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记第七讲

发表时间:2022-03-28

浏览量:952

金刚经讲记第七讲

我们听法、学法一定要珍惜每一个当下,而不是拘泥于形式。讲经说法、听经闻法只是一个基础、一个形式,但是你得会听,你得会学。比如说我在前面讲法,自己得能时时地回到当下,不能迷在经文里面,不能迷在一个所谓的义理上面,都得照顾到了。你坐那听法也是,你要照顾到你的当下,包括所讲的内容,这个就需要你全神贯注,需要你心无旁骛。如果你不专注的话,你人虽然坐在这里听法,脑子却在开小差儿,想东想西,讲的什么全都没听进去。

会学法会修行,所有的地方都可以修行:诵经时是修行,听经时是修行,为他人讲说是修行,行住坐卧、穿衣吃饭都会修行。不会修行,就念念错失当下,那就不是念念度尽一切众生,而是念念造众生。修行需要一个良性循环,需要不停地熏陶熏染,最后养成一种习惯,养成一种惯性,养成一种能力。我们每天读诵金刚经,包括讲经说法,听经闻法,就是为了起到这个作用。

我们继续看经文:(第十三品)“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其实所谓的经典,就是佛陀和弟子们之间的对话,讲到一个主题、一个重要的地方,要演绎、要为大众分别演说,这个时候,一部经就已经形成了。往往在经典里面,在某一个时候佛就会自己讲,这部经叫什么名字。或者有人问这部经的名字是什么,就是您今天所讲的法要,给它命一个名字,佛就会把这部经重要开示的东西总结出一个名字来。这样大家可以按照这部经的主旨去学习、去受持。这时候须菩提问:世尊!今天您讲的这部经,是什么名字?我们将来怎么受持法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梵文,智慧的意思。对于实相如实知、如实见,也即佛的知见,佛的智慧,通达实相的智慧,把这样的智慧叫作般若波罗蜜。依此智慧能够度尽一切烦恼,叫般若波罗蜜。“金刚”形容坚固、常住、不坏。一旦我们领悟到般若波罗蜜这个智慧,一切烦恼都能够灭尽、不复存在,所以叫金刚般若波罗蜜。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如果你将来跟别人讲起这部经,它的名字叫金刚般若波罗蜜。在中国,这部经简称为金刚经,因为中国人有这个习惯,它会简化一些名相。一提起这部经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不管学什么法门的,即便不是学禅宗法门的,对金刚经也非常了解。金刚经在中国家喻户晓,就像观世音菩萨在中国家喻户晓一样。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其实这个名字还有更深的含义,更究竟的含义。下边佛所讲的就是这部经最究竟的含义,而这个究竟的含义你不是一下子就明白的。也就是说,为什么佛不停地劝我们修福持戒,读诵此经?佛讲此经的目的,知道末世众生,必须要通过一个方便法,通过各种各样的修行,通过深入观察,才能够悟到诸法实相,也即这部经经名的真正含义:金刚经者即非金刚经,是名金刚经。连实相的法,连佛所得的法,都是不真实的。佛一法不得。从真实性的角度讲,没有纤尘可立,如此经所说“没有少法可得”,金刚经也只是一个空名,实相之中并没有此经,真正的此经即非此经,是名此经。金刚经这个名字它只是指向于实相,代称于实相,但并不等同于实相。你悟到了,那它就是实相;你悟不到,你会着在这一个相上。你悟到了,你知道金刚经即非金刚经,是名金刚经。你悟到的实相是:没有这部经。如来四十九年一字未说,金刚经是如来未说法最好的一个体现。因为佛在这儿已经直接指出了: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无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没有金刚经,金刚经是假名,我闻并信受,总是假名陈。

如果你看到这一点,也就是说你无量劫来、多生多世的修行就有了一个成果,然灯佛则与你受记。然灯佛不是你心外之佛,他是你的心性,是你修行的一个结果,这一点,你自己就能证知。一旦悟到这儿,有一天你自己亲自领悟到,无少法可得,你就是世尊,你就是然灯佛,你自己就会给自己受记,你不会住在这个受记上。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佛讲完经名之后,担心大家听不懂,或者误解,所以补充道: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下边这一句又继续重复讲这个义理,般若波罗蜜本来是智慧,怎么智慧又非智慧是名智慧?佛怕众生听不懂,因为智慧也是法,也是法相,也是概念,也不是真的。真正的智慧,没有智慧可得。明白这一点,真正的智慧没有智慧可得,假名为智慧。究竟来讲,智慧亦是幻,从妄想出,所以还是没有这个智慧。佛为了巩固上面所讲的“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又一次重复:“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如来讲法了么?如来说一个字了么?什么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如果须菩提再多讲一句:“实无如来说法。”我们就更清楚了佛的意思了。你看“如来无所说”和“实无如来说法”其实是一个意思。但是把两个词换一个位置,可能你的领悟就不一样,连说法的主体都没有,实无如来说法,实无如来,亦无如来说法,这样讲我们就理解得比较全面了,对于“无法可说”你就领悟了:如来尚没有,众生更不可得,当然也不会有如来说法。为什么说佛四十九年一字未说?金刚经已经把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显了:金刚经,即非金刚经,是名金刚经;如来所说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所有的法,所有的文字,都是方便,都是桥梁、是过渡、是指月的手指。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不但第一义谛是假名,实相是假名,佛性、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全是假名,包括世间所有的万法,一切的一切,你能见到的、听到的,都是名字,都是概念。佛继续问须菩提,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微尘多不多?这个是什么概念呢?比如说我们地球上的土,土上面有一粒一粒的微尘,这一个大地上的土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微尘,那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国土里面的这个微尘的数量就不可称计了。“甚多,世尊!”这个是从相上讲,确实很多。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须菩提说甚多,世尊。佛就讲,须菩提,这些微尘并不实有。微尘从哪里出来?从意识、从妄念、从名相而有。有名有相,才有微尘的概念,意识一动,一起心一动念,微尘就出来了。不起心不动念,即是非微尘。明白这一点,是名微尘。不落在一个是微尘,又不落在一个非微尘,最后落在一个名微尘上。微尘不可得,微尘相即是佛性,见法即见心。这一段也是唯心所现的义理的表现,所以我们从一个微尘上就能见如来,从一个微尘上就能够见性。

你看见大海,不是说一定要见到大海的全貌,你离好几里地闻到大海的气息扑面而来,就见到大海了。你见一微尘,就见如来了。但是怎么见这一微尘呢?你见到这一微尘是从你虚妄心起,从意识生,唯心所现。心动风摇树,心起世界起,云生性起尘,非从外有,都是此理。所以云、山、雾、尘都非外来,都是自心的境界。你见到自心的境界就见到真佛,这个时候外在的尘就是一种常住的相,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你不去分别它,这时候尘也好,非尘也好,是名尘也好,都平等。世界也是这样:“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那世界是不是常住的?世界又变成常住的了。那十法界是不是一真法界?是一真法界,世间相常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上一段刚讲可以从微尘见实相,但一定是先破微尘相,不着微尘相,才能够见实相。佛继续问须菩提:能不能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须菩提回答:不能以相来见佛。这个是从众生初学的角度讲,是不能着相的。如果你把三十二相报身佛当成真佛,那就错了,你会错失真性。如果你把三十二相的佛当成真佛,你就会认为众生不是佛,就有了凡圣的区别。所以古人讲过一句:“若欲作业求佛,佛是生死大兆”。想成一个相上的佛,一个圆满的佛,想修出一个佛来,这一念心,这个知见,恰恰是生死轮回的心,是无明之心。古人又说过:“若也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沉浮”。你着在了一个有相的报身佛,放光的、有大智慧、有神通、有大能的佛上,而轻视众生,有这一念心,正是你生死轮回的根本,所以还会在生死海里沉浮。这是对众生来讲。

当然觉悟之人不会着在相上的佛、体上的佛、性上的佛,根本不会再有这个分别,也不会有任何的法执。而凡夫他会迷在一个相上的佛上,所以这部金刚经主要是破相,破一切相,离一切相,真正的离相了,就能见性了。离相和见性是一不是二,不是离开一个相,别有一个性可见,破相即见性,见性即破相。意识里有性可见,离相即是见性。见性一定离相,离相必得见性。二者同步,这个离相,也不是我们意识里面所说的,把这个相给灭掉,而是不染不着这个相,于一切法不生心,即是离相。

“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这是这部经里第一次讲到不要以相见如来?第一次为众生开示出破如来相的智慧:不能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为什么呢?虽然佛在经典里也讲过,佛以三十二相成佛,但是佛用三十二相这个概念的时候不生三十二相的念,是方便说,非三十二相,假名三十二相,是一种圆融的智慧。甚至你还可以有自己的领悟,这三十二相是清净解脱,是不取一切相,是能于一切法圆融无碍。须菩提回答完之后,说:“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那三十二相即是非相,非相即是无相,无相即是法身。说法身,也不能着法身。法身者,即非法身,是名法身。

佛继续讲:“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生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说,其福甚多。”我们读到这儿,你会有越来越多地领悟。这个时候你就非常清楚佛所说的四句偈到底是什么了。“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这就是四句偈,佛不停地在讲这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经常有人问我:师父,金刚经里好像就只有两个偈子,但是佛一直在讲受持四句偈,到底还有哪些地方是四句偈?我们一定要把“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读懂了。把一切法从心想生,心生则种种法生,万法唯识,万法唯心这个义理弄懂了,然后以这个智慧去生活,去观察,去待人接物,这叫受持四句偈。有的人问,这不是三句嘛!你别较真儿。四句偈不一定是工工整整的四句话才叫四句偈,能很清楚地表达了一个义理的很精炼的一段话,都可以把它理解为一四句偈。其实这里的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是金刚经的主题:破一切相,破一切有。六祖大师所悟到的本来无一物,不是无本来,而是本来无一物。“物”是有实质的法,有实性的法,而这些“物”实际上并没有。所有的“物”都是来自概念、名相、无明。一切法本无,如果有,一定是从妄想生、从分别有、从意识生。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如果有人于此经中受持四句偈,也即对“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并如法而行。如果你能这样受持并为他人说,其福甚多,比你用恒河沙等身命布施所得的福德更多。

(第十四品)“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前面讲了将近一半的篇幅,佛一次一次地倡导受提此经的功德,包括持戒修福的作用。这时候大众、包括须菩提,越听越明白佛的用意。佛非常有智慧,一次次地讲这一件事情,这时候须菩提终于完全听明白了。完全听明白佛的本怀,才能深解义趣。如果佛不是这么不厌其烦地、一次一次地讲这一件事情,这一句话,这一个义理,众生是听不懂的。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激动得老泪纵横。须菩提以前也流过很多泪,但是没有这次流得多,因为这次真明白了。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世尊您太希有了!太难得了!太好了!您讲了这么一部甚深经典,我过去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而且还给自己加了一个“所得慧眼”。就算我有慧眼,也从没听过如是甚深经典。须菩提这么大的智慧,也是一个圣者,听佛讲了这么多的经典,都没有听到这么充满智慧的经典。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个信心清净讲了两点,一个要生信,金刚经里边一再提的就是信心、生信,信心有了就能够生智慧,智慧有了就能够见实相。一念疑心就障碍你的本性,所以百分之百地相信,没有丝毫疑惑,才叫信心。信本身就是善根的一种表现,是智慧的一种表现,他没有理由就信,不用等全部理解它的意思就会信。这个信本身是过去生的一种修习,是一种习惯,它会增加你对实相的理解。所以信和慧是相辅相成的。它是你多劫多生熏修智慧和善法导致的,即便你刚遇到这部经,你还没有理解,你就会毫无缘由地喜欢这部经,就相信这部经里面讲的,就愿意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世间讲金刚经的人太多了!你看庞蕴就碰到了一个讲金刚经的法师,讲了半天,自己嘴里讲的“无我无人”,庞蕴一问:既然“无我无人”,那是谁在讲啊?法师说不出来了。回答他:“讲亦无我无人”不就完了吗?你要懂了,这一句不就跟上了嘛。所以说,不见得你为他人讲金刚经,就一定能明白。但是呢,你不为人说,你是永远也不明白。你不说法,连错的机会都没有。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次次讲错了,最后就会遇到明眼人为你指出错误来。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这个“信心清净”还讲了一点,是没有挂碍,没有烦恼,世间的一切都放下了。因缘会遇,善根萌发,宿世的般若的力量显现出来,自然就生信,生信就能见到实相。信这部经,通过受持读诵,对它的义理理解得越来越深,越来越清净,身心清净,世间以前的爱好一点点脱落,对生灭有为的事情再也没有兴趣了。一旦有了信心,会一直持诵,因为心会清净。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古时得道之人,仍旧读诵金刚经不辍,一直在诵、默诵,就像念佛一样。为什么得道解脱了还诵金刚经?没事儿干。做什么都是做,会背了,会默诵,经文自己就出来。干着活都能诵金刚经。因为你没有烦恼了,得大自在了,游刃有余了,你可以六根互用,非常自在。

修行人心上没有任何挂碍,没有任何的执着,就会对此经生起信心,生起信心,即见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这个功德和果报是最大的,得无量寿,能够见实相、见法身、见自性。“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信心清净,能生实相,你不要着在实相上。

好多人不明白这一点,他总觉得见性得需要有一个境界可得,得有个东西能证明我见性。他不知道有一个东西,就见不了性,有一点点境界现前,那都不是见性,乃至有一点点的概念,认为那是实相,那都不是实相。所以“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又一次讲到了这部经的精髓,就是没有少法可得,连法的概念都没有。到祖师那儿就会体现在他的行持上面,他能做到这一点,他不是用嘴说出来的没有少法可得。

自古以来祖师其实很少有讲经的,除非在特殊的情况下,会拿出一段来给学人开示,整部经依文解义的非常少。为什么叫祖师禅呢?一般都是做出来、行出来,用活的智慧演出来的,照本宣科依文解义的非常少,少之又少。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发现?不管你怎么解,怎么思维,其实佛已经在这部经里把实相之理用最明白、最简单、最直接、最精确的语言说完了。你多说一字,都不如自己细细地、耐心地去读,自己去体会,去品味。佛说得多清楚,翻译得又那么好,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通俗易懂,整部经没有一个地方拗口拗理,没有让你想不通的地方。只是因为我们不清净,我们有挂碍,心性上面有浮尘,所以这么明白的一部经就是看不懂。

须菩提跟世尊说:现在我们在您身边,跟您一起出世,我们能够看得到您,您每天反反复复地给我们开示,我们能够信解受持这部经,不足为难。于后末世,后五百岁,您灭度之后,佛不在这个世间了,众生能够遇到这部经,能够信解受持,那是非常非常稀有难得的,这样的人一定是有大善根,大福报,是无量劫来久修佛道。什么样的人能够于此经信解受持呢?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定是没有我执的人,一定是于无量佛所植众德本,去除了我执我相,才能够和这部经的经义相应,才能够对这部经所讲的义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够真正地受持这部经。为什么说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呢?因为一切相即是非相。“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你想有这个相,你想住在这个相上,是不可能的。你住就烦恼,枉受烦恼,在梦里烦恼,在颠倒无明里边痛苦,而烦恼究竟不实,只是妄想而已。

所以我相也不是真的。你越通达这个道理,你的我相会越轻。因为你知道,除了一时的无明和执着,没有一个实法叫我相,没有一个实法叫妄想。“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就是连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这个相也要离。如果说你认为你已经无我相、无人相,那还是我相。我们有时候经常会坐在一起:你看我们这些人福报多大,我们能受持金刚经。这就是一个笑话,一个方便说,你别当真,为什么?这还是我相。如果你觉得你比别人有福报,你比别人有善根,你能遇到这部经,这一念还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连这个相也要离,离一切诸相,离尽所有的相,才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这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说金刚经是禅宗最上乘人所学的法,是上上根基的人所学的法?小根之人听闻这部经,根本就不能理解,也不能信受。这部经到底讲了什么,让历代的祖师都把它当成是禅宗最上乘法的一个根本经典?其实这部经讲的就是言下见性。一听这部经的经名就见性。这部经经名的全称,大家可能还并没有了解,全称并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全称是“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这才是这部经的经名。一听这经名就开悟了,所以这部经是言下见性、见性成佛的经典。二乘、声闻乘人,十地的菩萨听了都会惊畏,都会害怕,不相信,觉得那怎么可能呢?我们看《维摩结经》里,天女说当下就能成佛,舍利弗不相信,舍利弗说诸佛都是久远劫来,勤修佛道,才能成佛。你怎么说当下就能成佛呢?久远劫来勤修佛道,那都是对迷人方便说。从究竟的角度讲,没有一个修法、修道的人,没有一个修道的心,也没有可修的法。明白这一点,就抓住了根本,言下顿悟,言下见性,见性成佛,不历阶级。超一切的方便,超一切的有为,超一切的言说。

这样的观点和佛在其它很多经典里面讲的就不一样了,所以说你没有一定的根基,听这部经真的是完全听不懂。也知道这部经挺好的,功德大,福报大,恒河沙等身命布施都没有受持这部经的福报大,你会很努力地读诵,但为什么读,怎么读,读的作用体现在哪里,不清楚。读了好几年,怎么还穷呢?不福报现前呢?不知道所谓的福报是什么,以为有钱就是福报。所以根本就没明白这部经在讲什么。

“我都受持了十年的金刚经了,腿还是瘸呀!”改的不是你的腿!听明白了吗?改腿不是重点。或者说,你改错腿了,不是改左腿,是改右腿。师父,你这样讲,我更不明白了。是的,我也不明白。

这部经是言下见性、顿悟成佛的经典,只是看你有没有这个根基。你听了这部经听明白了吗?你还有没有得法的心?还有没有求开悟见性的心?如果有这一念,即与道相乖,你这部经就没听明白。黄檗禅师讲:一念有,即与道隔。如果有人能够听闻是经,能够真正地明白它的义理,当下就去行,当下即得见性,不惊不怖不畏。“惊”是惊吓害怕的意思,“怖”、“畏”都是害怕的意思。他能够承担,相信自己言下就能做佛,他不会狐疑不信。他不会觉得:这对吗?这怎么可能?这个见性成佛是不是方便说啊?是不是见性了,还要修无量劫才真正成佛呀?他不会有这些妄念。

观音普贤难道都没见性吗?是,没见性。文殊没见性吗?在有的经典里见性,在有的经典里没见性。你非要弄一个见性没见性,说明你没见性。大家想一想,在有些经典里边,同样是一个菩萨,他见性成佛了。而在有的经典,他又示现成菩萨的果位,还没有成佛。我们看须菩提,他在这部经里面,一会儿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一会儿又说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其实他是在为众生示现。我们学法千万不能着文字,不能较真儿,法是活的,人也是活的,在不同的情境下,都会有不同的示现。

如果有人明白这个意思,不惊不怖不畏,没有任何的疑惑,能够当下承担自性如来,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甚为希有”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他一切俱舍,与实相相应,言下就能够顿悟,能够见性。但是这个见性、一切俱舍,也是假名。见性者,即非见性,是名见性。“第一波罗蜜”也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指六波罗蜜里的第一布施波罗蜜,第二是指第一义谛,波罗蜜是智慧的意思。第一波罗蜜就是第一智慧、最上智慧、最深智慧、最妙智慧。受持这部经,就可以得到这个智慧,这个智慧又恰恰是无所得。得无所得,就是最上乘。拥有了这个智慧,就能够不惊不怖不畏,但又不住在这一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