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讲记第三十七讲

发表时间:2021-05-18

浏览量:1647

维摩诘所说经直说

第三十七讲

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

香积佛国的菩萨众们来到娑婆世界,看到佛教化众生,这么辛苦,这么殊胜,所以,便请法回去,想把这里的佛法带回到他们的国度。于是,他们向释迦牟尼佛请法。

佛对众菩萨说,当然这个法,经书上是对香积佛国的菩萨们说的,其实对我们所有人都有益,也是对我们所有人讲的。有一个法门,叫尽无尽法门。什么尽?什么无尽?怎么尽?怎么无尽?尽是指有为,无尽是指无为。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这里重点是不尽和不住。我们学佛法,总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对空,无为,无作的理解,对无事,无求的理解。会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如何行于无为,行于空?行于无事?这里理解错了,很容易偏执到一端,容易堕入两边。一说空,一说无相,无愿,无为,就容易堕入什么也不做上面,反正都是空的,都是假的,干脆像死人,像木头人,彻底消极无为就可以了。其实这还不是真空,不是真正领悟空。空,不是断灭,不是摒弃有为,而是以无为心,随缘施为。这是不尽有为。

声闻乘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包括辟支佛,他们的修行,是尽有为,是入无为正位,取一个相对的解脱果,叫有余涅槃。有余就是还有余地,还不究竟。所以他会尽有为,尽有为就是停止有为,完全的无作,堕在了无为坑里面。佛也讲无为,主要是从心性上讲的,讲心态,讲不造作,不刻意,不强求,不较真,而不是刻意地不做,不是什么都不干,也不是不度众生。他是随缘,用智慧,用善巧,用方便,量根施教,不攀缘,不造作,这个是无为。所以这个无为本身就是不尽有为,他在心态上是无为的,在形式上是有为的。

不尽有为这方面,主要是针对二乘人的解脱见地来讲,同时也对初发心的菩萨,是一种激励。因为初发心的菩萨,他喜欢做事,他执着于有为。这里不尽有为,是对所有的菩萨的一种激励。尽有为和住无为,是一个意思。正是因为住于无为,所以才尽有为。因为执着了一个尽有为的思想,才会住于无为。所以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名菩萨行。何谓不尽有为?我们看维摩诘详细的开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声闻乘人没有大慈大悲,他谈不上慈悲,他也不说法,也不教化众生,只喜欢入定,只喜欢寂灭,喜欢神通,喜欢清静,喜欢到没人的地方去,看到人就觉得恐惧,畏惧生死,贪爱涅槃。没有耐心,没有智慧,求于自了,如救头燃,生不起度众生的心。这个和禅宗祖师不度众生有本质的区别。禅宗祖师不度众生,是随缘度生而不做度生想,禅宗祖师是大慈大悲而不于众生有取着。我们都知道像达摩祖师,像六祖大师,像马祖、百丈、沩山、黄檗、临济,都是度无量无边众生,而不执着自己有众生可度。这和声闻人的境界完全不一样。声闻人是根本没有智慧帮助任何人,也没有那心量,也没有善巧方便。禅宗祖师则不然,他们有无量的善巧方便,有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智慧,有真正的大慈大悲,他们才是真正领悟了佛法的核心,真正觉悟实相,真正合道的人。虽然知道实无众生如来度者,但依然慈悲喜舍,不舍众生,不尽有为,这即是不离大悲,不舍大慈。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发一切智心,就是以彻见佛性为目的,究竟通达诸法实相,这个志愿非常坚固,于修行的过程中,不会忘失道心。

教化众生,终不厌倦。其实也不能说声闻辟支佛完全不教化众生,因为没有完全通达众生幻化,没有般若智慧,所以会执着,会较真,会心生疲倦。他们讲着讲着,会生疲厌心。一看众生难度,不度了,就跑了。佛经里记载,讲舍利弗想帮助一个众生,众生几次刁难他,就不度了。有个典故,有人向舍利弗要眼,当然,这是个故事,是比喻。向舍利弗要眼睛,我看你左眼挺漂亮,把你左眼给我吧,听说菩萨大慈大悲,把你左眼给我吧。舍利弗秉持佛的教导,要慈悲喜舍,要行布施,然后真就把左眼给了他。不行,拿过来左眼,闻了闻,你左眼太臭,不要你左眼,要你右眼。这是找茬,明显找茬,好吧,我忍了,给你右眼。反正留一只眼,也不好看,索性都给你了。右眼个小了点,放在地上踩碎了。舍利弗急了,太过分了你!哪怕喂狗,也不能踩地上浪费啊!喂狗?你确信狗会吃吗?舍利弗傻了。哇!还有这样的人,我不度众生了行吗?众生太难度了!没有智慧,没有法眼,不了达众生根基,不懂得随缘度化。不过,也确实太为难舍利弗的了。要俩眼,都给你了,一个嫌臭,一个嫌小,我走了,我不度了。比喻啊,别当真。舍利弗那眼,我给你讲,即便用了,也什么都看不见。别当真,这是比喻,是形容声闻乘人没有耐心,没有智慧,不通达般若智慧,一根筋,没有善巧。

有了智慧,就不会疲厌了,就不着众生相,而是以智慧逗他,接引他,让他学佛学法,最后心开意解,让他在开心快乐中修行,慢慢地把他领上贼船,引到实相上来。这个就可以了。但是,声闻乘人,死脑筋,一根筋,做啥事情都非得有个对错,有个模式,有个定法定论,所以,他们度众生会生疲厌。

只有不着众生相,于众生不起爱见大悲,不生执着,才不会疲厌。否则的话,就会厌倦。受点打击,退心了,对吧?我还是自悟自修去吧,一个人,找一个地方,精舍啊,山村啊,山洞啊,有山有水有鸟叫,多好!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我度他们干嘛?佛都不度众生,我为什么要度众生?你看,他也会说,也会用金刚经里的话,这是借口,是退失道心的说辞。自己多好度,干嘛度人?

于四摄法,常念顺行。就是与众生接触交往,和他一起修行的时候,不忘四摄法,爱语、利行、同事、布施。这四摄法,常念顺行,就是一直都在用,随顺众生而用。这个布施,就是你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总会送他一些礼物,给他一些好处,送他一些喜欢的东西,投其所好。因为他一开始不信佛,也不相信你,他觉得你们学佛的人,都可怜巴巴的,都苦。我们很富裕啊,我们很大方,这是布施。当然,这个布施,不仅是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智慧上的,各方面,能给的都给他,让他对你生起信心。爱语,就是总哄他,他喜欢听什么就说什么,像母亲对婴儿讲话一样,这个太难了。但是,就算你说不了那么柔软的话,你也要会骗他,哄他,要说对方爱听的话,反正你得会编故事,不能老实巴交的,这个怎么做就靠你自己了,这个不能教你。俗话讲,巧言令色,在这里可以变成正面的助人。在佛法里面,只要能用上,那就没有坏的,全是好的,这是爱语。利行,就是帮他做一些事情,递个东西啊,推个车啊,做有利于他的事。做什么没有限定,不管是谁,只要他能够学佛,父母、妻子、儿女,甚至朋友等等,你要利行,要尽可能的帮助他。我们没有求,无偿地帮他做他喜欢的事。如果说有求,只是希望他能够修行,但这个也不能执着。如果他就是不修,也要放下。一定要观察对方的根基,才能利行,做对他有利益的事情。同事,就是和他在一起,本来你不想干这个事情,但是为了引他入佛道,跟他做同样的事。法华经里面,大富长者丢了儿子,儿子离家出走二十年没回来,后来儿子来到了他父亲暂居的一个城市,一个聚落。他父亲发现他了,想接近他。因为这个孩子,离家出走,迷路了,一直在外面流浪,也没钱,孤苦伶仃的,穷的都不行了,天天给人家打工去,很凄惨。稍微富一点的人,在他跟前,他就自卑。一开始,他父亲不知道这一点,派俩人去,这俩人穿的都是很富有,穷子一看,把他吓坏了,以为这俩人要把他逮走,强迫他做什么事情,吓得昏倒在地。后来他父亲发现,哦,原来那是吓的。又派俩人,这次派两个穿的破破烂烂的,跟他差不多的去,然后告诉他去除粪。一说除粪,他不害怕了,这就叫同事,做和他一样的事情。

虽然你的身份很高贵,福报很大,很富有,每天也干干净净的,也彬彬有礼,也有智慧,也有气质,有文化,但是为了教化众生,你可以装的跟没文化似的,装的很穷酸的样子。反正都是装,你要装的像点。你就记着,为了帮助他,你可以什么都装,什么都可以演。所以,菩萨这个智慧、大悲,不可限量。为了帮助一个人,什么事情都可以做,这是四摄法。大家记住了,虽然你做不到,最起码你把这四摄法背下来,你背下来,可能有一天就会用上。

护持正法,不惜躯命。为了护法,不惜生命。这是一种真正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关键时刻总得有人出头啊,对不对,要想护持正法,总要有人做出牺牲,为法忘躯。现在我们处在一个和平的时期,又是一个大乘气象的时代,不需要我们真的去卖命,这是一种护法的精神,修行的精神。

种诸善根,无有疲厌。种诸善根,就是行一切善法。以无所得心而行一切善法。这个有点难,难,不是做不到,能做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在种诸善根,不知疲厌。今天大热天的,听这个人嘚啵嘚啵的,一句正文也没有,而你还在很认真地听。这也是修行,也是种善根。就算一句正文也没有,我们讲的是维摩诘所说经,是吧,这一个维摩诘所说经,一个名字,净名经,这个名字,种入你的阿赖耶识里边,成为金刚种子。啊,有一天你开悟见性,这就是自己曾经种的因,结了果。所以说种诸善根,无有疲厌。不管多热,不管多无聊,大家都在坚持听法。

志常安住,方便回向。这个安住,是安住实相,安住一心。方便回向,是指你做了,就不白做,我们无求,但是它会有作用,功不唐捐,这就叫方便回向,智慧回向。不是让你起一个心,把自己做的都记着,再回向。就是你知道没有能回向的,没有所回向的,回向也不可得。方便回向有二种境界:一,做事的本身,安住的本身,就是最大的回向。这是自证境界,就是不去做回向。还有一个就是表演,为众生表法,为初学讲,做的一切,都会回向众生成佛,回向自己成就,是为了大众能有信心。比如说打禅七,带一些初学的,带着他们一起受八关斋戒,求佛加持,让自己这次禅七顺顺利利的,不要有障碍。然后禅七结束,或讲经结束,带着大家念一下,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这都是方便回向。明明知道没有什么可回向的,但是因为是初学,他们还领会不到这一点,他们还希望能够被加持一下,给自己的修行增加一些信心,所以带着大家方便回向,这是从助道法的角度,也是从不尽有为的角度。

求法不懈,说法无吝。自学佛法,或向善知识请法、学法,从来不懈怠,不得少为足,也不疲厌。有很多居士,大家都很精进。只要有机会,向我问法,这个没关系,你问法,没关系。但是你别看到什么好东西,听到什么音乐,你认为好听的音乐,有什么赚钱的道,有什么便宜的东西,就发链接给我,就推荐给我,我没有兴趣,不要骚扰我。你问法,这个没问题。你问多少都没问题,只要你诚心求法,不懈于求法,不懈怠。说法无吝,有机会就给大家讲法。大家在说法这方面,可能这个环节薄弱一点,总觉得自己没有觉悟,还没成就,还是个凡夫,不能说法。错了,不管成没成就,见人就说,先拿别人练。别怕说错了。就是说说,不停地说,在给别人说的同时,把自己说明白了,说清醒了。你要多说,管他爱听不爱听呢,他不爱听是他的事,我爱说是我的事。除非他比你更清醒,更有智慧,知道你说的不对,也就不听了。那是他有心眼。但你不一样,你要抓住机会,找听众,为他们讲。比如说你父母,你家的小猫小狗,都可以当你的听众。他们听的懂听不懂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说法,要练习说法。这是说法不厌,说法无吝。只要有人问,就全盘的讲给他,不要吝法。佛法是出世间法,是自觉觉他,就是要利益别人的。一切众生都是一体,并没有一个自他,没有你我,都是一心,所以不能吝法。自己懂的,不告诉别人,怕别人比自己强。如果你吝法,只能说你不通达法性。它不像世间法,世间人,掌握了一门技术,自己得了什么利益,会算计,想独占,不与众人分享。佛法不是这样,一定要与大众分享,要多做法布施。世间人遇到一个好东西,我不告诉你,这个东西这么好,我才不告诉你,我要独吞。修行人没有这个心,他是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了达众生同一种性,同一佛性,他有这样的智慧,所以他对一切众生,平等法布施。法布施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吝惜,因为他知道,没有布施给别人。圆满的是法身。

勤供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这个供养诸佛,也有两层意思,一个实相,一个就是世间法。实相上面,就是通达佛不可得,没有佛,通达十方诸佛都是我们自心的一念妄想,这就叫供养诸佛。那你初学,刚信佛的,要护持三宝,要礼佛,这是表法,为众生表一个信。到了寺院,礼佛,在寺院里面每天礼佛。其实,表面上是礼佛,但实际上不是礼外面的佛。其实是向内,修我们的恭敬心,谦卑心。不仅礼佛,对一切众生都要心生恭敬,内心都要视之如佛,这叫供养诸佛。故入生死,这个故入,就是示现入于生死,为度众生而入生死,非是迷入生死。就是平等、尊重、普行恭敬,对待一切众生都尊重如佛,就叫供养诸佛,而无所畏。不会因为示现入生死,来到这个世间,怕解脱不了,总怕轮回,总怕自己修不上去,没有这念心。因为通达人无我法无我,已经通达实相,所以不畏生死,示现入生死,与其同事。

于诸荣辱,心无忧喜。对于荣和辱,都没有忧喜。荣就是好事,辱就是有人损害你,有人侮辱你,逆境。不会有爱憎之心,不会说大家赞叹你,呵,心里边美滋滋的。有人诽谤你,有人侮辱你,有人瞧不起你、指责你,心里边就难过,不会。于荣辱没有忧喜,心里没有波动,可能会有一些习气,但是很快就过去,不会当真,不会住在别人的评价里。谁说你什么了,别人把你捧得多高,或者谁诽谤你了,对这些都不会住。八风不动,利衰、毁誉、得失、苦乐,等等都不能动其心。

不轻未学,敬学如佛。

未学呢,有时候会用末字。末学,未学都一样,就是初学的意思,这句经文是不轻视初学。好的修行人,对那些还没有真正深入佛法的人不会轻视,而且会心生恭敬。像六祖大师最初到五祖那里求学,慧能不会写字,希望张别驾代他写偈。张所言有轻视之意,六祖就说: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即使对一个完全不会佛法的人,也不能轻视。因为众生都有佛性,完全平等,都值得尊重。对一切人要普行恭敬,就像对待佛一样。这个尊重,不能从表面上尊重,要从内心,真正把对方当佛看待。

学禅宗的很多人容易犯轻狂的毛病,会很傲慢,目空一切,轻视初学。这个是修行人的大忌,也是禅宗学人要注意的。

你没到祖师的境界,不可以轻易地学祖师呵佛骂祖,不能效仿祖师睥睨一切,桀骜不驯的样子。祖师有祖师的功夫和境界,有祖师的手段和示现。而凡夫若动不动拿祖师的话来当自己的境界,这是自欺欺人,可笑至极。

这一点,不轻初学,希望大家都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没有则是你的本份。

说到实际,轻视别人是自己心性扭曲难过。佛让我们避免的心行,都是因为你有那样的心行,苦的难过的是你自己。有人来道场了,我开几句玩笑,说这个人长得压抑。你就真的长的压抑了吗?不能从表面的语言上去判断是否轻视,要看对方对你的用心。我经常跟大家开玩笑说,长的不好的都学佛了,长的漂亮的都搞对象去了,当明星去了,做买卖去了,当名人去了。是吧?所以,歪瓜裂枣,剩男剩女们,老弱病残的,被社会放弃的人,都跑到道场来了。除我一个例外,相好庄严,有大智慧。天啊!这人怎么那么直言不讳,不知道含蓄一些吗?不知道。所以我轻视你们,但这个轻视是假的,这只是言语上面的调侃,里面全是关爱、喜爱,是一种对待亲人的态度。这个不轻初学,尊重大众,不是流于表面,在那里装谦卑,装恭敬,做表面文章,不是。语言上可以调侃,但内心绝不能轻视。哎呀,这个人,好坏话都让他说了,怎么说都是他,常有理。

这一段,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我们好好学习,在修学路上,这些我们都会碰到,都是长养我们的善根和菩提心,让我们越来越吉祥如意。我们先别说大彻大悟,别把目标放那么高,那么远,我们先随时随地随处,把自己的现实生活搞好,让自己在哪儿都能够安详,都能够平和,能够快乐,这个才是我们学法的一个真正的目的,一个很现实的目的。而不是天天求一个什么大彻大悟,那个东西太远了,谁也看不到。我们时时刻刻都能不执着,没有烦恼,这才是最主要的。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就是在修行的过程中,打开我们的心量,让我们对一切,都能够生起一个慈悲之心,一个平等之心,一个智慧的心,一个尊重恭敬的心,一颗通透的心,无挂碍的心。

堕烦恼者,令发正念。有的人,生活一遇到逆境了,遇到问题了,烦恼了,找到你。你可以用善巧方便,帮他转移。让他生起正念,为他输入正能量,给他讲点笑话,讲点事情激励他。大家出去玩玩。太不容易了,我跟你讲,度人真的需要智慧和善巧,所以我们也很能理解这些二乘人,自己如果没有大智慧,大心量,根本帮不了任何人。堕烦恼者,令发正念。就是带着他修,你要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视一切众生如罗睺罗。因为这是实相,最后你会发现,你只能这样做,才能成就,才能圆满。

于远离乐,不以为贵。佛法里边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修行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很难得的一个环节,就是乐远离心,出离心。远离世间,远离家亲眷属,远离世间享乐,不是抛弃,不是彻底的远离,而是保持距离,这个很难得。但是你一旦能做到这个了,一下子你的修行,你的心境,就会有一大块的提升。你会断掉很多的烦恼,减少很多的挂碍忧虑,所以这个真的非常难得。声闻人为什么能速断烦恼,取证四果?就是因为出家修行,远离世间,烦恼断除了一大块儿。但是就算你能做到这一点,也不要以此为骄傲。你要以此为骄傲,那又坏了,我相又出来了,虽然你没有烦恼,虽然你也没有世事的挂碍,但是如果你内心生起一个以此为贵,以此为骄傲,生起这个心,你还是解脱不了。那样你和众生是对立的,你有一个我,有对立,你就不屑于接近别人。和一切人都保持距离,和家亲眷属,和朋友和同事,和所有人都保持距离,但这个保持距离,你不能保持距离保过了,过犹不及,你太远了,你站在一个高高的角度俯瞰大家,那就完了。你以自己为贵,你没法长养自己,你也圆满不了自己,因为一切人都是你,这个距离,要保持好一个度。保持好了,你能自觉觉他,你能借助利他而修自己。保持不好,就成了孤家寡人,就把自己局限起来,你无法看到自己身上的习气和毛病。所以,距离太远,也不能成就。二乘人,就是尽了有为,以远离为贵。菩萨虽然也乐远离,但不以此为贵,虽然和众生和家庭,和所有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不逃避,不厌弃众生。看到众生有机缘的时候,能够接引,能不遗余力的去跟他同事、利行,引导他,不疲不厌,这就叫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不着己乐,庆于彼乐。自己很快乐,既有智慧,又有能力,也有条件快乐,有很多方式自娱自乐,做什么事都能让自己快乐。但是,不以自己快乐为贵,不贪着己乐。庆于彼乐,这也是一种随喜,也是心量大的一种体现。就是别人快乐时,我们看着不会嫉妒,不会生气,不会羡慕嫉妒恨。能够随喜他人,很高兴看到对方好、对方快乐。我们看到亲人、朋友、同修开心快乐,自己也很开心。有人问我,师父,在厕所里能听您的开示吗?在床上可以听您讲的经吗?可以,都可以。没那么多事,只要你听法,你学法,怎么都可以。打个岔。

别人修法有了提升,心态有了改变,心性变得柔和了,为他高兴,就像为自己高兴一样。遇到事比以前冷静了,不再烦恼了,我们要跟着他一起开心,不要羡慕,不要嫉妒,不要恨,因为那是你自己。其实你开心,不是庄严你自己嘛?庆于彼乐,就是为了让自己快乐。其实对方怎么样已经不重要了。他只是显出一个样子,但是你快乐了,这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收获,是你的心态。因为你看到了什么,你快乐了。这才是重点。大家不要把重点搞错了。我们为什么要庆于彼乐?是为了让自己快乐。你嫉妒、羡慕、恨,那能快乐吗?不能。所以有智慧的人,他自己就会做出选择。我们要学习随喜,要时时刻刻都不要忘了随喜。

在诸禅定,如地狱想。

这句经文是针对声闻乘所讲的。是说菩萨行人,修大乘者,看待禅定,就像处于地狱一样,很苦。

可是有的人贪着禅定,他不知道禅定会把他整个人身心都束缚在一个虚妄境中,不得解脱。而菩萨观于禅定,就像在地狱一样。为什么?因为禅定是识心境界,住于禅定,即被境界和法所缚,不得自在。

禅定是大梦境,大妄想,犹如醉酒,很难醒来。禅定的觉受,会把修行者定在那里。所以大乘行者,在诸禅定,如地狱想。对于很多修禅定的人,这是一个警告。

修禅定的人,好寂少思,很少读经,不能深入经藏,所以得少为足。二乘人贪着禅定,贪着灭尽定,贪着轻安,贪着身体的空受。到最后他会发现,任何法都不定,都是空,都不可得,无法长久,什么都没有。最后,他发现禅定也是无常的,不真实的,是识心的境界而已。

金刚三昧经云:佛言:如是,彼二乘人,味着三昧,得三昧身,于彼空海一地,如得酒病,惛醉不醒,乃至数劫,犹不得觉。酒消始悟,方修是行,后得佛身。

楞伽经云:三昧酒所醉,住于无漏界。彼非究竟趣,亦复不退转,以得三昧身,乃至劫不觉。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悟,声闻亦如是,觉后当成佛。

即便涅槃,都不是实有的境界。涅槃只是烦恼诸苦的息灭,假名涅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境界叫涅槃。而声闻人把自己所证的灭尽定叫涅槃。他以为涅槃要在禅定中证得,最后发现不是,最后他发现禅定是假的,是不真实的,他会生起一个恐怖之心,如堕地狱一样。

在有余涅槃中,他会发现还有个我在里面,被困在禅定里,他发现自己居然还没解脱。过几大劫,可能才明白。

在诸法无行经里记载,有声闻弟子,命终之后,发现自己没有解脱,有受生处,于其所修菩提道中生起了大疑惑,大恐怖,应念堕入地狱。所以诸修行人,在诸禅定,当生地狱想。

于生死中,如园观想。二乘人畏惧生死,害怕生死,不想投胎,不想再来世间,不受后有。我们也经常听到身边人,尤其念佛求往生的人,好多人,还有初学佛的人,都讲,哎呀,轮回太苦了,这个世间太苦了,好好修,这是我最后一世,我再也不来了。我一定不来了,口号是喊得挺高,但是你喊错了。没有你,哪有什么来与不来?谁来?谁不来?这都是畏惧生死,被生死所缚。虽然是畏惧生死,却被畏惧所缚。二乘人就畏惧生死。而菩萨观生死犹如开门,出入生死,如进出自家庭院一样。如游园观,园观就是自己家的花园,天天进进出出,自自然然。所以一次次示现生死,从来就没想过我不来这个世间,没想过。讲这个很多人又开心了,师父我也是,我很喜欢生死,我很喜欢这个花花世界。这些人,拿佛法当借口,给自己轮回生死,贪逸、放逸、贪着找借口。你乐意那样想,谁能管得了你?只能说自作自受。这里的如游园观,是针对二乘厌离生死,不想来世间,于佛法究竟之理不通达的人讲的,不是讲给凡夫,让他贪着生死的。反正都是自作自受,你怎么想,怎么做,你说了算。你只要自己喜欢,能够让自己开心就好。但是这个开心,是不是永久的,是不是究竟的?你要想清楚。你要想一想,你这个一时的贪着,你的开心快乐是常乐我净?还是感官上的快乐,将你带入生死轮回?

于生死中,如园观想。我们不要一听这个,就觉得可以放逸了,不是。这是对畏惧生死的一种解缚。你畏惧生死,不想投胎,怕堕三恶道,这个怕的心,就是轮回的心,就是我相。这个也要除。这句话,是对这些畏惧生死,畏惧轮回的人,对他们的一种引导。不用害怕,没有实有的一个生死和轮回,你贪着生死,会轮回;你畏惧生死,也会轮回。于其中间,不贪不畏,是为入不二法门。你好好学法,通达实相,什么都不畏惧了,根本没有生死的概念。于世间一切事,坦然面对,视生死如睡觉,如休息,如坐禅,如见风吹草动一样,就是很平常。根本不会动念,什么都不会想。这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这是修行见地和功夫的体现。你的观念正确了,功夫到家了,这个自然而然达到。你的家亲眷属去世了,你一句佛都不用念,连一个念都不用起,该干嘛干嘛,给他整理衣服,擦擦身子,临终的时候也不用给他讲没有生死,什么都不用讲,好好的看着他,陪着他就行。

你知道没有一个人出生死亡,对这点,了了清楚,毫无疑惑。你不动念,就超度他了,其实是超度了自己心里的妄想。我们不要去动念,不要去想一些没有用的东西。这个时候,就是于诸生死,如入园观。自己有那么一天,也是这样,心态平和,跟睡觉一样,什么都不用想。做到这一点,是你一生修行的体现。

见来求者,为善师想。这句经文是说,来求你的,找你办事的人,你不要觉得他是求你帮忙,他应该感激你,不,恰恰相反。有人来找你,表面上是求你来的,但其实是来帮你的。他不是求你帮忙来的,他是帮你来的。怎么是帮我来的呢?明明是他求我,怎么变成他帮我了呢?他是成就你来的,给你当陪练来的,给你修慈悲喜舍提供机会和道具来了。这些人是你修行的对境,是因缘派人考验你来的。

对这样求你的人,如善师想。善师就是善知识,自己的老师,师父,于你有恩的人。虽然是求你办事来,但是你要有慧眼,要有觉知,要认出他来,他是考你来的。你要把他作为自己的师父想。求你来的,我们非但不能起一个求我来的心,傲慢的心,不能起这样的心。还要起一个他是来成就你的,来考验你的,来锻炼你,给你做陪练的这样的心。

这个确实也挺难,一般我们都会用生死心,用习惯的思维方式来对待这样的人。对吧,他求我嘛,我姿态当然要高。就好比如说你给乞丐布施,一般你都是居高临下,你作为一个施舍者,你有恩于他,乞丐坐在地上,你站在高处。这是正常的心理。

但是真正会布施的人,要把乞丐当成佛来布施,要弯下腰,甚至蹲下身子,很恭敬地把钱放到他手里,布施完之后,还要向他合掌,这才是觉悟,才是智慧,才体现你的修行。很有可能,你这么谦卑的举止,这种用心,一下子就把乞丐度了,他多年痛苦冰冷的心一下子就化掉了。这才是布施时真正的心态,才是会修行的人。

世间无智之人,可不会这样。你求我,我还要把你当老师想,当恩人,我疯了吧?但是菩萨就能做到这一点,菩萨做事,既为帮助众生,也为自助,他知道他做的一切都在修自己。菩萨有这样的智慧,有这样的觉知。这是觉悟的一种表现,菩萨所有的行为都是带着觉知,他知道实相是什么,知道自己怎么做合道,怎么去用心才合道,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做事,更自在,更快乐。

你觉悟了,觉性提高了,才能做到见来求者,如善师想。你在布施的时候,才会非常谦卑,像供养自己的父母一样。就不会落在一个相上,不会以无明心来修行做事,不会随顺习气。

凡夫是什么?有人来找你,有人求你办事,或者求你问法,你就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是他求你来的,你就把自己当成人物了。那是凡夫。一个好的修行人,有人来求,要警觉,要知道表面上他在向你问道,在有求于你。其实,他是来度你,来成就你的,给你机会,让你行法布施。

就像涅槃经里讲到,佛陀过去生中修道,天神为了试探佛陀是否真的是修行人,就化身成罗刹,向他要身上的肉。佛陀就抓住了这个机会,答应了他。他想用这无常的血肉之命,换得常乐我净的妙法,这是一个道人的警觉之心。他永远知道什么对他是最重要的,他不会把心思用在世间无常之乐上而耽误了自己的修行。

我们问问自己,如果有人来找我们,你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就算你帮不了他的忙,你对待他的态度是恭敬?还是对付?还是嫌弃或者厌恶?你怎么面对有求于你的人?这是你要考虑的问题,而不是帮不帮他。所以,见来求者,当善师想。

这部维摩诘经的开示太殊胜、太难得了,它开示的法理在其他经典里很少见,稀有难得。此经开示的实相,开示的修行,和我们平时的用心正好是相悖的,相反的,他会颠覆我们很多的见解,也会启发我们新的领悟,用新鲜的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修行。我们以后在生活中,你换一个角度用心,换一个角度看事,你会发现整个人都不一样了,这就是智慧,就是以前你那样用心,后来你转变一下,只是转了一个念而已,你会发现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境界不一样了,你的心态,你的心情,整个生活幸福的指数,一下子就提高很多很多。你不执着了,你会逆向思维,你会反思,用智慧去处理事情。世间人为什么烦恼?因为他用一惯性的思维,他以得失心、有求心、好胜心去处事,一定要争个高低对错,处处较真儿,当然会烦恼。

就算一时获胜、得逞,将来还会败灭,所得的一切早晚都会幻灭。正是这些用心,导致的生死轮回。你一反过来,整个用心变成智慧心,解脱心,无挂碍心,不计较心。

这一品我们学的是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讲的是菩萨行,讲我们怎么去长养自己的善根,深入修行,长养自己的功德,熏修智慧,让自己习惯于用正念正见来修行生活,在生活中实现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