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空之心

    天空之心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独特的。    一切都是那么平常。    即使是一群狮子在猎杀一头大象,那里都没有丝毫血腥。    血腥是人类编造的故事,那不是事实。    就算是人住到了树上,那里没有一点点奇怪。    奇怪的是人不能接纳现实。    哪怕是发生海啸、地震,星球的坍塌、陨灭,和树叶落在地上没什么两样。    在一切的发生那里除了寂静,什么都没有。一旦有什么,那是人编造上去的。就算是“寂静”,仍是人的编造。    哪怕是正发生着偷盗、欺诈、十恶不赦的事,在真实那里,全是无辜,全是平常。    世间的一切都散发着光芒,如果你是一团光。    在光里不会有黑暗。    在真正的光里,“光”都消失了。    一切都在涅槃中,如果你用寂灭的法眼去看。    涅槃中一切皆无。    连涅槃,也是人的发明。    就算劫火来临,那里没有任何碰撞,没有任何毁伤和可怕。    碰撞和毁伤是人的创造,它们来自虚妄的心识,来自自我的标记,来自攫取和获得。    一切是非善恶是人类的杜撰,在真实中都无此事。    真实是,一切现象都是平常的。    平常意味着语言、思维、描绘的消失,一切标记的消失。    真实是没有标记的。    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改变现象,改变平常。    现象即是实相。    发生即是无生。    所有的不平常是人创造的。    若分别外境,即是分别自心。分别自心,执着于分别,我即有,三途即生,罪恶即起。    现象不会出现任何差错和问题,现象之中没有矛盾,没有罪。    差错、矛盾、罪来自人的意识。    现象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若人不分别,是名出尘人。    人因为这种种分别而创造了各种意义和痛苦,并在这意义和痛苦的漩涡中沉沦。    人不接受平常,不接受现实,不接受现象,不接受无常,所以创造了独特,创造了美和丑,创造了种种不幸。    人们活在自己创造的无明和颠倒里,自我迷醉,自欺欺人,自我伤害,然后用种种谎言和意义为自己疗伤。    人从来也不会受伤。    也没有治愈。    治愈是疾病的折射。    若说我被什么治愈了,我活在幻觉中。真实中无我无病无伤,亦无治愈。人能接受现象,接受发生,山河发光,大地一时起舞。    以平常眼看世间现象,世间即是佛国。以平常心处世间事,人心即是佛心。以天空之心接受它发生的一切,一切都如此平常。    以天空之眼看一切,一切都未曾发生。

    2020-03-02

  • 迷既不可得,求悟若何

    迷即不可得,求悟若何?    师父好,您一直在说,禅宗不讲修证,不需要修行,什么都不用做,但悟无法可得,大休歇去,即得解脱。只要能歇下妄心,安静地呆着,不求一法,不证一法,不用思维分别,亦不用丝毫体会,舍一切功用,更不需渐修渐悟,即得圆满,亲证本来。您的这种见地,有没有经典的证明?佛经有没有这方面直接的开示?     答:《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分别、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    《楞严经》云: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又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金刚经》云:实无有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又云:实无少法可得,名阿耨菩提。   《法华经》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除佛方便说。   《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又云: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    又云: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始知众生本来成佛。    《维摩诘经》云:若有得有证,于佛法中为增上慢者。    又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又云: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    又云: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又云: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    又云: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贤圣亦如也,弥勒亦如也。夫如者,不二不异。    《大般涅槃经》云:闲居静住,无所施为,究竟安置,必不可得。从无住法,法性施为。断一切相,一无所有,法相如是。    又云:尽诸动念,思想心息,如是法相,名大涅槃。    又云: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无明),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    问:修此法门是不是需要很大的根基,初学很难契入吧?    答:《楞严经》云:初心不能入,如何获圆通?故知,实相者,初心悟入,即获本来。道须顿悟,不可渐达。迷时有一切法,种种见解、修道、分别,悟时法尚不立,何来修法?妄既无存,不劳证真。古人云:若得见性,一悟即至佛地。    问:如何见性?    答:性自是性,不须更见。如手是手,不须更捉于手。    问:如何是悟?    答:将迷来,吾示汝悟。    问:觅迷不可得。    答:迷即不可得,求悟为何?

    2020-03-02

  • 求道者的工作

    求道者的工作追求真理的人没有工作,他不需要任何的工作。    追求真理的人并不修行和弘法当成他的事业。真理在他那里自然的展现,他不会把修行和宣扬真理当做一场斗争。    一个修行人在求道的过程中与任何外部的力量起了冲突,他走错了方向。一旦他执着要战胜什么,他离开了他的道追求真理只是降伏自我的一个过程,它不需要你跟任何外境对抗,相反,它会让你和一切外境和谐,泯除对立。    如果你在修行过程中不停地与世间观念做斗争,想改变世界或他人的想法,你进入了宗教狂热主义。真理的探寻者只是自心旧有观念的革命者,是自我的觉醒者,是不坏世间法的人。    他不仅不坏世间法,他立身于世间,圆融于世界,慈悲于世间,超脱于世间。    他就像云笼罩着群山,不离开群山,又不被群山锁住。    追求真理的人不与任何人、任何观念、任何宗教诤论,他在他们面前消失。    追求真理的人他唯一的特点是消弱自我,不再突出个人,和光同尘,不与物违。    如果一个修道者一直宣扬他的道义,到处对人灌输他的思想,企图对他人施加影响,那不是一个真正的修道者。一个修道者从始至终都不关注改变他人,他的心中没有助人的观念和改变他人的想法。    他虽然没有助人的观念,并不意味着他不能助人。正是因为他没有助人的执着,他无意中实现了助人。    他同样也没有为世界奉献什么的心,他却无心地奉献了自己的安静和稳妥。    他无心取悦任何人,但是,无数人被他取悦。    他并不想装点这个世界,他却成了一只山谷里的百合,一朵不染世间的莲花。    在一个真正的道人那里永远没有强烈的执着,对任何事、任何人都不会有激烈的情绪。在他那里没有狂热,没有兴奋和激动,没有欣喜和悲伤,一切都那么平常,那么温和。    他深知众生自性自度,随缘而度。他所能做的是,抽掉自己的所有努力,从而获得无上的安心。如果有人觉得那很好,向他学习,他无为地完成了他的工作。    他就像四月的和风,就像春天菜地上钻出的嫩草,就像地上的尘土。    他和一切再平常不过的事物相似。    在他那里,没有什么是重要的。穿衣吃饭可以像举行盛典一样进行,而生老病死对他又像睁眼闭眼一样简单。    他对一切没有防护,全部敞开。他欢迎那该来的一切到来。    这就是他的工作,毫无目的地活着。就像河流完成它的蜿蜒,花儿完成它的开放,雨滴落在地上,阳光照进屋子里,风吹过院子。

    2020-03-02

  • 百无一用是禅师

    百无一用是禅师禅师是对世界没有价值的人。一个禅师对世界不做任何贡献。   如果说禅师对这个世界有那么一点点意义和贡献,那就是他的安静和无为。   然而,这安静和无为对这个世界是无意义的。这个世界并不需要安静和无为。世界需要各种各样的声音、观念和有为。在禅师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有意义的。佛陀还需要度化众生,讲经说法,禅师连这些也都省略了。   他对这个世界失去了全部存在感。他不需要以任何价值或意义来获得存在感,他深知自己是不真实的。   禅师就像空气,就像植物,就像废物一样活着。   这听起来有点极端,但是他确实是如此毫无压力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禅师之所以可以这样轻松地活着,是因为他需要的少,获取的少,依赖的少。他不再要求自己成立什么,他不需要建立任何事物,尤其是任何观点。他从根部撤掉了自我。   当他的生活只剩下活着,他甚至连活着都不再执着,他就可以随性而活。他不需要再对这个世界负责。没有什么可以强迫他一定要做什么。他变成了一个完全无用的人。   他成了一个“废人”。   他像一个“寄生虫”。   他毫无作用,毫无意义。   他虽然如此,却一点也不苦恼。相反,他以此为安乐。   风甚至还能影响农作物,还能发电,还能供人欣赏,一个禅师比风还要更加无用。   百无一用是禅师。   禅师也会写诗,也会唱歌,甚至会手舞足蹈,但那是从心中自然流露的音符,没有规矩,没有法则,那里没有任何意图和祈求。他不期望得到认同和赞赏。   有人听到了他的歌,喜欢或是讨厌,传诵或是指责,他不在乎。他只管他自己唱歌和写诗时的快乐。   禅师活在无用的世界,活在什么都不会的世界,活在无技巧,无功利,无作为的世界,他享受于他的“颓废”和无用。   五祖弘忍会下有五百僧众,他们一个个都会佛法,只有卢行者不会佛法。卢行者除了砍柴和舂米,连字都不识,他什么都不会。卢行者是禅师。   一个修道者可能还会存有学法、修行、得道的心,在禅师那里,这些全部消失。   禅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隐居者和失败者。   他的隐居并不是形式上、身体上、居住上的,而是他的心识、思想、知见全部失踪,他不再参与三界的意见。   一个禅师一定是于三界不现心意识的人。   一个禅师先是藏身处无踪迹,后是无踪迹处不藏身。   一个禅师的心,天地难测,鬼神不知。   禅师不与人争,不与物争,他退居一切之后,居于一切之下。   他甘于失败,甘于一事无成。  禅师跟男女僧俗老少无关。谁都可以是禅师,只要他对这个世界不再有任何所求。当他不再想成为什么,他成了一个禅师。   一个禅师是真正没有身份,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他不需要一种存在的意义来支持他活着。他只是纯粹的不加修饰的活着。  每个人天生都是禅师,只要他停止要求,撤销有为,不求意义。  还有比做一个禅师更美的吗?还有比成为一个禅师更简单的吗?不需要雕琢和打造,不用费一点点心思。自然天成,不劳一功,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像云一样自由,像水一样自在。

    2020-03-02

  • 拥抱的魔力

    拥抱的魔力    没有什么是一个拥抱不能解决的。    如果你和朋友争吵起来,你不想双方都痛苦的话,一个主动的拥抱会立刻终止你们的争吵。    谁能拒绝一个真诚而善意的拥抱?不要小瞧这个动作,这是觉悟的动作,是无我者的动作,是最神奇的动作。    谁能在互相各执己见、执着自我、激烈冲突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的执着,放下自我,向对方示好?一个觉悟者。有谁能阻挡一个觉悟的动作对心灵的冲击?没有人。    我们内心深处都渴望那样一个拥抱,渴望那样一份友好。但是,它被自我阻拦。我们不愿意放下自我。放下自我很难,我们选择坚持自己正确,而期望对方认错。    你和你的同事因为工作方式上的分歧发生了口角,如果你不想两个人都陷入恶劣的情绪,一个主动的拥抱或道歉,会让你们的关系保持完好。    谁能在对方向你敞开怀抱的时候,还喋喋不休,不肯原谅?谁能不被你的这一举动所感化?除非他想一直痛苦并怨恨下去。    自我不肯低头,不肯敞开怀抱。但是,智慧能做到,无我能做到。我们的本性都需要这样一个台阶,一个拥抱,而让自己重回到宁静中。    你和妻子因为某件事而冷战,如果你想让双方都不自在,就保持你的矜持和强势。如果你想让自己和对方都开心,一个看似示弱的拥抱可以立刻化解你们的矛盾,一句“是我不好”,可以停止一次可怕的战争。    人们之间的隔阂就是在每一次争胜中越结越深。没有人愿意认错、道歉、退一步。没有人愿意理解对方。你我都不想做示弱者。示弱对自我是一种耻辱,是无价值的。而真性需要那样一次低头和示弱。真性无我,所以当它低头示弱的时候,它很舒服,很快乐。自我则不同,它要强调自己,确定自己。    示弱和低头并不是向对方乞求原谅,而是觉悟到并不存在两个真实的个体。主动的拥抱并不是卑躬屈膝,而是理解双方本来可以活在和谐中。    一个拥抱,那是觉者的武器,是神奇的觉醒,是无我者的神通。    没有什么是一个拥抱不能解决的。一个主动的拥抱里拥有着强大的智慧和觉性。一个主动的拥抱可以停止一切痛苦。一个主动的拥抱可以让你发现,原来,你拥抱的是你自己。

    2020-03-02

  • 你是实修者,还是幻想家

    你是实修者,还是幻想家    师父好,我学佛有几年了,您写的文章我都能看的懂,道理都明白,但是为什么我的习气、烦恼和业力一点也没减少,我该怎么做才能改善自己?    答:修行好比如种庄稼。你不会种庄稼,你去请教一个很有经验的农夫,向他询问如何种庄稼才能有好收成。农夫把种庄稼的事从头到尾都告诉了你。    种庄稼的道理你记得很清楚,你甚至把那些道理记在了本子上,每天都读诵一遍。当你读诵并理解那些道理时,你非常开心,有时,你甚至以为自己已经在种庄稼并且收获了庄稼。    你沉浸在农夫教你种庄稼的想象中,而忘记了最重要的事,去买种子,去找地,去翻地,去撒种…    你不是不知道要去种地,而是你知道做那些事很麻烦,很难,你不想那么费力去种地。你甚至抱着一种幻想,认为可以不用去做那些事就能收获庄稼。    你认为一定有一种更省力、更便捷的方法,可以直接收获果实。    但是,你一直也收获不了庄稼。你去问农夫,为什么你已经完全明白了种庄稼的道理,却一粒果实没收获?    农夫问你,你买的种子有问题吗?    你问农夫,必须要买种子吗?    农夫说,你是傻瓜吗?当然要买种子。不仅要买种子,还有去找一块儿适宜的土地,去翻地、撒种,浇水、施肥,锄草,要经过几个月甚至更久地劳动,才有可能收获庄稼。    修行也是这样,你学了再多的道理,却一点也没有实践,或实践的很少。既没有布施六根,也不愿意坐禅。既不愿独处,也不愿静虑。不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止观修炼,如法实修,每天只是沉浸在修行的想象里,读读别人的修行心得,羡慕别人的修行成果,自己一点都不愿意付出,怎能收获修行的结果,解脱烦恼呢?或者只是打了三五天坐,读了十几天经,就认为自己在修行,就期望解脱烦恼,那怎么可能?    修行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侥幸,不论根基悟性如何,知道道理后,都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去亲证实践解脱。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学佛法,读佛法,看别人的文章,认为那就是修行,但是,一点小事都过不去,生死烦恼丝毫没解决。以懒惰、放逸、投机取巧之心而期望无上的解脱,那是天方夜谭。    读文字、看佛法只是动脑子,那很简单。实修需要休息头脑,布施享受,那很难。没有人愿意做难的事,大家都愿意做简单的事,骗骗自己,骗骗别人。所以学道的人多,成就的人少。    看看自己真正按照佛法的道理做了多少,自然知道自己为什么烦恼习气没断。明白道理,和实践道理是两码事。解脱生死需要明白道理,实证道理。做到这两点,才是真明白道理,才是自己的硬道理。

    2020-03-02

  • 那很好

    那很好有一天,我的猫死了。我安心地看着它最后闭上了眼睛,没了呼吸。我很爱我的猫,猫死了,我一点也不难过。我爱它,为什么要难过?我爱它,为什么要希望它在该走的时候留下来?竹子忽然间破裂了,继而倒下了,它的躯干已经枯萎了,没有什么能阻止它破裂、倒下。竹子破裂、倒下,那真的很好。它难道一定是翠绿的并挺拔地站立才美吗?它倒下一样那么洒脱。有一天,我二十岁的儿子对我说,爸爸我喜欢上了一个男孩。我说,是真的吗?儿子认真的点了点头。我说,那很好。有一天,我的女儿对我说,爸爸,我爱上了一个男人。我说,那很好。女儿说,他是一个非洲的黑人,我要和他到非洲去生活。我说,你想好了吗?女儿说,是的。我说,那很好。我母亲已经去世好几年了,我父亲有一天对我说,儿子,爸爸遇到一个女人。我问,你喜欢她?爸爸说,是的,我想和她结婚。我高兴的问他,真的吗?爸爸说,是的。我说,那太好了。为了看日落,我很早就起来了。我花了一个小时爬到了视野开阔的山顶,天却下起了雨。我没看到太阳,却一点也不难过。我迎来了一场雨,那一样很好。我的同门师兄有一天告诉我,他要还俗。我问他,你是认真的吗?他说是的。我说,那很好。我干嘛要劝任何人做或不做什么?我干嘛要建议别人如何?我怎么知道别人需要做或不做什么?怎么才是对他好?生活难道一定要给我们希望发生的我们才快乐吗?不是。如果你爱生活,那么让它按照它的意志发生而不是你的意志。生命一定由我们操控我们才幸福吗?不是。如果你爱你的生命,让生命自己决定它的选择,而不是按照你的意志选择。事情一定按照我们想象的发生,我们才满足吗?不是。如果你希望一切美满,撤销你的意志,让事情自己去发生。如果你爱你的家人,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你奉献理解和祝福就好。不管什么来到你面前,那一定是该来的。除了敞开心扉地迎接它,你不可能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幸福。除了顺从那发生,你再也找不到让你更安心的方法。抗拒是所有痛苦产生的原因。操控是所有纷争产生的原因。干涉使所有的爱变成怨恨,使所有的善意变成伤害。自我意志的安排和把控使我们的生命局限在一个瑕疵的小世界里。撤销自我,你迎来的是无限的可能和美好。若人不信自己意,天意会带着惊奇光顾你。若众生心不生,则佛心现。若自我意识退居幕后,则般若的光明照遍世界。

    2020-03-02

  • 为自己活

    为自己活    从古以来我们受的教育就是为别人活。    不管是伦理道德,还是宗教信仰,为别人着想是一件光荣而高尚的事。    如果你特别强调为自己活,你成了自私鬼。如果你特别强调自己,你成了自我中心。你处处为自己,所有人都认为你人品有问题。    其实,不论你受什么观念影响,不论你怎么活,你终究是为自己活。为自己而活没有任何过错。有过错的是明明为自己活却声称为别人活。明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却口口声声说为了对方。    你没有好好地为自己活,冲突、失望、抱怨等等问题接踵而来。    真正为自己活的人没有任何问题。活好自己,对自己完全满意,才能帮助别人而无所求。    为自己活没有怨恨。怨恨来自那些没有活好自己而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    你把心用在别人身上,你会很累。管理好自己,你很轻松。奇怪的是,人们宁可非常累,也要去操别人的事,而不选择轻松地照顾好自己。一个人把自己照顾好,他会照顾好整个世界。    如果你不能没有任何期待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你就会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别人身上。你做别人喜欢的事,那是灾难,对自己的灾难。如果你对自己的付出有所期待,你的付出成了一剂毒药。    真正的付出人是甘于付出的人,对他来说,那已经不是付出,那是自然地交出自己,他没有付出的概念。他情愿做任何他喜欢做的事,做事本身就是收获,他满足于他做的事。    真正为自己而活,永远伤害不到别人。只有那些声称为别人而付出的人,正是他们在伤害别人,当别人不能做到他们预设的期待时。    为自己而活,是真正的秩序。就像各种道路,人走人行道,自行车走自行车道,机动车走机动车道,交通才不会出差错。走好自己的道,把自己活好了,才能真正地利益周围。    如果你因为别人而痛苦,你真的是为别人着想吗?向自己内心深处发问,你是在为谁而付出?是的,为了你自己。既然为了自己,那么一切都是恰如其分。如果付出要求回报,那已经不是付出,那是操控,那是依赖。    真正的付出对任何人都没有操控,没有要求。    真正的付出就像蜡烛燃烧自己,没有任何目的。它是纯粹的呈现自己。    太阳毫无保留地发光,它从来没有为了谁而发光。它利益万物而不居功。    春雨浇灌着树木花草,它并无心润泽万物。它完成自己,它展现自己。    大地承载万物,却无承载之心。它只是铺展自己,宽厚自己。    玫瑰花绽放着姿态,散发着芬芳,却无绽放之心。它只是绽放着,美丽着。    白云飘荡,悠然自得。白云无自在之心,无通畅之意。    唯独人,做种种事,存种种心,起种种想,居功自傲,不能尽其本性,得其自在。    如果不管你做什么,都是为了自己,那么,让自己纯粹地展现你的全部。向万物学习,为自己活而无自利利他想,活出自己的天性,完全地绽放真性的芳香。

    2020-03-02

  • 无常真美

    无常真美    终于在每家每户的窗旁都看到了人,    在每家每户的阳台上都看到了男人在晾衣服,    在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都听见了大人小孩的声音和炒菜声。    终于,小区里听到了那么多人在说说笑笑。    原来,人们不回家,在酒吧、商场、飞机上、火车上、公司、娱乐城等各种场所驻足,忘记了还有一个更安心的地方。    很多家一晚上都看不见灯火。    如今,夜还未降临,每家每户的灯都亮了。    草地上,年轻的爸爸和孩子在玩皮球。    藤椅上,上了年纪的母亲和已届中年的女儿在聊天。    小区的保安和打扫卫生的阿姨很悠闲地站在水池边晒太阳。公路上行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明显变慢了。有的人开始静坐。    麻雀就落在人脚下。    人们的脚步好轻,好慢。    没有了噪音,听不到了争吵。甚至连空气中的小虫都看上去放松了很多…一切都如此美好。一切都如其本来。一切都回到原来。    就像回到了原乡。    就像回到了光音天。    太阳照的好暖,暖的想去亲吻它。    湖中的涟漪,一直绵延到群山的光韵里。    老草下面的新草已经爬了出来,快把大地覆盖了。    这里没有火龙,没有天使,而生命树的果子正悄悄结满。    春天来了。    春天早就在心头筑起暖巢。    春雨早就融化了心里的荒原。    一切都在更新,都在复原。    空气中到处都是爱的音符,    到处都是理解与平和。    薯片和胡萝卜那么香甜,    夜静谧得就像婴儿的呼吸,    觉睡得那么安稳。    无常真美!    无常真好!        无常真的很神奇!    无常不会夺走任何东西。    无常带着珍贵的礼物来到我们的生命里。

    2020-03-02

  • 每一个痛苦背后都有一颗珍珠

    每一个痛苦背后都藏着一颗珍珠    一只年轻的海蚌对母亲说:“我身子里有一颗东西,很痛,它又重又圆,我真苦恼。”母亲安慰他道:“别怕,孩子。让你忍受痛苦的是一颗无与伦比的美丽的珍珠。”    生命的每一次成长都伴随着一次疼痛。那疼痛不是无缘无故来到我们面前的。它每次来时,都带着福音,而我们却读不懂它的意思。    每一次的疼痛背后,都隐蔽着一团光,都蕴藏着一粒珍珠。不管是精神遭受了打击,还是身体的创伤和疾病,这些疼痛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别再执着我。    “请不要牢牢地抓住我不放。”这就是所有痛苦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珍珠。    “我不是真的。”那痛苦的珍珠告诉我们。    “我一会儿就消失,请不要厌恶我。”痛苦来到我们身上,只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一件事。    “我是无常的”痛苦用它那不太好看的样子对我们说。    “不要相信你的感觉,那并不真实。”痛苦对我们说。    你不要被痛苦的假相所骗。就像那只疼痛的海蚌,他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身体里长着一颗美丽的珍珠。当那颗珍珠孕育而成,发出美丽的光芒,海蚌所有的疼痛都会消失,等待他的只有纯粹的珍珠,那闪光的真实。他终于知道,生命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它里面长着觉悟的种子。    如果你的生命此时正遭受着逆境和痛苦,请停下你正做的一切事,用心聆听那痛苦要告诉你的话。    我累了,让我休息一会儿。    请停下脚步,陪我一会儿。    让我安心地躺在床上睡一觉。    请再耐心地等一会儿,一切会好。    佛说:一切烦恼,为如来种。何以故?譬如高原之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以众生有烦恼故,而求解脱。以有苦故,而求觉悟。以疲劳故,而知止息。    故一切人,莫惧烦恼痛苦,当以苦知休,以烦恼而知觉醒。譬如梅花,几经寒苦,才吐芳香。众生修道,几经烦恼,才知空花,而肯回头。    如果此时此刻你正痛苦,别被那痛苦淹没,请看到那痛苦背后的珍珠,请发现他给你带来的信息。    如果你正经历黑夜,请相信,黎明正在来临。    如果你正经历严寒,春天就在它旁边。    如果你正被磨练,你的光已经微露。    极度的痛苦迎来解放。    你以为是天使的声音,来自地狱深处。    耐心,尘世中最美丽的珍珠。无生法忍,迎来生命的黎明。

    20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