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玄三要

发表时间:2020-07-13

浏览量:1977

三玄三要

临济祖师说,大凡演唱宗乘,一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实,有照有用。

临济祖师所言一语者,非诸方所言一句死语也,而指对众临机之际一句活语,乃至语默动静,举手伫思,一棒一喝,乃至转身,或良久,或藏机,或全无施设,或拖延至明日施设等,一切所为所现,无非此一句也。

此一语是祖师演法示教之根本,从性海流露之萨婆若智,有主有宾,有权有实,有照有用,有理有事,有语有默,有动有静,有全有偏,有满有半。或兼带实权照用,或偏指理体事功,或兼带偏,或偏带兼。或兼里藏兼,或偏中有偏,不必一端,不必求全。但能指示学人,对其有所启发,则虽一句语,应机而设,变化多端,无所不具,实乃随机而用之活法也。

故此一句语,具三玄门。每一玄门中,复具三玄,又称三要。玄要一义,后人错会,以为玄有玄义,要有要义。

此三玄者,古人云:第一,体中玄;第二,句中玄;第三,意中玄。

每一玄门中,复具三要,也即三玄也。即体中玄里具体、句、意中玄;句中玄里具体、句、意中玄;意中玄里具体、句、意中玄。

祖师云:第一句,是体中玄,是祖师示法之一种,以接最上上根机之人,临济所说出格的人。即直接以全体作用而示学人本真,此称全提,或称全隐,皆是未发机语前之浑然无说无示,真正法身说法,或云无情说法。此中之玄,最难领会。是谓: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

善知识见学人来参,还没正式打照面,本来无说无示,学人于此即得顿悟玄旨。如云门见陈睦州尊者,三次被拒,被门伤到脚忽然契悟。又临济问法于黄檗,三次被打,而顿悟。如六祖听客无意中诵金刚经,顿悟玄旨。如高亭简隔江见德山,顿悟本心,掉头而去。如香严闻竹破声而悟道,以及于各种情境下会得无情说法者,此临机一句中,具三玄。是名体中玄。

善知识,乃至无情,于未说法之最玄之际,已示本体,故名为玄。若学人在此之机,即顿悟玄旨,即体中玄也。

时人于此情境以言语记之,或互相传唱,以觉悟学人,即此体中玄亦具句中玄。

弟子既未问法,师亦未说法,临济而能于被打之际顿悟奥意,是谓意中玄。又于宾位而登主位也,故名意中玄。

第二句,句中玄,亦祖师示法学人之一种。此一句,祖师多以言语扣问,或以情境施加,或指物示法,句中有玄旨。又古人云“句中无语,是名活句”者。即,妙解岂容无着问,沤合争负截流机。

如学人刚一发问,师便喝。或僧问:如何是佛,师云:庭前柏树子。或几番发问,师几番回答,最后转身回寮。善知识于对应学人时,或喝,或言,或良久,或转身,有迹可寻,有答可见。是名句中玄也。

后人于此一喝,或一句“庭前柏树子”,或掉头就走,忽然识心断处,亲见本来,是名于句中亲证玄旨。此语亦接上根之人。若学人于此错过,穷其思虑,亦不知祖师真正用意。故名为玄。

此一句中,亦具体中玄,意中玄。即说庭前柏树时,从本体起用,含藏妙体,学人少会,是名体中玄。此一句虽为言语,暗含机锋,不失宗旨,学人于此领会玄旨,即是意中玄。若学人于此一句生定解,住言思虑,即失玄旨。

第三句,意中玄。此祖师示学法人之一式。如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西来无意。或祖师开示大众云:“即心即佛”,或言:“非心非佛”,或言:“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或言:“汝若反照,密在汝边。”或举拂竖指,故意唤学人名字等等,以语中带意,直示学人本源真性。即,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借离头人。

此一句,虽是祖师直指,但毕竟流于文字,有迹可寻,有意示之。但意解之中,亦具体中玄,句中玄,意中玄。学人正于祖师开示之际,会得善知识用意,即示即用,当下便了,则亦得顿悟本心。此语不论根机,皆能会入。如大梅禅师一闻马祖“即心即佛”即大悟。大珠和尚,一闻马祖开示“自己本有,不须外求。”大珠便会。又临济所说,识取弄光影的人,是诸佛之玄旨。无奈,多数学人,于此正示之际,住于文字知解。正所谓“无始劫来生死本,只为从来认识神。”

不论祖师以何法开示学人,此一语中皆含三玄,一玄中复含三玄。若学人于直指之下,或反照时,停思住想,完全不知所措,当下错过,则失祖师玄旨。正所谓于体中、句中、意中错失玄旨。

又此三玄三要,在临济祖师开示三玄三要时,表现得淋漓尽致。即,正开示之刹那,即含妙体,正所谓三要印开朱点窄。学人若于此三句未看之际,便知临济言外之意,即顿悟体中玄也。第二玄,句中玄,即此三句一一道来,令学人有所领悟。第三玄,临济示此三玄三要之真实用意,即此三句之意中玄也。

此三玄三要,是真实见地与功夫的自然显发,非意识妄测所能知之。或于正示未示之际,体中玄隐,而句中玄显;或句中隐玄,而意中显玄;或意中玄隐,而体中玄显。非有定式,不可执于定解,更不可将为死法,否则,曲会祖师活意,徒劳无益。

学法之人,会得此三玄三要,则具正法眼,可明辨天下善知识,亦可示学人正修行路,不至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