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经中关于证果的意义

    关于佛经中的证果到底是什么意思师父,我有一个疑问请教一下:显教佛经里,佛陀或文殊菩萨讲完一段义理,马上就会有许多人天证果证道得法眼净得不退转什么的,并未有什么修行学习的过程啊,仿佛是听明白就行了,可是这段经文我也看懂了啊,除了当时法喜,也没证果啊。难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真的比佛陀在世时的人根性钝很多吗?还是说佛经仅仅是一种宣教故事而已,不可认以为真?答:听法本身也是一种修行。还有平时的积累。在一定的时机因缘之下,会有所觉悟。只不过,佛经里的开悟、证果、得法眼净、不退转等,并不完全是祖师开悟见性的境界,甚至只是对于自身修行的一种进步和提高,而对于声闻果的解脱,是不究竟和圆满的。但是对于二乘根基的人,那样的境界又是可得可证和真实的。但是要达到祖师见性成佛的境界,就不可能成千上万的人同时达到的了。所以世尊拈花,百千众中,只有迦叶会得佛意。就算这个公案不是出自公认的佛经,但是这样的事很能说明真正的见性和解脱。所以故事的真实性在这个公案里就不重要了。当然,佛经里每处的描写未必都真实,也有一些地方是善巧方便,一概而论,为后人建立信心,不能全信。而众生的根基,不论是佛陀时代,还是现代,都没有定论。诸法无常,时代更替,虽佛法大势趋末,未必不会再有兴盛之时。还有一点,在佛陀时代和佛经里的描述,所有写到证果的地方,一般都是有余的声闻涅槃果,不是真正的见性。但是悟无生法忍,多代表理上顿悟,住不退转,则偏于事除渐功,则接近悟道。另外,佛陀弟子,长年跟随佛陀修行,远离世缘,每天听经闻法,一心办道,忽然于某一会上,顿悟明理,得佛知见,证得菩萨罗汉少分解脱之果,太正常不过了。而我们现在时代的人,每天世缘太多,真正摒除外缘,一心办道,心无旁骛的时候加起来也不多,更没有善知识引导,求法心又不切,所以很难时机因缘成熟,忽然有所领悟,于烦恼中得大解脱。

    2020-07-03

  • 是抗拒本身伤害的人,不是外境

    是抗拒本身伤害的你,不是外境当你来到一间打了农药的大棚里,你是屏住呼吸,害怕农药伤害到自己,还是放心地呼吸?   当你不再像平时一样自然呼吸时,你一定认为弥漫着农药的空气会伤害到自己。是带有少量农药的空气对你的伤害大?还是你对只参杂了部分农药的空气的讨厌、抗拒和紧张对你的伤害大?   往往伤害我们的并不是环境,而是我们对环境的抵抗、对立和厌恶。       同样,让我们烦恼和痛不欲生的不是任何事的发生,而是我们对那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是我们讨厌的心理本身伤害的我们。这种讨厌的力量之大可以直接击垮一个人,使人疯狂和失去理智。       我们对疾病的态度也是造成疾病恶劣的根本原因。疾病本身对我们的影响其实是很小的。不抗拒、不讨厌、不批评,是治愈一切的关键。   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修行环境,要和一些陌生的人在一起共修、共住,大家一起吃饭,有的人就必须使用公筷才能安心吃饭。而有的人就没有这些顾虑。往往是那些太在乎自己身体的人更容易患病及被传染。事实并不是别人的不卫生或食物让自己得的病,而是自己紧张、抗拒和厌恶的心理对自己起了伤害的作用。   不是别人的筷子使你得的病,是你自己的分别、紧张和嫌弃让你身心紧张,从而得病的。   我们身心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是自己的紧张、对抗和讨厌引起的,而与外界的关系不大。   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越不执着自己身体的人,越放松地敞开内心的人,顾忌越少的人,身心越健康,越很少得病。   而那些在乎的事情越多,禁忌越多,越这不行、那不行的人,越脆弱,越容易患病。       不是外界环境使你得的病,是你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得的病。真正的智者会用心,善用心,不执其心。   觉悟的人是不活在意根里的人。一念有心,而成惑。惑者,或心。或心即是有心。以有心故,而诸法生。以有心故,而成势成力,而力量生。所以经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原来无法,以有心故诸法生。若能无心,则一切法无由生也。故古人云: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法实无咎也,以心生故,妄见法之是非善恶。   所以是自己的起心动念而感召的一切法生。故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如杯弓蛇影,又如夜中见枯木桩以为鬼怪而吓死。       外境永远无法伤害你。   伤害你的是自己的观念、对立和想法。从接受、欢迎和拥抱开始治愈你。从无心、无分别、不在意上彻底解放自己。

    2020-07-03

  • 智者忘心安境

    智者忘心安境师父您好!有件事儿一直困惑着我。前一段时间家里发生3级地震,亲眼见房子晃动了。从此心里不安害怕起来。我虽然明白很多佛法的道理,但还没有功夫,请师父慈悲开示,怎样尽快走出这个阴影。深深顶礼!答:不是房子晃动了让你恐惧的。你的恐惧一直都在。它来自你对生命的执著,来自你以为有个自己活着这种错觉。众生以有无始无明故,以为有我故,受一切苦。若欲离苦,处依佛法而修行,觉悟诸法实相,无别之道。如何以佛法而修行?深入观察世间一切种种是否真实。       放松,再放松。在放松中洞察到底是什么在动?       摒绝外缘,远离事扰,静下心来,认真思维,是房子让你恐惧不安的吗?       在安静中观察是什么在发生?       观察你不安是如何生起的,又如何消失的。      不安非从外来,一念心动,一切皆动。一念住境,则一念不安。   以有住故,以分别故,以取舍故,而有得失,而有恐惧和不安。       不安非实,以住着故,不安成实,恐惧发生。心若不住,恐惧只在刹那。恐惧者,即非恐惧,是名恐惧也。   有二人在寺院里看到风吹幡动。二人争执起来。一人说风动,一人说幡动。这时六祖对他们说:风也未动,幡也未动。仁者心动。       一切恐惧、烦恼,因有心而生。若有心,则一切有。若无心,谁住有,谁说无?   故知一切法,因生心动念、住着取舍而有。心若不生,万法无怕。众生见境生心,犹如狗子见有风吹草动就会乱叫。境本没有害人之心,是我们太过痴迷自己,所以外境稍有变动,我们的心就跟着变动。心随境动,永无安宁。心不取境,万古常青。地震也好,房子塌了也好,出车祸也好,事业不顺也好,离婚也好,子女不听话也好,是这些事情让我们恐惧的吗?不是。你的房子只晃动了几秒钟,而你住在这个幻境和妄想里却很久。想一想,是房子晃动给你带来的恐惧,还是你自己的执着和妄想?相信因缘,接受因缘,不抗拒因缘,恐惧就会消失,而不是房子永远不动。房子虽不动,你生活中其他东西动了,你一样会恐惧。要想解除恐惧,从根本上解除。不再赖境以安心,不再逐物而寻乐。若能如是安乐,方是究竟安乐。愚人除境不忘心,故境愈除愈多,愈乱:智者忘心以安境,境虽未改,以忘心故,随所住处恒安乐。   不再执着你自己和你拥有的一切,这才是彻底消除恐惧的方法。将你的生命交给因缘,真正觉悟诸法无我这个实相,才能彻底解除你对活着的执著和对死亡的恐惧。

    2020-07-03

  • 渴鹿追阳焰

    渴鹿追阳炎一个老婆婆坐在胡同的门口几个孩子在胡同里玩石头子一个女人在河边洗衣服农夫在地里耕地蜜蜂在花的枝头嗡嗡飞小猫卧在椅子下睡觉炎热的夏天小河里的水愈加泛绿高架桥的水泥缝里钻出几棵绿草妈妈在厨房和客厅间来回踱步儿子在电脑前不知浏览着什么所有的一切都安于现状为什么只有你还想要更多所有的人都做者最简单的事为什么只有你不觉充实所有的人都在休息为什么只有你在折腾所有的人活的都很普通为何只有你想要不平凡所有的存在都如此悠闲为何只有你在大脑的城池里泛舟所有的生命都自给自足为何只有你不知止足看看你身边的人哪个不是耷拉着脑袋安于无事但是哪一个像你在那里歇斯底里疯狂乱叫看看你身边的人谁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何只有你到处插手别人的世界看看你身边的人哪一个不是普通得就像泥巴为何只有你想要卓越看看你身边的人谁不是一分一秒地喘着气呼吸着等着死亡为何你不能安分守己地度过一个上午你的儿子出了车祸住进了医院你痛不欲生你的儿子没出车祸时你似乎活着也没有意思你每天也喋喋不休怨天尤人从不快乐你的痛不欲生跟儿子出没出车祸没关跟你不满足最简单无聊的日子有关你的不幸从来也不是因为没钱没有好的婚姻头脑不聪明而是因为你总需要更多跟你不满于当下有关跟你耐不住寂寞有关你想搬进大房子你花光了所有钱还贷了二十年的款你住进了大房子还是坐在沙发上与那个老婆婆坐在门口没有任何区别你的幸福到底在哪里到底给你怎样的日子你才能安心你想过这个问题吗众生之苦,犹如渴鹿,不知路边寻水,而于路前追逐阳炎,永无满足。

    2020-07-03

  • 理解、接受、尊重

    理解、接受,尊重先有理解,才能接受,才能尊重。他怎么能那样做?这是我们常有的对身边人的抱怨。他一定要那样做。他已经那样做了。理解他,还是抱怨他?接受他,还是批评他。抱怨他,你和他一起烦恼;理解他,你们一同轻松。怎么做在你。智慧的人会设身处地地理解每一个人的每一个行为和动机。愚蠢的人以自己的心理去揣测评价他人的行为和动机。下着很大的雨,一个居士戴上斗笠,拿起扫把,跑到大殿外面去扫地。如果你看到这样的场面,你会怎么想?你会不假思索地问他,下这么大雨,扫什么地?再等等,再观察一下,你会发现,他在用扫把借助雨水去冲洗大殿门前已经积累的泥巴。一个人参加同学聚会,他一直独自一人,远远地坐在角落里。你看到这样的同学,可能第一念就是这个人好孤僻。但是一会儿,另一个同学过来,告诉你,那个坐在角落里的同学感冒了,怕传上大家,所以坐在角落里。是的,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一定有他自己的想法和因缘,作为一个旁观者,除了理解和接受,甚至欣赏,你还能做什么?如果你以自己的意志干涉,你在破坏宁静。一个人不被打搅和评判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最幸福的。一旦有人干涉和指责,那对他无疑是最大的一盆冷水。因为自以为是,我们总是横加干涉别人。你和家人因为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对方忽然声嘶力竭,失声痛哭,对你破口大骂。你感到非常恼火。你没做错什么,只是说了他几句,至于吗?你心里想。但是,你不了解他今天遇到了更糟心的事。他无法压抑内心的焦虑,才在你面前发怒。因为缺乏理解,所以我们总是怨恨别人。因为缺少慈悲,我们不愿意去理解。理解是真正的智慧。理解能让我们从对立到融合。理解能消除我人众生之相。能理解,必先觉。以觉为先,故能不妄下论断。能理解,必无我。以我执弱故,所以能照顾到他人。能理解,必柔软。若心强硬,则必执己见,以己意戈,伐于对方。再遇到自己看不惯的人和看不惯的事,先剔除自己的意见,观察对方的状况,用心去理解对方,和他交流,用慈悲和智慧接纳并包容对方,这才是幸福人生的关键。能理解,才能接受。能接受,才会尊重。能尊重,才有爱。能有爱,才有慈悲。

    2020-07-03

  • 你担心的事永远不会发生

    你担心的事永远不会发生你为什么担心那件事会发生?我觉得那件事发生了不好。你怎么知道那不好?就是觉得那不好。是的,只是你觉得不好。你确定那件事发生了就一定不好吗?好与不好是绝对的吗?你确定自己的观念永远不会改变吗?你会停在那不好里吗?你确定发生了你担心的事是一切的终结吗?你确定你认为的不好不会再变化吗?我只是想象着如果发生了那样的事,我会非常痛苦,会很难过。你认真地反思一下,是你现在有了那些担心和想法而现在就开始不舒服,还是你认为发生了那件事后你会不舒服?我现在就开始不舒服。同时,我相信发生了那些事,我也一定会不舒服。你能确定的只是当你开始担心时,你现在就不舒服了。而你永远也无法确定你担心的事发生了,你会一定不舒服。那毕竟是你想象的。是的,好像是这样。但是经验告诉我,我担心的事发生了,我一定会难过。不,不是这样的。经验是一种错觉,而它经常是不定的。因为你此时就开始担心,此时就开始难过,此时就在长养、熏修、练习难过。你的难过是从当下开始的,而不是当事情发生了时,你才难过。如果此时你一直想着不希望发生的事,其实,它已经在你头脑中发生了。从此时到那件事真的发生了这个过程中,你一直不停地在实践你的担心和恐惧,所以造成了一种假象:好像是事情发生了,你才难过。事实上,当你开始担心某件事时,你已经在内部经历并实现了它。外在事情的实现与否,已经不重要。有的人甚至在事情还没来时,就被吓死,就被逼疯,就跳楼自杀。众生被自己的担心、妄想、纠结所摧残者,比比皆是。我们担心会发生的事真的不好吗?还是我们被自己的观念想法欺骗了。我们只是觉得不好,而事情本身没有好不好。只要我们转变心念,同样的事,可能忽然就变了样子。好与不好是我们的妄心分别。是你觉得不好,让你此时整个人变得不好的,跟你担心的事无关。而你担心的那件事可能永远不会发生。当你担心它发生时,它已经发生在了你的意识中,你提前让不可能的事发生了,这才是你恐惧的根源。你担心的事永远不会发生,除非你让它们在你的头脑里发生。是你的担心促成了你担心的事在你的妄念中发生。如果你不希望某件事发生,就不要相信它会发生,不要去想它。如果你做不到不去担心,就转变想法,告诉自己:就算那件事发生了,那未必是件坏事。我怎么能确定那一定是不好的呢?当你不再相信自己的念头和妄想,或者转变你的相信,使你的想法或念头变得可爱,让自己完全接纳一切的发生,你将不再恐惧和担心。你还在担心什么吗?一切都很好。一切都在如如中进行。一切都完美地无以复加。一切都已经完成。一切都干涉不得。一切都如梦如幻。一切都不可捉摸。一切都自行其道。你什么都不用做,不用担心。你越不担心,你的心态越好。当你心态好时,发生什么已经不再重要。而当那时,一切的发生都成为吉祥。停止你的胡思乱想,抽出你的担心忧虑,在大圆镜里安心享受一切。

    2020-07-03

  • 临在的喜悦

    临在的喜悦临在的喜悦不是感觉上的喜悦,相反,它是一切感觉的平息。从波动起伏的情绪世界里安静下来,是我所说的喜悦。临在的喜悦重点是临在,而不是喜悦。当你养成临在的习惯,喜悦和快乐会自然而然来到你身上,进入你心里。进入你心里的不是你感知到什么,这种喜悦只是烦恼、忧虑和挂碍的止息,是所有重负的消失。临在并不像有些人描述的那么神奇,那么难以到达。临在,无时不在。临在,最平常,它没什么道理可讲。一只小狗在追苍蝇,小狗正在临在。风吹得树叶哗哗响,风与树都正临在。一只雄鹰飞过,你看到了,你和鹰都正临在。吃饭就是吃饭,而没去左顾右望、胡思乱想,正吃饭的人就是临在。听音乐就沉浸在音乐中,而没有思前考后,那是临在。排队购物,就安心地排队,那就是临在。眼前有一杯水,满足于这杯水,这杯水就是真正的观音甘露;当下有一个屋檐,坐在那屋檐下,那里就是你的布达拉宫。当你临在,无言的喜悦自然充满。当你临在,寂静立刻降临在你的周身。当你临在,你立刻浸泡在满足的幸福里。除了临在,你怎么可能有别的解脱之法?除了临在,你不会再有第二种修行。除了临在,你不可能见到真正的佛。除了临在,你永远无法遇到上主。临在,那是唯一真实的生活。临在,给自己一份最珍贵的供养。临在,临在,你只能经历临在,你只能去临在。除了临在,你不可能是别的。除非你不知不觉地进入大脑。进入大脑,那也是一种临在。只要你无痛苦,无纠结,无烦恼。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欢迎我们去临在。你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引导你活在当下。你从来就没有不是临在的时刻,只是你没有认出它,你还不知它的宝贵。你于那无上的珍奇日用而不知。你拥有临在而却顾视远方。你就是自己要见的佛,要遇到的上主,只是你总被自己的妄想拉开,一次次地睹面不相识。你夜夜共它眠朝朝同它起。语默总相随,不曾有间离。满足那最简单的,你会临在。专注地做好最平凡的事,你会临在。不去寻觅激动与兴奋,你会临在。只是坐在那里或躺在那里,最容易撞到临在。发现临在,练习临在,养成临在的能力。临在,那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品质。拥有临在,是世间至美之人;做一个临在的人,才是真正有福的人。

    2020-07-03

  • 神奇

    神奇有一种神奇,叫作接受因缘。   有一种神通,叫放弃自我意志。   有一种圣道,叫交给因缘。   有一种智慧,叫任物不任己。   你现在没钱,你接受你现在没钱,你立刻富有。你拒绝接受你现在没钱,你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穷人。   穷与复无关你有多少钱,而与你是否满足有关。不满足,拥有亿万财富,仍是穷人。满足了,身无分文,依旧可做王侯。   你眼睛失明了,你接受你眼睛失明了,你立刻看见了光明。你拒绝接受眼睛失明,你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瞎子。   是否失明,与你的眼睛无关,与你是否接受自己有关。眼睛看不见,那不是你痛苦和幸福的关键,也不是你心明眼亮的标准。心眼若开,即使是一个瞎子,也能看到三千大千世界;心眼若盲,纵能看到十方佛土,亦是无明人也。   你身患了绝症。你接受了自己身患绝症,你立刻康复;你拒绝接受身患绝症,你变成了一个十足的绝症患者。   你的绝症不来自你身体出现了什么变化,而来自你不接受身体的变化,来自你想改变那幻身的习惯。   幻身不可改,幻身无可捉。捉摸于幻身,是捉终成病,是病难治愈,非关幻身病。   你生命垂危,奄奄一息。你接受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不再抗拒,不再求生,你会安然离去,解脱诸苦。你在接受生命最后那一息的瞬间,立刻获得了新生,觉悟的生命,不生不灭的法身。你拒绝接受死亡的幻梦,拒绝接受离开这个世界,你成了一个临终的病人,你成了一个真正要死的人。你会经历轮回,而入无休止的三途。   死亡从来没有发生在不怕死亡、接受死亡的人身上,而是发生在那些拒绝死亡,担心死亡的人身上。   你接受什么,什么消失在你的接受里。   你拒绝什么,什么滋生在你的拒绝里。   你是你拒绝的样子。   你拒绝什么,你欢迎什么,你成立什么。   你接受什么,你避开了什么,消融了什么。   无论你此时此刻身在何处,经历何事,接受你此时此刻的现状,你立刻生于佛国。不接受你的现状,你立刻生身陷于地狱。   事实如是,多么神奇,多么简单。   地狱与佛国,不在于你在哪里,不在于跟谁在一起,与你做什么事也没干系。那与你是否接受你的现状有关。   一念接受,是一佛国;一念拒绝,是一地狱。   一念随顺,是一清凉;一念抗拒,是一热恼。   一念放心,是一解脱;一念操控,是一牢狱。   接受你此时此刻的状态,不论它是什么,你立刻圆满;拒绝你此时此刻的样子,不论你看上去多好,你立刻变得残缺,你立刻成了残疾。   不管你有什么烦恼,那一定是没有安住当下而起。不论你境遇多苦,那一定是因为你不满足现状。不论什么境界,一念心息,一切境灭。一念接受,顿成圆满。

    2020-06-25

  • 金刚护身符

    金刚护身符你想过“病”的原因吗?为什么你的身体突然得病?为什么你忽然就不舒服了?不接受诸法因缘生,而以自己的意志和妄念干涉因缘、操控因缘、拒绝接受因缘的发生,导致身心受苦,故而成疾。疾病来自你一次次地担心,一次次地抗拒因缘。疾病来自你念头的惯性住着、反复投射。烦恼来自不接受现实的发生,而以自己的想法试图改变事情的发生。所有的痛苦都来自念头想支配幻境。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因缘之法,不可思议。我们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更无法确定什么事会发生,也不知什么事发生是好,什么事发生是坏,为什么我们还要担心有些事的发生呢?任何事发生都没问题。事先在妄想中编织发生,操控意念,恐吓自己,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一件事的发生有无数的因缘,此诸因缘,本来是幻,无有定法,非是头脑妄心而能干预,唯有妄心熄灭,不再干涉,随顺因缘,接受发生,是真正解脱之道。而众生以有我故,以得失故,以妄想故,不觉起心干预,住于幻境,与自己的念头纠缠、相抗,幻想着事情如何发生,来恐吓自己。在自心中斗争,身心交战,疲惫不堪,受诸苦恼,所以日积月累,甚至一日之内,而成疾病。本来无病,以执着身为我故,于其幻身,而起忧虑担心,恶性循环,故成重疾,受大苦恼。担心者,对身体是致命的危害。担心者,本来无事,自酿成事。担心者,见绳如蛇,而被吓死。见影为鬼,而被吓疯。担心者,日日磊三途,念念筑地狱。因担心,而操心,而管控,而执着,故有得失,有是非,有成败,有挂碍。如对工作的担心,对家人的担心,对身体的担心,对自己执着的事担心。担一念心,心一念受累。念念担心,念念受苦。三途苦厄,由此不知不觉而成。此苦非是外来,自心取着幻境,念念挂碍,自创自伤。唯觉悟诸法如幻,虽有发生,实为妄想,本来无生,而能彻底放心自在,任心无碍,而得解脱。如人身患疾病,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出来。以不觉诸法因缘生故,以不觉缘起无我故,以不觉意识干预不得故,而起妄心,担心自己身患绝症。本来身体只是小碍,以念念担心挂碍故,一个星期的时间,身体迅速恶化,变成重症。又比如投资者,以担心自己的钱财损失,得失交加,念念割伐,所以身心极速病变。又如儿女学习成绩不好,又不听管教,不知诸法因缘,不懂随顺接受,以担心干涉故,非但子女的状况无任何改善,自己还生种种烦恼,时间长了,身染疾病。世人所有疾病,皆从担忧始。世人所有苦恼,皆从任己思想,而不任物缘始。世人所有重病,皆从我不放心,我来主使,我来干预生。不知放手,所以劳累。不知放心,所以伤心。不知随缘,所以劳心老累,徒自空想。干涉就是捣乱,操心就是制造压力,担心就是促其事成。不管是最好的照顾。百般干涉,越管越乱,故六道交织,诸苦连连,无有止息。随顺因缘,抽出一己妄心干预,一切病除。接受因缘,不以妄想试图改变事情发生,一切苦停。相信因缘,不信己意,不担心,不操心,不控制,一切吉祥如意。一切交给因缘,我自任心自在。“交给因缘”,领悟此实相,受持此陀罗尼,能除一切苦。“交给因缘”,每日提起此咒,一切交给因缘,能愈一切疾。“交给因缘”,每每忧虑某事发生,提起此念,任缘发生,任事而来,不再操心,不再干涉,必得清凉。“交给因缘”,每每心中担心什么会发生,不要相信你以为要发生的就会发生,或即使发生了,它有什么不好。除了因缘,没有什么能让它发生或阻止它发生,放下自己的心力,一切都正好。“不担心,不抗拒,任缘生,不任己。”此是修行人心要,是离一切苦之妙法,是除一切病之良方。一切交给因缘,我自安住当下。提起此念,是你金刚护身符。

    2020-06-25

  • 孝道

    孝道什么是孝?奉养父母,让父母开心,在身边照顾父母,这些就是孝道吗?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不论父母怎么辱骂,都不忤逆父母,这就是孝。这就是真正的孝吗?唯父母之命是从,不违背父母的任何意愿,这就是孝吗?这些都不是孝。有比此更深的孝。佛说持戒是第一孝顺之道。梵网经云:孝顺父母、三宝师僧,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真孝者,名为戒耳;真孝者,名为制止。持戒和孝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持戒就是孝?戒者戒何物?止者何为止?戒者,戒一切恶;止者,止一切苦。人能持戒,则远离诸恶逆境及诸伤害。远离诸恶伤害,子不受苦,则父母不为子女担心,是则为孝。人能止恶,则远离一切苦厄灾难,子无灾难,父母无忧无虑,是父母第一之乐。父母无苦,胜于予乐。又人能持戒,则能觉悟诸法实相,以觉悟故,而能报多生父母、师长重恩,是名第一孝顺之道。又能现世为生身父母说法故,助其觉悟,故名大孝。如佛陀为母说法。纵然给父母再多快乐,身为子女,一旦造业受苦,以前给予父母一切快乐瞬间消失,留给父母的是担心和忧虑。所以不照顾好自己,对父母是最大的伤害。自己不能平安无事,何谈孝道?世间报父母恩者,不过平安无事。能平安无事,远离疾病灾难,不令父母担心难过,是名深心之孝。曾子临终前让他的弟子和家人看自己的全身,没有一处受伤及疤痕,如此孝心,远远超过世人所行孝道。除了身体无病,心能无病,无无明,方是出世间至孝。平安无事,看似简单,实则至难。何以故?一天平安无事不难,一年平安无事亦不难,一生无灾无难,平安无事,难矣。世间众生起心动念,无非贪嗔痴,故感召命运多舛。一生能平安无事者,除能持戒,善护心念,不造诸恶者,少有人行。以不造诸恶,不受恶果,而令父母心安,实为稀有。故能真正报父母恩者,稀有难得。所以梵网经云:戒者,孝顺第一之道。诸仁者,汝欲报父母恩者,不必大富大贵,不必建功立业,不必扬名立万,不必传宗接代,不必膝下承欢,如此之孝,皆归无常。那只是世人迷昧之孝。唯有借父母所给假身而修道、悟道,出生死轮回,乃是大孝。此孝能度无始无明,能超脱旷劫父母,能报四重恩,能度无量众。故不造诸恶,坚持净戒,明见佛性,是至孝也。诸同修,你以何为孝?你在行何等之孝?你身心还在受苦否?你还在轮回生死否?你觉悟诸法实相否?若能于如是问题而深自反省,约束身心,行不放逸,如理修道,是名为孝也。佛弟子以不昧因果,身心不受诸苦,自觉觉他,广利有情为孝。是孝非是有为,非是无常,乃常乐我净,究竟解脱之道。

    202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