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一

发表时间:2021-01-03

浏览量:1999

维摩诘所说经

第一讲

各位同修好!我们从今天开始学习《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经》是禅宗很重要的一部经典,自古以来,学习这部经典的人很多很多,不论是出家、在家的佛子,还是世间搞文学艺术的很多的居士都知道这部经,也都学习这部经。作为学习禅宗的人对这部经应该更要了解,不仅了解,还要深入地学习。因为这部经里讲到了很多禅宗修行的见地和理论依据。

过去我们看祖师的东西比较多,不管是达摩、六祖,还是临济、黄檗,这些份量很重的祖师。在他们的法语开示里,你都能找得到《维摩诘经》里很多的经典开示,它的痕迹都能找到。我们看《六祖坛经》里六祖大师开示引用过《净名经》。《净名经》就是《维摩诘所说经》的另一个名字。达摩祖师的很多论著里边也经常会提到《维摩诘所说经》,其他的祖师的法语里边就更多了,不胜枚举。所以祖师们也不是天生下来就大彻大悟,也都是通过深入学习经典之后领悟了佛所说的实相义理,如说修行、自悟自修、自成佛道,都是走的同一条路。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部禅宗经典,这个法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维摩诘所说经》。

好,我们来看正文。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师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之;绍隆三宝,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悉已清净,永离盖缠。心常安住,无碍解脱;念、定、总持,辩才不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逮无所得,不起法忍;已能随顺,转不退轮;善解法相,知众生根;盖诸大众,得无所畏;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严身,色像第一,舍诸世间所有饰好;名称高远,踰于须弥。

此经一上来先介绍听法的大众,都是大比丘和大菩萨摩诃萨。这些菩萨、这些大修行人,都是被众人所知,所尊重,以智慧在世间修行生活,都是早已经成就的人。为护正法、为受持正法,能狮子吼,名闻十方,在世间绕益众生。

众人不请,友而安之。就是主动的去利益众生,没有人请,自觉去修行,去觉他。能够绍隆三宝,使三宝绵延续而不断绝。降伏种种魔怨。这个魔怨就是怨恨之心。其实什么是众生?什么是凡夫?就是经常地会起怨恨之心,就是心向外驰、怨天尤人。凡事不看自己,自己不反省,不找自己的过失而看别人的过失,埋怨外境、埋怨别人,这就是魔怨。这个魔怨,就是怨恨、埋怨、挑剔、看别人、看外在,是所有修行人的一个通病,是修行人最忌讳的毛病。

我们一定要谨记,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不见世间过,只看自己,一切问题、一切烦恼,遇到的一切境界、一切逆境,都不是外在的世界、外在的人所给予的,都是自己找的,都是自己执着,自己有贪求、有执着、有对立,所以才有抱怨。不管我们学习多少经论、学习多少道理,最后都汇归到这一点:就是不向外去找原因,心不外驰。

我们每天都说不心外求法,不心外求法,这个心外求法不是说你去心外求一个实相、求一个开悟,而是不去抱怨外在,不向外找理由,所有的一切都从你自己这里发出:解脱是靠你自己,看破也靠你自己,放下也靠你自己……所有问题的解决,都靠你自己。都向自己这里边找,不要去抱怨别人,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要么就都没错,如果有错就是自己的错。这是降伏魔怨。

这个是需要我们要着重要注意的!

那紧接着制诸外道,其实没有什么外道,心外求法就是外道。一念心起,向外驰逐,是名外道。所以降伏魔怨,制诸外道都是指自己的心不安分,向外去分别好坏境界,去看别人过失。

在《五灯会元》里边记载文殊师利菩萨有一段小的公案:文殊师利菩萨才起佛见、法见,即被贬至二铁围山。这个才起佛见、法见,从究竟解脱实相的角度来讲,也是魔怨和外道。所以禅宗有一种说法叫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只要从清净自心上生起的一切见解、执着,一切的有所得、有所求,都为魔怨和外道。所以又有一种说法,也是祖师们经常会引用的,黄檗禅师在《宛陵录》里讲:心才外游,即名歌利王向外游猎,心不向外游,心不外驰,即名忍辱仙人。所以什么是歌利王?什么是忍辱仙人?其实都不是讲外在的障碍、外在的修行的。都是讲自心。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得明白,佛法讲的都不是外在的东西,都是心法。

什么是忍辱仙人?心不外游,就是忍辱仙人。那什么是歌利王?什么是歌利王向外游猎?游猎就是去打猎。释迦摩尼佛讲经为什么要讲一个猎人去打猎呢?其实这都是比喻,是有喻意的。我们的心一念向外驰逐、去游荡、去攀缘,这就叫歌利王向外游猎,去打猎去了。那什么是歌利王肢解忍辱仙人呢?就是与本来无法可得、清净本性上妄生知见、知解,就是知解佛性,这是一种比喻。所以这里讲降伏魔怨,制诸外道,都是从心法、心地上讲。

悉已清净,永离盖缠。心既然不向外驰,能够安住本心、安分守己,简单生活,自然能够清净,而且永离盖缠,也就能够安心常住、无碍解脱。

从清净本性体上就会起念、定、总持、四无碍辩才等等,包括六度、布施、忍辱、智慧等,一切的方便力都一时具足,都从自性本体起用,清净无染。

逮无所得,而不起法忍。逮无所得就是究竟了达实无少法可得,所以就不再起一个修法的心。法忍就是起心修法、起心去见、去悟、去求什么,这叫法忍。而不起法忍,就不起修法的一念心。祖师也讲到过: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道性如虚空,是修不得的。你究竟了达道性犹如虚空,无你下手处,是修不得的、证不得的,才能够歇下妄想心、修道之心,才是真正修道,所以这叫不起法忍。

已能随顺,转不退转。随顺就是随顺诸法的因缘,法性施为。知道无法可得、无众生可度而方便说法。度化众生所讲的法都是方便法。所谓度化众生,实是度化自心幻化众生,度化自己种种的妄想、执著,实无众生可度。能够善解法相,而知众生根。若能够了达自心,当然就能了达一切法皆是随心所现。了达了自心,即能了达众生的根基,众生的执着、他的妄想、他的起心动念、造业、因果,这些全都能够通达。虽然通达众生的根基,同时也知道众生如幻如梦,并不是实有这样的众生。一定要有这样的般若智慧,否则就着了众生相,着了我相、人相、寿者相、众生相。只有能够完全通达众生如幻,随缘度化,不执着度众生,也不执着有法可得,这样才能够盖诸大众,得无所畏。

以智慧功德,以无所得的智慧来庄严自心、相好严身。能够舍弃世间所有的名闻利养,以智慧、以慈悲、以方便、以清净法自觉觉他,所以名称高远,踰于须弥。这里的名称高远不是世间的名利、名声,也不是虚荣,而是自然而然为众所尊重,能够身心坚固,像金刚一样不退不转、不疑不惑。

法宝普照,而雨甘露。都是从自性生起的般若智慧,一切法都从自性生起,自性说法、自性开悟、自性修道、自性解脱,所以叫法宝普照,而雨甘露,这都是一种比喻。

于众言音,微妙第一,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在大众中演说诸法,不仅说法乃至说于世间语言,不管是歌、词、文字,都是微妙第一。能够深入缘起,知道诸法从无生中而现缘起、缘灭。断诸邪见,这个邪见就是断见或者常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不会再落于有和无的分别知见里。

演法无畏,犹师子吼,说法能够无所畏,就像狮子吼一样充满自信,做决定说,没有疑惑。其所说法,乃如雷震,无有量,已过量,说法就像雷声一样非常的有魄力、有气势,没有人能跟他比是无有量,已过量。

集众法宝,如海导师。具足一切方便善巧,还有智慧,通达经典,说通及宗通,也即通经又通心,一切都通达无碍,就像一个商人,一个寻宝的商人一样,有很多的财宝。如海导师,就是像去大海上寻宝的导师一样,有很多的法宝,能够了达诸法深妙之意。

善知众生往来所去及心所行。近无等等佛自在慧,趋于佛地。他的智慧就像无上正等正觉的佛一样,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能够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就是不再起贪嗔痴这样的执着和妄想,所以能够关闭诸恶趣门。虽然不起贪嗔痴这种执着,但是为了度化众生能够方便示现。方便示现,应以何身得度者,示现何身而为说法。所以而生五道,以现其身。虽然现种种差别身而不染污。其实这里的所谓的现身并不是说一定去恶道现某一种身,比如说畜生身、罗刹身、饿鬼身,而是用这样的智慧,以这样的一种心念去接近众生、去度化众生,这就是而生五道以现其身。为大医王。这个大医王是医治众生的心病,身心的疾苦。他不同世间的医王,不仅医治身苦,还医治心苦,医治精神上的种种的疾病,能够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福行。最主要的是:种种说法,都是为了开示众生本来没有病,这才是大医王。病是幻病,药是幻药。以无病药,治虚妄病。

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这些菩萨、这些大修行人都是早就成就的人。所有见闻到这些个大修行人、这些菩萨的,没有不受益的。按照这些修行人所开示的方法去修行,没有不得利益的。只要我们如理如法地实修,肯定会有作用,肯定会在生活中、在修行中能够解脱,所以叫功不唐捐。功不唐捐就是没有白白浪费。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佛法的功德、福慧、六度所有的这一切功德都已经具足。

我们今天在一起学习这部《维摩诘经》,它不像学习祖师的法语一样,祖师在上堂开示的时候,会带一些公案,一些祖师的生活的趣事,听起来可能比较有意思,而经典呢,佛是在用他的智慧、慈悲在给我们讲说义理,讲说诸法实相。没有学习、没有读过这部经的同修应该好好地学习,来补上这一课。我们讲这部经,就像前一段时间讲《楞伽经》一样,要细讲。在关键的地方会给大家多做一些开示,多做一些讲解。虽然禅宗它是离于文字解释,包括思维、分别,但是它的前提是理通达,要通达义理。通达了,自然就不再起一个分别的知见,不在知上立知,不在见闻觉知上再别立一个法。我们先要明白这个道理,先要把这部经典学好,把这些环节和基础打好,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像《维摩诘经》、《楞严经》、《楞伽经》这些经典。

这些菩萨的名字有: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下面是经文,一边读一边解释。等观菩萨,是讲我们要心行平等,观一切法平等如梦幻,这就叫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虽然一切法平等如梦幻,又不妨示现种种的差别,虽然有差别,示现有差别,而又究竟平等,这叫不等观菩萨。你还不能执着一个平等,如果你执着一个平等,反而变得不平等,所以不等观菩萨又是不二的意思。不管是等观还是不等观,它都包含着二法中的不二之性。所以后边有等、不等观菩萨,就是你这两边都不要执着。      

定自在王菩萨、法自在王菩萨、法相菩萨。定自在王菩萨就是六祖大师讲的: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所以这里边的定自在王菩萨就是通达本性,由本性生起的自性定、不出不入的定,这样的一种心念、一种智慧。法自在王菩萨,就是讲于法自在。法相菩萨,知道一切法都是名和相而不执着,这叫法相菩萨。光相菩萨,就是通达一切的法相如光如影,唯心所现,以这种智慧光来表法的菩萨。光严菩萨,以无相的智慧、无相的这种示现来庄严法身、庄严自性,叫光严菩萨啊。大严菩萨,从本性建立一切万法,像大富长者一样,做自在王、做法王,做自在人,做大富长者,这叫大严菩萨。

宝积菩萨。悟得本性生起的般若智慧,能够通达一切法,就像宝积一样,就像积聚了无量的法宝一样,这叫宝积菩萨。辩积菩萨,智慧辩才无碍,这叫辩积菩萨。

宝手菩萨。随时都能够给众生施以援手,能够为众生开示实相,随方解缚,能够自利利他,这叫宝手菩萨。

宝印手菩萨。就是众生不成熟、疑惑、有了烦恼,能向这样的菩萨来求印证,给一个方向、给一个指引,这叫宝印手菩萨。

学习佛经虽然是了解义理,了解这些菩萨、名相所表的法,通过义理的学习,能够使我们认识到内在、认识到我们的心念,改变我们的心态,与道相应,见地功夫成熟,自然得到解脱。所以学经典就有这样的一个特点:你先要明白佛用这些语言文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并不是不能依文解义。所谓的依文解义,是你迷在了文字上边,执着于就是这样讲,有了定见,这叫以文解义。而我们现在给大家开示的都是它的喻意,是它所指示我们的修行。所以这种讲解、这种开示也不是一定的,不是说这样讲就是这部经的唯一的讲解、唯一的答案,不是的。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都是从自心上、从自己的经验、自己的角度来理解。不管你怎么理解?只要你的理解能有助于你心开意解、有助于你修行、有助于你解脱,都是对的。所以它没有一个定论,没有一个你这样解是错了,或者你这样解与经文不符,所以也没有一个定解。至于怎么理解?刚才我说了,只要能够对你有所启发,对你的修行、对你的生活、对你日常的行为能够有指导,那都是对的。

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常举手呢,它就是从一种向上的、积极的方面来讲,能够担当、能够为众付出,能够托举众生,这叫常举手。在大众中无所畏,能够挺身而出、能够带领大众修行的人,叫常举手菩萨。

常下手菩萨,就是一种谦卑,当然也可以讲,就是能去接引初学者,与其合光同尘。这叫常下手菩萨。

常惨菩萨。这个惨呢有羞愧、惭愧的意思,当然也有怜悯、悲惨的意思。就不会像有的人一直都是傲慢、很得意,也不会有同情心,也没有惭愧心,不是。常生怜悯心,常能够体恤、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理解、尊重别人,能经常反思自己的过失,这叫常惨菩萨。

其实这些个菩萨呢,不管我们讲这样的人还是这样的心念,其实都是在讲我们自己的心念,而不是讲别人的心念。

这些菩萨所表之心,我们自己都有所领会、有所体悟。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接触到过这样的人,自己也都生起过这样的心,只不过呢我们不能够时常的这样。如果你时常能够的生起这样的心,你以这样的心态、心念为习惯,以这样的心态来修行,那你就是这些菩萨。

喜根菩萨。就是一种从内到外都散发着喜悦的人,我们现实生活中也会看到一些人,你看他什么时候都是很开心、很喜悦的样子,你看不到他有烦恼,就是他自己能够化解任何的问题和烦恼,总是给别人一种喜悦的形象,这叫喜根菩萨。就是他的喜悦、他的快乐已经在他的心上扎了根,不会受外境影响。当然这也是一种习惯,他养成了一种习惯,这是一种生活理念、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心态。他的心态就是一种喜悦、乐观,能够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就叫喜根菩萨。喜王菩萨,一样的,喜悦的像弥勒一样,总是快乐,内心总是散发着喜悦。

辩音菩萨。所谓的辩音菩萨,能够知道音声性空,而不执着一个所谓的音的好坏。虽然能够分辨、分别音声而不执着音声的好坏,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谛而不动,这叫辩音菩萨。当然这个辩音也是能够分辨出正法的法音而不去听闻邪法。也通达这个邪法、正法是因分别而有,究竟来讲,邪正都不可得,这叫辩音菩萨。又通过智慧分别音性空而通达六尘性空,叫辩音菩萨。

虚空藏菩萨。这是表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就像一个大宝藏一样,像虚空一样能含藏万法,含藏一切的品类。

执宝具菩萨。是指菩萨通达法相,具足了法宝,就像执持着一个宝具一样。宝勇菩萨,勇猛无碍、自信,行为做事、说话不拖泥带水,不畏手畏脚,不疑疑惑惑,这叫宝勇菩萨。宝见菩萨,见地明澈、见地究竟,像拥有法宝、像拥有一个宝贝一样,像拥有一个无上的宝贝一样,自在如意。他的见地能够引领自他的修行,直到解脱,这叫宝见菩萨。其实这个宝见也是无所见,无所见是真正的宝见。

帝网菩萨。从自性起用,变化多端,如帝释网一样。只要能够利益帮助众生,随缘显现,就像天帝释的宝网一样璀璨光明,这是帝网菩萨。明网菩萨,不论怎么示现都知道如幻如梦,叫明网菩萨,而不会陷到这些个有为法里边。无缘观菩萨,就是不起一个觉观之心,不起一个缘起缘灭、缘生的心,也不去分别自心的境界,叫无缘观菩萨。也即是达摩祖师所说的“绝观”。又叫“无生法忍”。

慧积菩萨。智慧积聚如海一样,叫慧积菩萨。宝胜菩萨。已悟得智慧的宝藏,所以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人中都有信心,都不胆怯,都没有障碍、都没有恐惧,这叫宝胜菩萨。天王菩萨,在世间就像天人一样,示现富贵,示现福报,而不贪着,这叫天王菩萨。坏魔菩萨,能够坏诸魔怨,能够觉悟到自心所起的执着、贪嗔痴这样的念头,这叫坏魔菩萨。

电德菩萨。知道一切法如电、如光、如影,刹那不住。有了这样的智慧和德能,叫电德菩萨。自在王菩萨,像国王一样自在。功德相严菩萨,不再向外去求、去执着外相,以智慧、以自心的无量妙用来庄严自己叫功德相严菩萨。

师子吼菩萨。说法如狮子吼。雷音菩萨,说法没有恐惧,具足了这种气势,如雷声一样斩钉截铁。山相击音菩萨,和前两位菩萨一样,是指自信的气势。香象菩萨,像大香象一样,非常的镇定、非常的冷静,具足的气势,不拖泥带水。如香象过河,截断众流,没有窒碍。白香象菩萨,洁白、清洁、净洁,形容本性。常精进菩萨,常精进菩萨是指不起精进心、不起虚妄心、不起有为心、不起修造心,这叫常精进菩萨。居一切时都不起一个修法的心,是真精进。

不休息菩萨。这个不休息是指不放逸、不懒惰。我们在学法、在修道的初期,要有一个方便助道的过程:坐禅、读经、看论,利用自己的有限时间来熏陶、来熏修佛法,精进用功。助道功夫用到一定程度,悟无法可得,即得大休息。能大休息,是真正的不休息菩萨。

妙生菩萨,这个妙生就是无生,当然也包含生于世间吉祥如意,福德智慧同时具足,这叫妙生菩萨。华严菩萨,就是相好庄严,以智慧华庄严自心。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我们都知道,观音菩萨都是指通过自觉、反观自心而觉悟的菩萨,叫观音菩萨。能够常观自心,能够反观自己这叫观世音菩萨,又叫观自在菩萨。能够观世间一切音声相如梦如幻并不实有,这叫观世音菩萨。

得大势菩萨。我们平时叫大势至菩萨。怎么能得大势呢?一切的问题都自己去解决,不依赖别人,不强迫别人,不去向别人求助,自己成长、自己独立、自己解脱,这就叫得大势菩萨。

梵网菩萨。是指从他的本性起无量的妙行,犹如梵网,纷繁交错,层出不穷,叫梵网菩萨。宝杖菩萨,一旦悟得本性的智慧(般若智慧),以此智慧为宝杖,能够摧灭一切的烦恼、痛苦、劳累,叫宝杖菩萨。

无胜菩萨。就是世间没有人能胜其智慧功德。严土菩萨,生活的地方,他在的地方都是非常的清净、非常的庄严,福人居福地。自心清净而感召所居报土清净庄严,叫严土菩萨。当然这是从相上讲,真正的严土是心净则土净、心严则土严,心净一切净而不论方所。

金髻菩萨。以种种的装饰来庄严自身,来摄受众生。珠髻菩萨、金髻菩萨,并不是说修行修到让自己变得可怜兮兮,又让自己变得邋邋遢遢,不是,就是以种种的世间的衣物、首饰来庄严自己,既不妖娆又不可怜又不寒颤,让众生喜而乐见,这都是方便示现。

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我们都熟悉,又叫慈氏菩萨,一生补处菩萨,笑口常开,心量广大,以慈度众。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文殊菩萨表智慧。弥勒菩萨表慈悲喜舍,观世音菩萨表自觉,观自在,反观。所以这些菩萨都是表修行。我们读这些菩萨名字时,要提醒自己怎么去修行,怎样学习他们的精神,而不是说有这些人,让我们去执着这些人,让我们去想象这些人,不是!这些菩萨都是在讲我们自己,讲我们自性的菩萨,讲我们如何去用心去修行。

如是等三万二千人,这么多菩萨其实全是指众生的心念,我们要以这样的心念来与自性相应、来与解脱相应、来与清净道法相应。

复有万梵天王尸弃等,从余四天下,来诣佛所。这些天王也都是自心的众生,而为听法;复有万二千天帝,亦从余四天下,来在会坐,并与大威力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等,悉来会坐。

这些名称,是指自心微细的心念、余习、习气。这些习气,像这些天龙鬼神、夜叉、乾闼婆,这些都是讲自心的习气。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念,就作什么样的众生。一切都是心念感召到这样的外相,都是唯心所现的众生。这些都是我们修行需要照破、需要看破、需要转化的地方。

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具来会坐,四众都来听法。

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这时,佛和与会的大众都坐在一起,大众围绕着佛、围绕着世尊来听法。佛要为大家开示法要。

譬如须弥山王,好比如须弥山王一样,显于大海,在大海中间屹立着,非常的庄严、明显。能够安处众宝师子之座,蔽于一切诸来大众。世尊于宝座上说法,大众净心而听,然后一切大众都默然而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