做着这个事,心里想的是做完之后干嘛。十分钟就把饭做完了,吃饭更快,五分钟。做完了干嘛呀?无聊,打妄想,寻思着再做些什么,恶性循环,总是不能无依,不能活在当下。虽然学佛多年,真正的功夫一点没养成。为什么?只是嘴上说,没有实修过。以前没有发现这一点,后来发现了,做事不能那么快,慢了下来。上超市,以前急急忙忙去,急急忙忙回来,怎么去的,经过了哪里,一概不知道。说明心一直没在当下。现在去超市慢多了,半个小时走到超市,其实几分钟就能走到的。路上懂得停下来歇歇,欣赏一下路边的风景。买菜的时候拿几个土豆又放下,再拿几个土豆又放下,故意放慢速度。买酱油去了,把所有的酱油品牌都看过一遍,最后再决定买。有些人一听我讲这个都哭了,这样的生活太枯燥、太无聊了吧。修行就是这样,有事的时候做事,没事的时候,要学会打发时间,你不能随顺自己的习气。无事可做的时候,就到马路上去溜达,走累了,坐在公交车站的等车座位上,一坐就是一个小时。我坐在那里并不是等车,就是坐那儿坐着而已。我过去曾经说过这件事,有人觉得我可怜:“师父,看到你这样,我觉得你好可怜。”他不知道,这样活着是转无始以来攀缘六尘的习气,离解脱越来越近。而他沉迷在看似快乐的生活中,每天靠家庭、亲情、世间的乐趣来麻痹自己,而且毫不觉察,那才是更可怜。我想起白居易去见鸟窠禅师,就问:您坐在树上,难道不危险吗?鸟窠禅师说:我不危险,你才危险呢!白居易说:我现在身居要职,过得好好的,有什么危险?鸟窠禅师说:你现在薪火相交,识性不停,无明覆盖,不危险吗?世间人总是以自己的俗情看待修行人的生活,认为他们出家修道太可怜了,不知道自己执迷幻梦,长处轮回,那才是真正的可怜。其实每个人最后都要修行,都得过这样生活,才能出离生死轮回。除非你不想出轮回。要想解脱,都要经历这样一个寂寞的过程,习惯以寂灭为乐。这是每一个人面临的必经之路。“了却今生须努力,谁能累劫受余殃。”你不努力,是因为苦还没受够,讲再多,说再多,都得最后回到实修上来,枯燥无味也没有办法。因为我们贪著世乐的习气太深重了,你不通过这样一个高强度的训练是转不过来的。

2023-03-30

六祖坛经第八讲下

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印宗当时听到了六祖的话,把六祖请到上席为大家开示。“延”是请的意思。“征诘奥义”,向六祖询问佛法深妙的义理。见慧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六祖大师说法简单直接,不拘泥于文字,不落在名相上,非常好懂。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印宗一听,觉得讲得太好了,说到:您肯定不是一般人。我很久就听到黄梅五祖的衣钵已经传给别人了,不知道是不是您?慧能曰:不敢!这个“不敢”是谦词,其实就是传给我慧能的意思。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印宗于是赶紧给六祖顶礼,请求六祖把衣钵拿出来给大众看看。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印宗又问:“黄梅付嘱,如何指授?”这个问题是一针见血,五祖把衣钵传给你了,他是怎么教授修行的?慧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六祖回答的更是干脆直接,一点不拖泥带水。开悟的人就是直奔主题,直接讲修行最重要的地方。六祖说:谈不上有什么指授,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为什么六祖这里要强调“不论禅定解脱”呢?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把修禅定看作是修行最重要的事,直到现在,仍然有许多人认为学法必须要修禅定,要有禅定才能解脱。六祖针对当时这种普遍的认知,直接指出大家错误的思想观念。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这句话非常重要,一定要记住这句话。为什么要记住?因为现今时代好多修行人都是修禅定的,都是去修身体的,都是去修境界的,在肉身上做功夫。他想通过修出来一种功夫和境界来达到解脱,而不知道解脱只跟心性的开悟有关,跟功夫和境界没关系。六祖的开示里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指授即无”。禅宗这一法脉,它的核心是什么?无有实法与人。金刚经里讲到“实无有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指授即无”,就是没有什么指示和传授的。如果你本来没有这个东西,我教给你,那是指授。你也有,我也有,所以给你指示任何东西都是多余。说得再好,再给你讲什么都是多余的。六祖的弟子志彻开悟时,也是悟到“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意思是一样的。如果你还想从我这儿学到什么,都是妄想,我这里一物也无。师父,我想多跟您学一些东西,学到最后都是零,什么都没有。你如果能学到这个零,那就学到关键的地方了。可是其它法门不是修禅定,就是研究文字,执着文字,要么就去证得一些境界,把证得一些境界当成了证悟、当成了证量。现在许多人会用证量这个词,就是要亲身体证一些东西,这个亲证与禅宗的亲证是两码事。禅宗的亲证是转所依为大涅槃,什么都没变,就是心性变了,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观念变了,识心转化成智慧了,并不是证得什么境界为大涅槃。认为有境界出现,身体有了变化,证得种种三昧才是证量的人,首先经典就读的少,祖师的东西他更看不懂。《华严经》里讲到:无境界境界是如来境界。而有的人总想去证得一些境界,他想用身心去体证空的境界、三昧的境界,或者他自认为的光明的境界、佛的境界、神通的境界,他认为这些能力显发出来才是证悟、才是证量。还有,要修出宿命通来,发出一些神通来,才是真正的证量。这些见解都是错误的,都是不识本心,没有见性。为什么说学习禅宗需要一定的根。?根基不够的人,你就是把华严经、楞伽经拿过来给他看,他也会说:“这是上上根人学的,我是凡夫,还是得从戒定慧、从禅定开始修,不修禅定那是不可能的,那绝对成不了佛的,经典里都写的要修禅定。”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印宗问:为什么不论禅定解脱?从印宗的问题来看,他也感到吃惊,大家都认为要修禅定,为什么您却说不论禅定解脱?我们看,遇到明眼的善知识是不是很重要?他的一句开示,就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如果你没有听到这样的开示,一直认为要修禅定才能解脱,那你整个修行的方向和目标就错了。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六祖说:因为禅定是二法,不是佛法。二法的意思是生灭法,有为法,无常法。不是佛法的意思是,不是真实恒常的法。修了还会没,成了还会坏,不是常定。禅定并不是自心恒常的境界,它是虚妄的幻境,是妄想境界。为什么说学法一定要见性,一定要见到真如实相?你见到真性才不被二法所骗,才不被生灭法所骗。如果你见性了,别人一给你讲一个东西,你就知道他是落到了生灭相里,还是在实相里。因为禅定是二法,是生灭法,所以修禅定是没有意义的。有禅定就有昏沉,就有散乱。而佛性没有昏沉散乱,也没有禅定,没有静,也没有动。只要是有相待的、对立的法,它就会转化,它就不是常的。不是常的,修它就没有意义。一般意义上的禅定是入定,有入定就会有出定,不管你的定功多强,你三大阿僧祇劫都在定中,也不是最终的,也会出定。为什么会出定?因为入定的主体本身就是虚妄无常的。对于自心的问题,他并没有了悟和解决,他会有疑惑。虽然人是定在那儿了,但心没有真正觉悟。心的问题解决不了,自己被困在那了,他会发现自己并不自在。修出来的禅定是牢笼,是监狱,是地狱,并不能让人真正获得自在。大自在的定需是常定,而常定需要见性,需要一切时中,不修亦定。修禅定的人刚入定的时候觉得非常舒服,那是针对你散乱的心来讲的。因为你平时太散乱了,忽然入定了,入定一天、七天,你觉得太舒服了。当你入定七大劫的时候,就生了极大的恐怖,你就想出来了,因为那并不是真正的自在。有太多修禅定的人,搞不懂这些道理,一听人家讲修定他就去修定,根本不去了解为什么去修定,修定有什么意义。往往有些人,过去生中修过禅定,所以一修就能入初禅、二禅,就能修出定来。你再怎么跟他讲,他说:“你外行,不懂,你哪天入定了就不这样讲了。”我们没那么深的业障。佛法是不二之法。这里的“佛法”是指真实之法,就是指佛性,实相之法,能让我们解脱的法。清净法,智慧法,无生法,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慧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六祖大师的记忆非常好,其实他没读过《涅槃经》,但为什么印宗一问他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六祖大师就能立刻引用《涅槃经》里的话呢?六祖大师在来法性寺之前,他曾住在刘志略家,刘志略有个姑姑是比丘尼,叫无尽藏比丘尼,曾经问过六祖大师《涅槃经》里一些不懂的地方,也为六祖大师读过《涅槃经》,所以六祖大师是有印象的,虽然只听过一遍,六祖大师就记住了。六祖大师说:“法师讲《涅槃经》,应该知道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这几句是《涅槃经》里面的经文,基本上一字都不差。《涅槃经》里高贵德王菩萨问佛:“一个修行人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断不断善根佛性?”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高贵德王菩萨的问题是,犯重罪的人和一阐提,他们的善根和佛性是否会断灭。六祖下面的回答总结出来就是:善根是二法,是会变化和断灭的,所以不能执着。佛性是不二之法,是不会断灭的。只有见佛性,才会获得常乐之法。六祖用《涅槃经》里的一段话来为印宗讲解什么是佛性不二之法。我们平时学法的时候就会经常落到二法、概念上,比如说“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我们一看这样的描述,就会堕入这些法相里,就说这个人没有善根,不能成佛,忘了佛性是没有成佛与不成佛的。其实高贵德王菩萨的这句问话,就落到了一个断不断善根的二法里面了,断善根,不断善根,都不是最根本的,因为根本是,佛性不会断。断了善根,也可以再培养善根。但佛性是不会断的。认识到佛性是不断的,我们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就不会迷到善根上去。只要见到佛性,不会再迷了,就觉悟了。就跟前面两个人争论风动幡动一样,那并不是修行人关注的重点,修行人要做是,离开这二法的争论,直用佛性,该包饺子去包饺子,该给人做饭给人做饭去,直接抽身出离。我们学法过程中经常会落到这些二法的问题里。这个人见性还是没见性?这个善知识开悟没开悟?迷到相上去了,而忘失了最重要的事。你是谁?你在干嘛?没见性的人,就会一直迷在二法里,分别自心境界。六祖讲,《涅槃经》里说: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善根是生灭法,所以它是二法,它有常有无常可以分。而佛性是没有常与无常的。什么是常的善根,什么是无常的善根?佛陀恒修善法,祖师们会一直随缘修善,这是善法的常,常的善根。无常的善法是什么?众生的善根没有足够多的积累,处在不定的状态,修的话,善根会越积越深。如果不修,就会造业、轮回。这就是善根的无常性,也是无常的善法。有的人善根深厚,他时常熏修善法,能够生生世世带着善根,这是常。一阐提的善根就无常,他几乎没有善根,一点点善根都没有,他经历无量阿僧祇劫都很难成佛,他的善根就是无常的。虽然他的善根是无常的,但是他有佛性。如果你迷在善根的常与无常上,你就无法见到佛性。见不到佛性,你就无法觉悟,不能大自在。因为你会执着二法。而佛性非常非无常,是不二之法。佛性不因成佛而增加,不因成众生而减少。只有见到佛性,才能远离对二法的执迷。所以修行不要迷在善法的常与无常上,善法再常,也是无常的。只要还在二法上,常法也是无常的。对于佛性来讲,善根再深,也是虚幻相。观音菩萨虽然有善根,但实相中没有观世音。善星比丘是一阐提,没有善根,但是实相中没有善星比丘。只有见佛性,才能看到这些问题的实质。这段开示你听明白了,就能开悟,理上就通透了。听不明白,就多听,反复地闻思修。善根有常有无常,有断与不断。可是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佛性是恒常的,是不会断的,这个才是我们学法要领悟的核心。这才是重点和中心,名为不二。善根还有两种:一者善,二者不善。怎么善根还有善还有不善?当然了!无量劫修行的善根是善的善根,一阐提、造五逆罪、凡夫修的善根,就是不善的善根,但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什么叫“蕴之与界”?“蕴”是五蕴,“界”是十八界。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十八界是六根、六尘、六识,五蕴十八界全都是二法。“凡夫见二”凡夫着在了色、受、想、行、识、六根、六尘、六识上,他认为这些东西是实有的,这就是见二。以前我就不太理解“二法”的“二”,我以为二就是两个东西,其实错了。一切生灭的、有相的、有为的都叫二。能够相对的法就是二法。有色就有无色,有根就有尘,这都是二法。它是相对成立的。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智者不去分别色、受、想、行、识、六根、六尘、六识,他直接见性。离一切相,妄念不生,即名诸佛。离于二法,不执一切相,就是不二之性。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2023-03-30

六祖坛经第八讲上

六祖坛经讲记第八讲我经常提醒大家,把修行落实到生活的平常处,落实到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上,落实到穿衣吃饭、待人接物上,只有这样,你的修行功夫才提高得快,才能巩固。如果只是在坐禅听经的时候,在思惟佛义的时候,在远离人事物的时候做些功课,这个修行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在大众之中,或三五个人坐在一起聊天时,要懂得保持正念,要懂得倾听,要注意听他们说了什么。或者是你在发言的时候,自己带着觉知,心常在定,能清楚地去表述自己的想法,这些都是锻炼自己修行的好时机,要懂得把握。你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你要把你的问题、你的答案,表达得清晰、清楚,这就需要正念,需要智慧,需要觉知。比如说我坐在台上讲法,马上要开始了,怎样开场?开篇讲过之后,接下来要讲的重点是什么?这都需要觉知,需要正念,需要平时功夫的积累。修行一定要落实在生活的平常之处,平时行住坐卧心不安定,遇到事情又怎么能定得住呢?你别以为到斋堂服务,扫院子,甚至在那儿坐着就不能修行了。这些最平常、最容易被忽略的时刻,是最好的修行时刻。把修行融入到生活的细节处。不要轻视任何小的事情,不要错过你面对的任何一个人,那都是你的道场和修炼处。有人的地方,做事的时候,需要与对方交涉的时候,就是考验你修行的地方。你学再多的经论,你去过再多的寺院和道场,如果你不会在对境时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懂得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习气,不懂得在待人接物中善用其心,你实际上还不知道什么是修行。不论在哪儿,做什么,要时常提醒自己回到当下,从妄念中出离,从故事中出来,不要迷在问题里,回到正做的事情上来,专注地把握好当下。如果这一点不明白,你跑一百个道场、一千个道场也没有用,你把三藏十二部都学了,你把世间所有大善知识的开示全都看一遍也没有用。不懂得把佛法用出来,只是思惟分别自心境界,那是研究佛法,不是修行。只是熏修意识心而已,只是增加知见而已,只是数别人的宝贝,给别人喝彩了,自己半分钱都没有。修行并不是一件很累、很紧张的事情,不是,修行需要放松,但是要带着觉知,不能放纵和放逸。如果你觉得修行累了,是你修错了,用心用错了。着力即差,你用力过多,就会适得其反。如果用心用对了,你会很轻松适度,不会跑两边。其实你越是在修行的状态,会越放松,越安心,越不会累。累是因为你躁动,你不安,你没有安住,没有把学到的法用出来,或者用的不对。你抓取的习惯没有转变过来,总是想去抓六尘,不愿意安静地坐在那里。不愿意带着觉知放慢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放慢自己的脚步,放慢自己的语速,调整自己的呼吸,收摄自己的六根。你觉得那样累,你被自己的意识骗了。比如说道场里来了很多同修,有很多新的面孔,有的人会和他们聊天,询问各种各样的事情,总是向外看,总是去关注别人,忘了自己的修行。这个人说两句话,你耳朵就过去了,那个人说几句话,你又去捕捉它们的意思,自己还想参与,就忘了要守住自己的清净心。不会守心,就容易消耗,心很散乱。没有觉知和正念,就会不停地用识去分别、计较别人做的事情,甚至让自己烦恼重重。有功夫的人,就会保护自己。要么主动抽身,赶紧离开。要么保持冷静,不过度参与其中。人多的时候要注意收摄眼根,大家说话多的时候要注意收摄耳根,或者是你带着觉知去看、去听,自己要有一个警觉的心。当然,你不用永远保持这种状态,偶尔放松一下,跟大家聊聊天,这没问题,但不能迷于与别人在一起。自己一定要知道度,要知道收放自如。适当地使用六根,享受生活,这没有问题。但是一定要知道度,不能放逸。不管是在讲经的时候,还是在平时开示的时候,我会经常提醒大家活在当下,回到当下。提醒大家在生活中修,在早晨起来刷牙洗脸的时候,在走路的时候,在坐下的时候,在起来的时候,在端杯子的时候,在举起手臂,放下手臂,抬起脚,放下脚的时候修,在听到鸟声,感受到风的时候来修行,随时随地安住。我们继续来学习《六祖坛经》。慧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曹溪是六祖待的时间比较长的地方,所以后人一提到六祖,就用曹溪来代替。比如说“曹溪一滴”,“自从认得曹溪路”等,都指六祖和他的禅法。六祖到了曹溪那个地方,又被恶人寻逐,向他索要衣钵。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 到了四会这个地方,也即五祖前面告诉六祖的地方,六祖在那里避难于猎人队中。为什么要避难猎人队中?因为那里安全。一般人是不会想到六祖藏到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六祖在猎人队中待了十五年,经常给猎人开示佛法大要。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猎人经常让六祖守猎网,他看到有动物就私自放了。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在猎人队里生活,一定免不了吃肉。六祖到了吃饭的时候,把菜放在锅里,只吃肉边菜。有的人会想,为什么六祖不劝猎人改变职业,不要杀生呢?这是恒顺众生的智慧。六祖在猎人中是为了避难,而不是为了有意说法教化他们,偶尔讲些东西给他们听,但是不会有改变他们的心思,那样的话,非但起不了作用,还让自己无法在猎人队中待下去。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有人问他,为什么把菜放在锅中。他说:“我爱吃肉边菜。”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有一天,六祖心想,我避难的时间也差不多了,到了该弘法的时候,不能一直这样潜藏下去。虽然五祖大师曾经嘱咐他:“佛法难起,不宜速说”。但是时间也差不多了,该出来弘法了。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所以六祖就到了广州法性寺这里,正好赶上印宗法师讲解涅槃经。“涅槃经”就是《大般涅槃经》,佛临终时候说的一部经。因二僧论风幡义,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这是一段很有名的公案,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但其中的义理,恐怕未必有几个人真正知道。当时六祖来到法性寺,正好风吹得幡哗哗飘动。两个僧人就此事展开了争论。一个僧人说:“风动。”一个僧人说:“幡动。”两个人争论不已。六祖大师走到他们面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大家听到六祖这么一说,都非常惊讶。心想,确实是如此啊。我们看《坛经》的时候,都会觉得这句话好有智慧,但是它的智慧体现在哪里?它跟我们的修行和解脱有什么关系?我们可能并没有深入地去思惟、去领会。我们晚上看到天上有月亮,一会儿过来一片云,把月亮挡住了。一阵风过后又把云吹开了。这个时候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觉得像是云在动,又觉得像是月在动。《圆觉经》里有一句话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 好像是云在运动,又或者是月在运动;好像是船在动,又好像是岸在动。以常识来讲,应该是云动,月没有动,应该是舟行,岸没有行。但是,如果你正看风和幡,看云和月,看舟和岸时,并没有生心,或者,你正看着它们的时候,在想别的东西,你只是看着他们,没有生一个谁在动的心,那么,就没有什么在动。可见,动的并不是外境,而是心。外境的变化,是因心而有的。这里就讲到佛法的重点了: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我们看一棵树时,你只是看着“树”的形象,但没有做“树”想时,“树”是不存在的。只有当你分别“树”时,对“树”这个相生了心,给予了某个特殊的定义时,“树”才忽然出现。树是因人这个独特的个体用心分别出来的。外在并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树”。“树”的意象是非常模糊,甚至是不存在的。“风”和“幡”也是如此。人对它们起了分别心,心动了,有了概念,风和幡才会出现。所以六祖大师说:风也未动,幡也未动,仁者心动。一切万法本自不生,心取于相,诸法才生。外境没有任何东西在动,你的心在动,才会有外境动。六祖大师说仁者心动,并不是想告诉我们实相是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别被幻相所骗。什么是幻相?风动和幡动,这是幻相。不被幻相所骗,就是实相。怎么见实相?离开争论,不为幻相所骗,就能见实相。并不是说有一个实相可见。六祖这句话是为了解决他们二人的争论,并不是在阐述一个绝对正确的东西。有人不明白这一点,说心也没动,没有心。他们不知道佛法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提出绝对正确的东西。六祖这样讲,是想让两个人看到他们各自争论的东西是虚妄的,然后放下这种争论。我们看祖师说法,是想帮助我们从争论和幻相中解脱出来。如果你只是停留在寻求一种绝对正确的东西上,那么他们三个人所说的其实都是一样的。你会认为六祖说的也不对,又会和六祖争论起来。六祖是劝架的,听明白的人就走开了。听不明白的,还在那里思惟六祖的话也有问题。 比如说我要拿一只有很多爪子的小虫放在你们手上,有些女众一听我这样讲,心就开始动了,开始膈应了。我还没放虫子,她就开始膈应了。是虫子让你隔应的吗?不是。因为虫子还没放你手上。是你的心,你对虫子的想象,你心中早就构建起对虫子的种种讨厌让你难受的。虫子没在你那,你就开始膈应难受了,是不是你的心在动?所以,虫子没动,爪子也没动,也没有人挠你,也没有痒,是你心在动,心在痒痒。比如说牛、狗、马这些动物,对于不同的人来讲,它们是有不同的意义的。有的人看牛就是畜生,甚至鞭打它,甚至跟它一样愚痴,这个时候的牛其实是你内心愚痴的折射,其实是你正在做牛。但是有的人,牛对他来讲是一种悠闲自在,是一种解脱的状态,那牛对他来讲就是无情说法,就是法身,就是大白牛,就是解脱。外境本没有区别,所有的区别是从我们内心生出来的。外境是随着心的变化而变。你的心变了,外境的意义就变了。这个公案听懂了,可以悟道,知道怎么修行了。比如我们去坟地打坐,那个坟地只是一堆石头而已,就连石头其实也是概念,当你走到那里,自然地坐下的时候,你没生起任何心念的时候,坟不存在,石头不存在,骨头、阴气、鬼啊都不存在。也没有活人,也没有死人,唯有你当下一念不住的心。如果鬼来了,一定是你心里的鬼出来了。没有外在的物,一切都是从心想生。你正分别什么,你就做什么。关于风动幡动这段故事,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去分别外境,如果你看到外境有不对、有过失,是自己起心了。心若不起,万法无差。

2023-03-30

六祖坛经第七讲下

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这是五祖的传法偈。偈的大意是说:不管是凡夫,还是诸佛,都是来这个世间因缘和合示现化生,凡夫是依业力无明而来,诸佛转无明而为慈悲,来世间利益众生。这是从因缘果报的角度讲。从第一义上来说,并没有诸佛,亦无凡夫,也无人来世间示现受生。所以叫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这个偈子是一代祖师对另一代祖师的嘱咐,也有对后世学法之人的嘱托。五祖告诉六祖和后人,诸佛祖师会生生世世带着大爱和慈悲来世间,所以说有情来下种。圆满了这一世的修行,既成就了自己,也觉悟了众生。然后再次来到世间,如此循环往复,没有终止。所以叫因地果还生。我们从坛经的记载上看,五祖和六祖现实中就这一点因缘,从此以后五祖六祖就分开了。但是,他们之间在法脉上和精神上的联系,使他们永远师徒同心,同愿同德,都在竭力为众生服务。希望大家读到这个偈子的时候,也能忆念祖师弘阔的精神品质,继往开来,有所担当,为法忘躯。从五祖传法这件事上,我们也看到了古人重视的是心法的传递,并不特别在乎世俗的情谊。按理说,师徒之情也很重要,可是为了弘法,为了法脉的延续,六祖只能潜逃了。事情关乎禅宗的传承和未来,所以五祖只能简单扼要地把该讲的、该开示的都给六祖讲了。我们看六祖也好,达摩祖师也好,他们来到中国,屡遭磨难,被人追杀,自己要藏要躲,还被人下毒。大善知识、诸佛菩萨示现世间,真的非常不可思议,其实都是因为一颗慈悲心,看到众生受苦,不忍住在三昧解脱的境界里,频频来世间示现。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还有一种理解:“无情”是指无情众生,它们没有佛性种子,不能发菩提心,不能利益众生。所以从众生修道的角度,它们没有佛性,也不会来这个世间示现,更不能自觉觉他。有的人一直会执着无情众生有没有佛性这样的问题。首先,这个问题,是一个伪命题。众生是一个虚妄的概念,又哪里会有什么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的区别。所以,说无情众生有佛性,说无情众生无佛性,都是相对的。或者说,都不正确。但是,从世谛角度说,无情众生没有佛性,也不能修行,更不能觉悟和成佛。如果从第一义谛角度说,一切法无非佛性,草木瓦砾都可称为众生,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其实,若论实相,唯是一心,更无别法。但有一法,皆是假名施设。实相中没有有情与无情,没有众生与诸佛,没有一个实体生与灭,没有一个个体叫佛、叫六祖、叫五祖。没有谁来下种,没有谁来投胎,也没有人来示现。也没有人开悟,也没有人证道。一切没有生,也没有灭,也没有烦恼,也没有菩提,也没有生死,也没有涅槃。当然,如果没有法身世现,没有诸佛祖师为众生讲法,这些道理,也不会有人知道。众生世谛尚不明白,更何况第一义。所以说世谛、第一义谛又不能截然分开,第一义谛里包含着世谛,世谛又显现出第一义谛的作用。祖复曰: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五祖继续跟六祖讲,过去达摩大师来中国,当时人们都不信禅宗,不信宗门才是正法,所以用衣和钵来作这个法门的信物。因为衣与钵是从释迦牟尼佛传大迦叶,然后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有了这个信物,大家就会相信。这是从形式上传法,有这么一个衣钵来印证,证明他是得法之人。那传法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以心印心,皆令自悟自解,这是一个关键。祖师开示的,只能说是一种证明,真正得法,要靠自己去修,自己去悟,自己去解,自己去行。五祖继续说:自古以来佛佛惟传本体,祖师之间也都是密付本心。不管是谁,如果明白了佛法的根本,与实相相应了,就得法了。这是传法的根本和实质。衣和钵只是形式,而且会成为争端,会危及到你的生命。到你这代,就不要再向下传了。你快点离开,如果有人知道你得了衣钵,会加害于你。其实五祖早就知道,佛法从六祖这开始,会大行于世,下面会有很多得法的人。得法的人多了,衣钵想传也没法传了。真正的得法,是言下心领神会,抓住了最根本的东西。学人能识自本心,彻见本性,就是得法。得法跟穿什么衣服没关系,跟头发长头发短没关系,跟多大岁数也没关系,跟有没有文化,有没有钱都没有关系。跟你的悟性、善根有关系,跟你宿世的根基、宿世的修行有关系。这里指出了禅宗法门得法的标志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可以不通过语言,以心印心,心心相印。慧能启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慧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因为慧能不是当地人,他不知道要到什么地方去,到哪去躲。五祖说:“逢怀则止,遇会则藏”,将来在“怀”和“会”这样的地方可以居住,可以藏身。慧能在三更接受了五祖传给他的衣钵之后,说:“我是南中人,不知道山路,我怎么才能够离开江口?”五祖说:“你不用担心,我亲自送你。”祖相送直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慧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祖云:合是吾渡汝。慧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这一段是禅宗很有名的一件历史事件。我去过黄梅五祖寺,五祖寺里的墙壁上画着五祖送六祖渡江的图,当时我看到这副图的时候,瞬间就热泪盈眶了,种种感受一时涌向心头。好像血液之中涌动着无限的感情,对禅宗的热爱,对祖师的尊崇,对历代祖师传承佛法的赞叹,对佛菩萨无我精神的敬仰。真是百感交集。但就是没法言语的那种感动,因为自己喜欢禅宗,那时候虽然是去受戒,但已经开始弘扬禅宗了。联想到自己也身肩弘扬禅宗的责任,为此感到骄傲,受到祖师的激励,所以看到五祖送六祖渡江这个图,顿时热泪盈眶,也巧了,当时正好赶上去湖北章华寺受戒,途经五祖寺,在五祖寺待了几天。五祖直接把六祖送到了九江驿站,“驿”是码头。五祖让六祖上船,然后五祖来摇这个橹。慧能说:“请和尚坐,应该是弟子摇橹。”五祖说:“应该是我摇,我来渡你。”其实五祖这样说,也是想看看慧能怎么回答。慧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六祖用渡江来比喻度人,自度这样一个状态。六祖非常有智慧,他说:“迷时师度,悟了自度”。迷的时候,是师父度我。现在我已了悟生死大事,是我自度的时候,我来摇这个橹,不需要您再替我摇了。虽然同样是渡,渡江也好,渡自性的众生也好,名字虽一,用处不同。慧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六祖说自己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给我,就是晚上五祖给六祖讲金刚经又给他开示。现在我已经觉悟了,我已经自悟了,我应该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五祖说:是的,就是这样,应该自性自度。以后你要担当传承禅宗的大任,要好好弘法利生。你有这个能力和因缘。我们都知道,六祖下边出了很多大善知识,尤其有两员大将,一个是青原行思,一个是南岳怀让。这两位下面出了禅宗的五家法脉,禅宗到了五家法脉时,达到了鼎盛时期。所以有一花开五叶的说法,五祖想必也能够预料到这些,所以他说:“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一讲到类似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总会有人疑惑,总会有人问我:“师父,祖师是不是都有神通啊?他怎么知道自己还能活三年?”有没有神通不重要,能不能了解实相、解脱烦恼才重要。知道三年以后死了又有什么用?知道明天下不下雨,知道明天哪条高速公路上堵车,跟出生死有关吗?能解决你的烦恼吗?解决不了。像舍利弗、大迦叶能离地飞行,但还是声闻乘人。可是我们就爱迷在这些神通相上,一看到虹化呀、虹身啊,就觉得了不得,认为那是功夫,认定那才是开悟,才是成就。而实际上,那跟证悟,跟成就了无交涉。身上出火、身下出水,都没用。五祖说,等你离开三年,我就该离世了。五祖这样讲,实际上是说,禅宗的弘扬后面全靠你了,我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了。汝今好去,努力向南。所以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一直向南行,你将来弘法的地方在南方。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五祖六祖那个时代,禅宗才刚刚开始兴起,信众还不是很多。所以五祖讲,佛法难起,因缘还没有成熟,还要等机缘。其实,在任何时代,弘法都要讲因缘。因缘不成熟,你讲也没人听。说法弘法,要等众生因缘成熟。当然,这个期间,也是自己保任做功夫的大好时机。慧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六祖辞别五祖后,一直向南走,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到了大庾岭这个地方。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五祖送六祖离开之后,回到寺院,好几天不上堂说法。大众疑惑,问五祖:和尚身体病了吗?怎么好几天不讲法了呢?五祖说:病倒是没病,就是我的衣钵已经传给别人,向南去了。大众问:谁得了衣钵?祖曰:能者得之。大众于是知道是慧能得了五祖的衣钵。遂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慧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慥,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慧能。然后有好几百人来追六祖,想夺衣钵。其中带头的是一个叫陈慧明的四品将军,他的性格粗慥,又特别想得到这个衣钵,所以很快追到了六祖慧能。大家注意,这里用“极意参寻”,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慧明在五祖会下,是个特别努力修行的人,非常用功,想参究诸法实相。但是他不知道如何用功,以为追到衣钵,就能得法,就能开悟,所以他跑在第一个。这个细节也很有趣。有了这个求法心切的原因,才有后面慧明向六祖请法,开悟的事情。慧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当时陈慧明追到六祖了,六祖也不躲了,反正你追上我了,就把这个衣钵放石头上。自言自语地说:衣钵只是表信,让他拿吧!拿起它来有什么用?它表的是信,衣钵能拿起来,法拿得起来吗?其实是告诉大家:修行别追逐错了目标,得到这个没用的,这就是件衣服一个破碗而已。能隐草莽中。慧明至,提掇不动。说完,六祖就藏在了草丛之中。慧明到了,看见了衣钵,却拿不起来。为什么拿不起来?还里有比喻的意思。他提不起衣钵所含的信心和本质,他提不起这个法的分量。至于说现象,这个衣钵他到底提没提起,那不是重点,这里写的是他没拿动。我们要知道没拿动的真实意思,他没有得法,当然拿不动。佛经里也好,过去古人的法语里好多都是隐喻,比如说供灯、供花、绕塔都是比喻,须发自落也是比喻,“提掇不动”也是比喻。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慧明于是叫道: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提不动了,才说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慧能遂出,坐盘石上。慧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慧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早年我在承德讲法的时候,那个时候还经常上观禅直播,直播不讲法,只是带着大家静坐,一坐就四十五分钟。直播的时候就静坐,奔这一坐,也不说话,闭着眼睛打坐。很多人进直播间一看,这个人怎么坐着也不说法呢?就退出去了,他不明白,某些时候,坐禅是更深层次的讲法,比讲法更难,更对修行者有益。法师不一定要讲法,只是坐着,可以引导大家实修,摆脱对文字语言的执着。坐禅坐着,不是很正常很自然嘛,就是歇着,屏息诸缘,带着大家实修。讲法听法容易,老老实实静坐,跟着一块坐就很难了。这是大家的一个习气,就愿意看文字,愿意听音频,愿意听讲解,不愿意静坐,不愿意独处,不愿意训练觉知,总是依六尘,要么依色尘,要么依香尘,要么依味尘,要么依法尘,就不愿意无依。六祖一看慧明拿不动这个衣钵,他就出来,坐在了盘石上。慧明就顶礼六祖,说:“希望行者为我说法。”六祖那个时候还是行者,在寺院里还没有出家。慧明知道六祖已经得法了,所以向六祖请法。六祖说:“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其实就是让慧明坐下来,把心静下来。我们坐禅时,就是这种状态,屏息诸念,什么都不要去想。坐在那里静心而已。六祖说:“你心安静下来,我为你说法。”心静不下来,我说,你也听不懂,也不知道我讲的是什么。我们讲法之前总是让大家静坐了几分钟,其实也是这个目的。你心静下来,很多地方,才能听得懂。明良久。慧明坐在那儿坐了好一会儿,时间挺长。慧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阿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那样什么都未想时,你反观一下,哪个才是你慧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六祖引导慧明,一切法、一切概念未生时,心未动时,哪个是明上座真正的自己?这个只能引导学人去自悟自证,不能说破,因为无法说破。什么都不想时,回光反照,就知道什么是你的本来面目了。慧明言下大悟。慧明听六祖这么一讲,忽然就在那一瞬间大悟了。他按照六祖所教的,不再去想任何问题,忽然身心清净,与本性默契,悟的那一刹那,不待言说和知解。哦!原来这么简单!我没有生心的时候,我没有分别的时候,那就是本来面目。其实不思善,不思恶,反观一念未生时,可以悟道。其他很多时候,都可以悟道。只要心无所住,于法不生心,直用直行,都是悟道的时机。从耳根知、意根,从眼根、舌根、身根都可以悟道,只要你没住于分别,没进入思惟,直接用就是道。“不思善,不思恶”,是让你去默契和直行,不是让你去思惟一个“不思善,不思恶”。这个“不思善”,就是让你别思惟,你又去思惟了,当然你会迷惑。你会反问:“师父,我也不思善,不思恶了,怎么我就没有言下大悟呢?”你真的做到不思善、不思恶了吗?你没有,你的念头一直在动,一直在思惟。不思善,不思恶,本来就是让你直接从任何的想法中立刻出来,你又去想一个不思善不思恶了,当然不能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我们看慧明虽然言下大悟,但是他还是有疑惑。说明他这个大悟,也只是理悟,他的功夫远远不够。他明明刚才已经明白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就能默契自己的本来面目,那已经到家了。但是没过多久,识心的习气又起来了,他就离开了“不思善、不思恶”,意识心又开始找了,所以又迷了。他又问:除了刚才您给我开示的密语密意外,还有其他更重要、更究竟的密意吗?从慧明身上,我们就看到众生的习气是非常重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学祖师禅,要会祖师禅才算真正的开悟见性,知解思惟的佛性不是真正的开悟,因为你没有功夫,还会随念流转。明明刚才已经言下大悟了,但识心还想捕捉更多的东西,还想找更深的实相和真理。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通病。夹山善会禅师去见船子和尚也是这样。经过几番开示和敲打,夹山已经悟道了,但是临行前,他还是频频回头,以为船子和尚还有什么没告诉他。为了让夹山死心,船子和尚选择跳水自尽来打消他的疑惑。慧明心想,除了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就是我明上座本来面目,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东西我没有悟到。这一念一起,他又忘失“不思善、不思恶”了。他觉得自己领悟得还不够深,或者想听到六祖更多的开示,所以又问:“您能再多给我开示几句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密意?”这个就是修行人的习惯、习气,有些人,学了一辈子佛法,这一念心都不能发觉。既然不能发觉,就无法转掉这念心,不住这念心。明明刚才已经大悟了,没过多会儿,又被妄念带走了,又问问题。从慧明的表法来看,想真正开悟见性,那是难之又难。慧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六祖说:我再对你说什么,都不是密意了。我对你讲的,都是意识文字之法,不是你自悟自证之法。你如果反观,也即停下求觅的心,一切的密秘都一直在你自己那里。“返照”,是指你就别找了!歇下向外寻觅的心,狂心一歇,即是菩提。有些人不明白这里的“返照”,认为不向外求,就向内找。向外找,是错用心。内亦不可得。停止一切寻觅、驰求的心,那才是真正的“返照”。明曰:慧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慧明说:我在黄梅五祖那里,虽然精进修行,实际上并没有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今蒙您开示,我总算明白了,就好像喝水一样,冷暖自知,不必向别人描述。你看佛法多么微妙!那是自行境界,跟别人没关系。佛法多么微妙、美妙、奇妙,总不是我们平时知解和想象的样子。今行者即慧明师也。经过六祖几句简单扼要的开示,慧明这回才是真正的大悟。他才发现,以前在五祖那学了那么多年都没搞明白,现在听六祖几句开示,才识得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他特别感恩,就想拜慧能为师。慧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六祖说:你要是想拜师,吾和你都是五祖的弟子,我们就做师兄弟吧,你要善自护持。这也是六祖对五祖的一种恭敬,因为慧明是五祖的徒弟,如果慧明拜六祖为师,辈份就乱了。慧明若称慧能为师,就得称五祖为师爷了。所以六祖说:咱们“同师黄梅”,还是以师兄弟相待,要善自护持。明又问:慧明今后向甚处去?慧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慧明问:我今后去哪里?六祖说:逢袁则止,遇蒙则居。就是到了袁和蒙这样的地方,你就可以在那里居住了。慧明然后就辞别了六祖。

2023-03-30

六祖坛经第七讲上

六祖坛经讲记第七讲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的这五句话很有名,这是六祖大师亲证到的对自性的认识。古人、圣人、诸佛,还有觉悟的人,并不是说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实相,要看你怎么表达。相对于知解的境界,真正觉悟的人,他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是他自己的自证境界,不是听来或学来的。比如说我们很难说出苹果的味道,但是吃过的人他会不会说?他会说这个苹果是甜的,有一点点酸,还有点涩。或者说,这个苹果很酸,或者说太涩了。我们没办法确定这个人说苹果是甜的,到底是他听来的?还是他亲自尝的?但是亲自尝的人他知道。他会跟别人讲,这个苹果的味着如何,很甜,你尝一尝。佛经用文字记载的关于实相的开示都是佛的自证境界。可是对于学法之人,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他只是去学习这些理论,去分别文字,研究法理,这就错了。有的人还把佛和祖师的自证境界当成自己的境界,那就错的更离谱了。就比如说有人告诉你苹果的味道,说这个苹果很好吃,建议你自己去吃。然后你就会追着这个人问:“这个甜到底是有多甜,是像什么样的甜?”你开始想这个甜,空琢磨这个味道,其实只要拿起来尝一口就知道了。但是众生的习气就是爱思考,而不去实证。“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这几话跟我们有关系吗?说实话,没多大关系。若说有关系,就是有一天你也亲自悟到这一点,再看六祖的话,哇,确实是这样。但是有太多的人掉进对这几句话的解释中,那毫无意义。这几句话已经把自性和实相说得非常明白了,勿需多加解释。我们会发现,就算我们把佛和祖师的话理解得再透彻,仍旧解决不了我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只是知解实相,而没有按照佛和祖师提供的方法去实践。万法不离自性,一切不出一心。这是六祖大师证悟的境界。等将来有人悟道了,一看这些话,会发现确实是这样。这就是祖师留下来的法语对我们最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形容苹果的味道,他说出来的你未必理解,但是等有一天你尝到了,你回忆起他说的那话了,哦!确实是那个味道!这就是自证。如果只是因为有一个人亲证过,然后说出来,你听了就认为你也懂了,那是大错特错。可是我们自己看看身边学法的人,一遇到这五句话的时候就开始讲解,开始询问,师父,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您给我们讲讲吧。我也想讲解,但我只能从其他方面开示,因为我真讲不出来。读佛经或祖师的法语开示,最忌讳依文解义,但是很多人古文看不懂,连最基本的开示也看不明白。没办法,我不得不讲解。每个人对一句话的理解都不同,但是殊途同归,所有的真理都是引导我们解脱,而不是束缚。要我讲解这几句话,我就说这杯水很好喝,这杯水很干净,这杯水很漂亮,这么好的杯子盛的,这杯水太解渴了。这杯水虽然平淡无味,但其味无穷,解渴。清净,无味,其味无穷。何期水也,其味无穷,能生万味。我能形容这水,那我是因为亲自喝到这杯水了,知道它是白开水,没放任何东西,就是有点烫。要知道从讲解佛法,到直接用佛法,对大多数修行人来说,可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间。诸佛和祖师的法语,看上去不难理解,但那都是自证境界,自受用境界。如果我们沉迷于讲经说法和听经闻法,而不去用,不去行,就把自己关进了意识的囚牢。下午第一会之前,坐在院子里坐了一会儿,真是有种百鸟朝凤的感觉,四面八方全是鸟叫,各种各样的鸟。各种各样的声音,还有鸡鸭的叫声,非常好听,非常动听。我们现在还能听到。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五祖一听六祖这么讲,知道他已经彻见本性。然后对慧能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句话是考验所有修行人是否入门,是否会修行的一个标志。修行要识自本心。识自本心,才好修行。不识本心,再怎么做功夫,再怎么修行,也都是南辕北辙,煮沙成饭,皆不成就。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段话,被后人广泛应用。五祖明确提出了见性成佛的理论和见地:只要能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是调御丈夫,就是天人师,就是佛世尊。五祖说:只要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是佛,就是世尊。这个观点甚至和佛经里成佛的观点都不同。有些人会疑惑,那倒底怎样才是真正的成佛。佛经里所说的成佛,是成就报身佛,是成佛的方便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佛。只有禅宗祖师所说的见性成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佛。为什么见性成佛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佛?想成佛,先要了解真佛是什么?真佛并不是有为、有相的,而是无为无相,不生不灭,没有能所,没有实体的。报化非真佛,自性才是真佛。了解什么是真佛了,才知道什么是成佛。真佛非是修成,非是有为功用所能达成,非是有法,并没有一个实有的法叫佛,说自性是佛,也是方便说。自性是对“无有实法”、“无有定法”的形容,是对超越一切二法、非有非无、离一切相,不在言说的形空。觉悟到这一点,认识自性的特点,才叫成佛。觉悟到自性,与它默契,才能成佛。不认识自性真佛,或者说把真佛认错了,认报身化身佛为真佛,或者认为有一个法是佛,想成那样的佛,那永远成不了佛。因为你把成佛的概念搞错了,方向和目的错了,永远都无法成就。连释迦牟尼佛都不是真佛,你想成什么佛?所以说,见性成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佛。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明白和信受。这一点不明白,不信受,修行的方向就错了,就永远无法成就了。丈夫、天人师、佛,是佛的十号的简称,祖师说法简单直接,比如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到了祖师嘴里就成了阿耨菩提,他就敢这样用,别人就不敢这样用。“识自本心”,不是知解本心,是会用本心!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从来都没有间断过。我们举手投足、言语动静都不离自性,只不过,你不用一边用着自性,一边思惟分别自性,头上安头。学法之人都爱头上安头。用着用着,我们就会迷到妄想里边,迷到意识里头。如果说只是正常地使用意识,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执迷在名相、概念和故事中出不来,这就成了问题。因为无明和轮回就是这样运作的。正常使用意根,不是我们学法要解决的问题。当意识把我们带到疯狂、带到执着、带到无明的深坑里,带到轮回中,让我们受很多的苦,非常煎熬,那时,你要想办法出离了。这就是修行的目的,从念头的住着和轮回中出来。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你进入了思想意识里边出不来了。你不要小瞧一个念头。地狱就是小小的一个念头无限住着放大造就的。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对吧?因为一件小事,因为别人的一句话,陷进去了,怎么都出不来。我们经常被一件事情、被一个人的眼神,甚至一句话牢牢地锁住。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三更没有人的时候,五祖给六祖传了顿教法门后,又把衣钵给他。当时没有人知道五祖已经把衣钵和祖位传给了六祖,这么大的事就这么简单、秘密地进行了。五祖交代六祖:你为第六代祖师,要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把这个法门流布将来,不要让它断绝。弘法不仅仅是祖师的责任,每个佛子都要担当这个责任,因为佛法对我们有恩。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责任。我们学习禅宗,就是为了自觉觉他,自己受益了,得到了好处,要把这个智慧流布将来,利益身边的人。

2023-03-30

六祖坛经第六讲

六祖坛经讲记第六讲上节课我们学到六祖大师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实所有的物、法,都是我们头脑里的概念。“无一物”就是破一切概念,不再分别自心,没有进入意识和思惟,没有被妄念所骗的本来状态。被妄念所骗,进入头脑,十法界起。无量的名相、无量的概念、无量的事物都会随着这一念分别而起。心生则种种法生。“无一物”就是心休息下来,没有进入概念的世界。我们正坐在那的时候,听鸟叫、吹风,正那么时,无那么想,就是“本来无一物”。所以“本来无一物”既是一种见地,又是一种功夫,也是一种证悟。它是你临在做到的,是你亲见和亲证的境界。有时候我们对“见性”这个“见”不太明白,以为看到什么或想到什么或意识到什么就是“见”,其实不是。正好相反,是你没生想的时候,没去思惟的时候,是你舍识用根生活的时候,是正与么时而未作与么想的时候的一种觉悟。而这种觉悟又是刹那刹那不住,又不是断灭,既不是知,又不是无知,那才是“见”。这个“见”不是知解,是丝毫都不可住的。讲到六祖大师的这个偈子,我们也可以用尸弃佛的一个悟道偈来参考一下,尸弃佛的偈子是: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我们看七佛悟道的偈子和六祖大师的偈子,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造恶业也好,修善法也好,都是幻。为什么?因为根本就没有造恶业的人,没有造恶业的主体,也没有修善的人。神秀大师说:“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他迷在了一个主体上,有一个我来拂拭、我来修善、我来断恶。而六祖觉悟到没有一个修善造恶的主体,觉悟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没有什么能与所,也没有什么可修、可证、可觉、可了、可见、可断、可除。六祖悟到了根本,所以境界完全不一样。修行一旦悟到根本,就变得简单了。所谓的不简单是我们习惯性地又去修又去找,所以才会盲修瞎练。真正的修,只是保护,不让自己去妄见真如、妄断烦恼而已。永嘉大师云: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如果有个“真”可求可守,那还不是本来无一物,还是意识上边有住著;有个“妄”可除,又进入意识,进入虚妄的对治。正喝茶时没打妄想,就不会被水烫到。水很热,然后想着别的事情,心没有在当下,没有觉知,喝一下,烫着舌头了。正烫舌头的刹那,也没有什么真,也没有什么妄,也没有什么身,也没有什么心,也没有我与无我,也没有生死,也没有涅槃。悟性好的,忽然之间被烫一下,可能就开悟了;不会的,就住在了一个烫上面。我们二六时中所做的一切,直用直行,正恁么时,无不是“本来无一物。”唯独在你加了一个想时,多出了一个所想的“物”,不管那是什么,哪怕只是一个名相,一个概念,也是物。“把那个递给我。”很平常的一句话,默契了实相。“把那个给我拿过来。”这就是佛法。这些最不起眼的地方,都是开示学人悟道的。我和你一要,你一给我,完了。会了吗?有的人可能就有所领悟。我这一说,你从思惟和住著里一出来,直用本心,直了成佛。只是人们的习气太爱用头脑去思惟,出离头脑的功夫难以养成,用的时候难以成片而已。尸弃佛的偈子是:身如聚沫心如风。“聚沫”与“风”都是虚幻的一种比喻。“聚沫”就像泡沫一样,须臾就灭了;“风”也看不到,也没有形象。身和心都是无形无相的、幻化的,都是从无根的实性里幻化出来的。最后一句是:幻出无根无实性。这个“无根无实性”其实就是真如性,无性之性即是真性,无所有性、无自体性、无实性、不可得性、不可思议性,就是真性,就是本来无一物。从无根实性里幻出的身心幻相,但是众生不了此意,不知道这一点,执着了自心的幻相,以为真实,所以造业、修善、轮回。我们学习《坛经》,学习禅宗祖师的开示,就是为了明白一点:悟道才能修道。“悟道才能修道”是什么意思呢?你做一个事情,原因正确了,才能够有一个正确的结果。比如你坐火车去从A到B,你票得买对了才能到达B地。可是你方向买反了,或者是买到C地的票,花的钱甚至更多,你到达不了B地,你也上不了这趟车。上不了这辆车,你就到不了目的地。你见地悟得不清楚,修行方法就会有问题,差一点都不行。你觉得我就差一点,差一点就差得很多。毫厘有差,天地悬隔。现在也流传着很多关于禅宗的修行见地,有很多人都在讲解佛性、空性,说那个就是,当下就是,正说话的就是,这些见解统统是把学人向意识和知解中带,这样根本无法见性。有时候古人也说:“不离当处常湛然”,说“本来无一物”。这是让我们亲证当下,不是去知解当下。你得给人交代清楚“当下就是”是带引号的,别让他认那个就是,别让他住在“那个就是”里边。当下也好,不离当处常湛然也好,你要引导他去做这个事情,去活在当下,去做当下的事情。活于当下,而不是思惟当下,那才是佛法。你让他直接把佛性活出来、用出来,而不是让他在意识里认定某个东西、某个状态是佛性。一旦你给学人开示引导错了,让他去思维里想象、住著、知解、分析一个佛性,那叫认贼为子,你会迷在那里面,越迷越远。最初一念无明、轮回就是这样运作的。这就是“痴人唤作本来人。”把假的东西当成真的了。当你思惟佛性的刹那,你的佛性恰恰被蒙蔽了。你根本就听不到风声,听不到水声,你身边发生了什么你都不知道,你整个人处在短路的状态,你与整个世界隔离了,分离了,被你的意识和知解带到了一个荒漠。你迷到了一个黑窟窿里。所以悟道才会修道。当你真正悟道,其实修道已经结束了。后边所谓的修就是保护,别修错了。这趟车的车票买对了,上了车,你需要做的是什么?好好呆着就行。火车需要你开吗?火车的运行需要你使劲儿吗?不需要。你需要做的就是没到站别下去就行,你需要老老实实在那坐着,你不用使任何劲儿,让火车使劲就可以了。悟道的人不用使劲,只需要呆着,保任,不要染污。他让法性让佛性去起作用,他不用起作用。迷人任己,悟者任缘。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护自己不起作用,没有你用心的地方,你一用心,一起心,就与道相违背,你知道自己又犯错了,拉回来就可以了。可是你看不到,或者你做不到。因为你的习气太重,你总是起心,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做一些事情,修一些助道法。利用一些方法来转变自己的习气,这就是所谓的修行。觉知也好,牧牛也好,诵咒也好,打坐也好,慢慢把过去的习气转过来。如果你在没有悟道之前,你修的方法就相应,做的功夫就没有偏,悟道之后,功夫就很好做,修行就容易多了。像六祖没有悟道之前,他已经在做保护的功夫了,这都是宿世善根习惯导致的。你就知道累生累世修行的根基有多重要。有的人就算没开悟,就会做功夫。六祖见五祖之前,他的习气就很轻,他悟道之后,再继续做功夫,就很容易了。有些人,即便登上了这辆车,也不老实,总打妄想:什么时候到啊?在那里着急。你都登上车了,一切交给时节因缘,自己好好坐在车上享受旅途的风光,肯定会到的。念念都在结果里边,你老老实实坐着就行,歇着就行,这是个比喻。有些人刚明一点点道理,就总问我,师父,我这样修,大概几年才能成就?如果你总是这样问我,你总也修不成。师父,您看我这样做功夫对吗?一边做着牧牛的功夫,一边犯苗稼。总是歇不下来。就像刚坐上火车,就问乘务员:怎么还没到呢?首先你要确信你坐车坐对了,也就是你要保证你的见地是没有问题的,是默契于实相的,而不是与实相相违背的。然后就好好休息,做功夫呢,就是牧牛,就是不染万境。那后边自己就应该踏实了。即使是要花很长的时间,你也不会有疑惑。好,唠叨了这么多,我们看下面的经文。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六祖写完这个偈子之后,大家看了都很惊讶。这样的偈子一般人是写不出来的。大家就算没有悟道,看到这种描述,直觉上都会感受到不一样。因为平时看不到有人表达这样的见地,非常透彻,非常清新,非常绝妙。大家都惊讶,然后都赞叹说:奇哉!真是不可思议,不能以貌取人。他什么时候成了肉身菩萨。六祖是南蛮子,个子比较矮,长得又其貌不扬,说话也带着口音。就算在大众之中,也没人会注意到他。咱们道场的一些常住,第一眼看到他们的时候,也是把我吓坏了,长得什么样子都有。但时间久了,发现越看越耐看。所以真不能以貌取人。所以,一个人长得漂亮与否不重要,有智慧,心清静,没有烦恼,内心没有挂碍,没有纠结,这才是真正的美。你长得再漂亮,心里有烦恼也没有用。漂亮是给别人看的,跟你又没有关系。我估计六祖的相貌确实不怎么好,大家看不上他,他一写出这个偈子,都特别惊讶。“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也没看到他在寺院里边干什么呀,他也没住多久啊,他怎么成了肉身菩萨?他怎么修的?大家就惊讶不已。这个偈子是他写的吗?这个偈子写得真好。大家肯定是又惊讶,又赞叹,又疑惑。其实众人从直觉上就觉得这个偈子比神秀的境界要高。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五祖看到大家都惊怪,恐人陷害六祖,为了保护六祖,赶紧把偈子用鞋擦掉。五祖既然已经看到了六祖的见地,知道他得了法,目的就达到了。至于偈子留不留在墙壁上就不重要了,所以赶紧擦掉。怕有的人看到了起嫉妒心,伤害六祖。当时五祖会下有些人是为了争夺衣钵而来的,为了避免六祖成为大家的焦点,五祖把偈子擦掉,然后说:“也未见性。”现在有些不明法理的人,听五祖这么说,就认定了六祖这个偈子没见性。五祖这样讲的目的是一目了然、清清楚楚的,他是为了保护六祖不被人嫉妒,能够安全地把衣钵传给六祖,才这样讲的。但是有人认为,六祖的这个偈子是未见性。因为这是五祖说的!持这种见解的人是自己心迷。五祖在这里所说的,跟前面讲的“这獦獠,根性大利!着槽厂去。”是一个意思。虽然好像在呵斥他,其实是赞叹他。“别讲了,你赶紧干活去!”五祖是为了掩人耳目装出来才这样讲的,很严肃、义正言辞地讲:“也没有见性”,大家就相信了,“众以为然”。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第二天,五祖偷偷地来到碓坊去见六祖。“潜”字是表示偷偷的,不被人看到。五祖看到六祖把石头绑在腰上舂米,说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就应该这样。这句话是对六祖的又一次肯定。刚才第一座之前我还是有点累,胸口这里有点憋气,身体有点疲惫。但是我突然之间就赶紧提起精神来,不能老想自己身体不舒服,精神一提起来,“为法忘躯”的精神一起来,在那坐了一会就好多了、恢复了,再一讲法又充上电了,当时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没了。所以我们不能被自己身体的感觉欺骗,它都是无常的,就是因为你想事情想多了,头脑消耗多了,身体就疲惫,赶紧调整心态,让自己安住下来,就会好。五祖对六祖说道:“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就应该如此!”大家不要以为六祖在那儿舂米只是一个单纯的工作,那是一个最好的修行方法,一个磨练自己身心意志最好的方式。如果我们每天做事的时候都很专注、很认真,都能带着觉知去做,那你的修行会一日千里。只不过,这个时代大家过得都比较富裕,除了农民工,一般人干这种体力活的机会较少,就算在寺院,出坡劳动的机会也比较少,有时候会轮班自己做饭什么的,才有为大众服务的机会。有了这些机会,希望大家都能够珍惜,在劳动的时候,在为大众服务的时候,你是否专注,是否忘我,更能体现出你的修行。干活儿是最好的打坐。就看你会不会修了。扫地的时候,打扫卫生的时候,自己洗衣服的时候,包括散步的时候,干体力活的时候,都是对身体身心的锻炼,都可以练习觉知,都可以做牧牛的功夫。乃问曰:米熟也未?祖师之间的问话是很有智慧的,他会考你,会用那种言外之意,或者会用比喻来考你,看你有没有智慧,看你听得懂听不懂。慧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米熟也未?”五祖是问六祖,会不会修行?“米熟久矣!”就是早就会修行了。那“犹欠筛在”是什么?还差一点点。这里有请人印证的意思,也有还要做细微功夫的意思。这个还差一点点是什么?功夫还没有到家,还要继续做,深入地去做。筛米的时候,米上还会有一些稻米皮没筛干净,但是米早就成熟了,就剩下把所有的皮筛干净了。这并不是说他没有见性,也不是说他见得不清楚。只是功夫还没有做到家,还需要历练。因为做功夫需要时间,没有这么快的。为什么后来六祖又在猎人队里待了十五年?就是继续筛米上的那些细小的皮。米熟了,那只是第一步,后面还要做很长时间的保任功夫。因为那是众生无始劫来的习气,包括来到这个世间染上的一些习气,都需要靠保任来转移和消除。但是“米熟久矣!”根本的东西早就抓住了,自解做活计,早就会修行了,知道怎么修行,也见性了。“犹欠筛在”也有没经过印证的意思,印证是对修行程度、修行功夫的一种证明。如果功夫做对了,会得到祖师的印证,那这个功夫就会进展得更快,并不是代表他不会修行。永嘉大师也去六祖那儿印证过。其实永嘉去六祖之前已经开悟了,也明白自己的功夫和见地都没有问题,到六祖那里就是去对答案。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慧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五祖用手杖击了舂米用的石碓三下就走了,慧能明白,这是五祖暗示他要在今晚三更的时候去见五祖。到了三更的时候,五祖用袈裟围住,不让别人看到,给六祖开示金刚经中的法要。讲到“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地方,慧能言下大悟,他悟到万法都不离自性。有的人在这里有疑惑,既然六祖写偈子的时候,都已经开悟了,为什么这里又写“言下大悟”?这里的大悟是对前面开悟的印证和加深,是更加确凿和深入的领悟,所以是言下大悟。我们从前边六祖叙述的过程中就知道,六祖早就开悟了。这里所说,是五祖给他开示的时候,他又进一步地证明了自己的见解,证明了自己平时所做的功夫,“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他刚见五祖的时候就说过:“不离自性,即是福田。”这句话已经道出了这个意思。经过五祖给他开示,祖师师徒之间就以心印心了。五祖用袈裟遮着六祖给他讲《金刚经》,就是不让别人看到,这是为了保护六祖。六祖相貌平平,一个不知道从哪儿忽然间冒出来的人,比其他人来得都晚,也没在人前怎么出现后,然后五祖单独把他叫到屋里,又给他讲法,如果让其他人看到,先别说是不是传法,就只是这种近距离接触,也会有人嫉妒,就会生出种种是非来。所谓“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还是我们前面讲的那些,直接用我们的本性,不用思前考后,也不用去分析自性,也不用理解什么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直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前段时间我在朋友圈里也发过一些公案,考大家什么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家给了不同的答案,我对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开示,他问我的过程、给我答案的时候,我说你抬头看看头上的天是什么样子?“师父,我看过了。” “你再看看。”“我看了。”他还在等着我的答案,我告诉他,我已经告诉你答案了。现在大家知道这个意思了吗?当时根本就不知道,可能现在还是不知道。我说我已经告诉你了,他不知道我告诉他什么了。我们就是不知不觉地爱想什么是“应无所作而生其心”,就不知道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会直接把这句话用出来。看公案也好、看佛经也好,一看到某个开悟的人,就想人家去了,忘了自己和那个人一模一样。为什么人家会用,你不会用?你看二祖,人家礼拜了,得了达摩的骨髓。你干嘛去了?你为什么不礼拜?所以二祖是直接用,而你只会打妄想。你不会用,说明你住在了二祖用的这个东西上,忘了自己用的。好像现在大家都学会怎么用了,变成一个模式了,没关系。变成模式也有它的意义,我们天天这样练,最后就变成你的功夫了,一样的,不用害怕。就算你学了一个模式,你自己不能做到,但是其他人再骗你就骗不了你了。你用这个问题考他,什么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下就能把他考倒。你也可以问任何一个善知识什么是空性,他一张口给你讲空性,你就知道他还不会修行。有人问我什么是空性,我拿起一个空碗给他。他以为自己明白,然后说:“哦,空性就像空碗一样。”我只是拿空碗给你,并没有说空性就像空碗。我只拿空碗给你,完了,没有任何附加。所有的理解,都是你自己加上去的,画蛇添足而已。可是有些人就会给你讲解什么是空性,讲一大堆,最后把自己也讲进去了,讲迷糊了。因为意识和语言的最终结果就是自相矛盾,你讲不明白,佛也讲不明白。有太多的人讲“那个就是”、讲“在”、讲“当下”,那些都了无交涉,骗无知的学人。因为那都是二法,是意识里的事。你想把空性讲出来,你做不到。我问你什么是空性,你递我个空杯子就好了,递我一支笔也好。但是你做不到。因为你习惯用头脑去解释实相。你问别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第一义,他一给你讲,你就知道他错了。首先你能够知道他还在意识里转,那不是空性,那是死性,那是死样。只知道拿嘴讲空性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善知识,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世间这种人多如牛毛,密密麻麻!像稻子一样多,你问去吧,基本上全都在给你讲佛性,讲自性,讲空性。你问我什么是空性,我就拿一个东西给你。看上去很简单,可能要修三十年,或者更久才明白这个动作。他很难做到,拿不起来,二两的碗,像千斤的铁块儿一样重。过去看灯录里一句迦叶的“倒却门前刹竿著”,把我难倒了、难住了,我就想啊,把脑子都快想裂了,也没想出到底是什么意思来。还有央掘摩罗见妇人生娩的公案,把我难住了。这个公案是这样的:殃崛摩罗因持钵至一长者门,其家妇人正值产难。长者曰:瞿昙弟子,汝为至圣,当有何法能免产难?殃崛语长者曰:我乍入道,未知此法,待我回问世尊,却来相报。及返具事白佛。佛告殃崛:汝速去报言,我从贤圣法来,未曾杀生。殃崛奉佛语,疾往告之,其妇得闻,当时分娩。这个公案,我看了很久,都没明白。也就是说,那个妇人的孩子在我参公案的时候,变成了我肚子里的孩子。我活生生地成了一个难产的妇人。这个孩子在我肚子里生了好久都没生出来。后来明白了,这个孩子就生出来了,从我肚子里生出来了。原来男人也会生孩子,真的会生,你会了祖师禅就能生孩子,不是光女人可以生孩子,谁都可以生孩子,你得会生才能生。怎么生?不是找个人去生,而是你一个人生。你自己悟去,悟了就无所不能。不是找一个人生,你得自己生。自己生出来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生孩子。大家也可以参参这个公案,为什么殃掘摩罗讲了那样一句话,当时妇人就得分娩?会了这个公案,你就会生孩子了。

2023-03-30

六祖坛经第五讲下

慧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想,当时六祖这个偈子写上去之后,如果我们有天眼,就会看到三千大千世界的天人都会散花,会有天女散花,应该有天龙八部都跟着欢喜赞叹,人天欢喜。这个偈子可以说是千古名句,也可以说开启了禅宗在中国的气象。此一句偈子一出来,十方震动,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来赞叹。因为它直接开示了最上乘的修行见地和方法,非常直接,非常清楚。尤其还有神秀的偈子做为对比和衬托,就更能清晰地看到六祖偈子的高超之处。六祖这个偈子是针对神秀前边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写的。神秀认为修行不能够犯错,不能够起贪嗔痴,要时时修正自己,这样才能够得道。他的偈子里有一个能和所,有一个修和成。我们看六祖大师的偈子是一个什么境界?它开示了一个什么样的思想?这个思想和见地所相应的修行又是什么?“菩提本无树”。“菩提”是指实相、自性的假名,金刚经云:实无有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际上,你找不到一个实有的法叫“菩提”,菩提尚不实,更何况修行的主体。这里的“树”是指修行的主体,本来没有这个树,没有修道的这个人。这里六祖明确地讲到了二无我中的“人无我”。这个“树”是指人身。“明镜亦非台”。“明镜”也是实相、自性的意思,自性也没有什么心。这里讲到“法无我”。台是心的意思。性尚不可得,更何况心。既然实相里既没有身,又没有心,又哪有什么尘埃与拂拭呢?身心都没了,能所没了,我与我所没了,那还有什么?什么都没有。所以说叫“本来无一物。”一切法都是从我、我所出来,有我才有法,有心才有法。如果悟到身心俱幻,身心本无,身心是从意识妄想所生的,理上就通了,能写出这样的偈子,一定是六祖自己悟到的。我记得以前也经常看到经典里这些关于身是幻、心是幻的开示,但是看不懂。后来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突然之间在看到阿难这个名字的时候,就知道了,哦!阿难并不是一个人,而只是一个名字,一个符号,一个概念,并没有阿难这个人。这个是我自己在修行之路上对实相了解的一个最大的突破。以前不知道,没人跟我讲过,我从来没有听任何人跟我讲过:阿难是个名字,没有阿难这个人。书里可能有这方面的开示,但是从来没有看懂过。当我看到阿难这个词,突然有一天知道这是个名字,没有阿难这个人的时候,我心里特别欢喜。阿难是个名字,释迦牟尼佛也是个名字,我也是个名字,身是名字,心是名字,全都是名字,万法都是名字。所谓名字,是指它仅仅是个概念和假名,并不真实存在。六祖也不是真的,以前一直认为有六祖这个人。不是真的就是身心俱空。这样一深入思惟,我也是幻,心也是空,万法皆空。这时才了解心经所讲的“诸法空相”。再看维摩诘经,维摩诘经又叫净名经,就知道净名的意思了。既然连我都不真实了,那从我这思想意识里生出的一切都不真实,这就是“本来无一物”。没有什么所谓的贪嗔痴,所谓的尘埃,所谓的染污。这一切都是心意识投射的念头。起心才有染污,动念就是尘埃,生心即犯戒,动念就是贪嗔痴,若不起心,无法可得。在我明白“这个阿难只是个名字,没有阿难这个人”之前还有一个经历,有人对我进行语言上的打击和批评,不停地指责我,骂我,否定我,我心里很难过,特别烦恼。那些声音在我头脑里萦绕了一个星期。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想到那些声音就只是一些声音而已,并没有实质,没有任何意义。所有的意义是我强加上去的。根本就没有发出那些声音的人,全都是我住着在那些声音的符号上,我相信了那些声音代表的意义,而实相是,那些声音不具任何实义,除非我赋予它们意义。那些声音早就过去了,消失在虚空中,但是我却一直执着,所以才会有不安和痛苦。当时我好几天都是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愿意做,非常难过。忽然我就想到,骂我的那个人根本就没在我面前,我为什么要恐惧?那只是一些声音而已,那些话语里所有的形容、所有的表述,只要你不去演绎,不去住著,不生心,它就伤害不了你。你自己也是一个符号,一个念头而已,本来也没有真实的你被伤害。当我明白这一点,我一下子就从那些伤害性的话语解脱出来了。那时我非常开心,因为我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的,没有任何东西是真的。如果没有前边多年的修行和因缘的积累,那可能我会几个月、几年、甚至一辈子都生活在这些话的阴影里,会出不来的。因为是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人对你的评价,对你的呵斥、否定。如果你执着自己,你就会掉进去,完全出不来。这就是众生对身心的执着,对自我的执着。所以才会造成痛苦和伤害,造成生死和轮回。就是我们太执着自己了,执着有自己,身是真的,心是真的,思想是真的,知见是真的,我所是真的,全都当真了。在你把自己当真的基础上,再怎么修行都是错误的。好比如说你去水中捞月,水中有个月亮的影子,你去捞月,你捞得出来月亮吗?捞不出来。我们的身心是幻,它不是断灭无,但它确实又不是真的,它就像月亮的影子一样,没有真实的月亮,只是个影子,你捞不到真月亮的。月亮在天上,水里的那个月亮你是捞不出来的。用幻身和幻心修道,亦复如是,怎么修都毫无意义。除非你了解这一点,放弃所有的修行,妄心一歇,歇即菩提。不悟身心俱幻,穷劫修道,不得解脱。这就是神秀大师没有见性的原因,他不得入门,是因为没有悟到身心俱幻。以有我之心修行,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而六祖大师就看到了问题的关键,他看到了实相,他知道水中的月亮是幻影,他不会像猴子一样去捞月。修行人不觉悟,就是把一切假的当真了。就像猴子去捞月一样,他以为自己是真的,以为修行的目标是真的,以为那个月亮是真的。就像一只渴鹿去追阳焰一样,它不知道那不是水,它只是看上去像水,它不停地追逐不存在的幻影,最后渴死;就像猫在外面去抓鱼缸里的鱼一样,它不知道那个鱼在鱼缸里面,从外面根本抓不到;就像一只狗看到电视屏幕里的骨头一样,它拼命地去啃这个骨头,它不知道那个骨头只是影子;就像一个三岁小孩看到自己的影子,被吓得一直躲这个影子,吓得又哭又恐惧,他不知道那是一个影子,而且是自己的影子,他以为是一个怪物在追自己。我们平时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一切都是自心的影像,并不是真正的自己。只有当你知道那是假的,一切都是假的,你才会发现真相。没有什么真相,知道一切都是假的,那是唯一的真相。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六祖大师写这偈子的时候已经见性了,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见地,正是因为他清楚地见到了本性,他才能表达得这么清楚。“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是真妄都不立,一切都不真实。并不是断灭空。你立的一切,他都能给你破掉。他知道万法都是从意识生,从心想生,从分别有,因人而有。因为有人,才立了这些名相、概念。可是有的人没有真正理解这个偈子,认为这个偈子是偏空、还不究竟。这是他自己没有真正见性,所以才会讲这个偈子没见性、偏空。非要说偏空,就变成了争论,佛都没法讲法了。如果有人说这个偈子还没有见性,那是他自己迷糊。说本来无一物不究竟,空中还要现妙有,这毫无意义。佛说空法,就是为了破有,破众生的执着和因此产生的烦恼。你现在又说还要现妙有,就变成了意识和争论,而不是为了解决众生的问题。是你自己不明白佛法的真正意义。六祖大师这个偈子里的“本来无一物”,是对治众生的执着。他并不是断灭,他是对治众生的执着,他并没有跟你论有论无,他论的是实际的修行,它对治的是你的烦恼。能解决问题的就是佛法。如果你没有任何问题,佛法也就可以扔掉。但是有的人不明白这一点,他一定要立一个究竟的、真实的东西。这就是知解佛性带来的迷误。你因为错误的见解、错误的修行会生无量的苦,六祖大师给你指出来,你那样修不对,所以才会说“本来无一物”。当你破掉了对虚妄的执着,佛法已经结束了,那已经就是实相,就是真理了。如果你再立一个真,那和执着虚妄没什么区别。六祖大师并没有立一个真,也没有执着一个“本来无一物”,他并没有立有无,他这句话表达的是修行,是真正的修行。你别在错误的、虚幻的对象上做功夫就行了,六祖并没有立一个实相和真实让我们去执迷,他只是讲你执着在有上,我帮你指出来。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再讲什么妙有,那是迷人自乱其心。佛性和实相本来就是无一物,金刚经云:实无少法可得,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里的无一物,是无真实存在的实有的物,并非断灭。但有些人就跑到意识里去知解六祖的话,自己迷到有无上去了。自古以来多少人对这个偈子展开了评论,全都了无交涉,他们不知道六祖大师这个偈子真正的作用、真正的意义。古人云:若有一法不空,摩诃衍不能胜出。永嘉大师云: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这些话跟“本来无一物”是一个意思。如果没有祖师禅,佛法就失去了最本质的东西。就像一个人没有心脏一样,就像树没有了根一样,就像房子没有地基一样。祖师禅,真正的离于文字、离于意识,这才是解脱的根本。因为众生太执着于语言文字、太执着于意识思惟了,我们的意根用得最熟,佛法对治的就是你的执着。你在哪里生出最大的执着,祖师就在哪里下手帮你破除这个执着。佛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而不是把你带入问题的,希望大家要切记切记,不要去跟别人争论第一义谛,争论有无、色空。那都是迷人所为。修行是把你从问题里带出来,而不是把你带入问题,不是让你创造问题,是让你直接看到没有问题。如果你悟到了本来无一物,就不再需要勤拂拭。只需要真正悟到“本来无一物”,没有尘埃可染,没有真如可修,就可以休息身心,放下一切修行。保任这个,不迷失,就叫“修行”。而这个“修行”跟时时勤拂拭是两个意义。你对实相的了解越清楚,你越能够默契,越能做对功夫。所谓做对功夫就是不在错误的对象上去做功夫,不会去住著。永嘉大师说: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也是这个意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一切关于菩提,关于佛性,都是诸佛不得已设立的概念,都是虚妄的,是从心想生,从意识生。一切烦恼也是如此。你不用去刻意对治,别住在所谓的贪嗔痴上。如果我们没有真正悟到这个实相,就会做一些虚妄的功夫。其实绝大多数人,甚至修行很久的人都避免不了“勤拂拭”这样一个过程。我们一开始学佛都是先信净土,再念佛,再去受戒,再去精进、坐禅、诵经、持咒、磕头做回向,包括供养,修六度万行,其实这些都是在有我的基础上在做“勤拂拭”的功夫。直到有一天我们忽然悟道,发现身心俱幻,你才知道原来都是错用功夫。你才会明白六祖大师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到底是什么意思。

2023-03-30

108 篇文章

上一页 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