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到的,永远不是佛性

发表时间:2021-06-04

浏览量:925

体验到的,永远不是佛性

体验到的永远不是佛性,而是你的妄想,是识非性。

性只可自作性,不可生性想,不可体验。

如头只可做头,不会生头想。生头想者,人之意识也。人之所想头者,永远是头的妄想,而非真头。何以故?真头只是真头,非知者是真头。真头不可想,不可对待。

佛性是诸佛觉者默契自证自知的境界,不是可得之法,非是有法,故体验不得。

若以体验而为佛性,是识心计度,鬼窟里做活计。

佛性非是有法,非是无法,非法非非法,超心意识,不可思议,绝诸对待,但无一切心,默契而已。拟心即乖法体,动念即错,如何体验?

体验从心想生,从妄念生,从诸识生。

如手不自知是手,何以故?手即是手,不可更知。若知是手,是知非手。

手不自手,因识,因念,因名而有手也。因识而知手者,必非真手,手之妄想也。

若以觉,以知,以悟,以体验为佛性者,亦复如是,非是佛性也,但性之作用和妄想耳。

体验从妄想生,不可以体验得见佛性。但息体验之心,正是佛性。

古人云:不知最亲切。又云:不知。

如洞山禅师过水悟道偈云: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切忌从他觅者,切勿体验。若生体验之心,迢迢与之疏远。

又云:我今独自往,处处逢得渠(他)。

我不须体验自己,只要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无心之时,正处处逢得他(本性)。

又云:渠(他)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他)。当我不起体验之心时,我正是他。我若体验,反不是他了。

古人云: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比如人是自己,不需更知自己。何以故?以本是自己故,一自己故,非有二自己,亦不必更认自己。若起心知是自己,是妄非真,不是真正自己。真正自己不可知,不可测,不可寻,不可觅,不可证,不可认。如头上不可更安于头,骑驴不必更觅于驴。何以故?已是本头故,已有驴故。

如永嘉见六祖,也不礼拜。六祖问:大德自何方来,生大我慢。

永嘉说:生死是大,无常迅速,无暇礼拜。

六祖云: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

永嘉云: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体本无生,即是不必更去体会。佛性亦复如是,非体验而得,本有佛性故。只可顿悟,不可体会。虽言顿悟,不可迷于悟,故顿悟亦不可得。此一悟亦是妄。何以故?性非迷悟故。说迷说悟,皆是相对之法,不是佛性。佛性是不二之法,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古人云:悟了同未悟,此之谓也。

如经云: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故知佛性者,但恁么行去,恁么默契去,是自行境界,不必生于体验。但有少分体验可得、可知、可觉,皆是妄想,徒劳无益,亦非真性也。

训练觉知的目的正好相反,是借用其他的感知来把我们从对自性的体验和知解中叫出来,而不是去觉知佛性。佛性不可觉,无能觉,无所觉。故知,觉知只是工具,是手段,是空法,不可得,不可执。

六祖大师云: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言直用此心,未言用心而生想。

又云:常应诸根用,而不生用想。

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