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与接受
爱与接受爱的缺失导致人们向外寻找刺激,比如毒品、酒精、吸烟、打架、犯罪等。一旦你能接受足够多的关爱和肯定,这种向外寻找刺激和依赖性就会大大减弱甚至消失。智慧的人从来不用批判去讨伐身边的人,而是给予更多的包容和接纳。所以,当你的孩子或亲人沉迷于游戏、娱乐、吸烟、饮酒、毒品而不能自拔时,你首先要做的并不是指责和厌恶他们,而是反思自己有没有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关爱。这时对身陷困境的人来说最大的帮助莫过于全然地接受和温暖的给予,而不是将对方冷漠的推开。即使你什么也没做,你一个厌恶的眼神,也会将对方打入冷宫,那等同于遗弃了他。爱比所有的批评和指责对身心的治愈有效一万倍。理解和接纳才是真正的灵丹妙药。爱与接纳并不容易,它需要你破除固有的观念和强烈的我执。只要你还有坚持认为是对的东西,你就无法接受你认为不对的东西。几乎很少有人能接受一个罪犯或一只猛兽。人们对罪犯或吸毒者的认识,恰似像看待一个猛兽一样。这种牢固的偏见导致罪犯和吸毒者更加的孤独和叛逆,只能促使他们再去犯罪和吸毒。同样,同性恋、残疾人、绝症患者、乞丐、妓女等人会被社会同样的轻视,导致他们无法被更多的人尊重和接受。这就是偏见和批判带给人的巨大的伤害。我们完全可以接受一个残疾人、神经病患者、吸毒者、罪犯、妓女或一个傻瓜,爱他们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当你能看到自身具有同样的恶习和缺点时。真正的接受是感同身受,而不是嘴上说着接受他们,看他们的眼神里却藏着嫌弃和讨厌。当我们真的敞开心扉,对这些人没有偏见和嫌弃时,他们就会被我们身上的这份爱治愈,而不再向外去寻求证明和刺激,不再犯罪和吸毒,不再自卑和痛苦,因为有人用爱弥补了他们的缺失。如果你身边有那些被整个社会都贴上标签,被大家认为是不好的人,请打破自己的偏见和观念,用爱和接纳拥抱他们。这样做,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和治愈他们,重要的是治愈你自己,接受你自己同样的不完美。你自己不能接受的东西,那才是你永远的痛处。你不能接受什么,同样也会被别人拒绝。你给出的冷漠与批判,同时也会回到你自己这里来。你给出什么,就会收获什么。爱与接受,那是你对自己做出的最棒的回应,而跟任何人都无关。
2022-05-11
-
原谅和内省
原谅与内省当我们选择原谅别人时,我们误以为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所以,很多原谅的行为并没有解决原谅者内心深处的不满,除非他看到自己同样有问题,并且原谅自己。这时的原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谅。这样的原谅里包含着理解与尊重,接纳与包容,谦卑与和解。你无法从单方面的原谅中让自己解脱。你必须看到,当双方产生了误解和矛盾,一定是两个人都有问题,即使表面上看可能自己的问题或对方的问题更大。如果你只是觉得自己有问题或对方有问题,你都无法真正解决你内在的问题。对方也是如此,如果他一直放大自己或对方的问题,他也无法解脱,即使他原谅了别人。原谅并不是一种高尚和崇高的事,除非它兼带着内省和反思。原谅同样不是一件容易和肤浅的事,它需要深深的内观和智慧。如果你只是看到对方的错误行为,而感觉自己被伤害,无论你怎么原谅对方,你都会痛苦,你都无法真正释放自己。除非你看到你和对方是无法分割的一部分,你的原谅中必须有深深地自省。就像一只手的手心打了人,如果你只强调手心的作用,那太愚痴了,手心和手背没办法分割。手心起多大作用,手背起着同等的承受力,因为它们是一体的。有人跟我叙述,他被别人伤害后,多年以来内心一直积压着怨恨。他学习了一些方法,一直在做原谅的功课。他内心一直坚定地认为被原谅的是对方,从来没想到在整个事件中自己的不是,导致他根本无法真正原谅对方,当然,也不能真正治愈自己的痛苦。我怎么可能有错呢?他说。我为对方付出了那么多?而她背叛了我。是的,这正是问题所在。你为对方付出了这么多!你为什么付出?是因为付出本身给你带来快乐,还是你想换取什么?如果你想换取什么,你这个动机就会让你受到伤害,而不是对方没有回馈你什么。因为没有人能决定别人为我们做什么,除非他愿意。你在为他付出的同时,这件事已经结束了,如果你还期望这件事有另外的结果,那是你对现实和真相极大的误解。是这个虚妄的期待和深深的无明让你痛苦的,而不是某个人。当你看到一切痛苦都来自于你自己,你根本看不到对方有任何过失,自然也就不需要原谅对方。除了你自己是那个需要被质疑、观察和谅解的对象,没有人需要你的原谅。只有洞穿真相的了解和原谅,才能真正解除你内在的痛苦,而对方永远是无辜的,就算他曾经拿着剑刺伤过你。了解你的心吧,那才是产生问题和矛盾的根源之处。你和任何外境所起的冲突与隔阂,都来自你内心的分裂,来自你不接受你的心。接受你的心,你才能真正接受自己和别人。原谅你自己和自己的分离,你才能原谅外在的伤害。理解所有的行为和动机,你才能真正具有包容的智慧。觉悟心的无辜,你才真正释放所有的罪恶。
2022-05-11
-
你现在安心了吗
你现在安心了吗尤其当你无所事事的时候,时常问自己,现在你安心了吗?能够无所依而安心吗?如果现在就离开这个世界能安心吗?如果现在没有安心,那么年老时、病苦时、临终时,你如何安心?你的心是连续的,现在是什么样的心境,年老、病苦、临终就是什么心境。现在心不安,老了还是不安,临终还是不安。你会随着你的不安和妄动,进入下一个轮回。你这一生又是虚度。你以为老年离你很远?你以为生命还很漫长?死亡离你很远?不,老病死就在我们身边,转眼就到。就像你十岁的时候到现在一样,二十年,三十年,转眼即到。别再被时间的假象所骗了。别再被这个巨大的幻象里发生的一切蒙蔽了。别再在这个幻梦中继续沉入更深的幻梦了。如果你现在已经年老,那颗向外驰逐的心还没歇下来,等你病死来临时,你会手忙脚乱,更加的恐惧不安,完全无法应对。而那一刻,可能就在下一秒。经云:生命无常,过于山水。无常杀鬼,不择老少。珍惜光阴,莫将虚度。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如果你现在的安心只是依于外在的六尘和不停地做事,当你无所事事,当你的生命接近尾声,当你所依的一切都将消失,你就会非常不安,你就会非常恐惧。如果你不想继续这样劳累和受苦,不想继续用外物来欺骗和麻痹自己,不想让自己继续沉迷和堕落,只有通过修行才能改变现状。从现在开始,减少识心的攀缘和抓取,放下世俗的享受,和家人保持距离,找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和一个安静的地方,深入修行,学习佛法,解决自己无始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这才是你人生的头等大事和最急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无量劫来,你一直迷心逐物,向下沉沦,不识真心,枉受生死。只因你不愿割舍虚妄的快乐,所以饱受无量的烦恼。从现在开始,放下手里的经营,歇下心中的梦想,停止所有的抓取,坐下来,与自己在一起,向内回归。这是你出离无始以来不安的唯一之路。这是你从无量劫来坚固的轮回中跳出的唯一方法。这是你摆脱物欲和情执,达到无依和解脱的唯一方向。如同一辆快速的列车,逼近深渊,立刻刹车,尚不能完全避免灾难,更何况继续飞带前行。修行亦复如是,立刻开始,为时可能尚晚,更何况向后拖延,怎可保全不复轮转。诸同修,从那深深的生灭幻梦中醒来,止息一切的妄想尘劳,亲证诸佛寂灭之乐。
2022-05-11
-
道场的意义(二)
道场的意义(二)道场是由很多人自发聚集起来在一起共同修行的地方,由一个师父或老师带领大家学习和实践佛法。家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道场中同样会遇到。不同的是,道场有师父、老师和善知识的引导,有同修的鼓励和督促,有佛法理论的学习和针对性的实修训练,有每天必做的功课。有大量的时间对佛理进行深入地熏习和实践,有足够多的机缘改变固有的观念。在与同修和善知识的交往和共住过程中,你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摩擦与烦恼,但是通过大量的助缘和实修,这些问题在道场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家庭中,你很多潜在的问题都被柴米油盐、是是非非、许多琐事掩盖住了。也许直到临终,你都无法看到自己的问题和无始以来导致轮回生死的根本无明,更何况解决这些问题。而道场的作用,能让你静下心来,为你提供了足够多的因缘和条件正视自己、反思自己,而不会受到太多世俗事务的干扰。当你来到道场,通过一些方便助道之法的修习,你很多粗重的烦恼和妄想逐渐减少。这时,你的心变得比原来更加清净,你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问题,聚焦自己的问题,直面自己的问题。在师父和同修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下,你的问题会逐一得到解决。如果你解决不了那些自身的问题,你会带着问题离开。你换了一个环境,回到家里或是去新的道场,还会有新的问题呈现,你还是要解决同样的问题。直到你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你才能真正安心,安住下来,找到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你多次的颠沛流离与自我博弈,直到你彻底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你的修行才结束。如果你在道场中修行一段时间,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你可以自由选择留在道场或回到原来的家中或其他任何地方。那时,无论你面对任何人,任何环境,任何事情,都不会再起冲突和烦恼。因为制造问题的中心,也就是你,已经没有问题了。这时的你会遇到新的“家”,这样的家并不局限于原有的家庭和家庭成员,它是一种从内在到形式都是全新的组合。它是一种新生意义上的“家”,是内在共同提升和解脱,脱离了很多观念的枷锁和所依。不论有多少这样的家庭成员,新的生活只是依于基本的生存需要和法乐,依于共同的修行和生活理念,大家和睦共处,以寂灭淡泊无为为家常,以无事清闲自在为快乐。那时,无论你在哪里,那里都会成为你的道场,你身边的人都会被无问题的你而摄受和影响。你也不会再狭隘地执着只有自己的家人才是家人。那时,你会视一切众生都为家人,也会随缘尽力帮助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那是自然而然的事,也是必然的事,是真正喜悦的事。
2022-05-11
-
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哪里一切都很好,除了你的担心。一切都没问题,只是你担心有问题。你越担心,越有问题。不是事情有问题,而是你的心出了问题。你的担心,你的心态,才是唯一的问题,事情本身永远没有问题。没人能影响因缘,除非你能停止你的妄想。你的妄想才是烦恼的根源,而不是事情如何发展。如果你因为担心而不能冷静,胡乱采取冲动的行为,那么,你的行为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更难以解决。无论你遇到什么,担心什么,先静观事情的发展,等时机成熟,有了更好的心态和更好的方法,再采取理智的措施,这时,你再看原来的事,它已经显得不那么糟糕,甚至你曾经担心的那些问题已经消失了。相信因缘,做一个清醒的观察者,不要轻易去干涉因缘。你需要做的只是做好你眼前的事,做好你自己的事,管好你的心。你的心只要不出问题,一切就不会出问题。你自己的用心出了问题,不论你如何干涉事情,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就算你用尽办法解决了问题,那也只是暂时的,真正的问题还在,它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你的用心。用心合道,天崩地裂,不是问题。用心背道,风平浪静,却蕴藏着更大的危机。如何是用心合道?心向内看,不见是非,不争人我,谦卑柔和,慈悲喜舍,心性平等,是名合道。如何是用心背道?心向外驰,见是见非,贪嗔骄慢,不行恭敬,心有高下,不识真理,是名背道。从自己这里下手,自己的问题解决了,事情就不会有问题。这时,不论你是否参与事情,你都会收获心安理得。不管理好自己的心,一味地担心或干涉外境,你已经不知不觉地进入心编织的因果循环和轮回中。因果轮回不是外在发生了什么,而是你内心演绎的紧张、纠结、对立和痛苦。凡夫总是在事情还没有发生时就进入事情中,在不是自己做的事情里演绎自己的苦难。比如看到一个人死掉,就会为感到悲伤和难过,他完全不知道,那个死掉的人可能进了天堂,或证得了法身。比如在自己还没有挨饿的时候就担心自己将来没饭吃,为此惶惶不可终日。他因担心受的苦远远大于真正没饭吃所受的苦。人所有的痛苦和烦恼来自妄想和干涉。当你从种种担心和妄想中出离时,你才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都好好的,只是自己那一刻,那一段时间,甚至那一生,自己都活在妄想中。
2022-05-11
-
自给自足的爱
自给自足的爱一个小孩可以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玩儿一天,从来也不觉得孤单。他忘记了父母、伙伴、老师和同学,全然地和自己在一起。当你也能像孩子一样全然地与自己在一起,不论你做什么,一切烦恼都会消失不见,一切愁苦也会烟消云散。烦恼和愁苦来自身心的分离。人在做着一件事,心却想着另一件事。身在这里,心却在那里。当你的身心分离,你就会不安,就会难过,就会空虚、焦虑甚至恐惧。把心拉回来,拉到眼前正做的事上来,灵魂归位,心回巢穴,你便安好无事。你不必一定和谁在一起,做多么有趣的事,只要身心在一起,就能安心自乐。一个插秧的老农,即便一整天都待在泥浆里,他也非常安心。如果他在插秧的时候总是担心上学的外孙会不会被人欺负,插秧对他来说就是一件劳累和痛苦的事。一个建筑工人即使整天都待在高高的脚手架上,他依旧不会焦虑和烦闷,只要他认真地干活。当他站在高处,他不得不提起警觉,带着觉知做好每一个动作,否则,就有掉下去的危险。当他无比专注地做事时,烦恼和不安对他来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的事。而就算一个人整天无所事事,大脑的活动和思维却非常混乱,他有可能比整天锄地的农夫更累。他耕的地毫无边际,永无止尽。你真的可以照顾好自己,你真的可以好好爱自己,只要你心无旁骛,只要你不贪求更多。你真的可以走一天的路而不累,剥一天的笋而不倦,写一天的文章而不烦燥,只要你满足于此,只要你安心脚下和手上。你对你的爱完全是自给自足的。你可以躺在大坝上尽情地享受和风,只要你满足于那和风而不再期冀其它。你可以待在自己的小院里摆弄花草,而完全不期待有任何人欣赏它们。和自己在一起,带着觉知,可以最简单、最直接地达到解脱。做好眼前的事,从各种未来的担心和过去的遗憾中回来,回到眼前,你就会顿感清凉。及时迅速地从各种妄念中出来,无论你认为你想的事有多重要,从那里出来,回到当下,这才是真正的头等大事。你不可能有第二种方法治愈自己,除了回到你的心上来。你永远无法通过头脑来解决头脑制造的问题,它只会创造更多的问题。立刻放弃那个问题,那是最快的解脱之道,最体贴的治愈良方。你的爱是自给自足的,善于发现最基本的事,习惯于一些最简单的事。一旦你心向外驰,及时迅速的回来,否则,它会把你越带越远,直到进入无止尽的荒漠。你无法通过外在来治愈你自己。和风细雨只能给你启发和一时的安慰,让自己变成和风细雨,从头脑的风暴中休息下来,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佳途径。
2022-05-11
-
自己和自己的故事
爱是你和自己的故事,有惊无险的故事真心就像水一样浸泡着你,你只要浸泡着就可以了。当你想用手抓取水时,水就会跑掉。当你去找真心时,你失去了真心。爱就像空气一直包围着你,你只要安心待在空气中就可以了。当你想拼命捉取空气,琢磨空气,分别空气时,你会精疲力尽,直到窒息,完全失去空气。信任就像你的房子一样,你可以随时出入,你完全不必担心它会自己跑掉。当你全然地相信它时,它就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你温暖和庇护。如果你怀疑它,你的房子也可能变得冷酷而冻人,即便你想到它,都会瑟瑟发抖。真正能营养你的,从来都在那里,你不用担心失去它。善心与爱意从来都属于你,只要你不自己把它堵住。真正能治愈你的,从来都是你的内心,你不用去向外寻找药物。对你来说,爱,不是把它放在容器里或控制在手里,而是让它在你心中蔓延。爱不是一把尺子或一把剑,到处衡量和批判,而是一缕和风,一道光,它会包容一切,拂过一切,而无痕迹。当你开始怀疑并对立什么时,你的心开始分裂。爱在那一刻消失。对你来说,真正能滋养你的,从来都是你自己的用心。外在的境界,只是一种启发和影像,它时时告诫你:“如果你爱我,就回到自己那里,自己那里,才是爱的根源。”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心。你选择美好,你的心立刻发光。你选择丑恶,它就会变得灰暗。爱从来不会伤害你,你完全不必害怕爱。爱就像你身边的小虫,无数的小虫,爬满了你的周遭,在你的腿边,身后,甚至爬到了你的身上。你完全不必恐惧甚至逃离它。当你不去执取或恐惧它时,它只是在你身边围绕,它从来不会伤害你,除非你不停地想象着它会咬你,会侵蚀你,会伤害你。最后,伤害你的,并不是爱的小虫,而是你对它的恐惧。爱是一件具体的事,是亲历的事,是内部的事,它是自己与自己的融解。相信你遇到的,你无法逃离它,除非你已经与它相融。爱你遇到的,你无法不爱它,因为那是你的心。放心你遇到的,它永远不会离开你,除非你自己把它推开。爱,妥妥地在那里,你的心在,它就会在。你无法离开你的心,你无法拒绝你的心,你无法怀疑你的心,除非你想让自己痛苦。爱,是一件普通而神奇的事。那是你和你自己的故事,美妙绝伦,有惊无险的故事。
2022-05-11
-
修行是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是解决他人的问题
修行是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是他人的问题你可能一直以为自己在精进修行,你确实一直在读诵经典,也在认真地坐禅,在按善知识的教导学习佛法,甚至在道场无私的为服务大众。但是,有一天,你发现你身边的人做了一些事,尤其是你的家人或非常信任的人做了你认为不对的事,你大失所望,你开始变得烦恼,你无法接受他的那些行为和思想。这时,你其实已经远离了真正的修行。修行不是解决他人的问题,而是解决自己内在的问题。你解决你的问题,他解决他的问题。大家各自看好自己的心,解决自己的问题,才是真正的修行。如果你一直盯着别人的缺点,期望他能改正,而忘记了把心收回到自己这里来,你收获的只有烦恼。如果你一直关注外境,你会掉进一个陷阱和迷魂阵,无法出离。如果你想改变幻境,而不去改变自己的用心,你进入了绝境。无论你看到什么,那都不是真的。无论外在发生了什么,那都不是你能决定和更改的。无论你遇到了任何人、任何事,那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你内心的安宁。如果你内在的安宁经常被外在发生的事影响,说明你还没有抓住修行的核心,你还不会修行。就算你日诵千课,修遍佛法,如果你用心向外,那都不是真正的修行。无论你与对方多么亲密,你对对方多么信任,你都无法决定他做什么。你能决定的只是自己做什么。要么远离,要么接受,你唯独无法更改别人的思想和行为。如果你选择远离,你只是暂时避开了那个对境。当它再出现,你还是要面对,接受。如果你无法接受,而继续远离,远离。你无法接受的问题一直存在。最神奇和不可思议的是,当你真正接受时,你发现,你的对境和自己的问题同时消失了。这是修行所有环节中最难的部分:关注自己的心念,而非别人。改变自己的心态,而非外境。一旦你能做到这点,那才是真正的觉悟。你可以默默地影响别人自愿发生改变,但你无法强迫任何人改正他的行为。为什么我们会忘失正念而去关注别人?执着于外境,贪爱外缘,迷失本心。迷失了本心,所以才会取相生心,心向外驰,分别尘境,烦恼竞起,如堕乱网。当我们误以为安宁和快乐是别人和外境给予的,我们就会执迷外境,陷入幻尘,忘失了快乐和安宁的根源来自己于自心,来自于安住自心境界。涅槃经云:善男子,譬如国王,安住己界,身心安乐,若至他界,则得众苦。一切众生亦复如是,若能自住于己境界,则得安乐,若至他界,则遇恶魔,受诸苦恼。自境界者,谓四念处。他境界者,所谓五欲。修行人,遇到顺逆境界、好坏人事,当反观自心,回到自己这里来,调整自己的心念,是真修行。若遇到逆境,不求改己,只愿正人,是名颠倒,错用心也。如同探水捞月,撞柱打柱,如犬逐块,徒受烦恼,穷劫难脱。诸同修,法眷属,请切记,修行是解决自己的内在问题,不是解决他人的问题。此事人人有份,人人平等,无人能逃于此而得成就。此是诸佛教言,自证者座右铭。
2022-05-11
-
仁者心动
仁者心动学山禅师您好。我有个迷惑,一直不解。 就是风动幡动这段,六祖对二位辩论者说,仁者心动。按实相说,是六祖心动,非辩论者。但法师们都讲,是辩论者心动。请学山佛开示[合十][合十][合十],感恩。答:并非六祖心动,而是你没有懂这段开示的真实意思。你执着了一个所谓的“实相”和“心动”。佛法对治的不是“心动”,追求的也不是概念上的“实相”。佛法对治的是分别、执着和烦恼,追求的是解脱、自在与灵动。有时你看到一个人心在动,那不是心动,而是真如自然的灵动,是一种定。有时你看到一个人心没动,那不是不动,那是一种死寂和僵硬的不动,恰恰是动。有时你认为是实相的,那只是你的意识心,是虚妄相。有时你认为是无常虚幻的,那反而是实相。当你不住于贪嗔痴及一切无常相,贪嗔痴及无常性即是实性。如果你住于戒定慧,戒定慧相反而是无明。佛法只去执着、妄想和分别,并不去相。佛法只追求自在和解脱,而不追求知见和观念,哪怕是一些定义“真理”的观念,也不是佛法追求的。六祖说,仁者心动,是指出二人因为着于外尘相而起的诤论,并没有破斥心性正常的分别。正所谓分别一切法,不作分别想。六祖当然知道诸法实相,只是看到学人执着,为其方便指出,故用语言文字说明而已。听法及学法之人要明白六祖的用意。领会所谓的实相,并不是概念中的实相,而是离开烦恼和执着的刹那,假名为实相。我们学法的目的是看到祖师怎么启发学人看到自己的错误用心以及如何解脱烦恼,而不是评判六祖的话是否是实相。就比如六祖针对神秀的偈子所说的“本来无一物”,有些人不明白六祖说这句话的用意里已经包含了诸法实相,不是单纯地对治神秀的偈子,却挑剔六祖的偈子也不究竟,自起无明!认为六祖的话也是多余。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佛和祖师都不能开口说话了,因为每句话都是文字,都不是实相。那样,佛法就变成了戏论和诤论,无法帮我们看清执着,也不能让我们解脱,就不是佛法了。我们学法要看到诸佛祖师说法的用意,而反观自己是否错误用心,而不是让你去评判佛说的和祖师说的话是不是有问题。佛法本来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去虚妄病。病若不起,则不需要佛法。六祖大师说:我若有法与你,即是诳汝。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假如那两个人没有诤论风动还是幡动,而只是说,你看,起风了,真好。六祖自然也不会说仁者心动。当有人着于外境,这时,觉悟的人会指点你,心外无法,一切法皆是自心分别才有。风,幡,动,都没在心外,是因心分别才有。心若不动,风幡在哪?这才是六祖引导学人要明白的实相,而不是谁对谁错。
2022-05-01
-
道场的意义
道场的意义师父好,您一直建议有条件的同修来道场修行。请问您:来道场真的很重要吗。答:来道场的意义是实践你所学的佛法。如果你在家里能实践佛法,家里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在公司能实践佛法,公司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在旅途或任何地方实践佛法,那么,任何地方,都是你的道场。能让你把佛法变成自己的,而不是口说佛法、谈论佛法的地方,都是你的道场。来道场练习什么?练习觉知,练习牧牛,练习转念。练习慈悲,练习平等,练习定力。练习坐禅,练习读经,练习放慢速度生活。这些都不是学人天生就具有的,而是需要不停地闻、思、修,不断地练习,直到它从一种理论,变成一种能力。道场的优越处在哪儿?道场有强制性,有约束性,有加持力。道场有师父提醒,有同修鼓励,有境界鞭策。有的人,在家中或其他地方,没有足够强的自律,无法自觉修行,所以需要来道场进行强制性地训练。有的人,来道场修行,既是为了自己有更高的自律,也为了给别人建立信心,陪更多的人进行修行。有的人在家里一样能自觉地修行,并把修行的习惯和作用带到生活中的所有地方,那么,对他来说,就不必去另外的道场修行。如果你在和父亲的关系中减少了对立和冲突,变得越来越和谐,那么,你和父亲的关系,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在和你的儿子的关系中减少了控制和急躁,你变得越来越温和,你的儿子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对一个陌生人从原来的冷漠和怀疑,变成现在的尊重和信任,陌生人,便是你的道场。如果你在和自己身体的关系中减少了执着和关注,你的身体,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在一间小屋中生活,你从原来的不满、嫌弃到现在的满意甚至喜爱,你的房间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从原来急匆匆地吃饭变成现在享受每一口菜的味道,吃饭,就是你的修行和道场。如果你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改变你的用心,提升你的内在,增加你的觉知,那么,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你的道场。如果你不能监督自己如实地修行,修行多年,也没改变自己的习气,那么,到这个道场来。这里有一群人在训练自己把佛法用在生活中,他们每天坚持一些基本的戒律,做一些保证他们不会放逸和忘失佛法的功课,并随时用佛法来反照自己,而不是评量他人。他们也愿意陪你实践佛法,把佛法种植到你的内心。到道场来,不过是改变你的生活习惯,训练你用智慧的心生活。当你学好了这一切,你可以回到自己原来的地方,过自己的生活,随缘助人,也可以留在这里帮助别人,这就是道场的意义。欢迎你和任何想真正改变自己,觉悟实相的人到道场来。也祝祝所有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真实的道场。
202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