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法是自行圣智境界

    佛法是自行自证境界就像一个医生发表研究论文,阐述一种理论,一定是建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而且所阐述的理论也是个体性的,除非经过多数多次的临床试验,得出的结果,才具有普遍意义,而且这种普遍意义仍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佛法的理论亦复如是,它一定是修行者亲身反复观察和实践得到的结果,即便是经过多次亲证,它仍不是绝对的适应每个人的真理。如果一个修行者,只研究佛法的理论或他人修行的经验,而没有自己的亲证,即使能讲说再精准的佛法,仍然毫无意义。佛法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凭空说理,不是学术研究,不是分析名相,而是自行解脱境界。从烦恼中解脱,从痛苦中出离,这才是佛法。不论你用什么方法,能解脱自我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就是真正的佛法。相反,再好的理论,再好的方法,只是增加我执,增加烦恼,增加束缚,那一定不是佛法,而是无明。真正的佛法,没在佛陀那里,没在研究者那里,没在书本和经典中,没在你的大脑里,而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的转身处,在你和一切的不对抗处,在你面对一切的不执着处,在你能和谐与外在环境的关系处。真实的佛法是活的,是变化的,是不定的。它不可能形成任何理论。它能形成的唯一理论就是,没有任何法是固定不变的。佛说,实无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定法如来可说。各位朋友,诸修行者,如果你还执着任何一种修行观念、修行方法、修行功夫,那不是佛法,或者说,那不是真实究竟之法。真是究竟之法,无一切法,无任何观念,无任何知见,是名佛法。放弃你任何执着和认定的,那是佛法。放下你任何知解和贪着的,那是佛法。放弃你任何坚持和对立的,那是佛法。佛法在心上行,从心上松开,从心上转身,从心上解脱。而不是在头脑中寻觅、建立和争论。

    2021-04-02

  • 佛陀是世间最无能的人

    佛陀是世间最无能的人师父好,看到您在回答学人的问题中说到,人的心念无法影响外在的环境。我认为这只是对凡夫来讲。如果是一个觉悟的圣人,他的起心动念就会影响周遭的环境,因为他是一个觉悟的人,他的心念肯定跟凡夫是不一样的,所以才会有加持一说。比如佛的加持,上师的加持,菩萨的加持等。不知道我的看法对不对?答:你认为凡夫的心念影响不到周围的环境,觉悟的圣人的心念可以影响到周围的环境。不,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正是因为他不再对外在的环境施加任何心念,他无心去影响和改变外在的环境,他也没那个能力。佛陀之所以是一个觉悟者和圣人,并不是因为他获得了超越凡夫的能力,而是因为他觉悟到外部世界的不真实。佛陀非但没有超越凡人的能力,相反,他是这个世间最无能的人。他什么都不能,就像空气一样。即便他用慈悲喜舍助一切众生成佛,他一辈子讲经说法,他依然一个人也没帮助,他依然像空气一样存在。不仅佛陀如此,一切觉悟者,一切众生亦皆如此。佛陀之所以是一个觉者,是因为他觉悟到一切境界,都是自心境界。自心境界是如幻境界,如幻境界即非有真实境界。试图去影响或改变他人及世界的想法,只有凡夫才会有。觉悟者只在用心上去合道,只在如何用心上去下功夫,而不是改变外境或他人。佛陀或任何觉者丝毫也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更无法度人,也不会去动念帮助任何人,更不会给任何人以加持。所有佛有加持力的观念都是众生的观念,是众生的妄想。佛不加持任何人,佛不动心去帮助任何人,佛不度人,亦不改善世界。佛只是觉悟自心,度尽自心种种妄想和执着,深达诸法无我。以度尽自心一切妄想、分别、执着,假名为佛。佛之觉悟,非但觉悟众生是幻,佛亦是幻,佛亦非真,故名是佛。所有关于佛的能力、智慧、神通,都是众生的妄想。佛无能力,佛无智慧,佛无神通。佛无一切。若有一法佛能具有,即不名为佛。佛若有心,有能,有智,有神通,自认为能度众生,能加持众生,则佛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不名为佛。经云:实无有法佛得无上正等菩提。起心动念,助人救人,那是凡夫的心行。诸佛圣人,无心无行,以无心意识,而行一切平常之事。虽亦起心动念,而不住于起心动念。善于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穿衣吃饭,见闻觉知,与凡夫无别。诸佛圣人,心念所行,与凡夫无异。唯一不同是,不住不着自己心念所行,不执着有我能行,有法可行,故于一切时一切事中自在清净,不被境染。

    2021-04-02

  • 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

    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维摩诘经云: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提萨埵,菩萨等等,皆是假名。假名是空。假名假名,连名字都没有,是空的。名字就是一个妄想,是妄想安的一个东西。如空中花。空中花你别问从哪来的,你别问它又到哪去了。空中花,病眼所看见的,没有那个花。所以你不要问空中花从哪儿来的,灭到哪儿去了?没有来处,也没有灭处。因为它是一种影像、颠倒、幻梦。名字与诸法也是如此,非实有故,妄心所见,妄想安名。故名假名。连菩提、真如、佛性、涅槃、佛、解脱、般若,这一切,皆是假名,并无实义。所以说,假名是菩提,也就是说,菩提是假名,没有真实的菩提可得,名字空故。这部维摩诘经就是净一切假名的经,所以叫净名经。净所有的名相,净一切的概念,破除我们所有的知见。这部经之殊胜,就在于它直接讲到了众生无明的根本,就是起心动念,执着名相和概念。破了这个根本,就能开悟见性。这部经根基好的人一听,豁然大悟。天人听了,全都捧花。魔王波旬听了,全都丧气。十方诸佛听了,全都赞叹。一切众生听了,皆得菩提。净就是让你不要执着,让你看空看破自己的妄念,所有的名相都是从妄想生。妄想不生,名相自破。让你知道没有什么名字,没有什么法,没有什么法相,一切法全都是假名。你就找不出一法不是假名的。师父,那佛性不应该是假名吧。佛性亦是假名。真佛性者,超越假名,不可思议,是自行自证解脱境界,非诸言语思维动念所能知之。佛性,一个名词而已,从头脑生,从妄想生。故云十方诸佛并是众生妄想。若有一法胜过涅槃,我说亦是梦幻。是不是你给它安的一个名字叫佛性?佛性也是狗屎橛,你别一说佛性又着佛性去了。佛性自己会说我是佛性吗?不会。讲出来的那是佛性吗?讲出来就是名字了,一落到你嘴上就是名字,就是识心,就是妄念。那师父,那个东西呢?哪个东西?但有个东西,都不离你妄想。除了你的妄想,还能有什么东西!你一动念,真如就变成了名字;你一拟心,佛性就成了名字。说不拟心。不拟心也是名字。那我们怎么办?怎么默契呢?有怎么就无法默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办,你活得也挺好的是吧?就是你最近太无聊了,老长时间没发工资、没奖金了,所以跑修行人堆里混来了,问一些无聊的问题。一发奖金,眼睛立刻亮起来了,什么佛性啊,无生法忍啊,全都扔一边去了。也就不问怎么办了,是吧。一快进球的时候,你喜欢的那个队一快进球的时候,完了,到底啥是菩提,早就九霄云外了。对,那个时候就对了,你就多来点那个时候,那就是解脱的时候。你彻底把佛法里所有的名相、概念忘得一干二净,根本想不起它来时,正恁么时,方有少分相应。你就知道为什么古人到禅师跟前,问:如何是佛?禅师会说,吃了吗?吃了。吃了刷碗去。刷过碗了。刷过碗了刷筷子去。筷子也刷了。一脚就给他踹走了,还听不明白。总惦着问出点啥来,是吧。你问出来的是不是全是名字?告诉你的是不是全是名字?如果你捧着一堆名字,一堆文字当答案,是不是被骗了?谁说的也都是名字,祖师说的是名字,佛讲的也是名字,谁讲的也是这两片皮蹦出来的。所以有一部经,叫佛语法门经。真正的佛语,是无语,离名离相,是真佛语。无语,离名相,不一定是不使用语言文字,而是别相信语言文字,别执迷语言名相。所以,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就这一个假名,一个名字,迷惑了、障碍了多少学法的人。全都是因名字而起,一切皆空,一切都不可得,一切都是假的。师父,那佛性是真的吧。明明告诉他一切都是假的,你又立一个佛性。明明告诉一切都是假名,非得弄一个真的。开悟的这个事有吧?古代有很多祖师都是开悟的吧。开悟、见性、成佛、解脱,这都是方便说,没有一个是真的。如果说是真的,是随世俗语,随世谛,说这个人开悟了,成就了,成佛了。但这并不是实相。实相是没有任何一法可住,可得。有一个法叫开悟吗?开悟会住吗?大家想一想,金刚经里说得非常非常明确,所谓的开悟就是成佛。实无有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没有一个法叫开悟啊,没有一个法叫正觉啊,没有一个法叫成佛啊。那你为什么非得说我要开悟,你开什么悟?这一句话你明白了,不就叫开悟吗。这一句实无有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明白了,就知道什么是开悟了。而这个开悟有悟可开吗?一切皆假,佛性呢?佛性是有吧?又来了。已经告诉你什么都没有了。那是不是断灭啊?断灭还是有啊!你有执着,自心起分别,我说什么,你就执着什么。告诉你没有,你执着没有。修行只是去掉你的执着,只跟你的执着有关。佛法不讲有无,讲的是去除你的执着。你落到一边,就是意识知解,就不是佛性。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断灭从哪蹦出来?还是从你意识里,还是名字啊。你要明白这个,不就是开悟了吗。甭管你立什么,立佛,立菩提,立众生,立涅槃,全都是法。有所立,即不能超越假名。所以诸法都是假名施设。所以要空就空得彻底,有一法不空,佛性不能胜出。别回头又蹦出一个法来,你给它安什么名字,那也是个名字。

    2021-04-02

  • 所有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

    所有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师父好,最近我每天晚上都会打坐。但是打坐过程中,身体会发热,有一股气向头顶上面冲,每次都是这样,我有点怕,不知道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也听说过气脉,脉轮的说法。不知道是不是身体气脉的运行导致?请师父赐教。答:修行要抓住根本。根本是心得解脱,莫无绳自缚。打坐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对打坐本身存在执着和目的。不要执着打坐,打坐不是修行。打坐时用对了心,那才是修行。一切时中一切事用对了心,都是修行。若错用心,有所求,诵经、念佛、坐禅,乃至四禅八定,尽是魔行,非是修行。打坐只是休息身心的一种方式,而无其他任何意义。如果你对打坐有执着、要求和目的,那么,在打坐过程中,因为这些用心,就会出现一些反应和问题。出现了问题,又会迷到这些问题中,期望得到解决。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修行全然无关。当身体有反应的时候,下坐,或者活动一下身体,放松,就没事了。切记,不是打坐使你身体有了变化,而是你打坐时的用心,你的紧张、用力、妄念使身体产生了一些变化。修行不能执着一定要坐着。无论怎么坐,坐出什么样的境界,乃至坐到身心空掉,见十方佛,皆是妄想浮尘,都跟修行没有任何关系。修行是休息身心,而不是打坐。除非你在打坐时知道是休息身心,而不执着身体的变化,否则,打坐没有任何意义。更不要去观察研究经脉、脉轮这些现象,那离实相越来越远。何以故?身体尚虚,何来脉轮?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如果在坐禅时出现任何问题,立刻停止坐禅。一下坐,上面的问题就都没了。为什么不选择下坐?而非要坚持坐着?以有所求故。因为执着打坐,把打坐当成修行,所以才不肯下坐。不,打坐不是修行。把打坐当成修行,整个修行的方向就错了。如果只是坐在那里休息,那就不一样了,而且,如果只是以休息的心态打坐,就不会有你说的那些现象了。所以,你的疑惑来自不知道修行是解决心的问题,而不是解决身体、气脉、发热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因为执着虚幻的身体导致的。如果不再关注身体,对打坐也无任何要求和期待,所有的问题都会消失。

    2021-04-02

  • 每个宁静都伴随着休息

    每个宁静都伴随着休息而来每个宁静都伴随着休息而来每片翠绿都进入无妄想的心每一抹夕阳都映衬着一次坐下来 每一声鸟鸣都把我们从故事中叫出,呼唤我们进入乐园每一朵花都向我们散发着解脱香每一个阳台上都有无量光佛,日德佛,月德佛,日月光佛,光明遍照高贵德王佛。 高贵就在你坐下的那一刻庄严来自你无心事的面孔美丽来自那颗日趋寂静的心 你到这里,到那里不过是为了到寂静和安详里你做这事,做那事不过是为了让心安静 你做了一切,如果心还是不安那你该思考要不要停下来你去了很多地方,心还是不满足你该思考心的满足不是去填充什么而是清空所有的存储 你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五十三参问东问西如果那颗心还是带着疑惑和问题你期望谁能给它一个满意的答案 看清问题的虚妄答案则无处安放 如果你不再打开地图不再开辟道路不再寻求方法不再渴望进步当你放弃一切奔波和努力妙乐忽然从天而降珍宝以一无所有的姿态呈现在你面前 演若达多,一天在镜子中看见镜子里的头非常可爱,忽然心生狂惑,以为自己身上的头不在了,狂性大发,疯癫而跑,到处去寻自己的头。奔走多时,狂心消失,一摸脑袋,发现自己的头还在,又恢复了正常。众生亦复如是,从来是佛,只因认妄念为自己,迷失真性,不知念性虚妄,被念所使,狂走意城,枉受轮回。若识本心,不复追于妄念,妄念一歇,歇即菩提。如演若达多,狂心顿歇,识得本头,不更寻头。

    2021-04-02

  • 如何面对被伤害

    如何面对被伤害这件事师父,想请您开示,我一直对凶狠蛮横的人,特别害怕。就是明明自己是对的,自己有理,但他们对我进行语言攻击的时候,我就会特别害怕,不敢跟他们对峙。内心总有恐惧,因为童年一直被老师批评,结婚后一直被脾气不好的前夫辱骂留下了阴影。不知道怎么面对小人,如何放下恐惧。请师父开示。答: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蛮横、凶狠的人吗?是谁在让你害怕?修行、禅修或静坐,就是要思考类似于这样的问题,从问题的表面看到实质。到底是外在的某个人或他们的斥责在让自己害怕,还是其他什么?我们总以为是一个外在的人或境像让自己害怕,事实则不然。当一个人被家暴过,被父母压制过,被人强暴或霸凌过,他会认为,是那些痛苦的经历和可怕的人在不停地伤害他们。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到底事情的真相是什么?事情的真相是,一切伤害都来自于你,而非他人。即便有人杀了你,实相依然是没有人伤害你,如果有,那一定是你自己。面对任何的“伤害”,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让伤害结束在它结束的时候。要么,牢牢地记住这件事,一次次地重复有人伤害你这个记忆,然后认定你是被伤害者,活在被伤害的记忆里。如果你觉得有人伤害了你,没有那个人,除了你自己。伤害不来自外在,它来自我执和无明。一根木头,一把匕首,一只枪,一场暴雨,一次疾病,一次灾难,一个人,一件事,一次暴力、一场欺骗,甚至一次谋杀,永远伤害不到一个人。自我的认同,自我的执着,对过往事情的住着,在伤害你。于无我法中妄见于我,在伤害着你。于无生中妄见发生,这样的知见在伤害你。把梦幻中的事当成真的,是这种错觉在伤害你。在我他的对立和抗衡中,自我的力量在伤害你。是厌恶和仇恨在伤害你。所以,当你觉得自己被某人伤害了,不要把心放在某人和那件事上,把心放在我并不存在这个实相上。认识到无我,觉悟到我并不真实,以这样的智慧,可以免除所有的恐惧和痛苦。问:我们该如何面对那些看上去非常凶狠的人和很坏的人?总不能逆来顺受,任人宰割吧?可以反抗吧?答:你没必要和一团大火或者洪水、猛兽相抗衡,除非你认为能战胜它。你当然可以反抗,但是在反抗之前,要确定能否反抗它。如果你认为你面前的人很可怕,又不能战胜它,躲开它就是了。躲开它也是一种无我智慧的表现。只要卸下紧张和对立,无论选择什么方式,它都会解除痛苦。痛苦来自自我的突出,来自长时间的紧张与抗衡,来自执着。问:如果是家里人的伤害呢?既不能抗争,也无法躲开,那怎么办?答:用无我来接受那伤害,用空来化解对方的愤怒,用沉默来警告对方的无理。问:生活中面对批评和辱骂,该如何对待?答:不要用我的思想来接受它,依然用无我的智慧来面对。当你一直拥有无我的智慧,不管遇到任何境界,任何不公的对待,以及所有的辱骂,这些都会自动退还给施汝者。

    2021-03-29

  • 心的解脱,无关外境的变化

    心的解脱无关外境的变化问:师父好,给菜地的菜和自己家养的花放佛号,它们会不会长的更好一些?答:给自己的儿子放佛号,他就会长高吗?问:如果我亲自念佛,对周围的环境和家人会不会有益?答:你认为什么是有益?问:比如人会越来越健康,植物会长的很好。答:没有谁能证明它们之间有必然关系。问:念佛是一种善念。如果说念佛对人对环境没有任何作用,那么日本江本胜博士做过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就是水知道答案。此外,有人还亲自做过实验,给苹果贴上“我爱你”的标签,苹果就会保留很长时间。这些现象又是为什么?答:即便这样,仍无法证明心念与环境之间的必然关系。我们唯一能证明的是,当一个人心存善念,受益的是他的心,而不是外境的改变。如果动念就能改变外境,那么你可以什么都不用做,只是去想,让这个世界没有贫穷,没有灾难,没有疾病,让自己变富,让自己永远年轻,而这根本不可能实现。心念解决的只是它自身的问题,它无法改变外境。即便外境改变了,而那与心的解脱毫无关系。一个人可能生在环境美好的地方,而他一样有烦恼。也有可能一个人生在贫穷落后的地方,而他会很快乐。你所说的这些现象只是幻梦里的故事,是自心编织的故事,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是识心的活动,并非实相。以识心观察事物的因果变化,无法解决人们的根本无明,无法解脱人的生死烦恼,相反,还会让我们迷到生死中去。人们总是执迷现象世界,痴迷于因果,而不去解决自己的内心问题。总是分别事情的对错、善恶、好丑,而不去认识实相是什么。实相是一切事是妄念所生,是心识的分别。心若不生,万法无咎。不要把注意力放到外境的变化和因果上。就算你把全世界所有的事的前因后果都研究的一清二楚,你还是会衍生更多的问题和因果,而没有从根本生解决心的问题。若想得到根本的解脱,永断无明,那就要从故事中走出来,莫信于识,当依于智。何为识?何为智?用而生想,是为识。用不做用想,是为智。水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研究的。研究也只是为了解决人们饮用的问题,而不是在这些问题中别生玄妙的问题。苹果直接把它吃掉,至于菜地里的菜和阳台上的花,大自然会给予它们最好的照顾。而人的健康与否,来自他自己的用心是否合道,不来自于你的祝福和期待。以平常心,看平常事,一切问题,不复产生。如果在这些平常事上妄加观念和想法,那是妖魔鬼怪入心,神经兮兮,不是正常人。

    2021-03-29

  • 佛法的核心

    佛法的核心佛法的核心问题是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间,如何对待自己和身边的一切的问题,也即如何处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这看上去是一个外在的问题,其实,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心。如何对待自心,这才是全部佛法的核心和关键。如何对待自心,这直接关系到自他的生存状态、苦乐、解脱与否。所以,如何面对自心,或者说一个人的心态如何,才是整个佛法的灵魂和佛法的终极目的。想知道如何对待心,就要先认识心。心是什么?怎么认识心?心的本质是无我中的常性,是独立而又共生,自由又不放逸,与一切外境不一不异。也即,所有的存在,性同而相异。认识到这一点,领悟到这一点,才能和谐自我和一切的关系。才能从自我中超越,而看到真性的大同。心的状态趋于自在、轻松、无我、解脱。当一颗心对立于外境,取着于外境,分别于外境,心就被分裂,而成了我执或自我。当一颗心觉悟到一切外境是自心所现。觉悟到对待一切外境,都是对待自心,那么,它就不再向心施暴。这时,心自然恭敬、尊重、谦卑于一切,不与外境对立并产生矛盾。即便偶尔紧张、贪着或恐惧于外境,那只是心未觉悟时的习惯。而觉悟的力量和习惯会照破这一点,引导心识放下紧张和对立,还心自在和解脱。诸法实相是:一切万法,唯是一心。犹如一切金饰,唯一金成。又如一切水月,一月所现。一切枝叶,唯一根出。一梦之人,百千之梦。一镜之中,有千万像。万法唯心,一切诸法,皆是自心影现,非实有个体性,唯一本性而已。学法之人,悟此本性,识此真心,方知如何对待此心。觉悟之人,以了一切皆是自心,对待一切皆是对待自心,待一切皆是对待自己,故能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痴。以了一切唯心,方能与自心和谐,与人和谐,与境和谐,与天地万物和谐。以温和对待一切,即是对待自心,故心常温常和,常友常爱,常慈常悲。何以故?待物即是待己,待境即是待心。故知杀生者,非有心外之法可杀,但杀自己也。贪嗔痴慢疑,亦复如是。非有外物可贪、可嗔、可伤、可害、可疑、可惑,皆嗔痴疑慢自己也。此无明所为。觉心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何以故?以达唯是一心故。佛法的灵魂正在于此。全部的修行都是如何对待自心。佛法的所有修行都是指向心当下的态度,指向心当下是否解脱。所有把修行和解脱推到未来与来世的思想,都不是真正的佛法。所有拜物,迷佛,着相的修行都是假修行。所有不是围绕着自心去转变自己,而去改变外在、包括自己身体的修行,都不是真正的修行。认识心,改变心态,默契自心,不与境违,心不外驰,那才是真正的佛法。觉悟于此,如实行之,当下心得快乐解脱,久久湮没的佛法才能昭示天下。

    2021-03-29

  • 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

    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这种见解和二乘所学的、所领悟的完全不一样。所以说,修行见地非常重要。见地是整个修行的方向。方向如果错了,怎么用功都没用。二乘人,声闻乘人,不觉悟的人,是生了烦恼,再断烦恼,他一定要断烦恼、要离烦恼,要对治烦恼,再去证取涅槃。没有通达烦恼性空,烦恼不可得。他无法了达烦恼不生,烦恼无生,烦恼不实,烦恼不住,烦恼即菩提。所以他要断烦恼,他要离生死,他要离开众生,他要远离一切世间法,不敢接近世间,到寂静之处,执着修法而去求取涅槃。他不知道生死即涅槃,非离生死而有涅槃。他忌惮生死和烦恼,所以急急地去修证,去取涅槃寂静,去证灭尽定。而大乘,乃至于禅宗,它的宗旨是:烦恼性空,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这是禅宗。也是维摩诘所开示的修行见地,所开示的实相之法。不断烦恼,而入涅槃。就是通达贪嗔痴性空,烦恼性空,一切法性空,从真如本性起一切虚妄烦恼而不住,即入涅槃。知烦恼涅槃都不可得,这叫不断烦恼而入涅槃。诸法无行经中说:贪欲是涅槃,恚痴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有无量佛道。若有人分别,贪欲嗔恚痴,是人去佛远,譬如天与地。菩提与贪欲,是一而非二。皆入一法门,平等无有异,凡夫闻怖畏。去佛道甚远,贪欲不生灭,不能令心恼。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见者,是人为贪欲,将入于地狱。贪欲之实性,即是佛法性,佛法之实性,亦是贪欲性。是二法一相,所谓是无相。若能如是知,则为世间导。  一切烦恼、无明,都是妄自执着,妄自缠缚,本来没有缠缚,也没有烦恼。他错以为有个我,有个执着,有个生死,如经云: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见者。是人为贪欲,将入于地狱。是因为他妄见一个心,妄见一个我,妄见诸法,这才是贪欲,以此我心我见,才入于地狱,而不是起了世间所谓的贪嗔痴。世间的贪嗔痴只要不住,当下即空。修行去的是住和执着,不是去贪嗔痴,不用去断烦恼。就是说,现实生活中,一切相即解脱相,一切相都是涅槃相,一切相都不住。所以,不断烦恼,即入涅槃。我们学六祖坛经也学到了,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涅槃相如是。一切现象本自解脱,本来清净,包括有情无情的一切显现,包括一切众生的所有行为,都是涅槃相。只要你不分别自心境界,不取著自心境界,不错见解脱,不错见涅槃,不去执取解脱和涅槃,那么,当下即是涅槃,非实有涅槃可得。这即是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声闻乘他是很难理解不断烦恼而入涅槃,因为他把佛陀讲的方便法当真了,得少为足,不知进取。所以他需要破除原来的知见,深入大乘,了达实相,才能真正解脱。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维摩诘说,如果你能如此领悟我所说的宴坐,这种完全没有形式的宴坐,这种心法,那才是真正佛所印可的坐禅。也就是说,于三界不现身意,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不住于内亦不住外,虽现修行而于诸见不动,不断烦恼而入涅槃,如果你能这样坐禅,那才是真正的坐禅。这种坐禅,才是佛法唯一的正修行路,显现了佛性的自在、无拘、通透。不再执着一个坐着的形式。而是一切时、一切处、一切行为都可以坐禅。这是心的解脱,心上的修行。如果你着相的话,你看不出这是修行,是坐禅。

    2021-03-28

  • 荐福古寺山居诗

    荐福古寺山居诗 抱山居日日看青山夜夜沐风波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年阔朝朝群鸟共和鸣暮暮云松逞婀娜青山不改志和风不变心白鹭时时腾绿水桂树梅树倚黄檗 佳音我有佳音一曲无弦无音无指奏有耳听不着将心亦难泊凑世人梦里寻他何如豁然无我小荷才露尖尖头已是耄耋赵州 一粒宝珠我有宝珠一粒非色非形难追觅风里种麦始得无脚行路见真迹知音何必子期真僧不必挂锡有朝一日看衣里原来一刻未曾离 读古心读古德之训诫沐心性之芳霖度一日之平实安累劫之颠倒山雨未邀而眷顾心花不待而盛开五米小室以息虑而成广博严净一把素椅以无求而成楞伽宝山道远乎哉?何如穷子而向外奔游法秘藏兮?青草随风弄缁衣庭坚问道于祖心抛肝撒胆分毫不瞒 海印三昧静坐山堂虫鸣交响声似迦陵美过咒章至道果真不难难因取舍不忘不觉脸痒摸去忽悟直心道场问我海印何在脚底涌泉正穴才起下心拟议雨打寺院南窗 清凉山炎炎夏日一柱香廓廓云天不见短长一支青钵域外悠扬谁能更清唱 周流虽热无人声张才知清凉不在文殊场 纵大汗淋漓亦只增酣畅只因心地无尘可扬 不如听雨悠悠山中日长更无一事商量登座说法如聒噪不如听雨甚妙 世人愁闷无多由思虑一秒难消一切苦恼自找不肯将心静悄悄 雨从昨夜下如今为寻三五知音无奈无情说法声太小兜率大士难了 俗人日日叨叨感得人天频频叫好可怜我祖睡得安不被阿师吵 袈裟披得一身无事衣胜过世间万功集三千珍奇顶上戴怎比心中不挂伊 无事最胜行过得一分淡泊,消得一分旧业。度得半日无事,胜过修道十劫。忙圣忙凡皆妄,不如林下哼唱。这里那里求索,总是空中捞摸。世人修道不成,只因得心不灭。大智利根之人,撤销一切梯阶。悠然空里眠睡,不与万法为侣。但能特立独行,不劳坐禅诵经。一切众生自缚,只因心有所依。过得无依无倚,得道只在须臾。 桂花赞满城都是你,无须苦追踪。走出头脑屋,自然入鼻孔。花瓣如星星,花色黄与红。不分贫与富,一味解脱浓。九月伊开放,十月满虚空。早年甚愚痴,不识汝君容。世事多变化,我心亦不同。唯有此芳馨,年年落此中。 古寺满院寂膛膛,唯有桂花扬,墙被墨绿染。梁绕古禅香。 十里长溪羊随蝶拥乡间晨路古寺山下氤氲浮浮水牛坐卧一事不管白鹭矗立犹如顶柱世间繁华刹那即空不如返此认祖归宗十里草径风光无限一条长溪直达梵宫 清流一道开芦苇随风荡清流一道开野花独自摇寂静声闹外白鹭戏白蝶游鱼绕青苔寻言索真理不如放形骸一颗纯净心能见真实性邀我看明月复来林下待 熏风听月星空舒廓寂辽青山几多妖娆枕石天为花盖沐风水为琴箫星星闪闪烁烁凌乱不相侵夺各各放光自妙颗颗摩尼珍宝纵有云雾飘缠难掩其光桀骜天地何其莹莹万法本闲人闹来我溪边听禅随我田间观稻风姿绰约属你夕阳西下恰好 顿悟菩提偈菩提只可顿悟谁能向后做功心离现前觅法穷劫难到彼岸刹那出离妄念心珠慧日明圆不用六度三学不须将功用功但能心不住念顿超三世无难心不住法即真无别有真可得觉知当下假名不可意中取荐回到脚下勤行念念无迹无踪亦无明心见性亦无腊月年关生死无明非实开悟解脱亦幻直用直觉直知一切置之莫管 在家修行偈家中本是佛国,因执而成汤镬。彼此相敬如宾,何须相背而坐。若能心中无求,家里家外同乐。若能不执己见,何处不是寺院。家中本应清凉,因诤而成战场。若能各退一步,正好修行举唱。今日已无寺院,寺院不在伽蓝。家中自有珍宝,在家一样得道。沙门无关道服,无依真正僧衣。身心安静无事,胜过十方兰若。今日红尘修道,不即不离正好。执有修行难契,离世觅佛兔角。一言一行得体,触目皆成菩提。一举一动无妄,谁能与我恐慌。息得诸有取贪,何须听人讲演。解脱只在悟空,不关晨钟暮鼓。我劝诸君识真,识真不被妄牵。若能体得无生,不再向往极乐。离得诸执取舍,自然人天赞叹。若不悟得真理,光头只被人笑,智慧心中悠游,戴发修行不难。

    2021-03-28

1541 篇文章

上一页 12

...

79808182838485

...

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