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示
开示除了你的念头,你不可能跟外在的任何人事物在一起。人,是你的念头;事,是你的念头,物,是你的念头。看清这一点,你只需要跟你的念头和谐相处,在引起你注意的地方看到自己在外境上的投射,别被这些念头困惑,你的世界就清凉无比。 开示当你在心里评判某个人的某个行为而为此感到不舒服时,这时你需要立刻看到,是自己的妄念在那个人那件事上投射,告诉自己,那只是你的猜测和想法而已,事实并不是你想的那样。你看到的只是你心上生起的幻象与错觉,你捕捉到的一切都只是你自己的妄念,而跟外在的人事物无关。当你能够这样面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时,一切烦恼都会消失。因为烦恼是由你的念头编织的,而不是外在给你的。收回你心里的投射,烦恼就会消失。 没人给你定法则,你是这个世界唯一的法则。一切你说了算。 管好你自己,别人怎么活交给别人,不要越界! 我很想温和地讲法,但实相不允许我说谎。不抛弃一切,你永远无法真正独立。不舍一切有,你永远有依。有依背道,有依有我。有我有苦,有依皆妄。经云: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舍一切有,方得见本来。何以故?本来无一物。但有一物一法系于心,皆不合道,不得契本来。不契本来,必有苦,必不得真实解脱。
2021-07-05
-
家庭,我相和无明最强烈的投射
家庭,是我相和无明最强烈的投射人们所有的困惑和烦恼都来源于家庭和亲密关系。他以为,那是他不可动摇的所属。这是一个最大的错觉。你的父母不是你的父母,你也不是谁的小孩。你可以换妻子,换丈夫,甚至完全不需要他们。因为他们全都是你妄想和无明的投射。你以为你来自母亲,不,那只是一个表象。人们都不被这个表象骗了。生你的并不是你母亲而是你的无明。是你自己的幻梦和意识。它在你父母生你之前早就存在了。你和所有你爱的人事物都来自那里,来自无始无明,来自虚妄的意识。当你觉悟这一点,那狭隘的不能再狭隘的家庭关系瞬间瓦解。你当然可以继续维持原来的家庭关系,但是,那已经不一样了,因为你已经知道,你和你的家庭成员没有任何关系。你不过是在陪他们玩过家家。你才不会被他们拴绑与控制。你更可以随时离开原来的家庭关系,因为你知道,一切人都可以成为你觉悟之后新的、暂时的亲密关系,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一天换一万次组合。但是你不会再沉迷各种关系。因为你知道,再亲密的关系,不过是梦幻。当你觉醒,它怎么还能束缚你?
2021-07-02
-
管好自己,那是唯一的道德
管好你自己,那是唯一的道德所谓的流氓和渣男,并不是干坏事的人,而是那些动不动就说别人干坏事的人。一个人最恶劣的品质不是做坏事,而是管别人闲事,对别人说三道四。不知不觉把自己当成了人类的警察,这样的人应该被关进监狱。事实上,他们正是活在了自己观念的监狱中。去看看那些在别人的朋友圈或微博或自媒体进行语言责难的人,他得多么愚痴,才会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别人写的东西,一边批评人家不好。管别人闲事的人,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控诉别人,却不知道自己才是真正的流氓。动不动评判别人生活的人,他得多么无聊,才会每天纠缠在别人的故事里而忘记了去过自己的人生。更可恶的是那些因为依赖别人而不得不被人管控,得不到自由又到处去求救的人,地狱就是给他们建造的。他自己不想解脱,上帝也帮不了他。不管别人,这才是道德的基石。管人,是这个世间最不道德的事,也是最残忍的事,最不幸的事。世间最痛苦的事都来自管控,亲人的管控,道德的管控,舆论的管控,其实质都是观念的管控。不粉碎观念的牢笼,这个世间没有自由。不操控别人,那才是法律的真正含义。法律不是用来约束别人的,而是用来约束自己的。约束自己什么?约束自己不要去干涉别人!戒律也是如此,它是用来自我管控的。管控自己什么?管控自己莫向外看。这是戒律的唯一意义:管好自己。自律,才是一切律法的真正含义。管好自己,那才是人类最高级的法律。不被别人的道德绑架,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不被别人管,那才是善良的真正含义。善良,不是对别人好,而是毫无疑惑地爱惜自己,坚定不移地不受别人管控。能真正对自己好的人,才不会强迫别人,才不会害人。如果你想伤害谁,去管他。如果你真的想对谁好,别管他。能真正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提醒别人,帮助别人。提醒别人什么?帮助别人什么?管好自己,莫管别人。
2021-06-29
-
自我,它总是想掩盖自己
自我,它总是想掩盖自己人们追求无私,害怕自私,是因为自我与无明想透过这样一种伪善来掩盖自己。人一定要自私到极致才能觉醒。自私到极致,才能真正看到那最后一点点的无始无明和俱生我执。你只能让自我完全地裸露出来,它才会消失。你越想掩盖什么,你越成立什么。你越要回避自我,你越在加固自我。你越不想让人看到你的自私,你越是在培育自私。你越是通过依赖想回避独立,你越是在长养牢固的自我。佛性随时要求显露自己,而自我却不停地掩盖自己,反而增强了那个本来不存在的自我。只有把自我全部地显露出来,它才无处可逃。显露是最好地捧杀!把自己完全地显露出来,自我就消失了。你若想无我,毫无保留地露出自我。真相如此不可思议,它总是超出你的理解和想象。所有觉悟的人都是完全为自己而活的人,因为他们知道,除了自己,根本就没有第二个人。人们被假的无私与无我欺骗的太久了。层层的“无私”与“伪善”包裹起来的,正是无比深厚的我执与无明。所以,若想自觉,必须先自私,而且要将自私进行到底,乃至六亲不认,跳出一切关系,直到触碰到那个藏的最深的自我,再无任何东西保护它,那自我便自行消失,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觉悟。然而,这需要无比大的勇气,需要违逆所有的世间法则,需要克服深固的生死习气,需要识破意识的伪装,需要极其明觉的智慧。即便整个世界都孤立你,你仍能站稳脚跟,为自己而活,你离觉悟很近了,甚至,你已经觉悟。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和意义上,你才能真正帮助其他想自立、自信、自觉的人。而你什么都不须做,你只需要真正自觉,就会有人向你学习。那才是佛所说的觉他的唯一形式。
2021-06-29
-
有无修行,但问自心
有无修行,但问自心各种各样的善知识、导师们不停地在教导学人更新思想观念,改变想法,用另一套新颖的理论代替原来的理论,以有法的硕果承诺弟子的修行。但是没有人教你练习无所依,没有人教你一套行之有效的休息头脑的方法,没有人教你练习独处和一物不为。教法的人遍地都是,行法的人屈指可数。说理的人数如河沙,实修的人少如麟角。劝你在世间修一样能成就的人比比皆是,引导你出离的人罕见难逢。因为他们自己还沉迷在对闻名利养的贪恋中,而完全没有察觉。因为他们自己都不会真正地去休息。他们只是在用头脑传达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观念。他们也说不要活在意识和思辨中,自己却一刻也停不下大脑的活动。他们每天都在教导放下,但是自己内心深处还有无数放不下的东西。他们也在讲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但是儿子的一个电话,自己就进入梦境。他们无心欺骗别人,却在不知不觉中被自己的无明和习气欺骗。他们也想帮助别人,自己却在不知不觉中沦陷。他们也有一颗让所有人都解脱的悲心,最后却发现,原来自己是唯一一个被捆绑的人。真是弟子与师,俱陷王难。导航偏差,转行转远。说理,讲道,劝人,那不是修行。心中有挂碍,无论怎么用功,与道相乖。满足于知解,沉迷于虚名,最后害的是自己。鞋合不合适,问自己的脚就知道。是否还有疑惑与不安,问自己的心就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在修行,看自己还有没有烦恼就知道。纸里包不住火,有法里藏不了空无。修道之人,须有必死的决心,须有顶天立地的志向,须有横空出世的魄力。为此一事实,宁陨百千命。世人皆阻拦,不能障我心。我来世间,不为沉入更深的梦境,而是为了觉悟真正的自己到底是谁。莫欺自心,莫负己灵。了却今生须努力,谁能累劫受余殃!
2021-06-29
-
看山是山,看椅是椅
看山是山,看椅是椅看到树,就会有人着树,说树是一念无明。看到风,就会有着风,说风是我们的妄想,心动风动。看到一张椅子的照片,就有人着椅子,说椅子就是道,安静,无心。看到一个蜘蛛网,就有人说世间是小网,出世间是大网,网,网…自己不知不觉就进了网。当有人问,为什么青蛙被猫吞进肚子里,过了一天,猫把青蛙吐出来,青蛙还是活的?人们就进入了青蛙和猫的角色,给了无数答案。树就是树。风就是风。网就是网。没有什么猫和青蛙。没有你想的那么多故事和答案。你能看只是看,听只是听,闻只是闻,不带任何故事地看世界吗?你能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牛是牛,看马是马,看椅是椅,看网是网吗?不带投射地看世界,就是佛眼。肉眼看世界,就能看到真实。你不需要任何理论就能解脱。你不需要任何答案就是般若。你不用任何思考就能清净。你不费任何力量就能自由。简单,平常,直接,而不做简单、平常、直接想,就能活在极乐世界。所说极乐世界,本无极乐世界,是名极乐世界。所说佛眼,莫着佛眼,是名佛眼。看树,看椅子,看网可以悟道吗?当然可以?不带任何知解与投射地看,就能悟道。看只是看,以无所住心看,看到没有能看所看,就可以悟道。所言悟道者,哪有什么悟道,假名悟道。
2021-06-25
-
参公案
参公案公案一龙女献宝珠法华经云: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直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大家参一参,龙女献宝珠,为何速成佛? 公案二哥哥说了什么弟弟得了一笔巨款,放在哪儿都不放心。于是他把钱埋在了自己家后院的一块石头下。这个后院有一道小门,小门旁边有一辆废弃的手推车。石头就在手推车旁边。他把钱埋好之后,转身回到屋里喝了口水,他忽然想到,万一自己埋钱时被人看到该怎么办?于是他就躲在旁边盯着,看是否有人来偷他的钱。他眼睛一刻也没离开过那块石头,过了大半天,一直也没人来拿钱。可是他还是不放心,他想换个地方藏钱。他去扒开石头,却发现钱不在那里了。他一下子慌了,又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他有个哥哥,很聪明。他不得不打电话给他哥哥,请他来帮忙。哥哥过来,问清了缘由,又查看了后院的情况,跟他弟弟说了几句话。没过几分钟,弟弟就把钱找到了。请大家参一参,他哥哥跟弟弟说了什么话,弟弟就把钱找到了? 三水落石出表的是什么法禅师问弟子:水落石出表的什么法?弟子答:我明天告诉您。禅师:你现在告诉我。弟子:昨天已经跟您说过了。禅师:昨天说的不算。现在怎么说?弟子:别总是问弟子,您怎么说?禅师转头问另一个弟子:你替我说。另一个弟子转身走开了。 四你把什么叫心弟子问师:如何是佛?师以手捂面。弟子:您能躲开自己的心吗?师云:能。弟子问:您怎么躲?师云:你把什么叫心? 你在跳舞居士:请教师父,您为什么会舍戒而去跳舞?是为接引众生方便故?还是为而无为自在故?答:是你在跳舞,我没跳舞!居士:您明明是在跳舞,却说没跳。答:明明是你在跳,却说我跳。居士:不理解您。答:我也不理解你。
2021-06-25
-
谁是笼子里的熊
谁是笼子里的熊一只熊被人从笼子里放了出来,但是人们又在它呆的地方画了一个方形的白线。熊不停地在方框里行走,以为那方框是原来的笼子。熊的这个举动引起了无数人的同情和可怜。你确定熊在那个画线的笼子里走是痛苦和可怜的吗?还是你代替了熊用自己的意识进入了那画线的笼子?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去想象另外一个存在物。或许有时我们碰巧想的和另外一个人一样。但是在更多的时候,每一个生命内在的活动没有人知道是什么。你看到一个弯腰的人,你以为他是在系鞋带,但是他却是在捡一张纸。所以,不知不觉中,我们虽然什么也没做的站在那里,自己却成了一个系鞋带的人。你看到一男一女坐在长椅上交谈,你以为他们正在谈恋爱,但那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向一个男人推销保险。你看到一个出家人住在空无一人的庙里,你觉得他的生活太孤寂乏味。你永远也无法确定那个出家人过得是否乏味。唯一能确定的是,当你有了这样的想法时,你成了一个孤寂和乏味的人。你看到一家三口人在公园里开心地游玩,你非常羡慕那样的生活。可是,你根本不知道,当他们回到家中,女人在丈夫洗澡的时候替丈夫接了一个电话,电话是另一个女人打来的。从那一天起,你羡慕的那个家庭中再也没有过快乐。你确信你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美好和快乐,一定是真的吗?你确信你以为的悲惨、不幸、黑暗,是真的吗?快乐和美好到底是什么?悲惨和不幸又是什么?在你不知道这两个问题的真正答案时,你不可能得到快乐,也不可能避免不幸。美好与不幸并不真实,它们来自于你内心的投射。真正的美好永远不在于你投射了什么,而在于你知道那投射不真实,不永久,不可得。当你不执迷于你投射的,美好才会发生。真正的不幸也不是发生了什么悲惨的事,而是你不知道,一切除了发生在你的妄想里,而实际上从来没有什么发生过。当你不被你的妄念骗,你才远离了不幸。关注你自己的起心动念,看好你的投射,莫进入妄念的笼子,跳出你编织的故事看世界,过生活,你才能远离不幸,迎来真美好。
2021-06-25
-
玩儿
玩儿 会玩儿者,做自己的王。玩字,从王从元。玩者,元来是王。玩者,众生之本性,人类之天然。会玩者,即会修行。会修行者,必会玩。六祖大师云: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会玩者,非世间玩者。世间玩者,玩着玩着就当真了。一当真,就不是玩,就是痴迷。痴迷生苦,苦背真性。真性活泼,不痴不定。会玩者,知是游戏,固不当真。虽不当真,却很认真。虽认真,却不痴迷,不陷入。孩子经常一个人自己在那里玩,而且很快乐。为什么?自己做自己的王,没有约束,没有限制,没人管,没人干涉,活在自心的世界,自己和自己玩,所以快乐无忧。孩子和自己玩时快乐,但是和别人玩时会起争执。何以故?以有我故。所以,只会和自己玩,还不是真正的玩。真正的玩者,能和一切人事物玩。虽和一切人事物玩,而无争,无执,无胜负心。何以故?知一切人事物皆自己故。只能和自己玩儿还不能得大自在,只做得小王。能和别人玩儿,和一切人事物玩儿得开心,玩得恰大好处,才是大自在,才能做法王。想要和所有的人玩,玩得好,玩得自在,不能只允许自己做王,还要允许别人做王。大家各自平等,各自做王,各自尊重,互相顾及,是名真正王者。若在玩儿中只允许自己做王,不允许别人做王,那么,就会起冲突,有争端,生是非,出祸乱。所言玩者,放松自己,先做好自己。所言玩者,一心一意,不二用心。所言玩者,从妄念分别中出来,回到诸根直用上来。以玩时生无所住心故,合于道。以随玩随空故,心得自在,无有法缚。故知玩能出妄念,玩能去住着。玩能消疑虑,玩能远是非。有些学法人越学越死,执迷定法,活在概念中,不悟活的法。不会玩儿,不爱玩儿。虽不爱玩儿,却爱在头脑中跟自己过不去。以不会玩故,性格乖僻,无喜无乐。无喜乐故,众人不接近,自亦不解脱。诸同修,莫在头脑中学佛法,回到玩上来。会玩者,自知节制,自知适度。会玩者,既不沉空,亦不流俗。会玩者,直用直行,如雁过长空。会玩者,能生慈悲喜舍,有无量方便。做自己之法王,亦成就他人之法王,去玩儿。
2021-06-25
-
在心上种下美好的种子
在心上种下美好的种子你关注什么,什么便来到你心上。你关注什么,什么就来到你的生命里。你注意什么,你就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你关注贫穷,你活在贫穷的世界里。你注意战争,战争发生在你心里。你关注疾病,疾病蔓延在你心里。你注意他人,你迷失到了他人的世界里。不是先有外面的世界,而是你内在先接受了各种各样的观念。同样是雨天,有的人关注的是阴湿,有的人收获的是寂静;同样是雾霾,有的人注意的是污染,有的人享受的是安宁。活在同样的一片天空里,有的人走进了荒芜的意识,有的人踏进了青青的绿洲。整个世界是心的投影。不觉悟这一点,终日与自己的投射、观念和想法较真,却以为是世界伤害了他。不了解万法是自心造,用各种观念捆绑自己,却以为是环境约束了他。把关注转化成观看,甚至忽视。把注意转变成欣赏,甚至接纳。当你看而不做看想,听而只是单纯的听,觉知而只是觉知,不在觉知上立知,你活在了纯粹的寂静的世界。你活在了琉璃的世界。你活在了极乐世界。关注是一种投射,是一种颠倒见。注意使你的心离开了自己,飞向了虚妄。不觉一切外境是自心投影,去对治幻境而欲求安宁,求解脱。如同赶车不赶牛,而打车。你关注的,一定是你不了解的。你注意的,一定是你迷惑的。当你了解了你关注的外境并不存在,那只是你的观念的投射,你不再关注。当你理解了你注意的黑夜或坟地只是你积累的知识与概念,黑夜或坟地消失了。这个世界上什么事都没发生,只要你心里不发生什么。风也没动,幡也没动,只要你心不妄动。世间万物并不是长在泥土里,而是长在你的妄想里,长在虚妄中,长在空里。长在空里,其实是指并没有什么生长,除了你的心在动。心若不动,万法无咎。当你不盯着什么的时候,他也轻松,你也自在。当你不再关注什么,将一切归还给一切。万物复原,你才平安。心外无法,满目青山。这个世界从来是好好的,它无比安全,无比完美,只要你的心安全,你的心完美。要么在心里什么也不种,要么就种下所有美好的种子。在心上开出极乐,在心上开出净土。
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