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修无念行
发表时间:2019-08-29
浏览量:6977
好几位同修和我反应看不懂《心铭》讲记,不知道“无觉无知,浑然不觉,无知觉明”是一种什么状态,不知怎么契入这样的状态。他们之所以不懂“浑然无觉”,是因为未经过修奢摩他和禅那的过程,也即是禅定这关没过。二祖慧可大师说,“十方诸佛皆修禅定,不依禅定而得解脱者无有是处。”这里所指的禅定,不是四禅八定,也不是有出有入之定,而是六祖大师教慧明上座所修的方法:“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是你明上座本来面目。”即是“如来大定”不思善、不思恶,妄念不生,即证涅槃,这样的禅定方法又称为“无念行。”
今天我们就从头和大家一起学习怎样修无念行。这是一篇系统讲述定慧双修,怎样契入本心的文章,篇幅稍长,从浅入深,我们分为十二小节来学习。《楞严经》云:“理虽顿悟,乘悟并销。”修行即是如此,虽然明白实相,还需悟后起修,无念行不是一朝一夕即可纯熟,需长时熏修,理事透彻,止观双运,最后舍法,自然契入本心,达到“无觉无知,浑然忘我”的状态。只要我们依法修行,皆可到达,亦不为难也。
(一)怎样修无念行
禅宗讲开悟见性,悟后起修。什么是开悟见性?悟后又如何修行呢?从古至今,这是许多行人都一直关注的问题,可以说是百家争论,各说不一。
《达摩血脉论》云:“若拟修无作法,先须见性,然后息缘虑。若不见性,一切时中,拟作无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无记空中。”修无念行者,当先彻见自己本心即是佛,无有心外佛,知一切万法唯心所造,不假除幻,不起觉观,舍一切执著,长时熏修,乃至自然到达无念,契入如来自性本定的一种修行方法。《无心论》云:“但于一切事上觉了无心,即是修行,更不别有修行。”此觉了无心,即是指无念行。
一般来讲,欲修无念行,应有具正确解脱知见的善知识引导,以信力故,方能始修;或者通达经教,知一切法唯心所现,能解祖师语,能舍一切法,如说修行,即可渐入佳境。
(二)什么是开悟见性
所谓开悟,即是开心地道,悟无生法;见性者,见自本心,了无所有。开悟、见性,无有区别,只关乎心,无关一切言说思虑、取相分别。若欲通达此心空无所有,当熟看《大品般若经》,六祖大师、神会大师亦云,“若欲了达甚深法界者,当学摩诃般若波罗蜜。”开悟见性者,不可以言说见性,不可以凭色相见性。《达摩血脉论》云:“道本圆成,不用修证。道非声色,微妙难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说也,唯有如来能知。”故知,道内蕴于心,见者无觉无知,无知者,是名为知。无所见者,是名真见。
竺道生曰:“果报是变谢之宅,生死是大梦之境。从生死至金刚心,皆是梦。金刚后心,豁然大悟,无复所见。”
《法华经》云:“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
《华严经》云:“无中无有二,无二亦复无。三界一切空,是则诸佛见。”
《达摩血脉论》云:“佛不是佛,莫作佛解。若不见此义,一切时中,一切处处,皆是不了本心。”
《佛说决定毗尼经》云:“法同草木无知觉,若离于心不可得,众生自性无所有,一切诸法皆如是。”
《金刚经》云:“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
《大般涅槃经》云:“善男子,一切菩萨住九地者,见法有性,以是见故,不见佛性。若见佛性,则不复见一切法性。”又云:“诸佛菩萨有二种说。一者有性,二者无性。为众生故,说有法性。为诸贤圣,说无法性。为不空者,见法空故,修空三昧,令得见空。无法性者,亦修空故空。以是义故,修空见空。”又云:“善男子,如是如是,菩萨摩诃萨实无所见。无所见者,即无所有。无所有者,即一切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于一切法悉无所见。若有见者,不见佛性,不能修习般若波罗蜜,不得入于大般涅槃。是故菩萨见一切法性无所有。”
此不见法性者,即能明见佛性。悟者,悟无所有,自性空。故经曰:“为诸贤圣,说无法性。”又云:“毕竟净”;六祖云“本来无一物”。因不见法性故,而见佛性,即是见性义。《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于燃灯佛前悟无所有法,而后蒙佛授记。所谓“无所有法”即是般若,亦是法身,亦名佛性,见此义者,即名见性。
(三)何为无念行
《坛经》云:“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佛说决定毗尼经》云:“若有思维寂静法,是心非有本无生,心行觉观皆戏论,无念名为见诸法。一切诸法无思念,有心有念尽皆空,若人爱乐观察空,于此无念勿生念。”
《大品般若经》云:“若心、心数法不行故,为行般若波罗蜜,为生般若波罗蜜,为修般若波罗蜜。”所言行般若波罗蜜者,即是无念行也。又云:“无所得即是道,即是果,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性不坏故。若无所得法欲得道,欲得果,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欲坏法性。”此“无所得法”者,亦是指无念行。
《维摩诘经》云:“于三界不现身意,是为宴坐。”此“不现身意”者,即是无念也。
《金刚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即于一切相,不起心,不动念,无所住,不分别,不取不舍。经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所谓“离一切相”者,即是无念行。
达摩祖师说:“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又云:“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是名得道人。”所言“无性”、“不相属者”,即是诸法无知无觉,无所有,毕竟空,无能念,无所念,念亦不得,即是无念。
神会大师说:“只显顿门,唯在一念相应,实更不由阶渐。相应善者,谓见无念。见无念者,谓了自性。了自性者,谓无所得。以其无所得,即如来禅。”
简单地说,无念行即是六根不染一切外尘境界,于诸外尘相不生染心,不取著。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一念不生,证无生法。
(四)为什么要修无念行
经教中的一切修证方法,一切义理,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引导我们明心见性,通达一切法本来无生,令我们回归真如本性,即于诸外境不起心,不动念,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祖师云,“尽管讲得十二部经天花乱坠,若不修般若行,无有是处。”此“般若行”即是无念行。
修无念行,是获得究竟解脱的唯一方法,须花长时间练习。若只是停留在对经教的研究和理解上,纵解得千经万论,不契入修行,如六祖所言,“口说般若,心不行般若,尽是凡夫;若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大品般若经》云:“若菩萨摩诃萨作是念:是身,是口,是意,如是取相作缘,是名身口意不净。”若心取相,乃至心生一念分别,此是身业、口业、意业,则名不净,即生烦恼,以生烦恼故,不见佛性。若欲对境不生心,不取相,必须修无念行。而修无念行,可以使我们很快契入如来自性本定,到达究竟解脱的如来境地。
(五)始修无念行
学佛道者要想有大的成就,不仅要舍弃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还要于色声香味触法不生心,于一切细微的法相,皆不取著,不分别,了然无心。
修无念行要有一定的基础。若行人于二六时中,已能时时一心,专注不乱,安住正念,清净无为,通达一切法皆是自心所现,本来无生,当下即可契入无念行。于一切法,一切境界,了不生心,不加分别即是。若心散乱,还须从都摄六根,安住正念,不令心外驰修起。
六根追逐六尘是我们无始劫来的习气,当眼根随着外境转时,心已经迷了;耳随着音尘走,心又迷了。所以,修行一定要从不寻声逐色开始,先当关闭六根,远离六尘。初修行者,没有定力,多在尘境,动心不止,会心随境转,失心失念,著境着相,无法契入。所以先当屏息外缘,静心止意,安住一处,专修禅定。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首先当远离闲杂愦闹的场所,闲住静处,安定徐为,把一切动作都慢下来,观注自己的每一个动作,以至每一个起心动念。如果能安住寺院和道场最好,这样能集中时间专门修行,不被外境打扰。
从早晨起床开始,起身知起身,穿衣知穿衣,下床知下床,抬脚知抬脚,行步知行步,坐下知坐下。每一个动作,快慢急缓,都了了觉知,安住当下,不令心外驰。
修行就是从穿衣吃饭、举手投足每一件小事开始。走路时,脚步安详,平缓而行,不急不躁,目不斜视,安住一心。《大品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出入去来,坐卧行住,常念一心。举足下足,安稳详序,常念一心,视地而行。是为阿毗跋致菩萨相貌。”
吃饭时,左手端住碗钵,当于中胸,平稳不动;右手举筷,徐徐夹菜,送至口中,细细咀嚼。不左顾右视,于邻桌周遭一切声响举动,不闻不见,安住当下,不令心想一切事情。
与人说话时,先当问讯,恭敬有礼,吐字清楚,音量适中,不急不缓,言简意赅,内怀喜悦,面带安详,摄心不乱,绝不散心杂话。
穿衣走路、言谈举止,吃饭睡觉是我们每天必须之事,如果能在这些细节上多下功夫,身心自然会安静下来,不再执著一切外尘境界。能做到这些,始言修道。达摩祖师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就是让我们都摄六根,不令心起,然后就能契入深层的修行。
(六)不取于相
当六根与六尘接触时,对一切境界了不生心,不加染著,触目如探火,闻声如避刀,时时警觉自己不要心随境转,莫使六根染于外尘。切记,六根与六尘接触时,即是修行处。
《金刚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谓无所住,即是心不染著一切外尘境界。
《达摩破相论》云:“欲修六度,当净六根,降六贼。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放逸,名为持戒;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能制舌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
平日,我们就是要在根尘相接的时候,看好自己的心。若心着相,即会取著,烦恼即生。所谓“一切法从心想生”,“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即是此义。
(七)看起心动念处
到此为止,我们只是觉了自己的粗念,能够不犯威仪,偶尔不取于相,伏住三毒,令烦恼暂时不生。若要深入修行,当进一步观照自己细微的起心动念。
众生心念如同猿猴,处处攀缘,无有止息;又如牛羊,总想吃路边的庄稼。观照心念,如同牧牛,要时时牵住牛,不令它偷吃路边的庄稼。放牧之时,不能大意,需仔细观照,稍不经心,牛即吃草,看心亦复如是,稍不注意,心便著境,或住于念,而不觉知。
在练习时,念起,要觉了所起之念,念于何事,所生何心,是嗔是恼,是急是怠,是喜是忧,为人为事。若能捕捉到所起之念,当下觉了,念本无心,皆是幻化,即能当下不住于念。若心住念,应告之自己,一切烦恼,皆从念住而生,心若离念,烦恼自然不起。这即是“于念离念”。若要于念离念,首先要捕捉到自己的起心动念,于念生时,刹那即离,刹那不住,不令一丝烦恼生起。只有知道心住何念,才能离念。所以祖师说,“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我们每天都应抽出时间,专门练习看自己的起心动念。其实观照心念并不妨碍我们做事。当功夫熟时,自己的分别心、嗔心、慢心,对众生的不恭敬心,乃至自己大的说话声,粗重的喘息声,动作的不调柔,急躁的心理,自己都能觉察并捕捉到,既能捕捉到,就能令自己不犯这些过失。
(八)看心无心
修行的关键,就在于能时时提醒自己,看住心念。尤其是在与人接触的时候,我们心里所起的第一念,会直接影响到对方对我们的态度。其实一切众生都有他心通,心的敏感是不可思议的,这是心的本能,也是众生自性本具的妙用。
我们就是靠自己柔和恭敬的心念来摄受大众的。因此,观心不仅是练习无念行的前提,也是摄受众生必要的一个环节。
这一念觉性,提醒自己时常看心起处,即是修行,是修无念行的中轴,从此契入,便可日臻佳境。
养成习惯,看念头何时生起,所起何念,是一项很有意味的活动,它不分时间,不分场所,无论做任何事,都无妨碍,简单明了,易于修行。困难的只是经常会忘记这一念,不知不觉地又随境转。
一旦想起来看心,念头就不会逃过觉性。能时常提醒自己看心,心自然安住在觉性中。《坛经》云:“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又云:“念念不被愚迷染”,即是此意。心念看熟,知心幻化,知念无住,自然不再生念,若也生时,只是自性起用,不必再看。若执著看心,则是头上安头,不能入自性本定。
若能念念明觉,知念本无生,亦无灭,无去无来,不与随逐,即是无念处。到此,则是无事人,自然不再多说话,因为实在无话可说。自然无分别心,无怨恨心,无一切心,不住过去心,不思未来心,当下心不住。即能“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九)无念行需要长时熏修
当我们知心念本空,了不可得,无有住处,即能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这时,心不留客,念无所入,自然无心。二祖慧可说:“觅心了不可得。”客尘烦恼,不除自落。耳根虽听音声,而音声不入心;眼见于色,而色不染心,即能不著一切外尘相,看似如平常人,穿衣吃饭,运动施为,一切不妨。故《悟性论》曰:“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
修无念行,还需要特定的技巧。我们都有过这种经验,当完全专注,心中一念不生地做一件事时,比如整理家务、弹琴、画画时,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实际上,那段时间我们即是在不知不觉地修无念行。还有诵经、持咒时,一个妄念都没有,那时也是在修无念行。现在我们明白了,诵经是修无念行的一堂潜修课。
我们也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随时随地修无念行,因为在道场中,在家中,在工作中,实在来说,很少有人能抽时间专门去修无念行。无论在哪儿,我们都有休息的时侯,或吃饭,或坐在那儿,或躺在那儿,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一念不生,就像“打楞神儿”,大脑中突然一片空白,什么也不去想。平常有时我们会不知不觉地楞神儿,那个时间很短,而修无念行,就是要让自己长时间保持在那种状态中。要时常锻炼自己不思善,不思恶,一切忆想分别心都不生。
习惯成自然,总这样练习,自然而然在修无念行。念不生时,自性般若之智即会显现。不思善,不思恶,正那么时,即是自己本来面目。所谓“拟心即差,动念即乖。”念生即灭,随起随觉,觉时念灭,复起复灭,反复练习。这时,我们就知道什么是无明了。一念心起,即是无明。无念之时,是一真法界;念头一起,即是十法界。明白此理,当下解脱。故达摩祖师说:“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又云:“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到此始知,当你动念时,佛在旁看;当你不动念时,佛全照办。
若真修无念行者,任外面的世界再怎么风云变幻,自己都漠不关心;任身边的同修谈得多么热火朝天,自己都毫无兴趣,而只是沉浸在无心中,享受着寂静的法喜和内在的快乐。
(十)无处不修行
无论是绕佛、打坐、诵经、出坡劳动,还是无所事事,我们都可以修无念行。因为这一切都不妨碍我们不起心、不动念。我们越是不起心、不动念,工作越能干得好,不出错。因为心中没有执著,也不给自己压力。这时,无论你做什么事,不会拣择,也不会心生任何烦恼。始知,扬眉举目,吃喝坐卧,无处不是修行。
念头起时,一定要了了清楚,即便是善念,也要放下。如果有人说,修无念行,都成了自了汉,变得冷漠无情了,那事情由谁去做?并不是这样的,修无念行,只是于念头上不加分别,一切事不住于心,随缘做事。若遇到境界,不起心、不动念,这才是真正的利益众生。若一念不生,当下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妄念、善念、恶念全息,当下即是常寂光土。
对于什么是妄念,何为起心动念,很多修行人会产生误解,执著,把自己引向错误的修行。
《圆觉经》中说:“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念头都是妄念。无始劫来,我们的阿赖耶识里种下了许多种子,随着修行的深入,这些念头会不停地向外返,这就是所谓的“习气”,经文里的“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即是指这些念头。它们一般不会起现行,所以不会产生业果。但它们没法控制,总是起起灭灭,自己向上冒,令许多修行人困惑,产生执著。不要管它,不要住在这些念头上,不要担心它,它们对人没有伤害。起心动念不是指起这些念,而是指面对外尘境界,起善恶、分别、执著的念头,起修法的念头,起评判是非好丑的念头,起贪著的念头;过去的事,放不下,老是牵挂于怀;不停地忆想未来,以有所求心做事;住在当下的烦恼中,念念放不下,这些都是起心动念。而饿了想吃饭,说话思维,做事时用心,回忆过去,想想未来的事,只要不执著,这些都不是起心动念。
在修无念行的过程中,还是需要少动心,少起念,减少情绪的波动和意识思想活动,息心绝缘,安处闲静,锻炼自己不分别,于一切境界如如不动。
(十一)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做了错事,记着,先看住自己的心。永远记住,外面的一切都是假的,别人永远没有错,你一动念,一生心,即是自己错了。动念即乖,一切外尘境界,都是自心所现。十法界都是幻化的,更何况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如果被这些所骗,就是自己不明理。如果执著人我、是非,是自寻烦恼。什么是心外求法?旁边有人说话,或者一个声音响起来,自己的心就跟着跑过去了,忘记了自己的本心,这即是心外求法。这个人怎么怎么样,那个人怎么怎么样;这个修得不好,那个做得不对了,这儿不好了,那儿不好了,这一切都是心外求法。跟自己没关系,一切境界都是幻相,所以,只是看住自己的心,十法界唯在自己的一念心。一念善,即是天堂;一念恶,即是地狱,一念心不起,即是佛。
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一切都是空的,千万不要执著语言名相,什么“空、有”,“常、无常”,“我、无我”,不要和别人争论这些与道不相应的名词相;实相、佛性,也不要去思维,这些不过是假名。空也没有,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要时常提起这句话。察觉到自己动念时,马上放下,离开这一念,知幻即离,当下解脱。所以六祖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祖师们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就是此意。
五祖说:“五欲者,色声香味触;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此是行人磨炼佛性处。”《坛经》上讲:“轮刀上阵,亦得见性。”何处是“战阵”,何处为“刀剑”?修行时,举目之处无不是战场,他人一语一笑,皆是刀剑。要时时提防自己陷入难处,不要被心外的战场、刀剑所伤。无始劫来,我们就是被心外的战场所骗,陷入生死。何为“轮刀上阵亦得见性”?就是知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不被境界所骗,离一切相,如如不动。
(十二)不求将来作佛,当下作佛
若能时常安住无心,不起知见,于一切外境,无所了知,不加分别,亦不生空想,亦不生有无想,当下即是佛,何必求将来作佛?
若一念生将来作佛想,即离本佛,与道不相应,即落于未来心,法界便现。达摩祖师曰:“疑心瞥起,即被魔摄。”所以说,佛是心作,是心是佛。若了此心,佛亦不存。五祖云:“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于念念中,常供养十方恒沙诸佛。十二部经,念念常转。”川禅师曰:“行处坐卧,是非人我,勿喜勿嗔,不离这个。只这个,劈面唾,平生肝胆一时倾,四句妙门都说破。”又云:“不动纤毫合本然。”祖师颂曰:“堂堂大道,赫赫分明。人人本具,个个圆成。只因差一念,现出万般形。”黄檗禅师云:“唯直下顿了自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无一行可修,此是无上道,此是真如佛。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法华经》云:“正直舍方便”,皆是此义。
结束语
亲爱的家人,尊敬的各位法眷属,经教及祖师语中,关于无念行的论说还有许多,在此不一一列举。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一点修行上的帮助,所说所论,肯定有不到之处,还请各位仁者指出,多提宝贵意见,最后,以达摩祖师《破相论》中的偈子来结束这篇文章: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更多内容,请下载文档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