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始以来,无次第佛
发表时间:2025-02-02
浏览量:13
无始以来,无次第佛
佛是言下认出,顿悟而成,非是功用次第达到。
黄檗禅师云:无始以来,无次第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
但起一念,欲成佛道,即是妄想,迷失本心。忽起一念,我要修行,我要精进,我要修到一个什么程度,我要达到什么境界,即为次第,即为着相,即是有为,即是生灭,即与真佛当面错过。佛不如是,佛是本来,佛是自心,佛是自然,一切呈现,无不是佛。佛不用心,佛不起心,亦不灭心。佛不造作,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情不附物。但能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即是佛,别无神奇。
佛是天真,只须认出,不假修证,佛不需要达成。不起一步,即得归家,何以故?本在家故。不动一念,即得成佛,何以故?本来成佛故。若动一念,若行一行,若起一心,若修一法,欲成佛者,即不识佛,即错失佛,即落次第,永不成道。
自心是佛,本自圆成,非是修造,不属有为,非功可成,无力可使。只能默契,不可证得。才起证心,即成有法,覆盖真如。才起一念,我未成佛,我是凡夫,我有习气,我要修行,我要见性,我要成佛,即迷失本来,转求转远。古人云: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无始以来,无修成的佛,无功用佛,无有相佛。佛是本有,唯有顿悟,言下便成。若不言下顿见真如本性,立地成佛,则不得见性,永不成佛。
见性即佛。见性须是言下要见即见。拟心即差,动念便乖。言下不见,即入妄想,转求转远。古人云:上根人者,言下明道。中下根人,波波浪走。如人在大水中四处寻水,以不识水故,四处寻觅水。以寻觅故,不得而渴死,不知低头即是水。见性亦复如是,一切众生,一切时中,举手投足,见闻觉知,扬眉瞬目,起坐往来,言语运动,皆是本性,皆是本佛,要见便见。虽言见性,不须更起一念见性想,即得默契。只因不识本佛,一念妄想,别求成就,错失本来,转寻转远,枉受辛苦。如人在水中渴死。
又如力士额上宝珠,只是嵌入额头,并未遗失。以不知故,四处求觅。智者指之,当时即见,非关向外求觅之力。修行人,欲得成佛,亦复如是,当下无心,便是本佛,非关一切修造之力。若起一念修行之心,欲成佛道,即为失佛。故学道人迷自本心,不认为佛,遂向外求觅,起功用行,依次第证,历劫勤求,永不成道。
佛是天真,切莫染污。一切时中,该做什么做什么,但能心无所住,即得默契。一任作为,皆无障碍,唯独于此本心,切莫思维动念,更不用观行,亦不须起觉想。若有丝毫动念添减修证之想,皆是徒劳,皆是妄想,丧失言下,天地悬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