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山箴言一

发表时间:2023-02-23

浏览量:431

学山箴言一

原学山法语续

 

若不放下心中挂碍,学法修道,纵经尘劫,但只是学得知见,终不是道。道是空心,但能空心,佛道自成。

 

不交出自己,就永远得不到自己。

 

世人皆为己忙而失己,诸佛菩萨为众生忙而得己。小私而不得私,大爱而终得我。此乃无我而得真实我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一切疾病都是内在紧张、对抗、厌恶导致的。但能转化内心的矛盾,一切疾病不治而愈。

 

有多少人自己没过好,却不停地指导别人如何生活。人在没有独立之前,根本没有人生可言。你自己没有过好,不要给任可人建议。

 

快乐来自一无所有,但是人们却一直想占据和拥有。那非但无法获得快乐,还会带来无限的烦恼。

 

圣人只是肯休息下来的凡夫。

 

众生不是诸佛的负担,而是诸佛圆满自身无始愿力的化身,也是成就诸佛智慧的船筏。不是佛度众生,是众生度佛。

 

人们宁愿在自我的抑郁中消沉而腐烂,也不愿在利他的奉献中而放光。

 

 

发菩提心会给我们带来最好的因缘和最大的平台。

你在那里会与诸佛菩萨相遇。

 

没有一只永远飞的鸟,没有一颗永远奔波的心。心若不停,搜遍寰宇,亦无安身之处。心若知息,立地清凉。

 

一旦你了解再广阔的世界都来自你的妄想,你就会把心从遥远的他方收回到脚下。一个草棚、一个床板,一个板凳,都会让你满足,让你安心。

世界从来不在心外,曼妙只因回头。

 

    修种种法,以心安为家宅。

对各种境,以无惑为砝码。

若苦恼生,必是心有所求。息掉有所得心,诸苦自灭。

若烦恼起,必是心有所住。转得一念住心,烦恼自除。

 

你在哪里停下,你在哪里解脱。

你在哪里满足,你在哪里圆满。

 

所有关于见性的理论都只是一种方便和引导。除非你能亲证本来,否则,那些理论跟你毫无关系。

说尽诸法,不如以平常心端起一杯茶慢慢啜饮。

辨尽诸方,不如一句:“今天天气真好啊”!

 

居士:弟子请教师父,什么是功德?答:没有功德。

居士:没有功德,为何有文字?答:没有文字。

居士:那捏你会痛吗?砍你头会掉吗?答:不会痛,不会掉。

居士:莫落空否?答:没有空。

居士:六祖讲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师父您为什么说没有功德?答:六祖所说和我所说无二无别。

居士:弟子疑惑,请师详细告知。答:你看到的都是相,莫着一切相。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我说无字,无功德,是没有实有的文字和功德。我说不会痛,是没有永远的真实存在的痛。掉头也是如此。

世人见捏着捏,见痛着痛,见生着生,见死着死,故名凡夫,轮回幻梦,不知一切都是自心妄想所生,并无实法。不见金刚经云,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功德者亦复如是,即非功德,假名为功德。

居士:总是有个真实的存在吧?答:但有什么,并是自心妄记,并不实有。若如是分别,则诸法成戏论,无有解脱时。

 

不论做什么,众生不生烦恼时就是佛,烦恼生时即是凡夫。做佛是众生的本分,做凡夫,是枉作凡夫。我们这一生,大多数时间并无烦恼,不知不觉都在做佛,只有部分时间对人对事生起了执着,不知远离和放下,枉受了烦恼,枉做了凡夫。

 

自由很简单,当你不再控制什么,你便获得了自由。

什么是觉悟?懂得从别人那里回到自己这里来,向内看,那便是觉悟。

 

不论做什么,众生不生烦恼时就是佛,烦恼生时即是凡夫。做佛是众生的本分,做凡夫,是冤枉。我们这一生,大多数时间并无烦恼,不知不觉都在做佛,只有少数时间对某个人某件事生起了执着,不知远离和放下,枉受了烦恼,枉做了凡夫。

    

当你在那里坐禅、读经或练习一物不为时,你的身心是安住的,你和这个世界不知不觉中重合在一起,那时道便在你身上运行。

如果你每天都坚持利用一段时间做息虑忘缘的功课,减少对尘境的攀缘,这对恢复我们身心健康,觉悟清净的本性作用是最大和最快的。

如果你能安静地坐在那里,像花、像树、像云一样不再躁动不安,这对世界将是一份巨大的贡献和滋养,我相信,当我们用一颗觉知和善意的心对待自己的身体和世界时,世界和身体也会给我们最好的回馈。

替所有人感恩那些实修者,感谢那些真正休息下身心的人,感谢那些烦恼和诸苦止息的人,感谢所有超越我执,默默把自己奉献给这个世界的人。感谢你们对时空散发出来的安静的、美好的、正面的能量,它加持着更多的人能够好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愿正法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展现和弘扬。