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错认何曾解方便

    错认何曾解方便居士:师父,您好。您说不要依赖上主。那自己是上主吗?什么都不依,依自己可以吧?六祖大师说:自皈依佛。还说,皈依自性佛,是真皈依。皈依自性,不就是皈依自己吗?答:哪来的自己?什么是自性?若有自己可依,与依上主有何区别?自性与自己,皆是妄想。居士问:那六祖所说的自皈依是什么意思?答:祖如是说,只为去除学人向外驰逐的病。如今向内又寻自己,与心向外驰认他祖佛有何异?我且问你:你未问前是个什么?居士:一念不生处。答:莫向那里住。若有一念未生处,即同龟毛兔角。古人如是说,方便引诸子。诸子以为实,复入于火宅。纵未问前,也是个拴驴橛。问:但是,六祖大师曾经指点学人,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六祖也说“自己灵光。”为何师父不认可己灵,不许自己做主。答:你只欲见自己灵光常显现,不知自己一念之非。你只想做主,不知已为奴。又六祖所说,还有两句: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认自己,认灵光,正是错认,不解佛祖方便说法。莫执己见,当看自己一念妄想处:是什么?自己、灵光、自皈依,皆是祖佛方便言说,非实有法。妄想若无,灵光是何?若有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是何?所以,认己认灵,认主认佛,认不生处,皆是妄想,乃至无生无灭,佛性是常,真实不灭,尽是毒药,害他众生眼目。欲识己灵,向以水点火处会取,纵点着,亦无交涉。如庞蕴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马祖曰:待汝一口吸进西江水,再向汝道。纵然如庞公所言,实不与万法为侣,犹不是道。不然马祖何故说那般话?而以我观之,非但庞公错认佛法,马祖亦是呆汉。何以故?老僧爱万物,不与法为仇。河边走湿脚,不如下河去。莫见吾如是说,便生退堕。须知下河去,要是游泳好手。不然淹溺,无人能救。

    2020-08-17

  • 原谅,那是觉吗?

    原谅,那是觉悟吗原谅,那是一种执迷,而非觉悟。认为有伤害存在,才会有原谅;有我,才有原谅。原谅者,自为觉,以他为迷,无始我相根本未断,如何是觉?觉悟,看不到能原谅者和所原谅的人与事。完全地忽视,不再关注任何内外能所之境,是真觉悟。原谅者,见我彼我,见有对错,见有宾主,所以才起原谅之心,而行原谅之事。即便是佛,亦无资格原谅任何人。何以故?佛亦是幻。实无有佛。既然无佛,谁施原谅?佛者,自觉无我无人,因幻而说。既不见我人,亦不见所做之事,何来原谅?原谅者,以有我有彼故,以自是而他非故,以有对错标准故。此是迷,非觉悟也。彼行原谅者,与行伤害者,有何别异?妄见伤害,所以原谅。若不见有害,何须原谅?又有换原谅为真爱者,同为迷倒。实无有法名为真爱。慈悲、智慧亦不可得,何况是爱。有人修行,以宽恕、原谅之道为觉悟,以谦卑服从为行道。有高者,复有卑。高即不实,何来谦卑。自称:众生不知所行错误,所以无论怎么对我,我都原谅他们。如是言语,一时迷倒,感慨胡说即无不可。若真见有众生迷,有自己觉,而欲原谅众生,此是自行愚痴颠倒。此非谦卑,正是我慢。真觉者,不见有众生迷,不见有佛觉。知佛与众生,迷与觉,罪恶与无辜,皆是幻化,非实有其法。故不得行原谅之事,不得起宽容之心。一念原谅心起,即是自心取自心境界,向它幻梦中追逐我人而不觉。觉者但行此心,于一切是非善恶世出世间法,如鸟飞空,不留痕迹。不起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生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不见罪,不见愆。不见悔,不见咎。不见对,不见错。不见觉,不见迷。不见有,不见无。离一切见,是名真行“原谅”之法。

    2020-08-12

  • 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

    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一旦一个女人不再依赖任何男人和感情,她便觉悟了。然而自古以来,这样的女人少之又少,屈指可数。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学佛、修道、出家,然而她们依旧有太多依赖,所以难以成就大道。在我看来,她们只是滥竽充数。她们离不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离不开僧团、自己的师父和寺院,她们离不开自己的分别心、嫉妒心、虚荣心和种种的习气和毛病。她们不仅有四十八态,甚至有八万四千态,那些姿态使她们永远是女人,就算她们变成一个老比丘尼或者快要死的人。直到她们最后一息,她们还在寻找精神上的伴侣和依赖。她们因依赖男人,生生世世沦为女人,永远不能自由和解脱。所以她们叫做女人。“女人”还有另外的名字:“赖生”、“寄生”、“仰生”、“共生”、“烦恼”、“软弱”。当一个女人不再依赖丈夫、儿子、女儿、父母、恋人和她的小狗,她一定是一个趋于觉悟的人。当一个女人不再依赖化妆品、手饰、漂亮衣服,她一定是一个趋向解脱的人。当一个女人不再依赖感情、家庭、存在感,她是一个真独立者。如果你是男人,你依赖妻子、儿女和父母,依赖你的房子、家庭和亲情,依赖你的自尊心、面子,你和女人没什么两样。女人依赖一切。而男人依赖女人。他们是同样的“寄生”者。如果你是一个修行者,先学会独立,精神和人格上独立,命运和生存上独立,经济和感情上独立。如果你是一个修行者,觉悟实相如虚空,实无立锥之地,连锥亦无。古人云:二六时中,不依倚一物。能独立,方得自在。自在者,孑然自由,无拘无绊,无牵无挂,独超物外,和光同尘,又不与一切混滥。只见野干小虫结绊为伍,不见狮子而群居。古人云: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当你真正独立了,你不再需要修行。你所有的修行都是为独立做准备。唯是一心,更无别法。一心者,自在无依。

    2020-08-12

  • 活句

    活句(上)语言文字无法表达实相。诸佛只能借用语言文字来形容修行,却无法把通过修行观察到的实相用文字表达出来。佛说通过修行而觉悟,称为了了见于“佛性”,又称自证圣智所行境界。而这样自证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对如何虽了了见于“佛性”的表达,语言就彻底失去了意义。“佛性”它超越了“存在”。当我们用“存在”这个词时,这个词本身就意义模糊。“存在”这个词,它的意义完全不定,毫不真实。所有的语言和词汇都是如此,它们是在妄想中产生的。有时“存在”表达的是世谛的“有”,而有时它表达的是超越有无的“有”。也即佛所说的了了见于“佛性”。有佛性,才能了了见。佛性的“有”不是意识所能理解的“有”。也不是意识所理解的“无”,它超越了此二者。词语对此完全无能为力。《楞伽经》云:真实之法,离于文字。又云:第一义者,是圣智内自证境,非言语分别智境,言语分别,不能显示。大慧,言语者,起灭、动摇、展转因缘生。若展转缘生,于第一义不能显示。第一义者,无自他相。言语有相,不能显示。第一义者,但唯自心,种种外想,悉皆无有,言语分别,不能显示。是故大慧,应当远离,言语分别。祖师把人们表达实相所用的语句叫做“死句”。比如说:不离当处常湛然。比如说:佛性是常,不生不灭。比如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比如说:此法非是思量分别所能知之。乃至佛与祖师所说一切经典文字,皆是死句。如是等语言文字,是诸佛觉者表达自证所行境界的一种方便说法,证悟之人非常清楚,它们根本无法真正表达觉悟的境界,它们只是用来引导某一部分学法人的一时之说。如果学人不能亲证实相,而只是执著这些言句,会自入鬼窟里做活计,甚至完全背道而驰。所以,这些语句被称为“死句”。但是这些“死句”有时就像路标,可以为学人指示修行的结果,所以诸佛又不废弃这些“死句”。有些人不解佛意,执着意识思维下的表达,以此为觉悟,死在句下,正所谓“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或称为“知解佛性。” 活句(下)那语言文字真的无法表达真理吗?并不是完全不能。只不过,觉悟者会运用语言巧妙地揭示实相,而只有同样的觉悟者才能心领神会。这里就要谈到禅宗的核心,也即它超越于世间一切法门最关键和本质的地方,那就是“活句。”或称为“末后一句。”或称为“向上一路。”有时也称为“直指”或“不立文字”。此活句,非是思维意识所能知之,那是对觉悟实相的一种默契的“表达”。说是“表达”,其实不是表达,而是一种证明,是一种“印”。故禅宗称“以心印心”。如是活句,只有真正见性,真正觉悟和亲证实相的人才能表达,并能读懂和互相印证。比如僧问赵州:如何是佛?赵州云:摘杨花!摘杨花!如慧忠国师三唤侍者,侍者应诺。慧忠国师说:原以为是我辜负你,没想到是你辜负我。赵州和慧忠国师所说之一句,一切人天诸大菩萨所有修行之人,都不能知其意。唯有真正见性之人才能默契,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不要以为这“心领神会”来的容易。它包含了一个人几十年,甚至多生多劫对诸法实相的全部观察、实践和验证。如陆亘大夫在和南泉探讨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时,注意,陆亘所用的表达方式,就是死句,也被称为如来禅。而南泉普愿禅师却指着当时庭院里的一株花,说了另外一句话:时人观此一株花,如梦相似。此一句,是宗门活句,亦称“正法眼”,亦称“祖师禅”。还有一些活句,已经超越了文字。比如转身回寮,比如举拂子、竖手指、棒、喝等。后人若只学个样子,不知真实用意,即便表现的和开悟的人一样,仍是死句。不论你修行任何法门,不会此最后一句活句,纵横说竖说,十方诸佛出来齐说,于本分事,总是半点都说不着。欲入禅宗修行之人,于此事纵不能言下亲证,亦不可不知。当远离语言文字及妄想分别,如实修行佛法,待因缘会遇,悟得他活句,得真解脱。 

    2020-08-11

  • 知解佛法,三世佛冤

    知解佛法,三世佛冤现在有一种现象,有这样一类学法之人,似乎终于不再执着报佛化佛有相佛,听古人道:即心是佛。又听人说:自性是佛。又听说:自心是佛。然后像咬到一口甜食,逢人便说:自性是佛。以为得了大宝,紧紧抓住不放。不论你说什么,他都能向“自性”上会,仿佛是一个见性的人。僧问洞山:如何是佛?洞山说:麻三斤。有人解释道:麻、三、斤,都表法,一切法皆不离佛法。麻者喻世间一切平凡之物,物物都是自性,彰显法身;三者喻三身自性佛;斤者同今,即不离当下。可不麻三斤即是佛?你看他解释的天衣无缝,呜呼!以此为修行解悟见性者,多如牛毛!至死都不知这样解释佛法,了无交涉。今学法者皆如是知解佛法!谓一切皆向自性上会,一定没错。不知“自性”是无明深坑,如是会“自性”,永无出头之日。知解佛法,三世佛冤。纸衣道人问曹山:如何是妙?曹山云:不借借。有大德解释云:不借借者,不借色声香味触法,不眼耳鼻舌身意,不借三界,不借世法,不借出世法,不借生死,不借涅槃,一切皆不借,皆不依倚,是名不借借。你看他解释的多“贴切”!如此会他祖师意,三世祖师怨声载地!投子禅师指庵前一片石,谓雪峰曰:“三世诸佛总在里许。”峰曰:“须知有不在里许者。”投子曰:“不快漆桶!”投子与雪峰游龙眠,有两路,峰问:“哪个是龙眠路?”投子以杖指之。峰曰:“东去西去?”投子曰:“不快漆桶!”问:“一槌便就时如何?”投子曰:“不是性燥汉。”曰:“不假一槌时如何?”投子曰:“不漆快桶!”峰问:“此间还有人参也无?”投子将锄头抛向峰面前。峰曰:“恁么则当处掘去也。”投子曰:“不快漆桶!”有人解释说:不快漆桶,比喻被无明所障、没有智慧的人。不快是不伶俐、不聪明的意思。漆桶是黑漆漆什么都不知道。你看他解释的似乎有条有理,有理有据,然而如是学法,是认贼为子,将虚为实。错人定盘星,如何称斤两?如是解佛意,以沙蒸饭,能充饥者,无有是处。毕竟如何是麻三斤?不借借?不快漆桶?不见古人道,拟心即错,动念即乖!毕竟也要道出一句,方好修行。

    2020-08-11

  • 与觉受在一起,别厌离它

    与觉受在一起,别厌离它我经常会肚子疼、背疼、颈椎疼。当我身体疼痛的时候,我选择去感受觉知它们,而不是讨厌并想离开它们。我在觉知并安住于疼痛的时候,对其他的一切都不再住着。对于疼痛,我越来越喜欢,就像我找到了一个朋友和亲人。我并不是说我热爱疼痛,而是我珍惜它的到来,因为它会让我出离幻梦,远离烦恼,觉悟无常。每次当我们身体有疼痛出现的时候,我们都会习惯性地产生抵触和对抗的情绪。当我们抵抗疼痛时,我们进入了无明。整个人的状态一下子就掉到了疼痛所带来的情绪里。而忘了这时正好是你练习觉知和接纳的最好时机。身体的疼痛无法带给我们烦恼和痛苦。疼痛只是疼痛,它就像天气,像路上出现的洼坑,像纸上的字一样,它是客观和无害的,除非你赋予了它太多有害的意义。如果当你背疼的时候,不是带着讨厌的情绪面对它,不是立刻就想消灭它,不是想去对治它,而是冷静地感知它,观察它,陪伴它,与它不间断地在一起。看看会发生什么?疼痛没有消失。是的,疼痛虽然没有消失,但是什么消失了,烦躁、讨厌、担心和因对立情绪产生的疲劳消失了。当这些负面的情绪消失的时候,疼痛变得就像一根木柱,就像一幢房子,就像一把椅子一样单纯。继续保持对疼痛的觉知,即使那非常难以忍受。不要产生对立和讨厌的情绪,理解那疼痛对你没有任何害意,与它住在一起,一刹那也不要离开它。因为与疼痛住在一起,而你不再住着于讨厌、恐惧、烦恼和敌对中。当你不住在那些真正伤害你的情绪中时,你忽然发现,“疼痛”正在不声不响地减弱,甚至消失。你根本不用去对治并驱赶它。你发现,原来“疼痛”根本不存在。你发现,“疼痛”是来叫醒你的。你发现,“疼痛”是喊你回家的。我们经历的所有不幸和逆境,都是来觉悟我们的。那些打击和警醒,让我们从妄想和执迷中停下来,让我们回到眼前,回到当下。如果我们不能回来,它就用更加严厉的“痛”来刺激我们,让我们去觉知并感受它。提婆达多从来不是某个人,他是一切逆境的隐喻,他是没个人最大的善知识。当你身体的任何疼痛向你发出信号的时候,抓住它,因它而觉悟,别再错过你生命中最大的善知识。

    2020-08-11

  • 自我的化身(下)

    自我的化身(下)没有人杀害耶稣,如果有,那一定是天父、上主、圣灵,是自我意识。耶稣从未生,也未死。如果他是一个真正的大觉之人,他从来没有参与过此事。他对他的被害完全无知,他也从未祈求天父的援救。圣灵进入犹大身体,告诉他:你去告发耶稣,让他受难,让他死去。好完成我的旨意,让他的名和我的名流芳百世。这个声音如此清晰,如此斩钉截铁,如此合乎自我的意识和判断,以至于作为耶稣的弟子,他相信这个声音一定来自天父和圣灵。所以犹大告发了耶稣,耶稣因而被定十字架而受难,果真如那个声音所言,耶稣被后人崇拜和敬仰,流芳百世。但那不是耶稣本人的意愿,耶稣只是没有相信自己的意愿去求生而已。他说:父,按你的意愿去做,不要按我的。事实上,耶稣只是没有被自我所骗,他内心中并没有什么可信赖和仰仗的天父,而恰恰是拆毁了他,粉碎了他。耶稣是唯一不信上帝的人,而是一个彻彻底底拆毁了一切信仰的人。历代被人信仰和流传的,那不是真正的耶稣。没有人能真正理解耶稣,除非他也像耶稣一样粉粹“天主”。就像佛陀不是真正的佛陀一样。一切对“天父”、“上主”的描述,那是人类的自我意识、胆怯、懦弱的灵魂的意愿。所有关于神圣的故事,那是自我传扬的赞歌。凡是被纪念、崇拜和仰慕的,那一定是化过妆的自我。上帝的意志得逞了,自我又一次得胜,而真理和实相,真正的“主”被淹没了。真正的“主”,从来不存在。或者说,不论你如何描述、揣测、形容它,那仍是你的意识和妄想,而不是“主”。觉悟者因为看到人们不会停止在意识中寻觅它,所以断然说:没有佛,没有主,没有任何神圣。也不能执著什么都不存在。执著不存在,那跟执著存在一样,仍是假的。你也不能对立出一个针对自我的“大我”。你对立出来的“大我”仍是“自我”的化身。不再相信自己的意愿,便觉悟了。不再认父,那便是子。觉悟是对迷而言,亦不是真实的。一旦你身心中有任何声音出现,不要相信它,那是你自己,那是你的妄想和无明。从自我那里醒来,不再迷信任何神秘与天主,别为它命名,莫以父的名义行欺骗,彻底忘记它,你才能真正觉醒。

    2020-08-11

  • 自我的化身(上)

    自我的化身(上)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存在,那一定是自我。“真”不需要存在。存在是意识的创造和发明。连“意识”也是它自身的虚构。意识创造了一切并沉迷于这一切。“真”从来不创造任何东西,包括它自身。“真”也不需要表达并证明它自己。你不必寻找真的,只要认出假的就可以了。意识总是要确定一个真的东西存在,那是一切虚妄的根源。一旦你想确定什么,你被意识所迷惑。别相信它。没有什么“真”存在。存在的是自我意识。它能变现无量百千万亿化身。识此者,知是自我,是虚幻。不知者,以为是真理、上帝、神或佛。诸佛与上帝没有化身,它们都是意识的演化。佛与上帝,乃至你能描述的一切神圣,皆是妄想。所有关于“实相”、“真相”、“真理”的描绘,都是意识的把戏。任何超自然的存在、梵、奎师那、天神、光明、毗卢遮那,都是自我创造的替身,给自己化的妆。人们被自我创造的这样形象迷醉了。自我是这个世界上最狡猾的东西,它能使王侯将相迷醉,使盖世英雄犯傻,使聪明大智愚痴,使俊男美女疯狂。自我能役使世间一切众生,令百千万亿生灵陷入无明与恐慌。自我变化多端,鬼使神差,能令诸天丧志,能令外道痴迷,能令罗汉醉倒,能令菩萨退转。自我化成种种模样,诱骗世人,令其生着。自我带着各种快乐,敲你大门,喊你入梦,带你远游。诸大觉者从来没讲过任何真实的存在。他们所言一切,无不指向“自我”的虚幻。谁发现一切无有真,谁是真正觉悟者。古人云: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自古诸佛圣人得道之人,但示虚妄,从不立真。纵有所立,如“佛性”、“真如”、“实相”、“涅槃”者,皆是假名,教化童蒙,非真实也。所以大觉世尊说:实无有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六祖慧能大师说: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一切外道,皆不如是。妄立真法,引无明众生信以为实。实无有真,莫被化了妆的自我意识所骗。

    2020-08-11

  • 如是训练,解脱悄无声息地发生

    如是训练,解脱悄无声息地发生了你的觉知能力到了打开买菜的袋子,也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你买的菜,觉知到你的手指正解开带子上的结;向水杯里倒水,从水刚开始滴入水杯,直到结束,最后的水滴落入杯中,你都看的到;放下水壶,端起杯子的瞬间,你也没有错过。不论做什么,比原来慢一些,再慢一些,给觉知以机会和时间。这看上去有些过分,不,你需要比这更认真、更集中、更有针对性的训练。自己每起一念想抓什么的心,看到它,并能停止下来;如果无法停止,你也能清楚地觉知自己正在做的事。去摸手机的刹那,知道自己在拿手机;放下手机时,清楚地感知手机和它所放的地方的接触。自己的后背倚向沙发,后背和沙发接触的刹那,了了清楚。转身或回头的时候,几乎从来都不会错过对那一瞬间的觉知。经常能看的到身边最容易被忽视的东西,比如桌子腿,你裤子的颜色,天上的云。尽可能多地去觉知你生活中这些最简单的细节,在每一件小事中让自己的妄想休息下来。尽可能多的让这些小事占满你的生活,而不是那些未来的妄想和幻梦。坚信你所有的痛苦正是来自那些期待,而真正的安宁,来自对觉知的训练和领悟。尽可能地满足于这极其微不足道的馈赠,并全身心地投入并理解它们,与它们在一起。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一切的秘密,全都在这里喧天动地,坦露无遗。而你却一直向远处寻觅和求取。让你安心的东西就在离你最近的地方,近到你都无法想象,近到你会瞠目结舌。你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觉知而从来都不打妄想,因为就算妄想,也是觉的一部分,只不过你过于执迷它,所以才会带来苦。事实上,你不可能在做任何事的时候失去过觉知。觉知与你同在,从来不曾分离。哪怕连一刹那都没有分开过。只不过,你还没有发现、理解并适应于它。即便你不能一直看到什么或触摸到什么,不能时时保持觉知,你或许还会经常三心二意,走神,不专注地做事。只要通过训练,你的专注力和觉知力可以使你不再受无明和习气的主宰,能够经常回到当下。虽同样在用六根、六识,但它已受你调伏。古人云:它受我调伏,我与它安好。这时,你的修行已经上路。你不必因为自己的意识或头脑而产生任何困惑,或想消灭掉它们。完全不必。你们互相相安无事,只是它再也使唤不了你。就像你已经找到了门的钥匙,拿到了去往某地的车票,获得了进入某个地方的许可。剩下的事变得水到渠成,不复艰难。你还会像以前一样看风景,吃饭,与人交谈,做你喜欢做的事。但不同的是,你不再沉迷并深陷苦恼。解脱如此悄无声息地发生了。

    2020-08-11

  • 祈首如空无所依

    祈首如空无所依空虚是心的常态,可是大家不去认识发现并习惯于这个常态,而去在空虚中拼命抓取幻影,执着那些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被自己欺骗。一直生活在错觉中,抓取时似乎得到了满足,满足瞬间就消失了。然后继续抓取,迷醉头脑,继续得到满足,然后立刻又空虚。众生就是在这瞬间即灭的满足幻觉里实际却体验着更强烈的空虚,然后继续抓取,恶性循环,麻痹自己,永无止境。从来不愿意去观察实相,看清空虚才是真正安全并永久的。每个人要想解脱,都要一个人独自走过那段黑漫漫的无依之路,谁也逃不掉。但有所依,有所抓,总是无明根本。有此根而得安乐,只是暂时,如在沙上建房,终将毁败。此根不去,总在生死。除非他不想出离轮回,甘愿在三途中受苦。那段无依的黑漫漫的路,看上去很长,其实很短,受的苦也有限。而三途之苦,旷劫无休止,反反复复,没有尽头。一旦觉悟,才知旷劫所受苦楚,原来无辜,只是一念耳。沉迷则无期,省悟则顿达。不知则煎迫,觉悟则永离。同修们,深思念之。莫再攀缘外尘,执迷幻境。以境安心,如同踩空。悟诸法空,则终落地。此是诸佛历代祖师频频教诲,其谁有智人而充耳不闻?我们别无选择。自己创造的幻梦,也只能自己打碎。我们要么在活着的时候,年轻的时候,神智清醒的时候带着准备的心智和训练,主动地去经历孤独和无依,要么就等你老了、病了,神智昏乱时,临终时经历被动的黑暗长路,继续在轮回里重复生生世世的恐慌。你是选择只苦这一生,用心办道,誓出生死,还是选择生生世世因贪着一瞬间的快乐,而无止境地轮回受苦。了却今生须努力,谁能累劫受余殃!灵修和各种外道学人所学所修,之所以不能解脱,最终都会陷入更大的恐慌和绝望中,就是因为他们抓住了一个自我创造的上主、梵天、源头,那个“上主”是自我的一个变换而已,是一切众生的俱生我执,是根本无明,虚妄不实,非有其主。但是灵修者,以信仰这样一个虚妄的“上主”作为皈依和仰仗的对象,以现实中的亲密关系来作为宽容和原谅的对象,来让自己获得安宁,这是致命的岐路。 以有所依而获得的安宁并不是安宁,灵魂只是暂时得到安宁,其实是巩固了它的存在,那正是灵魂无止尽的无明和轮回的原因。大家也就明白,为什么净土法门也是外道邪法。因为同样是有所依,与信仰上主者有何区别?虽然净土是佛说,但佛所说净土,是唯心净土,净在其心。其心无依,是名为净,是真净土。此净土众生本有,不待远求,只是众生不悟,反向它无明深渊十万八千里处寻求,可不愚痴乎!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劝诸念佛,求往生者,大梦须醒,莫迷惑颠倒。若其无我,其谁求生。若有所圣,必是轮回。我们仔细思考,念佛得心安者是不是有所依?一难受了不安了,就得念佛。当时是安了,事后又开始不安。为什么会反复,会总不安?生死根本在,无明在,我在。一不念,就没有抓的东西,就恐慌,就害怕。所以立刻去抓佛号。这就跟病人靠药维持活着一样。靠药维持,证明有病。以药对治,永无痊愈之期。而诸法实相是,众生是幻,病亦是幻,药亦是幻。执着幻身,亦执幻病,复执幻药,如何解脱?修行者,靠持咒、修法、依止善知识和诸佛加持而获得的心安和解脱,都是假的,是虚妄的,不牢固的,随时会消失,因为让你不安的根本还在,那就是对自我的执着。要把这个根,这个台彻底拆掉,不再对治,不再抓取,不再执着于法,才能究竟解脱生死,获得永远的安宁。

    20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