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山箴言十一

发表时间:2023-02-23

浏览量:479

学山箴言十一

看到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什么,是名迷失。

看到心里发生了什么,那才是觉悟。

 

虚度光阴对于一个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才能安心的人是虚度光阴。

而对于一个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自觉自愿无所事事、漫不经心地生活的人,那并不是虚度时光。恰恰相反,那是人类最高级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自有因果管束,因缘推动,善恶业力主宰,所有与你有关的人,他们只需要你的尊重、陪伴和理解。把说教留给自己,把爱留给他们,把一切交给因缘,这才是最高级的关爱。

 

寒山大师云:叮咛善保护,勿令有点痕。

勿令有点痕,即是于一切无染着。

学法之人,染于六尘,其染尚轻,染诸法名相,染知见概念,染是非善恶,染佛染觉,染悟染净,其染为重。多有学人,一生修行,六尘染污尚轻,染于知见甚重,处处分别评判,轻人傲物,自不觉知,依旧轮回,受诸苦恼,终不成就。

 

我无法教你怎么赚钱,但能教你怎么收获人心。只要你学会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你就能获得所有人的心。

当你能够收获人心,赚钱便不再是难事,而且也不再是重要的事。因为赚取人心,和别人同乐,远远比赚钱更快乐。

 

人们不能改变命运,是因为思想观念一直没有改变,导致行为模式没有改变,所以整个人的命运无法改变。一旦一个人开始从内在的观念上发生本质的变化,他的命运就会悄然地发生变化。

 

所有的财是自己给出去的,给出去的,才叫财。

人不布施而欲财来,如同不下种子而得果实。

 

少欲,则贫穷伤害不到你。

淡泊,则情爱伤害不到你。

不恋生,则死亡伤害不到你。

不求健康,则疾病伤害不到你。

不求成功,则失败伤害不到你。

不求完美,则残缺伤害不到你。

接受,则无常伤害不到你。

知道你是谁,则不再有伤害,一切都为你所用。

 

众生虽未成佛,但于诸修行者,却为成佛土壤。修行者利用之,修习四摄法,圆满六波罗蜜,达二无我,直至成佛,皆不离众生。故云非佛度众生,乃众生度佛。

犹如船不能到对岸,人善驾驭之,可乘之到达彼岸。船无度人之心,善度者却因其而度达彼岸。

又如粮食,本无心养育于人。人识之而利用之,可长养生命。众生亦复如是,对于诸修行人,本无心利益之。但会修行的人,会利用众生,熏修大慈大悲,于其多做利益,自身也受其利益,成就自己法身。犹如人利用粮食长养生命。

故报四重恩里有众生恩。诸同修,于此当善思念之。

 

行善积福虽然不能使我们直接解脱生死,但是他是一个修行人得遇善缘、入道修行的根基,就像土壤是庄稼的根基一样。没有这个土壤和根基,单凭空慧,就想解脱,犹如想把房子建在空中,终不能成。

“不知有秋收之利的人,看到别人下种子,还怪他说:为何将可食之物,随意丢在污泥中?”不知种福田的人,也会有同样情形,会轻视那些众善奉行的人。殊不知,佛陀都不曾间断修善,于善法欲,无有止足。古谚曾说:“种竹才能得笋,栽莲才能得藕。”知此理者,于诸善法根基,必多种之,多培育之。

 

每天一定要给自己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独处。独处可以摒绝外缘、他人和情绪的干扰,让自己安静下来,更清楚地看到诸法实相。

坐禅是最好的独处方式,它不仅让身体安静下来,也能让心最快的安静下来。犹如一杯有沙子的水,放在那里不动,沙子才能沉淀,清水才能现前,最后才能把上面的清水取出。

人们无法观察到实相,就是因为身心动荡,思虑重重,无法安静下来,被幻象所迷。

楞严经云:如澄浊水,贮于净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名。

 

对人对物起一念厌恶怨恨之心,先不管对方如何,自己心中就先染污一念。念念厌恶,念念染污。如是用心,抹黑自己,岂不愚昧,无明覆蔽?

故知,别人待我如何,那是他的修行,他的功课。我待别人如何,那是我的修行,我的功课。两者不可错位混淆。不可因外境而迷内,因他人而迷己。待别人善,善未至人,自心已善;恶心待人,恶未至人,自心已污。如是观察,如是善用其心,如是修行,自心岂不日臻纯善,而恶渐远?

 

所谓学习,是指从任何事、任何人身上都能看到积极的、有利于你成长的、美善的一面,吸取那些你喜爱和愿意吸取的东西,而忽略那些你不需要的东西。

比如欣赏一朵莲花,但取其洁白,勿指摘其根污。

比如麻雀,但取其无忧无虑,勿取其痴冥昏暗。

比如一棵树,但取其卓尔挺拔,勿取其麻木无情。

善学者,但取物所长,补己所短,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为己所用。

 

自尊心是最虚无缥缈的东西。有多少人因为自尊心、傲慢和自负,错失了向很多人学习的机会,同时也丧失了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机缘,使自己变得越来越自闭和狭隘。

人太容易满足并执迷于自己的生活圈子和思想观念,不求进取和改变,然后因循过一生,依旧轮回在自己旧有的观念中。

当你扔掉自尊心,减少我执,不在乎你的面子,虚心向人请教,对人谦卑恭敬,无偿地服务于别人,你才能变得真正尊贵起来。

尊贵不来自于你认为你有多重要,而来自于你重视别人的程度和他人对你的反馈。

你自己认为你多重要,那毫无意义。你对身边人事物的影响,你对自我执着的降低,显示了你的尊贵。

伞从来不会高抬自己,但是,它被所有人举在头顶,是因为它能为人们挡住日晒雨淋。

被更多的人所用,利益他人,而毫无保留,那才是尊贵的定义。

 

好和坏,开心与难过,幸福与不幸,这些都是错觉,它们如影随形。你不可能只要其一。

只要你还在追求好,就会有不好相随。

你想解脱,就要耐得住寂寞,过得了安静,受的了无聊,度得了空虚,行得了平淡,跳得出好坏。

人们都想通过修行来解脱自己的烦恼,却不想放下快乐,这怎么可能达到呢?要知道,快乐与烦恼并行。

这样看来,人们选择修行,不过是对不快乐的现实逃避罢了。一旦现实稍有好转,他会立刻放弃修行,原形毕露,继续追求更多的快乐,把修行扔到九霄云外。直到再次碰壁,撞得头破血流,才会又想起修行。那时,业力缠身,习深障固,积重难返,无力回天。

 

如果金钱不能成为与更多人建立亲近关系的工具,而只是满足自己需求的依赖物,那么,金钱就会成为人们的束缚和枷锁,它会逐渐腐蚀人心,让心越来越沉迷于粗浅的快乐。它会禁锢和扭曲人们,使人们本有的同理心完全丧失,至死也不了解什么是共享和共情,什么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当你看到有人因你的付出而开心,就像看到自己开心一样,你的生命之路就会变得越来越宽广。

 

爱出者爱返,是在你没有预料到的时候。

 

弄懂了要和给,你就弄懂了人性,你也就赚得了人心。赚得了人心,一切都随之而来,赚钱是在不经意间就会发生的事,而且那已经不重要。

 

在某些外在原因的推动下,你可能会改变一些行为习惯。那并不难。难的是改变心里的认知和观念。有人穷其一生,都牢牢地执着自己偏执的观念,而无法变得平和与安然。

人开始质疑和反思自己的一贯认知,他就会变得越来包容,越来越智慧,越来越平和。

改变认知是所有修行所要达到的结果。解脱和觉悟是在认知,也即智慧中实现的。

 

在你没有完全觉悟之前,你要建立尽可能多的人际关系,去认识更多的人。为什么?人际关系是你的镜子。每一个跟你有关的人,都是来折射你内在问题的一面镜子。当你解决了所有的问题,那些人可能会离开你,也可能跟你建立了永久的关系。而那时,你可以选择和他们在一起,也可以选择摒弃所有外在的关系,去过一个人的生活,而所有的人,依然会生活在你的世界里,以最好的距离和最美的方式。

 

《决定毗尼经》云:发心相应,果报相应。

所谓种性与根基,正是无始劫来每个人的发心而导致的。

多有学人,自以为聪明,于佛法修行得了便宜,便止足不前,得少为足,于半途中以为终点,于少分解脱以为圆满。便退失道心,自顾自一个人修行,走省事的路。殊不知,发心不正,难得正果。因地不真,果遭迂曲。

 

学习理论不难,改变过去多生多劫的积习和业力最难。只有发大勇猛心,逆流而上,精进刻苦,忍他人不能忍,行他人不能行,舍他人不能舍,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久久磨练,方能成就。所以世间学道者多,成道者少。何以故?皆见难而退,随波逐流,顺生死河去,乃至生生世世于此处堕落,不得升前。

若能发大心,于自己习气处勇断无明之根,坚定信念,牢牢把持,绝不因循过往,更不被它识瞒,过得此黑暗处,便是通衢大路,稳稳归家。

直至那时,方可说转贪嗔痴为戒定慧,转习气为妙用,转烦恼为菩提。此时莫论口头般若,说什么贪嗔痴性即是佛性,纯是自欺欺人,学人扪心自知,可不哀乎。

 

修行人都爱看简单的、容易修的、顺自己习气的言论,而对那些描述修行难、觉悟难、成就难的言辞避之不看,自欺欺人,以为自己可以绕过艰难成就佛道。而真正的好的修行人,会直面自己的习气和无明,迎难而上,依教奉行,绝不以侥幸心来对待自己解脱生死的大事。

 

当你能够接受不喜欢的东西,你会发现,不是那些东西不好,是你的心不够好,不够包容。当你改变了心态,尽可能多地去接受,你发现那些东西并非不好,是自己的观念欺骗了自己。

接受是内在的改变,而与外物无关。

试着去接受那些你本以为不好的东西,了解它们,接纳它们,有一天,你可能会喜欢它们,甚至,会赞叹它们。

 

所有人都以为“杰出”源于“天赋”。天才却说:我的成就源于正确的练习。——《刻意练习》

 

佛陀先于弥勒很长时间而成佛,就是因为佛陀正确而精进的修行。

没有天生的佛陀,也没有天生的六祖。所有大成就者都是通过勤奋、自觉而有效的练习而掌握了他所从事的领域最高的经验和智慧。

 

当你自己是一个不能自悦的人,你和谁在一起都不会开心,父母,朋友,恋人,邻居,同事,都一样。就算关系不破裂,也无法建立深厚的友谊。

而当你自己变成一个喜乐的人,你和所有的人都能喜乐地相处。

所以,不要一味地要求别人来适应你,自己先适应自己吧。

你自己合适了,所有的人都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