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护身符

    金刚护身符你想过“病”的原因吗?为什么你的身体突然得病?为什么你忽然就不舒服了?不接受诸法因缘生,而以自己的意志和妄念干涉因缘、操控因缘、拒绝接受因缘的发生,导致身心受苦,故而成疾。疾病来自你一次次地担心,一次次地抗拒因缘。疾病来自你念头的惯性住着、反复投射。烦恼来自不接受现实的发生,而以自己的想法试图改变事情的发生。所有的痛苦都来自念头想支配幻境。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因缘之法,不可思议。我们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更无法确定什么事会发生,也不知什么事发生是好,什么事发生是坏,为什么我们还要担心有些事的发生呢?任何事发生都没问题。事先在妄想中编织发生,操控意念,恐吓自己,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一件事的发生有无数的因缘,此诸因缘,本来是幻,无有定法,非是头脑妄心而能干预,唯有妄心熄灭,不再干涉,随顺因缘,接受发生,是真正解脱之道。而众生以有我故,以得失故,以妄想故,不觉起心干预,住于幻境,与自己的念头纠缠、相抗,幻想着事情如何发生,来恐吓自己。在自心中斗争,身心交战,疲惫不堪,受诸苦恼,所以日积月累,甚至一日之内,而成疾病。本来无病,以执着身为我故,于其幻身,而起忧虑担心,恶性循环,故成重疾,受大苦恼。担心者,对身体是致命的危害。担心者,本来无事,自酿成事。担心者,见绳如蛇,而被吓死。见影为鬼,而被吓疯。担心者,日日磊三途,念念筑地狱。因担心,而操心,而管控,而执着,故有得失,有是非,有成败,有挂碍。如对工作的担心,对家人的担心,对身体的担心,对自己执着的事担心。担一念心,心一念受累。念念担心,念念受苦。三途苦厄,由此不知不觉而成。此苦非是外来,自心取着幻境,念念挂碍,自创自伤。唯觉悟诸法如幻,虽有发生,实为妄想,本来无生,而能彻底放心自在,任心无碍,而得解脱。如人身患疾病,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出来。以不觉诸法因缘生故,以不觉缘起无我故,以不觉意识干预不得故,而起妄心,担心自己身患绝症。本来身体只是小碍,以念念担心挂碍故,一个星期的时间,身体迅速恶化,变成重症。又比如投资者,以担心自己的钱财损失,得失交加,念念割伐,所以身心极速病变。又如儿女学习成绩不好,又不听管教,不知诸法因缘,不懂随顺接受,以担心干涉故,非但子女的状况无任何改善,自己还生种种烦恼,时间长了,身染疾病。世人所有疾病,皆从担忧始。世人所有苦恼,皆从任己思想,而不任物缘始。世人所有重病,皆从我不放心,我来主使,我来干预生。不知放手,所以劳累。不知放心,所以伤心。不知随缘,所以劳心老累,徒自空想。干涉就是捣乱,操心就是制造压力,担心就是促其事成。不管是最好的照顾。百般干涉,越管越乱,故六道交织,诸苦连连,无有止息。随顺因缘,抽出一己妄心干预,一切病除。接受因缘,不以妄想试图改变事情发生,一切苦停。相信因缘,不信己意,不担心,不操心,不控制,一切吉祥如意。一切交给因缘,我自任心自在。“交给因缘”,领悟此实相,受持此陀罗尼,能除一切苦。“交给因缘”,每日提起此咒,一切交给因缘,能愈一切疾。“交给因缘”,每每忧虑某事发生,提起此念,任缘发生,任事而来,不再操心,不再干涉,必得清凉。“交给因缘”,每每心中担心什么会发生,不要相信你以为要发生的就会发生,或即使发生了,它有什么不好。除了因缘,没有什么能让它发生或阻止它发生,放下自己的心力,一切都正好。“不担心,不抗拒,任缘生,不任己。”此是修行人心要,是离一切苦之妙法,是除一切病之良方。一切交给因缘,我自安住当下。提起此念,是你金刚护身符。

    2020-06-25

  • 孝道

    孝道什么是孝?奉养父母,让父母开心,在身边照顾父母,这些就是孝道吗?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不论父母怎么辱骂,都不忤逆父母,这就是孝。这就是真正的孝吗?唯父母之命是从,不违背父母的任何意愿,这就是孝吗?这些都不是孝。有比此更深的孝。佛说持戒是第一孝顺之道。梵网经云:孝顺父母、三宝师僧,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真孝者,名为戒耳;真孝者,名为制止。持戒和孝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持戒就是孝?戒者戒何物?止者何为止?戒者,戒一切恶;止者,止一切苦。人能持戒,则远离诸恶逆境及诸伤害。远离诸恶伤害,子不受苦,则父母不为子女担心,是则为孝。人能止恶,则远离一切苦厄灾难,子无灾难,父母无忧无虑,是父母第一之乐。父母无苦,胜于予乐。又人能持戒,则能觉悟诸法实相,以觉悟故,而能报多生父母、师长重恩,是名第一孝顺之道。又能现世为生身父母说法故,助其觉悟,故名大孝。如佛陀为母说法。纵然给父母再多快乐,身为子女,一旦造业受苦,以前给予父母一切快乐瞬间消失,留给父母的是担心和忧虑。所以不照顾好自己,对父母是最大的伤害。自己不能平安无事,何谈孝道?世间报父母恩者,不过平安无事。能平安无事,远离疾病灾难,不令父母担心难过,是名深心之孝。曾子临终前让他的弟子和家人看自己的全身,没有一处受伤及疤痕,如此孝心,远远超过世人所行孝道。除了身体无病,心能无病,无无明,方是出世间至孝。平安无事,看似简单,实则至难。何以故?一天平安无事不难,一年平安无事亦不难,一生无灾无难,平安无事,难矣。世间众生起心动念,无非贪嗔痴,故感召命运多舛。一生能平安无事者,除能持戒,善护心念,不造诸恶者,少有人行。以不造诸恶,不受恶果,而令父母心安,实为稀有。故能真正报父母恩者,稀有难得。所以梵网经云:戒者,孝顺第一之道。诸仁者,汝欲报父母恩者,不必大富大贵,不必建功立业,不必扬名立万,不必传宗接代,不必膝下承欢,如此之孝,皆归无常。那只是世人迷昧之孝。唯有借父母所给假身而修道、悟道,出生死轮回,乃是大孝。此孝能度无始无明,能超脱旷劫父母,能报四重恩,能度无量众。故不造诸恶,坚持净戒,明见佛性,是至孝也。诸同修,你以何为孝?你在行何等之孝?你身心还在受苦否?你还在轮回生死否?你觉悟诸法实相否?若能于如是问题而深自反省,约束身心,行不放逸,如理修道,是名为孝也。佛弟子以不昧因果,身心不受诸苦,自觉觉他,广利有情为孝。是孝非是有为,非是无常,乃常乐我净,究竟解脱之道。

    2020-06-25

  • 因果由心,非关外力

    因果由心,非关外力请问师父,杀生者,因无明,不知杀众生为恶,有没有果报?我们总以为因果是外在不可预知的力量造成的,而降临到造业者身上。这不是佛陀所说的因果。佛所说因果非从外来。因果从心而有,还灭于心。以有心故,而造因,而成果。以有我故,而成业,而受报。因有所住,而妄结业,妄见因果。众生杀生者,以不知无我故,见我见彼,有爱有憎,逆其心意,而起嗔心,而行杀业,是名无明。以此无明而造业、而结罪,非因杀生之事而别获杀罪。若杀生而无杀心,如踩死蚁虫,或过失杀生,或虽杀生,而心无所住,毕竟不起我相,无我无人,无无明,即无罪报。无罪报者,非无其事,以无心受报故。所谓业报者,是自心造,自心住,自心结,自心演化,自心受,是名因缘,又名异熟,非外有果报。以妄心分别故,见如是因,如是业,如是果报。若悟实相,心尚不有,何谓果报?你的问题表明你认为一个人杀生了,会有一种外在的果报降临在这个人身上。这是所有人对因果的一种迷信和误解。佛法的因果不是这样的。佛法是罪从心造,从心住,从心受,还从心灭。心生即种种因果生,心灭即种种因果灭。以有心故,妄见一切因缘果报;若无心,谁是作者?谁在造业?谁是受者?故二祖虽受其报,临终被杀,而究竟不受业果,以不见我人众生相也。于众生则妄见为恶果。而于二祖,以无心故,不受果报。众生杀生,受报则不如是。众生以执我故,而起杀心,造杀业,结杀果,受杀报。此受杀报者,只是事来时以有我故,而生恐惧,身心受大苦恼,非是一定被杀而为受报也。如阿奢世王杀父后,虽未偿命,但是以心生杀念,而见杀法,故结杀业,而住杀果,妄见地狱,生大恐怖,身虽未堕地狱,而早就成地狱人也,是名受地狱报。众生造业,亦复如是。以心造故,心还受之。以有我故,自生住着,而成牢狱,假名三途。非是自心妄念烦恼之外别有果报而受之也。至于身体事缘中的果报,亦是从有心有住而起,而妄成因果,非是实有。若人以修行故,觉悟诸法实相,虽过去造殷重恶业,而轻受报;造不定恶业,而不定受果报。又觉悟者,以不执我人众生故,不妄取诸法,虽受果报,心无颠倒,是名不昧因果。所以有百丈野狐禅之公案,以答错一转语“不落因果”,而成断灭见,而五百事堕野狐身。又凡夫以邪见故,执着实有因果,谓自心外别有因果降临,是为迷信,非是佛法之因果。佛法离于有无因果定论,而以通达罪从心起,还从心灭,自心作,自心受,而不昧于因果也。

    2020-06-23

  • 善恶如浮云

    善恶如浮云师父好,请问为什么恶人没有恶报?而有些很善良的人却屡遭恶报。答:有时我们会发现身边“很坏”的人反而生活得很好,一切都很顺利,身体、家庭、事业一切都很好,似乎违背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规律。这时有人可能会对你说,这些“坏人”不是没有果报,是因缘时机未到。真的是这样吗?你认真思维过你的这种认知和想法吗?什么是“坏人”?做了什么事就是坏人?坏人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所认为的恶人真的是恶人吗?恶人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吗?你如何认定一个人是恶人?“恶”是一种观念,但那不是真实的,不是绝对的。当你的思想中出现“恶”的观念和评判时,恶产生了,而那跟外在的事物无关。外在的一切都是客观、中性、无善无恶的。“恶”来自人类,来自意识,来自分别。恶不真实,恶非定法。恶从心起,还从心灭。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很坏”而无恶报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些人活的都很现实,很明白,很洒脱。他们并不是大家公认的“好人”,却生活得很快乐,很自信,也很坦然。他们很少在乎别人的看法,更不会纠结于是非对错。至于他们做了什么,他们是不是真正的坏人,事实上,没有任何人能够评价。如果说他们没有果报,那不是因为他们做了坏事而时机因缘未到,而是他们从来没有住在自己做的事中。而一些“好人”、“道德高尚”的人,因为对做过的事有了住着心,因执着故,因有我故,反而诸事不顺,频频受苦。此果非从外来,是自己的住著心感召的。还有,生活中同样一个逆境或一件坏事发生,对于一些看上去“很坏”的人,他们能很快看破、放下,并未因此而受更多的痛苦;而对一些“好人”,他们却非常纠结,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可见,善恶之法,并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有些“恶”果,对某些人来说,并非“恶”果,而对有些人,却成了“恶”果。而有些“恶”人,非但现在不会有恶果,而且永远不会有恶果。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是真正的“坏人”,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执着自己做过的事。毗婆尸佛偈云: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故知住法名“恶”,有法名“恶”。于空无相法中妄见诸法名“恶”,分别自心境界为“恶”。有心即恶,无心即无恶。分别“恶”者为恶,无分别“恶”者,非恶。凡有心者,纵为“善”,亦是恶。凡无心者,纵为“恶”,亦非恶。故众人皆谓善者,未必善;众人皆谓恶者,未必恶。凡有所住者,恶即生,即繁衍。凡无所住者,恶即灭,即无根。执着是“恶”,分别是“恶”,较真是“恶”,于毕竟空中见有少法可得是“恶”。见他人恶者为恶,不见他人恶者非恶。“恶”从来也没发生在“恶人”身上,而是发生在见“恶”者身上。虽见恶法,“恶”毕竟无实性,无体性,故恶是空也,毕竟无恶。本无恶法,因幻说“恶”。本来无物,恶亦是空。达恶如是,善亦如是,皆因人立,因心而名。若悟无心,一切皆不可得。若能通达如是善恶、因缘、果报,自知善恶不定,善恶如浮云,皆不真实,不可执著。以不执著故,一切顺利;以不住故,一切无碍。

    2020-06-23

  • 怎样爱自己的孩子

    怎样爱自己的孩子顶礼师父!感恩有缘能看到师父的开示!师父的甘露法语让我受益匪浅!感恩师父。我想向师父请教问题。我儿子10岁还不说话,只能说一点简单的。我一直在念佛,或做些功德给他回向,我该有怎样的心态对待我儿子,这也是我心里最放不下的事情?还有我以画画为工作,我开始画画就感到心烦有压力,因为我就没时间念佛,虽然明白些道理,但是转不过来这个心念。虽然解悟,但不能证得,有时心情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迷茫和低落。请师父慈悲开示解惑!打扰师父了。感恩师父。答:我们总是误以为实现了我们的愿望和想法才会心安并解脱。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实现种种愿望,但只能满足一时的心安,人生的问题还会接连不断地出现,而我们以迷失的心应对,还会出现各种问题和烦恼,而不能真正永远地解脱。真实的解脱来自满足当下,接受现状,对现实完全理解和接纳。只有接纳当下的一切境遇,我们人生的所有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您的儿子到10岁了还不会说话,你因此而烦恼有压力。你确定你的烦恼是来自儿子不会说话吗?你的烦恼跟儿子毫无关系。那真的不对吗?还只是你认为不对?还是你相信了周围人给你灌输的关于孩子的“不对”孩子不说话有问题吗?还是你自己有问题?孩子不说话,那是一个安静的世界。安静有什么不对?孩子不说话,他本身有烦恼吗?在我看来,做一个少言寡语的人,那才更像一个真正的人、快乐的人、无是无非的人。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老天把我说话的能力夺走,让我像你的孩子一样,活在静默的世界里。世人都会说话,哪个不因说话有烦恼?你虽然会说话,你活的好吗?你哪一件真正快乐的事与会说话有关?相反,你所有的不快乐都跟会说话有关。不会说话这件事到底发生在你儿子身上,还是发生在你身上?同样,不能念佛让你不安的吗?还是你没有专注地画画,没有专心地做好每一件事让你不安?你念了佛,不是一样不安吗?你的烦恼跟孩子是否会说话以及你是否有时间念佛都没关系,跟你不能接受你的现状,跟你没有过好此时此刻的生活有关。你的孩子不会说话,那很好。不,那很完美。即使你孩子一辈子都不能像其他人那样说话,那仍然完美。除非你认为那不完美。从你孩子的世界里走出来,把他的安静交还给他,不要打扰他的安静。活到你自己的世界里来。别把自己的生活建立在任何人身上,包括你的儿子,你的至爱。如果你无法改变外境,那么,改变自己的心态和想法。否则,你愿意自己一年一年地活在想让孩子会说话而不能的烦恼中吗?而你不接受孩子的现状,那对孩子才是真正的灾难,而不是他不能说话。不能说话从来没发生在孩子身上,而是扎根在你的意识和妄想中。接受你的孩子,用完美的眼光看他和这个世界,你立刻拥有完美的生活。同理,如果你拒绝接受现实,你将毕生活在痛苦和烦恼中,无人能救。我们人生的痛苦从来也没在父母、儿女、家人身上,而在自己能否从幻梦中醒来,不再执迷于无常变化之法。设想一下,你的孩子忽然有一天说话了,你兴奋极了,然后呢?你的高兴能维持多久?你的孩子长大了,上学了,谈恋爱了,娶妻生子,这个过程中会有无数的你想象不到的事情发生,如果你无法接受现实,你会不停地担心、恐惧、烦恼,你永远会因为儿子而无法过自己的生活。你在活谁的生命?你自己的,还是你儿子的?你儿子的生命本身就是他自己完美的道,与你无关。而你的生命是你自己的道,无人能够影响你的道,除非你把它们纠缠在一起,你不仅破坏了自己的道,还破坏了你儿子的道。接受孩子,那才是一个母亲真正的爱,而不是希望他如何。除非你想让孩子痛苦而有压力,否则,放弃他会说话这个愿望。看到你孩子的完美,不管他过去、现在、将来如何,他都是完美的。如果你在这件事上领悟了,你将会得道。这也是你孩子带给你觉悟的契机,也是你毕生的修行,更是我们每个人毕生做的功课。

    2020-06-23

  • 入一切音声法门

    入一切音声法门你和这个人说话,你和那个人说话,其实你没在和任何人说话,你在和自己说话。你和妻子说话,你和妈妈说话,你和儿子说话,你没在和任何人说话,你在自言自语。你越是认真地在讲话,你越是不知道你在和自己说话。你所说的一切,除了自己的妄念,并没有一个真实的倾听者,即使你面前站着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连这个说话者,也只是一个妄念在它自己的梦里打妄想,是心在和自己的影子说着毫无意义的梦语。你也没和自己说话,你只是一个梦里的人在和梦里的自己说话。你和邻居说话,你和同事说话,你和朋友说话,你在和自己的妄想说话。那些人不过是你的影子,在那个时刻,那个地方,准确地被你的心镜映出。你和恋人说话,和知己说话,和至爱说话。醒一醒,没有什么真爱和知己,只有你自己这一念妄心。你的一切甜言蜜语,甚或恶毒攻击,都从来不是针对别人,而是向你自己。甚至连你的自言自语都是假的。你从来也没对任何人说过任何话。不管你对谁说的什么,都是痴人说梦,都是梦中呓语。你的一切话语如是,如梦,如幻。你的一切所行亦如是,亦如梦,如幻。你若执迷于说话,你一定也会执迷于做事。你执迷于语言,一定更会执迷于思想。你执迷于思想,必定执迷于自我。觉悟先从语言开始,先从说话开始,从觉悟文字、音声、语言性空开始。从认识维摩诘居士所表之法开始,从净名开始。若能净名,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一切法净。言从心生,语从妄有,悟言语空,则知心亦不实。知心不实,则知无我。若悟无我,则一切法空。知人法无我者,何起诤论?若有诤论,必人我不断,无明不觉。以我相重故,诉诸言语,以显于我。为胜彼故,而有言说、解释、辩论。有彼我故,何得寂静涅槃?正说话时,正好修行。正说话时,难觉难知。若也无心,虽终日言,亦不曾说着一字,故经云,一切众生语言皆入四无碍智。但凡夫不觉,于真佛用处而自生障碍烦恼;圣人觉悟,于日用中处处受用真智而无所着。若有心言,纵说三藏十二部,亦是魔说。若有心,纵终日默,亦是说也。吵闹不停,不在音声,而在于心。心静则一热静,心动则一切动。你在和谁说话?从此处悟,是你用功处,是你行履处,是你入处。入无所入,行无所行,不执言说,不离言说。你不必静默,但于言声中莫执莫诤,莫究定法,一切人无不是你知音好友,一切语无不是你法侣同修。故云: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而说诚谛之语。广长舌者,自家本有,非为外佛。从音声入道,从说话处修行,是名入一切音声法门,又名语言三昧。

    2020-06-23

  • 成为自己,忘了自己

    成为自己,忘了自己如果你是一个母亲,你只需要知道一件事:你对儿子没有主宰权。即使不是你,他仍然会选择任何一个女人来到这个世间。他找到你,正是因为信任你不会操纵他。他来就你,就是相信你会将其从无明壳中放逐。成为一个真正的母亲,那是你对儿子的承诺;忘了你是一个母亲,那是你对自己的责任。如果你是一位父亲,你只需要知道一件事:他的生命来自他自己,而不是你。他不通过你,通过任何人,任何物都能来到这个世间。因此,不要把他当成你的所有物。不要打造、规划、期待他,忘记你对他的拥有权,将他的真身还于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父亲,那是你对儿子的意义;忘了你是一个父亲,那是你对自己的意义。如果你是一位丈夫,你不是你妻子的所有人。除了呵护、理解、尊重她,你无法给她任何爱。除了陪她走到人生的终点,并在这个过程中使你们二人逐渐泯除自我,你们的婚姻没有任何意义,也不会有更大的考验。成为一个真正的丈父,那是你对妻子的报答;忘了你是一个丈夫,那是你对自己的答复。如果你是一个妻子,除了照顾你的丈夫,陪伴他,让他没有任何压力地活着,你无法成为一个更好的妻子。除了与他偕老,你无法给他任何承诺。撤除对他的监控和管制,你会得到一个好的人生伴侣,而不仅仅是丈夫。成为一个妻子,才不负你的丈夫;忘了你是一个妻子,你才不会辜负自己。如果你是一个老师或师父,理解、相信你的学生,不轻易打击他们,是你对他们最好的教诲。甚至,如果你能从他们身上汲取生命的智慧,你才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成为一个好老师,那是你对学生的报答;忘了自己是一个老师,那是你对自己的一份答卷。如果你只是一个游子,一个过客,不要只顾着寻找远处的风景而忽略了脚下的路和脚上的鞋。路边的石头和花草才是你最需要照顾和欣赏的。你的双脚才是你从始至终的目的地。将路走成道,那才是一个行脚人的光芒。如果你是一个道人,除了像雾像雨又像风,你还能是什么?除了所到之处泯踪迹,你还能留下什么。除了任心无寄,你有何物寄天心?除了随心飘洒,你于何处有庄严。如果你是一棵树,你一定扎根泥土,莫向往空中。如果你是一片云,你必漂浮空中,你不必追求厚重。如果你是流水,你必流动于万形,柔弱于万物。如果你是一颗石子,你必朴实安静。如果你是一只蚂蚁,谁能阻止你来来回回移动?如果你是一片树叶,风把你吹到哪里,你就到哪里,你根本不会去对抗,你完全不必有自己的意志。你是什么就安于什么,那是你的法宝。先做好自己,再放下自己。先成为自己,再放手自己。先发现自己,再发现无自己。做好自己,你的生命成就了一半;忘了自己,你实现了圆满。做好自己,你会照顾好自己;忘了自己,你才能照顾别人。做好自己,你才可能成为一道光;忘了自己,你才能成为空。

    2020-06-23

  • 佛乡

    佛乡当你的念头不停地奔波,即使你躺在床上,你也是到处流浪。如果你的思绪到处奔跑,即使你身在芬芳四溢的花园,你仍是在荒原。琉璃地从来不在天上,佛国并不遥远,弥勒不在兜率天。把你的念头拉回来,你立刻变成文殊师利童子。把你的思绪丢掉,你立刻站在琉璃地上。从你头脑的城池中走出来,你立刻登上涅槃城。法华经中有一个故事,一个穷子离开了他的父亲和家园。他到处流浪,为人打工,伶俜辛苦,五十余年。这是一个譬喻。一切众生,皆如穷子,舍心逃走,在自己的妄念无明中迷失、流浪,寻找。奔波、辛苦于妄想,住于种种分别执着,犹如穷子,被雇卖命,不知止息。你到哪里去找你的家园?你的家园不在外面的方所。你到哪里寻世外桃源?世外桃源不在你的大脑中。你的伊甸园不在天上。如果你正在走路,那条路就是你的家园。如果你正在吃饭,那饭桌就是你的阿迦尼吒天。如果你正在河边坐着,那条河就是你的伊甸园。如果你在树下乘凉,那树就是你的波利质多树。不论你和谁在一起,只要你没进入妄念,你身边的人一定是六翼天使,是你的护法神,是你的贵人、善知识,是你的手足、眷属。何处是你的归宿?你的归宿不在大脑中,不在念头里,不在天上,不在幻相中,不在流浪里。当你止息妄念,那里就是你的归宿。当你心不外驰,你便是穷子回家。当你满足于当下,千金难换。当你不再奔波,你的足下步步莲花。当你不再寻找,你脚下的路变成七宝大道。你尽可以住于妄想,浮想联翩,只要你不在其中建立什么,只要你不迷失其中。你尽可以在树下、路边、桌前、床上构思,你也可以在善法堂与人论义,但是别忘了,你的想象与词语中什么都没有。于妄念中出离,住妄想境而无执,那是你真正的佛乡。

    2020-06-12

  • 但能无心,即是至尊

    但能无心,即是至尊昨天的事交给昨天,今天的事交给今天,明天的事交给明天。昨天、今天、明天的事,总是天的事,天的事,交给天,我总无事。身体的事交给身体,念头的事交给念头,不论是身体,还是心念,那总不是我。它们的事,交给它们,但无干涉,我总无事。人的事交给人,物的事交给物,日月交给日月,山河交给山河,它们总会管理好自己。让它们照顾自己,我总无事。你的事交给你,他的事交给他,我的事交给我。我管好我的事,你管好你的事,大家无事。物物各行其道,物物总是无事。此物行彼道,彼物行此道,彼此道乱。你管我,我管你,其事交织,其人忧闷。以有心故,而有事。因有事故,复生其心。心事互增,以至无穷。若将事交出,心即得自在。若将心放下,事自轻无。学道人,但向无心处悟,一切事自泯。但将事交给天,心自无。昨天的事交给昨天,今天的事交给今天,明天的事交给明天,将事交给天,我总无事。我若无事,何有其心?我若无心,事将何处放?你的事交给你,他的事交给他,我若对此绝对放心,能有何事?谁有心,谁有事。谁能无心,谁无事。谁悟无心,谁是至尊宝。谁得无心,谁是如意郎君。谁有心,谁有我。有我,复有你,而有他,更有我他之事。有你有他,一团乱麻。我若无心,自无你他。无你无他,何来你他之事?若将你他放下,我何其轻!我何其潇洒!心无你我他,我不复为我,而尽是我。若悟无心,如雨飘零。若得无事,如空澄清。若了无我,天地一沤发。将事放下,心即放下。将心放回心脏,事即无处安扎。无心何处不是家?无我何必更寻他?

    2020-06-12

  • 离假即心真

    但能离假,即是证真,非实有真可证    师父好,你在文章里说本觉不可觉,本觉不可觉的境界,如何证明有这样的境界呢?如果说本觉不可觉的境界非有无。那如何证得这一境界呢?祈求师父开示。答:说本觉不可觉,只是随顺世谛,方便假说,非可证明,亦非定论,不可执着。诸法实相,唯是诸佛自证圣智境界,非是言语思维所能了知,亦向外人道不得。如欣醍醐,其味自知。百般形容,非是其味。说本觉不可觉,为破除众生着于佛性以有觉为觉,着于觉想,住于觉,于本性中妄见为觉,故而破除之。众生立觉,是妄非觉。故诸佛祖师方便破之,说名本觉不可觉。若欲证得本觉不可觉,但见觉不可得,觉不可住,即可自证,非逻辑思辨乃能证也。但能离假,即是证真,非实有真法可证可知。若执证明,仍在觉知妄念中。若认觉不可觉,还同于有觉。若说有觉,即不离妄想情识,不出生死无明之心。故说觉与无觉,都于向上事上了无交涉。若欲证明,只此证明心,即是妄。若说无妄,仍不离妄。所以佛法难会,佛法难知,佛法难学。故云,一切皆如舍利弗,共思度量,不得测佛智。何以故?过在以思维心测度,以分别心思维本觉。我如是说,你如是知,亦不得执所知,亦不得住于知,方有少分相应。只可言默契或相应,不可言证明。若有我,有法可得,则有证明。若无能无所,则不需证明。执著证明,诸佛皆妄语,无人能证明。诸佛祖师不立一实法,故不证明一法。只随众生所执着知见、妄想、情识方便建立,方便破除。众生立真,诸佛破真。众生着假,觉者破假。虽无有实法可见于真,但可自证一切不真。自证一切不真,即是真也。此真即常,即乐,即我,即净,亦不可执持,假名为真,假名得道,假名实相。通达于此,说名本觉无觉。本觉无觉者,无觉不觉,非觉知之觉或是不觉,不可思议,离于两端,契不二性。

    20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