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勤拂拭与本来无一物

发表时间:2021-11-22

浏览量:781

时时勤拂拭与本来无一物

师父吉祥!我有一个疑问,如何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如何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平时就觉察念头,算是时时勤拂拭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答:你的疑惑也是很多人的疑惑如果单单从这两句“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来看神秀大师的偈子,没有太大问题。但是,这两句话的前面还有两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把这四句连起来,它的意思是在身心上时时做功夫勿令本性有所染污。这样的见解与实相违背所以被五祖大师斥为未入门内

我们一开始修行,不能悟得本性,都会错在身心上用功。而一旦悟得本性,则知身心俱幻,从妄念生,从分别有,虚妄不实。若能彻悟于此了心不实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再观以前于虚妄的身心上所做的种种功用,一切的拂拭和修造,都徒劳无益。这就是五祖大师说神秀的偈颂未见性的原因。

神秀以身为实有,以心为实有,以为有道可修,有法可得,与实相相违背,不了本心,是见地出了问题。以这样的见地修行,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未破,我法二见未除,穷劫用功,皆不得道。

而六祖大师悟到自性本来无法可得,身心俱幻,本不实有。所以六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即是身心皆幻的意思身心既幻则一切法皆幻故云一切无有真既悟到身心是妄,则不须于虚妄身心上做任何功夫,只须保护自己不染万境,不妄修道,善护六根,假名修行。此保护的功夫,只是一种方便,非实有法可修可保护。以众生无始以来有种种贪爱染着的习气,就算了知自性无法可得,还是会被习气带走,被无明牵引去造贪嗔痴业,所以为了防止继续染着六尘,才需要方便做功夫,即所谓的修行。如发出离心修种种助道法诵经安禅等如是修行,并不是有妄可断,有真可求,而是了达妄本空,真亦不可得,以如是见地,如是智慧,勤加保护自心,不再取自心幻境说拂拭亦可,说保任亦可,说牧牛亦可,说长养亦可。如是修行,与神秀不达实相所说的时时勤拂拭,完全不同。

神秀所说的勤拂拭,是有为的修行,比如执着持戒,打坐,除妄,就算功夫做的再好,人我相不除,法相不断,根本无明未破于妄念中妄修菩提,妄证道果,故不得道。

而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悟到诸法实相,抓住了修行的根本。纵然有习气,不足为碍。只要平时多注意善护念,多做不染的功夫,就可以念念顿证菩提。何以故?以不失根本故。

六祖的偈颂,是顿教法门,顿悟顿修,念念保护,言下成佛,为最上乘根基的人所说。小根之人,以贪爱覆蔽,业障情牵,既无法领悟,又狐疑不信,不能悟入。

若欲修此最上乘法,须在平时勤做功夫,不能有丝毫懈怠及放逸比之其他法门要求更高更严格于自心上不得染一物,一念不染不住即佛,一念染污住着即众生。一念觉即般若生,一念迷即愚痴覆。如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是修也。若能前念后念不愚迷,心不住于法,亦可名为“勤拂拭”。然此“拂拭”非彼“拂拭”。何以故?以无法可除可拂拭故。但不住着一切法,当体清净,假名拂拭。

故知禅宗所说修法者,实无法可修。禅宗所言得道得菩提者,实无道可得无菩提可证。若了此意,才是修行根本。以悟得根本,才好修行,实无法可修。古人云:但得本,莫愁末。正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