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觉知、爱和理解行动

发表时间:2023-05-14

浏览量:352

带着觉知、理解和爱去行动

一个男孩和他的妈妈,还有他的姥姥,三个人正在吃早点。

孩子不小心把豆浆弄洒了,洒到桌子上和衣服上到处都是。孩子的妈妈冲孩子大发雷霆,孩子的姥姥也跟着一起批评孩子。

年仅七八岁的孩子满脸委屈,想辩解又无从辩解,眼泪围着眼圈转。他在妈妈和姥姥的指责声中毫无抵抗力,只能默默忍受。

妈妈一边用粗暴的动作帮孩子擦拭身上的豆浆,一边继续数落孩子。

十分钟过去了,那对母女还在喋喋不休地说着孩子,仿佛孩子犯下了滔天大罪。

孩子弄坏东西,打破杯子,弄脏衣物,这是孩子的天性,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如果一个孩子从很小做事就很谨慎,从不出错,这未必是好事。要么他天生太过谨慎,要么被教育得不许犯错。孩子的天性可能被压抑。长大后选择轻生的孩子大都是从小被管教得太严,而心里有一大片空缺没有被爱和认同填满。

这对母女的举动也是很多家长面对孩子时经常会有的态度。

他们如果不经过学习和反思,可能到死都不知道那种呵斥和批评根本不是教育,也不是为了孩子好。那样的行为只是无明和愚昧,自我在完全无知的状态下的条件反射,那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举动。

因为打坏东西已经被“整个世界”普遍认为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从这一点来看,这些父母没有过错。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犯错。

从这一件小事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对待身边的人何尝不是如此。

什么是无明?完全没有觉知,没有理解,没有接纳和包容地面对他人。这就是无明。

什么是习气?看到一件事发生了,不能冷静地想一想到底怎么应对,才能对双方都不造成伤害。而是立刻发脾气,立刻产生很大的情绪,立即做出毫无意义的评价和指责。这就是习气。

什么是觉知?

看到孩子豆浆洒了,先问一下:宝贝,烫到没有,去摸摸孩子的头,或者轻轻地抱一抱他。然后再安抚孩子说,没关系,我们再要一碗,妈妈以前也经常把都浆弄得到处都是。

什么是智慧?

妈妈会立刻说一些话,做一些事,转移孩子对打翻豆浆这件事的关注和自责,并让孩子认为这件事根本不是一个错误。

什么是幽默?有人问你,你孩子有什么优点?答:学习成绩不好,磨磨蹭蹭。你的孩子最可爱的地方是什么?答:从来不听我的话,总有自己的主意。

为人父母,有这样的心境和眼界,孩子就会少受太多的痛苦。

什么是慈爱?

带有觉知、理解和允许的心去说话,去做事,就是慈爱。从不指责、批评和抱怨他人,就是慈爱。

不仅对待孩子如此,对待一切人,一切事,都要如此。带上觉知、理解和爱,去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个发生,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情景。那样,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灾难。

尊重,并不仅仅发生在成年人之间。成年人对孩子也要有足够的尊重。你越是尊重他,他就会越放松,不会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而事实上,他也不会做错什么。所有的错误,是人们狭隘的认知和自我的观念。孩子的世界和观念是纯净的,但是经常被他的父母加以各种罪名。

发生什么,哪怕是车祸或是灾难,那都不是最可怕和最不幸的。

最不幸的灾难是我们心中投射出去的打击和伤害。内心的完好无损和被呵护,远比损失的一碗豆浆,一身漂亮衣服,一套家具,甚至我们的生命,比一切的一切更重要。

没有任何外在的东西能损害到我们,只有我们的无明和冷漠,隔阂与自我,那才是制造痛苦和不幸的唯一原因。

愿你我都从无明中觉醒,不要再去指责和抱怨任何人。对自己也不要太过苛责,以爱来照破一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