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相

发表时间:2025-04-02

浏览量:10
关于实相
诸位同修,学法修行既不能执理废事,亦不能偏事废理。既不可贪空,又不能着有。理事兼行,空有不住,见地与功夫并行,生活与修行一如,随缘应用,自在无碍,自成佛道,亦能觉他。
平时静坐或无事时,不可流于昏沉麻木,守个寂静,堕于无知,还要活出法身,绝后复苏。当常思惟如下实相之理,烂熟于心。方可在烦恼现前,无常来时,般若为导,实相现前,默契修行,行出佛法,亲证解脱,自觉觉他,方是无上菩提正修行路。
关于实相及修行理事,若广而论,穷劫不尽。简单归纳,凡有三种。有心者,常思念之。
一,实相之理:
一切都是不真实的,然而一切又不是断灭的。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并没有一个实有的我,也没有任何实有的法。
万法唯心,万境唯心,心即是法,法即是心。心不异境,境不异心。心法不异,心境一如。
诸法无相,唯是一心,然心亦不可得,非有非无,不可思议,假名唯心,假名唯性,假名唯佛。
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诸法虚妄发生,虚妄灭却,以心生灭故,法随生灭。本来无生,本来无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寂灭相者,不生不灭之异名也。
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二,如何修证?如何默契?
本无修证,以妄想故。覆盖真如。但无妄想,本自清净,不假修行。
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心不住法,道即流通。
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
本无一切法,离即是法,知离者是佛。但离一切烦恼,是无法可得。
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常应诸根用,而不生用想。分别一切法,不作分别想。
六根虽有见闻觉知,而不染万境。真性常自在。
二六时中善护念,才起烦恼,便转心念,令无所住。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熄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身心不起,是第一牢强精进。
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妄心若不起,精进无有虚。
不于三界现身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着。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
三,生活中如何践行?
心行平等,普行恭敬。
生活中的每个行为举止,言语动作,要慢下来,带着觉知,不被妄念习气牵着走。
知法因缘生,理解他人行为。不评价他人,不见世间过。
减少所依,少欲知足,多独处,不操控,不抓取,不越界。
色类各有道,互不相妨扰。离道别觅道,终生不见道。
珍惜身边人,以彼为镜像,互相照见,共同成长。
不思过往,不望将来,安住当下,做好每一件小事,在琐事中炼心。
相信一切法,一切事,一切人,自合道。随顺因缘,相信因缘,放弃自己的观念与干涉,不需要用力,让法自行运转。
虽知诸法空寂,不可沉空守寂,堕于无为。要广学多闻,和光同尘,随方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