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存在,都是为了让我们看到自己

发表时间:2025-01-05

浏览量:122

一切的存在,都是为了让我们看到自己

问:师父好。我目前44岁,有两个孩子,大孩子16岁,小孩子8岁,有一个老母今年73因为孩子沉迷手机,从中考以后感觉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天天一个人把自己锁房间,从今年高一开学至今几乎都是请假状态,目前大孩子不听父母的任何话,没有一点敬畏之心,稍微说一句不顺他心的话,就对我非打即骂,看到我就像是仇人一样,想我于死地我老公是比较老实的人,也管不了这个孩子。我感觉如果继续这样,我会有生命危险,我想离婚,离开这个家,这是我想到唯一解决的办法,请师父指点一下,我该如何是好。

答:所有的敌对并不来自于外,而来自于我们内心的防御和敌对。你的恐惧和焦虑也并非来自孩子,而是来自于你自己。

如果你对孩子毫无要求,他对你就没有任何反抗。

如果你只是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他对你就不会有这样强烈地反应。

如果你只是爱你的孩子,像他在婴儿时拥抱他,允许他,他就不会再对你有任何恶意。

所以,所有的问题,是你施加给孩子,然后从他那里反弹给你的。

撤销你对孩子的任何期望和要求,允许他不上学,允许他玩手机,允许他无所事事,允许他颓废,允许他冷待你,允许他不听话,允许他做任何事,接受他呈现的任何状态和样子,尊重他,就像尊重一个圣者一样尊重他,看看他会如何待你

怎样才能允许和接纳孩子?允许和接纳自己。

怎样才能对孩子零要求,零期待,零干涉?对自己零要求,零期待,零干涉。

怎样才能无条件地爱孩子?无条件地爱自己。

你不需要对孩子做任何事,你只需要静下心来看到你自己。

看到你自己,你就会看到你的孩子。当你真正看到,你才会理解,才会懂得,才会爱。

你怎么对自己,就会怎么对他人。你怎么对他人,他人就会怎么对自己。

所有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都是我们对待别人的方式的瞬间反馈。

所有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都是我们对待自己方式的延伸。

所有我们指责别人的缺点都是我们内心缺点的反射。

所有我们不爱别人的地方都是我们不爱自己的反照。

我们看不到自己快速的心念和投射,以为是别人对我们有恶意。事实是,如果你感受到了对方的恶意,那恶意一定是你先发出的。

看到这一点,觉察到自己的心念,别被它带入评判和分别,这个世界和所有人对我们就会绝对的安全和友好。

你想离婚,想离开这个家,这没有问题,那是你的自由,你随时都可以做出这个决定。但是,这样做并不能解决你的根本问题。

你的根本问题是把心思过度放在了孩子身上,放在了外境上,而忘记了关注自己,忘记了爱你自己。就算你离开了他们,你还会习惯性地关注外在,而不知道去认识自己,去觉察自己,去允许自己,去与自己和解。

你的孩子就像一只被困在了笼子里的动物,是你亲手用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把他关到了一个他不想生活在其中的笼子里。你只需要打开那扇门,撤销所有对他的期望,他就会重获自由,从而也不再对你有任何敌视。

孩子是让我们醒来的礼物。孩子不是用来管教的,而是用来爱的。虽然孩子有时看上去是那么的古怪、冷漠和陌生,要知道,那古怪、冷漠和陌生来自于我们自己。

一切的存在,都是为了让我们看到自己。

借助于孩子,我们要爱的并不是孩子,而是自己。

借助于孩子,我们要帮助的并不是孩子,而是自己。

借助于孩子,需要成长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

孩子是我们内心的写照,也是我们自己的缩影

孩子是我们的镜像,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让我们看到自己。

改变你自己,他会随之改变。

遇到所有的境,先从自己身上下手,先了解你自己,再接纳你自己。对自己零要求,零期待,零干涉,你就能对别人零要求,零期待,零干涉,从而接纳一切人,尊重一切人。

你怎么对自己,就会怎么对别人,同时,别人也就会怎么对你。

一切都从认识自己开始,那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