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的意义由你来决定
生命的意义由你来决定有的人因为修行,堕入更加空虚的人生观,认为生命毫无意义。当你感到消极时,你发现的并不是实相和真理,你的修行偏离了正道。真相充满了无限的意义,只是你还没有看到。你可以赋予人生和世界没有意义,你也可以赋予它们美好的意义,一切在你。生命没有绝对的定义,它既不真实,也不空虚。它是什么,由你来认定和谱写。当你了解生命的篇章无穷无尽,你不得不认真谱写你每一期的生命篇章。佛法和修行并不是我们消沉和空虚的理由,而是正好相反,佛陀的教法让我们积极地审视生命,面对生活,并创造出有意义的人生。有的人宁愿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刷短视频上,也不愿意静下心来读一部大部头的经典,比如华严经,大般涅槃经,去了解生命的实相。有的人在不知不觉浏览声色中浪费着大好的人身,却把自己的生死大事搁置一边。有人宁愿把大量时间用在刷手机各种垃圾信息上,也不愿静下心来做一件利益别人的事,比如去寺院、养老院、孤儿院做义工,或者发心校对经典,流通经典,利用自己的特长弘扬佛法。有人宁愿把大量时间用在无聊、抑郁、懒惰上,也不愿意学习坐禅、经行,训练觉知与专注,带着别人一同修行。有人每天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捕捉六尘的乐趣上,却不愿意静下心来去练习独处和无依,少欲知足地活着。有人宁愿把大量时间用在摆烂躺平,终日无所事事上,也不愿意安静下来认真学习一门技艺,比如书法、绘画、跳舞、瑜伽,园艺、种植等。有些人终日奔波劳碌,追求金钱,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亲近善知识,参学修道。或者发心建道场,引导别人修行和学习佛法。善知识,你的生命用在哪些事上?此时你正在做些什么?你每天的生活是宁静、自在、充实的,还是空虚、颠倒、混浊的?你的生命是整天围绕着自己狭小的家庭、妻儿子女、是非恩怨,还是提升自己的生命,也帮助别人提升生命。你的生命是在逐渐萎靡不振,还是充满生机与活力?你每天的生活是充满了光明和喜悦,还是充满了阴霾,看不到希望,万分沮丧?生命属于你自己,你的生活和世界也需要你自己去打造和经营。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赠送你快乐的生活。除了你不断地学习和历练,没有人能帮助你丰富你的生命。把自己和众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你会有更长久和广阔的人生。把自己和万物融合在一起,你就会有更好的平台与景观。善知识,你的生命就在自己手里。不要辜负它,它无限的宝贵。发心,准备,行动。有意义的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善知识,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请发心改变自己的生活,不要让它一直沉闷无聊下去。练习阅读,深入经藏,听经闻法,如实修行。为了未来更好的生活,为了每生每世都有良好的生命习惯,请珍惜你现在的生命,让它健康发展、日渐成熟,从而完全觉悟。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你会毫无遗憾,你会告诉自己,你并没有虚度人生。
2023-04-01
-
你会了吗
你会了吗有婆子问禅师:婆子乃五障之身,如何免得?禅师答:愿一切人升天,愿婆子永沉苦海。大家参一参,禅师的回答是什么意思?给大家打个比方:你是一个男人,从一个人身边走过。他叫住了你,对你说,你掉了一个发夹。你看了一眼那个人,你知道那个发夹根本不是你的。这时,你直接走掉是最省事的。不要觉得直接走掉是很容易的事。就算你想到了要直接走掉,你也可能会停下来解释:那不是你的发夹。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停下来说:那不是我的。如果你停下来解释说,你不是女人,根本没有发夹,那个发夹不是你掉的。你说的并没有错。但是,当你解释的时候,你已经逐渐把自己变成一个丢失发夹的人。禅师那样讲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人对我说,哪有什么婆子、五障之身、升沉,你发现没有,你和那个被喊的男人一样,你停了下来。你已经变成了婆子,你已经有了五障之身,你已经在升沉了。任何公案,都像路边那个喊你停下来,告诉你掉了发夹的人。他在骗你进入一个跟你无关的世界。而你需要做的是什么?不要以为你知道怎么做了。知道和做到有天壤之别。你会说:直接走开。当你说“直接走开”,你又停了下来。你没有走开。如何直接走开?有如何,即走不开。我们再反观自己平时是怎么修行佛法的。我们所有的修行都停在了理解上,都变成了那个只要有人叫我们,我们就会停下来,即使我们跟他毫无关系,我们也会立刻进入他的世界。我们还是回到你在路边走过的情境中。这时,有个人喊你,说你掉了一个发夹。如果你确信发夹不是你掉的,你会直接走开,根本不会去解释什么。但是,当类似的事情发生时,你却经常会停下来。如果这个比喻你看懂了,你就知道,当你说无我的时候,你在说我。当你说空的时候,你还在有里。当你说佛性的时候,其实你是在说妄想。当你讲不二的时候,你掉进了二法里。当你形容真的时候,你的形容全是假的。当你在讲解脱的时候,你已经被你讲的解脱束缚了。当你在描述智慧的时候,你不过在上演知识,而那,是最愚蠢的,除非你知道你在为别人表演愚蠢。当你在表达不可思议时,你正在思议之中。当你在述说美丽的春风时,你会错失春风。当你在讲说鸟儿的叫声有多么动听时,你的内在全是语言的噪音。你可以解释什么是智慧,但那永远不是智慧。智慧是自行自证境界。你可以描述月亮,但那永远不是月亮,除非你是月亮。佛法的真正意义是成为它,而不是解释它。然而无数人都迷在了解释上面。看到自己进入知解,巧妙地从中出离,在一切事、一切境中,都如是出离,你便学会了修行。你可以用任何方式表示你终于会从语言和知解中出离,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声叫喊。当然,也包括沉默。但是,当我问你如何出离时,不要告诉我:沉默。当你说出沉默两个字,代表你没有沉默。当我问你如何出离时,不要告诉我:喝茶。当你说出喝茶时,你并没有在喝茶。禅师说:愿一切人升天,愿婆子永沉苦海。到底是什么意思?你会了吗?
2023-04-01
-
在你与你之间游弋
在你和你之间游弋我们不停地向外界表达自己,实际上是在和自己对话。我们不停地呼唤一个人的名字,实际上那个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爱一个人,喜欢一种东西,专注于一件事情,我们的心依附于什么,那些,都是我们自己。我们向世界微笑,事实是,我们在讨好自己,鼓舞自己,取悦自己。我们想叫醒一个昏迷不醒的人,事实是,我们因此而自己正在醒来。我们求佛的加持,我们相信佛无所不能。实际上,我们相信的是我们自己,力量和加持也来自我们自己。你渡的一切人与物,它们同时也在渡你。所有外在的人事物都是我们自己。你和一切事物之间并无距离。所有的距离都是错觉,都是不切实际。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造人。我们就是那造人的上帝。我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了世界,创造了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故事。我们所做的一切无不输送到自己这里。一切都在向你透露你自己本来的样子。一切都在为你揭开你神秘的面纱。就算你对一个植物人呼唤,只要你不停地呼唤它,它渐渐地与你重合,它就不再是你之外的植物人。就算你对一个石头表达感情,石头将有血有肉,不再是石头。因为你就是石头,石头就是你,你们不可能是两种东西。世间一切的秘密就在这里:你和你在不停地的游戏。你对外在做什么,外在就对你做什么。因为你就是外在,外在就是你。离开外在,并没有你。你如何对待万物,你就是那如何。因为你并不是一个人,而只是一股力量,在你和你之间游弋。你越相信这一点,你就会越柔软,越慈悲,越有力量。向风低语吧,向细雨倾述,向墙壁、瓦砾、泥土、干枯的树枝和铁片说话,向一辆汽车表达感谢,它们是你体内的无数细胞,它们构成了你的眼泪和血液。不要以为它们什么都不懂。你是什么,它们就是什么。它们是你内在的舟楫和桥梁,是你体内的流水与波浪。一切外在都是你身体的延伸。它们被称为法身。经云: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大身者,即是非身,是名法身。不要认为这是一种比喻。这是一种洞见和优雅。只有智者才会对花和月亮喃喃低语。你相信什么,就会成为什么。你怎么对待事物,你就会变成那个怎么。世界是你的孩子,是你的心脏,在你的风暴的中心。在你模糊的泪光中与你重合。发现这个秘密,你就会变成一个温柔的爱着的人。
2023-03-19
-
质疑你的念头
质疑你的念头你是不是经常会住着在某个念头和想法中很久,为此而烦恼重重,心神疲惫,甚至恐慌、痛苦和绝望。那是因为你从来没有怀疑过那些念头的真实性,你误以为那些事还存在,它们发生在你的生命中。事实是,它们从未发生,而只是发生在你的头脑里,它们本身并无任何意义。其实它们早就结束了,而你还在执着它们。是你的妄想和你的住着,让它们又“死灰复燃”。昨天,刚才,现在,过一会儿,所有的事情,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结束在你的头脑中。因为它们并不存在于你的念头和妄想之外,而是在你的念头之中。而你的这些念头,在它们生起的刹那,已经消失了。是你误以为自己和万法是存在的,是可以停留和住着的,是这个错误的认知,导致你为自己的烦恼买单。除了留存在大脑中虚幻的记忆,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是真实存在,也没有任何事是真实发生过的。就算有人正在你面前冲你破口大骂,不停地骂,日夜的骂,骂的行为却早已结束。永远不会存在一个正在进行的“骂”。而你会用自己的念头不断地追寻每一个已经结束的语言和行为,用你的妄念伤害自己。你以为是那个人在对你破口大骂,而实际上是你的念头和住着。你明明每时每刻都正在消失,而你却以为自己每时每刻都正存在着。天正在下雨。不,天正在下雨,它已经结束了。是你头脑中正演绎着“天正在下雨”这件事。他讨厌我,他真可爱,他很傲慢,我很漂亮,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它们已经结束了。除非你坚持这些看法,并信以为真。当我忽然不舒服了,我会马上追忆刚才我想到了什么。当我想起刚才让我不舒服的那一念,我会立刻告诉自己,那只是个念头,而那已经过去了,一切都没有发生,除非我住着在上面。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这是唯一的真理,它适合于所有的事情,在任何时候都是如此。包括你以为正在发生什么的时候,事实上,你认为正发生的,早就过去了,而你还停留在它正在发生的妄想中。不被那些看上去“正在发生”而事实上“早就过去了”的妄念所骗,你就会永远完好无损。看到念头的虚妄和自我的不实,你会从所有的概念和故事中解脱。当你再有任何恐惧、不安和烦恼的感受生起时,追寻你上一秒想到了什么,看破那个念头或想法的虚妄,告诉自己:它们已经结束了,或者,那不是真的,你就会解脱。这是所有解脱之道中最快、最有力的解脱。
2023-03-19
-
与自己在一起的时光
与自己在一起的时光离我住的禅院不远处有一个池塘,上面有一个木亭,那是我经常去的地方,一般是在睡过午觉之后。下午两三点,那里就会有阴凉。每次到这个亭子里来,我都会在那里打一会儿坐,然后躺下来吹吹风。这里很安静,虽然并不偏远,但来这里的人却并不多。坐在亭子上,每隔一会儿就能听到鸟叫。亭子周围有各种鸟的叫声,有的清脆,有的空灵,有的遥远。对我来说,每一种鸟声都直透我的心里。当你低下头,你就会看到水里的游鱼。虽然它们形体微小,但是你会被它们的自由和无忧感染。你会想,我要作一条小鱼。你当然能做小鱼,现在就能。那并不是什么妄想,只要你从头脑和事情中出来。春天或初夏的时候坐在那里看水、观鱼、沐浴微风,是最享受的。找一个地方,好好与自己在一起。干什么都行。你可以看阳光的碎片在水面上波动,也可以培植你花盆里的小花。你可以在田野里漫步,也可以只是静静地站着感受风吹。这些都是安静地与自己在一起的好方式,它不需要你思虑什么,这时,你感受到的都是大自然的滋养,而无一点点消耗。当你安静下来,你会发现一切都随你安静下来。原来世界在你里面,而外面的不过是一个个幻影,了无实义。当你的心静下来,你会发现,连声声的鸟叫都更显寂静。当你不再思索各种事情,只是去感受身边的一切,那里就是常寂光。静下来,你就会看到自己。试着与自己在一起,什么都不做,或者只做些最简单的事,让自己安静下来,从五分钟到十分钟。从半个小时到一个下午。当你与自己在一起时,你才有可能用你的直觉触摸到真实。万法本闲,唯人自闹。你心若静,一切消停。万境如如,我心只宁。妄识奔踏,空劳身形。来,善知识,到水边来,到树荫下。听鸟叫,沐清风。哼心谣,游心梦。
2023-03-19
-
把你放在心上
把你放在心上。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称一声您,一个您字,体现了多么柔和美好的心境。您字,上面是你,下面是心。你在上面,心在下面。一声“您”,代表着尊重和恭敬,代表着谦卑和智慧。简简单单的一个您字,当它从我口说出来,说明,我对您足够重视。事情越小,越能说明我们的用心。当我称您为您,说明我把您放在了心上。不要小瞧一个您字。当您郑重其事地称呼别人为您时,说明您的内心有礼而柔顺,说明您没有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在您面前的另一个人,更重要。所以,当您说您时,首先您收获的是谦卑和敬重,其次,对方听起来也会很舒服。人际关系中,并不只是对父母和长辈才要称您。对所有陌生人、老师、善知识、客人,都要称您。这显示出您对更多人的平等和尊重。当然,在亲密关系中,比如夫妻间,父母对子女,兄弟姊妹,和特别亲密的朋友之间,因为辈分向下,或辈分平等,又太过熟悉,可以不用称您,直接称你,更显得自然和亲切。对人称您,并非造作,也非刻意。那不是形式上的尊重,而是出自真诚,体现了一种修养。当然,使用您字,也是一种习惯。它需要有意练习。一旦能够对一切人普行恭敬,您字,自然就会脱口而出。如果一个人妄自尊大,自以为是,不懂得尊重别人,他很难用您字称呼别人。除非有求于人,虚伪奉承,才会不得已而称之。如今时代的很多年轻人,因为没有接受足够多的教育,对自己的父母和长辈,对老师和领导,都不用您字。这是极大的不恭敬和不尊重。使用您字,那是一种情商和智慧,它体现了您的心境,与外境和他人无关。使用您字,愉悦了别人,也庄严了您自己。多么美好和富有诗意的一个名字:您。把你放在心上,就是您。把你放在我前面,就是您。把您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就是您。心上有个你,就是您。心上有他人,就是您。心上不仅仅只有自己,就是您。有些人并非不恭敬别人,对人也十分友善,但是却很少使用您字。那是因为没有养成习惯,也不知道使用您字时自己的内心是多么柔软和舒服。中国古人造字用心良苦。如果你和您一样,就不需要再造您字了。您,是比我更重要一点。您,是这个世间最简单、最美的一个字。愿你我每天都使用这个字,去尊重别人,装点自己。
2023-03-15
-
快乐的真谛
快乐的真谛一居士来到山上的寺庙问师父:师父,为什么我一直不快乐?师父回答:因为很少付出,做什么事只想自己。以后多多付出。过了一个月,居士又来到山上,问师父:师父,这一个月来,我一直在付出,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我做了很多,可是他们对我做的一切根本无动于衷,而且认为我做的一切理所应当。我很郁闷,快乐不起来。师父回答:你虽然付出了,却还在求回报,求别人感激你,甚至也为你做同样的事。不要任何回报的做事情,你就快乐了。过了半年,居士又来找师父:师父,我按照您教我的,没有求回报,只是付出,我也不再希望别人回馈于我。为什么还是不快乐?师父回答:你只是去做,不要想自己在付出。当你为别人做什么的时候,享受你做的事。累的时候,不想做了,就休息。懂得爱别人,也懂得爱自己。那时,你就会快乐了。一年以后,居士来见师父,说:师父,按照您教我的方法,我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整个人变得安静了,很少再抱怨。原来,我以为世界和他人与我是分开的、无关的,现在我才发现,我对待别人的态度,都在回馈和滋养我自己。但是,我还是无法像师父那样快乐。师父说:你觉得我很快乐吗?居士说:当然。师父看上去总是无忧无虑,开开心心的。师父说:我不知道快乐的感觉是什么。我只是没有烦恼而已。居士问:那怎样才能像师父这样一点烦恼都没有?师父笑着继续说:其实你已经找到了快乐,只是你还不认识它。把求快乐的感觉也扔掉。真正的快乐只是安宁、感恩、轻松地活着。内心的宁静和寂灭,那才是最终极的快乐。如果你还追求快乐的感受,那还不是快乐。居士若有所悟,过了没多久,居士来见师父,对师父说:师父,我终于明白了你所说的快乐的真谛,其实就是放弃追求任何刻意的、有为的、感觉上的东西,而去默契最平常的生活,去获得内心的平静。谢谢您,教给了我如何获得快乐的法宝。
2023-03-15
-
你真的爱自己吗
你真的爱自己吗如果你是你生命的主人,你知道如何照顾自己的身心吗?真正的你就像生命的主人,而你的身体和大脑就像你的两个儿子。大脑就像聪明的弟弟,而身体就像憨傻的哥哥。哥哥太过宠爱弟弟,所以弟弟所有的要求,作为身体的哥哥,统统答应。而作为父母的你,对此也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时间长了,哥哥也会有累的时候。可是,作为头脑的弟弟,因为它太过幼小和自私,完全没有想过自己的想法会驱使老实的哥哥不停地为自己付出,直到有一天,弟弟看到哥哥在自己面前“昏倒在地”、“病入膏肓”,才知道自己太过愚蠢,从而把本来是一体的亲哥哥害了,当自己知道这一点,为时已晚。大多数人太过爱惜自己的小儿子大脑,而忽略了对大儿子身体的关注。所以,对弟弟如何奴役和使唤哥哥的行为从来没有注意,当然也没有加以制止。其实,本来做父母的主人,只要对兄弟两个都给予同等的爱,是能够看到这样的事发生的。但恰恰是,所有的父母,都偏爱头脑这个弟弟,所以导致他们和自己的小儿子一起成为了残害自己骨肉的帮凶。这一切,都源于生命主人的无知和头脑的自私。如果生命的主人把爱更多的分给身体,引导头脑这个弟弟在支使哥哥时,也能保护哥哥,爱护哥哥,让哥哥好好的休息,那么,这三口之家就会其乐融融,不会有任何问题出现。当然,这只是个比喻。你、你的身体和你的头脑对于生命来说是一体的,很难去用三个角色来形容。你无法把它们分开,它们无论做什么,都是形影不离。当身体坏掉,头脑也会遭受巨大的恐慌和痛苦,而你,这个生命的主人,是唯一的受害者。但是,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不知道如何协调有度地使用头脑和身体,平时过度纵容用头脑去支配身体体验各种感官快乐,完全没有考虑身体的压力和感受。久而久之,身体越来越疲惫,直到出现重大疾病。比如吃东西,你的身体已经饱了,你还想吃。这时候,是你的大脑再欺骗你去吃东西,而不是身体。你以为是身体饿了,其实不是。比如你看东西,你以为是身体需要看,其实是大脑想看。而这时,你的身体、肝脏、肾脏已经完全无力,你的头脑还在贪婪地捕捉快乐,完全不在乎牺牲身体。你又被大脑骗了。身体一直支撑着大脑的运行,大脑非但不去保护身体,不知道节制,还在愚蠢地不停地透支身体的能量,直到把它完全榨干。如果大脑一直过度调动和消耗身体,身体就会生病,甚至死亡。生命的主人啊,请你快快觉悟,快快制止弟弟对哥哥的这种奴役和压榨。把头脑支开,好好地让身体休息。世界上没有比这种在无明下发生的残害和剥削更加悲惨的了。每一个生命的主人,请问你还在被头脑欺骗,过度地残害自己最亲的儿子身体吗?请问,你还在熬夜、贪吃、看各种视频、过度地使用你的六根和身体吗?如果是的,请停下来。头脑支使身体,而你能支使头脑,让它停下对身体的役使,这才是爱自己。再不停下来,你的生命一定是奔跑在去医院和黄泉的路上,而你却全然不知。请好好爱你的长子,爱你至亲的骨肉,对你的身体好些,让它好好地休息,然后再去做那些真正带给你快乐的事。生命啊,请看好你的小儿子,请善护念,不要再让弟弟欺骗哥哥,诱使它去损害你的生命。当你再过度使用身体时,请对自己说:你真的爱你的身体吗?如果是的,那么,请停下来。
2023-03-15
-
身体知道答案
身体知道答案人际关系的紧张首先来自身体上的紧张,其次才来自心理和观念。你的身体有多长时间没有被人触碰或抚摸了?你有多久没有拥抱过别人,哪怕是同性、陌生人,或者是动物,甚至一棵大树?你有多久没被人摸过头,也没有带着爱意去摸自己孩子的头,或病人的头?当婴儿被母亲抱在怀里,被母亲抚摸头部,被亲吻的时候,他就会变得安宁。对于身体来说,婴儿与成年人一样,它都需要被觉知,被关注,被放松,被爱抚。身体本来就是一种活生生的机体,它和人的情绪与心理是一样的,它需要同类肢体上的交流与沟通、尊重和爱护。如果一个人的身体长时间处在紧张、僵硬和冷淡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身体疾病,同时,也会连带产生心理疾病。有些病患的直接病因就是身体太过僵硬,不知道怎么放松。身体僵硬,心理就会紧张。心理紧张,反过来又促使身体紧张,如此恶性循环。一个心理极度紧张的人,如果你能给他一个及时并温柔的拥抱,可以瞬间驱赶走他的紧张。当一个人在愤怒或情绪失控时,再多的言语和说教,都抵不过一个善意和道歉的拥抱。如果双方是亲密关系,一个吻,可以瞬间融化两人之间的冰河。对于许多修行人来说,大家更关注的是意识、思想和观念,而疏忽了对身体的关注。他们不知道,其实对每一个个体来说,离自己最近的道并不在头脑里,而是在身体上。把握好身体,可以最快的觉悟大道。佛陀所教导的四念处修行方法,通过觉知,让身心合一,感知身体的存在,就是从身体入道最快的法门。如果你已经长时间没被接触过身体了,那么,找你可以接受身体接触的人,比如丈夫、妻子、父母、孩子,去感受拥抱和抚摸带来的亲密感和信任感,去感知在身体接触时的放松和休息。如果是伴侣,可以互相做身体按摩,暂时放弃任何语言上的交流。有时,再多的语言,也比不过身体的一刹那间的接触和交流。身体是最直接的语言大师。当你对一个人或一段关系感到无从下手时,舍弃所有的方法,去给他一个拥抱,或者只是把她搂在怀里。所有的问题瞬间解决。身体比你的头脑更知道答案,更会解决问题,更能清除问题。当所有的沟通都变得困难时,让我们变成孩子那样互相拉着手,抱在一起,互相给对方按按肩膀,你会发现,那比所有的语言都更具穿透力。相信你的身体,它比头脑里的知识和概念更容易带给你安宁和快乐。身体单纯的感知,那才是更高级的知识,甚至是最大的智慧。因为它没有分别,远离善恶。
2023-03-15
-
角度和心态
角度和心态你过什么样的生活,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态和角度,而于生活无关。你去一家商店买了一件东西,花了二千元,你很开心。你的朋友得知你花了两千元,说你被骗了。因为他看到在另一家商场有同样的东西,却只卖二百元。如果你听到这样的话,你会怎么想。大多数人会后悔,怎么没有去那家商店,这样可以省很多钱。但是一个心态好的人,却不这样想。他可以想很多理由让自己开心,唯独不会去想被人骗了。就算对方真的骗了他,他同样能让自己高兴起来。因为他在乎的并不是别人做了什么,他也不在乎那省下来的钱,他在乎的是他的快乐,他的心情。而愚蠢的人,却掉到了损失金钱这件事上,掉到了对方骗了自己,他如何可恶上面,所以让自己闷闷不乐,非常后悔。一个不懂得善待自己的人可以有无数理由让自己不开心,他唯独不懂得怎么爱自己。他不知道,真正让我们开心的,并不是你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东西,遇见了什么人,对方对你做了什么,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回应它们,怎样驾驭你的心。你如何用心,那才是你幸福的法码。在一个智慧的人那里,根本就不会存在坏事,不会有坏人,不会有被骗。只有自己愿意,只有享受。坏事,坏人,逆境,欺骗,这一切,都跟自己无关。在他们那里,只有自己的善意,只有自己的用心。他们更在乎怎么看待事物,而不是事物本身。因为他们知道,根本就没有事物本身。所有的事物,都是被人定义出来的。定义成什么,就是什么事物。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人的视角和观念中形成。没有了角度和观念,事物立刻解体,强烈的自我也站不住脚。所以,你还在为发生的事情难过吗?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观念,你会看到另一件事。而一切都没有变,只是你的认知和观念变了。在你看来是件灾难的事,在另一个人眼中却是救恩。在你看来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换一种角度,正是解决另一个问题的答案。如果你心存感恩,就算当一个人夺走了你的生命,你仍然可以感谢他。你会感谢他收回了本就不属于你的生命。而如果你心存怨恨,就算给了你生命的父母,你依然会对他们充满怨恨,你会恨他们带你来到这痛苦的世界。同样一件事,如果你心存感恩,你的心情就会愉悦和受到滋润。如果你心存怨恨,你的心情就会郁闷难过,折磨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是你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事,而不是别人对你做了什么。你自己怎么做,你可以主宰。别人怎么做,你完全无能为力。所以,从改变别人那里撤离。改变自己,你的人生就会光明灿烂。
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