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第二十一讲

发表时间:2021-02-04

浏览量:2241

维摩诘经

第二十一讲

不思议品第六

尔时舍利弗见此室中无有床座作是念斯诸菩萨大弟子众当于何坐长者维摩诘知其意语舍利弗言云何仁者为法来耶求床座耶舍利弗言我为法来非为床座

下面这一段开示也是祖师们经常引用的,也很经典的,就是怎么来求法。一个求法之人应该为法忘躯,我们都知道六祖大师到五祖那里去求法,八个月自己一个人在碓房舂米,而且身上绑着石头为什么身上绑着石头?砥砺自己,提醒自己,让自己信心坚定,同时也在做保护的功夫。五祖看着他绑着石头舂米,就赞叹他,学法之人当如你这样,为法忘躯。

舍利弗看维摩诘的屋里连个座位都没有,大家站半天了,维摩诘跟文殊师利两个人只顾搁那矫情,矫情半天了,舍利弗看他俩聊的差不多了,这时候忍不住了,其实舍利弗他不矫情这就是给我们表法,表某一部分人学法的时候,嫌累了,你这屋里连个座都没有,他还挺会说,他不说自己累了,他来个斯诸菩萨大弟子众当于何坐?大家都累了,有没有坐的地方?其实就是他累了,他天天在屋里躺着,禅床上,过去这帮声闻弟子都有禅床,因为禅床是很舒服的,就像我们现社会的吊床,在树林里面用个网子吊两颗树上,过去他们都是这样修行,躺惯了,所以站屋子里一会儿,就嫌累。师父是你躺惯了吧,舍利弗好像一直都在打坐吧,打坐不也是躺着嘛,别矫情啊。

大家都累了,你这屋里连个座都没有,我都站累了。这样直接,也不嫌寒碜,对吧如果是我我就这样问他,舍利弗也要脸要面儿,他没这样说,他说斯诸菩萨大弟子众坐哪呢其实还没说呢,动这么个念头,维摩诘知道他动这么个念头,就告诉他怎么着舍利弗,你是听法来,还是为来?

六祖坛经里,慧明上座追六祖大师,到了大庾岭,六祖大师藏起来了,最后慧明没办法了,说到,请大师出来为我讲法,我不是为了衣钵而来我是为法而来,对!我们要为法而来先为了法为修行而来,最后为了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平平淡淡的活着,简简单单的活着。舍利弗说,我为法来,非为床座,真不好意思,让您见笑了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贪躯命,何况床座。

可逮着了机会了,维摩诘活着就是逮漏,看着你们谁有毛病给你们来几句,这是他的使命。真正求法的人连自己的身体、生命都不会执着,都不会爱惜,法华经里有一句话也非常好,过去我经常用这个话来激励自己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自己一累了,一难受的时候,其实是玩累了,其实是造业造的,安慰自己,修法修的,学法学的,我为了学佛,为了出家,为了修行,我身体再差我也无所谓,不执着这个身体。这叫智慧,反正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往道上归,给自己一个合理的、正面的、积极的理由,让自己能厚脸皮的活下去。其实你仔细观察,历代、历来所有大成就、所有真正想修行的人他都是不贪躯命的。我们都知道密勒日巴尊者的故事对吧,他为了跟他师父玛尔巴学法,盖了七次房子,拆了七次房子,多少次都掉下了眼泪,都要走,最后为了修行为了修道,忍着留下来了,受再多的苦都忍着。他不在乎他的身体。看密勒日巴写得那个诗歌,他在山洞里面坐禅修道,自己身体都长了醭了,长毛了,长啥醭类似于大家都知道菜花,绿的菜花,长成那样为啥天天吃菌类植物,吃那些个野草,野菜,吃到最后自己身体上都长绿的东西了冬天冷得自己瑟瑟发抖啊,也没衣服,风吹得他就像刀刮骨一样他那诗歌让你看得哎呀,好像自己也去那修行了一样,吧嗒吧嗒直掉眼泪,他姐姐和他媳妇去找他,他连也不看一眼,俩人在那哭,他就在那坐着,身体都瘦得不行了,头发长得也不行了。其实我们修行没有必要像密勒日巴那样,说没有必要是给你个台阶,其实你根本也做不到,是吧,你能做到他百分之一,十分之一,你也就成了,让你深更半夜找个地方去经行,去打坐,你都不敢,总怕小鬼把你怎么着,你没小鬼好看,鬼都比你强,看不上你,你放心没人惦记你你到哪也没人惦记你,你就放心去吧!你该去哪去哪,就你那样,谁能伤害你啊,对不对谁那么没眼,没水平,倒贴估计都不要。别害怕,你出去我跟你讲,你一出去全军都溃败了吓得我们现在修道如果拿出古人十分之一的毅力和精神,早成就了自己坟头边坐坐去,总怕小鬼怎么着你,小鬼看你来了坟头都挪窝了。

说真正的求法者不贪躯命,谁有这个精神,谁都会得法。我们再看看我们自己,冷也不行热也不行,怎么都不行,少吃一顿也不行,住的差一点也不行。道人啊修行人,不畏寒暑,不贪饮食,不执着居所,也不害怕一个人,一个人独处,这是修行人必须素质能独处,这才有点像那么回事。有个电视,叫百年虚云,虚云老和尚的传记,那个电视剧拍得很好,我们看虚云长老,他一个人在山里修行,很艰苦,自己瘦得不行了,爸爸找他来,媳妇找他来,都无动于衷,早把生死置之度外,道人才不关心这个身体呢,他只是关心道凡夫执着身体,关心身体,像舍利弗这样的凡夫,舍利弗都成凡夫了?对,你得看跟谁比其实舍利弗很精进的,只是精进没用在对的地方。

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识之求非有界入之求非有欲色无色之求

从这里开始,到下面几段的开示,是关于如何求法的,可以说这是这部经的正法眼藏,也是这部经的见地明镜。大家平时可以拿这几段关于如何求法的开示来对照自己的见地和用功。和这里的开示相应,你的修行就没有偏差。和这些开示不相应,说明你偏离了正修行路。

首先求法的人不要执着五蕴,不要执着色受想行识,就是你不要在色受想行识上下功夫,不要把心关注在这上面,不要执着受蕴。通达五蕴非有,色受想行识不可得,所以非有色受想行识之求。非有界入之求,,是五。界,是十八界。入,是六入。也就是说你不应该着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不要执着十八界,不要执着诸识我们反观一下我们的修行,比如说我们入禅定了,入了禅定你就执着五蕴了,禅定有嘛,有个受,有个空,你求法不要有这些个求我要见光着色了,十八界里的色,我眼睛看见白天黑夜都有光着到十八界里面我身体拉长,我身体变软,都是十八界,不离十八界非有五蕴求、非有十八界、六入求。非三界求,欲无色之求,四禅八定都没离开三界,只要你起一念心就在欲、色、无色里面。

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

我们看看我们自己,先着了一个佛,几乎所有学佛的人,先着了一个佛求,而真正的求法,不着佛求。黄檗禅师有一次在礼佛,有个小沙弥,身份也挺高贵的,是个王子,将来要当国王的,笑话黄檗,对黄檗禅师,经云,夫求法者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不知和尚你礼个什么?黄檗跟小孩也没太在意,就说,我礼如是求拜的,就是一个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我如是礼。

你要跟人论法,你多少得读些佛经。尤其祖师门下,一般都是通宗通教,引经据典。你一张嘴股票怎么样了,哪个牌子的汽车好,都是世间的东西,你怎么跟人过去禅师们之间,他们论的东西,好多都是佛经里的典故,比如大悲千手眼哪个是正眼太多了。要看祖师的东西,先要看一些佛经,这样再理解起来,就更明白了。这一句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就出自维摩诘经。

夫求法者无见苦求无断集求无造尽证修道之求

声闻乘人,他见到苦集灭道,他要断苦离集修道证灭,而真正的求法者看不到苦,所以不见苦求;无断集求,看不到有法集聚,所以也不断集;也不见有道可修,所以不修道;不见有法起灭造作,所以也不造作,也不尽证,就是不去证道,不去求灭。

所以者何法无戏论若言我当见苦断集灭证修道是则戏论非求法也

法无戏论就是法性自己不会说,我要去见苦、断集、灭证、修道,法性无知无觉,非觉不觉,非知不知,不属识,不取自心。所以法无戏论。如果你说见苦断集灭证修道,是戏论,不是求法。

唯舍利弗法名寂灭若行生灭是求生灭非求法也

这一品一开始,句句都在讲实相,在讲法性,在讲佛性。希望大家认真用心地来学,来体会这每一句对法性精僻的领悟。这里面的每一处讲到法,都指法性,菩提性,涅槃性,解脱性。不是单纯法相的意思,而是诸法实相的意思。

法本寂灭,本自涅槃,如果你想修,你想证一个涅槃寂灭是妄非真。一个生灭的心来求法,那是生灭,而不是求法。

法名无染若染于法乃至涅槃是则染着非求法也

真法清净无染,没有少法可得,如果你起心动念,想于真净法上安着一物,或者改个什么东西,变个什么东西,染个什么东西,乃至于你证到涅槃,都是虚妄的,因为诸法涅槃非别有法名为涅槃。本来也没有什么涅槃,当你诸妄都息,自然默契诸法实相。所以你生一个涅槃的心取一个涅槃的法,证一个涅槃的境界,都是染着,是则染着 非求法也

为什么我们学习禅宗这一法门这么殊胜,要求这么高,就是因为实相难以通达,众生无始妄心难以休息,念上生念,念念执着,以幻为真。起心即向外游,动念即成窠臼。修行人如此,不识自心,向外驰逐。不识清净本性,不了达诸法实际于无所有法中安了无数个东西,妄修妄造妄安妄住,妄减妄增,就是不能彻底歇下来,不甘于寂寞,不甘于无为,不甘于无事,总是去造作,总是以生灭心染污心以有可得心求于实相,以妄想分别心来修道,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一段关于怎么求法就是告诉你怎么修行,如何是错用心,怎么避免错用心。避免错用心,就是道心,就是无你用心处。只有了达法性是什么,在用功上才能相应才能不施一功,便证涅槃。永嘉大师云: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一切有为法不同,即是一切有为法无用,不相应,枉施功的意思。

法无行处若行于法是则行处非求法也

大多数修行人都是在行一个法,做修行的样子,在心性上心地上没有领悟,没有了达无法可得,不能老老实实的休息,不能歇下那颗攀缘造作妄动分别取着的心,随着自己的妄念而流转,妄修佛道,妄见诸佛,妄见于法,于无生中妄见生灭这个妄是虚妄,本来没有所以叫妄,一切都如幻如化,当真了所以叫妄真法真性,没有一个住所,没有一个固定的样子,没有一个行处,它不需要你去造作,它不是修造出来的,所以如果你行于法,那是行法,不是求法。

法无取舍若取舍法是则取舍非求法也

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因为诸法不实有,没有一个实有的法可得,真性取不得舍不得,如如实际,动念即乖。如果你生一个取着的心或舍心,或者靠近的心,或者离的心,都不是真正的求法,真正的求法要明白什么是法,明白没有一个实有的法,无法才是真法。不即不离,不取于相,不增不减,不断妄不求真,了知二法空无相,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

所以你真正能够做到不取于法也不舍法,一定是通达本性,你通达本性才能够不取不舍如果你不了达本性,随着自己的妄想,随着自己的起心动念,住在这个心念里面,住在名相、法相、概念里,而自己还不觉知,就随念受苦、缠缚、轮回了,轮回就在当下,在念念之中。随着你的习气你的贪着你的执着,你肯定不知不觉要取一个什么东西,比如取一个境界,取个舒服,取个禅定,取个智慧,取个出家,取个闻名利养,取我想当善知识、当导师,我想建道场,我想成佛,我想开悟,我想见性,我想讲经说法等等这都是取,都是着。我想断烦恼,我想离开家庭,我想离开这些个业重的众生,我想消业,我想出轮回,这都是舍。不知道这些都是空的,本来就没有烦恼,没有什么家庭,没有什么业、众生,根本就不需要你舍,你不知道所以总在相上有取舍,生取舍心。而法无取舍如果你的起心动念都是取心舍心,那你是行于取舍,而不是求法。

法无处所若着处所是则着处非求法也

学净土的人这里注意了啊!如果你还在信西方极乐世界,今天上午还有人问我了,师父给我们讲讲西方极乐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要不要发愿往生。西方西方,息方息方,没有方所极乐极乐,无苦无乐,是名极乐。我们看这一句给那些个还在求生西方的人敲了警钟,们看一看,本身求西方,你要往生西方,这个没有问题,但你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西方。有方即非西方。法无处所,没有处所!如果你安了一个地方叫极乐世界,那是妄想,那是方所。如果你觉得西方极乐世界在某个时空里面,在某个空间,在某个方位,在某个地方,在某个方向,错了,那是着相,那是着了处所,若着处所,是则着处非求法也。

你说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但佛说有,极乐世界是佛说的,维摩诘经也是佛说的,维摩诘还说了不但我这个屋子空,诸佛国土亦复皆空,那你到底信哪部经?所以我们要明白实相。不管哪部经,都是让我们觉悟实相。西方极乐世界有无,都是妄想。过好当下,言下解脱,把这种智慧和功夫,称为往生,称为无生,称为极乐,都没关系。但是如果不是当下解脱,于方所别求极乐,是则背道而驰。

学净土的人我们就不去管他了,你跟他讲三大阿僧祁劫,他还是相信那个有相的世界、有相的佛,他信他的,我们学我们的这也是习气,一提到念佛净土就惦记多讲点,希望那些执迷净土,把佛的方便说当成真的人早点从大梦中醒来,早点觉悟西方极乐世界只是化城,若着化城,能至真宝所,无有是处。学咱的无方所,不管他们,反正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在他自己的认知里,也没有对错,谁爱怎么活着怎么活着,反正这个极乐净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领悟。谁是不是真正生活在极乐净土,活在真正的西方安养世界,自己清清楚楚。没有烦恼是净土,没有执着是西方,每天开开心心的那是往生你说你愿力再大,你每天念十万声佛号,你示现的是烦恼,你还恐惧,忧虑,贪嗔痴慢不断,疑心重重,看上去就不开心,我不知道哪个佛会接你,接你那个是阿弥陀佛吗我也不知道。

法名无相若随相识是则求相非求法也

真法无相,若着相求菩提,穷劫难到。着相求法,这叫若随相识昨天还有人问我,我都没理他,师父我这几天经常眼前冒白光,师父我也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知道个屁啊,我也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还问。你知道什么?你知道还会问我吗?你一问,已经着这个相了。你一念住在白光上,已经着相轮回了。我这几天经常眼前会出现白光,你一住在这个相上,就会生出无量的妄想。其实还是想知道这是不是好事楞严经里说了若做圣,着魔了,不做圣,是善境界。你一问师父这个是怎么回事,总有光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我清净了,你认识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吗没认识你认识到了,哎呀跟做梦有啥区别啊白光红光蓝光,反正是相!早就灭了,真正的光是智慧,是无相的,是常。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无常的幻相,不能执着。非得我给回一个神经病!他才说哦,原来一切都不可得,都不住。你自己咋就不能想到呢非得问我,我告诉你,你才明白。这个东西也是,这个光没在某个人眼前出现,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容易。我估计如果要在某个人眼前亮个光,大家都会着一段时间,都会动念生心,想知道为什么?都忘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们这些人,我估计都有这样的经历,到五台山,一看啊祥云,都认为文殊菩萨显灵了我们那天晚上到西湖,来时很阴,突然之间天空出现了各色的彩云非常状观,我也在那瞪看,从来没看见过这么漂亮的天空和彩云,还以为今生终于看见一次瑞相了扫兴,原来是印象西湖用设备打的光人间特效,光打上去的打得老高老高的,给我气的,想着个相都不让你着。

内外明澈是内外都不可得,内外什么也不执着,这叫内外明澈,而不是说看见明晃晃的、清清澈澈的东西,那不是着相嘛佛法有个明有个无明,这个明无明不是说亮不亮,而是通达你别一说明你就着明,一说内外明澈你就着明澈,本来身体不实有,它能内外透明嘛你想透明是不是概念,透明是意识,是想象的透明,其实你仔细反观一下,你着的很多的东西都是头脑里的概念,都是你想象的东西,而不是一个实有的东西,包括我们说唯心所现,一说唯心所现,你会想哎呦,诸法像个影子你说如梦如幻这是一个方便、比喻,别一说比喻你又着比喻去师父,法如影子,影子不也是个相吗,我们是打比喻。

所以啊什么根尘脱落虚空粉碎大地平尘,这些都是指智慧,是指离相,而不是说突然之间找不到眼睛了,有的人在禅定中确实找不到六根了,根尘脱落,突然之间啥都没有了,那是意识,禅定是意识,不是真的。你找不到眼睛了,突然之间什么都没有了,大地也没了,虚空也没了,说,心经说的真对,无眼耳鼻舌身意。心经里的无眼耳鼻舌身意不是这个意思,不是意识中感受不到的无,而是诸法实相中无有法名眼耳鼻舌身意,不劳禅定证得,法尔如是。你在禅定中一切都感受不到了,这是不是相啊这是不是境界啊?是相,是境界,所以若随相识,是则求相,非求法也法名无相你能形容出一个境界,只要你拿脑子拿嘴能描绘出形容出一个状态,或者你亲身经历的,你觉得那个殊胜,那个一定不是实相!那个只是一个相而已,它一乍现就没了那个不是开悟见性实相没有一个定法,实相没有一个固定的境界,实相不可得,不可觉,不可悟,不可住。本觉,还需要再去觉吗?这个无眼耳鼻舌身意,本来没眼谁在说没眼了不还有个东西看到没眼吗,不还有个吗,对吧这个没眼就是老老实实吃西瓜,没做有眼想,没做没眼想,那叫没眼睁着眼吃西瓜这叫没眼,不是说我要去体悟一个没眼,去求证一个没眼

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

我们看看那些经历殊胜境界的都是有个觉悟有个领悟可住,有个觉受可住。总是有人私底下跟我讲,师父我前两天又经历了什么什么。又体悟了一些境界,你看看这个是不是非常清净非常好,一直以来都没有这样我这几天精进修行忽然觉得整个身体很轻,找不到身体了,清清净净的,只有一个灵灵觉知。然后内外一如如如不动,念头也很少很少,特别的清净,也很清楚,自己起任何心都能看到,师父你看这是不是挺好的,这是什么状态?就问我。你一问我,是不是住在一个虚妄的妄想上了,那个境界是不是过去心,早就不住了,而你还在那里回味。那个东西早就过去了对吧,我们知道法是不住的,你自己在想这个东西,还在问,不管你经历的那个境界是多么清净,那是你自己的妄想真正的清净是一刻不住的,可你还在这体味,还在沉浸。真如,法还不净。过去了就完了,千万不要回味体味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如果真正实证了什么问题都不会你问的一切问题都是相,只要你还在疑惑还在问还在回味还在分析,还想求一个印证,那都是相你自己经历过了放下了就没了就清净了。不住,才是真正的清净。所以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若住于法,不是真法,那是迷在法里面,迷在一个假法里面,所以非求法也真正求法,不住了就是求法。

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

一个意思,就是我们自己在修行过程当中经历的一切境界,过去了就完,不能停在见闻觉知上,以为那是真的。任何境界都离不开见闻觉知,那只是见闻觉知而已,只是一个虚妄的作用而已,我们不能说没有作用,但你把这个作用当成永恒的,你想住在一个或见或闻或觉或知境界上,那是住于虚妄,那是求见闻觉知,并不是求法。

我们再遇到什么问题你就拿这段话,怎么求法来对照自己。先要认识法是什么,然后你再看看你求的那个法,那是真法吗?你跟这个实相相应不相应这一段非常精彩,总结的非常精僻。我们都会犯的通病都在这段里面了着相的,有为求,见闻觉知求等等

法名无为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

所有修行人不能得道,皆是行于有为,以有为心求于无为法。有为就是有所得,有所行,有所造作,生灭心来修行乃至出六道、证涅槃、出家、修行,若心行不灭,皆是有为,非求法也。

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怎么求法?无所求是真求法。这一句总结了前面所有关于求法的论述。前面强调错误的用心,错误的求法。这一句是真正的求法,是无所求,是修行最关键的地方。这一句是求法心要,是所有人都应铭记在心的。于一切法,应无所求,是名真求法也。

说是语时五百天子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所谓的法眼净就是不见一法是实有,以智慧见到了诸法实相,没有一个法眼,也没有净,叫法眼净。

这一段我们要常读常念常诵,时常熏修。这一段也是禅宗祖师经常会引用的黄檗禅师传心法要里面,一切佛法不用学,唯学无求无着。跟维摩诘经这一段遥相呼应,夫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这个是总持,是陀罗尼门,是正法眼,是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是理事一如。希望大家都用心去领会,你的一切修行都是以这个为核心以这个为关键。不管你做不做功夫,怎么做功夫,你的见解如何,只要与这句相应,你就是真修行,就会修行。你看看你每天的用心是有所求还是无所求,与这一句话相不相应,就知道自己修行上路没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