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大师证道歌直解一、二

发表时间:2022-10-22

浏览量:12385

永嘉大师证道歌直解一

所谓证道歌,是指永嘉大师悟道、证道后所写的一部关于修行宗旨的诗偈。这部诗著,篇幅虽长,但见地透彻,宗旨明确,句句珠玑,环环相扣,朗朗上口,是一部引导禅宗学人彻见本性,直取无上菩提的经典之作,自古以来,被无数修行人奉为珍宝。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

证道歌开头这两句诗,可以做为整个禅宗修行的宗旨和心要。尤其是“君不见”三个字非常妙但经常被读诵者忽略

一个禅宗学人,或者是一个修道人,只要识得真性,悟得根本,便可以直取无上菩提,不假修证。穿衣吃饭,行住坐卧,直用直行,无道可求,无法可学,无功可为,无事可做,故名闲道人,又名最上乘。

开头三字:君不见!其义有二。一,永嘉大师提醒我们,你难道看不见,自古以来悟道之人,都是悠然自得的闲人吗?都是无事无为的自在人吗?都是无忧无虑的天真佛吗?

其二,永嘉大师感叹,道如天空,如太阳,光明无碍,清晰可见。只因众生被妄想浮云遮盖,不能得见。世人本来是佛,枉做众生。本一真性,沦溺三途。但能内悟,不假外求,须臾得道。只可惜世人沉迷自心幻境,不识自己本来面目,故成轮转。

为什么有的人一闻佛法,便乃绝学?非偶然也。六祖大师云:悟此法门,由汝习性。你不要看禅宗祖师那么厉害,每一个人都是一闻千悟,那都是因为无量劫来,修此法门。今生因缘会遇,即得菩提。永嘉云:我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可见每生每世,一个修行人都要珍惜时光,深入修行,不可蹉跎光阴。

六祖大师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世人若悟得一真灵性,直用直行,不假功用,不需学法,直成佛道。

黄檗禅师云: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着。

世人修行,总不成道,是因为总在枝叶、有相、有为上用功,不达根本。心中执着挂碍不除,所依未泯,纵然勤苦修道,只是学道,并不是道。

道者绝学,道者无为,道者无求。为何绝学?道非有法,不从学得,是故绝学。为何无为?道本圆成,不属修证,是故无为。为何无求?道无所得,本来无物,是故无求。

修行之人,若能悟道,即不需修道。以不悟故,妄想修道,却不成道。故徒劳奔走,向外求觅,枉受辛苦。若悟无法可得,即是绝学无为闲道人。

又绝学者,非着于无学,非学非不学。若为利益众生,以无所得心,学一切法,亦名绝学。诵经坐禅,心不妄求,亦名绝学。六祖大师云:不可沉空守寂,应当广学多闻。

无为者,非住于无为,非为非不为。做一切事,心无所求,亦无人我,随缘任运,和光同尘,亦名无为。

闲者,非住于闲,非闲非不闲。若为利益众生,终日做事,不生做想,于一切事中无所求,无所得,安闲自在,不被事缚,是名为闲。

 

不除妄想不求真

道由心悟,不从外得。修行之人,以悟得真性本有故,所以不须求真。以了达妄想烦恼本空,故不断妄。若达此二者,即是正法眼,一切修行之宗旨。

三祖大师云:不须求真,唯用息见。息何见?息一切求真之见,息一切知上所立之见,息一切我人众生寿者之见,息一切偏见。六祖云: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佛祖立真,因众生迷妄,故立真名。若达妄空,真亦不存。

 

无明实性即佛性

无明者,众生妄想执着之异名,三毒五欲之所作。众生不了身心世界,皆是幻化,其性是空,所以爱憎取舍,枉受诸苦。若了无明三毒,其性本空,即明佛性。佛性者,即是空性,无少法可得,空一切法,无少许物。永嘉大师云: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又云: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六祖悟道偈:本来无一物,不过是悟得真性无法可得而已。如是悟一切法空,即显不空之佛性也。空即是性,非是空外别有不空之性。此处不明,永不见性。黄檗云:若有一法不空,摩诃衍不能胜出。《涅槃经》云:空者,二十五有,一切烦恼、无明、妄想。不空者,常乐我净,诸佛解脱,天真妙性,不生不灭。

故修行人,若不达诸法空相,空名亦空,即不明佛性。多有学法之人怕空,不知空本是空,非有空法可得。又恐落于断灭,不知自性真空,本无一切法,常用常空,非意能测,非言能宣。以为妄见一切法故,佛说空名。若悟真空,空法亦空,唯一真性而已。以了无明本空,即是佛性。故有下文:幻化空身即法身。

 

幻化空身即法身

以了无明、三毒、妄想、一切尘劳皆空故,是知众生幻身亦空,幻心亦空。一切皆空,即是法身。非离空外,别有法身。法身空者,非空其体,但空其一切法。涅槃经云:佛性犹如空瓶,瓶中无水无物,是名一切皆空。瓶内虽无物,瓶体不空,故名不空。此空与不空,不一不异,非空外别有不空,亦非不空之外,别有空也。众生身心生命,亦复如是,本无所有,妄想所见,颠倒而成。以不了达故,而生执取,受种种苦。若悟身心皆幻,即了一切皆空。若了一切皆空,即见不空真性。

圆觉经云: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此中“非幻不灭”,即显法身也。故名幻化空身即法身。

又云: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垢相永灭,十方清净”者,即是悟得身心皆幻,清净本然即现。

又云: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

又云: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所以,若悟此一句诗,即能放下身心世界,不再执着于身体的觉受,亦不在身体上下功夫。即知修禅定者,修脉轮者,修明点者,修神通者,修光明者,皆是不了身心是幻,故于幻中造作,永不成道。若能一念悟得身心是幻,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即明法身无物,妄想尘劳顿歇,歇即菩提。

 

法身觉了无一物

此一句与上一句紧密相连一切皆幻一切不可得一切无有真是名法身又名佛性所以下面有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诸修行人以不悟人法无我诸法空相所以不了真如本性若悟一切法空,即了佛性。了佛性故,知无一切法无一切法亦无。所以永嘉云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修道之人唯恐落空,不知空是实相,本来是空。

金刚经云:实无少法可得,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黄檗禅师云: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

一切悟道之人,皆悟诸法空相,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故云: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

若悟无法可得,即是一真心。真心即显,一切妄即灭,直用直行,无染无着,不假修证,成天真佛。自在无碍,故名如来。本来圆满,故名为佛。

 

五蕴浮云空去来

所以五蕴幻身,皆识心妄想计度,本无所有,空里来去,了不可得。能所俱泯,法性施为,即得解脱。

 

三毒水泡虚出没

贪嗔痴三毒亦复如是,其性本空,了不可得。以颠倒妄想故,妄见有法。声闻人不达三毒本空,以妄想心对治除灭,修戒定慧,唯证人无我,不达法无我,故其解脱非为真实。何以故?修道之心及所证之法未空故。

见性之人,达三毒空,幻里出没,非实有法,故不假断除,但能不住,即与道相应。

 

永嘉大师证道歌直解二

证实相,无人法

实相者,无我无人,无能无所,一切俱无,无法无非法。能所既泯,故无罪无报。

无人法又指人无我法无我人无者四大本空无蕴非有空无实体法无我者一切诸法皆无自性从妄想生从诸识有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悟此二无我即见实相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烦恼皆来自自我人法不空都是自我在作怪修行就是要在一切境界中都能放下自我的偏执和挂碍不是学会一些名相或懂一些理论更应把佛法贯彻在生活中

 

刹那灭却阿鼻业。

罪从心起,还从心灭。心若空时,罪亦不得。以心不空,故取诸有,妄见罪报。若悟心空,即诸业不造。诸业不造,三途自空。

众生之所以会受各种果报皆因为有心以有心故而有我有我故妄见六道,枉受轮回

但能无心一切境自除何以故境不自境因心故境心若不生万法无咎

 

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达摩祖师云:若见性,一切业自除。此是诸佛无上妙法,众圣所证真理。何以故?性自证知,觉心自明,人我既除,更有何法可安可立。若不如是,我即欺诳众生,自招拔舌地狱,受无量苦。

 

顿觉了,如来禅

这里虽用“如来禅”,并不是禅宗祖师们所言的“如来禅”,而是指如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只能顿悟,不从学来,不从修得,不假功用。一切诸圣庄严不得,一切众生染污不得,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修可证。

 

六度万行体中圆

一旦识得真如本性,六度万行、一切助道之法,自然圆满。何以故?六度万行皆是生灭有为之法,从体起用,遇缘即施,随用随空。悟道之人,不再执迷于生灭有为的修行,以达根本故。众生修六度万行,只为去除我执,明见佛性。若能见性,方知一切法,皆虚妄不实。不悟道者,执着修六度万行,以为功用,不知皆是虚幻,故永不成佛。

黄檗禅师云: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以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又云: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着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

又云:设使恒沙劫行六度万行得佛菩提,亦非究竟。何以故?为属因缘造作故。因缘若尽,还归无常。所以云: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但识自心,无我无人,本来是佛。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众生未悟一心,执着自心幻境,犹如在睡梦中,妄见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认身心为真实,以六道为实有,造种种业,受种种苦。一旦觉悟本性,方知万法从心而起,因识而有,大千世界,只是妄念;恒沙诸佛,皆是妄想。一切佛国,并皆为空。诸佛菩提,了无所得。所以云:觉后空空无大千。

众生未修道力,未具法眼,终日在梦中行,说梦中话,做梦中事,生活在一大梦之中,不肯醒来。以不觉实相故,不见真性故,妄见我人,妄见父母妻子儿女,妄见国土山河大地,妄见是非取舍得失,妄见能所,妄见烦恼,妄见菩提,妄见三途,妄见六道,妄见戒定慧,妄见贪嗔痴,妄见生死,妄见涅槃,妄修妄证,妄缚妄脱。不知一切皆是梦中妄见,故成轮转。一旦觉悟真相,方知一切皆梦,一切皆无。

古人云:设有一法过于涅槃,我说亦是梦幻。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

既已觉悟实相,方知万法皆空,罪福皆空,善恶皆空,得失皆空,损益皆空。故能于寂灭性中随缘任运,无求无着,不寻不觅,不再执着于任何生灭有为之事。

是故达道之人,生活简单,穿衣吃饭,直用直行,不染万缘,本无烦恼,亦不修法,看似不修行,实则真修行。

 

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

永嘉感叹道:很久以来,以无明故,众生迷在尘劳妄相之中,不知用功办道,究明此一大事因缘。多生多劫以来,迷物为己,错失真性,所以枉受诸苦。今日终于有缘遇到正法,应当努力修道,认真参究,勤作功夫,一定解决生死大事,把真相弄明白。

 

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

永嘉大师问:“谁无念?谁无生?”是一种反问。也即是根本没有持有“无念”和“无生”的主体。性空名为无念。性无所住,是名无念。念不可得,是名无念。是性无念,性无生,非有心执为“无念”和“无生”。若有心生“无念”、“无生”,即为有念,非为无念,亦非无生也。

修行人都知道无念,但是并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无念。有的人强令念不起,执无念为无念,认不起一念为无念。此非无念。

无念者,非有念,非无念,念性空故,是名无念。终日起念,念念不住,是名无念。行住坐卧,但用一直心,不思前念后念,念念不滞,是名无念。无诸妄念,是名无念。念不可得,念无所住,念念空寂,是名无念。

无生亦复如是,非有无之无生,乃无生无不生。无生者,非有生,非无生,生不可得故,无生亦不可得。生性空故,是名无生。生尚无有,何来不生,是名无生。

若悟无念,及与无生,实无念与不念,实无生与不生。

六祖大师云: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

若人不见性,即不能解了真无念,强令念灭,犹如机关木人,只被机关主宰,方能动弹,而无自动灵觉性,如同死物。若不悟真无念,自以为没有念头,入诸禅定,心无所想即是无念,恰被心意识主宰,反成僵硬,犹如机关木人,被死物和机关主宰,不得自由。强令无念,如此修行,穷劫不得成佛。

卧轮禅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六祖说其偈未得见性,以偈对曰: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诸声闻二乘者修道亦复如是,入诸禅定,如饮醉酒,穷劫不醒,住于涅槃,实不得真实涅槃。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修行人先要放下身见,莫贪着身体的安养和快乐,随顺身体之道的自然运行,少干涉身体的变化。把注意力从对身的关注转移到对心的观照,念念不愚,常行般若,一切无执,才是道人的用心处。

六祖大师云:性使化身行正道。非我人行正道,觉悟之心行于正道,自然于一切境,不取不舍,随缘饮啄,无欠无余。

若能身心不住,于寂灭一真性中举手投足,待人接物,无不是道,无不解脱。

 

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矣,寂灭为乐。以见一切法无常,而悟真常性。以见一切法空,而悟不空性。不空性,即如来大圆觉。大圆觉中无一切法,一切皆空。此圆觉性不空。故能生一切法。虽生一切法,而实无所生,故名无生。

修道之人多害怕落空,惧无所依,不知空本无空,道本无依,唯一真性而已。不见空性,故与道不相应。道者无能无所,无空不空,无依无住。若能悟道,即所求俱息,所作即止,唯剩慈悲喜舍,方便度生而已。

 

决定说,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征。

决定说者,又名了义教,又名究竟说,又名如实法。离心意识,超诸有为,唯示一真心,更无别法。若有人不能信服,任你征询求问,我可以随时为你方便解答。

 

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

但是,我不会给你讲那些生灭有为、枝枝叶叶的东西,而只是指示你本有真心,一切俱足,不假外求,引导你顿见本性。

禅宗修行,最难的是彻见本性,顿悟自心。众生被心意识所主宰,起心动念,无不被其蒙蔽,所以念念错失当下,念念不见本真。头上安头,知上立知,以佛求佛,将心用心。

直截根源者,即是言下了了见于佛性。见性须是言下,言下不见本性,穷劫不能见性。多有学人,总是起心动念,自谓不悟,将心待悟,求将来悟,或住于悟,自谓已悟,被它妄念所带走,错失言下。

关于言下见性,大家难以理解。因为我们被头脑和心意识骗了,不知见闻觉知本来是佛,非离见闻觉知别有佛可得。言下者,即一切时中,一切处所,一切所为,无不是悟道的时机,无不是悟道的因缘。只因我们被妄想遮蔽,时时错过,而不自知。一旦悟得言下,觅心了不可得,即顿见真如本性。

见性即是佛,不见性,修一切法,只是有为,不名为佛。故名佛所印可。摘叶寻枝者,尽是生灭有为功用,以此为修行,永不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