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他们,你才遇到自己

    因为他们,你才遇到你自己不论你是谁,你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一定是你的父母。你来到这个世界,睁眼第一个看到的是你的父母。当她看到你,送给你的第一个礼物就是微笑。那是她教你的第一节课。而后,她教你说话,教你走路,教你写字,教你感恩…父母日夜陪伴在你身边,教你去感受,教你去爱。如果你想报师恩,那么,今天你一定先要忆念父母的恩德,因为他她才是你的第一个老师。你长大了,又遇到了无数老师。他们教你文化、知识、学问、道德,教你做人做事,教你技术与艺术,教你用心去生活。你对这些老师心存感激。你最好的感激方式,是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身体力行老师的教导,去帮助更多的人。在所有老师中,你尤其要感谢启发你觉悟人生真相的人。而在那些人中,你尤其要感谢佛陀。因为佛陀才是所有老师中的老师。他是大觉者,是大慈者,是大悲者,是大喜者,是大舍者。他是一切众生之慈父和悲母,是一切众生之眼目。他是世界的明灯,是众生的守护者,是众生生死海中的桥梁。他能教你透过一切现象看到本质。他是引领我们认识自己是谁的真正智者。他是开启我们内在觉性与光明的真正导师。世间一切的富贵不如认识真相。世间一切尊贵不如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佛陀为我们指出通向真理的道路,并亲自引领我们走此道路。你不要以为佛陀仅仅是两千年前在印度出生的那个王子。那只是佛陀千百亿个化身中的一个。佛陀还有无数个化身。他可能就在你身边,一直默默地帮助你觉悟。他可能就在你眼前,正真诚地与你交谈。他可能正坐在你面前,教你息虑忘缘。他可能正在你面前说着你讨厌的话,而你却没有认出他来。他可能是已经被你疏忽了很久的一个人。他可能是你每天都见面却从来没有真正关注过的人。他可能是你一直以来怨恨憎恶的人。不管他以什么样子出现在你面前。请确信,那一定是佛陀的化身。他可能正以你无法接受的方式打击你、磨练你、考验你、压制你、诋毁你,但其实他是在挫掉你的我慢,扬弃你的执着,降伏你的狂妄,磨砺你的强硬。佛陀化现出各种各样的人来到你面前,让你看到那无数个自己。佛陀以各种你无法想象的方式打开你的内心,让你认识你自己。佛陀之所以是伟大的教师,他并没有教你任何事,而是只教你认识自己。他教你认识,你才是那真正的佛陀。你才是那千百亿化身万事万物的源泉。感恩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他一定是佛陀的化身。感恩每一张面孔。因为那一定是你内在的自己。感恩每一位老师。因为他们,你才遇到你自己。

    2021-09-10

  • 佛性妙宝,法身功德

    佛性妙宝,法身功德佛性觉非一个空洞的概念和一个头脑的知见。它如此真实,如此丰富,如此生动,如此美妙,如此常现,如此亲切,众生以情生智隔,执私而蔽全,故日用而不见。唯取其一滴,所谓生死用,烦恼用,贪爱用,无明用,嫉妒用,恐惧用,不安用。只有诸佛能见其源,能彻其底,能尽其用,而为诸法之王,天上天下,自在无比,常乐无净,永无匮乏。诸佛以法身为身,以佛性为体,以无量善法为受用身,悠游于智慧,游戏于三昧,假众生之大船,度自性之无明。佛性非是一法,二法,三四五法,非百法,千法,万法乃能成就开发,洞达明见。乃是无量无边因缘、善巧与智能具足,乃能呈现。佛性之用,是真实用、解脱用、清净用,常用,乐用,我用,喜用,慧用,庄严用,福德用,自在用,无生用,不灭用。佛性之美,法身之用,所谓:谦卑与柔和,恭敬与体谅,珍惜与尊重,诚信与无私,公正和知礼。慈爱与悲悯,随喜与赞美,鼓舞与支持,承担与勇敢,善意与智慧。委婉与幽默,灵活与机智,圆融与隐伏,托举与策进,含蓄与柔弱。刚强与坚毅,少欲与知足,寂静与安定,从容与淡泊,稳重与自信。所谓孝顺与友爱,虔诚与专一,忠诚与坚持,知恩与报恩,爱物护生,悲天悯人。所谓天真、自然、简单、机敏,所谓木讷、厚道、憨傻、呆萌。所谓转贪嗔痴为戒定慧,用贪嗔痴而度贪嗔痴。所谓转烦恼习为解脱果,用烦恼习而成菩提。所谓转八识为四智,化众生用为诸佛用。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谓三十七道品,十八不共法。所谓六根、十八界,皆是佛法,皆成菩提。如是无量功德妙用,于众生中来,于利他中来,于仁爱中来,于四摄法中来,于四无量心中来,于六度中来,于无始劫的善根与大愿中来。如是无量无边妙用,从亲近诸佛善知识中来,从听经闻法中来,从如理思惟中来,从如说修行中来。如是无量法身智慧,皆是自心之光明,佛性之显发。岂是凡夫执着一己之私心而能实证,更非二乘贪着空寂所能揣测。亦非外道论者所能知之,亦非世智辩聪所能解了。当以无上菩提心为地基,以慈悲喜舍为养料,以实践诸佛言教行持为磨砺,于百劫千生,相续不断,冶炼身心,陶锻意志,方得开发真如性中如是宝藏,而成自受用,亦能利他,方为诸佛之本怀,诸法之实相。诸善知识,诸佛法身,真实是有。无量功德,真实不虚。众生不见不知,或以无明,或因邪见,或因业障,不见不闻,不知不悟如是心体,不识自己本来面目,用心狭劣,沉迷家亲,错失如是无量无边真实妙法,故名可怜悯者。诸善知识,若欲开发自性,于自心中显发三世如来真实功德,自证诸佛微妙法身智慧,真实受用身心世界无量妙德,当发菩提心,到大众中来,到众生中来,到众生心中来,到善知识身边来,到诸法侣中来,摒弃私欲,捐除我慢,磨练身心。如是而来,非为度生而来,但度自心种种不善用心,而成无量善妙之用,实证法身,圆满解脱。

    2021-09-10

  • 地藏心

    地藏心你自己如果不做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只是一个菩萨的名字你自己没有地藏王菩萨的心地藏王菩萨只是一个神话南无地藏王!南无地藏王!这声声的呼唤难道仅仅只是一个空洞的崇拜吗?这一次次地赞美难道只是奉献给那空空的愿望吗?伏下你那僵硬的身体低下你那高傲的头颅趴下你那显露的世聪埋掉你那狭隘的心智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救苦难菩萨捐舍你的我慢,成为地藏;放弃你的执着,让地藏来附你的体;止息你的追逐,让地藏来立定你的身姿;打开你的心胸,让地藏来光临你的寒舍。你自己不成为大地你到哪里去寻地藏?拜地藏?纪念地藏?你自己不降伏其心地藏如何现前?助你一臂之力?在地狱发光?你自己不行地藏行地藏则处地狱;你自己不起悲愿地藏则永远在地下埋葬。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难行苦行菩萨放掉你的贪心则地藏王的王冠再次闪亮减除你的嗔恚则地藏王的锡杖为你扫除前障地藏王菩萨啊!地藏王菩萨!你自己不成为地藏地藏是地藏你还在深夜里彷徨你自己不亲见地藏心地藏王只是一个妄想。你就是地藏!你就是地藏!发地藏愿见地藏心行地藏行满地藏菩提成就地藏活出地藏赞不完的地藏王啊!歌不尽的地藏法藏。用不完的佛藏宝藏啊!体不尽的地藏之心!让我来赞美十方发地藏愿,觉地藏心的菩萨!让我以身命来供养地藏!地藏赞:养子方知父母慈,力行才念地藏悲普视众生如一子,普为大众做舟桥难行能行捐己意,恒为众生做地基无处无类不受身,只为殷切报佛恩犹如泥土卑自牧,托举众生出尘泥默默践行诸佛教,未曾一刻有疲劳为报佛恩一切舍,世间孰人不敬尊今日大士之诞辰,顶礼十方地藏身我辈怎得空受恩,悠悠一世又沉沦立志发愿深处行,愿效地藏之一分佛道非是狭隘事,心胸怎能容一人耽亲守爱无明覆,唯有菩提无上珍地藏菩萨沐我德,地藏菩萨浴我心地藏菩萨照我身,地藏菩萨熏我芬为报无始四重恩,不忘诸佛教谆谆从今至劫承悲愿,愿化红泥为慈云。

    2021-09-10

  • 怎样才是报恩

    怎样才是报恩在对我们有恩的那一整个链环的无数人中,我们往往只看得到最近的那几个人,只懂得对他们感恩,而忘记了远处的人。我们只知道感恩父母、家人,却不知道感恩陌生人,感恩众生。一切众生是连在一起的,那是一个整体。没有他们,那最近的人无法单独对你有恩。比如,你吃的米,你只感恩种米的人,你忘了还有运输种子,制造肥料,灌溉除草的人。比如,你来到一家公司,你只知道感恩付给你工资的领导,却不知道感恩做卫生的阿姨和食堂做饭的人。没有这些人,你一样无法工作,得到报酬。在你学法修行的路上,有的人把一个善知识推荐给你,你只知道感恩这个介绍善知识给你的人,你忘了,给你和善知识建立联系的,还有很多人。而你,只看到了那一个人。如果你想感恩,就要感恩所有的人,感恩父母,感恩众生,感恩诸佛,感恩同修,感恩善知识,感恩国家,甚至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们都是助你成道的人。你的感恩之心不圆满,不广大,你的心就不会圆满和广大,你就无法成道。你看不到万法是一心,无法分割,你就无法生起真正的感恩心。没有真正的感恩心,你所付出的回报就非常的狭隘与有限。有限和狭隘不契合于真心本性,所以,永远无法真正悟道。感恩不是一句口号,拿出你的行动,像诸佛菩萨一样,把你的爱从家人和那仅有的几个恩人身上转移,为更多的人服务,付出。把你的小爱、小恩、小惠,转变成对一切众生的大爱、大恩、大惠。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报恩。唯有这样,才能觉行圆满,得大解脱。

    2021-09-10

  • 不昧因果

    不昧因果可说因果幻化不实,不可说无因果。昔日百丈会下有一老者,过去生中,因有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他回答不落。而堕野狐身五百世。后因百丈开示,不昧因果,而得脱野狐身。多有学般若三昧者,心向禅宗者,着于空见,见一切皆空,不见不空,拨无因果,此是邪见,修行大忌。对未觉悟的修行人来说,因果历历,刹那刹那现前,若不善护念,妄说无因果,此是大愚痴,大罪恶。古人云: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所以当你还没有完全通达因果时,宁说有因果,不说无因果。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亦是同理。何以故?信有因果,可防非止恶,诸业不造。缘成之时,业尽情空,悟因果从心而起,万法虚妄不实,又不断灭,觉悟本心,是名不昧因果。若随意妄言万法皆空,因果亦空,则不仅自招过失,亦引他人堕入迷途,其果报重矣。若修行悟道,则不昧因果。以不昧因果故,虽不着于因缘果报,不着于三世有法,亦不犯因果,不再造业,引领众生如法修行,不令犯戒,招至恶业,烦恼现前,无从修道。所以,大修行人,切忌说无因果,如百丈会下老人一般。因为众生不了自心如幻,妄见能所,以取自心境界故,自心作,自心受,丝毫不差,快则当下即受,久则多劫不亡。若以无因果而教导之,则直接将众生送入三途。所谓因果亦空,以修行故,通达人法无我,则不取着自心境界,不以自心为实有,转所依识,而不受自心惑妄之苦,念念不住,则超因脱果,不被自心拘执,故曰因果亦空。着于有为修行者,以住因果妄念中,不知诸法唯心所现,不达实相,妄见生死轮回业果,妄脱生死,反被此诸妄想拘执,而堕生死,受无穷苦。诸凡夫及外道则堕断灭见中,未能究竟了达诸法实相,拨无因果,亦堕自心妄见中轮回不已,受无穷苦。达摩大师云:若不见性,一切时中拟作无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无记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恶。若拟修无作法,先须见性,然后息缘虑。若不见性得成佛道,无有是处。有人拨无因果,炽然作恶业,妄言本空,作恶无过,如此之人,堕无间黑暗地狱,永无出期。若是智人,不应作如是见解。故学法之人,不可执为有因果,或执无因果,当不昧因果,方得解脱。

    2021-09-10

  • 你选择的快乐,不过是痛苦罢了

    你选择的快乐,不过是痛苦罢了你生活中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会有一连串的结果跟着它。所谓众生者,只看的到眼前,看不到结果。只喜欢一时之欢,看不到万劫之痛。你的每一个乐趣的享受,都是你将来烦恼的因。你快乐累积的越多,你将来收获的烦恼越多。快乐与痛苦,如影随行。只不过,你的肉眼只看的到快乐,看不到那潜随在后的痛苦。你每天养成的每一个追寻快乐的习气,都会在另外的时刻营造出空虚的氛围。你每一个有所依的习惯,都会在未来送给你一份无所依的恐惧。你每一个执取,都会在将来用丧失偿还。你每一份贪着,都会用挂碍与忧虑来偿还。你每一个追逐快乐的心,都会携带者一份不安,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不经意间送给你。别以为烦恼诸苦暂时没来,就不会来。因果生死绕过谁?众生都想离苦。不舍诸乐,如何离苦?苦乐同根,其体是一。不离诸乐,能离苦者,无有是处。如同想除去光,却不灭灯。不灭灯源,能灭光者,无有是处。不离世乐,能除诸苦,无有是处。如同想出去身上的腥臭,却不离开臭鱼烂虾。不离鱼虾,能离臭者,无有是处。不舍世乐,能离烦恼,无有是处。生灭之苦,无穷无尽,如滚石头到山顶,又滚下来。如此反复,没有停歇。众生被苦乐驱驰,犹如牦牛爱尾,一直在那里转圈,不知休息。诸佛世尊,明眼觑见,以无量教法方便,引导众生离苦得乐。欲离苦者,但不贪乐,诸苦自离。故修行之人,当避世间乐,而求法乐,诸佛寂灭之乐。于诸世乐,切莫染着,稍有不慎,丧身失命,可不慎乎!劝诸同修,早日准备,以求出离生死海也。莫到债台高筑,业障加深,再办此事,为时晚矣。

    2021-09-10

  • 离开,不是你的错

    离开,并不是你的错不论你以任何原因离开了你的亲人或伴侣,他们会痛苦,你也是。家人会指责你自私,无情,忘恩负义,认为你伤害了他们,也使你自己相信,是自己的行为让他们痛苦的。或者有人离开了你,而你被抛弃的痛苦让你错以为是别人伤害的你。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世界上的每一个痛苦都不来自外在,而来自于你对自我深深的痴迷。我们离开家人或某个人,并不是我们让他们痛苦的,而是他们的执着让他们痛苦的。你也一样,如果谁离开了你,而你万分痛苦,这痛苦与那个离开你的人没关系,跟你对他的执着和依赖有关。当我们不忍伤害某个人,你就会一直伤害他。只要你还贪爱执着一个人,其实你在害他。如果你看不到你和他实际上只是妄想与妄想的关系,你就会和他无限地纠缠下去,永远无法解脱。只要你跟他的联系没断,让他误以为他和你是有关系的,他的痛苦和软弱就不会终止,而这,才是最大的罪恶。你选择的陪伴与不离不弃,不过是助长他们的依赖性,而使你们双方永远不能独立。你选择了对他们最残忍的伤害却不知道,还以为在保护他们。你选择了自以为是的善行,而你却在默默地行凶。当你真正看明白这一点,你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告诉他们这个事实:你们并无任何关系。无论他们多么痛苦,你都无法欺骗他们,那才是对你和他们真正的仁慈。而如果他们痛苦的话,那是他们长期依赖你必须付出的代价。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痛苦。这一点,我们永远无法改变,除非有一天他们自己独立并觉悟。众生幸福快乐与否,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除非你觉悟,并能用智慧启发他们,使他们愿意看到这个真相,放手对你的执着。而你需要做的事是,比他们提前明白这一点,主动割断那无比坚固的象征着无明的联系。所有的人早晚都要醒来,你早晚要离开一切的亲人,回到自己那里。自觉觉醒,主动地放手你执着的人,还是被动地分开,被无常打醒,那是你的选择。

    2021-09-10

  • 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心无挂碍,无有恐怖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这句话,不是用来抄写、背诵和作为谈资的,而是用来实践解脱的。同修,如果你内心有执着,有放不下的,就一定会有挂碍。有挂碍,就一定会有担心与恐怖,就不可能远离颠倒梦想,不可能解脱生死。这份担心与痛苦,就像毒瘤和癌症一样深深地藏在你的心识中,稍有机缘,一有变故,它就会刺痛你。无论你怎么拖延,最后,你都会失去你执着和贪取的,因为它们本来就是梦幻泡影。只不过,你自己不愿面对这个事实,不相信这个事实,自欺欺人,活在梦里罢了。有一天,当你失去你执着的一切,痛苦会把你叫醒。有一天,无常突然袭来,而你完全没有准备,你会痛不欲生。而那时的痛苦,比你主动看破放下,割舍掉自己的执着,要大的多的多。只是人们自欺欺人,以为到时再放下,会少受些苦,所以都选择了被动放下。被动放下,非但一点苦也不会少受,而且你还收获了一个最可怕的东西,你这一生无明的累积和熏陶。这深深的无明,将带到你的下一世,使你每况愈下,受越来越多的苦,越来越无法出离六道轮回。这也是你至今无力出离六道家亲眷属的根本原因,因为你每一次都选择了容易、懈怠、贪着。这也是众生生死难出,佛道难成的根本原因。把握好今生的时机,撒手悬崖,向前一跃。原来前方根本不是悬崖,而是一马平川,海阔天空,天地广阔,悠游自在。佛陀与历代祖师已经走过和验证过的道路没有错。正在实践这条道路的许多同修都在亲证这个真理。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2021-09-10

  • 日常开示二

    日常开示二诸佛觉者,皆以寂灭为乐。众生以识心攀缘幻尘为乐,故轮回生死。生灭之乐不灭,寂灭之乐不现。 立禅立禅,又名“收魂大法”,每次站立二十分钟,不思善恶,闭目站立,身心安住在耳根上,同时可以觉知空气与身体接触的触受,以此来息虑忘缘,起到休息收摄身心的作用。立禅是一种恢复身体体力、精力和元气的最好禅修方式,集坐禅和行禅的优势于一体,每次练习时以经常能听到鸟叫或身边其他的声音,以及感觉的到身体的觉受为要点,借此觉知,来休息身心,改变心识对六尘幻境的贪着习惯,养成逐渐安住当下的修行习惯。立禅最好在户外进行,这样可以听到旁边的声音,也能感受到风吹。每天最好做两次,一次二十分钟。坚持练习,对于身心健康和提高觉知能力有奇效。 心不相应修行人所以不成道,皆以有心觊觎无上佛道。岂不知,但有少法少物蕴于心中,总不相应。若有一法不空,摩诃衍不能胜出。金屑虽贵,在眼为翳。佛慧虽珍,尚且为尘。何况世间,诸俗余物,挂碍于心,岂能得道?心中若有一物不涤荡干净,如何能成大自在人?世间愚痴之人,守诸家庭情爱父母妻子儿女粪土以为珍宝,错失无上法王无量财宝。以诸情欲蒙蔽心性,不曾刹那窥见诸法实相寂灭之乐。 轮回的模式修行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平时处理事情,总是用生灭心,用得失心,用习惯了的观念来处理。这些颠倒用心已经用惯了,不知不觉以为是对的,从来没有一次用过实相的智慧,从根源上一下照破问题的虚妄,从来没有养成过这种力量和习惯。所以,每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都是被意识和妄想带到幻境中去,即使把问题解决的再好,那不过是暂时的,真正的问题的根源被你的无明巧妙地遮掩了。问题的根本没得到解决,把事情解决的再好,有什么意义?问题的根本,也就是你的无明没铲除干净,所有的问题还会卷土重来。而你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新面对换了个样子的问题,如此反复,无有止尽,故名轮回。 顶礼发心者人们宁愿在自我的抑郁中消沉而死,也不愿在利他的奉献中快乐而活! 人们宁愿在自我的泥潭里沉沦挣扎,也不愿在菩提心的大愿中烈火重生! 诸佛生生世世来此世间示教利喜,慈悲救拔。无奈我们充耳不闻,熟视无睹,于诸佛法,浅尝辄止,未曾深入,故深陷轮回,转转迷远!可不哀乎!唯有真正发心向道,誓随佛学,不畏艰难,顶天立地者,敢逆生死流,能竭诸爱河,能续佛慧命,能登涅槃山。顶礼十方发菩提心,誓出生死河,真心向佛道,自觉而觉他者! 

    2021-09-03

  • 今日学法之弊病

    今日学法人之弊病一,不识本心,终日盲修瞎练,求有相佛,迷福报,贪功德,着放生念佛超度拜忏,向外做功夫。二,知解佛法,以识心妄计自性是佛,自以为这就是识本心,见本性。不修方便,终日谈空,说第一义,贪着世间,不知出离,不如实做出离妄念的功夫。三,虽知自心是佛,不知佛性之大机大用。亦坐禅持戒,但见地不明,根基狭劣,以修禅定,见种种境界为功夫。心性得不到改变,习气不曾断除,烦恼无明未曾减少,不能真实受用解脱。四,虽学法修行多年,不知深入经论,不去学习祖师教法,不懂得长养善根,不务修德,认灵灵觉知为佛性,稍有境界现前,便谓殊胜,以一己之妄见等同诸佛祖师境界,一叶障目,未悟谓悟,得少为足。五,终日谈论研习佛法,未曾实践少分。论及解脱之力,半点也无。既不能自利,亦不能利他。烦恼逆境来时,成牺牲品。六,我慢狂妄,不知下心向他人学习请教,不求亲近善知识。或遇有缘人指点,听不进劝谏,喜听赞美之言,与善知识失之交臂。以上学法之弊病,虽不能顿除,知病犹可,受佛法教,循序渐进,还可治之。唯恐不知病,众医拱手,佛亦救之不得。如是众病,多因不遇真正善知识,不得教导,故入邪路。诸学法人,菩提之路,任重道远,切忌怠慢,无知轻狂,受苦有在,自赚无益。

    2021-09-03

1651 篇文章

上一页 12

...

70717273747576

...

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