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悟后起修

发表时间:2025-05-16

浏览量:36

关于悟后起修

悟后的修行,既不修福,也不修慧。

悟后的修行既不修神通,也不修妙用。

悟后的修行,既不修三十二相,也不修圆满报身。

悟后的修行,既不修有为,亦不住无为。心无所住,假名为修。

悟后的修行只是不染污,不过度。

悟后的修行只是不迷不惑,直用直行

悟后的修行,没什么可修。若有能修所修,即非悟也。

问:如何是悟?

答:本来不迷,何须求悟?以求,反而成迷。既不求悟,既自成悟。古人云: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常伸两脚睡,无伪亦无真。

故,悟后的修行只是在妄念和烦恼起的时候看到,不住在妄念和烦恼里,名为修行,实无所修。

悟后的修行是休息。以无所得故,自然心息。因息得悟,因悟得息。心但有所为,有所求,欲达成什么,欲经历什么,而求圆满,即是有所得与道相乖,非是悟后的修行。

悟后的修行,只是息缘虑,亦不住于息缘虑。日用万行,无别奇特。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悟后的修行,既不任意妄为,也不做法求成,亦不住寂灭,亦不停止一切活动。离任止作灭四病,无执心,无妄求,一切依旧,一切寻常,无缚无脱,非修非不修。

你若问我悟后如何修行,我会告诉你,没有悟后,没有如何,只在起这一问时看到并转身,不觅,不寻,不找,不问,不求证,不求是,即是悟时的修行。

若是真悟,必会修行。若会真修,即于三界不现身意,纵是十方诸佛,觅他心行不可得。

若是真悟,悟即是修,修即是悟。虽言悟即是修,非有法可悟可修。虽言修即是悟,非有法可修可悟。

悟后起修,亦不可一概而论。若烦恼习重,觉照力轻,须时时护念,莫教染污,是名为修。虽言修行,非关有为功行,一念心转,了无痕迹,不修,皆不可得

故知悟后修行,修是顿修,成乃渐成。悟后修行,非离悟而别有修行。虽言悟,亦无悟法可得,但心无所住,心无所得,妄心不起,假名为悟,假名修行。一念相应,即一念修。念念相应,即念念修。日久功深,烦恼不除自除,习气不断自断。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所言悟者,本无迷悟,迷既是妄,悟亦不可着。若言无悟,即坏世间。若言有悟,即坏第一义。故离迷离觉,是名为悟。

不悟而修,必是盲修瞎练。悟后着修,悟还同迷,非是真悟。悟后不修,亦同迷人,烦恼习气,成己主宰,依旧轮回。

真悟者,以悟得本心实无少法可得故,清净自性不增不减,言无修无证。以断除烦恼习,究竟解脱生死轮回故,言实修实证。故不可执着有修有证,亦不可执着无修无证。

修是无修,无修中有保护,所以古人云: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只此不染污,诸佛之所护念。

故真悟者,但看自己,不被外相所惑,亦不住觉观,不执一切法,默契而行,纵有烦恼习气,以不忘失照顾,般若力成,不能为碍。

见性须言下即见,悟须言下顿悟,修亦是言下,解脱亦是言下,不可将心待悟,不可将心待修。一念离真,皆为妄想,错失无上菩提正修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