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气连枝,万法为你

    同气连枝,万法为你折服才能让你飞得更高。低下头来,才能更显尊贵。凡事不尽其极,留一分余地给因缘,方能有变化的妙处。得到一切而被困其中,不如失去一切而迎来超脱。无我的智慧体现在在很多时候都能及时转身和让步,而在另外一些时候,又能当仁不让,敢于承担。物质和财富是用来解放我们的灵魂,而不是束缚它们。钱财如果能作为修道和悟道的工具,它不必被扬弃。当外在环境能够真正愉悦心灵,那时的外境,一定是从你内在折射出去的。在任何的一种关系中都能看清自我、提升自我,同时也能滋养对方。不管那是以快乐还是痛苦的方式。当一个人不再骄傲时,他一定是觉悟到了自我的狭隘与偏执。随时看到自我的执着,从那里退下来,便是修行,而且是最强有力的修行。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同而不愿意被否定。能够认同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接受别人的否定,则是深厚的修为。在人际关系中修炼一天,远远超过在山林里修炼一年。在烦恼泥中历炼,远远超过在无为中住着。佛在众生中成,道在卑下中行。能自度者虽得解脱,被解脱缚。能利他者,生死无碍,无缚无脱。虚空无尽,众生无尽,佛性无尽,诸佛愿力无尽,十二因缘无尽,解脱智慧无尽,故法性施为无尽,菩提心无尽,菩萨行无尽,佛法无尽,大悲无尽。不要轻易逃避你遇到的一切,它一定是带着启发和觉悟来与你相逢。心外无法,唯心无境,你我同枝,你我同源,彼此灌溉,非润外田。谢谢你来到我身边,让我看到自己的匮乏和自负。谢谢你来到我身边,让我看到自己的可爱和圆满。像爱抚原谅自己一样去对待别人吧。你并不在自己身上,而在另外一个人身上。你在一切万物身上,故名法身。另外一个人才是你,这是一个秘密。去爱你之外的一切,那才是真正的爱自己。

    2022-02-02

  • 自性法身佛的指引

    自性法身佛的指引找到你自己的节奏,跟随你内在的指引,发现你自己的心灵定律:无定论的规律,训练属于你自己的行动力。摒除所有善知识的固定教导,摆脱所有固有模式和观念的束缚,找到你内在的灵活性。那才是佛法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你自己这尊真佛的自证佛法。只有经过你自己一次次验证的经验,才是真正的经验,对你才有效。只有通过你的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才是属于你的智慧和见地。佛法的本质并不是在意识中证明对错与合理性,而是通过身心的经验去把握那些仅仅属于自己离苦得乐的真实智慧。那样的智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的工作并不是教你做什么,也不是把你打造成什么样子。而是来到这里的人,与你同住同行,互为镜像,彼此启迪,互相勉励。借助双方所呈现的不同面貌,来发现属于你自己的独特性,展现你内在的心性,自然而放松地呈现你自己喜欢的样子。和你一起欣赏、认同并相信自己作为存在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让你完全地接纳并喜欢上你自己。自古以来,宗门和教下的本质区别是,教下所教导的是学习外在佛陀的品质和精神,为觉悟自己做种种准备,佛陀把这样的教法称作方便法,又叫言说法。而宗门是启发学人觉悟自己,成为自己,开发自心中的智慧和一切属于你自己的品质。那些品质的样貌,可能与佛陀呈现的完全不同。这样的法门,超出了我们平常的想象,没有任何定法。佛陀把这样的教法叫做自证法,又叫做如实法。历代祖师启发学人所用的方法,都是把学人向外驰求的心叫回到自己,所有的修行都指向学人自己,而不是关注外境或他人。外境与他人,不过是我们自心的分别和折射,并不实有。佛说,唯心无境。又说,但了自心,即无境界。修行者,一切圣者所教的文字和理论,不过是末。他们指引你去看到真实的自己,那才是圣人所要告诉我们的本怀。面对和觉悟真实的自己并不容易。因为它需要我们打破固有的知见和根深蒂固的想法。解构以前吸收的各种成见,粉碎许多的观念,直用我们的本性,听从内在的声音。那声音有时会把我们引到所有人都反对的地方。但即便这样,你还是会受其指引。因为你不希望自己永远迷惑、受苦、无明及不自由。你渴望自在和安宁,那就跟随自己的心的脚步吧。你可能会以为犯了错,而且一次次地犯错。但那都是过程。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指引,你的心从来不会犯错。你的每一步,都是自性法身佛最完美的指引。这一点,只有你自己可以见证。   

    2022-01-22

  • 有你陪伴,人间值得

    有你陪伴,人间值得我能做的不多,只是陪在你身边。我需要的不多,也只是在走廊里踱步,在摇椅上打鼾,蹲下来看着开了又谢的三角梅。陪着你,不就是陪着天空、云朵、那条散了无数次步的小路吗?阴雨过后的晴天,我会望着天空出神。连连的阴雨天,我会撑着伞坐在溪边看雨滴落在溪水上。下雾的时候,我穿梭在竹林和杂草丛中,只为了看到野雁腾地从林中飞走。有你在,这一切都像钻石一样弥足珍贵。一阵阵的春风也会在冬天吹来,如果你的心里早就植入了春天。一声声的鸟鸣也会成为天籁,如果你的心里早就写满了音符。你遇到谁,它早就在你心里画成。就连一只毛茸茸的小狗,也早就在你的心里筑了窝。你的生活一定是诗情画意,如果你的心里写满了诗。你陪伴谁,那是旷劫以前就决定的事。你陪着我,这是早就命中注定的事。就像花在坛中,水在杯子里,房子在院子里。树叶摇曳,灯笼舞摆。你之所至,飞花流彩。陪伴,如字刻在牌匾上。如风刮在雨里。如火被烟围绕。苔藓长在石头缝里,你长在我心里。鹅浮在水面上,你徜徉在我怀里。陪伴,弥漫在天地间。我和你,在大地上耕种,稻田为我们施粉抹黛。草与虫,在泥土里跳舞,风为它们伴奏长鸣。路与脚,在星辰间铺展,心为它们建造驿站休息。衣服挂在衣架上,蜘蛛网结在老屋的墙角,书一页连着一页。谁能把这一切分开?河水拍打着岸。你手里拿着糖果。我喝着黄酒。谁能把这一切剥离?上午陪着下午。黄昏陪着夜晚。西红柿陪着黄瓜。所有的筷子都被孩子们抓走。最后一双筷子从孩子们的手指间滑过。留了下来。陪着筷笼子。读维摩,诵涅槃。持神咒,背祖谱。生活就像午后的太阳,无声而温暖。修行就像流水的车间,有序而无喧。我陪着你度日。你陪着我跨年。我在走廊里踱步。我在紫藤花下行禅。我在屋檐下打坐。不过是想与你相遇。不过是想与你相伴。只要与你相遇一次,就永远相遇。只要有你陪伴,就值得再来人间。

    2022-01-22

  • 生命之花,永不凋零

    生命之花,永不凋零我曾经对很多人说过,生命没有实质的意义。但是有人误解此意,认为生命虚无,一切无常,万法如幻,堕于空见,便不再认真努力生活,放任自流,得过且过,懒惰颓废,每天混日子。既不好好工作,也不关心别人,自私自利,眼中只有自己。修行也不认真,做事三心二意。萎靡不振,像一堆腐肉,与死人无异。整个人看上去没有一点点生机和乐趣。一旦对实相的认识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整个人的状态出现偏差。所以佛说,诸恶业中,邪见恶业最重。我所说的生命无意义,那只是从某个角度上说,从世人贪着虚妄的五欲六尘这个侧面来说。我们被贪嗔痴蒙蔽,执着虚妄的自我,为这个不实的生命体,受尽苦恼和折磨,而不求觉悟。我说,那样的生命没有意义。我说,一切诸法中,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个体。而并非说,一切法中没有真实。若从另一个角度,从生命的实相,从真实的角度,生命有着非凡的意义。生命的本质并不是无常,而是常乐我净。生命有着无穷的意义,那意义就是生命并不会消亡,生命会以不可心议的形式永恒存在。如果生命与死亡相对,那就不是真实的生命。真实的生命中,没有死亡,没有结束,没有发生。生命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那意义就是觉悟,解脱,自在。生命的意义是奉献,平和,理解,尊重。生命的意义是慈悲喜舍,是谦卑、柔和、忍耐、真诚。生命有着太多的意义等待我们去发现,去觉悟。生命的意义是智慧方便,自觉觉他,寂静安乐。生命并不是一个幻相,它生生不息,从未间断。生命并不是一个个体,它是不可限量的生命整体,没有任何生命可以分开。就像水无法和波分开,就像光无法和灯分开。生命里从来就没有衰老和死亡。变化与衰老,那只是无明的眼睛所看到的。生命灿烂的星河在变化中常青而不断地更新。生命在个体中可以觉醒,从而使一滴水汇入海洋。生命并不是躺平、怠惰、无为,而是强健有力地进取和激荡。虽然进取,而无进取者。虽然激荡,而无有任何主角。那些只看到生命无常而看不到恒常的人,会渐渐地失去活着的动力,会堕于无为深坑,会停止发现生活的乐趣,会满足于寂静和自我的解脱,会厌世而追求有余的涅槃,而无法触碰到更广博的生命的真相。那些痴迷于空见的人,入于无为正位,不复进取诸佛阿耨菩提。犹如高原之地,不生莲华。低卑湿地,乃生莲花。生命有着太多的美好和意义,认识生命的主体,活出生命的灵动。不要被生命表面的无常和诸苦所骗。认识生命真实的意义,不要被它虚幻的外在所遮蔽。从无常、苦、无我、不净的狭隘见解中走出,实证诸佛常乐我净的永恒之道,看到自己这朵生命之花,永不凋零。

    2022-01-22

  • 解除痛苦,是佛法的唯一意义

    解除痛苦,那是佛法的唯一意义在你紧张的地方松开,解脱发生了。在你偏执的地方放手,回到中道上来,那便是解脱。在你争执的地方谦让,解脱出现了。在你激进的地方缓和下来,你不再痛苦。在你僵持的地方转个身,你可能会开悟。在你坚持的地方退一步,快要痛苦窒息的你可能立刻复活。解脱需要的理论很少,它是一种灵活的智慧。开悟几乎不需要技巧,它听从内在的指引。它甚至是一种自发的力量。它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它悄悄地神秘地运作,用我们永远捕捉不到理解不了的方式。任何理论都可以被打破,当它无法解决你的烦恼,或者给你带来烦恼的时候。只是我们经常被从外在吸收的观念和想法干扰,不知所从,犹豫纠结。只是我们内在的自己经常跟自己打架,被一些知见怂恿,被一些观念分裂。我们太爱听从理论,而忘了内心真实的感受。我们经常被理论肢解身心。我们经常被观念误导,忘记了本性。而有时,我们又疯狂地跟随内心的想法,全然没有节制,而忘记了跟随内心,那同样是一种理论。错误地理解它,同样会把我们带入险境。我们总是很难把握中道。因为我们内心有太多的所求。我们有太多的依赖。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所需要的不过是一种平衡。你把所有的佛法都学遍了,不过是为了去除执着。如果你在一切事上都无执着,你可以越过一切佛法,直接做佛。如果你学遍了一切教法,内心却还有贪嗔痴,那你所学的又有何意义?如果你对所有人都真诚、宽容、善意,你什么都不用学。这些内在的品质,才是一个解脱者所需要的。如果你安静、少欲、坚忍,你不用坐禅读经。你只需要绽放你自己,那才是真正的佛法。如果你能经常把自己从空虚的幻想中叫回当下,那胜过学一切法,做一切的功课。所有佛法里的功课和方法,不过是为了让你出离妄念。如果妄念不再迷惑你,那才是真正的成就。如果你能经常从任何的执迷和痛苦中退出,那是你内在的佛陀说法。解决自己的烦恼,才是真正的佛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解除痛苦,那才是佛陀教法的真正用意。如果你的修行没有达到这个目的,你需要重新申请你的修行。修行是最现实的事,是解决当下的事,它是一种调整,而不是一个定论。调整你的心,你的想法,观念,直到你在这调整中获得均衡、平静、安乐。 

    2022-01-11

  • 死后去哪

    死后去哪儿师父好。我们死后去哪里?觉悟的人临终之后又去哪里?答:迷时有我们,有死有死后,有来去,有去哪里。觉悟的人觉悟到没有人,没有自己,没有他人,没有众生,没有佛,没有生死,没有临终,没有来去,没有去哪里。一念有我之心生起,即无明生,即是生灭,即有我们,有死后,有去哪里。即是轮回,即是投胎,如是之有,皆因一念妄想。一念不生时,穿衣吃饭,行住坐卧,做一切事,任运自如,直用直行,不生我想他想,不生佛想众生想,不生生想死想,不生来去想,不生去哪里想,即是诸佛觉者去处。诸佛觉者实无去处,以妄想不生,分别不起,说明大般涅槃。不但诸佛觉者无生死,无去处,常处大涅槃。你我一切众生皆无生死,无去处,皆常在涅槃。若有所去,即是妄想。去处者,识心住处,虚妄不实。经云: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涅槃经云:诸佛住无住处。又说,佛不般涅槃。何以故?佛尚不可得,如何取涅槃?是故迷时迷一念,觉亦觉一念。一念迷,即是众生。一念觉,即是佛。一念住,即识海泛。一念不住,即智海生。一念心生分别,即诸法现。一念心不生,即法界寂。法界者,因心而有,但有其名,实无法界也。法界尚无,生灭何有?修行者,居一切时,但于第一念上妄想不生。第一念妄想不生者,非生非不生,生亦不住,是真修行。若流于后念,念念妄想不停,即被念缚,法界相起,一切诸法生,故有我人生灭去来,迷背实理。实理者,即是真实。真实者不可思议,离一切相,一切意想言说不可到。若有所到,皆识心计度,实无所到。告诉修行者:欲知死后所去,当觉无死亦无后。欲知死后所去,但知此是一念妄想。欲知死后所去,今冬梅花开甚早。欲知诸佛所住之处,把手问虚空。欲知六祖去处,识得自己是真六祖,自知六祖去处。欲知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所住之处,当知妄心歇处,即是西方。不必临终更求西方。临终求西方者,不到真西方。欲知诸佛大涅槃处,手拿筷子夹菜之时,不住不着,不生法相,即是无上大涅槃处。欲知死后去处,合掌问木头。

    2022-01-11

  • 以心印心,恰到好处

    以心印心,恰到好处所谓佛性者,即是中道,中道者即是度,度即是分寸。分寸者,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不高不低,不卑不亢,真挚而含蓄,热烈而温存,自爱而爱他。万法不可独立存在,所谓抱阴而负阳,究其实质,唯一空性而已,故觉悟之心,于一切法,皆不可执,不可着,不可住。何以故?诸法了无实性故,空无自性故。如是觉者,则行中道。行中道者,于一切法不定生解,不可坚持。所以在待人接物中,悟中道者能把握好分寸。分寸者,与人与物,保持适当的距离。过近容易破碎,过远流于冷漠。过近则起执迷,过远则偏于无情。过近,会把人性的特点放大为缺点,过远,则变得僵硬、冷漠,同于无情。佛是有情而不迷,觉而不住,知而不慢。慢者,过也。过犹不及。有了这样的分寸和度,人与人会默契,人与物会和谐。有了这样的分寸,友谊会长存,陪伴会久远。有了这样的分寸,狭隘会变得宽阔,自私会变得无我。有了这样的距离和度,私情会转化为大慈,我执会变成法爱。有了适度,万物的特点和韵味得以彰显。有了这样的距离,人和人之间可以放松地交流,没有了控制与紧张。有了适当的空间,人性的美得以变化和舒展,你和我可以心照不宣。有了分寸与度,你的视角逐渐打开,你的心性渐渐提升。人人可以为人人。人与万物本来就是不即不离。心与法从来不一而不异。若是一,一则不说是一,因二而言一。若是二,二则不可独立存在,二法俱无真实,究竟是一。所以释尊拈花,迦叶微笑,心心相印,默契而已。历代祖师,以心印心,以心传法,不假言说。所以我与你,你与他,他与她,她与它,不可分裂,不可远离,不可断灭。从来都是如梦与梦,似幻依幻,即真是真,即妄无妄。中道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诸法也。诸法也,即众生心。众生心者,即分非分,合无所合,妙不可言,无尽无边。

    2022-01-03

  • 新年祝福,共沐心光

    新年祝福,共沐心光愿我新的一年里看见每一个人都带着笑容。愿我新的一年里扬弃过去的恶习:贪婪、对抗、紧张、嗔怒、傲慢、呆滞。愿我新的一年里心真真地装进更多的耐心、专注和理解。愿我新的一年里捐除厌恶、悔恨与冷漠。愿在新的一年里,这扇心门更加的敞开,拥有更多的真实。愿我新的一年里内在的世界万象更新。愿我新的一年里对你、对他都像对自己一样柔情似水。愿在新的一年里,我能把所有人都当成自己的女儿或父母。愿这一天成为无数个新的开始中的又一个,让它带着我们遇到更新更好的自己。新年是一个信号,一个提醒。它是自己对自己的督促和唤醒。它提醒我,过去的已过去,不可留恋执迷,深陷其中;现在的正划过,应当珍惜今天,未来的是从当下延伸,从今天开始,呵护好自己的每一念心,也照顾好身边的人。未来还没来,但我们有的是机会,有无限的可能。把握好现在,营造好今天,就会有美好的未来。新年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创造的一个童话,一个激励,一个慰问。是你自己给自己创造的一个阶梯,一个鼓舞。借由它,让我们勇敢地迈出脚步,为自己的生命创造一间殷实的殿堂。谁不喜欢新年?谁不愿意更新自己?旧有的美好需要守护和保留,心的温馨和新的美好更需要我们开启和创造。愿这一天你能打破旧有的观念和牢笼。愿这一天,你能洗尽铅华,展露本真。愿这一天,你能脱落烦恼,唯剩贞实。愿这一天,你的羽翼丰满,独立坚强。愿这一天你我约定,共发菩提心,携手同行,自利利他。愿这一天,你的眼睛清澈,诸苦渐息。愿这一天,让我看到你的笑容从内心涌到脸颊。愿这一天,你的内心收获更多的安宁、宽容、善解人意。愿你能从过去的泥潭中走出,看到真实的自己从来都圣洁无暇。愿真实的你从这一天诞生。愿这一天和未来的每一天,你能守护这新生的婴儿。愿我在这新年的清晨里,送去这甜蜜的祝福,融化你那苦涩的冰海。愿你在这如婴儿般的日子里,用赤子的爱融化世界。新年新年,那是你一直的召唤。新年新年,祝你过好心的日子。让我在这新年的第一天,把最深的问候捎到你的心头。愿在这个清晨,我们相遇。让我们促膝而坐,共沐心光。

    2022-01-03

  • 三种渐次修行方便

    三种渐次修行方便《楞严经》里边讲到,众生无始劫以来生死的习气、无明妄想颠倒的习气,主要有三种原因:一个叫助因,一个叫正性,一个叫现业。那这三种因怎么去克服去对治?佛讲了一个三种渐次的修行方便。一是不能食五辛。为什么不能食五辛?佛讲了一切众生都是因为食物而有性命,所以这五辛是性命、生死的一个助因。这个五辛味道重,你越喜欢吃这个东西,就增加了你对生死、对自己生命的执着,所以它是一个助因。第一要除其助因,就是要断五辛,必须断五辛。我们在道场长住的肯定是不能吃不辛的,来参学来修行的同修,以后你在家也不能再吃五辛了。前面所讲的那都是一时的方便,说什么素食是心里的素啊,那都是方便引导你。现在你修行到了一定程度了,就必须得断这五辛。这是第一,断其助因,也就是断五辛。第二,刳其正性。“刳”就是割掉的意思,彻底斩断。那“正性”是指什么?这里的正性,是指生死的正性,轮回的正因。是指淫欲和杀生。《楞严经》里讲到“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又讲杀生负命,一报还一报,永在轮回,不得出离。我们怎么来断这个淫欲的习气?有很多方便:一是在道场修行,远离六尘;二是我们不要看那些跟色情有关的东西,包括激发你感情的那些东西,都要尽量少看;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做功课!有淫欲习气的、淫欲心重的,你要多诵楞严咒,必须大量地读诵,你这个心一起来的时候,要用楞严咒来对治它。这个“正性”里面一个是淫欲,还有一个就是杀生。杀生包括了吃肉,不杀生就包含着不能吃肉。我们以后如果想修行有大的提高,这一世你想解脱生死,不把修行拖延到下一世再说,那你必须断肉、戒杀,还有远离淫欲。淫欲是本性本能里的习气,它很难断,那我们就用种种的方便来断除。首先生活要有规律,饮食有度,不吃晕肉,不饮酒,不放逸。难断也要断除。这是你修行的课题。必须断这个淫欲,淫欲心不除,尘不可出,是不可能出离生死轮回的,三界众生,贪欲为本。淫欲是生死之根,是最难拔除的根。我们就是借这个淫欲来这个世间的。这是刳其正性。第三,违其现业。这个“现业”是指什么呢?是指六根攀援六尘、追逐六尘的习气,这个习气根深蒂固。我们每天在道场通过什么来远离对六尘的这种贪着呢?就是通过做功课。我刚才发的那几段开示都是围绕着做功课来讲的。也就是说要么你做功课,要么你一定是攀援六尘。我们做功课的形式有很多,有定课,还有一种灵活的课,就是觉知的训练,在生活里进行实修。也就是说有狭义的和广义的功课。狭义的做功课就是诵经、打坐、持咒、经行、立禅,这些是狭义的;广义的就是带着觉知去做简单的事情,你知道、你很清楚你做的事情并不是贪着六尘、执着五欲,能善护六根,不犯律仪。在生活里修行看上去简单,其实非常难。这是在你做好了定课的基础上再去做简单的事情,这时候染污得就少了。这三条,是让众生无始以来轮回生死、不能解脱的三个因,我们通过三种渐次的修行方便来转变这个因、真正地出离生死:一个就是除其助因,二是刳其正性,三是违其现业。这三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很多学法之人不注重实修,对断除五辛和肉食,还有断除淫欲不引起重视,或者因为完全做不到,就任由自己熏染这些习气,放弃了这方面的修行,这是大家的通病。大家在道场相对来讲会有实修的优势,就是比在家有很多的优势:一是做功课的时间多;二是有道场的加持,有师父的鞭策、督促;三是(主要是)很多的外缘割断了,很多很多的世缘远离了。你不要觉得我在道场每天也吃吃喝喝,有时也会玩儿,做功课也不是太多,就觉得和家里差不多。即便是这样,也比你在世间有更多的保护。在道场常修,你已经断了很多很多的外缘、很多很多的染污。至少你起心动念不会再想我去挣钱啊,我去娱乐啊,我去旅游啊,我去喝酒啊,我去打牌啊……这些粗的妄想和兴趣全都没了。在道场吃的、喝的都很清淡,生活简单,有规律,所以我们首先从饮食上面来断这个因,断生死的因、断淫欲的因。饮食是生死的增上缘,淫欲是生死的本因。怎么断淫呢?再重复一遍,先从饮食上改变习惯,饮食清淡,饮食要少、要适量,尤其味道要淡。你看我们道场每天饮食比家里清炎很多,基本上还挺好,我看大家喝的菜粥都挺好。饮食一清淡,你整个人的状态就越来越清净。很多的欲望啊、妄想啊,包括你的感情都会淡,淡很多。你要知道感情是从哪来的?感情都是从食物来的。转变习气,也就是断除这三种生死因缘,主要就是靠做功课!功课做够了,你可以在道场休息、放松、调节,你自己有个度。你对实相领悟得越透彻、你的见地越透彻,这个度自己就越能把握。就是平时自己散乱的时候,赶紧去坐禅,赶紧歇下这个识心,一歇下来立刻就清净了。你觉得你状态好的时候,你可以放松放松,在道场做做游戏啊,这些都没问题。主要是饮食,还有这个戒律,修行到后面持戒是越来越严,你一染六尘就破戒了,而不是说杀盗淫妄那些才是破戒。一染就等于破戒了。但是因为我们都是有很重的习气,所以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才需要坚持不停地、反反复复地做功课。做功课一定不能断!道场的定课你要尽量做,除非你身体病了或者是特别地难过,你请假休息,否则你要坚持跟着做功课。没有定课,放香的时候,你自己也要把你的基本功课做一下,自己得有个数,每个人修行都是自己的事儿。当师父的不可能所有人都照顾到了,所有人都盯着。只是我看到了,觉得你好像在玩,我说一句,我也不可能一直盯着你。所以修行要靠大家自觉,自己调整、调节。我们在道场共修,道场就像一个金刚罩,是一个保护伞,大家能在这边修行,能一直坚持着做功课,远离五欲六尘,这机会是非常难得的,要有很大的福报才能在道场修行,这是良性循环。即便你将来离开这里,你在这边呆一段时间,养成一种习惯,你回家也能做功课。好多来过道场的人回家都在坚持做功课,都一直在群里边报数。下面是关于楞严经里修行渐次方便的原文和几篇文字解说。一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楞严经》楞严经所说第三修行渐次者,即修行者不染六尘。不染六尘,须勤做功课。做功课者,或诵经,或持咒,或坐禅,或经行,或拜忏,或听经闻法,或书写经典,或为人讲说。或带着觉知做事,心不外逸,不逐妄缘。因人而异,无定不一。末世众生无明业力习气重,自制力低,若无功课约束守护,能于一切事中心不外驰,不逐六尘者,万中少一。是知,初入实修者,若一时不做功课,即攀缘六尘。若一天不做功课,即一天放逸六根,熏染无始以来无明妄习,造种种业。若做功课,即远外缘,渐渐安住,心不依物,而得清净。二各位同修,大家反观自己,一天之中,即便诵经坐禅时,仍妄念纷飞,躁动难耐,更何况不做功课时,能安心者,难上加难。做功课时,即得远离六尘境界的熏染。不做功课时,要么看手机,要么吃零食,要么与人闲言碎语,要么到处闲逛,要么昏沉睡觉,要么懒散无所事事。总之,不诵经坐禅做功课还能正念觉知,不逐六尘者,少之又少。楞严经云,因六根放逸,而受十交报,堕落地狱饿鬼畜牲三途。诸位根据自己的实修情况,每日坚持实修,勤做功课,善护六根,于诸佛殷勤教导,当善思念之。三楞严经的那段经文的大意是指,如果要转无始以来的生死习气,断除无始无明,应当渐次修行三种方便。第一,不食五辛,第二远离淫欲和杀生,第三,不染六尘。现在还在食五辛、食肉、杀生、习淫、贪染六尘境界的同修要注意了,要发愿改变自己无始以来颠倒乱想的习气,先从改变自己上面的生活习惯,如实修行佛法,渐次增进道力开始。莫道宗门不论淫欲杀生,只论见性。此是祖师过来人语,与你何关?若能一切俱舍,有大解脱力,出生死如开门相似,自无争辩。四如果你追逐六尘,你永远无法满足那念无明,识里空无所有,唯有虚妄与轮回。除非你立刻停下来,休息识心,止息妄想,坐禅诵经,或一物不为,转变识心攀缘的习气,否则你就会一直在六识里轮回与迷失,无法自拔。什么是轮回?无法出离六识,即是轮回,无别有轮回。不能转变识的习气,被识束缚,不得解脱,即是轮回。

    2022-01-03

  • 众生心中的佛只是一个妄念

    众生心中的佛只是一个妄念请教师父:平时结缘的有些法宝(用坏的),还有带有佛字的背包,以及平时学习佛法笔记,该怎样如法处理?感恩!答: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处理,你会带着这个疑惑吃饭、睡觉、做事,甚至死去吗?你终究要放下的。如果你放不下,你会烦恼,你会担心,而这担心与烦恼来自无明,它不是必须和一定的。佛法真正的意义就在这里,去除本来就不存在的无明和烦恼。但是,如果你不了解实相,这个无明和烦恼就会经常困扰你,比如你现在的问题和经常在你心里升起的这个顾虑和担忧:你认为如果不处理好这些物品,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如意。而事实是,除了你现在自己妄想生出来的不如意,你因这个困惑而给自己带来的难过,你不会有任何的不如意发生。佛只是众生心中的一个妄念,它的本质并没有任何意义。所有关于“佛”的意义,都是无明众生妄想出来的。而“佛”的真实意义全然不是我们所想。当我们摒除了所有关于“佛”的妄想,那才是“佛”的真实含意——它没有任何固定的意义。也就是说,任何的不如意,不会因为你怎么处理一个佛像、一本佛经或任何一件东西产生,而是因为你对这些虚妄事物的执着,因为你不了解实相。不论你怎么处理那些东西,如果你的心里还存有好与不好,你心里还有对“佛”的迷信,对“佛”的误解,对“佛”的妄见,你都不可能安心。怎样才是最好的呢?没有最好的处理方法,除非你放下这个问题,除非你破除关于“佛”的种种知见。如果你以任何一种你以为好的方式处理了,这时别人提出了另一种说法,与你认为的不同,你又会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你又会把这件事提起,放到你的心上,开始疑惑、折磨自己。虽然它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但你会觉得不舒服。你会觉得你先前处理的方式不太好,你又会生起同样的问题和烦恼:既然有人说那样处理不好,怎么才是最好的呢?可见,你所有的烦恼和疑惑其实并不来自于如何处理佛经、带佛字的背包与佛法笔记,而是来自你的知见,来自你对虚妄事物的执着,来自你的无明。你所说的这一切,都和桌椅板凳没有任何区别。所有的区别和重要性,是你的分别心所致,是你从外在吸收的知见所致。它们本身只是地水火风虚妄和合,究其实性,空洞无物,无法可得。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也没有任何东西值得去执着和分别对待,除非我想让自己烦恼。不管是佛经、还是与佛法有关的一切,还是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只是一种工具。作为觉悟的工具,佛法只是提醒我们去除执着。如果我们对这些工具产生执着,佛法就失去了意义。不仅失去了意义,还会让我们产生更多的无明和执着。所以,连佛法,连与佛有关的一切概念,也要放下。放下它,是唯一的解脱之道。放下对“佛”、“佛像”、“佛法”概念的执着,不要在心中植入任何可贵、重要、神圣的概念。当你拆除了心里的那些包括“佛”的妄念和知见,那些东西将变得就像风一样消失。这才是“佛法”的真实意义。直接把那些东西扔掉,或像保有任何旧衣物、旧物品一样,把它们放在箱子里,存放起来。如果将来需要它们,就再找出它们,继续使用。如果不再需要,就像忘记你曾经放起来的任何东西,忘记它们。当你不再执着它们,无论你怎样对待它们,它们都不再给你带来困惑和烦恼。古人云:一切病中,佛病最难医。何以故?佛法本来是药,非是实有,为对治众生幻病而方便施设。众生无病,若执幻药,本来无病,因药成病。故佛药不可执持,不可乱服,不可无病而服。众生以服佛药而医治烦恼,不可复执佛药。若执佛药,此药亦能杀人。修行之人,不可于“佛”之一字,生于执着或畏惧。赵州禅师说: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何以故?佛者,但有其名,实无其法。达摩祖师说:三世诸佛,皆是众生妄想。故不可着于“佛”相。佛不是佛,莫作佛解。若作佛解,此人不知佛。佛是自心做,非心外有佛。心无实体,不可捉持,故不可着心。若着于心,同于着佛,亦不识佛。若悟自心是佛,即自不执。若有所执,即是着相,不得见真佛。

    2022-01-03

1541 篇文章

上一页 12

...

46474849505152

...

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