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记第六讲

发表时间:2022-03-28

浏览量:770

金刚经讲记第六讲

(第十品)“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整部金刚经其实就是开示了这么一个实相和道理:万法唯识。只是金刚经的开示风格和其他经典不一样,它非常直接。不像楞伽经的开示,虽然很详细,但是又很难懂。因为识的特点就是迷惑人,就是会让心识沉迷、迷失,这就是佛法难讲的地方。你越是想透彻了解八识,反而越会迷在八识中。那佛陀就用另一种方式,就是金刚经里的这个方式,非常巧妙地开示了万法唯识。虽然没有法可得,但又不是断灭。没有法可得,是没有真实的法可得。万法皆空,性不空。所以万法虽然不实有,但不是断灭,性非有无,这就和凡夫、二乘、还有外道的见解完全不一样。整部金刚经一直在讲无法可得,无法可得不是断灭的没有法,是没有实法,没有定法,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一切法都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而不是没有法性,就是这里,是意识难以达到的地方,很难懂。我们只能去亲证,只能屏息外缘、息虑忘缘、安禅静虑,深入地去观察,行深般若波罗蜜,去观察并默契于诸法实相:一切法但从心识而生,没有实性,是其真性。这一真性也只能默契而已,是超越语言思维和意识分别,只能与之默契,连默契的念都没有。你生一个默契的念,又与它相背,与它相隔了。

须菩提明白这个意思,所以他说“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义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我们看佛陀问的这个问题和须菩提的回答,到底在讲什么。读经时一定要认真,不然这一句话的意思就错过了。我们看佛问完这个问题之后,须菩提的回答是肯定还是否定呢?你看不出它是肯定还是否定。如果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是否定,但其实并不是否定,为什么?我们看他回答:“不也,世尊!”按照字面来讲,就是菩萨不庄严佛土。可是须菩提回答的是:“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这里就包含着修行的所有核心。修行要不要做事?要做事!做事而不生做事想,做事而不执着,不执着有我做事,有我所做事。修行要不要改变外境?不是不改外境!但是怎么改?有单独存在的外境吗?没有。所以说要改外境,先要改心!要不要庄严佛土?要庄严。怎么庄严,没有庄严,不执着庄严佛土。虽做庄严之事,但清楚了达没有庄严之人和庄严的佛土。所以说即非庄严佛土,是名庄严佛土。

我们看到了,否定肯定不重要,否定肯定有时是一个意思,只是你分别了,你执着了一个否定或一个肯定,就会跑到二法里,就会错解佛意。

这部经里佛经常会问一些问题,须菩提的回答有时是“如是如是!”有时是“不也,世尊!”但是后边所给的答案是完全一样的,都是做而不作做想,或者是世界并不是实有,假名世界。说如是也好,说不也也好就不重要了,这个庄严佛土和不庄严佛土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是否看到了真实,你的用心是在相上还是在心地上。如果你的用心在心地上,你庄严佛土也不会去执着,也不作庄严想,这样的话就不会落入断灭,也不会内守悠闲。声闻乘就落在了不庄严佛土,凡夫就会落在庄严佛土,而通达之人,庄严佛土,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修一切善法而无有善法可得,得成阿耨多罗三藐菩提。

修行要不要修善法?要修善法。要不要修善法?不要修善法。为什么?没有实有的善法可修。为什么《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里面讲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一种比喻,其实他是在改变自己的心境,建立自己内心的佛国。如果你看不明白,以为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他用十劫建立的极乐世界是一种外在的世界,其实并不是。不是割裂出来的外在的世界,也不是意识里的世界。它是一种通达了实相的内在心行,折射出一个外界的佛土。

所以说庄严佛土不是断灭,又不是实有,这是佛法比较难以理解的地方,就是我们总是跑两边,要么就不去做,要么就执着做什么。这里佛的问题和须菩提的回答很清楚,可是你得看得懂。如果你不认真去看,一定是跑两边。你会疑惑:到底是庄严佛土还是不庄严佛土?我们平时看待事物,看待问题,我们了解一个人,也总是这样,我们会习惯性地下一个结论,不是他对了,就是他错了,就会着相,落在两边。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生什么样的心呢?生不二的心,生观察实相的心,不住两边的心,不住是非、善恶、对错、定法的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的心。所以“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住在庄严佛土或者不庄严佛土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们每天穿衣吃饭、待人接物,在世间的一切所作所为,每一个行为、每一个思想它都是自性的流动。那怎么就有烦恼了?怎么就有苦了?执着了、住着了,自己跟自己较上劲了。为什么会执着、会较劲呢?着相了!意识生了一个住着,因为相是从意识生,意识有住着就念念愚痴、念念住着。而我们学法就是要了解万法虚妄,相从识有,识性本空。心生则种种法生,心若不生,万法无咎。这个“心若不生”就是不生住着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光知道这个理而不去训练、不去练习、不去修行,说食不饱,没有意义。你光知道一个“无住”的理,没有任何的意义。为什么?因为你还会不知不觉地去染着,你会习惯性地去贪着、去思维、计较、纠结、评判,你会折磨自己。那在什么时候我们就熏修了无住心呢?依佛所教去做去行,先远离世事,再如实观察,通过修习止观来练习对实相的深刻了达。不要害怕劳累,别害怕苦,这个苦是除你那个苦。药苦么?苦!为了治病。我们精进修行,我们做功课,我们暂时放下世间的人我是非、家亲眷属,包括工作事业,就是为了用一段时间找一个这样的环境来刻苦训练,来认真学法和修行。实修必然要放弃很多世间的乐趣。不像有些人放不下世间的乐趣,功课做得也不多,然后生烦恼的时候找你来了。为什么会生烦恼?你不去做!佛教的这些方法你不去练,那怎么能成就呢?我们看过去佛陀的弟子,佛讲完法,他们立刻就去践行,所以很快,一天、两天、三天、五天,长的一个月就能够证果。佛讲的四禅八定,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很多的神通三昧,很多陀罗尼门,包括经咒的持诵,很快就背下来,是因为他能够立刻就去练。你可能都无法想像,像提婆达多、善星比丘这样的人,他们都非常勤奋、非常用功刻苦地去训练、去坐禅、去修习禅定、去背诵三藏十二部经。

所以你想从这个世间烦恼泥中解脱出来,你一定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牺牲更多的精力。不管你在哪个领域里,你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很多倍的精力、时间才能够小有成就。如果你想有大成就,那就需要付出更多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在修行这条路上,你需要付出的还要更多。否则的话,凭什么千万人之中你就解脱了,你就通达了,你就大彻大悟了,你能够独步三界,人天敬仰,能够成佛。要知道佛,是六道十法界中最尊贵的。我们学禅宗——见性成佛,就是要做世尊,我们不是做相上的世尊,我们要做真实的世尊,做天真佛!真佛需要放下一切呀!这个心地上容不得半点缠和盖、纠结、患得患失。你不通过刻苦的修行,怎么能够见性成佛呢?你的智慧和世尊和诸佛都是平等的、一模一样,凭什么呀?做成一件事情需要的因缘条件如果都一样的话,十方诸佛所做的你也要去做,他所牺牲的你一定要牺牲,他放下的你也一定要放下。不然的话你怎么能期待佛果。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佛又问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和上面的问题几乎是一样的。上边的问题是“庄严佛土不?”是从做事来讲。下面这个问题直接问你身相的大小。我们看这一次须菩提的回答是肯定的,就像我刚才讲的一样,重点不在他回答的是肯定还是否定,关键在不落二边,去悟那个性。所以如果你悟道了,你不用拨相,不用破相,相即是性,无常即是常,万法即是法身。你不悟道,方便说没有自性,是空;悟道了,须弥山就是法身。所以身如须弥山王,是身为大不?甚大!为什么?法身甚大。因为这个须弥山所指的不是相上的虚弥山,是无相的,是无边的,是无形的,是我们的佛性宝山。那对于初学者或二乘人,先要破这个须弥山的相,所以须菩提就答:“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这个地方我们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是破相上的须弥山;还有一个破了这个相上的须弥山,要看到无相的涅槃山。而且这个相和破相是不二,不是把这个须弥山除掉,别有一个无相的法身。所以这里的须弥山喻不二之性,不一不异,超越了我们的思维和意识。直接肉眼见须弥山而不作须弥山想,见大身不生大身想,当下这个肉眼即是佛眼,山色即是法身。

(第十一品)“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这里所讲的跟前面所讲的“东方虚空可思量不”是一样的。先用世谛沙的数量,无量多的沙这个意象来比喻功德。我们看佛非常有智慧,他的比喻非常妙,怎么来形容这个数量多呢?先说“恒河中所有沙数”。恒河是印度最有名的一条大河,像中国的长江黄河一样,里边的沙子是无数的。“如是沙等恒河”,这个数字就成了几何级的增长。恒河里有很多很多沙,从里面拿出两个沙的恒河沙就已经很多了,那五个沙这么多的恒河,其中的沙就更多了,这么多恒河沙的恒河沙,你想一想,有多少啊?多得无法想象。其实就是无限的、无量的。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就已经很大了,用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用来布施,得福多不多?“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我们先看这句话的前面“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这个“乃至”就是至少,哪怕受持一个四句偈,比如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重点是后边“为他人说”。“为他人说”的作用是什么?作用有两个。第一点,是你自己得到了巩固和熏修,你为他人说时会有深刻的领悟,会增加记忆,在你讲解的时候,对你所讲的理领悟得会更深。比如说咱们在一起学习金刚经,我在前面讲,我每句话都要去思维,要领悟它的道理,领悟佛讲的这句话到底是一个什么用意,才能为大家讲解。如果我们不去为他人说,这个作用就没有。你只是看过去了,但深入就很难,因为你的正思维和你用语言文字给别人讲解是同步的,所以你给别人讲的时候,其实就是一遍一遍地思维,一遍一遍地温习,那这个效果就非常明显了。另外,“为他人说”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令别人去理解,去读诵,去受持,让别人去获得解脱的能力。给别人创造修行的机会,这也是自利利他的表现。

佛法不是自了,不是自觉,还有一个觉他的作用,而你在觉他的过程中,这种交流、互动又巩固了自己的修行,又扩大了自己的心量,提高了自己处事的能力、定力、智慧,方方面面其实又回馈到自己这里,这就是自利利他。两个是不能分开的,自利能够利他,利他又能够自利。

如果有人能够于此经中受持四句偈,这个“受持”就是首先要背下这四句话,其次要完全懂这四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而且能够按照这四句话去做。比如: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它的义理你要完全明白,然后在生活中你确实不着相。晚上我们去户外打坐,去坟地,看到黑乎乎的一个东西,旁边再来一个小电匣子唱阿弥陀佛,那个调儿阴森森的。你不被这个色相所骗,也不被这个声音所骗。如果说你把这个当真了,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不着这个相,不着这个音声,你不就见如来了嘛。你一念拉回来,知道那个是假相,色、声都是六尘境界,不实有,自己不投射、不生分别、不生心的时候是清静的,这不就见法、见性、见如来了嘛,这叫受持一四句偈。再把这个道理给别人讲,晚上带他去坟地打坐,亲证这个道理。他不去,拉着他去。先把他带到那儿,跟他说:“我陪着你坐。”陪他几次,再让他一个人练习,告诉他在坟地里静坐时看到听到什么,怎么用那个偈子来对治。等他回来之后,他会非常兴奋地跟你分享:“哎呀,这个偈子我终于明白了,你要不带我去,我就没有这个机会。”这是“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十二品)“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这部经是人天眼目,是一切众生觉悟的桥梁,是万法的明灯,是所有人修行路上的指南。没有这部经,我们也不知道见自性佛;没有这个筏,我们也渡不了烦恼的大河;没有诸佛无量劫来勤苦修行积累的、亲证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无所得法,众生没有机会解脱。众生都在六道这个大梦里面不停地转啊转,时节因缘会遇,佛出现于世,把这条光明实相之路指引给众生看。这些经验、方法、理论都汇聚在这一部经里面。学习这部经,对于初学,对于还在路程上、还在修学位置上的人,就像亲见佛一样。如佛塔庙,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要顶礼围绕,要做礼,要散花,要恭敬。如果说只是形式上的一种恭敬,顶礼呀膜拜呀感激呀,而你不去行,解脱跟你有关系吗?没关系,解脱无份。所以重点还是在后边“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你受持得越多越好。那佛为什么经常会讲乃至受持一四句偈?因为众生的根基因缘、能力、记忆力不一样,有些人确实记不住,只能记住一四句偈,但是他会用,会用这一四句偈,他就能得解脱。虽然帮助别人的力量小一点,但是至少对他自己来讲,他能够出离烦恼,他能受持这一四句偈,能用出来,甚至还能为别人说。如果尽能受持,就会帮助更多的人,因为不见得每一个人都是在这一个偈子上有所领悟。你如果能够受持背诵整部金刚经,能够理解其义,能够为别人讲,不同的人听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领悟,这样的话你的力量就大,作用就大,就能广度众生。

金刚经里面还有四个字,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注意,“广为人说”。有“为他人说”,有“广为人说”。这个“广为人说”就需要你尽能受持读诵,完全理解它的意思,把这部经所讲的关键义理和修行方法烂熟于心。它的理、它的用、怎么去修、什么是方便、什么是究竟、怎么融合,你全都要特别了解,才能广为人说,才能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你能做到尽能受持这部经典,随便就能讲出一句,而且契合实相,还能够变通,还能够举一反三,还能够联系其它的经典,也可以用自己的话通俗易懂地把实相之理表达出来,并且和经典安全相应。这样的人,“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他掌握了实相之理,又掌握了善巧方便,又有菩提心,又能广为人说,这样的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我们看这句话,佛用这句话其实就是为了表达这样的人非常希有难得。“最上”、“第一”、“希有”,连着用三个形容词都是“最”的意思。“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这个“经典所在之处”最简单的意思,就是比如说这是一张金刚经背诵卡,不要小瞧这张纸,一切纸都从这一张出。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张纸,很普通的一张纸,但是里面承载了这么多的文字符号,这个文字符号又承载了甚深的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能和世谛分开吗?有人总说:有字经不是真经。我也不能说你说的错,因为它确实只是一张纸,印了再多的文字,它也是四大假合的一个虚妄物。但它又承载了诸佛的智慧和修行经验,我们通过它,能领悟诸法实相,它就不是简单的一张纸了。文字像指月的手指,虽不是月,却因指见月。那如果你领悟得再深一点,有字的经怎么就不是真经呢?一切法皆是佛法,法法皆真,只是你不能执着而已。当你执着文字,佛告诉你,它就是一个符号,一个空名。

祖师画了一个圆圈当作书信给你送来了,要求你回复一封信。你明白的话,直接在圆相里点个点儿,给他送回去。他寄来的信就很怪,不写文字,就画一个圈儿,回信更怪,在里面点一个点儿。所以文字言说皆解脱相,只是看你执不执着,你执着的时候,它就变成了障碍,你执着了,那这个是假经;你不执着,它承载着真经。就像指月的手指一样,指虽然不是月,但是因指而见月。文字虽然是相,但是因为文字这个相能看到实相,而且看到实相之后就没有文字相和实相的分别了,全都是真相,一真一切真。

这是“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我发现好多人对经书、经典不是特别在意,平时生活中就能看出来。拿着一本书去诵经,到桌子那儿,看见有人喝茶,随便把书就放在桌子上了,茶水就在旁边,而且这个桌子上还有水,虽然没有把书直接放水上,但是那个水会流,不一会儿就浸到书上。对书不爱惜,对经典不爱惜,说明对法不爱惜,对道不爱惜。看完了就随便一仍,饭桌上一扔,沾上了油……这都是不爱惜经典。

我早期听很多人讲,经典打开看完之后一定要合上,不合上的话护法神看到会生嗔恨心的。这个也不用太紧张,你忘了合上就放在那,至少别把它弄脏了就可以。如果说你大彻大悟了,你把这本经书撕了扔垃圾桶里也没有关系。但是我相信一个大彻大悟的人,他会更加爱惜经典,他一般情况下,会非常尊重经典。他不为众生破相的情况下,是不会跟经书作对的。他一定非常爱惜经书,因为经书是一个工具,是承载着法的最重要的一个工具。

这里我分享几个小故事给大家。

一居士看过佛经,随便扔在一边。师父看到后,说,恁么不爱惜经典,护法神嗔怒,必将惩汝。

居士反驳说:师父平时不是告诫我们,没有什么护法神吗?

师父大声呵斥道:愚人,你不知我就是护法神吗?遂拿起香板,将居士一顿乱打,赶出寺院。

又一骑驴路人,见一队僧人行脚,便问:师父,您们这是去哪里?僧人说:去道场。骑驴人说:经上不是说,无处不道场。不如就地歇息更好。

僧人们遂将骑驴人拽下马来,骂道:既然无处不道场,你到我道场来,为何不下驴来礼拜?复将路人,痛打一顿。路人辞穷,狼狈跑掉。

一男子到佛殿参观,临出佛殿时,吐一口痰在大殿内。看管大殿的师父看到后,说,三宝殿内,不得随便拉屎放污。

男子回应道:将不是佛地处指与某,某在吐。僧随即吐一口唾沫到男子身上,说:既然一切处皆是佛处,吐你身上,想必你也很开心。男子气愤离开!

口说般若者,错解佛法者,如上三人,学人莫学。

没有文字,不讲出来,没有人可以直接通过佛陀的沉默或拈花悟道,都需要前期文字教法的引导。语言文字是很关键很重要的!我们不执着文字,那是另外一件事情。你从来没学习过经典,还是要学习。我们看古代有很多大成就的禅师,虽然他成就了,但他一生仍在看《涅槃经》,诵《金刚经》,诵《法华经》。像永明延寿大师,每天做很多功课,他要诵很多部经,每天一部《法华经》,我不知道他的速度有多快,他每天不是只诵《法华经》,还要诵这个忏,那个忏,还要拜佛,还要念佛号。像岩头禅师、药山禅师,一生都在看《涅槃经》。他们不让别人看,他自己看,这个经典文字不障碍人,看你自己会不会看。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末法时代,佛陀与祖师不在这个世间,但是有他们的法语开示流通于世间。他们留下的文字就是我们的善知识,我们首先要对这些法宝生起尊重恭敬之心,因为它代表了法,它宣讲了实相。没有这个手指,没有这个法,我们是没办法悟道的。没有天生的释迦,没有天生的弥勒,谁也不可能在空中建楼阁。我们先对经典生起恭敬之心,对经典生起兴趣,然后再深入学习。你越深入学习,越发现佛陀的智慧、祖师们的智慧,你越想学,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你发现实相智慧的时候,你不得不去恭敬经典,你不得不去尊重经典,你不得不像对待佛一样对待经典,这是自然而然的。你不重视经典,是因为你还没有看到它里面的智慧、它承载的实相。你把文字和实相割裂开来了,把世谛和第一义谛割裂开来了,把方便法和究竟法割裂开来了,就看不到经典的重要性,所以你不尊重经典。

佛在这里强调“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别轻视这句话,别认为这是世谛,这是方便法。我们学佛,做所有的事情都要认真,练的是这个专注认真的心。你别总说:“哎呀,我这大根基的,啥尊重经典?啥不是经典?”你讲的比谁都高,你最根本、最起码的都做不到,你说什么尊重?咱们还是把自己放的低低的。古人讲:子问太高生。你这个话说的太高了,咱还是低一点,低一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