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第八讲上
发表时间:2023-03-30
浏览量:2340
六祖坛经讲记第八讲
我经常提醒大家,把修行落实到生活的平常处,落实到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上,落实到穿衣吃饭、待人接物上,只有这样,你的修行功夫才提高得快,才能巩固。如果只是在坐禅听经的时候,在思惟佛义的时候,在远离人事物的时候做些功课,这个修行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在大众之中,或三五个人坐在一起聊天时,要懂得保持正念,要懂得倾听,要注意听他们说了什么。或者是你在发言的时候,自己带着觉知,心常在定,能清楚地去表述自己的想法,这些都是锻炼自己修行的好时机,要懂得把握。
你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你要把你的问题、你的答案,表达得清晰、清楚,这就需要正念,需要智慧,需要觉知。
比如说我坐在台上讲法,马上要开始了,怎样开场?开篇讲过之后,接下来要讲的重点是什么?这都需要觉知,需要正念,需要平时功夫的积累。
修行一定要落实在生活的平常之处,平时行住坐卧心不安定,遇到事情又怎么能定得住呢?你别以为到斋堂服务,扫院子,甚至在那儿坐着就不能修行了。这些最平常、最容易被忽略的时刻,是最好的修行时刻。
把修行融入到生活的细节处。不要轻视任何小的事情,不要错过你面对的任何一个人,那都是你的道场和修炼处。有人的地方,做事的时候,需要与对方交涉的时候,就是考验你修行的地方。你学再多的经论,你去过再多的寺院和道场,如果你不会在对境时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懂得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习气,不懂得在待人接物中善用其心,你实际上还不知道什么是修行。
不论在哪儿,做什么,要时常提醒自己回到当下,从妄念中出离,从故事中出来,不要迷在问题里,回到正做的事情上来,专注地把握好当下。如果这一点不明白,你跑一百个道场、一千个道场也没有用,你把三藏十二部都学了,你把世间所有大善知识的开示全都看一遍也没有用。
不懂得把佛法用出来,只是思惟分别自心境界,那是研究佛法,不是修行。只是熏修意识心而已,只是增加知见而已,只是数别人的宝贝,给别人喝彩了,自己半分钱都没有。
修行并不是一件很累、很紧张的事情,不是,修行需要放松,但是要带着觉知,不能放纵和放逸。如果你觉得修行累了,是你修错了,用心用错了。着力即差,你用力过多,就会适得其反。
如果用心用对了,你会很轻松适度,不会跑两边。其实你越是在修行的状态,会越放松,越安心,越不会累。累是因为你躁动,你不安,你没有安住,没有把学到的法用出来,或者用的不对。你抓取的习惯没有转变过来,总是想去抓六尘,不愿意安静地坐在那里。不愿意带着觉知放慢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放慢自己的脚步,放慢自己的语速,调整自己的呼吸,收摄自己的六根。你觉得那样累,你被自己的意识骗了。
比如说道场里来了很多同修,有很多新的面孔,有的人会和他们聊天,询问各种各样的事情,总是向外看,总是去关注别人,忘了自己的修行。这个人说两句话,你耳朵就过去了,那个人说几句话,你又去捕捉它们的意思,自己还想参与,就忘了要守住自己的清净心。不会守心,就容易消耗,心很散乱。没有觉知和正念,就会不停地用识去分别、计较别人做的事情,甚至让自己烦恼重重。有功夫的人,就会保护自己。要么主动抽身,赶紧离开。要么保持冷静,不过度参与其中。
人多的时候要注意收摄眼根,大家说话多的时候要注意收摄耳根,或者是你带着觉知去看、去听,自己要有一个警觉的心。当然,你不用永远保持这种状态,偶尔放松一下,跟大家聊聊天,这没问题,但不能迷于与别人在一起。自己一定要知道度,要知道收放自如。
适当地使用六根,享受生活,这没有问题。但是一定要知道度,不能放逸。
不管是在讲经的时候,还是在平时开示的时候,我会经常提醒大家活在当下,回到当下。提醒大家在生活中修,在早晨起来刷牙洗脸的时候,在走路的时候,在坐下的时候,在起来的时候,在端杯子的时候,在举起手臂,放下手臂,抬起脚,放下脚的时候修,在听到鸟声,感受到风的时候来修行,随时随地安住。
我们继续来学习《六祖坛经》。
慧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
曹溪是六祖待的时间比较长的地方,所以后人一提到六祖,就用曹溪来代替。比如说“曹溪一滴”,“自从认得曹溪路”等,都指六祖和他的禅法。六祖到了曹溪那个地方,又被恶人寻逐,向他索要衣钵。
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
到了四会这个地方,也即五祖前面告诉六祖的地方,六祖在那里避难于猎人队中。为什么要避难猎人队中?因为那里安全。一般人是不会想到六祖藏到猎人队中。
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
六祖在猎人队中待了十五年,经常给猎人开示佛法大要。
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
猎人经常让六祖守猎网,他看到有动物就私自放了。
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
在猎人队里生活,一定免不了吃肉。六祖到了吃饭的时候,把菜放在锅里,只吃肉边菜。
有的人会想,为什么六祖不劝猎人改变职业,不要杀生呢?这是恒顺众生的智慧。六祖在猎人中是为了避难,而不是为了有意说法教化他们,偶尔讲些东西给他们听,但是不会有改变他们的心思,那样的话,非但起不了作用,还让自己无法在猎人队中待下去。
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有人问他,为什么把菜放在锅中。他说:“我爱吃肉边菜。”
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
有一天,六祖心想,我避难的时间也差不多了,到了该弘法的时候,不能一直这样潜藏下去。虽然五祖大师曾经嘱咐他:“佛法难起,不宜速说”。但是时间也差不多了,该出来弘法了。
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
所以六祖就到了广州法性寺这里,正好赶上印宗法师讲解涅槃经。“涅槃经”就是《大般涅槃经》,佛临终时候说的一部经。
因二僧论风幡义,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这是一段很有名的公案,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但其中的义理,恐怕未必有几个人真正知道。
当时六祖来到法性寺,正好风吹得幡哗哗飘动。两个僧人就此事展开了争论。一个僧人说:“风动。”一个僧人说:“幡动。”两个人争论不已。六祖大师走到他们面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大家听到六祖这么一说,都非常惊讶。心想,确实是如此啊。
我们看《坛经》的时候,都会觉得这句话好有智慧,但是它的智慧体现在哪里?它跟我们的修行和解脱有什么关系?我们可能并没有深入地去思惟、去领会。
我们晚上看到天上有月亮,一会儿过来一片云,把月亮挡住了。一阵风过后又把云吹开了。这个时候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觉得像是云在动,又觉得像是月在动。
《圆觉经》里有一句话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 好像是云在运动,又或者是月在运动;好像是船在动,又好像是岸在动。以常识来讲,应该是云动,月没有动,应该是舟行,岸没有行。
但是,如果你正看风和幡,看云和月,看舟和岸时,并没有生心,或者,你正看着它们的时候,在想别的东西,你只是看着他们,没有生一个谁在动的心,那么,就没有什么在动。可见,动的并不是外境,而是心。外境的变化,是因心而有的。
这里就讲到佛法的重点了: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我们看一棵树时,你只是看着“树”的形象,但没有做“树”想时,“树”是不存在的。只有当你分别“树”时,对“树”这个相生了心,给予了某个特殊的定义时,“树”才忽然出现。
树是因人这个独特的个体用心分别出来的。外在并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树”。“树”的意象是非常模糊,甚至是不存在的。“风”和“幡”也是如此。人对它们起了分别心,心动了,有了概念,风和幡才会出现。所以六祖大师说:风也未动,幡也未动,仁者心动。
一切万法本自不生,心取于相,诸法才生。外境没有任何东西在动,你的心在动,才会有外境动。
六祖大师说仁者心动,并不是想告诉我们实相是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别被幻相所骗。什么是幻相?风动和幡动,这是幻相。不被幻相所骗,就是实相。怎么见实相?离开争论,不为幻相所骗,就能见实相。并不是说有一个实相可见。
六祖这句话是为了解决他们二人的争论,并不是在阐述一个绝对正确的东西。有人不明白这一点,说心也没动,没有心。他们不知道佛法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提出绝对正确的东西。六祖这样讲,是想让两个人看到他们各自争论的东西是虚妄的,然后放下这种争论。
我们看祖师说法,是想帮助我们从争论和幻相中解脱出来。如果你只是停留在寻求一种绝对正确的东西上,那么他们三个人所说的其实都是一样的。你会认为六祖说的也不对,又会和六祖争论起来。六祖是劝架的,听明白的人就走开了。听不明白的,还在那里思惟六祖的话也有问题。
比如说我要拿一只有很多爪子的小虫放在你们手上,有些女众一听我这样讲,心就开始动了,开始膈应了。我还没放虫子,她就开始膈应了。是虫子让你隔应的吗?不是。因为虫子还没放你手上。是你的心,你对虫子的想象,你心中早就构建起对虫子的种种讨厌让你难受的。虫子没在你那,你就开始膈应难受了,是不是你的心在动?
所以,虫子没动,爪子也没动,也没有人挠你,也没有痒,是你心在动,心在痒痒。
比如说牛、狗、马这些动物,对于不同的人来讲,它们是有不同的意义的。有的人看牛就是畜生,甚至鞭打它,甚至跟它一样愚痴,这个时候的牛其实是你内心愚痴的折射,其实是你正在做牛。但是有的人,牛对他来讲是一种悠闲自在,是一种解脱的状态,那牛对他来讲就是无情说法,就是法身,就是大白牛,就是解脱。外境本没有区别,所有的区别是从我们内心生出来的。
外境是随着心的变化而变。你的心变了,外境的意义就变了。
这个公案听懂了,可以悟道,知道怎么修行了。
比如我们去坟地打坐,那个坟地只是一堆石头而已,就连石头其实也是概念,当你走到那里,自然地坐下的时候,你没生起任何心念的时候,坟不存在,石头不存在,骨头、阴气、鬼啊都不存在。也没有活人,也没有死人,唯有你当下一念不住的心。如果鬼来了,一定是你心里的鬼出来了。没有外在的物,一切都是从心想生。你正分别什么,你就做什么。
关于风动幡动这段故事,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去分别外境,如果你看到外境有不对、有过失,是自己起心了。心若不起,万法无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