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牛图直解

发表时间:2024-07-13

浏览量:384

十牛图直解上

宋代廓庵禅师所著十牛图偈颂及评唱,一直以来被誉为禅门珍宝。它以寻牛、见牛、牧牛、骑牛归家等比喻来描述修行心要,将修行分为十个阶段。虽种种描述,不离一心。虽言阶段,只论顿超。不依文字,只论心智。不依有为,只谈根本。详细地阐述了禅门修行的见地和功夫。可以作为学人修行指南。今略作解说,供学人参考。

一、寻牛

茫茫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身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直解:

第一寻牛。牛喻本心,寻牛即寻求业已走失的本心。

众生无始以来,堕于生死,只因把意识攀缘之心当为真性,故迷于幻境,总成轮转。

然本心从未走失,只是依事说修,依幻说迷,依假论真。

学人不识自心,取自心境界,奔波不停,喻失本心。听闻佛法,才知有解脱一事,有实相之理,有修行之路。故发心学法,志求解脱。

然解脱先须见性,故学人苦苦求开悟,念念想见性。此正是“寻牛”之喻。

文中所言“寻牛”、“见牛”、“牧牛”者,皆是方便比喻,喻于修行,只是随事而言,就事而语,皆无定论。

茫茫拨草去追寻:牛为了吃草,到处奔逸,完全走失。牧牛人茫然不知牛去何处,只能依着被牛踏倒的水草去追寻。

此一句形容真如不觉,成识而去,佛成众生,四处攀援自心境界,完全迷失本心,轮回六趣。若一念回心,众生成佛,转识成智,心复真如,即无后语。

但众生不能顿悟,故借假修真,发心向佛,志求佛道。开启了修行之路。

水阔山遥路更深:牛到处觅食,涉水登山,愈走愈远。牧牛人寻牛不见,奔波追赶,徒劳无功。

此句形容,心识不停向外执取幻境,不知止息。修行人无下手处,被识心带领,盲修瞎练,到处乱跑,所修所行,皆不成就。

力尽身疲无处觅:牧牛人身疲力竭,到处寻牛而不见牛。因为没有方法,又无人指引,所以怎么也找不到这头走失的牛。

但闻枫树晚蝉吟:找牛找累了,走不动了,休息下来。忽然发现天色已晚,听到枫树林中蝉鸣唱叫。

比喻修行人终日奔波在识心中,念念错失当下,不知念即是心,心即是性,性即是佛。牛一直在跨下,却以为走失,到处乱找。正所谓骑牛觅牛,有头找头。虽于法性海中穿衣吃饭,本来是佛,然不知不觉。日用万行中,常常默契本心。正恁么时,虽未生悟想,恰恰正悟;举手投足间,虽未生见性解,正在见性。

此一节,描述众生未见性前,不知如何修道,心识终日向外驰走,放逸造业,不知止息。众生虽终日在妄想尘劳中颠倒受苦,然真如之牛,从来未失。起心动念,举手投足处,无不是见牛的时机,无不是悟道的机缘。

 

著语: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遂失。家山渐远,歧路依差;得失炽然,是非蜂起!

直解:

本心从来不失,不必追寻。日常时时起用,从来不差。只是因为一念不觉,于念念中心生住着,所以背离本心,迷于尘境。不知于起心处无心,即是正路;于正用时不生用想,即得菩提。将识心作我,于幻中轮转。而本心实无轮转,亦无背觉也。

学人不知自心本无迷悟,亦无迷失。所以开始修行时,起心动念,以为有法可得。修心不歇,得心不止,越修行离道越远,错路越走越多。故云“家山渐远,歧路依差。”得失心越来越重,是非心竟相而起。

这一段虽然写寻牛,但真实之中,都无此事。心牛从未走失,只是学人忽然动念,以为走失,所以远寻。转寻转远,愈修愈迷。正休息时,直下无心,便可忽然领悟,唾手可得。

我们读十牛图,看似是层层递进,需要到第十个步骤才能大彻大悟。实则不然。每一个步骤都有悟道的机缘,都有下手成就处。所以十牛图并不是次第修行心要,而是顿悟顿修,顿成佛道,直用直行,言下见性的修行指南。

  

二、见迹

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直解:

水边林下迹偏多:牛喜水与草,故多去水边。寻牛人来到水

边,看到有很多牛蹄印,知道牛来过这里。

这一句形容真心虽无相无形,却处处显露。在眼曰见,在耳

曰听,在鼻曰嗅,在手捉物,在足曰奔,在身曰触,在心曰念。真如自性起念,念从心起,心生念生。见闻觉知,无不是心。若见作用,便能见心。见于牛迹,即知牛在不远。

芳草离披见也么?萋萋芳草,有的被踏倒,有的被吃光,有的弯折,有的散乱,处处是被牛咬过和吃过的痕迹。牛留下这么明显的踪迹,难道寻牛人看不到吗?不知道牛就在附近吗?

此句形容真如自性处处显露,时时作用,从不间断,就在当人的六根门头出入放光,般般撞个正着。正所谓“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从来共住不知名,任运相将只么行。”难道修行人还到处乱找,不知道止息妄念的当下,处处是自性显露吗?

然而修行之人最初修行,不能言下悟得此心,便于经教上起解,依经论起修证心,不知诸佛所言,皆是方便化城,非是本法。本法即心,离此心外,无法可修可证。

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就算牛离开了水边,远离了芳草地,跑到了深山里,当它叫唤时,那响彻天际的鼻声,又怎能掩藏得住它的身行呢?

此句形容,就算我们完全处在无知无觉中,处在昏沉、无计、睡眠中,处在贪嗔痴慢疑中,处在各种有为法的修行中。或在文字中寻讨,或沉迷在知解中,一切时中,觉性都在,都是本觉起用,如同诸佛。觉性从未见断,不需更见。若起见心,依然不见。

 

著语:依经解义,阅教知踪;明众器为一金,体万物为自己。

正邪不辞,真伪奚分?未入斯门,权为见迹。

直解:

依经解义,阅教知踪:修行人学法当以识自本心为第一要务。

未悟本心前,依佛教导,或依善知识方便开示,有个入手处,顺文字之指,见真性之用。透祖言开示,见自性真佛。

然若不识本心,执着经典文字,依文解义,只是枝叶末节,但得权法,只得个指月的手指,不见真实之月,不得真实解脱。

明众器为一金,体万物为自己:明了众器皆从一金而出,体

会万法皆从一心而出,了达见闻觉知即是本心,悟到起心动念皆是真如,方是真修。离此心外,一切所行,皆归无常,不是修行。

正邪不辞,真伪奚分?如果不了此根本,不当下回心,不言

下顿见真如本性,入它知见之门,不辨邪正,如何得知修行真伪?

未入斯门,权为见迹:所以,若未能悟入于宗门,不会言下

见性的宗旨,不能一路顿超,也只能于经典文字、譬喻故事中权作修行,于种种有为法中方便打磨,皆非实法。

此一段写修行之人,未见性前,种种盲修瞎练,执着经论,将他佛法作实解,不知经典所说,皆是一时权宜之教,皆非究竟。然本心从未失却,要见言下便见,不见转寻转远。

 

三、见牛

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直解:

黄鹂枝上一声声:若悟得真牛一直都在,何劳起心求取,转

寻转远。但听见鹂声鸣鸣,雀声吱吱,便是本地风光,不劳别处求取,是最省力处。 

日暖风和岸柳青:随眼望去,阳光明媚,微风徐徐,河岸杨柳依依,枝叶青青。触目无非真道,抬眼尽是三昧。正举目时,便即悟道;正嗅香时,即证涅槃。更不用起一念、一知、一见、一解,即得与诸佛把手共行,便与祖师同为俦侣。

只此更无回避处:处处是它,即便以手遮目,仍无法回避;时时碰见,就算四处躲避,依然撞着。白云守端禅师云:未透时撞着铁壁相似。忽然一日觑得透后,方知自己便是铁壁。

有一老母,与佛同生,不欲见佛,每见佛来即便回避。虽然如此,回顾东西,总皆是佛,遂以手掩面,乃至十指掌中总皆是佛。雪窦显云:它虽是个老婆,宛有丈夫之作。既知回避稍难,不免吞声饮气。如今不欲见佛即许你,切忌以手掩面,何故?明眼底觑着,将谓雪窦门下,教你老婆禅。

经云:眼是解脱门,耳、鼻、舌、身、意尽是解脱门。门门无碍,尘尘清净。故云: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森森头角画难成:虽然头角鲜明,处处是它,但若起心描摩,转转不是。是知菩提无是处,若欲觅它,早已不见。

 

著语:从声入得;见处逢源;六根门著著无差,动用中头头

显露。水中盐味,色里胶青;眨上眉毛,非是他物。

直解:

从声入得,见处逢源:经云:肉眼见佛性。父母所生耳,能听三千界。声非外来,色不异空。不起色空之见,色空即是般若;不起耳声之闻,根尘无非涅槃。

六根门著著无差,动用中头头显露:六根处处放光,离此六根之处,无别佛性;动用之中,处处是道,离此动用,觅道了不可得。

水中盐味,色里胶青:此性如水中盐味,明明是有,觅却总无。如色里胶青,明明可见,觅却不得。古人云:内外推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

眨上眉毛,非是他物:忽然眉毛一眨,便知非从外得,多劫勤苦修行,总是梦中妄为。 

总结:此一段写牛就在眼前,随处可见。言修行人,知道当下无心,本体自现,顿见自心是佛,如大梦初醒。此是理悟,然有无始习气,未得卒除,故还需善护念,多加保护。即有后面得牛、牧牛种种,假名修行。

 

四、得牛

竭尽精神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烟云深处居。

直解:

竭尽精神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费了很大的力气,终于

逮到这头牛,牛绳牵在手里,不敢有丝毫放松,唯恐牛跑掉。由于这头牛非常强壮,不能一下子调伏它,所以需要格外用心,用力牵拽。

    比喻悟后刚开始起修,虽然知道要作善护念的功夫,但由于妄念太多,心浮气躁,根本静不下心来,做不了功夫。所以很多学人,纵然明理之后,想进行实修,却因业习太重,妄念重重,功夫做不下来,总是觉得力不从心,修行没有下手处。

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烟云深处居:这头未经调伏的心牛,四处乱跑。有时跑到高原上,有时又跑到村落的云烟深处。

比喻学法之人,虽然已经识得本心,见自本性,理悟更深,再无疑惑。但由于业习太重,又未久做练于念离念的功夫,所以总是被妄念带离当下,如无头的苍蝇,四处乱撞。偶尔看得到念头,但力量太小,还会烦恼现前,不得自在。

 

著语;久埋郊外,今日逢渠;由境胜以难追,恋芳丛而不已。顽心尚勇,野性犹存;欲得纯和,必加鞭挞。     

直解:

久埋郊外,今日逢渠:牛一直在郊外奔逸,今日忽然逮到,还没有熟悉怎么驯伏于它。

由境胜以难追,恋芳丛而不已:此时的心牛还沉浸在过去识心的惯性和习气中,所以还是会贪恋尘境,迷恋自心境界,三毒习气未尽,心还是会向外驰骋,不能止息。

顽心尚勇,野性犹存:心牛虽见,然习气尚猛,野性犹存,很难驾驭。

欲得纯和,必加鞭挞:如果想让这头心牛听从使唤,好好行走,必须加以鞭挞,努力调伏。 

此一阶段修行,是刚见佛性,虽知道保护心性不染万境,但牧牛的功夫还未养成,刚开始牧牛,绳头要牵得非常紧,而且必要时,要用力鞭挞,即功夫要做得紧密,使之成片。否则,随时都会被妄念带跑。

古人云:迥脱尘劳事非常,紧把绳头作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古人云:见惑如破石可顿断,思惑如藕丝宜渐断。理须顿悟,事须渐修。理上的疑惑可顿断,一闻便悟;事上的习气要逐渐打磨,须长久做保护的功夫,才能不染。

  

五、牧牛

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拘自逐人。   

直解:

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这时是真正的悟后起修,

粗的烦恼已经不起,能看得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时时善护念,唯恐它又去染着尘境,犯它苗稼。

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拘自逐人:手一直紧握绳头,与牛同行,才有妄念,便拉回来。妄心一起,便能觉察。古人云:离即是法,知离者是佛。但离一切烦恼,是无法可得。

牧牛时间久了,牛便逐渐听人使唤,听得懂主人言语,明白主人的心意。稍微用些力气,便好生行走。到最后,就算不去牵扯它,它也会跟着人走。

这个阶段是修行最重要的时期,也是花时间最长的一段时期。所有的修行,最终都是为了牧牛。牧牛的功夫养成了,修行才算真正成就。圆觉经中所言的奢摩它,三摩钵提,禅那,都是悟后起修的牧牛修行。也就是古人所言水边林下,长养圣胎,或云一物不为,或云保任,善自护持等等。

一日,石巩慧藏禅师在厨作务次,马祖问曰:汝作甚么?曰:

牧牛。祖曰:作么生牧?曰: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回。祖曰:子真牧牛。

长庆大安禅师云:只看一头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把鼻孔

拽转来;才犯人苗稼,即鞭挞。调伏既久,可怜生受人言语,如今变作个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终日露迥迥地,趁亦不去。

    古人在大成就之前,都经历过牧牛的阶段。只不过,牧牛的功夫是在心性上完成的,外在没有特定的形式。既可以在座上牧牛,也可以在行走中牧牛,也可以随便坐在一个地方牧牛,也可以躺着牧牛,也可以一边做事一边牧牛。故知牧牛是真正的心法,是没有修行的痕迹可寻的。六祖大师说: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所言“转处”,即是转念和牧牛也。

条件好的修行者,可以选择相对安静的山林或僻静之所,或坐禅,或练一物不为,或行禅,或持诵经咒,或做简单的事情,专心做此牧牛功课。俗事缠身,不能出离家庭,还有工作要做的人,要学会在生活和工作中进行牧牛的修行。正所谓在红尘中冶练真性,若能得力,其力更强。

修行就是要在第一念上截断众流,才犯苗稼,便鞭挞。才起念,便觉察,不令走失。这里所说的才起念,是指烦恼念和法执念,不是所有的念都需要觉察。经云: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生活中正常起念并不需要看护,也不需要转念。

逐渐,这头心牛便慢慢调和了,不再狂野放逸。功夫做到一定程度,心识自然转化,由识转智,由所依转为无所依。    

 

著语:前思才起,后念相随;由觉故以成真,在迷故而为妄。

不由境有,惟自心生;鼻索牢牵,不容拟议。

直解:

前思才起,后念相随:前念才起,后念即觉。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才一起念,自己就能看到。不像以前,念头跑了半天,还未觉察。故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由觉故以成真,在迷故而为妄:一念觉,由妄而成真。一念不觉,由真而成妄。古人云:一念迷,即众生;一念觉,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不由境有,惟自心生:万法因心而生,境不自境,心起境成。烦恼由心而起,心若不起,烦恼何由。以不生心,故无境界;以心不生,故法不起。

鼻索牢牵,不容拟议:因为知道怎么牧牛了,所以能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才一拟心,便即觉知。才一觉知,其心即灭,便归清净。修行唯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

  

十牛图直解下

六、骑牛归家

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直解:

十牛图中以“牛”喻心。迷时,心牛即识;悟时,心牛成智。

未见性时,心牛如山中玉,矿中金,虽是本有,而不得受用;见性之后,心牛如玉出石,如金出矿,调伏既久,受人言语,使用自在。

骑牛迤逦欲还家:牛已调伏,可以骑着牛慢悠悠地回家,欣

赏着一路的风景,轻松自在,不用时时紧张地盯着牛,也不用频繁地执杖鞭挞,拉拽绳索。

长庆大安禅师见百丈,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骑牛觅牛。大安禅师曰:识得后如何?丈曰:如人骑牛至家。大安禅师曰:未审始终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

羌笛声声送晚霞:牛已经听话了,不再乱吃庄稼。这时骑牛的人就可以拿出笛子,吹起音乐,在晚霞中自娱自乐,徐徐而行。

比喻牧牛功夫养成之后,不用总看着自己的心。心性已经不再染着六尘境界,形成了一种惯性和力量。这时的修行人,就可以放松身心,甚至可以随缘享受生活中的小乐趣。但并不会过度,不会放逸和妄为。如果有烦恼余习现前,还要继续牧牛。

一拍一歌无限意:当牧牛的功夫养成,牛自己会好好走路,不用去管它。牧牛人在牛背上拍手唱歌,心情好不愉快。比喻修行功夫成就了,不用再紧看着自己的念,一切直用直行,自然不染万境。本无烦恼,焉有菩提。古人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

知音何必鼓唇牙:既是知音,心领神会即得,不必多言。形容牛已经完全知道主人的心意,可以与主人默契,不用管它,它也会乖乖听话。

当我们转念的功夫做到一定程度,我们与念头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甚至完全不用对治那些念头。念头与心和谐相处,不会再制造矛盾和烦恼,这时它们互为知己,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就能相安无事。

寒山有一首诗,正是描写心智与识心念头之间是如何调和共处的:

我有六兄弟,就中一个恶。打伊又不得,骂伊又不著。处处无奈何,耽财好淫杀。见好埋头爱,贪心过罗刹。阿爷恶见伊,阿娘嫌不悦。昨被我捉得,恶骂恣情掣。趁向无人处,一一向伊说。汝今须改行,覆车须改辙。若也不信受,共汝恶合杀。汝受我调伏,我共汝觅活。从此尽和同,如今过菩萨。学业攻炉冶,炼尽三山铁。至今静恬恬,众人皆赞说。

六兄弟,是指六识。一个恶,就是意识。此意识到处攀援尘境,无恶不作,制造烦恼,有一天它被智慧心捉得,赶到空无处。并嘱咐它说,不要再犯错了,你好好地呆着,我就和你和平共处。时间久了,第六识终于被调伏,与心智和平共处。

寒山这首诗也是描写牧牛和转识的功夫。

 

著语:干戈已罢,得失还无。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

横身牛上,目视云霄;呼唤不回,牢笼不住。  

直解:

干戈已罢,得失还无:人与牛之间的调伏已经完成,心与念之间的斗争已经结束。所有的妄念止息,一切的得失俱空。

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不知不觉,牧人唱起了砍柴人经常唱的村歌,吹起了儿童们经常哼的野曲。形容修行人初得解脱的自在与快乐。

横身牛上,目视云霄:牧牛人横在牛身上,形容非常惬意自在,无拘无束。抬头看着蓝天白云,心中无事,无比快乐。

呼唤不回,牢笼不住:没有任何东西能让牛再放逸奔波,就算不赶它,它也会稳步前行。形容解脱的功夫养成之后,即使是诸佛现前,也困惑不了他。就算是魔来阻挡它,也障碍不了他。

由此对这条路全无疑惑,信心大增,不再被其他的知见所惑,谁再说什么更好的法门,也毫无兴趣。  

修行到此,从发心求道(寻牛),到修习法理(见迹),到明理见道(见牛),到开悟见性(得牛),到实修实证(牧牛),到初得解脱之乐(骑牛归家),经历一番辛苦,终于心得自在,不再需要执绳牧牛,牛已受调伏,自己就能回家稳坐了。

但要注意的是,修行者此时只是功夫刚刚养成,虽得个安歇处,但还在归家的路途中,没有完全到家。也就是离究竟成就,大彻大悟,还有一段距离。所以还有后面的几个阶段。

牧牛功夫养成之后,烦恼之贼无处藏身,烦恼不再现前,能够尝到解脱寂灭之乐。但是对于大机大用,完全活出法身,会祖师向上一路,还需要继续深入。  

  

七、忘牛存人

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直解:

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地回到了山中的家里。牛放置在牛棚中,不再管它。人该干什么干什么,成了一个闲人。太阳都已经升得三竿之高,还在睡梦中,没有起床。赶牛的鞭子扔在草堂里,不用去管那头牛。

比喻修行稳坐归家,成无事人。心牛不再犯苗稼,心识不再染污六尘,已转所依,识已成智。此时,牛已闲置,真如佛性也要忘却。古人云:见性不留佛。每日只是穿衣吃饭,更没有丝毫迷悟修证的心,不着世间,亦不修佛法,自在无拘。

祖师在这个阶段一般都是选择藏匿起来,世间找不到这个人。比如六祖十六年在猎人队里隐居过活。船子和尚三十年都是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先是身心俱无踪迹,到最后,心无踪迹,身现红尘中,随缘过活。

大梅禅师从马祖那里得法后,隐居大梅山。西山亮座主于马祖处悟到后,隐入洪州西山,从此再无消息。寒山、永嘉大师悟道后,皆隐居山林,作无事闲人。

修行人到了这个阶段,已得了入头处,古人称小歇处。再不用去牧牛,牛已空置,法执已无。虽不起见性修道之心,亦无功夫可做,有些人还会有极微细所知障未除,最后还要透得过祖师末后一句,方为究竟。所以云“忘牛存人”。

从这时到最后大彻大悟,会得末后一句,时节因缘不同,修行人所需时间长短不一。如香林澄远禅师四十年方打成一片,如云岩禅师在百丈和药山处三十年才会得末后一句,如大慧宗杲一年中下了四十九个转语,均不契旨。后又经过很久,百般锤炼,才得圆悟克勤禅师印可。

 

著语:法无二法,牛且为宗。喻蹄兔之异名,显筌鱼之差别。

如金出矿,似月高云,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直解:

法无异法,唯是一心。以牛喻心,心为宗旨。既识得本心,又做足了善护念的功夫,修行至此,不复染着六尘境界。智慧现前,除此之外,并无修证,忘牛存人,唯剩无事。以得兔忘蹄、得鱼忘筌来比喻修行功夫养成之后,牧牛这个工具就可以舍掉,不需要再时时看护心念。否则成为法缚。

就好比金从矿出,不复为矿;月亮从乌云中显露,再无云翳遮蔽。一道智光,从性而出,更无遮挡,直透威音劫外,转六道为六波罗蜜,化三界为戒定慧。如病得汗,如黑得光。  

  

八、人牛俱忘

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辽阔信难通;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直解:这时不仅没有了离念做功夫的心,连成就的心也无。不仅无迷心,悟心亦无。不仅没有修证的心,连无修无证的心都无。终日吃饭未曾咬到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终日用而无生用想,浑然忘我,一切心皆无,故云人牛俱空。

此时,海阔天空,无拘无束,任运自在。若拟言说,无通信处。好比如红炉的火焰上怎容得下一片雪花,清净心地上怎容得一知一见、一解一悟。就算佛到此处,也只能攒眉弄眼。故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千佛不传,向上一路。到此之时,才知祖师一门,非知解情见所能拟意测度。

古人云:如蚊子叮铁牛,无下嘴处。又云:般若如大火聚,碰着即烧。又云:切忌道着,道着即头角生。

此时祖师往往以末后一句或公案来勘验学人,比如问学人: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学人拟议,祖师便打。比如学人问如何是佛?答曰:麻三斤。若学人能会得麻三斤,便可登堂入室。如临济问学人:东西两堂僧人同时出来喝,哪个是宾?哪个是主?学人于此若能下得转语,才是真正彻悟。

到此之时,会得向上一路千圣不传的,方能与祖师把手共行。

 

著语:见情脱落,圣意皆空。有佛处不用激游,无佛处急须走过。两头不着,千眼难窥;百鸟衔花,一场懡锣!     

直解:知见情解于此时完全脱落,凡心圣意两忘。古人云:

圣谛亦不为,何阶级之有?

    赵州云:有佛处急走过,无佛处莫停留。学人不会,恰被淹留。有无俱遣,凡圣情忘,能所俱泯,千圣不识。就算诸佛鬼神来觅此人心识,亦无处可觅。正可谓成法界身,于三界不现身意。 

修行到此境界,可谓日臻玄奥,渐入佳境,顺行逆行天莫测。夺饥人之食,驱耕夫之牛。手里有拄杖,给你拄杖子;手里无拄杖,夺你拄杖子。凡夫觑不得,圣人描不得。乃至十地等觉妙觉,到处之时,见性犹如夜间看物,隔一层障。

牛头法融未见四祖前,百鸟衔花来供养;见四祖后,不再来供养。以心识不现故。

所以释迦拈花,百千菩萨人天大众尽皆皱眉,不知所措。唯大迦叶破颜微笑,领得衣钵。

  

九、返本还源

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直解:修行既已成就,会万法唯一心,无功用行,法性施为,一切无碍。若有学人来问佛,只是摇头,如聋似盲。若来问法:只会伸手指东划西,如同疯人。古人云:不知最亲切。又云:我不会佛法。倒卧庵中,懒于起身。

庵外的溪水自然流动,门前的山花悄然变红。观细雨滴滴,赏秋月高圆;听雪花簌簌,闻芳草馨香。心境一如,万赖俱寂。忽然一曲上来,不觉翩翩起舞。虽置身世界,又似置身世外。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处一大圆镜智,吟一梦幻空歌。不再关心世间一切善恶之事,不再思计今日明日。六祖云:善恶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夹山善会禅师云:长舒两脚睡,无伪亦无真。经云: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著语:本来清净,不受一尘;观有相之荣枯,处无为之凝寂。

不同幻化,岂假修治?水绿山青,坐观成败。     

直解:方知一切众生,本来清净,无迷无悟,无始无终,无

一尘可染,无一法可修,无一佛可成,无涅槃可证。再观世间有相之枯荣变迁,心无丝毫波澜;处无为寂灭之乐,亦不贪着。

着衣吃饭,随缘过活,如水上之飘叶,完全无力可用。似空中白云,随风而行。

此时回复平常,如凡夫无异,故曰返本还源。如何是本源?不过平常二字。以平常心,度平常日,更无丝毫惊异怪行,虽不言佛法,处处是道;虽不论修行,头头相应。还是旧时人,不是旧时行履。如同回到孩童时代,天真自然,无一点斧凿,没一点刻意。

法尔如是,性自悠游,无缚无脱,不属修造;冷眼看世界,坐观山与水。古人云:但得心闲到处闲,莫拘城市与溪山。是非名利浑如梦,正眼观时一瞬间。

 

十、入廛垂手

露胸跣足入廛来,抹土涂灰笑满腮;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直解:来到闹市人群中,垂手利生,举手接物,泯其形象,不拘一格。或坦胸露背,赤身光脚,不拘小节;或鼻涕眼泪,衣衫褴褛,看似十足一个俗汉。如布袋和尚,手持一布袋,吃的用的,什么东西都向里装。遇人便伸手曰:乞我一文钱。如懒残和尚,冬天烤芋头,鼻涕都掉在上面,根本不顾。如寒山拾得,捡寺院剩饭剩菜吃,见到寺院僧人便取笑他们。如傅大士身披出家衣,头顶道士冠,脚穿儒士鞋,不僧不俗,不伦不类,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形象。

抹土涂灰,不重威仪。嘻嘻哈哈,大笑天下。更不求什么佛道仙道,亦不言佛法道法。遇人只是话家常,见事常谈食与色。比俗人更俗,比呆子更木。就算枯木开花,铁船浮水,问我什么,只是叉手笑哈哈。

修行人至此境界,凡圣迹泯,和光同尘。完全混迹于大众之中,如尘在泥土,全然无我;如沙子在地,更无分别。接物利生,毫无形迹;度化众生,无定方法。

遇俗即俗,遇圣即圣;遇仙即仙,遇鬼即鬼;遇官现官,遇民做民。遇男即男,遇女即女。遇疯同疯,遇傻同傻。遇恭便恭,遇霸能霸;遇急便急,遇缓即缓。如镜现形,如谷回响。

酒肆淫坊,街头巷尾,歌舞之场,杂耍之地,无不是他歇身之处,无不是他化人之所。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变化多端,手段无穷。于红尘中,转微妙法;于六道中,得大自在。一切业拘他不得。

不自独脱,无缘大慈。遇缘即施,缘息即寂。

如六祖隐居多年,忽觉弘法时至,便至法性寺现身。

如大梅法常禅师,虽隐居大梅山,仍旧建寺讲法,随缘接众。

如寒山混迹于国清,刻诗于石壁;如永嘉游荡于野僧家,留证道歌以传后人。如船子摆渡于江边,接引夹山;如俱胝和尚一指度人,平生用不尽。

如二祖入于淫坊妓院,我自调心,关汝何事;维摩徜徉于街市,摄诸群民,无不归仰。

又经云:应以何身得度者,示现何身而为说法。法身无量,示现无量,不可以凡心测,不可以相貌取。众生之中,个个是佛,只是所现不同,平等观之,无不尊胜,无不希有。

 

著语:柴门独掩,千圣不知;理自己之风光,负前贤之途辙。

提瓢入市,策杖还家;酒肆鱼行,化令成佛!

    直解:

遇缘即失,缘息即寂。有缘即出世说法,无缘即禅门紧闭。无一念喜乐之心,无一点寂寞之意。柴门独闭,现凡夫相,智慧高超,千圣难识。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随缘度日,守好本分,有来问法,解粘去缚,不断圣人之教。 

朝则提瓢入市,与众生为伍;夜则携杖,回到自己陋室。或是山野,或是闹市,无一定之居所。或是宰官之家,或是布衣队里,与之谈笑风声,更不论尊卑贵贱。显天真之洒脱,露自然之本性。 

处皇宫而不以为尊,居山林而不以为卑。不搞推圣境,不轻视俗心。酒市街头,但有人处,无身不现。以大智慧,度化众生。以巧方便,令离烦恼。无不是法,无不是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和光同尘,春风化雨。

修行之人,成就之后,不可沉空守寂,堕于无为。当广学多闻,亲近众生,观众生机,应众生缘,施以教化,出离幻梦,度脱生死。方得圆满,乃为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