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第十二讲上
发表时间:2023-04-01
浏览量:2628
六祖坛经第十二讲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内外不住”,这个“内”其实主要是从法上,从我们求法,思维法,执着于法,从这个角度讲是内。“外”是指人事物,一切的外境。总结起来就是不住于念。“内外不住”,不住于世间法、出世间法,不住于一切法的观念、概念,不住于知见,其实就是不住于念。念是指执念和知见,不管你是法执,还是我执,还是世间执,都不能住,一住就覆盖了真如本性,就迷了。
学法的人多住于内,也即思维空、观空、思维实相,住著于对自性的理解,总是去想自性,去思维、分别自性,这是“内”。“外”就是六尘,对于我们来讲,就是世间的快乐,我所。既不执着能,又不执着所,这是内外不住。
“去来自由”,直用直行,常应诸根用,而不生用想。指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做什么事要果断,要自在,不要拖泥带水,不要老是住在过去心里,不要纠结是非对错。什么事情发生了就过去了,赶紧放空。一切不忆,什么都不留。
体现在修行功夫上就是转身,时常能够转身,能够转念,这叫“去来自由”。念住在一个境上,出不来,思前虑后,就不得自由。老想着一件事情,不能及时抽身、不能迅速出离,就不自由。所以“去来自由”是指不住于念,不住于执念。
“能除执心”,看到我执与法执的虚妄,不住于这念执心。执心即我执,也包括法执。我法二执不再生起,即是能除执心。对什么产生执着了,较真了,看破它,放下它,不再住着,即是能除执心。
“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如果你能够随时不住于念,于理于事都通达无碍,行出来这个自由来,就是在受持般若经。这本身就是在实践经典,与受持《金刚经》没有区别。甚至不需要诵《金刚经》。能做到于一切法不住,才是真正的受持《金刚经》。所以经典都是自己本有的,你得行出来,行出来才是你的,不然你只是读文字而已,读别人的经典。《金刚经》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你也有属于自己的一本《金刚经》,你要把它行出来。能行出来,才是真正的受持般若经。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
这些经典文字都是因人而设置的,都是方便说,是一种引导,最后我们还要从文字中出来,去实践它,实证它,受用它。经典文字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它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需要这样的开示,有的人需要那样的开示。语言文字都是善巧方便,非是定论。不能执着文字。
因智慧性,方能建立。
这些文字是从哪出来的?是从释迦牟尼佛那里来的吗?世俗谛是从佛那里宣讲的。但从实相来说,一切的文字不是从某个人那里来的,释迦牟尼佛也只是个相,是个幻影。文字是从智慧性出来的,从本性起用的,从法身不可思议的作用来的。智慧性是释迦牟尼佛、六祖独有的吗?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而且都一模一样。只是你没有用出来,没有开发出来。为什么没有用出来?被烦恼尘劳障碍了,被自己一时的无明给掩盖住了。就比如说家家都有一亩土地,有的人收了庄稼,有的人没有收。收了的是因为他去种地了,你也有地,你也能种长庄稼,但是你懒,你不去种,种子也都发到你家里了,工具也都发给你了,你就是不去种。大家起跑线都是一样的,工具都是一样的,因缘条件都一样。只是你不勤劳,你不去耕种,你不修行,你没有开发出你本性的智慧来。这些文字经典,不管是谁说的,其实你都能说,而且你每天都在说,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一切众生语言皆是佛语,皆是狮子吼,皆入如来法性海中,皆是佛说,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过去有一位祖师,他到街上买东西,听到有一个送葬的人唱歌,他听到其中一句歌词,就开悟了。其实那个送葬的人唱的那句歌词并不是有意要让谁开悟的,也跟佛法没关系,里边也没讲什么实相不实相的。唱的人无心,但是听者一听就开悟了。所以从广义上讲,一个人无心讲的,每天日用的语言,都是佛法。不仅人的语言是佛法,动物的叫声,昆虫的声音,风声雨声,都是佛法。只是你会不会听,会不会悟。一切经典文字都是因智慧性方能建立,智慧性我们人人都有,我们人人都能说自己的佛经,都能够讲出经典来,都会说法。
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
因为有了人,才有所谓的法,才有所谓的概念。万法本不自有,是因为有了人,发明了语言文字,施设了各种名相概念,才有了所谓的佛法。假设这个世间没有人,只有一些动物植物,牛、羊、马,它们不认识字,也不会创造文字,也就没有所谓的佛、佛经、法,连这些词都没有。词、文字、语言是圣人方便世人生活和修行巧妙设立的。所谓文字,它是逐渐产生的,不是一有人类就有文字的。它是到了一定的时期,到了一定因缘,世间有智慧的人发明了文字,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便。所以文字都不是真实的,它是因人而建立的,也会变化,随着时代和人类自身的演变而变化。文字只会对人的思想意识起一个暂时的作用,它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没有世人,也就没有所谓的万法和文字,包括书籍、名相、概念,什么男女、是非、对错、高、矮、大、小,这些全都没有了。所以万法是从人而兴。
经书和文字是因人而说的,它是相对的,它不是绝对的,它并不是实相、不是真理。
人只是法性显现的一个狭小的相,一个极其微小的作用。在这个相里边建立理论,建立文字,建立得再完好,建立得再究竟,它也是管中窥豹。那只是站在人的角度,看到的一个相对的真理。所以说,即便是释迦牟尼佛、证悟者,他用语言文字形容出来的也不是真理,除了他亲证的实相。讲说出来的,只是对治众生烦恼和无明的方便之说。因为众生有病,所以需要佛法的药,一旦烦恼病消除了,就不需要这个药了。经典文字、法就没有意义了。
佛法只是针对众生的幻病而施设的幻药。我们因为有烦恼才需要学佛法,当你发现烦恼本空的时候,就不需要再执着法和经典文字了。
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
人中有愚有智。愚是指小根基的人,迷于本性的人称为愚人。智是指大根基的人,觉悟了本性的人称为智者。人虽有愚智之别,但这些区别都是虚幻的,是暂时的,不定的。人可以通过修行从愚变智,也有可能因为造业从智到愚。
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愚痴与智慧也是相对的,暂时的。没有遇到善知识给他开示,没有遇到好的因缘,机缘没到,所以他一时迷了。一旦遇到因缘,时机因缘到了,愚人向智人问法,智者为愚人开示,使他心开意解,显发出自己本有的智慧,愚人就与智者无别。
就好比如一个学校里有老师和学生,老师为学生讲课,学生听懂了,也可以当老师。愚人智人也是这样。迷的时候见有迷与悟,悟的时候就没有迷与悟的差别了,也没有愚与智的差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这一句点出了禅宗修行的特点,就是顿悟顿修。它是要悟的,它不是修的,悟道了就会修道,就能得道。“不悟,即佛是众生”,你没有见性,没有开悟的时候,你本来是佛,本性是佛,本来面目、本来的身份是佛,但是你不知道,那你就枉做众生。
我们打一个比喻,比如说有一个人他本来是王子,他是王室的成员,是要继承王位的王子。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来到了国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多年都做一个平常百姓。有一天他碰到了自己国家里的人。那个人是王室里的人。他看到王子,就告诉他说:“你本来是王子,怎么在外边流浪?还做穷人,还做苦力。”他不太相信。然后这个人又讲了很多事情,他恢复了记忆,知道自己的本来身份是王子,然后就回国做他的王子去了。其实众生的真实身份是佛,个个是佛,只不过忘记了自己是佛这个本来面目,忘记了自己是佛的身份。这叫不悟即佛是众生。
这里说的“众生”并不是特指某个人,而是指佛性迷的状态,是佛性作众生这样的状态,也即迷失本性的状态。“佛”也不是特指某个人,是指佛性觉的状态。佛,这个词在经典里很多地方其实都是指佛性,但我们有时候就会把“佛”当成一个人或当成一种身份。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不悟佛性,那么佛性就枉做众生,就做众生用了。也就是本来是王子的,就做平民了。
“一念悟时,众生是佛”。等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的时候,众生就是佛了,原来自己的真实身份是佛,众生性即是佛性,这是一念悟时。
你只知道这个理:一念不悟,佛即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即佛。我们还是会迷,所以不仅要明理,还要实修,把领悟的道理变成一种功夫,随时能用出来,随时能处在“一念悟时,众生即佛。”我们都知道《六祖坛经》里像这样的话有很多,一念迷即是众生,一念觉即是佛。大家也都知道开悟见性就能成佛,可是只知道悟了即成佛。但是怎么就叫悟?怎么叫不悟呢?如何去悟?如何成佛?
其实我每天都会跟大家反复讲。什么是不悟?进入头脑,住著于念头,就是不悟;什么是悟?一念从意识、妄念、执着、住著里出来,就是悟。在头脑里做活计就是不悟;直接生活,然后没有住著,这就是悟。听到鸟声就是悟;在脑子里边想来想去,想是想非,就是不悟。手拿杯子的瞬间,感到到杯子的温度了,这就是悟;摸杯子的时候脑子里想别的,水怎么送到嘴边的都不知道,就是不悟;坐在那里,一切都扑面而来,就是悟;坐在户外,鸟叫了半天都没听到,就是不悟。
但是我们想一想,悟与不悟是确定的吗?悟与不悟会住,会停留吗?有那么一个固定的状态叫悟或不悟吗?没有,都是分别出来的,都是幻化的!悟和不悟都不住,都没办法住。当你知解悟时,你住在了一个幻悟上。当你知解悟时,你迷了。当你不住于知解时,悟尚不可得,何况于迷?所以,究竟来说,你根本找不到一个悟的点,你也找不到一个不悟的点。不悟也是假的,悟也是假的,你明白这个了,就接近于悟了。我们还是摸摸杯子吧,抬个头也行,得学会随时出来,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跳出来,就悟了。小鹅虽然长大了,但是它能出来。有人把坑儿挖好了,但我们可以不跳进去。其实世间人生活在一起,大家都做一件事情,就是互相给对方挖坑,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就是互相给对方挖坑。有智慧的不奔里掉,或者掉进去就赶紧出来,没智慧的就拼命地挖、拼命地掉。
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我们的重点不是知解这两句话的意思,而是要知道怎么去做,才能与这两句话相应。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修行只是刚迈开一小步。怎么去实现悟?怎么去避免不悟?这才是修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