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山箴言五

发表时间:2023-02-23

浏览量:566

学山箴言五

新学来参,见大众每日坐禅,问曰:道由心悟,岂在坐耶?

师云:不在坐,在什么?新学云:在悟。

师问:悟什么?新学云:悟心。师问:心是什么?

新学无语。师云:莫道不在坐!禅堂坐禅去。

旁有僧问:请师开示,心是什么?

师云:坐禅去!

 

当我们身患病苦时,服用药物只能解除一时的痛苦,并不是根本的解脱之道。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生命机体出现了紊乱,代谢功能出现了问题。所以,改变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以及调整心态,才是医治疾病的主要原因。

生活上,要减少操劳,多休息。饮食要清淡,少食多餐。早睡早起,适当运动。多闭目养神,收摄六根,养精蓄锐。心态上,不要争强好胜,心平气和,少欲知足,减少傲慢和自负,少生气,多退步,多包容,慈悲柔和,心常谦下。从这几处着手,再加上治疗和服用药物,所有的疾病都能根除。

如果只是一味地治病,而生活习惯不改,心态不变,就算病好了,还会复发。这个病好了,还会生其他的病。因为疾病的根源:贪嗔痴没有去除。若贪嗔痴得到根治,大病化小,小病化了,一切的病苦不治而愈。

防病于未生,这才是上医之道。身心无苦,方好修道。身心无疾,道几于成。身安道隆,心清意朗,不修自成。

 

一切都是意识大海的波浪在那里虚妄地翻涌,这个世界何曾发生过任何事!

众生烦恼皆从识生。识者,今人所说感觉。不被感觉骗,方是智者。感觉是最戏弄人,最不真实,最无常的。凡夫皆活在感觉里、感情中,而智者则能善护于心,不进入感觉,或者有了感觉而不住。不被感觉所骗,则一切忧悲苦恼远矣。

 

临终时若欲心不颠倒,不取于相,不逐幻境,就要平时多修习定力,习惯于寂静,耐得住寂寞,不分别善恶境界。平时耐不住寂寞,临终能安住于寂静,无有是处。所以此事要平时办得,多坐禅,正念常在,般若智常现前,心不逐境,亦无趣向,随处安住。平时不做功夫,临终自然手忙脚乱,心随境转,向驴胎马腹中投胎去了。

道场每天坐禅四座,常年如此练习,就是针对现代学人平时心逐六尘的习气,以此来转变有所依的习气,逐渐达到心无所依的解脱之境。在家人虽然没有道场大众的加持,若欲解脱临终恐惧和颠倒,亦要把功夫做在平时,每天坚持修习坐禅,养成随时随处无依的能力,提前做好准备。此事关乎生死与解脱,故须布施六根,勤加练习,不得心存侥幸。若懒散放逸,浪费大好时光,最后受苦的是自己,可不慎乎!!

 

一个人不慎落入一个枯井当中,他抓住了井边的一根枯藤,虽然暂时没有落入井底,但井上有一只猛兽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井底有几只毒蛇正翘首以待。而他手上抓着的这根枯藤正被两只老鼠不断啃噬。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他看到旁边不远处有一些蜂蜜。这个人顿时忘记了自己随时会丧身失命的险境,用手去抓蜂蜜吃。

井上的猛兽和井底的毒蛇象征着生老病死,两只老鼠象征无常,枯藤象征着我们随时会结束的生命,蜜象征着世间的乐趣。众生就像这落入井中的人,自己随时处在生老病死的无常和险境之中,不求解脱生死大事,眼中只看得见五欲之“蜜”,就算下一分钟会死,心中还是想着各种乐趣。但凡有一秒钟的机会,也不会停止追求快乐,而忘失了死亡和轮回之苦就在旁边窥视着他。

如果我们是那落井之人,应该想着立刻从危难中出离,好好修行,及早出离生死轮回,而不是去贪图那一点点的乐趣。

不要觉得你的生命还很长久。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像那根日夜不停地被老鼠咬噬的枯藤,随时会断裂灭亡。

只有愚痴的人在如此危难之时去贪图那几滴“蜜”。而清醒的智者,一定会不顾一切,珍惜所有的时间,想尽所有的办法,从井中逃离。

  

可能有的人会疑惑,禅宗自称是最高深的法门,那为什么没有包容性,不能兼顾利益其他法门的修行者呢?

打一个比喻。你患病了,有人为你提供了一副药,你吃了一段时间,没有什么效果,但似乎也没恶化。这时有人给你介绍了一位医生,这个医生可以给你开另一副药。医生说,这副药效果显著,但是你不能再服以前的药了,否则,我不会给你这副药的药方。你会选择什么?你当然会选择这副效果更好的药,至少对你来说。

禅宗修行就像这副药效独到的药,在修行理念上不能加杂任何法门的修行。修行理念不一样,当然用功的方法就不一样。同样是坐禅,方法和目的,全然不同。所以,并不是禅宗不能包容其他法门,而是对解脱的认知完全不同,无法兼容。除非你见地相应,可以借助一些方便作为助道修行,否则,就是南辕北辙。所以,就连禅净双修,在真正的禅宗法门中,都是不被接受的。它只能做一个方便法门,接引净土根基好些的修行者。但是对于宗门,那是容不得半点虚假和加杂的。

有的人会问:师父,虽然我不跟您学习禅宗,但是您发的文章和开示我们看了也会受益,为什么您连我们学习您文章的机会也不给呢?

答:如果你真的觉得看我的东西受益,那也只是暂时的,并不能解决你的根本问题。如果你认同我讲的实相之理,就应该对自己学习的其他法门产生怀疑。禅宗的解脱知见和修行方法与其他法门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你还没有怀疑你学的法门,说明禅宗的见地你也并不真正了解,说明我大多数的文章,你也没有真正看懂。如此,看我的文章,也没有意义。

 

修行、出家、学法,宜早不宜迟。

多有学法之人,到了年近六十,子女都成家了,各种俗事处理的差不多,自己身体也逐渐有了病苦,这时,才想起修行和出家。殊不知,出家人乃三宝象征,世间师范,人天师表,行住坐卧,透佛威仪,让众生看到就会生起信心。佛门兴盛,佛法传承,弘法利生,最主要的力量来源是僧宝。可是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已到风烛残年,老病苦现前,各种烦恼逼身,想起出家修道来了。寺院道场所剃度和培养的出家人主要是那些正信出家,善根深厚,发菩提心,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年轻力壮,能够服务大众,又有弘法大愿的人。

如果我们都是到了六十岁这样的年纪,把一生最好的年华全都奉献给了五欲六尘和自己的小家,等老了,精力没了,智力减弱,头昏眼花的时候,把自己生命的残渣献给三宝和寺院,这样是不是太自私了。

到了晚年,我们才想起修行和出家,我们好好想一想,你还能为大众做多少事?你不仅无法服务大众,还要让别人服务你。

五祖弘忍大师过去生做栽松道人时,想和四祖道信禅师出家。四祖说,你太老了。如果想跟我学道,重新投胎,再来找我。五祖果然重新投胎,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四祖出家学道。

自古以来,老者学法修行有诸多障碍,尤其是出家,不能长时坐禅,不能久诵经典,记忆力下降,病苦常常现前,一生养成的习气难觉难改,体力不支,眼花耳聋腿脚不便。

同修们,不论你是否有出家的愿望,只要你想修行,想解脱,不要等到五十岁以后,那已经很晚了。三十四十都不早。自古很多十几岁,二十几岁就出家修行的人。我们不要等到自己生命的晚期才想起人生最大的事来,那时已经太晚了。

 

恩师好:请教您,我怎样在事修的当下,找到不生灭的心?

答:觅即不可得。不觅就要好好学法修行,息虑忘缘,放下诸多执着,休想看一句半句佛法,问一个两个问题就能侥幸解脱。

问:感谢恩师!请问您每个当下是怎么关照自己的内心?

答:我不观照。直用直行,一切不住。若心有住,即转念离开。古人云:离即是法。经云:知幻即离。修行为对治一切有心,有心若息,即一切法不用。众生若无执着和烦恼,本来是佛,日用万行,不需更起观行,行住坐卧,举手抬足,皆是佛之妙用。

 

    闲赋一首

今日秋风甚清朗,

云淡鸟高绝匆忙。

窗下支颐把风沐,

胜思大道百千章。

 

人生处处充满着无常与别离。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道场,还是在任何关系中。

无常和分离是必然的,但是你独处和无依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和必然获得的。它需要长时间练习,牺牲很多世间乐趣,通过转变无明和习气,才能逐渐养成。

同修们,一物不为的练习就是对治爱别离苦、孤独,和失去伴侣带来的寂寞、恐惧、不安最好的修行方法。

不要以为无常离你很远、分离与你无关,也许下一秒,你就会丧失伴侣,失去依靠。那时,如果你还没学会独处,还没有练习过一物不为,你将惊慌失措,孤苦无助,无比空虚,如堕地狱。

没人逼你练习一物不为,那是你自己的选择,是你对自己的投资。练习一物不为,未雨绸缪,那才是生命最重要的保障。

 

人们都想大彻大悟,却不愿大死大舍。

人们都想没有痛苦,却不愿放舍快乐。

人们都想得到安心,却不愿减少抓取。

你希望获得的和你付出的要相应。如是因,才有如是果。此是天地不变真理。因地不真,果遭迂曲。

您想要什么?去了解它的因,如是而行,才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