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性与保任

发表时间:2020-11-05

浏览量:1884

见性与保任

师父好,您所说的悟后起修,悟是悟到自性吗?那修又是指什么?还有悟后的保任是指什么?很多人都讲开悟就是见性。怎么才叫见性?我听有的善知识说,见到那个能听的、能见的、能闻的、能触的,就是见性。这种说法对吗?我觉得,就算见到那见闻觉知的本性,似乎也无法解脱烦恼和种种疑惑。请师父不辞辛苦,为弟子解惑。

答:见性与开悟并不是悟到或见到什么能见能听能闻能触的。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悟和见性。

能离一切相,即是见性,非有性可见。祖师云:离假即心真。经云:离幻即觉。皆见性之谓也。

开悟与见性更多的是指一个人的心行,而不是头脑的思维。它所指向的心行能令学人毕竟出离妄念,不取于相,究竟断除烦恼,即是开悟,即是见性。

开悟和修行方法不可分割。也就是说,悟前悟后所修及正悟之时,都是烦恼的脱落,无明的消失,执着的减少,那才是真正的开悟和见性。

正起念时,而不住于念。正生烦恼时,而不住于烦恼。正进入头脑分别时,而回到觉知上来。正纠结问题时而回到眼见色的当下,回到耳识上来,回到触觉上来,回到嗅觉上来,回到不思善,不思恶上来,而不住于此见闻觉知,即是开悟,即是见性。

于法不生心,于一切境界无所住,即是开悟。开悟只在言下。言下不悟,无有悟时。何以故?悟者不住,住者不悟。说于言下,已过言下,悟过久矣。

开悟和修行并不是分开的,会修行,才能开悟。真开悟,才会修行。

正开悟时,即是修行,所有的修行,都相应于开悟。所以开悟后的修行又称为保任。开悟与修行不可分割。

如何是保任?保护心行始终与实相相应,任运此心念念不被烦恼所缚。

保护心行不住妄念,任运此心直用直行。如是保持开悟,任运开悟,护持开悟时的解脱状态,是名开悟,又名悟后起修。

一念住于识心,一念即迷于本性,即非开悟。一念出离识心,回到见闻觉知上来,而又不住见闻觉知,即是见性,即是开悟,非实有性可开可见可悟。但能离于假,即是性真时。

六祖云:常应诸根用,而不生用想。即开悟之谓也。古人根利,才闻此说,即会修行,即会开悟。不像现今时人,终日闻法,而不开悟。终日修行,而不会修行。

如是言下顿离妄念,离一切相,顿回当下,是名开悟。如是修行,如是开悟,才能真实解脱烦恼,出离生死。而诸人所说,见到能见能闻的,即是见性,此能见能闻,非但不是佛性,恰是生死无明之根,意下之贼。故学法之人,将识为性,能断烦恼,无有是处。

古人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学法修道,莫认贼为子,将意根下黑窟窿当成佛性,以为见性容易,自谓保任此性,实是熏修我执,所以烦恼不断,是名愚痴,非是修行。

真实行者,念念断于烦恼,心心流入性海,着衣吃饭,无染无着。不做修想,不做不修想。不做悟想,不做不悟想。时时不离当下,处处自在无拘。

见不见性,开不开悟,悟后如何起修,莫问别人。但问自己,会不会解脱烦恼,能不能不住于念,会即会,不会,妄说开悟及悟后起修,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